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5815B - 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和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和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5815B
CN105275815B CN201510767180.0A CN201510767180A CN105275815B CN 105275815 B CN105275815 B CN 105275815B CN 201510767180 A CN201510767180 A CN 201510767180A CN 105275815 B CN105275815 B CN 1052758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valve
lower flange
oil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71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5815A (zh
Inventor
杨国蟒
梁社兵
邓丽颖
梁丰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671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58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75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5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5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5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和压缩机。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包括第一阀、下法兰、和下盖板;下法兰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气槽、第二通气槽、排气槽、第一通气孔、上油孔、和滑片背压槽;排气槽依次通过第一通气槽、第一阀、第二通气槽与滑片背压槽连接;上油孔与滑片背压槽连通,第一阀控制上油孔的通断;下盖板的内部形成有下盖板通油孔,第一阀的第一端安装在下盖板通油孔的一端,第一阀的第二端安装在第一通气孔的第一端。本发明可通过第一阀控制向滑片背压槽提供背压,使滑片头部能够很好地与轴承内圈结合,以缓解由于滑片伸出而导致的滑片背压腔压力骤降的问题,保证压缩机运转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和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和压缩机。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0410078602.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压缩机。该专利申请中按照正常运转→停机→再次启动进行介绍。当正常运转时,油经过滤网、阀体后,进入滑片背压腔。当再次启动时,滑片槽内产生负压,于是背压腔的流体(气体)流入滑片槽;与此同时,通气孔产生抽吸作用,以使阀体关闭,且气缸微型孔处的压力升高,以开启阀体,使冷冻油进入滑片背压槽。
申请号为CN02105644.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体压缩机。该专利申请的叶片背压降低,而凸伸能力不会降低;在吸气和压缩阶段,滑片背部压力为低压油;在排气阶段,滑片背部压力为高压油(壳体压力)。
然而,在上述第一篇专利文献中,其控制相当复杂,不便于压缩机的制样和生产;而第二篇专利文献的控制精度又稍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和压缩机,其可向滑片提供背压,以缓解由于滑片伸出而导致的滑片背压腔压力骤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包括第一阀、下法兰、和下盖板;下法兰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气槽、第二通气槽、排气槽、第一通气孔、上油孔、和滑片背压槽;排气槽依次通过第一通气槽、第一阀、第二通气槽与滑片背压槽连接;上油孔与滑片背压槽连通,第一阀控制上油孔的通断;下盖板的内部形成有下盖板通油孔,第一阀的第一端安装在下盖板通油孔的一端,第一阀的第二端安装在第一通气孔的第一端。
作为优选,下法兰的内部还形成有轴承供油孔,上油孔与轴承供油孔连通。
作为优选,下法兰内形成有第一安装腔,下盖板内形成有第二安装腔,第一阀的一部分安装在第一安装腔内,第一阀的另一部分安装在第二安装腔内。
作为优选,第一阀包括阀体和弹簧,阀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通气槽与第二通气槽之间的通断、及上油孔的通断的凹槽。
作为优选,下法兰的内部还形成有第二通气孔,第二通气槽通过第二通气孔与滑片背压槽连通。
作为优选,压缩机下法兰组件还包括第二阀,第二阀安装在第一通气孔的第二端;下法兰的内部还形成有第三通气孔,第三通气孔的一端与第二通气孔连通,第三通气孔的另一端与第一通气孔的位于第二阀的远离第一阀的一侧连通。
作为优选,下法兰的内部还形成有第四通气孔,上油孔通过第四通气孔与滑片背压槽连通。
作为优选,第二阀是球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压缩机下法兰组件。
作为优选,压缩机还包括壳体、排气管、及位于壳体外部且与壳体连接的外接管;压缩机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轴承、上法兰、主轴、定子、和转子;压缩机下法兰组件、轴承、上法兰、转子依次安装在主轴上,定子安装在转子的外部;定子的切边与壳体之间形成第一气体通道,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第二气体通道,上法兰的切边与壳体之间形成第三气体通道;压缩机下法兰组件的远离上法兰的一侧形成左侧腔,转子的远离上法兰的一侧形成右侧腔;上法兰的排气口依次通过第一气体通道、右侧腔、外接管、左侧腔与排气管连通,和/或依次通过第二气体通道、右侧腔、外接管、左侧腔与排气管连通,和/或依次通过第三气体通道、左侧腔与排气管连通。
