CN105276175A - 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76175A CN105276175A CN201510737375.0A CN201510737375A CN105276175A CN 105276175 A CN105276175 A CN 105276175A CN 201510737375 A CN201510737375 A CN 201510737375A CN 105276175 A CN105276175 A CN 1052761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ift shaft
- declutch shift
- self
- locking
- declu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4—Locking or disabling mechanisms
- F16H63/3408—Locking or disabling mechanisms the locking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包括自锁互锁块、第一拨叉轴、第二拨叉轴、第三拨叉轴,第一拨叉轴、第三拨叉轴对称设置于第二拨叉轴的两侧,第一拨叉轴外周面、第三拨叉轴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号空档位凹槽,第二拨叉轴外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二号空档位凹槽,所述自锁互锁块纵向上依次设置有与三根拨叉轴分别相配合的第一拨叉孔、第二拨叉孔、第三拨叉孔,自锁互锁块横向上设置有与三个拨叉孔均相互垂直的通孔,第一拨叉轴、第三拨叉轴横向上均设置有与一号空档位凹槽相互垂直的一号通孔,第二拨叉轴横向上设置有与二号空档位凹槽相互垂直的二号通孔。本设计不仅结构简单、应用广泛,而且加工方便、装配简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主要适用于提高了自锁互锁装置机构的集成度,从而有效减少加工难度,简化安装。
背景技术
为保证变速箱的平稳运行,避免脱档,需要为变速箱设计相应的档位自锁装置,同时,为避免同一换档操纵系统中两个档位的同时挂入,需要设计相应的互锁装置。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627771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6月4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器换档机构自互锁装置,它由换档拨叉轴和限位滑块组件组成,所述换档拨叉轴包括第一换档拨叉轴、第二换档拨叉轴和第三换档拨叉轴,所述第一换档拨叉轴、第二换档拨叉轴和第三换档拨叉轴依次平行布置,限位滑块组件包括对称布置在第二换档拨叉轴左右的两部分,它们分别与第一换档拨叉轴、第三换档拨叉轴装配。该实用新型虽然能保证变速器的正常运行,但其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该实用新型中限位滑块组件包括对称布置在第二换档拨叉轴左右的两部分,它们分别与第一换档拨叉轴、第三换档拨叉轴装配,这样的设计导致自互锁装置结构复杂,整体尺寸较大,不能适应结构较为紧凑的变速箱,应用范围较窄;
其次,该实用新型中限位滑块组件的每一部分均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嵌装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第一滑块的外侧端为圆弧限位面,第二滑块矩形凹槽底部设有圆弧限位面,这样的设计使得机构结构复杂,各零件加工困难、装配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应用狭窄,加工困难、装配繁琐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应用广泛,加工方便、装配简易的多轴自锁互锁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包括自锁互锁块、拨叉轴,拨叉轴包括第一拨叉轴、第二拨叉轴、第三拨叉轴,所述第一拨叉轴、第三拨叉轴对称设置于第二拨叉轴的两侧,第一拨叉轴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的一侧设置有一号空档位凹槽,第三拨叉轴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的一侧设置有一号空档位凹槽,第二拨叉轴外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二号空档位凹槽;
所述自锁互锁块纵向上依次设置有与第一拨叉轴相配合的第一拨叉孔、与第二拨叉轴相配合的第二拨叉孔、与第三拨叉轴相配合的第三拨叉孔,自锁互锁块横向上设置有与第一拨叉孔、第二拨叉孔、第三拨叉孔均相互垂直的通孔,所述第一拨叉轴、第三拨叉轴横向上均设置有与一号空档位凹槽相互垂直的一号通孔,所述第二拨叉轴横向上设置有与二号空档位凹槽相互垂直的二号通孔。
所述第一拨叉轴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的一侧、第三拨叉轴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一号工作档位凹槽,一号工作档位凹槽对称设置于一号空档位凹槽的两侧。
所述第二拨叉轴外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二号工作档位凹槽,二号工作档位凹槽对称设置于二号空档位凹槽的两侧。
所述通孔包括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通孔,两个第一通孔其中一个位于第一拨叉轴的左侧,另一个位于第三拨叉轴的右侧,两个第二通孔其中一个位于第一拨叉轴与第二拨叉轴之间,另一个位于第二拨叉轴与第三拨叉轴之间。
