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30201A - 甘蔗的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甘蔗的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30201A
CN105230201A CN201510758100.5A CN201510758100A CN105230201A CN 105230201 A CN105230201 A CN 105230201A CN 201510758100 A CN201510758100 A CN 201510758100A CN 105230201 A CN105230201 A CN 105230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garcane
mulch film
filtrate
bud
pla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81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581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302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30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02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8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rming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通过将甘蔗芽在大黄、丁香以及茴香作为主要组分的中药提取液中浸泡的预处理的方法,同时在土壤表面覆盖中药提取液的第一滤渣,通过中药中的杀菌组分对甘蔗芽和土壤同时作用,达到良好的防治甘蔗病虫害的作用,明显降低了甘蔗凤梨病及赤腐病等真菌性疾病的发病率,且使用中药防治病害比传统的化学药剂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甘蔗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是禾本科甘蔗属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甘蔗原产于印度,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中国位居第三,中国的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广东、中国台湾、广西、福建、海南等南方12个省、自治区。
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甘蔗不但能给食物增添甜味,而且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和热量,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甘蔗种植过程中,甘蔗病虫害是影响甘蔗产量及质量的重要因素,如甘蔗凤梨病主要侵染甘蔗种苗,使其不能萌发而造成严重损失,甘蔗赤腐病主要危害蔗茎及叶片中脉等,因此现有的甘蔗种植技术中常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但很多化学药剂使用中效果不够好,且还会引起环境污染,因此亟需需找一种效果显著的能防治甘蔗病虫害的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通过将甘蔗芽在大黄、丁香以及茴香作为主要组分的中药提取液中浸泡的预处理的方法,同时在土壤表面覆盖中药提取液的第一滤渣,通过中药中的杀菌组分对甘蔗芽和土壤同时作用,达到良好的防治甘蔗病虫害的作用,且中药比传统的化学药剂更易降解,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甘蔗种植前25~35天,在种植园内按照800~1000kg/亩施用底肥,并进行一次土壤深度为45~50cm的深耕,甘蔗种植前10~15天,在种植园内挖土壤深度为20~30cm的种植沟,种植沟的行距为90~100cm,甘蔗种植前5~10天,使用地膜覆盖每一行种植沟;
步骤二:选择双芽段的甘蔗芽,将甘蔗芽预处理,甘蔗芽预处理的方法为:将甘蔗芽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中浸泡10~20s后用蒸馏水冲洗,在中药提取液中浸泡1~3min后沥干,用蒸馏水冲洗,重复进行在中药提取液中浸泡后用蒸馏水冲洗,重复2~3次后沥干,即得到预处理后的甘蔗芽;
所述中药提取液为:以重量份数计,取大黄2份、丁香1份以及茴香1份粉碎后混合,加入24~32份的蒸馏水,在55~60℃下煎煮30~40min后,过滤得到滤液为第一滤液,滤渣为第一滤渣,所述第一滤液即为所述中药提取液;
种植前掀开所述地膜,将预处理后的甘蔗芽以4000~4500个/亩种到种植沟中,种好的甘蔗芽回土的土壤厚度为4~8cm,然后在表面覆盖1cm厚的所述第一滤渣后再覆盖2~4cm厚的甘蔗叶,浇水1次,再覆盖所述地膜;
步骤三:甘蔗芽长出幼苗后,除去所述地膜,除草1次,并施用农家肥1次,以后每隔12~18天施用1次农家肥,每隔1个月除草1次,每隔1~2个月喷施防虫剂1次。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地膜包括:
