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5627A - 白茶的净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白茶的净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65627A CN105265627A CN201510745840.5A CN201510745840A CN105265627A CN 105265627 A CN105265627 A CN 105265627A CN 201510745840 A CN201510745840 A CN 201510745840A CN 105265627 A CN105265627 A CN 1052656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leaves
- tea
- enzyme
- aqueous solvent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的净化方法,该方法用于对白茶毛茶或者精茶进行净化处理,具体步骤为:1)首先利用溶剂水将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加湿过程中控制茶叶温度≤28℃;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8%;控制茶叶温度≤60℃;2)步骤1)共重复若干次;3)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4)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得到所需的净化白茶。本发明方法在不损伤茶叶已有香气、滋味、品质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茶叶内外的彻底净化,保证了茶叶的卫生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茶的净化方法,尤其是一种白茶毛茶和成品白茶散茶的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白茶鲜叶采摘后,先经萎凋、烘焙加工成毛茶,再通过拣剔、风选、复火等工序加工成成品白茶散茶(下称精茶)。由于白茶鲜叶采摘后直接付制,制成的茶叶上不可避免地附着有灰尘、虫卵、鸟兽粪便、农残等污染物。尤其是农残,不仅附着在茶叶表面,还会有部分被茶叶吸收。这些污染物将随着热水冲泡进入茶汤中,而直接危害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如何清除白茶上的污染物,保证白茶的饮用卫生安全,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茶的净化方法,以去除白茶表面附着的污染物,清除茶叶内部的农残,保证白茶的卫生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白茶的净化方法,该方法用于对白茶毛茶或者成品白茶散茶进行净化处理,具体步骤为:
1)首先利用溶剂水将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8%;
加湿过程中控制茶叶温度≤28℃,同时控制溶剂水添加速度和添加量,避免茶汁流失;干燥时,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以控制茶叶温度≤60℃;
2)步骤1)共重复若干次,其中至少一次所用溶剂水为添加有农药降解酶的纯净水,其余各次所用溶剂水为纯净水,或者,所述若干次中,每次均以添加有农药降解酶的纯净水作为溶剂水;
3)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污染物残渣;
4)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75℃,间以温度为80—95℃的短时提温冲击,最终得到所需的净化白茶,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以及烘焙过程中插入的短时提温冲击的次数根据茶叶的香气来确定;
其中,步骤3)、4)的顺序可以互换。
进一步,所述农药降解酶为有机磷降解酶。
进一步,所述农药降解酶为比亚酶,比亚酶的添加量为:100升纯净水加入≥0.5克比亚酶干粉。
进一步,所述比亚酶的添加量为:100升纯净水加入1—6克比亚酶干粉。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70℃。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对茶叶的加湿具体为:首先向茶叶喷洒溶剂水并拌匀或者利用雾化溶剂水浸润茶叶,然后将加水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静置。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对茶叶的加湿具体为:将待加湿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向茶叶喷洒溶剂水并拌匀后静置,或者利用雾化溶剂水浸润茶叶后静置。
茶叶上的污染物包括附着在茶叶表面的灰尘、虫卵、鸟兽粪便、农残,也包括被吸收到茶叶内部的农残;初制后的毛茶和由毛茶进一步加工后的精茶均呈条索状,茶叶90%的表面被包裹而成为内表面。本发明净化方法首先将毛茶或者精茶加湿至吸水饱和,使条索状的茶叶展开,使茶叶的表面都成为外表面,为表面污染物的剥离创造了条件。微波加热为体加热,即茶叶内外同时受热;随着微波的施加,被吸收到茶叶内部的水分受热后同时从内向外迁移,而大量迁移到茶叶表面的水分子则促动了茶叶表面污染物的剥离、脱落。农药的降解除了利用降解酶进行降解之外,还包括热分解和蒸腾挥发,温度越高,热分解越充分,而挥发则除了受温度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随着外界环境压力的降低挥发速度将大大加快,因而,真空环境和微波加热大大促进了茶叶表面及其内部农残的降解。微波加热也促进了茶叶中农药化学分子从茶叶细胞上的剥离,从内向外迁移的水分子则实现了将农残分子及其降解后的产物从茶叶内部向茶叶表面的运输、排出。风选、筛分工序实现了对从茶叶表面脱落的污染物的最终清除。
