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9610A - 鞋垫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鞋垫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9610A
CN105249610A CN201510548741.8A CN201510548741A CN105249610A CN 105249610 A CN105249610 A CN 105249610A CN 201510548741 A CN201510548741 A CN 201510548741A CN 105249610 A CN105249610 A CN 105249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durometer
heat
regulon
shoe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87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9610B (zh
Inventor
许沐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487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49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49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9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9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9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鞋垫,包括: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其每一个覆盖预定面积的区域,并且所有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覆盖面积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鞋垫的总面积,用于基于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而调节软硬度;以及分隔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每一个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分隔。

Description

鞋垫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垫和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能够自由调节的鞋垫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设备市场正以方兴未艾之势蓬勃发展,许多设备厂商都在千方百计地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物件以智能设备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
普通的鞋垫,只是根据脚大小的尺寸来制作,同一个尺寸的脚使用的鞋垫是完全一样的,但实际上每个脚的脚底形状都不同,受力点,脚弓形状都不一样。普通的鞋垫无法根据不同用户脚部的不同受力情况而制作,因此无法真正从使用者真正的舒适度进行调节,做到最大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形,期望提供能够自由调节的鞋垫和控制方法,以便能够向用户提供更适合用户自身的最大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鞋垫,包括: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其每一个覆盖预定面积的区域,并且所有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覆盖面积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鞋垫的总面积,用于基于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而调节软硬度;以及分隔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每一个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分隔。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垫中,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每一个包括:发热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而产生热量;热胀冷缩材料,设置在所述发热单元周围,用于感应所述发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并基于所述发热单元所产生热量的大小而膨胀或收缩,以呈现不同的软硬度。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垫可以进一步包括:散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的下面,用于将所述发热单元散发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鞋垫之外。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垫中,所述分隔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与用户的脚掌分隔。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垫中,所述分隔单元进一步包括隔热层,用于将所述发热单元散发的热量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以及用户的脚掌隔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控制信号;以及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节鞋底上的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软硬度,其中,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每一个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分隔开,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每一个覆盖预定面积的区域,并且所有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覆盖面积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鞋底的总面积。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中,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而调节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软硬度,包括: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而产生热量;通过热胀冷缩材料来感应所产生的热量,并基于所产生热量的大小而膨胀或收缩,以呈现不同的软硬度。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鞋底之外。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与用户的脚掌分隔。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所产生的热量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以及用户的脚掌隔离。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垫以及控制方法中,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软硬度调节单元以及将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分隔的分隔单元,将鞋垫的预定区域划分为多个可独立调整的区域,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单独地调整,针对不同用户提供最大的舒适度。另外,还可以在软硬度调节的同时进一步调整用户脚掌所感受到的温度,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垫的整体配置的功能性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垫的外观的示意图;