所述一号通孔内设置有一号拨叉轴锁销,所述二号通孔内设置有二号拨叉轴锁销,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自锁互锁块锁销。
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自锁互锁钢珠,自锁互锁钢珠的一端与一号拨叉轴锁销相接触,自锁互锁钢珠的另一端与自锁互锁弹簧的一端相连接,自锁互锁弹簧的另一端与螺栓相连接。
所述第一拨叉轴的一号工作档位凹槽的凹槽深度为a,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左表面到第一拨叉轴右表面的距离为b,a<b;
所述第三拨叉轴的一号空档位凹槽底端到第一拨叉轴右表面的距离为c,所述两倍自锁互锁块锁销的长度为2m,所述二号拨叉轴锁销的长度为n,c≥2m+n;
所述第一拨叉轴右表面到第三拨叉轴左表面的距离为h,2m+n>a+h;
所述第二拨叉轴的二号空档位凹槽底端到第一拨叉轴右表面的距离为d,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的长度为m,d≥m。
所述二号工作档位凹槽的凹槽深度为f,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右表面到第二拨叉轴左表面的距离为e,f<e;
所述第一拨叉轴的一号空档位凹槽底端到第二拨叉轴左表面的距离为g,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的长度为m,g≥m。
所述第一拨叉轴、第三拨叉轴上均设置有一号限位键,一号限位键的一号中心线与一号通孔的第一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拨叉轴上设置有二号限位键,二号限位键的二号中心线与二号通孔的第二中心线相互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发明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中自锁互锁块纵向上依次设置有与第一拨叉轴相配合的第一拨叉孔、与第二拨叉轴相配合的第二拨叉孔、与第三拨叉轴相配合的第三拨叉孔,自锁互锁块横向上设置有与第一拨叉孔、第二拨叉孔、第三拨叉孔均相互垂直的通孔,所述第一拨叉轴、第三拨叉轴横向上均设置有与一号空档位凹槽相互垂直的一号通孔,所述第二拨叉轴横向上设置有与二号空档位凹槽相互垂直的二号通孔,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不仅保证了三根拨叉轴间的互锁以及各自的自锁,并实现了自锁与互锁功能的集成,而且,采用此结构减小了自锁互锁机构的整体尺寸,能适应结构较为紧凑的变速箱,有着广泛的应用场合,另外,此结构复杂程度较低,各零件加工方便,装配简易。因此,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应用广泛,而且加工方便、装配简易。
2、由于本发明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中工作档位凹槽的凹槽深度小于自锁互锁块锁销表面到拨叉轴表面的距离,两倍自锁互锁块锁销的长度与二号拨叉轴锁销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一拨叉轴的一号工作档位凹槽的凹槽深度与第一拨叉轴右表面到第三拨叉轴左表面的距离之和,当拨叉轴挂入工作档位时,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拨叉轴被自锁互锁块锁销锁死,从而更好实现互锁;第三拨叉轴的一号空档位凹槽底端到第一拨叉轴右表面的距离大于等于两倍自锁互锁块锁销的长度与二号拨叉轴锁销的长度之和,第二拨叉轴的二号空档位凹槽底端到第一拨叉轴右表面的距离大于等于自锁互锁块锁销的长度,第一拨叉轴的一号空档位凹槽底端到第二拨叉轴左表面的距离大于等于自锁互锁块锁销的长度,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拨叉轴换档过程中,自锁互锁块锁销仍留有运动空间而不被卡死,工作可靠性高。因此,本发明不仅自锁互锁效果好,而且工作可靠性高。
3、由于本发明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中第一拨叉轴、第三拨叉轴上均设置有一号限位键,一号限位键的一号中心线与一号通孔的第一中心线相互垂直,第二拨叉轴上设置有二号限位键,二号限位键的二号中心线与二号通孔的第二中心线相互垂直,三根拨叉轴上均加工有限位键,当三根拨叉轴换档过程中,限位键可以有效地防止拨叉轴周向转动,提高了自锁互锁装置的可靠性能。因此,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防止拨叉轴周向转动,提高自锁互锁装置的可靠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锁互锁装置空档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自锁互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拨叉轴或第三拨叉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二拨叉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自锁互锁装置第一拨叉轴挂入工作档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自锁互锁装置第二拨叉轴挂入工作档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自锁互锁装置空档位时相关尺寸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自锁互锁装置第一拨叉轴换