农药降解酶是科研人员专门为解决农产品上的农药残留问题而研制的生物制剂,这类制剂包括北京森根比亚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比亚农药降解酶(简称比亚酶),北京中天诺亚酶制剂有限公司推出的玛蒂尔农药降解酶(简称玛蒂尔酶),辽宁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推出的农药降解酶(简称中科酶),北京佳农新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绿芯农药降解酶(简称绿芯酶),等等。以比亚酶为例,该降解酶为有机磷降解酶,不仅能够对农药分子高效降解,而且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早先,曾经有人利用比亚酶来净化茶叶,或喷晒在尚未采摘的茶树鲜叶上,或把已采摘的绿茶鲜叶为净化对象,尤其是后者,采用长时间浸泡来降解鲜叶内部、外部的农药分子,这些净化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比亚酶的利用率低,而且会出现类似“雨菁”现象。长期的制茶实践证明,鲜叶含水率过高,杀菁时易焦变,制出的茶品味涩而淡薄,水色混浊。倘若,鲜叶在净化操作或搬运过程中,使鲜叶受到若干损伤。这种损伤是折伤或破碎或受压发生闷热,通常会在制作前起不合理的发酵作用,使鲜叶枯干或红变,即通称为“死叶”,影响制茶品质甚大。制作白茶,应严格按其工艺要求控制鲜叶渐次进行“轻发酵”作用,如果鲜叶受损伤,进一步的处理就十分的困难。是故,欲得品质良好之茶成品,对鲜叶之处理需十分小心,竭尽所能,避免“雨菁”现象及“死叶”产生。
采用含有降解酶的溶剂水对干燥的毛茶或者成品散茶进行净化,因鲜叶蜡质层已被破坏,干茶吸水性增大,降解酶可快速到达茶叶表面的各个角落和茶叶内部,而在真空环境下,不仅能够排出茶叶表面吸附的气体,进一步加速溶剂水对茶叶的润湿,降解酶得到了充分、精准的利用。因此,与直接对茶叶鲜叶进行净化处理相比,本发明方法既避免了“雨菁”及鲜叶损伤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又保证了茶叶净化的生产效率,保证了降解酶的充分利用,而且保证了茶叶内外残留的农药分子的有效降解。
白茶特有的感官品质在毛茶或者精茶阶段就已经形成。干茶重新吸水后,在有氧状态下若再遇到适当的温度,茶叶中必将发生进一步的生物氧化(俗称“发酵”),而改变白茶毛茶或者精茶已有的香气、滋味。故,为了尽可能降低这种影响,本发明加湿时,1.控制溶剂水的添加量,避免加水过多而造成茶汁流失;2.控制茶叶温度,避免或尽可能减小茶叶吸水后其内部发生非酶促氧化、湿热作用、微生物滋生等生化反应。将待加湿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在真空环境中喷洒溶剂水或者利用雾化溶剂水浸润,可以产生先抽真空排气、后浸润、再抽真空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排出茶叶吸附的气体,而且使水能够快速浸入茶叶内部,更容易地浸润整个茶叶,缩短加湿时间,减小茶叶中的生化反应。在真空环境中加湿和静置,降低环境中的氧含量,可抑制茶叶中需氧参与的各种生物氧化的进一步发生,为保持茶叶原有品质创造必要条件。
将干燥的毛茶或者精茶重新加湿,会弱化茶叶的香气、滋味。为此,本发明在后期的烘焙过程中,专门设置了短时提温冲击,利用80—95℃的提温冲击激发茶叶香气,强化茶味,使茶叶的香气、滋味恢复至净化前的状态,甚至更强。而茶叶含水率≤8%后,即使在95℃的短时高温下,茶叶内部也不会发生不希望的生化反应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总之,本发明方法在不损伤茶叶已有香气、滋味、品质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茶叶内外的彻底净化,保证了茶叶的卫生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净化对象:水仙白毛茶或者成品散茶
净化步骤如下:
1)首先,将毛茶或者成品散茶倒入竹筛摊薄,喷洒溶剂水进行加湿;
为避免溶剂水喷洒量过多,造成茶汁流失,喷洒溶剂水分多次进行,每次喷水后都拌匀打堆,以使得水份被充分吸入到茶叶中,直至茶叶吸水饱和。每次喷水后都及时将茶叶移至真空环境中静置,同时控制茶叶温度≤28℃;
对茶叶加湿除了喷洒溶剂水之外,也可以利用雾化溶剂水将茶叶浸润后静置来完成;
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8%;
干燥过程中,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和微波功率,以控制茶叶温度≤60℃,以避免茶叶中发生不希望的生化反应,而影响茶叶的香气、滋味,影响茶叶的品质。当然,除了调节微波功率之外,还可以同时采用断续施加微波,并控制每次微波连续施加时间的方式,来控制茶叶温度≤60℃;
2)步骤1)共重复三次,第一次加湿时所用溶剂水由添加有比亚酶的纯净水构成,比亚酶的添加量为:100升纯净水加入1克比亚酶干粉;第二次、第三次均以纯净水作为溶剂水对茶叶进行加湿;
步骤1)重复若干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茶叶表面附着的污染物可靠剥离、脱落,并使茶叶内部农残得到尽可能彻底的降解和脱除;