图3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垫的侧视切面图,而图3B是示出了图3A中标记出的软硬度调节单元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的外观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示出了图5中的步骤S502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以帮助对由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理解。其包括帮助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但它们只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对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而且,为了使说明书更加清楚简洁,将省略对本领域熟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
首先,将参照图1给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垫的概述。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垫的整体配置的功能性框图。如图1所示,鞋垫100包括通信单元101、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和分隔单元103。
通信单元101用于接收控制信号。这里的通信单元101是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的通信单元。例如,无线通信技术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蓝牙、ZigBee、Wi-Fi、NFC等。另外,这里的控制信号用以指示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如何调整软硬度。控制信号可以自动地产生。例如,通过在鞋垫的不同部位设置不同的传感器,传感器把对脚部的侦测数据传给MCU(微型控制单元),MCU通过对脚部压力的分析,得出个人的脚部受力情况及健康情况,据个人情况调整鞋垫不同部位软硬度,来达到个人感觉最舒适效果。当然,控制信号也可以由用户人为地指定。并且,控制信号可以由鞋垫自身产生,也可以从外部装置接收。然而,本发明并不关注如何获得这样的控制信号,而是关注如何基于已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鞋垫的不同区域的软硬度。因此,关于如何获取所述控制信号的具体细节本发明不再赘述。本发明的下面的描述均是在假定已经产生并得到了用以指示如何调节软硬度的控制信号的前提下进行的。
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的每一个覆盖预定面积的区域,并且所有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覆盖面积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鞋垫的总面积,用于基于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而调节软硬度。例如,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可以设置于鞋垫的全部区域,此时所有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覆盖面积之和等于所述鞋垫的总面积。或者,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也可以设置于鞋垫的局部区域(如,前掌、后掌等),此时所有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覆盖面积之和小于所述鞋垫的总面积。并且,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的覆盖面积可以相等,当然也可以不等。
分隔单元103用于将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每一个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分隔,以便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不会相互影响。并且,所述分割单元103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隔热层,用于将所述发热单元散发的热量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隔离。
除了将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每一个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分隔之外,所述分隔单元103还可以进一步被配置为将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与用户的脚掌分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减轻或免除由于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的软硬度变化之外的、不期望用户感受到的变化被用户感受到而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垫的外观。在图2中,并未示出通信单元101。另外,在图2中,示出了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覆盖鞋垫的全部区域的情况,其中当软硬度调节单元102位于鞋垫的中心部分时,软硬度调节单元102的形状为正方形,而当软硬度调节单元102位于鞋垫的边缘部分时,软硬度调节单元102的形状为非正方形的不规则形状。可见,在图2所示的鞋垫的外观示例中,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中的一部分软硬度调节单元的形状及覆盖面积相同,而另一部分软硬度调节单元的形状及覆盖面积不同。在图2中,各个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边界可看作上文中所述的分隔单元103。
当然,图2中所示的鞋垫外观仅为示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其他形状、分布及覆盖面积的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也可以类似地设置于鞋垫上。例如,与图2中所示的各个软硬度调节单元紧密相邻不同,各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也可以彼此距离预定间隔而放置。并且,与图2中所示的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覆盖鞋垫的全部区域不同,也可以将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设置于鞋垫的局部区域(如,前掌、后掌等)。另外,例如,与图2中所示的正方形形状的软硬度调节单元102不同,也可以将软硬度调节单元102设置为圆形、椭圆形、矩形、五边形、六边形等任意规则形状,或者也可以将软硬度调节单元102设置为其他不规则形状。并且,例如,与图2中所示的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的覆盖面积部分相同而部分不同的情况不同,也可以将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的覆盖面积设置为全部相同,或者也可以将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的覆盖面积设置为全部不同。
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软硬度调节单元以及将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分隔的分隔单元,将鞋垫的预定区域划分为多个可独立调整的区域,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单独地调整,针对不同用户提供最大的舒适度。
接下来,将参照图3描述软硬度调节单元的具体配置。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垫的侧视切面图,其中以椭圆标记的是一个软硬度调节单元。图3B示出了图3A中标记出的软硬度调节单元的具体结构。
如图3B所示,所述软硬度调节单元包括:发热单元301和热胀冷缩材料302。
发热单元301用于响应于上文中所述的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而产生热量。例如,可以通过FPC控制电路和发热控制IC来实现发热单元301。例如,可以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来设置一发热温度,并通过FPC控制电路控制该发热控制IC维持在该发热温度。
