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5018A - 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及安装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及安装其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75018A CN105275018A CN201510746411.XA CN201510746411A CN105275018A CN 105275018 A CN105275018 A CN 105275018A CN 201510746411 A CN201510746411 A CN 201510746411A CN 105275018 A CN105275018 A CN 1052750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d
- circle body
- deep floor
- bound edge
- soff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及安装其的方法,圈体的外侧壁和圈体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包边和第二包边,盖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包边,圈体的宽度至少为16cm;安装抗压井盖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在路面上用专用设备切割开设与圈体的外边缘形状相同的坑;将坑的边缘均匀外扩一吊装宽度,该吊装宽度小于6cm;将盖体吊装到圈体上,并且盖合在圈体的通孔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高施工效率;圈体与路面之间无修复痕迹和明显接缝;圈体和盖体的面积扩大,强度高、抗压;井圈表面盖住井盖边缘与切割的,坑的边缘之间的修复材料,美观,井圈保护住修复材料,车辆碾压后不易二次损坏、自带防坠落挂钩,防坠落网、使用更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盖,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及安装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井盖设计原理,井盖压在井圈上,井圈边框很窄,井圈受力面积很小,路面压力传到很小的面积,容易引起路面损坏,原有井圈压在沥青路基础上面,沥青面层下面,沥青盖住井圈,表面看不到井圈。原有井盖在底层沥青摊铺好以后,需要抬升井盖,然后再摊铺面层沥青,抬升过程已经破坏了井盖和底层路面的连接,造成伤害,车辆行走直接引起井盖周围路面塌陷,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及安装其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包括横截面为环形的薄板状的圈体和盖合在所述圈体的通孔的盖体,所述圈体的宽度至少为16cm(第一包边和第二包边的距离至少为16厘米);
所述圈体的外侧壁和所述圈体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包边和第二包边,所述第一包边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包边的下表面分别超出所述圈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包边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包边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包边的下表面分别超出所述圈体的上表面和所述圈体的下表面,所述盖体的周侧设有第三包边,所述第三包边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三包边的下表面分别超出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盖体的下表面;
所述圈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圈体加强机构,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盖体加强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圈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均设有防滑凸起或防滑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包边的上部、所述第二包边的上部和所述第三包边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和第三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导流槽的下表面均与所述圈体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三导流槽的下表面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销轴,所述圈体的内壁上设有转动槽,所述圈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均设有与所述销轴配合的第一转动通孔,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转动槽间隙配合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设有与所述销轴间隙配合的第二转动通孔,所述销轴依次穿过设置在一个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转动通孔、所述第二转动通孔和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转动通孔将所述盖体固定在所述圈体上。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第一盖体开启机构,所述第一盖体开启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盖体上的开启通孔和固定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的托盘,所述托盘的边缘向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延伸以将所述开启通孔罩设在内,所述开启通孔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相对侧的边缘。
优选的,所述圈体的外边缘围成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圈体的内边缘围成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相应地,所述盖体的外边缘围成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包边的下部向下延伸出所述圈体的下表面以形成筒状的加强筒,所述加强筒的延伸端到所述圈体的下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包边的下表面到所述圈体的下表面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圈体加强机构包括第一加强肋板和第二加强肋板,其中:
所述第一加强肋板为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强筒的外壁另一端延伸向所述第一包边的内侧壁的条状肋板,所述第一加强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包边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加强肋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圈体的通孔的形状中心对称,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圈体的通孔的中心对称轴;