当然,第一次也可以纯净水作为溶剂水对茶叶进行加湿,第二次以添加有比亚酶的纯净水作为溶剂水对茶叶进行加湿,第三次仍然以纯净水作为溶剂水对茶叶进行加湿。而且,还可以第一次、第二次均以添加有比亚酶的纯净水作为溶剂水,第三次以纯净水作为溶剂水;或者,第一次、第二次均以纯净水作为溶剂水,第三次以添加有比亚酶的纯净水作为溶剂水。还可以第一、第二、第三三次均以添加有比亚酶的纯净水作为溶剂水;
添加比亚酶的目的是为了使农残充分降解,故,步骤1)重复时,至少一次需采用添加有比亚酶的纯净水作为溶剂水。并且,步骤1)重复的次数、比亚酶在纯净水中的添加量可以根据茶叶种类、处理后的效果来定。当只采用一次添加有比亚酶的纯净水作为溶剂水时,可以适当提高比亚酶的添加量。比亚酶的添加量可以在100升纯净水加入0.5—6克比亚酶干粉的范围内选择,通常不会超过100升纯净水加入6克比亚酶干粉;
3)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污染物残渣;
4)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75℃,期间施加至少2次温度为95℃、持续时间10分钟的短时提温冲击,最终得到所需的净化毛茶或者成品散茶;
烘焙过程中施加短时提温冲击的目的是激发茶叶香气,强化茶味,弥补毛茶或者成品散茶因加湿吸水被弱化了的香气、滋味。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和整个烘焙过程中插入的短时提温冲击的次数根据茶叶的香气来确定;
短时提温冲击的温度越高,每次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应越短。每次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30分钟;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步骤3)和4)的顺序可以互换。当然,先去除污染物残渣,再进行高温烘焙,有助于防止污染物的二次污染。
实施例2
净化对象:大白茶毛茶或者成品散茶
净化步骤如下:
1)首先,将毛茶或者成品散茶置入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喷洒溶剂水或者利用雾化溶剂水浸润茶叶并静置,同时控制茶叶温度≤25℃,直至茶叶吸水饱和;
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8%;
干燥过程中,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和微波功率,控制茶叶温度≤55℃;
2)步骤1)共重复二次,第一次加湿时所用溶剂水由添加有比亚酶的纯净水构成,比亚酶的添加量为:100升纯净水加入2克比亚酶干粉;第二次以纯净水作为溶剂水对茶叶进行加湿;
3)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污染物残渣;
4)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65℃,期间施加至少2次温度为85℃、持续时间15分钟的短时提温冲击,最终得到所需的净化毛茶或者成品散茶。
实施例3
净化对象:小白茶毛茶或者成品散茶
净化步骤如下:
1)首先,将毛茶或者成品散茶置入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喷洒溶剂水或者利用雾化溶剂水浸润茶叶并静置,同时控制茶叶温度≤20℃;
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8%;
干燥过程中,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和微波功率,控制茶叶温度≤50℃;
2)步骤1)共重复二次,第一次加湿时所用溶剂水由添加有比亚酶的纯净水构成,比亚酶的添加量为:100升纯净水加入2克比亚酶干粉;第二次以纯净水作为溶剂水对茶叶进行加湿;
3)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污染物残渣;
4)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50℃,期间施加至少2次温度为80℃、持续时间20分钟的短时提温冲击,最终得到所需的净化毛茶或者成品散茶。
实施例4
净化对象:大白茶毛茶或者成品散茶
净化步骤如下:
1)首先,将毛茶或者成品散茶置入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喷洒溶剂水或者利用雾化溶剂水浸润茶叶并静置,同时控制茶叶温度≤25℃,直至茶叶吸水饱和;
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8%;
干燥过程中,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和微波功率,控制茶叶温度≤60℃;
2)步骤1)共重复二次,第一次加湿时所用溶剂水由添加有玛蒂尔酶的纯净水构成,玛蒂尔酶的添加量为:100升纯净水加入2克玛蒂尔酶干粉;第二次以纯净水作为溶剂水对茶叶进行加湿;
3)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污染物残渣;
4)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65℃,期间施加至少2次温度为85℃、持续时间7分钟的短时提温冲击,最终得到所需的净化毛茶或者成品散茶。
实施例5
净化对象:小白茶毛茶或者成品散茶
净化步骤如下:
1)首先,将毛茶或者成品散茶置入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喷洒溶剂水或者利用雾化溶剂水浸润茶叶并静置,同时控制茶叶温度≤20℃;
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8%;
干燥过程中,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和微波功率,控制茶叶温度≤50℃;
