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3694A - 模具、模具台、热塑设备和用于操作热塑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具、模具台、热塑设备和用于操作热塑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3694A
CN105263694A CN201480029509.7A CN201480029509A CN105263694A CN 105263694 A CN105263694 A CN 105263694A CN 201480029509 A CN201480029509 A CN 201480029509A CN 105263694 A CN105263694 A CN 105263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oulding
mould
plastic
pushing mechanism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95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彼得·诺尔
尤尔根·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efe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Kiefel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efel GmbH filed Critical Kiefel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5263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36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2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51/44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2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51/30Moulds
    • B29C51/34Moulds for undercut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18Thermoform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2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793/00Shaping techniques involving a cutting or machining operation
    • B29C2793/0045Perfor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793/00Shaping techniques involving a cutting or machining operation
    • B29C2793/0054Shaping techniques involving a cutting or machining operation partially cutting through th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2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51/30Moulds
    • B29C51/32Moulds having cut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2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51/44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51/445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from a support after moulding, e.g. by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62Household appliances
    • B29L2031/7622Refrigerato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由热塑性塑料构成的塑件(4)的模具(2、3),以及相应的设备和方法。本发明尤其涉及制造用于冰箱的、带有用于放置密封件的凹槽的半成品。在此建议,在脱模时,朝着剩余薄膜网格阻挡从底切的凹槽作用到缺口上的力。

Description

模具、模具台、热塑设备和用于操作热塑设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模具台和热塑设备,以及用于操作这种热塑设备的方法。
热塑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产实践中。塑料层(多数情况下以薄膜形式的卷辊或者以分离的塑料板的方式提供)进入热塑设备中,在此加热到所需的温度范围,然后变形。在同一平台中与变形一样可以完成所制造的产品的分离,或者在随后的平台中完成该分离。