膜本体,其为长方体,所述膜本体的厚度为0.006~0.009mm;
四个倒U型的固定扣,其底端固定于所述膜本体的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处,所述固定扣与所述地膜之间形成一可供物体穿过的中空空间;以及
两个压杆,其分别位于所述种植沟的两侧,所述压杆依次穿过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的中空空间,将所述膜本体固定;
所述步骤一中,使用地膜覆盖每一行所述种植沟,每个所述地膜使用时,其两侧均距离与其相邻的甘蔗芽8~10cm,将每个所述压杆分别穿过与所述压杆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将所述膜本体固定;
所述步骤二中种植前掀开所述地膜的方法为:种植前1~3天,将一个所述压杆从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中抽去,将所述膜本体掀开至另一个所述压杆的一侧;
所述步骤二中覆盖所述地膜的方法为:将抽去的所述压杆重新固定到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中。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三中甘蔗芽长出幼苗后,每隔1个月喷施第二滤液1次;
所述第二滤液为:以重量份数计,将1份所述第一滤渣中加入8~12份的蒸馏水,在55~65℃下煎煮1~2h,过滤,所得的滤液即为第二滤液。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地膜使用前,将所述地膜在稀释液中浸泡20~30min后沥干得到,所述稀释液为将所述第二滤液用蒸馏水稀释6~8倍后得到。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三中农家肥为玉米秸秆、人粪、牛粪、豆粕及草木灰按照质量比5∶8∶9∶4∶2混合后腐熟得到。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三中每次使用农家肥的量为600~800kg/亩。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三中防虫剂为质量分数为0.3%的敌百虫溶液。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底肥为人粪与牛粪按照质量比1∶2混合后腐熟得到。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种植方法中,先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对甘蔗芽进行杀菌处理,然后将甘蔗芽在大黄、丁香以及茴香作为主要组分的中药提取液中浸泡,同时在土壤表面覆盖中药提取液的第一滤渣,由于大黄、丁香以及茴香中的蒽酮类成分等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对甘蔗凤梨病及赤腐病等真菌性疾病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中药组分具有的刺激性气味也有一定的驱虫作用,中药提取液和第一滤渣结合,不仅作用于甘蔗芽而且作用于土壤,而引起凤梨病之类的病菌源即存在于土壤中,二者双管齐下从根源上减少了真菌的产生和真菌感染甘蔗的致病率,达到良好的防治甘蔗病虫害的作用,大大降低甘蔗凤梨病及赤腐病的发病率,且中药提取液和第一滤渣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中药材比传统的有机化学药剂更易降解,且本发明的甘蔗的种植方法中施用的肥料均为农家肥,从而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2、步骤二中回土覆盖第一滤渣后,浇水后在甘蔗芽表面覆盖甘蔗叶,甘蔗叶的利用不仅能起到对甘蔗芽的保温作用而且使甘蔗副产物得到了循环利用,也有一定的增加土壤肥力的效果。
3、设有固定扣与压杆的地膜与传统地膜相比,由于使用压杆来压实,比传统方法中用碎土压实效果更好,使地膜的保温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甘蔗的发芽率,且压杆与固定扣的固定方式使地膜的覆盖与除去、将膜本体掀开至一侧的操作更容易,节省了人力。将地膜在第二滤液的稀释液中浸泡的过程,是对地膜的杀菌过程,进一步减少了甘蔗发芽期发生真菌病害的可能性,降低了甘蔗凤梨病等苗期疾病的发病率。
4、甘蔗芽长出幼苗后,每隔1个月喷施第二滤液1次用以防治生长期的病虫害,第二滤液为第一滤渣煎煮得到,在55~65℃下煎煮1~2h,相比得到第一滤渣的第一次煎煮,温度更高时间更长,将中药材中残余的较难煎煮的药性组分充分提取出来,且第二次煎煮使需要在生长期多次施用的第二滤液中的蒽酮类等有效组分的浓度比中药提取液中低,既满足了甘蔗生长的需求,保证药物成分不会较多残留在甘蔗上,且节省了中药材。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步骤一:制作所述中药提取液,以重量份数计,取大黄2份、丁香1份以及茴香1份粉碎后混合,加入24份的蒸馏水,在55℃下煎煮30min后,过滤得到滤液为第一滤液,滤渣为第一滤渣,所述第一滤液即为所述中药提取液。
制作稀释液,以重量份数计,将1份所述第一滤渣中加入8份的蒸馏水,在55℃下煎煮1h,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二滤液,一部分第二滤液备步骤三使用,另一部分所述第二滤液用蒸馏水稀释6倍后得到稀释液,将地膜在稀释液中浸泡20min后沥干备用。
