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0522B - 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护肤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护肤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0522B
CN105250522B CN201510729771.9A CN201510729771A CN105250522B CN 105250522 B CN105250522 B CN 105250522B CN 201510729771 A CN201510729771 A CN 201510729771A CN 105250522 B CN105250522 B CN 1052505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preparation
external
parts
sk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297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50522A (zh
Inventor
董银卯
孟宏
任晗堃
刘宇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TRI-WOODS BIO-TECH (BEIJ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7297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05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0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0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50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0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菌止痒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该外用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香薷20~60份、藤茶15~45份、蒺藜10~30份、肉豆蔻5~20份。本发明经实验证实对皮肤安全无刺激,具有有效的抑菌止痒效果,对蚊虫叮咬引其的红肿、瘙痒具有良好的修复舒缓作用。本发明还兼具良好的修复过敏皮肤、防辐射功能,达到美容护肤的功效。本发明的原材料获取容易、制备方法简便,绿色安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护肤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抑菌止痒及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由该组合物制备得到的外用护肤制剂。
背景技术
蚊虫叮咬后会刺痛、瘙痒,反复抓挠后容易造成皮肤皲裂、感染,皮肤敏感者还容易造成皮肤过敏,处理不当还会造成经久不褪的疤痕及色素沉积,并极易传播疾病,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目前,市场上蚊虫叮咬止痒类产品琳琅满目,如花露水、紫草膏、精油等品类。随着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及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对植物源蚊虫叮咬止痒剂的需求日趋强烈、对其功效要求也日趋严格。
目前蚊虫叮咬防治剂的开发多通过单一抑菌途径,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止痒功效,却无法满足消费者期望从“标本兼治”的角度出发、整体综合改善蚊虫叮咬后肌肤状态的护肤诉求。综上所述,开发一款天然植物源、安全无刺激、有效稳定的蚊虫叮咬防治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发展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中药提取物。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含有上述中药提取物的护肤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述护肤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思路为:
本发明结合中国传统的中医思想体系,将香薷、藤茶、蒺藜及肉豆蔻有效的组合在一起,形成复方,并将其作为活性组分,进一步制备成护肤制剂,其针对蚊虫叮咬具有抑菌止痒消包的功效,同时兼具有很好的防辐射护肤功效。本发明所用四味中药功效简介如下:
香薷:性微温,归肺、胃经。功能主治: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
藤茶:俗称藤婆茶、莓茶、白猴、山甜茶、龙须茶、土家甘露或土家神茶等,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疱疔等症。近代 医学研究表明,藤茶及其提取物口服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保肝、护肝以及减轻乙醇中毒等功效。
蒺藜:味苦;辛;性平,可平肝、解郁、祛风明目。可用于治疗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
肉豆蔻,性味辛;苦;温,归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温中涩肠;行气消食。主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
香薷20~60、藤茶15~45、蒺藜10~30、肉豆蔻5~20。
