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8443B - 含有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含有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8443B
CN105248443B CN201410345699.5A CN201410345699A CN105248443B CN 105248443 B CN105248443 B CN 105248443B CN 201410345699 A CN201410345699 A CN 201410345699A CN 105248443 B CN105248443 B CN 1052484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hloraz
thifluzamide
rice
alkene oxim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56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8443A (zh
Inventor
茹李军
郑雪松
丑靖宇
张晓波
迟会伟
张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chem Agr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chem Agr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chem Agr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chem Agr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456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484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48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8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8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8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烯肟菌胺、咪鲜胺和噻呋酰胺三种活性成分的农药组合物;在所述三种活性成分中,烯肟菌胺、噻呋酰胺与咪鲜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5):(1~5):(5~15)。该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马铃薯黑痣病等真菌病害,同时还有改善作物品质、增加作物产量的特点。该组合物作用机制和位点多,降低单独使用单剂剂量;扩大了防治谱,杀菌特性得到了优势互补,防治纹枯病与稻瘟病或稻曲病同时施药;较少了农民用药次数;此外,该组合物具有保健增产效应,能够防止水稻早衰,促进水稻增产。

Description

含有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防治农作物的真菌病害的农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烯肟菌胺、噻呋酰胺与咪鲜胺三种活性成分。
背景技术
烯肟菌胺(Fenaminstrobin)是沈阳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新型杀菌剂,首次在中国专利申请CN1309897A中公开,化学名称:N-甲基-2-[2-((((1-甲基-3-(2,6-二氯苯基)-2-丙烯基)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CAS登记号:1257598–43–8。具有如下结构式:
烯肟菌胺对谷物、果树、蔬菜等作物上的多种植物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尤其是对白粉病、锈病、叶斑病防效显著。其杀菌谱广、活性高,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且与环境生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对由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效。烯肟菌胺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抑制线粒体的电子传递,作用位点单一,病菌容易对药剂产生适应性的变异。为延缓病原物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扩大防治谱目前已经开发出多个组合物。但水稻生产更需要开发出包括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的孕穗期病害同防组合物。
噻呋酰胺,英文通用名Thifluzamide,属于苯酰胺类杀菌剂,最早由孟山都公司开发,后由罗门哈斯(现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和日产农药株式会社销售。噻呋酰胺可抑制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发挥杀菌活性;可用作叶面喷雾和土壤处理,能够迅速被根和叶吸收,在木质部中传导;可在水稻、马铃薯、玉米、花生、咖啡、草莓及草坪上使用。它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真菌病害也有很好防效。其结构式为:
咪鲜胺是一种广谱高效的咪唑类杀菌剂,具有向顶传导活性,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破坏而发挥活性。咪鲜胺作为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广泛用于治疗和铲除由尾孢属、核腔菌属、喙孢属、 核盘菌属、镰孢属及白粉菌、炭疽菌等致病菌引起的油料作物、谷类、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观赏植物、蔬菜及各种经济作物病害,也用于种子、苗木处理及防治收获后水果贮存期病害。咪鲜胺可防治水稻穗颈瘟、条纹叶枯病及恶苗病,花生褐斑病,香蕉叶斑病,西瓜蔓枯病,茶、芒果、黄瓜和甜瓜的炭疽病,烟草赤星病等。其结构式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通过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合理混配,获得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上的病害,尤其是用于水稻孕穗期病害包括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的防治,延缓病原菌抗药性发展,减少农民用药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三种活性成分复配而成的杀菌组合物,通过室内配方筛选测定试验、混剂的药效试验,明确三种活性成分的合理组成配比。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烯肟菌胺、咪鲜胺和噻呋酰胺三种活性成分的农药组合物。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农药组合物的三种活性成分中,烯肟菌胺、噻呋酰胺与咪鲜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5):(1~5):(5~15)。优选地,所述重量份数比为:烯肟菌胺:噻呋酰胺=(1~5):(1~5);噻呋酰胺:咪鲜胺=1:(1~15);烯肟菌胺:咪鲜胺=1:(1~15)。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农药组合物中烯肟菌胺、咪鲜胺及噻呋酰胺重量总和为组合物总重的8.5~75%。