所述第二加强肋板为横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形的肋板,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与顶点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强筒的外侧,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顶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包边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圈体的通孔的中心对称轴;
所述第一加强肋板的数量为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数量的n倍,其中n为整数,所述第一加强肋板和所述第二加强肋板间隔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加强肋板之间的第一加强肋板的数量为n个,所有的所述第一加强肋板以所述加强筒的的中心对称轴为轴线均匀布置,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加强肋板间的相邻的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角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圈体圈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圈体起吊机构,所述盖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盖体起吊机构,所述起吊机构包括若干开设在所述圈体的外表面的起吊孔,所述起吊孔为盲孔,所述起吊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或卡扣,形成所述起吊孔的壁的底部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加强肋板。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加强机构包括第三加强肋板和第四加强肋板,其中:
所述盖体关于一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垂直的轴线中心对称,所述第三加强肋板围成关于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中心对称的封闭的圆形或正多边形;
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加强肋板的外缘,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另一端延伸向所述第三包边的内缘,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延伸端的下部延伸至所述第三包边的内缘,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延伸端的上部与所述第三包边的内缘之间留有让位空间,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的所述第四加强肋板以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为轴线均匀布置,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长度方向指向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上边缘到所述盖体的下边缘的高度沿远离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下部与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上部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过渡。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锁止板,所述锁止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所述锁止板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三包边的方向延伸并形成第一锁止部,所述锁止板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的所述锁止板以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为轴线均匀布置;
所述加强筒的内壁上设有环状的支托环,所述支托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锁止部一一对应并过盈配合的第二锁止部。
优选的,所述锁止板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上的投影为弧形环。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防坠落机构,所述防坠落机构包括挂钩和防坠落网,所述挂钩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的所述挂钩以所述加强筒的中心对称轴为轴线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强筒的内侧壁上,所述防坠落网的边缘悬挂在所述挂钩上。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第二盖体开启机构,所述第二盖体开启机构包括开口朝上的第二盖体开启口和开口朝下的第二盖体开启口,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开设在所述第二包边的上边缘,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开设在所述第三包边的下边缘,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的下边缘到所述支托环的上表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的上边缘到所述支托环的上表面的距离。
安装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路面上井盖周围开设与圈体的外边缘形状相同的坑;
S2、将坑的边缘均匀外扩一吊装宽度,该吊装宽度小于6cm;
S3、将盖体吊装到圈体上,并且盖合在圈体的通孔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圈体的宽度大,使得圈体的下表面与路基有较大的受压面积,以此提高本发明的强度,防止了受压后下沉的发生,同时,圈体的直径增大后,安装圈体时,先在路基上开出与圈体的外径相同的坑,然后对坑的边缘外扩一定尺寸(如5mm),然后将圈体吊装,圈体与路面之间的小缝隙无需进行浇筑或浇筑量较小,只需要用无锡爱路建设开发高性能井盖修复材料灌浆就好,快速成型,高强度,明显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效率,不会引起重新浇筑后与路基表面的不平整;圈体、盖体和路面三者的上表面平齐,方便车辆、行人通过;圈体和盖体的强度高、抗压;防滑;井圈表面盖住井盖边缘与切割的坑的边缘之间的修复材料,美观,井圈保护住修复材料,车辆碾压后不易二次损坏。排水效果好;易安装、拆卸;盖体方便打开、关闭;盖体锁止在圈体上,防止压盖体的一端时另一端上翘,保障车辆、行人碾压本发明时的通过性;防坠落、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区域Z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区域Y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区域X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圈体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区域W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圈体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盖体的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盖体的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区域T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00、圈体;110、开口;120、第一包边;121、第一导流槽;130、第二包边;131、第二导流槽;140、挂钩;150、转动槽;160、起吊孔;170、加强筒;171、支托环;1711、第二锁止部;181、第一加强肋板;182、第二加强肋板;190、第一盖体开启口;