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较佳重量份配比为:
香薷30~50份、藤茶20~40份、蒺藜15~25份、肉豆蔻8~15份。
一种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将上述原料药粉碎后按所述重量份配比称取,混匀;粉碎细度推荐为10~50目;
(2)用体积百分比为60%~95%乙醇提取,原料药与乙醇质量体积比g/mL为1:10~1:50,20~40℃下超声提取5~15分钟后,75~85℃下热回流提取30~50分钟;
(3)将步骤(2)得到的料液冷却至20℃~30℃,50~100目滤过滤,得滤液;
(4)向步骤(3)得到的滤液中加入原始乙醇量的1,3-丁二醇混溶均匀,去除溶液中的乙醇,然后真空减压抽滤,真空度为-0.095MPa,收集滤液,即得。
去除溶液中的乙醇可以选择旋转蒸发法、减压浓缩法或其他用于去除有机溶剂的方法。推荐使用减压浓缩法,优点为:(1)降低沸点,增大蒸汽与物料间的温差,提高浓缩速度,热量损失少。(2)在低温环境下浓缩,防止热敏物质损失。(3)具有反渗透作用,进一步提高蒸发速度。(4)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所述步骤(2)中超声提取的频率为20~50kHz,功率为200~500W。
一种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提取物,其中,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上述方法提取得到的。
上述中药提取物在制备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护肤制剂中的用途。
一种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护肤制剂,其中,所述护肤制剂由上述中药提取物及护肤品领域可接受的辅料制成。
一种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护肤组合物,其中,所述护肤组合物由A相、B相、C相及D相组成,所述A相、B相、C相及D相分别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一种上述护肤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B相:将丁二醇、甘油与汉生胶搅拌均匀,待用;B相其他原料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丁二醇、甘油与汉生胶混合物,加热至80~85℃,混匀;
(2)A相:A相原料混合,加热至80~85℃,混匀;
(3)将步骤(2)A相全部加入到步骤(1)B相中,均质5~10分钟;加入C相,继续均质1~3分钟;30~50转/分钟,搅拌5~10分钟后,开始搅拌降温;
(4)当温度降到45~50℃时,加入D相所有原料,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以下,即得。
所述步骤(2)中均质的搅拌速率为2000~3000转/分钟;搅拌降温的条件为:搅拌速率30~50转/分钟,降温速率为1~2℃/分钟。
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是膏霜,膏霜中除中药提取物外的其他组分并非为常规辅料,而是经过发明人长期研究得到的与中药提取物相配,起到最佳协同功效的成分。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不局限于本发明所述,本领域内其他常规方法也可实现所述功效,本发明方法为发明人推荐较佳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制剂的推荐使用方法为:以涂抹方法施于人体皮肤表面,可针对蚊虫叮咬部位着重涂抹一定厚度,厚度控制在2~3mm,轻轻按摩直至吸收。
本发明的有益结果:
本发明经实验证实对皮肤安全无刺激,具有有效的抑菌止痒效果,对蚊虫叮咬引起的红肿、瘙痒具有良好及快速的修复和舒缓作用。本发明还兼具良好的修复过敏皮肤、增加皮肤抵抗力及防止辐射对皮肤造成的损伤功能。本发明原材料获取容易、制备方法简便,绿色安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制备样品的抑菌功效评价图;
图2为实施例制备膏霜的止痒效果评价图。
本实施例所用药材均可以从中国药材集团公司购买得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标准。其他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购买获得,本发明使用原料的来源见表1,本发明所用的仪器名称及厂家见表2。
表1
名称 型号 厂家
恒温水浴锅 HH·S1-M 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
高速多功能粉碎机 JP-400B-8 永康市九品工贸有限公司
智能控温加热搅拌器 SZCL 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
数显磁力搅拌电热套 SKCJTW 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循环水式真空泵 SHB-Ⅲ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超声仪 DTD5200S 北京弘祥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表2
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1)将下述原料药粉碎至20目后,按所述重量份配比称取,混匀;
香薷40g、藤茶30g、蒺藜20g、肉豆蔻10g;
(2)用体积百分比为95%乙醇提取,原料药与乙醇质量体积比g/mL为1:30,25℃下超声提取10分钟后,80℃下热回流提取40分钟;超声提取的频率为50kHz,功率为300W;
(3)将步骤(2)得到的料液冷却至30℃,100目滤布过滤,得滤液;
(4)向步骤(3)得到的滤液中加入原始乙醇量的1,3-丁二醇混溶均匀,减压浓缩出溶液中的乙醇,减压浓缩条件:真空度-0.095MPa,温度48℃;然后真空减压抽滤,收集滤液,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1)将下述原料药粉碎至10目后,按所述重量份配比称取,混匀;