2)步骤1)共重复二次,第一次加湿时所用溶剂水由添加有中科酶的纯净水构成,中科酶的添加量为:100升纯净水加入2克中科酶干粉;第二次以纯净水作为溶剂水对茶叶进行加湿;
3)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污染物残渣;
4)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60℃,期间施加至少2次温度为80℃、持续时间15分钟的短时提温冲击,最终得到所需的净化毛茶或者成品散茶。
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这些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按照本发明说明书中介绍的原则所做出的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白茶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对白茶毛茶或者成品白茶散茶进行净化处理,具体步骤为:
1)首先利用溶剂水将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8%;
加湿过程中控制茶叶温度≤28℃,同时控制溶剂水添加速度和添加量,避免茶汁流失;干燥时,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以控制茶叶温度≤60℃;
2)步骤1)共重复若干次,其中至少一次所用溶剂水为添加有农药降解酶的纯净水,其余各次所用溶剂水为纯净水,或者,所述若干次中,每次均以添加有农药降解酶的纯净水作为溶剂水;
3)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污染物残渣;
4)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75℃,间以温度为80—95℃的短时提温冲击,最终得到所需的净化白茶,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以及烘焙过程中插入的短时提温冲击的次数根据茶叶的香气来确定;
其中,步骤3)、4)的顺序可以互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降解酶为有机磷降解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降解酶为比亚酶,比亚酶的添加量为:100升纯净水加入≥0.5克比亚酶干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亚酶的添加量为:100升纯净水加入1—6克比亚酶干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7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茶叶的加湿具体为:首先向茶叶喷洒溶剂水并拌匀或者利用雾化溶剂水浸润茶叶,然后将加水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静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茶叶的加湿具体为:将待加湿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向茶叶喷洒溶剂水并拌匀后静置,或者利用雾化溶剂水浸润茶叶后静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45840.5A CN105265627A (zh) | 2015-11-06 | 2015-11-06 | 白茶的净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45840.5A CN105265627A (zh) | 2015-11-06 | 2015-11-06 | 白茶的净化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65627A true CN105265627A (zh) | 2016-01-27 |
Family
ID=55136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45840.5A Pending CN105265627A (zh) | 2015-11-06 | 2015-11-06 | 白茶的净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65627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69313A (zh) * | 2012-05-25 | 2012-09-19 | 重庆市天岗玉叶茶业有限公司 | 熟香型名优绿茶及其生产工艺 |
CN103071639A (zh) * | 2013-01-11 | 2013-05-01 | 青岛海馨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清洗绿茶茶叶的方法 |
CN103535457A (zh) * | 2013-11-01 | 2014-01-29 | 林志宾 | 白茶紧压茶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
CN103549047A (zh) * | 2013-11-07 | 2014-02-05 | 林志宾 | 紧压茶制备方法 |
CN103689156A (zh) * | 2013-12-11 | 2014-04-02 | 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低有机磷农药残留速溶茶的加工方法 |
CN103719422A (zh) * | 2014-01-23 | 2014-04-16 | 杨正龙 | 茶花红茶及制作方法 |