档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自锁互锁装置第二拨叉轴换档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一号限位键和二号限位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自锁互锁块1、第一拨叉孔11、第二拨叉孔12、第三拨叉孔13、通孔14、第一通孔141、第二通孔142、自锁互锁块锁销15、自锁互锁钢珠16、自锁互锁弹簧17、螺栓18、拨叉轴2、第一拨叉轴21、第二拨叉轴22、第三拨叉轴23、一号通孔24、第一中心线241、二号通孔25、第二中心线251、一号拨叉轴锁销26、二号拨叉轴锁销27、一号限位键28、一号中心线281、二号限位键29、二号中心线291、一号空档位凹槽3、一号工作档位凹槽31、二号空档位凹槽4、二号工作档位凹槽4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11,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包括自锁互锁块1、拨叉轴2,拨叉轴2包括第一拨叉轴21、第二拨叉轴22、第三拨叉轴23,所述第一拨叉轴21、第三拨叉轴23对称设置于第二拨叉轴22的两侧,第一拨叉轴21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22的一侧设置有一号空档位凹槽3,第三拨叉轴23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22的一侧设置有一号空档位凹槽3,第二拨叉轴22外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二号空档位凹槽4;
所述自锁互锁块1纵向上依次设置有与第一拨叉轴21相配合的第一拨叉孔11、与第二拨叉轴22相配合的第二拨叉孔12、与第三拨叉轴23相配合的第三拨叉孔13,自锁互锁块1横向上设置有与第一拨叉孔11、第二拨叉孔12、第三拨叉孔13均相互垂直的通孔14,所述第一拨叉轴21、第三拨叉轴22横向上均设置有与一号空档位凹槽3相互垂直的一号通孔24,所述第二拨叉轴23横向上设置有与二号空档位凹槽4相互垂直的二号通孔25。
所述第一拨叉轴21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22的一侧、第三拨叉轴23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22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一号工作档位凹槽31,一号工作档位凹槽31对称设置于一号空档位凹槽3的两侧。
所述第二拨叉轴22外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二号工作档位凹槽41,二号工作档位凹槽41对称设置于二号空档位凹槽4的两侧。
所述通孔14包括两个第一通孔141、两个第二通孔142,两个第一通孔141其中一个位于第一拨叉轴21的左侧,另一个位于第三拨叉轴23的右侧,两个第二通孔142其中一个位于第一拨叉轴21与第二拨叉轴22之间,另一个位于第二拨叉轴22与第三拨叉轴23之间。
所述一号通孔24内设置有一号拨叉轴锁销26,所述二号通孔25内设置有二号拨叉轴锁销27,所述第二通孔142内设置有自锁互锁块锁销15。
所述第一通孔141内设置有自锁互锁钢珠16,自锁互锁钢珠16的一端与一号拨叉轴锁销26相接触,自锁互锁钢珠16的另一端与自锁互锁弹簧17的一端相连接,自锁互锁弹簧17的另一端与螺栓18相连接。
所述第一拨叉轴21的一号工作档位凹槽31的凹槽深度为a,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左表面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的距离为b,a<b;
所述第三拨叉轴23的一号空档位凹槽3底端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的距离为c,所述两倍自锁互锁块锁销15的长度为2m,所述二号拨叉轴锁销27的长度为n,c≥2m+n;
所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到第三拨叉轴23左表面的距离为h,2m+n>a+h;
所述第二拨叉轴22的二号空档位凹槽4底端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的距离为d,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的长度为m,d≥m。
所述二号工作档位凹槽41的凹槽深度为f,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右表面到第二拨叉轴22左表面的距离为e,f<e;
所述第一拨叉轴21的一号空档位凹槽3底端到第二拨叉轴22左表面的距离为g,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的长度为m,g≥m。
所述第一拨叉轴21、第三拨叉轴23上均设置有一号限位键28,一号限位键28的一号中心线281与一号通孔24的第一中心线241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拨叉轴22上设置有二号限位键29,二号限位键29的二号中心线291与二号通孔25的第二中心线251相互垂直。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1、自锁的实现:
参见图1至图6,当任意一根拨叉轴连同拨叉一起移动到空档位或某一工作档位时,必有一个凹槽正好对准该拨叉轴的自锁互锁钢珠16,当需要换档时,必须克服已进行预压紧的自锁互锁弹簧17所产生的作用力,从而实现拨叉轴的自锁。
2、互锁的实现:参见图1至图9:
(1)第一拨叉轴21挂入工作档位后:
所述第一拨叉轴21的一号工作档位凹槽31的凹槽深度为a,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左表面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的距离为b,a<b;所述第三拨叉轴23的一号空档位凹槽3底端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的距离为c,所述两倍自锁互锁块锁销15的长度为2m,所述二号拨叉轴锁销27的长度为n,c≥2m+n;所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到第三拨叉轴23左表面的距离为h,2m+n>a+h;所述第二拨叉轴22的二号空档位凹槽4底端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的距离为d,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的长度为m,d≥m。
a<b与2m+n>a+h保证了更好的实现互锁,由于a<b、2m+n>a+h,当第一拨叉轴21挂入工作档位后,自锁互锁块锁销15右移,从而使得二号拨叉轴锁销27→第二拨叉轴22右侧的自锁互锁块锁销15→第三拨叉轴23内的一号拨叉轴锁销26→第三拨叉轴23右侧的自锁互锁钢珠16右移,第三拨叉轴23右侧的自锁互锁弹簧17压缩,由于锁销间均为刚性接触,因此第二拨叉轴22、第三拨叉轴23均被各自左侧的自锁互锁块锁销15锁死,从而更好实现互锁。
c≥2m+n与d≥m保证了第一拨叉轴21换档过程中自锁互锁块锁销15仍留有运动空间而不被卡死,可靠性高。
当第一拨叉轴21挂回一号空档位凹槽3后,在自锁互锁弹簧17的作用力下,第三拨叉轴23右侧的自锁互锁钢珠16→第三拨叉轴23内的一号拨叉轴锁销26→第二拨叉轴22右侧的自锁互锁块锁销15→二号拨叉轴锁销27左移,回到原工作位置。
(2)第二拨叉轴22挂入工作档位后:
所述二号工作档位凹槽41的凹槽深度为f,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右表面到第二拨叉轴22左表面的距离为e,f<e;
所述第一拨叉轴21的一号空档位凹槽3底端到第二拨叉轴22左表面的距离为g,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的长度为m,g≥m。
f<e保证了更好的实现互锁,由于f<e,当第二拨叉轴22挂入工作档位后,第二拨叉轴两侧的自锁互锁块锁销15向两侧移动,分别使得第一拨叉轴21内的一号拨叉轴锁销26→第一拨叉轴21左侧的自锁互锁钢珠16向左移动,第一拨叉轴21左侧的自锁互锁弹簧17压缩,第三拨叉轴23内的一号拨叉轴锁销26→第三拨叉轴23右侧的自锁互锁钢珠16向右移动,第三拨叉轴23右侧的自锁互锁弹簧17压缩,由于锁销间均为刚性接触,因此第一拨叉轴21被其右侧的自锁互锁块锁销15锁死、第三拨叉轴23被其左侧的自锁互锁块锁销15锁死,从而更好实现互锁。
g≥m保证了第二拨叉轴22换档过程中自锁互锁块锁销15仍留有运动空间而不被卡死。
当第二拨叉轴22挂回二号空档位凹槽4后,在自锁互锁弹簧17的作用力下,第三拨叉轴23右侧的自锁互锁钢珠16→第三拨叉轴23内的一号拨叉轴锁销26左移,回到原工作位置,第一拨叉轴21左侧的自锁互锁钢珠16→第一拨叉轴21内的一号拨叉轴锁销26→第一拨叉轴21右侧的自锁互锁块锁销15右移,回到原工作位置。
(3)第三拨叉轴23挂入工作档位后:
第三拨叉轴23与第一拨叉轴21对称设置于第二拨叉轴22的两侧,第三拨叉轴23的工况与第一拨叉轴21相同。
3、参见图1至图11,本设计可以应用于三轴以上机构的自锁互锁,在与本设计原理相同情况下,通过在第一拨叉轴21与第三拨叉轴23之间增加多根第二拨叉轴22,所述自锁互锁块1也增加相应的拨叉孔以与增加拨叉轴相配合。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6,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包括自锁互锁块1、拨叉轴2,拨叉轴2包括第一拨叉轴21、第二拨叉轴22、第三拨叉轴23,所述第一拨叉轴21、第三拨叉轴23对称设置于第二拨叉轴22的两侧,第一拨叉轴21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22的一侧、第三拨叉轴23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22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号空档位凹槽3、两个一号工作档位凹槽31,一号工作档位凹槽31对称设置于一号空档位凹槽3的两侧,第二拨叉轴22外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二号空档位凹槽4、两个二号工作档位凹槽41,二号工作档位凹槽41对称设置于二号空档位凹槽4的两侧,所述第一拨叉轴21、第三拨叉轴22横向上均设置有与一号空档位凹槽3相互垂直的一号通孔24,一号通孔24内设置有一号拨叉轴锁销26,所述第二拨叉轴23横向上设置有与二号空档位凹槽4相互垂直的二号通孔25,二号通孔25内设置有二号拨叉轴锁销27;