香薷60g、藤茶45g、蒺藜10g、肉豆蔻5g;
(2)用体积百分比为60%乙醇提取,原料药与乙醇质量体积比g/mL为1:10,20℃下超声提取5分钟后,75℃下热回流提取50分钟;超声提取的频率为40kHz,功率为200W;
(3)将步骤(2)得到的料液冷却至26℃,80目滤布过滤,得滤液;
(4)向步骤(3)得到的滤液中加入原始乙醇量的1,3-丁二醇混溶均匀,减压浓缩出溶液中的乙醇,减压浓缩条件:真空度-0.095MPa,温度45℃;然后真空减压抽滤,收集滤液,即得。
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1)将下述原料药粉碎至50目后,按所述重量份配比称取,混匀;
香薷20g、藤茶15g、蒺藜30g、肉豆蔻20g;
(2)用体积百分比为80%乙醇提取,原料药与乙醇质量体积比g/mL为1:50,40℃下超声提取15分钟后,85℃下热回流提取30分钟;超声提取的频率为20kHz,功率为500W;
(3)将步骤(2)得到的料液冷却至20℃,50目滤布过滤,得滤液;
(4)向步骤(3)得到的滤液中加入原始乙醇量的1,3-丁二醇混溶均匀,减压浓缩出溶液中的乙醇,减压浓缩条件:真空度-0.095MPa,温度50℃;然后真空减压抽滤,收集滤液,即得。
实施例4本发明膏霜的制备
组分及用量,见表3:
表3
制备方法:
(1)B相:将丁二醇、甘油与汉生胶搅拌均匀,待用;B相其他原料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丁二醇、甘油与汉生胶混合物,加热至80℃,混匀;
(2)A相:A相原料混合,加热至85℃,混匀;
(3)将步骤(2)A相全部加入到步骤(1)B相中,3000转/分钟,均质5分钟;加入C相,2000转/分钟,均质3分钟;40转/分钟,搅拌5分钟后,开始搅拌降温,搅拌速率50转/分钟,降温速率为1℃/分钟;
(4)当温度降到45℃时,加入D相所有原料,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以下, 即得。
实施例5本发明膏霜的制备
组分及用量,见表4:
表4
制备方法:
(1)B相:将丁二醇、甘油与汉生胶搅拌均匀,待用;B相其他原料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丁二醇、甘油与黄原胶混合物,加热至85℃,混匀;
(2)A相:A相原料混合,加热至85℃,混匀;
(3)将步骤(2)A相全部加入到步骤(1)B相中,2000转/分钟,均质10分钟; 加入C相,3000转/分钟,均质1分钟;50r/分钟,搅拌10分钟后,开始搅拌降温,搅拌速率30转/分钟,降温速率为2℃/分钟;
(4)当温度降到50℃时,加入D相所有原料,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以下,即得。
实施例6本发明膏霜的制备
组分及用量,见表5:
表5
制备方法:
(1)B相:将丙二醇、甘油与汉生胶搅拌均匀,待用;B相其他原料加入水中, 搅拌均匀后加入丙二醇、甘油与黄原胶混合物,加热至85℃,混匀;
(2)A相:A相原料混合,加热至80℃,混匀;
(3)将步骤(2)A相全部加入到步骤(1)B相中,3000r/分钟,均质8分钟;加入C相,2000r/分钟,均质2分钟;30转/分钟,搅拌8分钟后,开始搅拌降温,搅拌速率40转/分钟,降温速率为2℃/分钟;
(4)当温度降到50℃时,加入D相所有原料,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以下,即得。
本发明功效实验
一、实施例1制备中药提取物止痒功效人体试用试验评价
选取68名志愿者参与本实验中药提取物的止痒功效评价。受试者在受到蚊子叮咬,出现痒、红肿的现象后,立即涂抹受试样品,根据自身感受来评价提取物是否具有止痒效果,并自行记录止痒时间。
通过受试者报告止痒时间,评价实施例1制备提取物的止痒效果。结果表明(表6):31%的受试者表示可在1分钟内止痒,37%受试者表示可在5分钟内止痒,说明实施例1制备提取物具有快速止痒效果。发明人用实施例2至6制备产品重复上述评价,得到的结论同上。
止痒时间(分钟) 人数 所占比例(%)
1 21 31
5 25 37
10 15 22
>10 7 10
表6
二、实施例1制备中药提取物消包功效人体评价实验
选取68名志愿者参与中药提取物的消包功效评价。受试者在受到蚊子叮咬、起包后,立即涂抹受试样品。通过志愿者自行观察,消包标准:包显著变小,手摸触感不明显即为已消包。记录消包时间来评价提取物是否具有显著消包效果。
通过受试者报告消包时间,评价蚊虫叮咬止痒剂的消包效果。结果表明(表7):35%受试者表示可在0.5小时内消包,22%受试者表示可在1小时内消包,说明实施例1制备中药提取物具有良好消包、修复受损肌肤的功效。发明人用实施例2至6制备产品重复上述评价,得到结论同上。
消包时间(h) 人数 所占比例(%)
0.5 24 35
1 15 22
2 13 19
>2 16 24
表7
三、实施例1制备中药提取物抑菌效果评价
蚊虫常携带如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原菌,当这些病原菌接触肌肤时,会被当作变应原从而引发肌肤的免疫反应。针对上述菌群,采用滤纸片法,选取丁二醇作为空白对照。在平板上观测样品对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抑菌圈直径越大,说明样品抑菌能力越强。
实施例1制备中药提取物(图中所写蚊虫叮咬止痒剂)抑菌效果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实施例1提取物对蚊虫常携带的4种相关病原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可有效抵御抗原对肌肤造成的免疫刺激。发明人对实施例2、实施例3制备提取物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相同的结论。
四、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制备中药提取物抗敏功效评价
1.受试药物:实施例1、实施例2及实施例3制备得到中药提取物A、B、C;