热胀冷缩材料302设置在所述发热单元周围,用于感应所述发热单元301产生的热量,并基于所述发热单元301所产生热量的大小而膨胀或收缩,以呈现不同的软硬度。具体来讲,当发热单元301所产生的热量大(例如,发热温度高)时,热胀冷缩材料302相应地膨胀,由于膨胀后的密度变小而变软。另一方面,当发热单元301所产生的热量小(例如,发热温度低)时,热胀冷缩材料302相应地收缩,由于收缩后的密度变大而变硬。例如,热胀冷缩材料302可以是热胀冷缩泡棉材料。
另外,由于容纳热胀冷缩材料302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热胀冷缩材料302不可能无限制地膨胀。为了防止容纳有热胀冷缩材料302的软硬度调节单元出现爆裂的情况,将所述发热单元301的发热温度控制在特定阈值温度以下。
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除了上文中所述的热胀冷缩材料302之外,还可以在发热单元301周围设置任意其他软硬度可依据温度而变化的材料。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采用能够固化或软化的材料。例如,可以采用热塑性塑料材料。热塑性塑料材料在受热后达一定温度则熔融软化流动,经冷却而固化。热塑性塑料材料可反复加热熔化、冷却固化,材料的化学性质不变。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在熔点附近调节发热单元的温度来实现材料软硬度的变化。
对于鞋垫来说,除了软硬度调节之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还期望能够自由地调节任意区域的温度。
当发热单元301的发热温度变化时,设置在发热单元301周围的材料相应地出现软硬度的变化,然而同时不可避免的是,所述材料会不同程度地传递发热单元301所散发的热量给用户的脚掌。并且,用户所感受到的温度与软硬度是相关联的。当用户感受到的温度高时,软硬度调节单元软;而当用户感受到的温度低时,软硬度调节单元硬。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温度与软硬度关联地被用户感受到的设计。事实上,由于用户感受到的是经软硬度调节材料传递的发热单元所散发的热量,因此尽管发热单元所散发的热量很大,但传递到用户脚掌的热量已大部分损耗。也就是说,用户脚掌感受到的温度差异(即,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异)可能也就在2、3度的范围内。
上文中所述的软硬度调节原理决定了温度调节必然与软硬度调节相关联,且温度调节的精度不高。因此,采用这种方案的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不好。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在鞋垫中每一个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覆盖区域中设置与软硬度调节单元独立操作的温度调节单元。并且,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在靠近用户的脚掌的位置中放置以便于用户感受到温度的变化。当然,为了避免温度调节单元所产生的热量影响到软硬度调节单元中材料的软硬度变化,可以在温度调节单元与软硬度调节单元相邻的部分上设置隔热材料,以避免温度串扰。通过这种方式,用户不仅可以在鞋垫的任意区域上设置期望的软硬度,而且还可以在鞋垫的任意区域上设置期望的温度。所述温度设置的精度较高,并且所述温度与所述软硬度不相关。
然而,在一些使用场景中,也可能不期望用户感受到温度变化,尤其是经软硬度调节材料所传递的发热单元的温度变化。另外,当鞋垫由一种软硬度配置向另一种软硬度配置转换时,尤其是当需要将发热单元的温度从一高温度快速降低到一低温度时,有效的散热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鞋垫可以进一步包括:散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的下面,用于将所述发热单元散发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鞋垫之外。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分隔单元103还可以进一步被配置为将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与用户的脚掌分隔。并且,所述分隔单元103可以进一步包括隔热层,用于将所述发热单元散发的热量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以及用户的脚掌隔离。
在上文中,描述了基于温度来控制软硬度的软硬度调节单元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通过温度的方式来进行软硬度调节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其他能够调节软硬度的方式都可以类似地应用于本发明,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另外,在上文中,描述了将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放置于鞋垫上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只要是将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放置于用户脚掌能够感受到的位置的构思都可适当地应用于本发明,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的外观。与上文中将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放置于鞋垫上的实施例不同,如图4所示,将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放置于鞋底上。当用户穿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上时,能够感受到放置于鞋底上的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软硬度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穿着舒适度。
由于除了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的放置位置不同之外,每个软硬度调节单元102的实现方式与上文中所述的相同,因此为了避免冗余起见,这里不再对其细节展开赘述。
接下来,将参照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在步骤S501,接收控制信号。如上文中所述,这里的控制信号用以指示如何调整软硬度。控制信号可以自动地产生。例如,通过在脚的不同部位设置不同的传感器,传感器把对脚部的侦测数据传给MCU(微型控制单元),MCU通过对脚部压力的分析,得出个人的脚部受力情况及健康情况,据个人情况调整鞋垫不同部位软硬度,来达到个人感觉最舒适效果。当然,控制信号也可以由用户人为地指定。
然后,在步骤S502,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节鞋底上的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软硬度,其中,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每一个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分隔开,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每一个覆盖预定面积的区域,并且所有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覆盖面积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鞋底的总面积。例如,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可以设置于鞋底的全部区域,此时所有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覆盖面积之和等于所述鞋底的总面积。或者,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也可以设置于鞋底的局部区域(如,前掌、后掌等),此时所有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覆盖面积之和小于所述鞋垫的总面积。并且,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覆盖面积可以相等,当然也可以不等。
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软硬度调节单元以及将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分隔的分隔单元,将鞋底的预定区域划分为多个可独立调整的区域,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单独地调整,针对不同用户提供最大的舒适度。
图6示出了图5中的步骤S502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而调节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软硬度,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在步骤S601,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而产生热量。可以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来设置一发热温度,并维持在该发热温度。