所述自锁互锁块1纵向上依次设置有与第一拨叉轴21相配合的第一拨叉孔11、与第二拨叉轴22相配合的第二拨叉孔12、与第三拨叉轴23相配合的第三拨叉孔13,自锁互锁块1横向上设置有与第一拨叉孔11、第二拨叉孔12、第三拨叉孔13均相互垂直的通孔14,通孔14包括两个第一通孔141、两个第二通孔142,两个第一通孔141其中一个位于第一拨叉轴21的左侧,另一个位于第三拨叉轴23的右侧,两个第二通孔142其中一个位于第一拨叉轴21与第二拨叉轴22之间,另一个位于第二拨叉轴22与第三拨叉轴23之间,所述第一通孔141内设置有自锁互锁钢珠16,自锁互锁钢珠16的一端与一号拨叉轴锁销26相接触,自锁互锁钢珠16的另一端与自锁互锁弹簧17的一端相连接,自锁互锁弹簧17的另一端与螺栓18相连接,所述第二通孔142内设置有自锁互锁块锁销15。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7至图9,所述第一拨叉轴21的一号工作档位凹槽31的凹槽深度为a,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左表面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的距离为b,a<b;所述第三拨叉轴23的一号空档位凹槽3底端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的距离为c,所述两倍自锁互锁块锁销15的长度为2m,所述二号拨叉轴锁销27的长度为n,c≥2m+n;所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到第三拨叉轴23左表面的距离为h,2m+n>a+h;所述第二拨叉轴22的二号空档位凹槽4底端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的距离为d,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的长度为m,d≥m。
所述二号工作档位凹槽41的凹槽深度为f,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右表面到第二拨叉轴22左表面的距离为e,f<e;所述第一拨叉轴21的一号空档位凹槽3底端到第二拨叉轴22左表面的距离为g,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的长度为m,g≥m。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10、图11,所述第一拨叉轴21、第三拨叉轴23上均设置有一号限位键28,一号限位键28的一号中心线281与一号通孔24的第一中心线241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拨叉轴22上设置有二号限位键29,二号限位键29的二号中心线291与二号通孔25的第二中心线251相互垂直。
Claims (9)
1.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包括自锁互锁块(1)、拨叉轴(2),拨叉轴(2)包括第一拨叉轴(21)、第二拨叉轴(22)、第三拨叉轴(23),所述第一拨叉轴(21)、第三拨叉轴(23)对称设置于第二拨叉轴(22)的两侧,第一拨叉轴(21)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22)的一侧设置有一号空档位凹槽(3),第三拨叉轴(23)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22)的一侧设置有一号空档位凹槽(3),第二拨叉轴(22)外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二号空档位凹槽(4),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锁互锁块(1)纵向上依次设置有与第一拨叉轴(21)相配合的第一拨叉孔(11)、与第二拨叉轴(22)相配合的第二拨叉孔(12)、与第三拨叉轴(23)相配合的第三拨叉孔(13),自锁互锁块(1)横向上设置有与第一拨叉孔(11)、第二拨叉孔(12)、第三拨叉孔(13)均相互垂直的通孔(14),所述第一拨叉轴(21)、第三拨叉轴(22)横向上均设置有与一号空档位凹槽(3)相互垂直的一号通孔(24),所述第二拨叉轴(23)横向上设置有与二号空档位凹槽(4)相互垂直的二号通孔(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叉轴(21)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22)的一侧、第三拨叉轴(23)外周面朝向第二拨叉轴(22)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一号工作档位凹槽(31),一号工作档位凹槽(31)对称设置于一号空档位凹槽(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拨叉轴(22)外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二号工作档位凹槽(41),二号工作档位凹槽(41)对称设置于二号空档位凹槽(4)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4)包括两个第一通孔(141)、两个第二通孔(142),两个第一通孔(141)其中一个位于第一拨叉轴(21)的左侧,另一个位于第三拨叉轴(23)的右侧,两个第二通孔(142)其中一个位于第一拨叉轴(21)与第二拨叉轴(22)之间,另一个位于第二拨叉轴(22)与第三拨叉轴(2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通孔(24)内设置有一号拨叉轴锁销(26),所述二号通孔(25)内设置有二号拨叉轴锁销(27),所述第二通孔(142)内设置有自锁互锁块锁销(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41)内设置有自锁互锁钢珠(16),自锁互锁钢珠(16)的一端与一号拨叉轴锁销(26)相接触,自锁互锁钢珠(16)的另一端与自锁互锁弹簧(17)的一端相连接,自锁互锁弹簧(17)的另一端与螺栓(18)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拨叉轴(21)的一号工作档位凹槽(31)的凹槽深度为a,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左表面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的距离为b,a<b;
所述第三拨叉轴(23)的一号空档位凹槽(3)底端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的距离为c,所述两倍自锁互锁块锁销(15)的长度为2m,所述二号拨叉轴锁销(27)的长度为n,c≥2m+n;