优选地,该农药组合物中烯肟菌胺、咪鲜胺及噻呋酰胺重量总和为组合物总重的15~60%。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农药组合物中还含有农药制剂助剂,以便于该农药组合物被制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剂型。本发明组合物中使用的助剂包括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稳定剂、防冻剂、增稠剂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物质,这些助剂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可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本发明组合物可由己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一种剂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农药组合物可配置成水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悬浮种衣剂、水分散粒剂及乳油等。比较好的剂型有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浮种衣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及微乳剂等。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健康作用:可使作物根系发达,预防早衰,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品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防治马铃薯黑痣病,花生白绢病、叶斑病,黄瓜、苹果、葡萄等炭疽病等。
在较佳配方下,对不可预知的水稻孕穗期病害如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均可同时施药、有效防治。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孕穗期病害如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同时能够提升作物品质、抗早衰及增加产量。
本发明有如下显著效果和优点:
1、烯肟菌胺、咪鲜胺及噻呋酰胺组合物能够防治孕穗期同时发生的纹枯病和稻曲病或防治同时发生的纹枯病和稻瘟病;降低单独使用单剂剂量。
2、烯肟菌胺、咪鲜胺及噻呋酰胺组合物扩大了防治谱,杀菌特性得到了优势互补,防治纹枯病与稻瘟病或稻曲病同时施药;较少了农民用药次数。
3、烯肟菌胺、咪鲜胺及噻呋酰胺组合物具有保健增产效应,能够防止水稻早衰,促进水稻增产。
发明人将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进行联合毒力试验,具体试验情况及结果如下:
试验药剂采用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原药,根据设定的配比浓度,配制成所需浓度药液。选用含毒介质法测定菌丝生长速率,根据Sun-Johnson毒力指数评价联合作用。
表1.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防治水稻纹枯病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5:1、3:1、1:1、1:3、1:5五个配比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增效系数分别为692.569、627.256、610.575、570.013、559.497,均大于120,表现出明显增效效应。
发明人在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混配的基础上添加咪鲜胺,根据设定的配比浓度,配制成所需浓度药液。选用含毒介质法测定菌丝生长速率,根据Sun-Johnson毒力指数评价联合作用。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的5:1:10和1:1:5两个配比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出明显增效作用。而2:1:10、1:3:15及1:5:15三个配比表现出明显相加作用,三者复配防治纹枯病具有合理性。
表2.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防治水稻纹枯病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发明人选用生长速率测定法测试烯肟菌胺、噻呋酰胺与咪鲜胺混配对水稻稻曲病联合毒力。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的5:1:10、1:3:15和1:5:15三个配比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明显增效作用。而2:1:10、1:1:5二个配比表现出明显相加作用,三者复配防治稻曲病具有合理性。
表3.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防治水稻稻曲病联合毒力测定
发明人将烯肟菌胺、噻呋酰胺与咪鲜胺混配,并测试其对水稻稻瘟病的联合毒力。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的1:5:15配比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出明显增效作用。而其余4个配比表现出明显相加作用,三者复配防治水稻稻瘟病具有合理性。
表4.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防治水稻稻瘟病联合毒力测定
本发明的组合物在配制时,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例如在《农药剂型加工技术》,刘步林主编,第二版中涉及的制剂加工方法,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配制成悬浮剂时,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腐剂、消泡剂、防冻剂和水。其中,
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分散剂、松香类分散剂、磷酸酯类分散剂、高分子乳化分散剂、烷基萘磺酸缩聚物钠盐、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乙氧基三苯乙烯酚磷酸盐、有机磷酸酯类、梳型高分子共聚物、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芳基苯基醚磷酸胺盐及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类阴离子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8%,优选3-6%。
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聚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芳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异丙基萘磺酸钠、正丁基萘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磺化琥珀酸盐、乙氧基醇、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醇醚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6%,优选2-4%。
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硅酸镁铝及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1-5%。
防腐剂选自苯甲酸、苯甲酸钠及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0.2-2%。
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0.4-1.0%。
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及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1-5%。
余量为水。
当配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和填充剂。其中,
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及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10%,优选3-7%;
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及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10%,优选3-7%;