然后,在步骤S602,通过热胀冷缩材料来感应所产生的热量,并基于所产生热量的大小而膨胀或收缩,以呈现不同的软硬度。具体来讲,当发热温度高时,热胀冷缩材料相应地膨胀,由于膨胀后的密度变小而变软。另一方面,当发热温度低时,热胀冷缩材料相应地收缩,由于收缩后的密度变大而变硬。例如,热胀冷缩材料可以是热胀冷缩泡棉材料。
另外,由于容纳热胀冷缩材料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热胀冷缩材料不可能无限制地膨胀。为了防止容纳有热胀冷缩材料的软硬度调节单元出现爆裂的情况,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发热温度控制在特定阈值温度以下。
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除了上文中所述的热胀冷缩材料之外,还可以采用任意其他软硬度可依据温度而变化的材料。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采用能够固化或软化的材料。例如,可以采用热塑性塑料材料。热塑性塑料材料在受热后达一定温度则熔融软化流动,经冷却而固化。热塑性塑料材料可反复加热熔化、冷却固化,材料的化学性质不变。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在熔点附近调节发热单元的温度来实现材料软硬度的变化。
除了软硬度调节之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还期望能够自由地调节任意区域的温度。
当发热温度变化时,所述材料相应地出现软硬度的变化,然而同时不可避免的是,所述材料会不同程度地传递所散发的热量给用户的脚掌。并且,用户所感受到的温度与软硬度是相关联的。当用户感受到的温度高时,软硬度调节单元软;而当用户感受到的温度低时,软硬度调节单元硬。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温度与软硬度关联地被用户感受到的设计。事实上,由于用户感受到的是经软硬度调节材料传递的所散发的热量,因此尽管发热单元所散发的热量很大,但传递到用户脚掌的热量已大部分损耗。也就是说,用户脚掌感受到的温度差异(即,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异)可能也就在2、3度的范围内。
上文中所述的软硬度调节原理决定了温度调节必然与软硬度调节相关联,且温度调节的精度不高。因此,采用这种方案的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不好。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在鞋底中每一个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覆盖区域中设置与软硬度调节单元独立操作的温度调节单元,以独立地控制期望用户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并且,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在靠近用户的脚掌的位置中放置以便于用户感受到温度的变化。当然,为了避免温度调节单元所产生的热量影响到软硬度调节单元中材料的软硬度变化,可以在温度调节单元与软硬度调节单元相邻的部分上设置隔热材料,以避免温度串扰。通过这种方式,用户不仅可以在鞋底的任意区域上设置期望的软硬度,而且还可以在鞋底的任意区域上设置期望的温度。所述温度设置的精度较高,并且所述温度与所述软硬度不相关。
然而,在一些使用场景中,也可能不期望用户感受到温度变化,尤其是经软硬度调节材料所传递的温度变化。另外,当鞋底由一种软硬度配置向另一种软硬度配置转换时,尤其是当需要将发热单元的温度从一高温度快速降低到一低温度时,有效的散热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鞋底之外。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与用户的脚掌分隔。并且,所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将所产生的热量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以及用户的脚掌隔离。
迄今为止,已经参照图1到图6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垫以及控制方法。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垫以及控制方法中,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软硬度调节单元以及将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分隔的分隔单元,将鞋垫的预定区域划分为多个可独立调整的区域,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单独地调整,针对不同用户提供最大的舒适度。另外,还可以在软硬度调节的同时进一步调整用户脚掌所感受到的温度,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系列处理不仅包括以这里所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或分别地、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软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鞋垫,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控制信号;
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其每一个覆盖预定面积的区域,并且所有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覆盖面积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鞋垫的总面积,用于基于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而调节软硬度;以及
分隔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每一个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垫,其中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每一个包括:
发热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而产生热量;
热胀冷缩材料,设置在所述发热单元周围,用于感应所述发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并基于所述发热单元所产生热量的大小而膨胀或收缩,以呈现不同的软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垫,进一步包括:
散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的下面,用于将所述发热单元散发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鞋垫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垫,其中所述分隔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与用户的脚掌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垫,其中所述分隔单元进一步包括隔热层,用于将所述发热单元散发的热量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以及用户的脚掌隔离。
6.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控制信号;以及
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节鞋底上的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软硬度,其中,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每一个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分隔开,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每一个覆盖预定面积的区域,并且所有软硬度调节单元的覆盖面积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鞋底的总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而调节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软硬度,包括:
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而产生热量;
