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36025B - 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36025B
CN105236025B CN201510317360.9A CN201510317360A CN105236025B CN 105236025 B CN105236025 B CN 105236025B CN 201510317360 A CN201510317360 A CN 201510317360A CN 105236025 B CN105236025 B CN 1052360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omponent
pressure
variable
back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173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36025A (zh
Inventor
陈增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h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NGH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NGH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NGH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173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360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36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6025A/zh
Priority to CN201680033812.3A priority patent/CN10813721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5392 priority patent/WO2016197968A1/zh
Priority to US15/735,184 priority patent/US1026092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36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60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该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变压部件、计量通道、流出通道;在变压部件减压时,容器主体内所容物进入计量通道;在变压部件加压时,计量通道内所容物经流出通道向外流出。该容器还包括初始定位装置;初始定位装置包括回流腔、回流通道和可关闭回流通道的部件;回流腔连通变压部件和计量通道初始端;计量通道初始端高出回流腔底部;回流通道连通回流腔底部和容器主体。这种容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计量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特别是用于自计量容器的初始定位装置和使用这种初始定位装置的容器以及一种能够初始定位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中会用到很多液体,比如液体农药、化工试剂、洗涤液、除菌液、洗发液、沐浴露、酱油、醋、食用油、液体药品等。如果需要计量取用这些液体,通常会使用计量工具,比如量筒、量杯、移液管。使用计量工具存在诸多弊端,比如液体被计量工具浪费、污染;液体毒性挥发、液体被空气氧化等等。为此,近年来有通过有自计量功能的容器来解决上述问题。有自计量功能的容器盛放上述液体,取用时不需要使用外部计量工具,可以避免上述弊端。
然而,有自计量功能的容器在计量取用时,受到操作力度、操作速度、容器主体内液体体积、变压部件内气体体积等因素影响,液体在计量通道内的初始位置难以固定。计量初始位置不能固定,不仅会干扰计量精度,而且会影响操作便利性。在一些情况下,计量取用时可能会出现意外,将液体吸入变压部件。这时不仅损害了变压部件,还污染了液体。这些都阻碍了有自计量功能的容器大范围地推广应用。
人们生活中需要一种初始定位装置、或者具有初始定位功能的容器,使每次的取用过程能够更准确、更方便,且尽量少地受外部空气或者杂质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容器中没有初始定位功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计量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变压部件、计量通道、流出通道;
在所述变压部件减压时,所述容器主体内所容物进入所述计量通道;