其余为填充剂,选自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及陶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配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粘结剂和填充剂。其中,
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及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10%,优选3-7%。
润湿剂选自聚氧乙烯醇、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及萘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10%,优选2-7%。
崩解剂选自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柠檬酸、丁二酸及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1-5%。
粘结剂选自硅藻土、玉米淀粉、PVA、羧甲基(乙基)纤维素类及微晶纤维素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1-5%。
其余为填充剂,选自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海泡石、滑石粉、凹凸棒土及陶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配制成可分散油悬浮时,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腐剂、消泡剂、防冻剂及油脂助剂。其中,
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分散剂、松香类分散剂、磷酸酯类分散剂、高分子乳化分散剂、烷基萘磺酸缩聚物钠盐、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乙氧基三苯乙烯酚磷酸盐、有机磷酸酯类、梳型高分子共聚物、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芳基苯基醚磷酸胺盐及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类阴离子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8%,优选3-6%。
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聚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芳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异丙基萘磺酸钠、正丁基萘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磺化琥珀酸盐、乙氧基醇、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醇醚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6%,优选2-4%。
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硅酸镁铝及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1-5%。
防腐剂选自苯甲酸、苯甲酸钠及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0.2-2%。
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0.4-1.0%。
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及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1-5%。
其余为油脂类助剂,选自油酸甲酯、植物油、动物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仅是进一步阐明本发明,而没有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的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1、制剂实施例
所有制剂配比中百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
实施例1.1:32%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悬浮剂
称取10g烯肟菌胺原药、2g噻呋酰胺原药、20g咪鲜胺原药,3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阴离子磺酸盐、1.5g烷基酚聚氧乙烯聚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1g白炭黑、0.2g黄原胶、5g乙二醇、0.2g苯甲酸钠和0.5g有机硅,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 悬浮剂。
实施例1.2:26%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可湿性粉剂
称取4g烯肟菌胺原药、2g噻呋酰胺原药、20g咪鲜胺原药,1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白炭黑、10g木质素磺酸钠,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g。将上述原料混合,经粗粉碎机粉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3:35%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5g烯肟菌胺原药、5g噻呋酰胺原药、25g咪鲜胺原药,4g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2g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0.2g苯甲酸钠、19g硫酸铵及15g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1.4:19%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乳油
称取1g烯肟菌胺原药、3g噻呋酰胺原药、15g咪鲜胺原药,10g农乳507、3g农乳OX-653、10g甲醇,二甲苯补足至100g。分别加入溶剂、原药、乳化剂,混合均匀,必要时用热水浴加热溶解,及得到透明状乳油。
实施例1.5:38%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称取2g烯肟菌胺原药、6g噻呋酰胺原药、30g咪鲜胺原药,6g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4g烷基化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7g聚氧乙烯烷基醚、3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g琥珀酸盐、2g白炭黑,油酸丁酯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油悬浮剂。
实施例1.6:21%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水乳剂
称取1g烯肟菌胺原药、5g噻呋酰胺原药、15g咪鲜胺原药,8.5g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5g农乳2201、12g二甲基甲酰胺、5g乙二醇,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和共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抗冻剂等混合一起,成为均一水相。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形成分散性良好的水乳剂。
实施例1.7:42%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微乳剂
称取2g烯肟菌胺原药、10g噻呋酰胺原药、30g咪鲜胺原药,10g N-甲基吡咯烷酮、15g异丙醇、5g农乳600#、5g农乳1601#,加水补足至100g。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物化性能较好的微乳剂。
2、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实施例