例如,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制造用于冰箱的门或者内部容器。它们由塑料板热塑成型。其中通常从卷辊上拉下塑料薄膜,或者将板子送给传送装置。在一个平台中薄膜加热到热塑性范围,然后在成型台中通过模具制成所需的形状
环形的废物条,也经常称为剩余网格或薄膜网格,例如,在成型后在切割台中按照轮廓切下。其中根据产品的不同切割装置可以分成纵向切割单元和横向切割单元,其中也存在带有仅一个横向切割单元的设备结构。在后者的实施方案中,塑件通常旋转四次并且分别切割。
另一种已知的方法是成型和冲压在一个平台中进行。这里在模具的一个模具部件上(多数情况下在上模具上)额外有一个刀具,其多数情况下构造成扁钢刀具,其中扁钢刀具最初在成型过程中只是最低限度地穿透薄膜。在成型过程之后,通过第二次提升刀具沿着垂直方向,但是一定沿着模具的操作方向继续移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切断薄膜。为了能够利用剩余网格继续沿着机器运行方向传输设备中的产品,刀具有目的地设计成在一些区域中非连续。由此产生大量的小缺口,在实际中也称为掐断(Nip,源自英语的德语),其中缺口能够将塑件依然足够强地保持在剩余网格中。该塑件于是与剩余网格继续传输。在后面的平台中,多数情况下在直接跟随的平台中,塑件从剩余网格中压出。
缺口(即由此在连续的刀具线中的槽口)要基于缺口待承受的保持力而设计。然而这不是仅仅由于塑件的重力而决定的:相反为了设计还必须考虑关键的脱模力。例如,对于冰箱门常见的是能够使用环形的橡胶密封件。借助于环形的橡胶密封件冰箱门在冰箱运行时密封关闭。为了能够轻松地安装门密封件,于冰箱生产厂商这边需要提供在门上环绕的凹槽。于是门密封件可以压入其中,由此可以持久地保持。对此,门密封件具有在横截面上通常为圆形的结构,使得圆形的部分能够在插入时直接挤压在一起,并被推入凹槽中,并且其中凹槽中的圆形部分再次彼此弹开,并且门密封件由此锁在凹槽中。这就需要凹槽的形状在横截面上朝向表面具有一个窄的开口,并且在其下方具有弯曲的加宽部。在实际中,这样的形状通常称为欧米伽凹槽。
为了形成具有窄的开口和下方具有加宽部的凹槽,即由此具有两个底切,下文为简便起见可以称为欧米伽形,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在模具的负部件上设置两个构造成突起的后切形状倒角,在其上底切和紧随其后的加宽部构成欧米伽形状。
扁钢刀具中的缺口要基于将成型的塑件从底切中拉出所需要的力来设计。否则,缺口会在试图脱模时就已经撕裂,并且塑件的进一步传输会受到损害。
当然,由此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从剩余网格精确地分离塑件的问题转移到随后的平台,然而实际上不能解决此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现有技术提供替换的或者改进的技术方案。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内容,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一种模具来实现,其用于形成由热塑性塑料构成的塑件,所述热塑性塑料尤其是源自塑料板或者塑料卷,其中该模具设置成用于热塑工件,包括热塑带有底切的凹槽,并且设置成用于随后所述带有底切凹槽的工件的脱模,其中该模具具有阳模和阴模,它们设置成为了打开该模具而沿着打开方向相对于彼此分离,其中为了所述塑件从阴模中脱模而设置有脱模保持机构,并且设置成用于以相对于阴模离开的方式保持所述塑件,该模具的特征在于,设置支撑工具,优选在阴模上设置支撑工具,沿着打开方向朝着阳模作用在所述塑件上。
对此需要说明以下概念:
该“模具”通常是一个两部件的模具,即分成一个上模具和一个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都可以分别由多个模具部件组合而成。如此既可以例如在上模具上也可以例如在下模上设置可彼此相对运动的部件。
由于模具的操作方向在实际中通常是垂直布置的,因此在此可以简称为上模具和下模具。然而,需要理解的是,以其它的操作方向布置的模具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此外,现在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不定冠词和数量词,例如“一个......”、“两个......”等等通常应该理解成“至少”的表述,即“至少一个......”、“至少两个......”等等,除非不能从各自的上下文中得出,大约在此仅仅是“正好一个......”、“正好两个......”等等的意思。
“带有底切的凹槽”可以设置成在模具的任何一点处生成。尤其应当考虑环形的凹槽,即考虑一个凹槽,其在待生成的塑件的边缘处至少在很大的部分上由其边缘区域(但是优选经由所有的边缘区域闭合式地)环绕。本发明可以用于带有一个底切的凹槽,但是优选地存在两个底切,即欧米伽形状的凹槽。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待制造的塑件是冰箱门的内部部件,并且模具相应地设置成用于借助热塑方法来制造冰箱门的内部部件。
“打开方向”通常与机器操作方向相符,只是反向。即,两个模具部件通常线形地彼此沿着操作方向相向移动、关闭并且生成所述塑件,并且阳模(通常上模具)接着沿着拉出方向(即逆着关闭方向并且因此逆着模具操作方向)再次向上返回,和/或下模具向下,和/或两者绝对向上或向下移动,但是一定是彼此相向有打开运动。
本发明能否应用与以下内容无关,即上模具和下模具(即在任意的装置中的阳模和阴模)两者是否从塑件移开,或者塑件是否首先还停留在阳模上或者在阴模中,并且时间错开地从其中脱模。