在所述变压部件加压时,所述计量通道内所容物经所述流出通道向外流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初始定位装置;
所述初始定位装置包括回流腔、回流通道和可关闭所述回流通道的部件;
所述回流腔连通所述变压部件和所述计量通道初始端;
所述计量通道初始端高出所述回流腔底部;
所述回流通道连通所述回流腔底部和所述容器主体。
这种初始定位装置在变压部件减压时,将超过计量通道初始位置的液体汇集于回流腔内;在加压取液时,计量通道内液体被取出,回流腔内液体不会重新进入计量通道,计量从初始位置开始,计量或者限量取用准确、方便。当回流腔内液体较多时,或者当液体取用完成后,回流通道打开,回流腔内液体流回容器主体,不会被浪费、被外部空气氧化或者被污染;变压部件再次减压时,液体即可重新在计量通道内确定初始位置,加压时被计量或者限量取用。
这种自计量容器结构简单,能大规模生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在使用时能够实现方便、快捷、准确地取出所容物。同时,由于回流腔的存在,能防止计量通道内液体被误吸入变压部件;也能防止计量通道内的气体对计量准确的干扰。这种自计量容器克服了现有技术计量容器存在的种种弊端。
对于这种自计量容器,所述部件可以连接位于容器外部的旋钮或者把手。通过连接位于容器外的旋钮或者把手的部件,操作者可以手动关闭回流通道。这可以保证在初始定位装置结构简单,关闭回流通道彻底,防止回流通道漏气导致取用液体时出现功能障碍。
对于这种自计量容器,所述计量通道的初始端外径缩小。初始端外径缩小,可以减小因表面张力产生的凸出于计量通道初始端的液体体积,减少因每次操作力度等差异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对于这种自计量容器,可以有球面装置悬盖于所述计量通道初始端上方。设置悬盖于计量通道初始端上方球面装置,可以防止减压时液体冲入变压部件,也可以在液体喷出后产生美观的水帘,便于操作者观察液体是否超过计量通道初始端,是否进行下一步加压取出。
对于这种自计量容器,可以在所述计量通道初始端外侧略低的位置设置有指示槽。当液体流出计量通道初始端后,会在计量通道初始端开口指示槽内储留少许,操作者通过观察指示槽内是否有液体来判断液体是否流出计量通道初始端,是否可以开始加压取用。容器使用时的晃动会使指示槽内液体流入回流腔底部。
对于这种自计量容器,所述部件可以为设置在回流通道内在所述变压部件加压或者减压时关闭、在无压力变化时打开的阀门组合。通过在回流通道内阀门组合,可以既保证变压部件加压、减压时回流通道不漏气,又保证无压力变化时回流腔内液体回流至容器主体内。使回流腔内液体自动回流,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特别的,这种阀门组合可以为两个反向串联连通的单向阀门。进一步的,靠近所述回流腔的单向阀门在减压时关闭;另一个单向阀门在加压时关闭。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单向阀门间设置储液腔。阀门组合使用常用部件单向阀门,提高了初始定位装置的适配性;靠近所述回流腔的单向阀门在减压时关闭,回流腔及回流通道内空间有限,有利于计量通道内液体充分回流。两个单向阀门间设置储液腔,可以适当减小回流腔的体积,有助于提高变压时计量通道内液体位置变化的灵敏度。
特别的,这种阀门组合可以包括能在阀体内往复移动的阀芯;所述阀芯上游端设置中间通道,所述中间通道通向阀芯外侧面上的槽;所述中间通道上游端通过所述回流通道连通所述回流腔,下游端通过所述阀芯外侧面上的槽通向所述阀体外。这种阀门组合可以成本低,密封更好,有助于提高变压时计量通道内液体位置变化的灵敏度。
特别的,所述阀门组合可以为包含所述回流通道内依次设置的两个开口和位于所述两个开口中间的可移动部件。这种阀门组合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更低。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部件为薄片或者小球。薄片或者小球在这种阀门组合中的密封效果较好。
对于这种自计量容器,所述变压部件、初始定位装置、计量通道、流出通道等安装在顶盖上。上述部件安装在顶盖上,可以避免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通道接口处出现泄漏,也能使相关部件组装简单、包装运输方便、使用后清洁方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包括回流腔、回流通道和可关闭所述回流通道的部件;
所述回流腔连通所述变压部件和所述计量通道初始端;
所述计量通道初始端高出所述回流腔底部;
所述回流腔通过所述回流通道通向所述容器主体。
这种初始定位装置,结构简单,能使自计量容器使用方便,计量准确,能防止计量通道内液体被误吸入变压部件,也能防止计量通道内的气体对计量准确的干扰,克服了现有计量容器存在的种种弊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计量容器的初始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关闭回流腔底部与容器主体间的回流通道;
B、减压使所述容器主体内所容物进入计量通道;
C、当所容物超过计量通道初始端进入所述回流腔后,停止减压;
D、加压使所述计量通道内所容物经流出通道向外流出;
E、观察所述计量通道内所容物液面,到达所需体积后停止加压;