实施例2.1:防治水稻穗颈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作物:水稻;
防治对象:穗颈瘟;
试验方法:试验设10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100m2。于破口前7天和一次药后14天共2次施药。亩用水量30公斤,采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调查方法:水稻稻瘟病在2次施药后14天调查水稻穗颈瘟的发病情况,每小区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小区5点,每点调查50株,记载发病株和严重度(计算病情指数和防病效果)。防病效果评价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
穗颈瘟(以穗为单位)调查,分级标准如下:
0级:无病;
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
3级:每穗损失6%─20%(1/3左右枝梗发病);
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瘪谷);
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试验结果为:七个实施例中的不同剂型样品对穗颈瘟的防效为35.9-65.48%,而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单剂处理的对穗颈瘟防效分别为15.44%、16.26%和30.64%。三元混剂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效果。
表5.实施例中样品防治水稻穗颈瘟病田间试验结果
实施例2.2: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作物:水稻;
防治对象:稻曲病;
试验方法:试验设10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100m2。于破口前12天和7天共2次施药。亩用水量30公斤,采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第二次施药后40天,每处理区平行跳跃法选5点,每点调查相连的50支有效穗(共查250支稻穗),调查并分级记载病穗数,计算病穗率、病穗率防效、病指、病指防效。稻曲病的分级标准为:
0级:无病粒;
1级:每穗1个曲球;
3级:每穗2个曲球;
5级:每穗3-5个曲球;
7级:每穗6-9个曲球;
9级:每穗10个曲球以上;
试验结果为:七个实施例中的不同剂型样品对稻曲病的防效为53.2-66.4%,而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单剂处理的对稻曲病防效分别为51.7%、58.6%和65.5%。三元混剂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效果。
表6.实施例中样品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试验结果
实施例2.3: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作物:水稻;
防治对象:纹枯病;
试验方法:试验设10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100m2。于破口前12天和7天共2次施药。亩用水量30公斤,采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第一次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二次施药后14天调查防治效果。调查方法: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小区5点,每点调查相连的50支水稻茎蘖(共查250支水稻茎蘖),调查并分级记载样点内纹枯病茎蘖数(按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试验准则》规定的9级分级标准分级,下同),计算病株率、病株率防效、病指、病指防效。纹枯病的分级标准如下:
0级:全株无病斑;
1级:倒四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倒一叶);
3级:倒三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倒二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试验结果为:七个实施例中的不同剂型样品对纹枯病的防效为63.9-80.1%间,而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单剂处理的对纹枯病防效分别为62.1%、65.9%和67.3%。三元混剂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效果。
表7.实施例中样品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试验结果
药剂处理 剂量(g/亩) 施药前病指 药后病指 防效(%)
32%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悬浮剂 50 3.13 5.27 80.1
26%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可湿性粉剂 50 3.44 6.34 78.2
35%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水分散粒剂 50 2.83 6.83 71.5
19%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乳油 100 3.64 8.28 73.2
38%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50 3.04 5.90 77.1
21%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水乳剂 100 3.82 11.13 65.6
42%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咪鲜胺微乳剂 50 3.21 9.84 63.9
5%烯肟菌胺乳油 100 3.24 10.42 62.1%
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 20 3.07 11.42 65.9
25%咪鲜胺乳油 20 4.13 9.07 67.3
空白对照(简称CK) 3.42 28.99
实施例2.4:无病害压力下增产效应研究
发明人为明确以上7个实施例在水稻无病害压力下单纯增产效应,于水稻破口前5-6天施药。为了预防纹枯病和灰飞虱,各小区包括清水空白均添加爱苗和吡蚜酮常规用量处理。药后共调查6次,施药后3天、6天、9天、21天、30天目测有无药害现象以及叶片变化等,并于水稻收割前1天每个处理20点取样,每点3丛稻穗共60丛穗稻进行考种,调查结实率和千粒重,并加秤样本湿重和干重,并以干重进行理论测产。
药后3天目测、10个处理区的水稻生长正常,与空白对照区基本一致,没有发现明显的药害。
药后6天观察,10个处理区的水稻生长正常,没有发现明显的药害,但出穗整齐度要比空白对照区齐整一些。
药后9天观察,空白对照区水稻纹枯病发病较轻,剑叶不太齐整,而三元混剂的7个处理区总体表现为纹枯病极轻,剑叶齐挺,说明三元混剂对水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对纹枯病有一定的兼治作用。
药后21天观察,三元混剂7个处理区比空白对照区总体剑叶齐整,叶片挺拔,叶色浓绿,功能叶无早衰现象,稻杆清秀,茎杆有一定的韧性,籽粒黄熟,略略带有一定的光泽度,总体感觉实施例5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和实施例6的水乳剂处理区叶色最好看。
药后30天观察,三元混剂施药系列区比空白对照区总体剑叶齐整,叶片挺拔,剑叶叶尖叶色略变黄,稻杆清秀,茎杆有一定的韧性,籽粒较饱
三元混剂能够使水稻增产5.11-14.89%;无病害压力下,三元混剂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早衰和增产效应;详细情况见表8。
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合物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与单剂相比,该杀菌组合物对病害有增效作用,提高了杀菌效果;
(2)减少用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