“支撑工具”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是,施加与拉出方向相反作用的力到成型的塑件上,使得在底切脱模时在朝向打孔装置(即朝向缺口)的路径中阻挡施加在凹槽上的力。
对于围绕着欧米伽凹槽拉下阴模的情况,支撑工具应当据此利用与阴模的拉出方向相反的保持力来支持塑件。
由支撑工具施加到塑件上的力抵消这种在脱模时作用在塑件上的力。脱模力和由支撑工具反向施加的力的合成必须由剩余网格的缺口承受。但是该合力明显地小于脱模力,使得缺口只须施加显著低于现有技术的力,以在剩余网格中可靠地保持塑件。
理想的情况是,模具设计成在脱模运动过程中在支撑工具与在冲压线的区域中的塑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支撑工具本身可以在几何上以不同的形式形成。它可以例如是一个线形的支撑工具,其例如沿着待脱模的凹槽的轮廓延伸,例如与其平行地错开或者至少在其附近延伸;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工具设计成抓持凹槽。理想的情况是,支撑工具连续地或不连续地在待脱模的凹槽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最终,支撑工具不仅可以用于降低脱模力,而且甚至可以用作用于待脱模的塑件的本地固定件,这样通过合理设计的支撑工具能够精确地预设塑件在脱模时移动、拉长或弯曲的方向和程度。
为了能够尽可能好地预设塑件的变形,建议支撑工具设计成施加线性的力到工件上。这可以十分容易地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该支撑工具构造成杆或框架,其中支撑工具的延伸部在模具操作方向上与在对立的模具部件上的相应的配对轮廓协调一致,即最好以相同的轮廓延伸。这样支撑工具可以在理想的设计方案中沿着整个凹槽施加回复保持力到塑件上或者于位置上清楚明确地固定它。
简言之,“脱模保持机构”应当设置成用于支持塑件和阴模之间的相对运动。其中,塑件可以保持在阳模上,但不是必须保持在那儿。脱模保持机构既可以从阳模的一侧也可以从阴模的一侧起作用。
优选地,“支撑工具”布置在阴模上。支撑工具的主要任务是施加力到待脱模的凹槽上,更确切的说是从阴模沿着朝向阳模的方向,和/或在朝着打孔的线(即朝向缺口)的路径中阻挡阴模的凹槽处在脱模时施加到塑件上的力。
前面已经说明,支撑工具也可以布置在阳模上,这可以例如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抓取机构从阳模侧抓持在凹槽中,并且塑件在此在底切处通过施加朝向阳模的拉力而固定。
如果支撑工具设计成施加线性的力到塑件上,那么就减小了由于施加的力而损坏塑件的危险。相反,所有施加的力沿力传输的线路分布,使得每个离散点上的压力更低。
支撑工具可以具有环形的框架。尤其是,在此它可以是支撑工具的配对部件,其中框架尤其可以布置在阳模上。
前面已经说明,模具优选地设置成制造带有与剩余薄膜网相连的缺口的塑件。这最好利用BFS-模具来完成,其中在一个组合模具中成型,并且另外借助扁钢来分开塑料层,优选地冲压或切割,其中留有缺口,以便保持塑件与剩余薄膜网格相连。
本发明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设置成,脱模推动机构布置在阴模上,其中脱模推动机构设置成用于在模具打开时响应于阳模相对于阴模的打开运动,其中脱模推动机构设置成用于抓持式地停留在所述塑件上,而阴模则在打开时沿着打开方向离开所述塑件。
简言之,这意味着阴模一方面具有在这两个模具部件彼此打开时塑件脱模的部分,同时设置有脱模推动机构,它不是脱模,而是它保持在塑件上的位置通过以下方式刚好不脱模,即脱模推动机构相对于阳模保持其相对位置,与阴模相比一定更长地保持其相对于阳模的相对位置。
有利地,由此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脱模,由此能够对整个产生的脱模力更好地就其大小进行控制。
应当理解的是,脱模推动机构相对阳模的相对运动并不一定必须正好为零。相反,一个较差的实施例可以有相对于阳模的小移动。但是重要的是,该脱模推动机构相对于阴模有相对运动,并且由此阻止塑件底切完全地脱模。
优选地,脱模推动机构布置成抓持凹槽,特别是利用接合在底切中的底切形状倒角。当脱模推动机构布置成抓持凹槽时,在适合的设计方案中它可以阻止凹槽脱模。当它本身已经通过它的底切形成倒角形成了底切,并且否则会脱模的底切可能因此沿着朝向阴模的方向施加较大的力到凹槽上时,这点于是特别重要。
为了阻止凹槽上大致产生的力延续到通过塑件的分型线,即延续到这样的线,于其上缺口将所形成的且部分离出来的塑件保持在剩余薄膜网格上,建议脱模推动机构布置成利用端面抓持塑件上与凹槽相邻的区域,尤其是在凹槽和分型线之间。
脱模推动机构不仅要设置成用于首先(即在最初模具打开时)相对于阴模相对移动,而且还要设置成用于随后相对于阳模沿打开方向朝向阴模打开,并且在此情况下,当阴模已经离开工件后,凹槽上的底切至少一侧脱模。
利用这种的设计可以执行第二次脱模步骤,其中在此情况下在其大小方面减小缺口上的力。
一个结构紧凑和成本较低的实施例设置成,脱模推动机构具有驱动装置,其设置成用于在打开和脱模过程中首先相对于阴模沿着朝向阳模的方向移动脱模推动机构,优选地以打开的速度,并且然后再次朝向阴模移回。
为了在凹槽的至少一侧脱模时最小化来自脱模推动机构的力,建议在脱模推动机构的端面上布置能摆动或能以其它方式侧向移动的避让元件,其中避让元件优选地设置成,在脱模时位于凹槽上,更确切地说以远离凹槽的避让方向,使得凹槽的侧向移动导致避让元件的避让运动。
越控制避让元件避让,一旦凹槽在底切脱模时试图施加力,就越可以大幅地减小否则会出现的反作用力。
优选地,脱模推动机构具有脱模推动机构方向,其中脱模推动机构方向平行于打开方向,当使用上模具和下模具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垂直的空间轴线。