F、当回流腔内累积的所容物超过计量通道初始端时,打开所述回流通道,使所述回流腔内所容物回流至所述容器主体内。
这种初始定位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计量准确,适合普通居民日常应用,也适合科研人员精密计量使用。手动打开回流通道可以使回流通道在关闭时密封更好,加压、减压灵敏度更高。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自计量容器的初始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变压部件使回流腔内减压,促使回流腔底部与容器主体间的回流通道关闭,促使所述容器主体内所容物进入计量通道;
B、当所容物超过计量通道初始端进入所述回流腔后,停止减压;
C、当所述回流腔内无压力变化时,所述回流通道自动打开,所述回流腔内所容物回流至所述容器主体内。
D、加压使所述计量通道内所容物经流出通道向外流出;
E、观察所述计量通道内所容物液面,到达所需体积后停止加压。
自动打开回流通道和取出步骤契合,使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自计量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2所述自计量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3所述自计量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4所述自计量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E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使用本发明初始定位系统的容器。该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容器主体1上部有灌装口,灌装所容物后用单向阀20封住灌装口。单向阀20仅允许气体进入容器主体1内部。容器主体1顶部预留流出通道12和变压通道4的开口。
变压部件为能向回流腔6内加压和减压的部件,包括气囊3和变压通道4。变压通道4穿过容器主体1顶部连通由外壳5围成的回流腔6。计量通道8的初始端7伸入回流腔6内部,并高于回流腔6底部。计量通道8的初始端7外周略低的位置,设置环形槽19。当所容物超过计量通道8的初始端7时,会有所容物潴留环形槽19内,用来指示初始端液面已经定位,可以加压取用所容物。
回流通道9连通回流腔6底部和容器主体1。在所述回流通道9内,设置结构简单、成本低的阀门组合10。阀门组合10包括由框架101、框架101上留出的上开口103和下开口104、固定在框架101上的扭簧105和安装在扭簧105上的挡片102。挡片102在回流腔6内减压时能封堵上开口103,在回流腔6内加压时能封堵下开口104。无压力变化时,扭簧能让挡片102处于中间位置,上开口103和下开口104均打开。
计量通道8下端连接由阀体13和阀芯14组成的控制阀门,与阀芯14内的中间通道15连通。控制阀门的阀体13外连接3个管道:取液通道11、流出通道12和计量通道8。取液通道11通向容器主体1底部。控制阀门的阀芯14位于阀体13内部空腔中,可以在空腔内上下滑动,但阀芯14外周侧与阀体13内壁之间液密封。阀芯14内有中间通道15,中间通道15在阀芯外周侧面有开口161、开口171。阀体上设置开口162和开口172。开口162连通流出通道12,开口172连通取液通道11。
根据阀芯13在阀体14内往复滑动的位置不同,开口161和开口162、开口171和开口172有3种不同的连通关系:仅有开口161与开口162相连通;开口161与开口162之间以及开口171与开口172之间均不连通(如图1所示的状态);仅开口171与开口172之间相连通。空腔11两端各安装有弹簧,弹簧能使阀芯14在没有外压力时处于开口161与开口162之间以及开口171与开口172之间均不连通的位置。阀体13下端设置泄压口18,该泄压口18通向容器主体1内。
流出通道12的流出端伸出于容器主体1外。
这种容器的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步骤如下:
放开被挤压的气囊3,气囊3通过变压通道4向回流腔6内减压;
挡片102在负压作用下向上封堵开口103,回流通道9断开;
阀芯14在负压作用下向上移动,开口171和开口172连通,使得取液通道11通过中间通道15和计量通道8相连通;所容物在负压作用下从容器主体1进入计量通道8;当进入计量通道8的所容物超过初始端7,即流入环形槽19,进而流入回流腔6的底部。
气囊3完全减压后,回流腔6及回流通道9内不再有负压,挡片102在扭簧105的作用下回到阀门组合10中部,开口103和开口104均打开,回流腔6及回流通道9内所容物流回容器主体1内。阀芯14在阀体13上端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开口161和开口162、开口171和开口172均处于断开位置。
需要取出时,挤压气囊3,气囊3通过变压通道4向回流腔6内加压;
挡片102在正压作用下向下封堵开口104,回流通道9断开;
阀芯14在正压作用下向下移动,开口161和开口162连通,使得流出通道12通过中间通道15和计量通道8相连通;计量通道8内所容物(自初始端7起)在正压作用下从流出通道12向外流出;可以根据计量通道8上的刻度确定流出量。流出有最大值,最大值是计量通道8内及中间通道15在开口161水平位置上部的所容物总量。本实施例可以实现计量取用和限量取用的目的。