作为优选,压缩机还包括位于壳体外部且与壳体连接的回油管;压缩机还包括集油器、安装在壳体内的上油管、及安装在主轴的靠近转子一端的风扇;左侧腔的油池内的油液依次通过上油管、集油器、主轴的中心孔、风扇、右侧腔的油池、回油管流回至左侧腔的油池。
作为优选,上法兰与转子之间形成中间腔;中间腔的油液通过定子的切边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流到右侧腔的油池。
本发明可通过第一阀控制向滑片背压槽提供背压,使滑片头部能够很好地与轴承内圈结合,以缓解由于滑片伸出而导致的滑片背压腔压力骤降的问题,保证压缩机运转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下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在通气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在通油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下法兰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上法兰切边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承与滑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阀;2、第二阀;3、下法兰;4、下盖板;5、第一通气槽;6、第二通气槽;7、排气槽;8、第一通气孔;9、上油孔;10、轴承供油孔;11、滑片背压槽;12、下盖板通油孔;13、阀体;14、弹簧;15、凹槽;16、第二通气孔;17、第三通气孔;18、第四通气孔;19、压缩机下法兰组件;20、壳体;21、排气管;22、外接管;23、轴承;24、上法兰;25、主轴;26、定子;27、转子;28、第一气体通道;29、第二气体通道;30、第三气体通道;31、左侧腔;32、右侧腔;33、排气口;34、回油管;35、集油器;36、上油管;37、风扇;38、中间腔;39、上法兰切边;40、滑片;41、主轴出油口;42、主轴中心孔;43、轴承滚子腔室;44、吸气口;45、吸气槽;46、泄压槽;47、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考图1至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包括第一阀1、下法兰3、和下盖板4;下法兰3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气槽5、第二通气槽6、排气槽7、第一通气孔8、上油孔9、和滑片背压槽11;排气槽7依次通过第一通气槽5、第一阀1、第二通气槽6与滑片背压槽11连接;上油孔9与滑片背压槽11连通,第一阀1控制上油孔9的通断;下盖板4的内部形成有下盖板通油孔12,第一阀1的第一端安装在下盖板通油孔12的一端,第一阀1的第二端安装在第一通气孔8的第一端。其中,滑片背压槽11的油主要是给滑片40的尾部提供背压,使滑片头部能够很好的与轴承23的内圈贴合,保证压缩机运转的可靠性。优选地,第二阀2是球阀。如图1所示,下法兰3上还设置有吸气口44和排气口47,吸气口44与吸气槽45连通,排气口47与排气槽7连通。
如图2所示,当压缩机未启动时,第一阀1在其弹簧力的作用下位于下盖板4的安装腔的左端,此时第一阀1连通第一通气槽5和第二通气槽6,滑片背压槽11与第二通气槽6连通。
请参考图1,当压缩机启动时,排气槽7中的气态冷媒通过由排气槽7→第一通气槽5→第一阀1→第二通气槽6→滑片背压槽11所形成的气路通道,达到滑片背压槽11为滑片40的尾部供气,以减缓由于滑片40突然伸出造成的滑片背压槽11的压力骤降问题,增加了滑片40的凸伸性能。
本发明可通过第一阀控制向滑片背压槽11提供背压的背压通道的通断和气路、油路切换,因而,给滑片尾部提供背压,使滑片头部能够很好地与轴承内圈结合,以缓解由于滑片伸出而导致的滑片背压腔压力骤降的问题,保证压缩机运转的可靠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前提下,同时改变了控制方式,具有操作方便、容易装配等特点。
优选地,下法兰3的内部还形成有轴承供油孔10,上油孔9与轴承供油孔10连通。这样,可以通过轴承供油孔10向轴承提供润滑油。请参考图3,压缩机正常运转后连通油路,具体过程如下:壳体内的压力逐渐的上升到排气压力,壳体20内油面的压力也达到了排气压力,而第一通气孔8内的压力小于油面压力,此时,第一阀1的阀体13在压差的作用下向右移动至图3所示的位置。这样,上油孔9在第一阀1的作用下处于连通状态,此时油分为两路进行润滑:1)油池→上油孔9→轴承供油孔10;2)油池→上油孔9→滑片背压槽11。其中,轴承供油孔10的供油主要是润滑轴承,因为压缩机运转时,轴承也是旋转的。
请参考图2和图3,优选地,下法兰3内形成有第一安装腔,下盖板4内形成有第二安装腔,第一阀1的一部分安装在第一安装腔内,第一阀1的另一部分安装在第二安装腔内。
请参考图5,优选地,第一阀1包括阀体13和弹簧14,阀体1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通气槽5与第二通气槽6之间的通断、及上油孔9的通断的凹槽15。
请参考图1,优选地,下法兰3的内部还形成有第二通气孔16,第二通气槽6通过第二通气孔16与滑片背压槽11连通。
优选地,压缩机下法兰组件还包括第二阀2,第二阀2安装在第一通气孔8的第二端;下法兰3的内部还形成有第三通气孔17,第三通气孔17的一端与第二通气孔16连通,第三通气孔17的另一端与第一通气孔8的位于第二阀2的远离第一阀1的一侧连通。请参考图1,当压缩机启动时,第二阀2在其左右两侧的压差作用下将第一通气孔8关闭,此时第一通气孔8中的压力小于排气压力。
优选地,下法兰3的内部还形成有第四通气孔18,上油孔9通过第四通气孔18与滑片背压槽11连通。
请参考图1至图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压缩机下法兰组件19。
在压缩机启动前,由于静止的原因,润滑油集聚在压缩机的底部,而压缩机的上部和排气槽7充满的是气态冷媒。第一通气孔8和下盖板通油孔12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第一阀1的阀体13在弹簧14提供的弹簧力的作用下位于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第一阀1的凹槽15连通第一通气槽5和第二通气槽6,滑片背压槽11通过第二通气孔16与第二通气槽6连通,第三通气孔17与第二通气孔16连通。