优选地,上模具是阳模。
在阴模上的脱模推动机构可以具有另外的抓持塑件的支撑工具,其设置成利用脱模推动机构沿打开方向保持其在塑件上的相对位置,例如,一个液压驱动的汽缸或多个这样的气缸。在结构简易的构造方式中脱模推动机构和另外的支撑工具彼此机械式地相连。
在材料层上的投影中,即在其中塑料工件最初被引入的平面上,脱模推动机构优选地位于凹槽和分离工具之间,即对于BFS模具优选地在凹槽与扁钢之间,于此,脱模推动机构不仅可以以控制的力实现凹槽脱模的功能,此外也可以阻挡沿脱模方向大致作用在塑件上的力,在该力到达缺口之前。
替代地或累积地,还可以设置另一个支撑工具,其从凹槽处位于分离工具的另一侧,可以说在材料中设定的切割边缘与材料的边缘之间。
特别有利的是模具是一个BFS模具,即一个组合的扁钢形状冲压模具。如果利用理想组合的模具在同一平台完成成型和切割,那么切割可以精确地对准凹槽的曲线,这是因为薄膜收缩和传送精度都不会有影响。在组合的扁钢形状冲压模具中,塑件仅一次性地夹入夹紧框架中,并且由此而位置固定。随后立即完成成型并且在理想情况下利用组合模具借助扁钢完成冲压。由此能够非常精确地定义切割线,由此也能够非常精确地形成与剩余网格残留有连接的缺口。于是在脱模期间支撑工具负责将塑件较小的力施加到缺口上。
从上述内容可以明确的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案中力求将模具设置成用于制造作为塑件借助缺口与剩余薄膜网格相连的工件。
尤其是,脱模推动机构能够于模具侧形成至少一部分底切。
对于上述想法来说常见的是,模具的一部分(理想地是阴模的在模具侧显示有底切的一部分)能够侧向或者能够以其他方式移开,以便当在塑件中形成的凹槽脱模时,模具较少地或不再挡住凹槽的加宽部。如此一来,负责形成欧米伽凹槽的狭窄的颈部的模具部分能够远远地侧向移开(例如摆开),使得模具部分不再沿着欧米伽凹槽的加宽部分的脱模方向。
当前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设置成在阴模中为了热塑凹槽而布置脱模推动机构,其中脱模推动器设置成用于为了凹槽脱模而一起执行阳模的脱模运动。
对此需要说明以下概念,从阴模向塑件延伸的“脱模推动机构”显示了“支撑工具”。然而,在本专利申请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脱模推动机构应当这样命名。
脱模推动机构可以是单个的推动器,或者可以设置多个分散的推动器,其中它们可以分别点式地或者优选线状地抓持塑件。
当脱模推动机构同时或同距离或时间和距离均相同的方式与阳模执行脱模运动时,那么会有在本专利申请的上下文中“一起执行”的运动,其中当脱模推动机构至少具有一个可以投射到脱模方向上的运动分量时,这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差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
一起执行脱模运动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减小阳模与阴模之间的相对运动所导致的脱模后果,或者甚至完全消除,即在一定程度上阴模的一部分尾随阳模,并且由此一起执行它们的运动。
如果脱模推动机构利用端面抓持凹槽,那么(基于相对于阳模的相对运动)可以特别好地减小凹槽的变形。在脱模时脱模推动机构于是利用其端面有目的地支撑凹槽。
作为“端面”可以理解成脱模推动机构的这样的区域,其布置成至少大致领先它的推移运动或者其至少设置成,沿着脱模推动机构的推移方向支撑塑件、特别是凹槽,以便减小由于沿脱模推动机构方向施加力而在凹槽与阳模之间产生的否则会担心的相对运动。
替代或累积于脱模推动机构抓持凹槽的方案,建议该脱模推动机构利用端部抓持塑件上邻近凹槽的区域。可以理解的是,脱模会施加力到凹槽的收缩部上。该力既朝着凹槽又朝着相邻的区域向塑件延续。如果力作用在塑件上与凹槽相邻的部分上,那么在多数情况下甚至还可以更好地在脱模时降低缺口上合成的力。
在脱模推动机构的端面上能摆动的或能以其它方式侧向移动的元件用于确保它可以从凹槽的入口处变细的部分移出。尤其是,当能侧向移动地元件设置成用于在脱模时抓持塑件,并且已设置成用于对在成型期间在凹槽地入口处变细的部分施加影响。
已经说过,脱模推动机构以其优选平行于模具操作方向的脱模推动机构方向放置,其中尤其可以考虑一种其中有上模具和下模具的装置,这样模具操作方向垂直分布,其中脱模推动机构方向也垂直分布,优选地从下向上。
如果脱模推动机构据此在阴模上具有抓持塑件的、优选抓持空槽的支撑工具,其设置成利用脱模推动机构沿脱模方向保持其在塑件上的相对位置,那么这个支撑工具可以承担脱模推动机构的原本施加力到塑件上的任务。
脱模推动机构和从相对的一侧作用在塑件上的支撑工具可以沿着投射在塑件上的脱模方向有相交或者至少直接相邻。通过这种方式,脱模推动机构和从相对的一侧作用在塑件上的支撑工具将塑件基本上夹在彼此之间,这样当在两个元件施加力到塑件上时,要担心塑件很可能小的扭曲。
优选地,在投影中,支撑工具与切割刀具之间的脱模推动机构或者至少部分地沿着朝向切割刀具的方向与支撑工具的投影错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非常均衡地将力施加到塑件上。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一种热成型设备的模具台来实现,尤其是用于制造用于冰箱的半成品,其中该模具台如上所述设置有模具。
显然,模具或者模具台可以如上所述直接且有益地作用在所有的热成型设备上。
最后建议,用于制造热成型产品的热成型设备设置成用于实施制造热成型产品的方法,所述热成型产品尤其是用于冰箱的半成品,在脱模时为了降低在工件与剩余薄膜网格之间的保持缺口上所需的保持力而使用支撑工具的情况下,特别是利用如上所述的模具、如上所述的模具台和/或如上所述的热成型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带有具有底切的凹槽的塑件进行热塑;