完成取用后,停止加压,回流腔6及回流通道9内不再有正压,挡片102在扭簧105的作用下回到阀门组合10中部,开口103和开口104均打开。阀芯14在阀体13下端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开口161和开口162、开口171和开口172均处于断开位置。
单向阀20在外部大气压作用下让容器主体外部气体进入容器内部,直到容器主体1内外压力相等为止。由于单向阀20的存在,仅有有限量的外界气体能和容器主体1内的所容物接触,这会减轻所容物污染或者氧化。
这时,容器为下一次计量(限量)取出做好了准备。
实施例2
如图4、图5所示,为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容器。该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由气囊3和变压通道4组成的变压部件、由腔壁5围成的回收腔6、位于容器主体1上方、侧壁和底部的计量通道8、流出通道12、包括两个反向串联单向阀门的回流通道9等部件。
具体来讲,回流腔6连通变压通道4、回流通道9、计量通道8,计量通道8的初始端7伸入回流腔6内部,上方悬挂有球面装置19。在所容物从计量通道8的初始端进入回流腔6时,球面装置19能放大所容物进入回流腔6的信号,便于操作者观察。计量通道8外部标有刻度,标示自初始端7起的计量通道体积。计量通道8在容器主体1内部底部的位置,安装有仅允许容器主体1内所容物进入计量通道8的单向阀11。在流出通道12内部,安装仅允许向外流出的单向阀121。回流通道9内自回流腔6起依次设置由单向阀101和单向阀102组成的阀门组合。单向阀101仅在回流腔6内正压时关闭回流通道9,单向阀102仅在回流腔6内负压时关闭回流通道9。单向阀101和单向阀102之间,间隔有回流通道9的一段。使用通用部件单向阀可以增加产品适配性,降低维修、更换成本。
这种容器的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步骤如下:
放开被挤压的气囊3,气囊3通过变压通道4向回流腔6内减压;
单向阀102在负压作用下关闭,回流通道9断开;单向阀121在负压作用下关闭,流出通道12关闭;单向阀11在负压作用下打开,所容物在负压作用下从容器主体1进入计量通道8;当进入计量通道8的所容物超过初始端7,冲击球面装置19,进而流入回流腔6的底部。
气囊3减压完成后,回流腔6及回流通道9内不再有负压,单向阀102及单向阀101均打开,回流腔6及回流通道9内所容物通过回流通道9流回容器主体1内。
需要取出时,挤压气囊3,气囊3通过变压通道4向回流腔6内加压;
单向阀101在正压作用下关闭,回流通道9断开;单向阀11在正压作用下关闭,计量通道8与容器主体1间通道关闭。单向阀121在正压作用下打开,流出通道12打开,所容器向外流出。
可以根据计量通道8上的刻度确定流出量。达到需要的量后停止挤压气囊3,所容物停止向外流出。本实施例可以实现计量取用和限量取用的目的。
停止加压后,回流腔6及回流通道9内不再有正压,单向阀101、单向阀102打开,回流腔6内所容物(若有)流回容器主体1内。
这时,容器为下一次取出做好了准备。
实施例3
如图6和图7所示,为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使用本发明初始定位系统的容器。该容器整体上包括容器主体1和顶盖2,容器主体1上部为顶盖2。容器主体1容纳绝大部分所容物。其他部件包括变压部件、初始定位装置、计量通道8、取液通道11、流出通道12阀门等都安装在顶盖上。顶盖2还有单向阀20,单向阀20仅允许液体、气体进入容器主体1内部。
变压部件为能向回流腔6内加压和减压的部件,包括气囊3和变压通道4。气囊3位于顶盖2上方,通过变压通道4固定于顶盖2上。变压通道4穿过顶盖2上层连通位于顶盖2内部、由外壳5围成的回流腔6。计量通道8的初始端7伸入回流腔6内部,并高于回流腔6底部。回流通道9连通回流腔6底部和容器主体1。所述回流通道9包括上游段101、阀门组合10内部段和下游段三部分。阀门组合10密封性能良好,包括能在阀体内往复移动的阀芯106;所述阀芯上游端设置中间通道104,所述中间通道104通向阀芯106外侧面上的槽105。回流通道9的上游段101连通所述中间通道104,下游段通过阀体通向所述阀芯106外侧面。上档板102和弹簧103、下挡板107和弹簧108能在回流通道9内无压力时将阀芯106维持在使槽105和回流通道9下游段连通的位置。
计量通道8初始端7伸入回流腔6内,中段为有计量刻度81的计量段,末端连接由阀体13和阀芯14组成的控制阀门,与阀芯14内的中间通道15连通。控制阀门的阀体13外连接3个管道:取液通道11、流出通道12和计量通道8末端。取液通道11通向容器主体1底部。控制阀门的阀芯14位于阀体13内部空腔中,可以在空腔内上下滑动,但阀芯14外周侧与阀体13之间液密封。阀芯14内有中间通道15,中间通道15在阀芯外周侧面有开口161、开口171。阀体上设置开口162和开口172。开口162连通流出通道12,开口172连通取液通道11。
根据阀芯13在阀体14内往复滑动的位置不同,开口161和开口162、开口171和开口172有3种不同的连通关系:仅有开口161与开口162相连通;开口161与开口162之间以及开口171与开口172之间均不连通(如图6所示的状态);仅开口171与开口172之间相连通。空腔11两端各安装有弹簧,弹簧能使阀芯14在没有外压力时处于开口161与开口162之间以及开口171与开口172之间均不连通的位置。阀体13下端设置泄压口18,该泄压口18通向容器主体1内。