2.分组:实验小鼠共55只,分为实施例1中药提取物A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实施例2中药提取物B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实施例3中药提取物C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组5只。
3.剂量设计:
受试品以0.15mL/cm2、0.1mL/cm2、0.05mL/cm2局部涂抹作为大剂量、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0.1mL/cm2蒸馏水局部涂抹。
4.实验过程
先用脱毛膏将老鼠背部毛发剃掉,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背部选取3个点,每点皮下注射anti-DNP IgE 0.5μg(0.5μL)。48h后,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含有4%伊文思蓝的DNP-HAS 100μg(100μL)。在尾静脉注射DNP-HAS前1h,在给药各组大鼠背部,以注射anti-DNP IgE的点为中心,每点涂抹2cm2面积的相应药物。静脉注射DNP-HAS后30分钟处死大鼠。剪下蓝染皮肤,使用1:1丙酮-生理盐水混合溶液浸泡24h,离心取上清,用分光光度计于620nm处检测OD值。使用伊文思蓝溶液制作标准曲线,计算每只大鼠背部皮肤染料含量及PCA反应抑制率。结果见表5。
5.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致敏后大鼠局部皮肤蓝染,使用受试品涂抹后,受试品可显著降低大鼠蓝染皮肤染料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见表8)
表8样品对大鼠PCA反应的影响
6.试验结论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得中药提取物A、B、C能有效有抑制、缓解皮肤过敏。
五、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得中药提取物A、B、C的防辐射功效评价
通过观察中药提取物A、B、C对手机辐射后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株3T6生长的影响,评价中药提取物A、B、C对手机辐射抑制细胞生长的保护作用。
1.受试品: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得中药提取物A、B、C
2.细胞株: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株3T6,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本实验室传代后使用。
3.实验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辐射对照组、用药组,每组8个复孔。收集对数期细胞,计数,按1×104/mL浓度接种到96孔板,每孔200μL。置37℃,5%CO2细胞培养箱 中培养24小时,使细胞贴壁。用药组加入不同中药提取物100μL,空白对照组和辐射对照组加入100μL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24小时后,将细胞板置于CO2培养箱外适应1小时,除空白对照组细胞外,其他细胞板放置在手机上方,手机保持通话状态,空白对照组细胞板于另一房间置于手机上方,手机保持关闭状态。6小时后使用CCK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计算增殖抑制率及增殖抑制保护率。
(4)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使用手机辐射6小时后,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使得吸光度降低,辐射对照组细胞OD值较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增殖抑制率达到14.52%;中药提取物A、B、C剂量在1000μg·mL-1时均对辐射后细胞增殖抑制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辐射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吸光度上升,与辐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9)。中药提取物B的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保护率可达10.17%。
表9中药提取物A、B、C对辐射后细胞增殖/毒性的影响
六、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中药提取物抑制细胞DNA损伤和泄露
DNA存储着生物体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遗传信息,因此维护DNA分子的完整性对细胞及生物体至关紧要。外界环境和生物体内部的因素都经常会导致DNA分子的损伤或改变,如果DNA的损伤或遗传信息的改变不能更正,可能影响细胞的功能或生存。所以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细胞所获得的修复DNA损伤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生物能 保持遗传稳定性之所在。自然界的恶劣环境,如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均能造成DNA的损伤。抑制细胞DNA损伤和泄露可以提高皮肤免疫力和抵抗力,以应对恶劣环境中对辐射或其他刺激源的损害。彗星实验是国际上公认的检测各种理化因子作用细胞后引起的DNA链断裂的方法。