所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到第三拨叉轴(23)左表面的距离为h,2m+n>a+h;
所述第二拨叉轴(22)的二号空档位凹槽(4)底端到第一拨叉轴(21)右表面的距离为d,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的长度为m,d≥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号工作档位凹槽(41)的凹槽深度为f,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右表面到第二拨叉轴(22)左表面的距离为e,f<e;
所述第一拨叉轴(21)的一号空档位凹槽(3)底端到第二拨叉轴(22)左表面的距离为g,所述自锁互锁块锁销(15)的长度为m,g≥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叉轴(21)、第三拨叉轴(23)上均设置有一号限位键(28),一号限位键(28)的一号中心线(281)与一号通孔(24)的第一中心线(241)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拨叉轴(22)上设置有二号限位键(29),二号限位键(29)的二号中心线(291)与二号通孔(25)的第二中心线(251)相互垂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37375.0A CN105276175A (zh) | 2015-11-03 | 2015-11-03 | 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37375.0A CN105276175A (zh) | 2015-11-03 | 2015-11-03 | 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76175A true CN105276175A (zh) | 2016-01-27 |
Family
ID=55145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37375.0A Pending CN105276175A (zh) | 2015-11-03 | 2015-11-03 | 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76175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14578A (zh) * | 2017-07-24 | 2020-03-24 |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 变速箱中的切换控制设备 |
CN110966405A (zh) * | 2019-12-29 | 2020-04-07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前后分壳变速器专用一体化换挡操纵机构 |
CN112460257A (zh) * | 2019-11-29 | 2021-03-09 | 丰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变速箱自锁互锁机构、变速箱和应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118930A1 (de) * | 1991-06-08 | 1992-12-10 |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 Schaltsperrvorrichtung fuer ein geschwindigkeits- und fahrtrichtungswechselgetriebe |
CN201396419Y (zh) * | 2008-12-02 | 2010-02-03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微耕机变速箱换挡装置 |
CN102494129A (zh) * | 2011-12-19 | 2012-06-13 | 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 筒式壳体变速器的自互锁机构 |
CN202580000U (zh) * | 2012-04-17 | 2012-12-05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变速器换挡互锁机构 |
DE102011085771B4 (de) * | 2011-11-04 | 2014-04-03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Schaltvorrichtung |
CN204573059U (zh) * | 2015-04-23 | 2015-08-19 | 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 | 变速器叉轴座操纵机构 |
CN205173462U (zh) * | 2015-11-03 | 2016-04-20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 |
-
2015
- 2015-11-03 CN CN201510737375.0A patent/CN10527617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118930A1 (de) * | 1991-06-08 | 1992-12-10 |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 Schaltsperrvorrichtung fuer ein geschwindigkeits- und fahrtrichtungswechselgetriebe |