200、盖体;210、防滑凸起;220、第三包边;221、第三导流槽;231、第三加强肋板;232、第四加强肋板;240、开启通孔;250、第二盖体开启口;
311、销轴;312、固定板;3121、第一转动通孔;313、转动板;3131、第二转动通孔;400、托盘;500、锁止板;5001、第一锁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图11所示,一种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包括横截面为环形的薄板状的圈体100和盖合在所述圈体的通孔的盖体200,圈体100的宽度至少为16cm;
圈体的外侧壁和所述圈体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包边120和第二包边130,所述第一包边120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包边120的下表面分别超出所述圈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包边130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包边130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包边130的下表面分别超出所述圈体的上表面和所述圈体的下表面,所述盖体的周侧设有第三包边220,所述第三包边220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三包边220的下表面分别超出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盖体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包边120保证圈体与路面之间无缝隙并且保证圈体的边缘的强度,防止圈体的边缘被碾碎,通过第二包边130和第三包边220保证圈体的内边缘和盖体的外边缘的强度,延长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所述圈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圈体加强机构,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盖体加强机构,通过圈体加强机构保证圈体的强度,通过盖体加强机构保证盖体的强度。
圈体的上表面和盖体的上表面均设有防滑凸起210或防滑凹槽。通过防滑凸起210或防滑凹槽的设置,防止行人、车辆行走或行驶在本发明上时侧滑,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抗压性能,还可增大圈体的宽度。
第一包边120的上部、所述第二包边130的上部和所述第三包边220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导流槽121、第二导流槽131和第三导流槽221,所述第一导流槽121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导流槽131的下表面均与所述圈体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三导流槽221的下表面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平齐。通过第一导流槽121、第二导流槽131和第三导流槽221的设置保证第三包边220的内部、第二包边130的内部和第一包边120的内部与第一包边120的外部可以连通起来,方便排水或对水进行导流。
盖体盖合在圈体的通孔上的方式有多种,本处就盖体铰接在圈体的通孔的结构做以下详细说明,铰接时,本发明还包括销轴311,所述圈体的内壁上设有转动槽150,所述圈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板312,两个所述固定板312上均设有与所述销轴311配合的第一转动通孔3121,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转动槽150间隙配合的转动板313,所述转动板313上设有与所述销轴311间隙配合的第二转动通孔3131,所述销轴311依次穿过设置在一个所述固定板312上的第一转动通孔3121、所述第二转动通孔3131和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固定板312上的第一转动通孔3121将所述盖体固定在所述圈体上。
本发明还包括第一盖体开启机构,所述第一盖体开启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盖体上的开启通孔240和固定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的托盘400,所述托盘400的边缘向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延伸以将所述开启通孔240罩设在内,所述开启通孔240设置在所述转动板313的相对侧的边缘。通过第一开启机构可以将盖体打开。其具体打开方式为:使用带有钩子的杆状工具,将钩子从开启通孔240穿入托盘400与盖体围成的空间内,然后向上提拉钩子,从而使得盖体绕销轴311转动,以打开盖体。
圈体的外边缘的形状、圈体的内边缘的形状、盖体的外边缘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等任意形状,只要保证圈体的内边缘的形状与盖体的外边缘的形状相同即可,同时为了保证圈体与盖体的间隙配合,在圈体与盖体之间留有宽度相等的间隙,圈体的外边缘围成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圈体的内边缘围成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相应地,所述盖体的外边缘围成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第二包边130的下部向下延伸出所述圈体的下表面以形成筒状的加强筒170,所述加强筒170的延伸端到所述圈体的下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包边120的下表面到所述圈体的下表面的距离。通过加强筒170的设置,提高了圈体的强度。
圈体加强机构包括第一加强肋板181和第二加强肋板182,其中:
所述第一加强肋板181为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强筒170的外壁另一端延伸向所述第一包边120的内侧壁的条状肋板,所述第一加强肋板18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包边120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加强肋板18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圈体的通孔的形状中心对称,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圈体的通孔的中心对称轴;所述第二加强肋板182为横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形的肋板,所述第二加强肋板182的与顶点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强筒170的外侧,所述第二加强肋板182的顶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包边120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加强肋板182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加强肋板182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圈体的通孔的中心对称轴;所述第一加强肋板181的数量为所述第二加强肋板182的数量的n倍,其中n为整数,所述第一加强肋板181和所述第二加强肋板182间隔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加强肋板182之间的第一加强肋板181的数量为n个,所有的所述第一加强肋板181以所述加强筒170的的中心对称轴为轴线均匀布置,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加强肋板181间的相邻的所述第二加强肋板182的角度相等。