b.打开具有阳模和阴模的模具;
c.在打开过程中,脱模推动机构从阴模移动到底切处,以便将塑件保持在阳模上,使得在凹槽的第一侧处此处的底切在脱模推动机构上不能脱模,其中优选地在此期间凹槽的第二侧脱模,尤其是此处的底切;
d.然后,朝着阴模回移脱模推动机构,使得在凹槽的第一侧处底切脱模。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还可以有其他的步骤。可选且有益的技术特征既可以用于方法也可以用于装置,只要没有超出权利要求,上述和/或下面的说明书内容即可。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组合的扁钢形状冲压模具的示意性的横截面的细节图,该模具具有带有上夹持框架的上部阳模,具有或没有加压钟形罩,具有成型辅助柱塞,以及具有下部阴模;
图2示出了图1中以第一尺寸降低的阴模的细节图。
图3示出了图1和图2中进一步降低的阴模的细节图。
图中的组合模具1基本上由上部的阳模2和下部的阴模3组成。
模具1设置成用于在热塑过程中制作冰箱门的内侧。在热塑设备(未全部示出)中,在薄膜卷的卷绕台之后首先是加热台,然后是成型台。
模具1布置在成型台中。借助阳模或者带有成型辅助柱塞的夹持框架2以及阴模3可以在塑件4中产生所需的形状。在此,尤其是需要在接近塑件4的边缘5处(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通过成型辅助柱塞6)在塑件4中形成凹槽7。由于该凹槽相对于塑件4的其他的连续的延伸部8和9而言首先具有带有两个底切的缩颈10以及下方的加宽部11,因此它可以简称为具有欧米伽形状的凹槽。假设这种形状通过阴模3上的两个底切倒角12(图中仅左侧标示)来制造。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塑造整个塑件的阳模2和阴模3,技术人员也可以刚好反过来命名,即在此上方的模具称为阴模和下方的模具称为阳模。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该术语只需理解成待成型的欧米伽凹槽。至于对于整个塑件而言,哪一个模具部件是阳模,哪一个模具部件是阴模,对于本发明是无关紧要的。
还需要指出的是,同样地,技术人员还可以将在此称为阳模的模具命名为“夹紧框架2”,具有或没有加压钟形罩。
在制成的塑件4中,密封橡胶可以卡入凹槽7中,使得环绕冰箱门的密封件可以于此可靠地保持。
为了脱模(图2和3),在本实施例中保持阳模2或者夹紧框架2位置固定,而阴模3则向下降低。例如,图2显示下降4毫米的阴模2,相反图3显示下降8毫米的阴模2。
以同样的措施,在其中阳模2在成型时通过例如降低阴模的方式从阴模3处离开,布置在阴模3中且可相对于阴模相对移动和驱动的脱模推动机构13向上推动阳模2。对此可以设置例如液压或者特别是气压缸组件14,并且与相同的控制器或者调节器操作式地连接,其还可以控制或调节阳模2相对于阴模3的相对提升高度。优选地是电子式的耦合,其中也可以考虑机械式的耦合。
优选地,在模具关闭时激活布置在阴模中的脱模推动机构13。
在打开模具时,环形的框架15与阳模2一起固定,其设置成阳模2侧的支撑工具,并且优选地布置成环绕且连续地围绕扁钢冲压刀具15a。在关闭的模具(图1)中,为了加工而被拉进模具中的塑料薄膜因此而张紧在框架15和配对框架15b之间。
优选地,为了形成凹槽7,塑型推动机构(优选塑型用柱塞6,优选地沿着整个凹槽7构造)优选地从阳模起抓入到凹槽7中,并且于此以圆形的站立面16落于凹槽7中的塑件4的最低点处。此外,优选地也可以从阳模2处施加高压和/或从阴模3处施加低压。
与站立面16直接相对的是在脱模推动机构13的端面18上的摆动部件17。作为支撑工具,该摆动部件17具有两个面向阳模2的表面,即第一支撑面19和第二支撑面20。第一支撑面19恰好位于塑型推动机构15的站立面16的对面,只通过凹槽5中的塑件4的厚度而隔开。相反,第二支撑面20以邻近于凹槽7的方式位于塑件4的其他的连续的延伸部9上。对于本发明而言第二支撑面20通常更重要。
在此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面20延伸着通过至少基本上靠近凹槽7的边缘的整个区域和塑件4的实际的边缘5。
脱模推动机构13可以在其主要部件21中如框架15一样设计成连续的或断续的。然而,如果摆动部件17设计成连续的,或者摆动部件17设计成至少部分是线形的,使得它遵循凹槽7的形状,那么可以实现特别好的机械效果。
在运动开始的同时或者于时间上在运动开始之前或之后,随着该运动脱模推动机构13借助下压装置14得以提升,使得它在脱模时沿着打开方向在阳模2相对于阴模3的相对运动中跟随阳模2。因此,在脱模推动机构13(具体地在脱模推动机构13的摆动部件17)与停留在阳模2上的塑件4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相反,凹槽7的与摆动部件对立的第二侧能够利用其此处的底切脱模。通过以下方式,即塑件4由脱模推动机构13支撑在凹槽7的正脱模的第二侧与被刀具打孔的边缘之间,在第二侧(图中左侧)脱模时,沿着朝向阴模3的方向作用在加宽部11并且因此而作用在塑件4上的对于打孔装置有危险的力不会或者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打孔装置相关。腹板因此不容易发生机械故障。
一旦在第二侧上继续进行脱模,阴模以其底切形状倒角达到加宽部11的最宽的位置处,或者这种情况已发生时,就可以控制脱模推动机构13,使得可以实施相对于阳模2和停留在阳模上的塑件4的相对运动。具体地,在此所示的实施例中它再次进入阴模3中。在此情况下,在凹槽7的第一侧的底切会脱模。