甘蔗种植前25天,在种植园内按照800kg/亩施用底肥,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底肥为人粪与牛粪按照质量比1∶2混合后腐熟得到,之后进行一次土壤深度为45cm的深耕,甘蔗种植前10天,在种植园内挖土壤深度为20cm的种植沟,种植沟的行距为90cm,甘蔗种植前5天,使用在稀释液中浸泡后的地膜覆盖每一行种植沟。
所述地膜包括:
膜本体,其为长方体,所述膜本体的厚度为0.006mm;
四个倒U型的固定扣,其底端固定于所述膜本体的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处,所述固定扣与所述地膜之间形成一可供物体穿过的中空空间;以及
两个压杆,其分别位于所述种植沟的两侧,所述压杆依次穿过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的中空空间,将所述膜本体固定。
使用每个所述地膜时,其两侧均距离与其相邻的甘蔗芽8cm,将每个所述压杆分别穿过与所述压杆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将所述膜本体固定,两个压杆固定在种植沟两侧后,压杆的重量确保膜本体不会受天气等自然环境影响而一直覆盖在种植沟上。
步骤二:选择双芽段的甘蔗芽,将甘蔗芽预处理,甘蔗芽预处理的方法为:将甘蔗芽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中浸泡10s后用蒸馏水冲洗,在中药提取液中浸泡1min后沥干,用蒸馏水冲洗,重复进行在中药提取液中浸泡后用蒸馏水冲洗,重复2次后沥干,即得到预处理后的甘蔗芽。
种植前1天,将一个所述压杆从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中抽去,将所述膜本体掀开至另一个所述压杆的一侧,将预处理后的甘蔗芽以4000个/亩种到种植沟中,种好的甘蔗芽回土的土壤厚度为4cm,然后在表面覆盖1cm厚的所述第一滤渣后再覆盖2cm厚的甘蔗叶,浇水1次后,将抽去的所述压杆重新固定到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中。
步骤三:甘蔗芽长出幼苗后,除去所述地膜,除草1次,并施用农家肥1次,以后每隔12天施用1次农家肥,每隔1个月除草1次,每隔1个月喷施防虫剂1次,所述防虫剂为质量分数为0.3%的敌百虫溶液,每隔1个月喷施备用的第二滤液1次。
其中,所述农家肥为玉米秸秆、人粪、牛粪、豆粕及草木灰按照质量比5∶8∶9∶4∶2混合后腐熟得到,每次使用农家肥的量为600kg/亩。
实施例2
步骤一:制作所述中药提取液,以重量份数计,取大黄2份、丁香1份以及茴香1份粉碎后混合,加入32份的蒸馏水,在60℃下煎煮40min后,过滤得到滤液为第一滤液,滤渣为第一滤渣,所述第一滤液即为所述中药提取液。
制作稀释液,以重量份数计,将1份所述第一滤渣中加入12份的蒸馏水,在65℃下煎煮2h,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二滤液,一部分第二滤液备步骤三使用,另一部分所述第二滤液用蒸馏水稀释8倍后得到稀释液,将地膜在稀释液中浸泡30min后沥干备用。
甘蔗种植前35天,在种植园内按照1000kg/亩施用底肥,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底肥为人粪与牛粪按照质量比1∶2混合后腐熟得到,之后进行一次土壤深度为50cm的深耕,甘蔗种植前15天,在种植园内挖土壤深度为30cm的种植沟,种植沟的行距为100cm,甘蔗种植前10天,使用在稀释液中浸泡后的地膜覆盖每一行种植沟。
所述地膜包括:
膜本体,其为长方体,所述膜本体的厚度为0.009mm;
四个倒U型的固定扣,其底端固定于所述膜本体的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处,所述固定扣与所述地膜之间形成一可供物体穿过的中空空间;以及
两个压杆,其分别位于所述种植沟的两侧,所述压杆依次穿过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的中空空间,将所述膜本体固定。
使用每个所述地膜时,其两侧均距离与其相邻的甘蔗芽10cm,将每个所述压杆分别穿过与所述压杆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将所述膜本体固定,两个压杆固定在种植沟两侧后,压杆的重量确保膜本体不会受天气等自然环境影响而一直覆盖在种植沟上。
步骤二:选择双芽段的甘蔗芽,将甘蔗芽预处理,甘蔗芽预处理的方法为:将甘蔗芽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中浸泡20s后用蒸馏水冲洗,在中药提取液中浸泡3min后沥干,用蒸馏水冲洗,重复进行在中药提取液中浸泡后用蒸馏水冲洗,重复3次后沥干,即得到预处理后的甘蔗芽。
种植前3天,将一个所述压杆从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中抽去,将所述膜本体掀开至另一个所述压杆的一侧,将预处理后的甘蔗芽以4500个/亩种到种植沟中,种好的甘蔗芽回土的土壤厚度为8cm,然后在表面覆盖1cm厚的所述第一滤渣后再覆盖4cm厚的甘蔗叶,浇水1次后,将抽去的所述压杆重新固定到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中。
步骤三:甘蔗芽长出幼苗后,除去所述地膜,除草1次,并施用农家肥1次,以后每隔18天施用1次农家肥,每隔1个月除草1次,每隔2个月喷施防虫剂1次,所述防虫剂为质量分数为0.3%的敌百虫溶液,每隔1个月喷施备用的第二滤液1次。