圈体圈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圈体起吊机构,所述盖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盖体起吊机构,所述起吊机构包括若干开设在所述圈体的外表面的起吊孔160,所述起吊孔160为盲孔,所述起吊孔160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或卡扣,形成所述起吊孔160的壁的底部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加强肋板181,以保证盖体在起吊孔160处的强度。
所述盖体加强机构包括第三加强肋板231和第四加强肋板232,其中:所述盖体关于一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垂直的轴线中心对称,所述第三加强肋板231围成关于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中心对称的封闭的圆形或正多边形;所述第四加强肋板2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加强肋板231的外缘,所述第四加强肋板232的另一端延伸向所述第三包边220的内缘,所述第四加强肋板232的延伸端的下部延伸至所述第三包边220的内缘,所述第四加强肋板232的延伸端的上部与所述第三包边220的内缘之间留有让位空间,所述第四加强肋板232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的所述第四加强肋板232以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为轴线均匀布置,所述第四加强肋板232的长度方向指向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所述第四加强肋板232的上边缘到所述盖体的下边缘的高度沿远离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四加强肋板232的下部与所述第四加强肋板232的上部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过渡。
本发明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锁止板500,所述锁止板50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所述锁止板500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三包边220的方向延伸并形成第一锁止部5001,所述锁止板500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的所述锁止板500以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为轴线均匀布置;所述加强筒170的内壁上设有环状的支托环171,所述支托环17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锁止部5001一一对应并过盈配合的第二锁止部1711。通过第一锁止部5001与第二锁止部1711的过盈配合,使得盖体的周侧多个点固定在圈体上,盖体的一侧受压时,相对侧的第一锁止部5001与第二锁止部1711配合,以防止翘起,从而保障受压时盖体的上表面始终处于与地面平行的状态,以保证行人、交通的通过性
锁止板500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上的投影为弧形环。该设置保证锁止板500的弹性恢复力持久。
本发明还包括防坠落机构,所述防坠落机构包括挂钩140和防坠落网,所述挂钩140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的所述挂钩140以所述加强筒170的中心对称轴为轴线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强筒170的内侧壁上,所述防坠落网的边缘悬挂在所述挂钩140上。盖体被压坏后防坠落网可向上兜起坠落物体,以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还包括第二盖体开启机构,所述第二盖体开启机构包括开口110朝上的第一盖体开启口190和开口110朝下的第二盖体开启口250,所述第一盖体开启口190开设在所述第二包边130的上边缘,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250开设在所述第三包边220的下边缘,所述第一盖体开启口190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250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盖体开启口190的下边缘到所述支托环171的上表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250的上边缘到所述支托环171的上表面的距离。第二盖体开启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带平头尖端的撬杠穿入第一盖体开启口190和第二盖体开启口250后,下压撬杠即可。
以圈体100为直径为120cm的圆形为例,对本发明的安装过程做出如下说明:
第一步、在路面井盖周围损坏部位上开设直径为120cm的坑;
第二步、将坑的边缘均匀外扩一吊装间隙,使得坑的边缘与圈体100之间留有间隙,以利于将圈体100吊装到外扩后的坑内,该吊装间隙为3-6厘米;
第三步、将盖体200吊装到圈体100上,并且盖合在圈体100的通孔上。
路面,井盖盖体,圈体水平高度一致。
上述施工方法相对现有的施工作业方法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圈体100吊装后,圈体100与坑之间的间隙小(通常的施工方法,圈体100与坑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为5cm以上),该间隙可以不进行混凝土浇筑或进行少量的浇筑,明显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效率,防止混凝土冷凝后与路基的不平。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为环形的薄板状的圈体和盖合在所述圈体的通孔的盖体,所述圈体的宽度至少为16cm;
所述圈体的外侧壁和所述圈体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包边和第二包边,所述第一包边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包边的下表面分别超出所述圈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包边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包边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包边的下表面分别超出所述圈体的上表面和所述圈体的下表面,所述盖体的周侧设有第三包边,所述第三包边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三包边的下表面分别超出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盖体的下表面;
所述圈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圈体加强机构,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盖体加强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的外边缘围成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圈体的内边缘围成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相应地,所述盖体的外边缘围成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边的下部向下延伸出所述圈体的下表面以形成筒状的加强筒,所述加强筒的延伸端到所述圈体的下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包边的下表面到所述圈体的下表面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加强机构包括第一加强肋板和第二加强肋板,其中:
所述第一加强肋板为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强筒的外壁另一端延伸向所述第一包边的内侧壁的条状肋板,所述第一加强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包边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加强肋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圈体的通孔的形状中心对称,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圈体的通孔的中心对称轴;