流出通道12的流出端伸出于顶盖2外。
这种容器的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步骤如下:
放开被挤压的气囊3,气囊3通过变压通道4向回流腔6内减压;
阀门组合10内阀芯106向上移动,槽105和回流通道9下游段断开;
控制阀门阀芯14在负压作用下向上移动,开口171和开口172连通,使得取液通道11通过中间通道15和计量通道8相连通;所容物在负压作用下从容器主体1进入计量通道8;当进入计量通道8的所容物超过初始端7,即流入回流腔6的底部。
气囊3减压完成后,回流腔6及回流通道9内不再有负压,阀门组合10内阀芯106在弹簧103作用下向下移动,槽105和回流通道9下游段连通,回流腔6及回流通道9内所容物流回容器主体1内。控制阀门内阀芯14在阀体13上端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开口161和开口162、开口171和开口172均处于断开位置。
需要取出时,挤压气囊3,气囊3通过变压通道4向回流腔6内加压;
阀门组合10内阀芯106向下移动,槽105和回流通道9下游段断开;
控制阀门的阀芯14在正压作用下向下移动,开口161和开口162连通,使得流出通道12通过中间通道15和计量通道8相连通;计量通道8内所容物(自初始端7起)在正压作用下从流出通道12向外流出;可以根据计量通道8上的刻度确定流出量。流出有最大值,最大值是计量通道8内及中间通道15在开口161水平位置上部的所容物总量。本实施例也可以实现计量取用和限量取用的目的。
完成取用后,停止加压,回流腔6及回流通道9内不再有正压,阀门组合10内阀芯106向上移动,槽105和回流通道9下游段连通。控制阀门内阀芯14在阀体13下端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开口161和开口162、开口171和开口172均处于断开位置。
同样,由于单向阀20的存在,仅有有限量的外界气体能和容器主体1内的所容物接触,这会减轻所容物污染或者氧化。
这时,容器为下一次计量(限量)取出做好了准备。
实施例4
如图8、图9所示,为根据实施例4所述的一种使用本发明初始定位系统的容器。该容器整体上包括容器主体1和顶盖2,容器主体1上部为顶盖2。容器主体1容纳绝大部分所容物。其他部件包括变压部件、初始定位装置、计量通道8、取液通道11、流出通道12阀门等都安装在顶盖上。顶盖2还有单向阀20,单向阀20仅允许液体、气体进入容器主体1内部。
变压部件为能向回流腔6内加压和减压的部件,包括气囊3和变压通道4。气囊3位于顶盖2上方,通过变压通道4固定于顶盖2上。变压通道4穿过顶盖2上层连通位于顶盖2内部、由外壳5围成的回流腔6。计量通道8的初始端7伸入回流腔6内部,并高于回流腔6底部。回流通道9连通回流腔6底部和容器主体1。所述回流通道9内设置阀门103。阀门103通过连杆102连接顶盖2外部的旋钮101。
计量通道8初始端7伸入回流腔6内,中段为有计量刻度81的计量段,末端连通取液通道11和流出通道12。取液通道11通向容器主体1底部,内设仅允许所容物向上流动的单向阀门111。流出通道12通向顶盖2外部,内设仅允许液体向外流动的单向阀门121。
这种容器的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步骤如下:
旋转旋钮101,关闭回流,6底部与容器主体1间的回流通道9;
放开被挤压的气囊3,气囊3通过变压通道4向回流腔6内减压;
单向阀门111在负压作用下打开,取液通道11和计量通道8相连通;所容物在负压作用下从容器主体1进入计量通道8;当进入计量通道8的所容物超过初始端7,即流入回流腔6的底部。
需要取出时,挤压气囊3,气囊3通过变压通道4向回流腔6内加压;
单向阀门121打开,计量通道8和流出通道12相连通;计量通道8内所容物(自初始端7起)在正压作用下从流出通道12向外流出;可以根据计量通道8上的刻度确定流出量。流出有最大值,最大值是计量通道8内及中间通道15在开口161水平位置上部的所容物总量。本实施例也可以实现计量取用和限量取用的目的。
完成取用后,停止加压,所容物停止外流。
这时,容器为下一次计量(限量)取出做好了准备。
当回流腔6内所容物将要超过计量通道8初始端7时,旋转旋钮101,将回流腔6内所容物放流回容器主体1内。
由于每次计量均是从计量通道8的初始端7开始,计量方便准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变型和组合。比如,变压部件可以为筒内活塞式手动变压部件等;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自计量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变压部件、计量通道、流出通道;
所述变压部件包括气囊和变压通道;
在所述变压部件减压时,所述容器主体内所容物进入所述计量通道;
在所述变压部件加压时,所述计量通道内所容物经所述流出通道向外流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初始定位装置;
所述初始定位装置包括回流腔、回流通道和可关闭所述回流通道的部件;
所述回流腔连通所述变压部件和所述计量通道初始端;
所述计量通道初始端高出所述回流腔底部;