通过热胀冷缩材料来感应所产生的热量,并基于所产生热量的大小而膨胀或收缩,以呈现不同的软硬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鞋底之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多个软硬度调节单元与用户的脚掌分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产生的热量与相邻的软硬度调节单元以及用户的脚掌隔离。
CN201510548741.8A 2015-08-31 2015-08-31 鞋垫和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249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8741.8A CN105249610B (zh) 2015-08-31 2015-08-31 鞋垫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8741.8A CN105249610B (zh) 2015-08-31 2015-08-31 鞋垫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9610A true CN105249610A (zh) 2016-01-20
CN105249610B CN105249610B (zh) 2017-08-29

Family

ID=55089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8741.8A Active CN105249610B (zh) 2015-08-31 2015-08-31 鞋垫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4961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1457A (zh) * 2017-07-31 2017-11-21 杭州锴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保健鞋
CN109999317A (zh) * 2019-05-21 2019-07-12 心凯诺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硬度的导管及介入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97878A1 (en) * 2001-11-29 2003-05-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Shoe based force sensor and equipment for use with the same
JP2009035697A (ja) * 2007-08-03 2009-02-19 Inoac Corp 形状追従性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の使用方法並びに人体装着用緩衝材
CN101731792A (zh) * 2008-11-13 2010-06-16 邓建波 可自我调整形状的鞋垫
CN103042693A (zh) * 2011-10-17 2013-04-17 赛夫威公司 制造带有鞋帽的eva材料制成的鞋子的工艺
US20140000043A1 (en) * 2012-06-29 2014-01-02 Nike, Inc.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es And Processes For Footwear Manufacturing
CN204541024U (zh) * 2015-04-09 2015-08-12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自适应鞋垫及含有该自适应鞋垫的鞋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97878A1 (en) * 2001-11-29 2003-05-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Shoe based force sensor and equipment for use with the same
JP2009035697A (ja) * 2007-08-03 2009-02-19 Inoac Corp 形状追従性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の使用方法並びに人体装着用緩衝材
CN101731792A (zh) * 2008-11-13 2010-06-16 邓建波 可自我调整形状的鞋垫
CN103042693A (zh) * 2011-10-17 2013-04-17 赛夫威公司 制造带有鞋帽的eva材料制成的鞋子的工艺
US20140000043A1 (en) * 2012-06-29 2014-01-02 Nike, Inc.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es And Processes For Footwear Manufacturing
CN204541024U (zh) * 2015-04-09 2015-08-12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自适应鞋垫及含有该自适应鞋垫的鞋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1457A (zh) * 2017-07-31 2017-11-21 杭州锴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保健鞋
CN109999317A (zh) * 2019-05-21 2019-07-12 心凯诺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硬度的导管及介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9610B (zh) 201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1048B (zh) 群动态环境控制
Arens et al. Partial-and whole-body thermal sensation and comfort—Part I: Uniform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N104736387B (zh) 带有热装置的车辆座椅
US9672702B2 (en) Thermal haptic alert notification
Guo et al. A real‐time self‐adaptive thermal metasurface
KR102530433B1 (ko) 공기 조화기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5249610A (zh) 鞋垫和控制方法
ATE281054T1 (de) Heizeinsatz für schuhwerk
JP3152863U (ja) 個人用の履物を形成するための装置
KR20180048259A (ko) 특수효과 의자, 특수효과 제어 시스템 및 특수효과 제어 방법
JP2022058461A (ja) 温度を操作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20220096317A1 (en) Thermal and vibrotactile haptic actuators
WO2006036992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tive array temperature sensing and cooling
US20200114998A1 (en) Moldable bicycle saddles, fitting procedure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CN114468665B (zh) 一种多功能的石墨烯床垫
CN109117070B (zh) 一种实现虚拟按键触感的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178103B (zh) 反馈装置和使用该装置提供热反馈的方法
KR20110087710A (ko) 맞춤형 신발 깔창
JP7056109B2 (ja) 温調装置および温調方法
KR20200059514A (ko) 무선 충전이 가능한 발열 신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CN105759872A (zh) 一种穿戴式设备的温度调节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KR20130029417A (ko) 상부 및 하부 통기성 구조체를 구비한 공기 대류구조의 온열매트
US20210399186A1 (en) Low power thermoelectric systems
Ferraz et al. Active Thermal Regulation Systems for Footwear: Development of New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KR102152154B1 (ko) 복수의 분할된 단위 블록을 포함하는 블록형 돌침대 및 블록형 돌침대에 대한 제어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