CN104663933A (zh) * | 2015-02-17 | 2015-06-03 |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免洗茶加工工艺 |
-
2015
- 2015-11-06 CN CN201510745840.5A patent/CN10526562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69313A (zh) * | 2012-05-25 | 2012-09-19 | 重庆市天岗玉叶茶业有限公司 | 熟香型名优绿茶及其生产工艺 |
CN103071639A (zh) * | 2013-01-11 | 2013-05-01 | 青岛海馨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清洗绿茶茶叶的方法 |
CN103535457A (zh) * | 2013-11-01 | 2014-01-29 | 林志宾 | 白茶紧压茶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
CN103549047A (zh) * | 2013-11-07 | 2014-02-05 | 林志宾 | 紧压茶制备方法 |
CN103689156A (zh) * | 2013-12-11 | 2014-04-02 | 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低有机磷农药残留速溶茶的加工方法 |
CN103719422A (zh) * | 2014-01-23 | 2014-04-16 | 杨正龙 | 茶花红茶及制作方法 |
CN104663933A (zh) * | 2015-02-17 | 2015-06-03 |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免洗茶加工工艺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少林等: "《中国茶话全书》", 31 August 2007, 北京燕山出版社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48699A (zh) | 白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 |
CN105341190A (zh) | 红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 |
CN105248687A (zh) | 黑茶的净化方法 | |
CN105265627A (zh) | 白茶的净化方法 | |
CN105248693A (zh) | 红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 |
CN105265626A (zh) | 白茶的净化方法 | |
CN105265625A (zh) | 黄茶的净化方法 | |
CN105265619A (zh) | 红茶的净化方法 | |
CN105265624A (zh) | 绿茶的净化方法 | |
CN105532927A (zh) | 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 |
CN105265620A (zh) | 乌龙茶的净化方法 | |
CN105248703A (zh) | 白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 |
CN105248698A (zh) | 黄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 |
CN105248700A (zh) | 团形白茶制备方法 | |
CN105394224A (zh) | 白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 |
CN105265629A (zh) | 绿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 |
CN105265630A (zh) | 黑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 |
CN105248704A (zh) | 乌龙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 |
CN105265622A (zh) | 黄茶的净化方法 | |
CN105248701A (zh) | 乌龙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 |
CN105285175A (zh) | 团形红茶制备方法 | |
CN105248694A (zh) | 团形黄茶制备方法 | |
CN105394223A (zh) | 黄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 |
CN105394222A (zh) | 红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 |
CN105285176A (zh) | 团形绿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354200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Jianyang District Pang Qi Road No. 6 Applicant after: Lin Zhibin Address before: 104, room 11, building 66, Wuyi Road, Wuyi Road, Nanping, Fujian, Wuyishan 354300, China Applicant before: Lin Zhibin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