在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案中,在这个时刻在凹槽7和打孔装置之间可以不再有支撑,使得大致作用于塑件4上的指向阴模的力从塑件4传递到凹槽7上,并且能够直接地作用在打孔装置处的缺口上。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这些力,可以启动摆动部件17的倾斜运动。这可以通过电子式地或机械式地完成,或者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被动地完成,即当凹槽7的加宽部11朝着阴模3的底切形状倒角相对移动时,摆动部件17简单地服从由凹槽7施加到脱模推动机构13上的脱模力。
在所示实施例中,除了脱模推动机构13和框架15以外还设置下压机构22形式的支撑工具,特别是下压杆形式。下压机构22也布置在阴模3中并且在脱模时跟随阳模2,使得同时并且以与相对提升阳模2和由此而相对提升框架15的相同的措施来提升脱模推动机构13和下压机构22。塑件4由此在多个彼此没有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固定。这导致特别温和的脱模,在脱模时在塑件4与薄膜的剩余网格之间的缺口(未示出)上施加尽可能小的力。
下压机构22,其也可以通过任意其他形式的将塑件4固定在阳模上的部件来代替,优选与脱模推动机构13在脱模推动机构13的运动中耦合。
换言之,在此公开其它可能的技术特征:
通过连接脱模推动机构13与下压杆可以防止脱模推动机构13的移出,即使脱模推动机构13已经在关闭的模具中激活。通过降低阴模3,其中夹持框架2停在位置上,脱模推动机构13同步地以模具的相对打开速度移动。
在到达脱模推动机构13的末端位置后,它本身会与阴模一起向下。由此欧米伽底切一侧在线性移动的过程中强行脱模。第二侧在可摆开的推动元件移出和倾斜之后在脱模推动机构13处脱模。它利用铰链23与脱模推动机构13的可线性移动的主要部件24相连。
一个简单的实施例设置成,为了脱模阳模(在此为上模具)保持位置固定,而阴模则向下降低。只是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同样可以利用其它的绝对的运动来实施本发明;重要的是在阳模、塑件和脱模推动机构以及阴模的底切形状倒角之间只有相对运动。

Claims (18)

1.模具,用于形成由热塑性塑料构成的塑件,所述热塑性塑料尤其是源自塑料板或者塑料卷,其中所述模具设置成用于工件的热塑,包括带有底切的凹槽的热塑,并且设置成用于随后所述带有底切凹槽的工件的脱模,其中所述模具具有阳模和阴模,它们设置成为了打开所述模具而沿着打开方向相对于彼此分离,其中为了所述塑件从所述阴模中脱模而设置脱模保持机构,并且设置成用于以相对于所述阴模离开的方式保持所述塑件,其特征在于,设置支撑工具,优选在所述阴模上设置支撑工具,沿着所述打开方向朝着所述阳模作用在所述塑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具设计成线形地施加力到所述塑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具具有环形的框架。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设置成用于制造带有与残留薄膜网格相连的缺口的所述塑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是BFS模具。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阴模上布置有脱模推动机构,其中所述脱模推动机构设置成用于在所述模具打开时响应于所述阳模相对于所述阴模的打开运动,其中所述脱模推动机构设置成用于抓持式地停留在所述塑件上,而所述阴模则在打开时沿着打开方向离开所述塑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推动机构布置成抓持所述凹槽,尤其是利用接合在底切中的底切形状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推动机构布置成利用端面抓持在所述塑件上与所述凹槽相邻的区域,尤其是在所述凹槽与分型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推动机构设置成用于,在所述阴模已经离开所述工件后,相对于所述阳模沿打开方向打开,并且在此情况下所述凹槽上的底切至少于一侧脱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推动机构具有驱动器,其设置成用于首先在打开和脱模的过程中将所述脱模推动机构相对于所述阴模朝着所述阳模的方向移动,优选以打开速度移动,并且然后再次向所述阴模移回。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模推动机构的端面上布置能摆动或者能以其它方式侧向移动的避让元件,其中所述避让元件优选地布置成在脱模时处于所述凹槽处,更确切地说具有离开所述凹槽的避让方向,使得所述凹槽的侧向移动导致避让元件的避让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推动机构具有脱模推动机构方向,其中所述脱模推动机构方向平行于所述打开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阴模上的脱模推动机构具有另外的抓持所述塑件的支撑工具,其设置成与所述脱模推动机构沿着打开方向保持其在所述塑件上的相对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材料层上的投影中,所述脱模推动机构位于所述凹槽与分离工具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材料层上的投影中,所述另外的支撑工具从所述凹槽起位于分离工具的另一侧。