(3)组合物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4)三元组合物具有保健增产效应,能够防止水稻早衰,促进水稻增产
本发明组合物对试验作物均无明显不良影响,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Claims (3)

1.一种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纹枯病方面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和咪鲜胺三种活性成分,所述三种活性成分中烯肟菌胺、噻呋酰胺与咪鲜胺的重量份数比为5:1:10或1:1:5。
2.一种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曲病方面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和咪鲜胺三种活性成分,所述三种活性成分中烯肟菌胺、噻呋酰胺与咪鲜胺的重量份数比为5:1:10、1:3:15或1:5:15。
3.一种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瘟病方面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和咪鲜胺三种活性成分,所述三种活性成分中烯肟菌胺、噻呋酰胺与咪鲜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5:15。
CN201410345699.5A 2014-07-18 2014-07-18 含有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Active CN1052484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5699.5A CN105248443B (zh) 2014-07-18 2014-07-18 含有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5699.5A CN105248443B (zh) 2014-07-18 2014-07-18 含有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8443A CN105248443A (zh) 2016-01-20
CN105248443B true CN105248443B (zh) 2017-11-10

Family

ID=55088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5699.5A Active CN105248443B (zh) 2014-07-18 2014-07-18 含有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484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6980A (zh) * 2016-04-25 2016-07-20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噻呋酰胺和咪鲜胺以及氰烯菌酯的农药组合物
CN108419798A (zh) * 2017-02-13 2018-08-21 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 一种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142234B (zh) * 2020-01-06 2022-05-10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的漂浮颗粒剂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12172A1 (en) * 2000-08-08 2002-02-14 Dow Agrosciences Llc Unsaturated oxime ethers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CN101595887A (zh) * 2009-05-07 2009-12-09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咪鲜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3918677A (zh) * 2013-01-12 2014-07-16 王学权 一种含有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12172A1 (en) * 2000-08-08 2002-02-14 Dow Agrosciences Llc Unsaturated oxime ethers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CN101595887A (zh) * 2009-05-07 2009-12-09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咪鲜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3918677A (zh) * 2013-01-12 2014-07-16 王学权 一种含有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8443A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1724B (zh) 含喹啉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04642348B (zh) 一种含有噻呋酰胺的杀虫杀菌组合物
CN102657186A (zh) 一种含有噻呋酰胺与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5248443B (zh) 含有烯肟菌胺、噻呋酰胺及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3053561A (zh) 一种含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5265446B (zh) 一种含有烯肟菌胺及四氟醚唑的农药组合物
CN105265434B (zh) 含有咯菌腈的农药组合物
CN102715173B (zh) 一种含有苯醚双唑与氟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640758B (zh) 一种含有噻呋酰胺与氟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9526972A (zh) 一种含有敌稗和噁唑酰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2657184B (zh) 一种含有苯醚双唑与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8419804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657180B (zh) 一种含有四氟醚唑与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2715168B (zh) 一种含有苯醚双唑与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8207985A (zh) 一种水稻田三元除草组合物
CN109832289A (zh) 一种含Picarbutrazox和精甲霜灵的农药组合物
CN108419798A (zh) 一种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689148A (zh) 一种含二氯噁菌唑和烯酰吗啉的农药组合物
CN102657187B (zh) 一种含有噻呋酰胺与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3181387B (zh) 一种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10999922A (zh) 一种含补骨脂种子提取物的农药组合物
CN105309434A (zh) 一种改善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方法
CN103518723B (zh) 一种含有烯肟菌胺与稻瘟灵的农药组合物
CN102696623B (zh) 一种含有苯醚双唑与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3271044B (zh) 一种含有噻酰菌胺与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