当压缩机启动时,排气槽7中的气态冷媒通过以下气路通道:排气槽7→第一通气槽5→凹槽15→第二通气槽6→第二通气孔16→滑片背压槽11,达到滑片背压槽11为滑片40尾部供气,以减缓由于滑片40突然伸出造成的滑片背压槽11的压力骤降,增加了滑片40的凸伸性能。同时,第三通气孔17与第二通气孔16也处于连通状态,第二阀2在其左右两侧压差的作用下关闭第一通气孔8,此时第一通气孔8中的压力小于排气压力。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压缩机油路具有气、油切换的功能,在压缩机启动时,通过下法兰3所开的第一通气槽5和第二通气槽6给滑片40的尾部供气;当压缩机正常运行时,第一阀1的阀体13在压差的作用下使上油孔9连通,从而向滑片背压槽11供油,以保证滑片40的可靠性工作。本发明控制精确,结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控制效果好。
请参考图6优选地,压缩机还包括壳体20、排气管21、及位于壳体20外部且与壳体20连接的外接管22;压缩机还包括安装在壳体20内的轴承23、上法兰24、主轴25、定子26、和转子27;压缩机下法兰组件19、轴承23、上法兰24、转子27依次安装在主轴25上,定子26安装在转子27的外部;定子的切边与壳体20之间形成第一气体通道28,定子26与转子27之间形成第二气体通道29,上法兰24的切边与壳体20之间形成第三气体通道30;压缩机下法兰组件19的远离上法兰24的一侧形成左侧腔31,转子27的远离上法兰24的一侧形成右侧腔32;上法兰24的排气口33依次通过第一气体通道28、右侧腔32、外接管22、左侧腔31与排气管21连通,和/或依次通过第二气体通道29、右侧腔32、外接管22、左侧腔31与排气管21连通,和/或依次通过第三气体通道30、左侧腔31与排气管21连通。
如图7所示,上法兰24具有上法兰切边39。如图8所示,滑片40的一端与轴承23的轴承滚子腔室43的内壁接触,主轴25的端部可见主轴中心孔42和主轴出油口41。从图5的这个视角,还可以看到下法兰3的吸气槽45。
优选地,上法兰24与转子27之间形成中间腔38;中间腔38的油液通过定子26的切边与壳体20之间的间隙流到右侧腔32的油池。这样,压缩机中的气缸(轴承23)被滑片40分割成左侧腔31、中间腔38、右侧腔32三个工作腔。当压缩机启动时,主轴25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滑片40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滑片槽伸出,把气缸分为三个气室,气室在压缩机旋转过程中实现体积的变化,从而实现气室的吸气和排气过程。
请参考图6,其中,实线箭头所示的路径是排气路径,虚线箭头所示的路径为油路。如图6所示,压缩机的排气是直接排到中间腔38的,然后,气体冷媒分为两路:1)上法兰排气口33→第一气体通道28/第二气体通道29→右侧腔32→外接管22→左侧腔31→排气管21;2)上法兰排气口33→第三气体通道30→左侧腔31→排气管21。其中,第一路的冷媒气体经过电机时,会造成两个结果:1)带走电机的发热量;2)中间腔到右侧腔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损失,造成中间腔38的压力大于右侧腔32的压力,也因为如此,中间腔38的底部油池中的油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第一气体通道28留到右侧腔32。而右侧腔32的冷媒通过外接管22达到左侧腔31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损失,造成右侧腔32的压力大于左侧腔31的压力,从而右侧腔32的油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底部的回油管34回到左侧腔31,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中间腔38和右侧腔32的油都回油到左侧腔31,这也是压缩机最理想的状态,因为压缩机的上油管36布置在压缩机的左侧腔31中。
同时,中间腔38没有油,能够避免排气口被油淹没的可能,从而减少了压缩机的排气损失;右侧腔32没有油,避免了电机在运转时转子出现搅油的现象,减少了压缩机的功耗。
优选地,压缩机还包括位于壳体20外部且与壳体20连接的回油管34;压缩机还包括集油器35、安装在壳体20内的上油管36、及安装在主轴25的靠近转子27一端的风扇37;左侧腔31的油池内的油液依次通过上油管36、集油器35、主轴25的中心孔、风扇37、右侧腔32的油池、回油管34流回至左侧腔31的油池。
这样,风扇37的旋转在主轴25的尾部形成一定的负压,油的流向为:左侧腔31的油池→上油管36→集油器35→主轴25的中心孔→风扇37→右侧腔32的油池→回油管34→左侧腔31的油池;同时,中间腔38的油液会通过定子切边流动到右侧腔32。
当压缩机正常运转时,壳体20内的压力逐渐的上升到排气压力,壳体20内油面的压力也达到了排气压力,而第一通气孔8内的压力小于油面压力,此时,第一阀1的阀体13在其两侧压差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上油孔9通过第一阀1的凹槽15处于连通状态,此时油分为两路润滑;1)油池→上油孔9→轴承供油孔10;2)油池→上油孔9→滑片背压槽11。轴承供油孔10的供油主要是润滑轴承,因为压缩机运转时,轴承也是旋转的。滑片背压槽11的油主要是给滑片40的尾部提供背压,使滑片40的头部能够很好的与轴承内圈贴合,保证压缩机运转的可靠性。
此外,为了减小压缩机排气后期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内壁面的摩擦,在下法兰3上开有泄压槽46。这是因为,在压缩机排气后期,滑片背压槽11的体积变得最小,此时里面的油压力会骤然增大,开有泄压槽46可以缓解这种增大的程度,减小摩擦功耗。
当然,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1)、下法兰(3)、和下盖板(4);
所述下法兰(3)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气槽(5)、第二通气槽(6)、排气槽(7)、第一通气孔(8)、上油孔(9)、和滑片背压槽(11);
所述排气槽(7)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气槽(5)、所述第一阀(1)、所述第二通气槽(6)与所述滑片背压槽(11)连接;