实验采用1.0%、5.0%两个梯度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作为测试浓度(实验时稀释20倍使用),分别测定其对SDS诱导DNA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OxiSelectTM彗星分析试剂盒的观察,DNA受到的损坏愈大,DNA碎段就愈多,愈小的DNA碎段游离的速度就愈快,也游离的愈远,进而形成了彗星的尾部,而较大的一些碎段位置则靠近细胞核,因而形成彗星的头部。DNA碎段游动的程度不同使图像呈现出彗星状。彗星的长度与DNA的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性,彗星尾端愈长,细胞的损害程度愈大。
表10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抑制细胞DNA损伤彗星实验结果
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对彗星图片进行测量、分析发现,在没有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存在的情况下,DNA发生100%损伤。在预添加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保护,然后用SDS刺激时,发生明显的DNA损伤减弱现象,其DNA损伤细胞拖尾率和彗尾长度均发生显著性的降低。实验结果见表10。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DNA的损伤和泄露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提升皮肤的抵抗力。
七、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所得膏霜A、B、C止痒效果评价
1试验材料
1.1实验样品: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制备膏霜A、B、C
1.2实验动物:健康豚鼠,SPF/VAF级,雌雄各半,体重250±10g。由北京金牧阳实验动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京)2010-0001。饲养环境:北 京金牧阳实验动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场。
1.3试剂:磷酸组胺,Sigma公司产品。
2试验方法
2.1剂量设计:受试品以0.1mL/1cm2局部涂抹。模型对照组给予0.1mL/1cm2蒸馏水局部涂抹。
2.2磷酸组织胺致痒法:取豚鼠30只,于实验前1天右后足背剃毛,随机分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基质组、A组、B组和C组。连续3天于剃毛处分别均匀涂抹相应剂量受试品,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涂抹。实验第3天,精密称取磷酸组胺适量,临用前以蒸馏水配成梯度浓度备用。用粗砂纸将豚鼠右后足背剃毛处擦伤,面积约1cm2,局部再涂药1次,于末次涂药10分钟后在擦伤处滴0.01%磷酸组胺0.05mL,以后每隔3分钟依递增浓度涂抹,每次均为0.05mL。直到出现豚鼠回头舔右后足,以最后出现豚鼠回头舔右后足时所滴取的磷酸组胺总量为致痒阈。计算各组致痒阈并比较组间的差异性。
结果表明,如图2所示:与模型对照组(去离子水)相比,在涂抹实施例制备膏霜制剂后,显著提高了豚鼠耐受磷酸组胺的致痒阈值,发明人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制备植物提取物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相同的结果,说明本发明制剂可有效抑制因组胺引起的瘙痒反应,从而可缓解蚊虫叮咬后的瘙痒症状。
八、实施例6制备膏霜制剂皮肤修复作用功效评价
1试验材料
1.1实验样品:实施例6制备膏霜
1.2实验动物:健康豚鼠,SPF/VAF级,30只,雌雄各半,体重250±10g。由北京金牧阳实验动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京)2010-0001。饲养环境:北京金牧阳实验动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场。
1.3试剂及仪器:丙酮、乙醚,均为北京化工厂产品。皮肤含水量检测仪,
2试验方法
2.1剂量设计:受试品以0.1g/1cm2局部涂抹。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0.1mL/1cm2蒸馏水局部涂抹。
2.2取豚鼠30只,于实验前1天颈背部剃毛,面积约为2×2cm2,随机分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样品组。除空白对照组豚鼠,其余各组取丙酮:乙醚=1:1混合液150μL滴于去毛处,10分钟后分别取相应样品涂抹于去毛部位,一天2次,连续5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豚鼠给予蒸馏水涂抹于去毛处。于第5天给予样品 后20分钟测量豚鼠脱毛处皮肤含水量,比较组间差异,并计算水分散失保护率。样品对皮肤脱水模型皮肤含水量的影响,可以为评价样品对过敏皮肤的修复功效提供实验依据。
水分散失保护率(%)=(用药组皮肤含水量-模型组皮肤含水量)/空白对照组皮肤含水量×100
3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表11):模型对照组皮肤水分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呈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皮肤损伤产生脱水作用显著降低了豚鼠皮肤水分含量,建模成功。在使用实施例制备制剂后,极显著提高了豚鼠皮肤的水分含量(p<0.01),发明人用实施例1至5制备样品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相同的结果,说明本发明中药提取物及膏霜可有效修复受损皮肤,平复人体皮肤蚊虫叮咬后的红肿、损伤等状态。
组别 剂量 水分含量保护率%
空白对照组 --- ---
模型对照组 --- ---
样品组(实施例6制备膏霜制剂) 0.1g/cm<sup>2</sup> 42
表11。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香薷20~60份、藤茶15~45份、蒺藜10~30份、肉豆蔻5~2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