CN201396419Y (zh) * | 2008-12-02 | 2010-02-03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微耕机变速箱换挡装置 |
DE102011085771B4 (de) * | 2011-11-04 | 2014-04-03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Schaltvorrichtung |
CN102494129A (zh) * | 2011-12-19 | 2012-06-13 | 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 筒式壳体变速器的自互锁机构 |
CN202580000U (zh) * | 2012-04-17 | 2012-12-05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变速器换挡互锁机构 |
CN204573059U (zh) * | 2015-04-23 | 2015-08-19 | 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 | 变速器叉轴座操纵机构 |
CN205173462U (zh) * | 2015-11-03 | 2016-04-20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14578A (zh) * | 2017-07-24 | 2020-03-24 |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 变速箱中的切换控制设备 |
US11320048B2 (en) | 2017-07-24 | 2022-05-03 | Scania Cv Ab | Shift control arrangement in a gearbox |
CN112460257A (zh) * | 2019-11-29 | 2021-03-09 | 丰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变速箱自锁互锁机构、变速箱和应用 |
CN110966405A (zh) * | 2019-12-29 | 2020-04-07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前后分壳变速器专用一体化换挡操纵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55942B (zh) | 一种六挡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 | |
US3264893A (en) | Gearshift mechanisms for changespeed gears | |
CN105276175A (zh) | 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 | |
US3452614A (en) | Shift lever mechanism with shift rail interlock and stop means | |
CN105952886A (zh) | 一种手动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 | |
CN205173462U (zh) | 一种多轴自锁互锁装置 | |
CN205806446U (zh) | 一种手动汽车变速器换档机构 | |
CN103234028A (zh) | 换挡机构及变速器 | |
CN109114218B (zh) | 手动变速器的变速机构 | |
CN107989995A (zh) | 变速器操纵机构及使用该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变速器总成 | |
CN104728434A (zh) | 用于车辆的换挡装置 | |
KR20110029644A (ko) | 듀얼클러치 변속기의 변속장치 | |
US9371907B2 (en) | Shift rail inhibitor mechansim for a transmission | |
CN203670737U (zh) | 轻型变速器操纵机构 | |
CN202431949U (zh) | 用于乘用车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拨叉机构 | |
KR20200012979A (ko) | 기어박스 내 시프트 제어 장치 | |
CN203627771U (zh) | 一种汽车变速器换档机构自互锁装置 | |
CN204573059U (zh) | 变速器叉轴座操纵机构 | |
US20140083240A1 (en) | Apparatus for shifting gears of a transmission | |
WO2018136842A1 (en) | Transmission shift assembly having self-contained interlock block arrangement | |
CN104763803A (zh) | 变速器叉轴座操纵机构 | |
CN105546109B (zh) | 一种带互锁结构的拨叉轴 | |
KR20180045460A (ko) | 기어 변속장치 | |
CN205278338U (zh) | 一种高倒档锁档机构 | |
US20110048155A1 (en) | Device for latching and locking shift rockers of a shift device of a transmission, and use of a device of said typ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