所述回流通道连通所述回流腔底部和所述容器主体。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计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关闭所述回流通道的部件连接位于容器外部的旋钮或者把手。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计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为设置在回流通道内,在所述变压部件加压或者减压时关闭、在无压力变化时打开的阀门组合。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计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合为两个反向串联连通的单向阀门。
5.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计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合包括能在阀体内往复移动的阀芯;所述阀芯上游端设置中间通道,所述中间通道通向阀芯外侧面上的槽;所述中间通道上游端通过所述回流通道连通所述回流腔,下游端通过所述阀芯外侧面上的槽通向所述阀体外。
6.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计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合包含所述回流通道内依次设置的两个开口和位于所述两个开口中间的可移动部件。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计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部件、初始定位装置、计量通道、流出通道等安装在顶盖上。
CN201510317360.9A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 Active CN1052360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7360.9A CN105236025B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
CN201680033812.3A CN108137211B (zh) 2015-06-10 2016-06-10 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
PCT/CN2016/085392 WO2016197968A1 (zh) 2015-06-10 2016-06-10 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
US15/735,184 US10260926B2 (en) 2015-06-10 2016-06-10 Initial positioning device, container and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7360.9A CN105236025B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6025A CN105236025A (zh) 2016-01-13
CN105236025B true CN105236025B (zh) 2019-07-26

Family

ID=5503393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7360.9A Active CN105236025B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
CN201680033812.3A Active CN108137211B (zh) 2015-06-10 2016-06-10 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3812.3A Active CN108137211B (zh) 2015-06-10 2016-06-10 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52360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7197B (zh) 2015-06-10 2019-06-07 北京红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容器和盖
US10260926B2 (en) 2015-06-10 2019-04-16 Beijing Red-Sea Tech Co., Ltd. Initial positioning device, container and method
KR102200052B1 (ko) * 2016-06-28 2021-01-07 베이징 레드-시 테크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액체 추출 도구, 용기 및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1582A1 (ja) * 2008-07-02 2010-01-07 Abe Ryouhei 圧縮流体の圧力制御機構及び噴霧装置