所述第二加强肋板为横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形的肋板,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与顶点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强筒的外侧,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顶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包边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圈体的通孔的中心对称轴;
所述第一加强肋板的数量为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数量的n倍,其中n为整数,所述第一加强肋板和所述第二加强肋板间隔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加强肋板之间的第一加强肋板的数量为n个,所有的所述第一加强肋板以所述加强筒的的中心对称轴为轴线均匀布置,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加强肋板间的相邻的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角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圈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圈体起吊机构,所述盖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盖体起吊机构,所述起吊机构包括若干开设在所述圈体的外表面的起吊孔,所述起吊孔为盲孔,所述起吊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或卡扣,形成所述起吊孔的壁的底部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加强肋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加强机构包括第三加强肋板和第四加强肋板,其中:
所述盖体关于一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垂直的轴线中心对称,所述第三加强肋板围成关于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中心对称的封闭的圆形或正多边形;
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加强肋板的外缘,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另一端延伸向所述第三包边的内缘,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延伸端的下部延伸至所述第三包边的内缘,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延伸端的上部与所述第三包边的内缘之间留有让位空间,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的所述第四加强肋板以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为轴线均匀布置,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长度方向指向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上边缘到所述盖体的下边缘的高度沿远离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的方向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锁止板,所述锁止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所述锁止板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三包边的方向延伸并形成第一锁止部,所述锁止板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的所述锁止板以所述盖体的中心对称轴为轴线均匀布置;
所述加强筒的内壁上设有环状的支托环,所述支托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锁止部一一对应并过盈配合的第二锁止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坠落机构,所述防坠落机构包括挂钩和防坠落网,所述挂钩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的所述挂钩以所述加强筒的中心对称轴为轴线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强筒的内侧壁上,所述防坠落网的边缘悬挂在所述挂钩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盖体开启机构,所述第二盖体开启机构包括开口朝上的第二盖体开启口和开口朝下的第二盖体开启口,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开设在所述第二包边的上边缘,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开设在所述第三包边的下边缘,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的下边缘到所述支托环的上表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盖体开启口的上边缘到所述支托环的上表面的距离。
10.安装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路面上井盖周围开设与圈体的外边缘形状相同的坑;
S2、将坑的边缘均匀外扩一吊装宽度,该吊装宽度小于6cm;
S3、将盖体吊装到圈体上,并且盖合在圈体的通孔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46411.XA CN105275018B (zh) | 2015-11-05 | 2015-11-05 | 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及安装其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46411.XA CN105275018B (zh) | 2015-11-05 | 2015-11-05 | 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及安装其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75018A true CN105275018A (zh) | 2016-01-27 |
CN105275018B CN105275018B (zh) | 2017-11-28 |
Family
ID=55144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46411.XA Active CN105275018B (zh) | 2015-11-05 | 2015-11-05 | 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及安装其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75018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47327A (zh) * | 2017-12-01 | 2018-03-02 | 无锡爱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一体化抗压修复井盖及其安装方法 |
CN108824490A (zh) * | 2018-08-27 | 2018-11-16 | 安徽大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性高的井口防坠保护装置 |
CN108999215A (zh) * | 2018-08-21 | 2018-12-14 | 无锡爱路建设有限公司 | 井盖周边路面保护装置及安装方法 |