香薷30~50份、藤茶20~40份、蒺藜15~25份、肉豆蔻8~15份。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原料药粉碎后按所述重量份配比称取,混匀;
(2)用体积百分比为60%~95%乙醇提取,原料药与乙醇质量体积比g/mL为1:10~1:50,20~40℃下超声提取5~15分钟后,75~85℃下热回流提取30~50分钟;
(3)将步骤(2)得到的料液冷却至20℃~30℃,50~100目过滤,得滤液;
(4)向步骤(3)得到的滤液中加入原始乙醇量的1,3-丁二醇混溶均匀,去除溶液中的乙醇,然后真空减压抽滤,收集滤液,即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超声提取的频率为20~50kHz,功率为200~500W。
5.一种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中药提取物是由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提取得到的。
6.权利要求5所述外用中药提取物在制备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护肤制剂中的用途。
7.一种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护肤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护肤制剂由权利要求5所述外用中药提取物及护肤品领域可接受的辅料制成。
8.一种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护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护肤组合物由A相、B相、C相及D相组成,所述A相、B相、C相及D相分别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9.一种权利要求8所述外用护肤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B相:将丁二醇、甘油与汉生胶搅拌均匀,待用;B相其他原料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丁二醇、甘油与汉生胶混合物,加热至80~85℃,混匀;
(2)A相:A相原料混合,加热至80~85℃,混匀;
(3)将步骤(2)A相全部加入到步骤(1)B相中,均质5~10分钟;加入C相,继续均质1~3分钟;30~50转/分钟,搅拌5~10分钟后,开始搅拌降温;
(4)当温度降到45~50℃时,加入D相所有原料,搅拌至均匀,继续降温至40℃以下,即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均质的搅拌速率为2000~3000转/分钟;搅拌降温的条件为:搅拌速率30~50转/分钟,降温速率为1~2℃/分钟。
CN201510729771.9A 2015-10-30 2015-10-30 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护肤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250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29771.9A CN105250522B (zh) 2015-10-30 2015-10-30 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护肤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29771.9A CN105250522B (zh) 2015-10-30 2015-10-30 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护肤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0522A CN105250522A (zh) 2016-01-20
CN105250522B true CN105250522B (zh) 2019-09-20

Family

ID=55090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29771.9A Active CN105250522B (zh) 2015-10-30 2015-10-30 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护肤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05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8617B (zh) * 2016-06-24 2019-12-13 天津盛世永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舒缓老年皮肤瘙痒功效的外用中药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726997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广州市中通生化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蚊虫叮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10560B (zh) * 2021-11-18 2024-02-23 班戈卓攀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27A (zh) * 1995-05-27 1996-12-04 王天龙 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59546A (ja) * 2002-07-31 2004-02-26 Noevir Co Ltd 抗アレルギー剤