所述上油孔(9)与所述滑片背压槽(11)连通,所述第一阀(1)控制所述上油孔(9)的通断;
所述下盖板(4)的内部形成有下盖板通油孔(12),所述第一阀(1)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下盖板通油孔(12)的一端,所述第一阀(1)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第一通气孔(8)的第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法兰(3)的内部还形成有轴承供油孔(10),所述上油孔(9)与所述轴承供油孔(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法兰(3)内形成有第一安装腔,所述下盖板(4)内形成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阀(1)的一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阀(1)的另一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1)包括阀体(13)和弹簧(14),所述阀体(1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气槽(5)与所述第二通气槽(6)之间的通断、及所述上油孔(9)的通断的凹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法兰(3)的内部还形成有第二通气孔(16),所述第二通气槽(6)通过所述第二通气孔(16)与所述滑片背压槽(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下法兰组件还包括第二阀(2),所述第二阀(2)安装在所述第一通气孔(8)的第二端;
所述下法兰(3)的内部还形成有第三通气孔(17),所述第三通气孔(1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气孔(16)连通,所述第三通气孔(1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8)的位于所述第二阀(2)的远离所述第一阀(1)的一侧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法兰(3)的内部还形成有第四通气孔(18),所述上油孔(9)通过所述第四通气孔(18)与所述滑片背压槽(1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2)是球阀。
9.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下法兰组件(1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壳体(20)、排气管(21)、及位于所述壳体(20)外部且与所述壳体(20)连接的外接管(22);
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20)内的轴承(23)、上法兰(24)、主轴(25)、定子(26)、和转子(27);
所述压缩机下法兰组件(19)、所述轴承(23)、所述上法兰(24)、所述转子(27)依次安装在所述主轴(25)上,所述定子(26)安装在所述转子(27)的外部;
所述定子的切边与所述壳体(20)之间形成第一气体通道(28),所述定子(26)与所述转子(27)之间形成第二气体通道(29),所述上法兰(24)的切边与所述壳体(20)之间形成第三气体通道(30);
所述压缩机下法兰组件(19)的远离所述上法兰(24)的一侧形成左侧腔(31),所述转子(27)的远离所述上法兰(24)的一侧形成右侧腔(32);
所述上法兰(24)的排气口(33)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气体通道(28)、所述右侧腔(32)、所述外接管(22)、所述左侧腔(31)与所述排气管(21)连通,和/或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气体通道(29)、所述右侧腔(32)、所述外接管(22)、所述左侧腔(31)与所述排气管(21)连通,和/或依次通过所述第三气体通道(30)、所述左侧腔(31)与所述排气管(21)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20)外部且与所述壳体(20)连接的回油管(34);
所述压缩机还包括集油器(35)、安装在所述壳体(20)内的上油管(36)、及安装在所述主轴(25)的靠近所述转子(27)一端的风扇(37);
所述左侧腔(31)的油池内的油液依次通过所述上油管(36)、所述集油器(35)、所述主轴(25)的中心孔、所述风扇(37)、所述右侧腔(32)的油池、所述回油管(34)流回至所述左侧腔(31)的油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24)与所述转子(27)之间形成中间腔(38);所述中间腔(38)的油液通过所述定子(26)的切边与所述壳体(20)之间的间隙流到所述右侧腔(32)的油池。
CN201510767180.0A 2015-11-10 2015-11-10 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和压缩机 Active CN105275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7180.0A CN105275815B (zh) 2015-11-10 2015-11-10 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和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7180.0A CN105275815B (zh) 2015-11-10 2015-11-10 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和压缩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5815A CN105275815A (zh) 2016-01-27
CN105275815B true CN105275815B (zh) 2017-09-22

Family