JP2011051602A (ja) * 2009-08-31 2011-03-17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計量注出容器
CN103241463A (zh) * 2012-02-10 2013-08-14 北京红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日常生活所用的器具、容器及其取出方法和应用
CN104029927A (zh) * 2013-03-05 2014-09-10 北京红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
CN205150711U (zh) * 2015-06-10 2016-04-13 陈增新 自计量容器及其初始定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1582A1 (ja) * 2008-07-02 2010-01-07 Abe Ryouhei 圧縮流体の圧力制御機構及び噴霧装置
JP2011051602A (ja) * 2009-08-31 2011-03-17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計量注出容器
CN103241463A (zh) * 2012-02-10 2013-08-14 北京红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日常生活所用的器具、容器及其取出方法和应用
CN104029927A (zh) * 2013-03-05 2014-09-10 北京红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
CN205150711U (zh) * 2015-06-10 2016-04-13 陈增新 自计量容器及其初始定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7211A (zh) 2018-06-08
CN105236025A (zh) 2016-01-13
CN108137211B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13289B2 (ja) 容器、器具及び内容物の取り出し方法
CN102381513B (zh) 一种盛放液体的容器
CN108137211B (zh) 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
CN205150711U (zh) 自计量容器及其初始定位装置
CN105730891B (zh) 液体体积计量工具、容器和方法
CN104029927A (zh) 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
CN205952722U (zh) 液体取用工具、容器
CN108137197B (zh) 容器和盖
CN202449415U (zh) 一种日常生活所用的容器
WO2016197968A1 (zh) 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
CN103693298B (zh) 容器及其取出内部所容物的方法
CN105015918B (zh) 容器和盖
CN107899627A (zh) 用于液体计量取用的初始定位系统和方法
CN207478608U (zh) 用于液体计量取用的初始定位系统
CN202765568U (zh) 容器
CN203173141U (zh) 自量取容器
CN205952721U (zh) 液体体积计量工具和容器
CN103241463A (zh) 一种日常生活所用的器具、容器及其取出方法和应用
CN102589636B (zh) 一种计量取液瓶
CN205525686U (zh) 容器和盖
WO2017133648A1 (zh) 液体体积计量工具、容器和方法
CN104029926A (zh) 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
CN210213487U (zh) 一种按压式定量容器
CN103241465B (zh) 一种容纳日常用品的容器
WO2019096319A1 (zh) 用于液体计量取用的初始定位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4

Address after: Room A-1798, 2nd floor, No. 3 Courtyard,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3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Hongh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210, 22nd floor, No. 1 Beili, Dingfuzhuang,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4

Applicant before: Chen Zengxi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