US20040047930A1 (en) * 2003-09-05 2004-03-11 W & W Spices Grenada Ltd. Fortified nutmeg oil pain relief formulation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27A (zh) * 1995-05-27 1996-12-04 王天龙 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肉豆蔻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王洪侠;《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131;第5卷(第1期);第222-223页 *
藤茶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制备工艺研究进展;刘畅等;《食品工业》;20150430;第36卷(第4期);第233-237页 *
针对敏感性皮肤的中药应用概况;邓薇等;《中国现代中药》;20150131;第17卷(第1期);第86-90页 *
防风与刺蒺藜的药理实验研究;陈子珺等;《中成药》;20030930;第25卷(第9期);第737-73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0522A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3885A (zh) 一种植物提取物及眼部精华液
CN104306651A (zh) 具备美白祛斑作用的藏药组合物、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522B (zh) 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护肤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9127B (zh) 一种由金银花、菊花、芍药花制成的饮料
KR20190116837A (ko) 무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주름 및 탄력 개선용 조성물
CN102908285A (zh) 一种纯天然蜂王浆增白祛斑花粉膏及其生产方法
CN105726439A (zh) 金蝉花美白保湿药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288B (zh) 具有清除自由基祛红肿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nilkumar et al. In-house preparation,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herbal cosmetics face pack using various natural powders
CN101664370B (zh) 谷精草提取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KR101223683B1 (ko) 동아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미백용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 조성물을 이용한 화장품
CN110063398A (zh) 一种抗uvb辐射的山楂多酚压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66123B (zh) 具有抗敏止痒功效的护肤组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6873A (zh) 具有舒敏止痒抗炎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102B (zh) 天然唇膏
CN109223631A (zh) 外用天然抗炎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433509A (zh) 野菊花萃取物及其在抗皮肤老化化妆品中的应用
KR101757457B1 (ko) 천연 복합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열노화 방지 및 피부 진정용 화장료 조성물
TWI674103B (zh) 火龍果花萃取物、其製備方法、其用途及其改善皮膚狀態之組合物
CN105194286B (zh) 具有防辐射及修复皮肤屏障功效的外用护肤组合物、精华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66256B (zh) 具有抗敏止痒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91904A (zh)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含有该组合物的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4839B (zh) 具有防辐射及修复皮肤屏障功效的外用护肤组合物、啫喱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4212B (zh) 具有防辐射及修复皮肤屏障功效的外用护肤组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92021A (zh) 一种茶枯护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8

Address after: 101200 No.3, m2-5, Xingg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NUTRI-WOODS BIO-TECH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8, Fu Che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No. 3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