16.热塑设备的模具台,尤其是用于制造用于冰箱的半成品的模具台,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模具。
17.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具台的热塑设备。
18.用于操作制造热成型产品的热成型设备的方法,所述热成型产品尤其是用于冰箱的半成品,在脱模时为了降低在工件与剩余薄膜网格之间的保持缺口上所需的保持力而使用支撑工具的情况下,特别是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模具台,和/或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热成型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带有具有底切的凹槽的塑件进行热塑;
b.打开具有阳模和阴模的模具;
c.在打开过程中,脱模推动机构从阴模移动到底切处,以便将塑件保持在阳模上,使得在凹槽的第一侧处此处的底切在脱模推动机构上不能脱模,其中优选地在此期间凹槽的第二侧脱模,尤其是此处的底切;
d.然后,朝着阴模回移脱模推动机构,使得在凹槽的第一侧处底切脱模。
CN201480029509.7A 2013-05-21 2014-05-21 模具、模具台、热塑设备和用于操作热塑设备的方法 Pending CN1052636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008457.1 2013-05-21
DE102013008457 2013-05-21
DE202014000907.4U DE202014000907U1 (de) 2013-05-21 2014-02-04 Werkzeug, Werkzeugstation und Thermoformanlage
DE202014000907.4 2014-02-04
PCT/DE2014/000259 WO2014187446A2 (de) 2013-05-21 2014-05-21 Werkzeug, werkzeugstation, thermoform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thermoformanlag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3694A true CN105263694A (zh) 2016-01-20

Family

ID=51419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9509.7A Pending CN105263694A (zh) 2013-05-21 2014-05-21 模具、模具台、热塑设备和用于操作热塑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01560A1 (zh)
EP (1) EP2999582B1 (zh)
CN (1) CN105263694A (zh)
DE (2) DE202014000907U1 (zh)
WO (1) WO2014187446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4742A (zh) * 2021-06-01 2021-09-03 滁州市锴模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门吸门封脱封槽脱模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2883B (zh) * 2019-03-20 2020-07-03 滁州市锴模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门压合成型用快速成型模具
DE102019004970A1 (de) 2019-07-18 2021-01-21 Kiefel Gmbh Thermoformwerkzeug, thermoformstation, anlage zum herstellen eines thermogeformten formteils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thermogeformten formteils
US11077603B1 (en) * 2020-03-23 2021-08-03 Jay Baker Method of producing a packaging container with a closure and release mechanism and retention element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41531A1 (de) * 1975-09-18 1977-03-24 Kronseder Hermann Vorrichtung zum stapeln von aus thermoplastischer kunststoffolie hergestellten gegenstaenden
WO1998005488A1 (en) * 1996-08-07 1998-02-12 Tenneco Packag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lockable thermoplastic containers
JP2001301018A (ja) * 2000-04-20 2001-10-30 Yamada Kosakusho:Kk プラスチック成型装置
CN1373702A (zh) * 1999-08-20 2002-10-09 喷泉技术公司 用于在一模具中放置标牌并制造产品的方法和装置