ID=55145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7180.0A Active CN105275815B (zh) 2015-11-10 2015-11-10 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和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58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8375B (zh) * 2016-10-17 2018-05-18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及其排气结构
CN107542658A (zh) 2017-09-29 2018-01-0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087270B (zh) * 2017-11-08 2023-08-2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8757454B (zh) * 2018-06-05 2023-10-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泵体、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08869285B (zh) * 2018-09-12 2024-0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1374A (ja) * 1991-11-15 1993-06-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密閉型圧縮機
JP2012241683A (ja) * 2011-05-24 2012-12-10 Panasonic Corp 密閉型圧縮機
CN202707495U (zh) * 2012-06-14 2013-01-3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双级变容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05225734U (zh) * 2015-11-10 2016-05-1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和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1374A (ja) * 1991-11-15 1993-06-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密閉型圧縮機
JP2012241683A (ja) * 2011-05-24 2012-12-10 Panasonic Corp 密閉型圧縮機
CN202707495U (zh) * 2012-06-14 2013-01-3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双级变容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05225734U (zh) * 2015-11-10 2016-05-1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和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5815A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5815B (zh) 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和压缩机
CN100585186C (zh) 变容型旋转压缩机
CN101440811B (zh) 卧式旋转压缩机的润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0572815C (zh) 卧式涡卷压缩机
CN1690590B (zh) 双级螺杆制冷机
WO2018094914A1 (zh) 喷气增焓涡旋压缩机及制冷系统
CN105889069B (zh) 排气含油量低的旋转压缩机
CN102734158A (zh) 螺旋式压缩机及使用该螺旋式压缩机的冷风装置
CN101463820B (zh)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CN205225734U (zh) 压缩机下法兰组件和压缩机
CN100529403C (zh) 涡旋式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KR20120057537A (ko) 스크류 압축기
CN110360117A (zh) 一种供油控制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05570134A (zh) 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JP2010065635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AU591850B2 (en) Screw compressor lubrication channel for lubrication of a rotor bearing
CN105570133A (zh) 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5570138A (zh) 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JP2012127565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3756526U (zh) 双级压缩机
CN205908466U (zh) 供油调节装置、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10645179A (zh) 上法兰组件及压缩机
CN1966983B (zh) 一种旋转/摇摆式压缩机结构
JP5386566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201943953U (zh) 带有启动卸载和输气量调节的滚动转子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