CN110397087A (zh) * | 2019-07-11 | 2019-11-01 | 河北华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防腐防渗承重型井盖 |
CN111827361A (zh) * | 2020-07-15 | 2020-10-27 | 陈伟庆 | 一种高强度井盖及其专用开盖器 |
CN112431227A (zh) * | 2019-08-24 | 2021-03-02 | 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防沉降井盖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14041Y (zh) * | 2001-12-10 | 2002-10-02 | 谢兆灿 | 复合材料混凝土井盖 |
JP4427801B2 (ja) * | 2007-05-07 | 2010-03-10 | 杉晃 草竹 | 地表埋設用枠体 |
CN203924124U (zh) * | 2014-05-07 | 2014-11-05 | 含山县大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铸造下水道井盖 |
CN203939055U (zh) * | 2014-06-03 | 2014-11-12 | 天津市德诚信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加强型复合井圈井盖 |
CN104499506A (zh) * | 2014-12-08 | 2015-04-08 | 北京四方如钢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井盖板和一种井盖组件 |
CN205259222U (zh) * | 2015-11-05 | 2016-05-25 | 无锡爱路建设有限公司 | 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 |
-
2015
- 2015-11-05 CN CN201510746411.XA patent/CN1052750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14041Y (zh) * | 2001-12-10 | 2002-10-02 | 谢兆灿 | 复合材料混凝土井盖 |
JP4427801B2 (ja) * | 2007-05-07 | 2010-03-10 | 杉晃 草竹 | 地表埋設用枠体 |
CN203924124U (zh) * | 2014-05-07 | 2014-11-05 | 含山县大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铸造下水道井盖 |
CN203939055U (zh) * | 2014-06-03 | 2014-11-12 | 天津市德诚信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加强型复合井圈井盖 |
CN104499506A (zh) * | 2014-12-08 | 2015-04-08 | 北京四方如钢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井盖板和一种井盖组件 |
CN205259222U (zh) * | 2015-11-05 | 2016-05-25 | 无锡爱路建设有限公司 | 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47327A (zh) * | 2017-12-01 | 2018-03-02 | 无锡爱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一体化抗压修复井盖及其安装方法 |
CN108999215A (zh) * | 2018-08-21 | 2018-12-14 | 无锡爱路建设有限公司 | 井盖周边路面保护装置及安装方法 |
CN108999215B (zh) * | 2018-08-21 | 2024-05-31 | 无锡爱路科技有限公司 | 井盖周边路面保护装置及安装方法 |
CN108824490A (zh) * | 2018-08-27 | 2018-11-16 | 安徽大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性高的井口防坠保护装置 |
CN108824490B (zh) * | 2018-08-27 | 2020-06-30 | 安徽大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性高的井口防坠保护装置 |
CN110397087A (zh) * | 2019-07-11 | 2019-11-01 | 河北华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防腐防渗承重型井盖 |
CN112431227A (zh) * | 2019-08-24 | 2021-03-02 | 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防沉降井盖 |
CN112431227B (zh) * | 2019-08-24 | 2022-02-22 | 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防沉降井盖 |
CN111827361A (zh) * | 2020-07-15 | 2020-10-27 | 陈伟庆 | 一种高强度井盖及其专用开盖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75018B (zh) | 2017-1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75018A (zh) | 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及安装其的方法 | |
CN202416360U (zh) | 安全型检查井结构 | |
CN206828906U (zh) | 一种用于地铁深基坑的临时路面铺盖结构 | |
CN205259222U (zh) | 用于修复的抗压井盖 | |
CN211057868U (zh) | 一种防沉降五防井盖 | |
CN206646519U (zh) | 一种建筑基坑斜撑支护结构 | |
CN203284808U (zh) | 道路检查井井口承重护板 | |
CN203296081U (zh) | 滑动轨道型防护井盖 | |
CN203271136U (zh) | 一种施工车辆及其操作平台安全护栏 | |
CN104294855A (zh) | 井盖 | |
CN205840345U (zh) | 一种埋入式塔吊漏斗 | |
CN205714221U (zh) |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拱顶欠挖处补浇筑结构 | |
CN205100235U (zh) | 适用于桥梁的抗倾覆式路灯基础结构 | |
CN204059415U (zh) | 一种防坠落窨井 | |
CN207144003U (zh) | 一种智能防沉降井盖 | |
CN211395767U (zh) | 一种安全井盖 | |
CN204875428U (zh) | 一种市政道路用具有防滑板面的预制板 | |
CN215669693U (zh) | 一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一体化程度高的井盖 | |
CN212957930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电线杆 | |
CN205804945U (zh) | 一种满堂脚手架 | |
CN218147870U (zh) | 一种改造的桥梁结构 | |
CN205712185U (zh) | 一种梯齿螺旋式可调井盖 | |
CN221524105U (zh) | 一种隐蔽装饰检修口 | |
CN204080868U (zh) | 隐形井盖覆盖装置 | |
CN212052888U (zh) | 防沉型井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14200 D-10 Chuangye Park, Yix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xi AILU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200 Yix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Wuxi, south of Yongan Road, Yixing Pioneer Park D10 Patentee before: WUXI AILU CONSTRUCTION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