CN201346848Y (zh) * 2009-01-09 2009-11-18 昆山市三建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电冰箱门胆封槽成型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41531A1 (de) * 1975-09-18 1977-03-24 Kronseder Hermann Vorrichtung zum stapeln von aus thermoplastischer kunststoffolie hergestellten gegenstaenden
WO1998005488A1 (en) * 1996-08-07 1998-02-12 Tenneco Packag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lockable thermoplastic containers
CN1373702A (zh) * 1999-08-20 2002-10-09 喷泉技术公司 用于在一模具中放置标牌并制造产品的方法和装置
JP2001301018A (ja) * 2000-04-20 2001-10-30 Yamada Kosakusho:Kk プラスチック成型装置
CN201346848Y (zh) * 2009-01-09 2009-11-18 昆山市三建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电冰箱门胆封槽成型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4742A (zh) * 2021-06-01 2021-09-03 滁州市锴模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门吸门封脱封槽脱模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01560A1 (en) 2016-04-14
WO2014187446A3 (de) 2015-01-15
WO2014187446A2 (de) 2014-11-27
EP2999582A2 (de) 2016-03-30
DE202014000907U1 (de) 2014-08-08
EP2999582B1 (de) 2018-08-29
DE112014002514A5 (de) 2016-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907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closed profiles
CN105263694A (zh) 模具、模具台、热塑设备和用于操作热塑设备的方法
CN103056240B (zh) 一种红冲模具打料装置
CA291687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in plate-shaped substrate
CN107428064B (zh) 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装置
CN104128440B (zh) 一种剪切折弯机构
EP2960165B1 (de) Tiefziehverpackungsmaschine und Verfahren
US5151233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partible port in a production piece
CN104602894A (zh) 吹塑模具组件、吹塑成形机及吹塑模具组件的固定方法
KR20200058226A (ko) 사이드 게이트 자동절단장치를 구비한 사출금형
EP2586591B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Thermoformmaschine
EP3057768B1 (en) Mould system for a thermoforming device, thermo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rmoforming a product
JP4007862B2 (ja) トリミングプレス機の切断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10257225U (zh) 一种吹瓶机用吹瓶模具
EP2052843B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Formteilen aus einer thermoplastischen Kunststofffolie
CN105014741A (zh) 冲孔机构
CN211637994U (zh) 一种门窗用模具
CN111417502B (zh) 吹模装置
EP3453517A1 (de) Formstation mit im formstempel integriertem eindrücker und verfahren
KR20200033528A (ko) 전철 창틀 성형방법
CN216300133U (zh) 一种中空吹塑机的合模机构
CN216032450U (zh) 一种注塑件矫形夹具
CN209407166U (zh) 一种大型一体式电视机背板分次冲压装置
CN214646042U (zh) 一种成型模具和橡胶制品成型裁剪一体化设备
CN217665651U (zh) 铝合金外壳生产用快速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