其中,所述农家肥为玉米秸秆、人粪、牛粪、豆粕及草木灰按照质量比5∶8∶9∶4∶2混合后腐熟得到,每次使用农家肥的量为800kg/亩。
实施例3
步骤一:制作所述中药提取液,以重量份数计,取大黄2份、丁香1份以及茴香1份粉碎后混合,加入28份的蒸馏水,在58℃下煎煮35min后,过滤得到滤液为第一滤液,滤渣为第一滤渣,所述第一滤液即为所述中药提取液。
制作稀释液,以重量份数计,将1份所述第一滤渣中加入10份的蒸馏水,在60℃下煎煮1.5h,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二滤液,一部分第二滤液备步骤三使用,另一部分所述第二滤液用蒸馏水稀释7倍后得到稀释液,将地膜在稀释液中浸泡25min后沥干备用。
甘蔗种植前30天,在种植园内按照900kg/亩施用底肥,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底肥为人粪与牛粪按照质量比1∶2混合后腐熟得到,之后进行一次土壤深度为48cm的深耕,甘蔗种植前12天,在种植园内挖土壤深度为25cm的种植沟,种植沟的行距为95cm,甘蔗种植前7天,使用在稀释液中浸泡后的地膜覆盖每一行种植沟。
所述地膜包括:
膜本体,其为长方体,所述膜本体的厚度为0.007mm;
四个倒U型的固定扣,其底端固定于所述膜本体的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处,所述固定扣与所述地膜之间形成一可供物体穿过的中空空间;以及
两个压杆,其分别位于所述种植沟的两侧,所述压杆依次穿过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的中空空间,将所述膜本体固定。
使用每个所述地膜时,其两侧均距离与其相邻的甘蔗芽9cm,将每个所述压杆分别穿过与所述压杆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将所述膜本体固定,两个压杆固定在种植沟两侧后,压杆的重量确保膜本体不会受天气等自然环境影响而一直覆盖在种植沟上。
步骤二:选择双芽段的甘蔗芽,将甘蔗芽预处理,甘蔗芽预处理的方法为:将甘蔗芽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中浸泡15s后用蒸馏水冲洗,在中药提取液中浸泡2min后沥干,用蒸馏水冲洗,重复进行在中药提取液中浸泡后用蒸馏水冲洗,重复3次后沥干,即得到预处理后的甘蔗芽。
种植前2天,将一个所述压杆从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中抽去,将所3cm厚的甘蔗叶,浇水1次后,将抽去的所述压杆重新固定到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中。
步骤三:甘蔗芽长出幼苗后,除去所述地膜,除草1次,并施用农家肥1次,以后每隔15天施用1次农家肥,每隔1个月除草1次,每隔1个月喷施防虫剂1次,所述防虫剂为质量分数为0.3%的敌百虫溶液,每隔1个月喷施备用的第二滤液1次。
其中,所述农家肥为玉米秸秆、人粪、牛粪、豆粕及草木灰按照质量比5∶8∶9∶4∶2混合后腐熟得到,每次使用农家肥的量为700kg/亩。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发明人选择2个各方面条件相同的种植园,随机选择400株甘蔗芽分别种在2个种植园中作为实验材料,其中一个种植园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甘蔗的种植方法,另一个种植园采用普通种植方法,种植过程中甘蔗芽不进行预处理,未在甘蔗芽土壤表面覆盖第一滤渣,种植中使用的地膜为普通地膜,地膜未采用稀释液浸泡,用碎土压实,种植后不喷施第二滤液,其余均与实施例3中的种植方法相同,测定相关数据如下:
表1甘蔗生长情况测定
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甘蔗的种植方法与普通甘蔗种植方法比较,本发明的甘蔗的种植方法,由于种植过程中,甘蔗芽用中药提取液进行预处理,在甘蔗芽土壤表面覆盖第一滤渣,且种植后喷施第二滤液,明显降低了甘蔗凤梨病发病率及赤腐病发病率,种植中使用的地膜为带压杆与固定扣的地膜,使本发明的甘蔗出芽率高于普通种植方法的甘蔗出芽率。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己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甘蔗种植前25~35天,在种植园内按照800~1000kg/亩施用底肥,并进行一次土壤深度为45~50cm的深耕,甘蔗种植前10~15天,在种植园内挖土壤深度为20~30cm的种植沟,种植沟的行距为90~100cm,甘蔗种植前5~10天,使用地膜覆盖每一行种植沟;
步骤二:选择双芽段的甘蔗芽,将甘蔗芽预处理,甘蔗芽预处理的方法为:将甘蔗芽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中浸泡1O~20s后用蒸馏水冲洗,在中药提取液中浸泡1~3min后沥干,用蒸馏水冲洗,重复进行在中药提取液中浸泡后用蒸馏水冲洗,重复2~3次后沥干,即得到预处理后的甘蔗芽;
所述中药提取液为:以重量份数计,取大黄2份、丁香1份以及茴香1份粉碎后混合,加入24~32份的蒸馏水,在55~60℃下煎煮30~40min后,过滤得到滤液为第一滤液,滤渣为第一滤渣,所述第一滤液即为所述中药提取液;
种植前掀开所述地膜,将预处理后的甘蔗芽以4000~4500个/亩种到种植沟中,种好的甘蔗芽回土的土壤厚度为4~8cm,然后在表面覆盖1cm厚的所述第一滤渣后再覆盖2~4cm厚的甘蔗叶,浇水1次,再覆盖所述地膜;
步骤三:甘蔗芽长出幼苗后,除去所述地膜,除草1次,并施用农家肥1次,以后每隔12~18天施用1次农家肥,每隔1个月除草1次,每隔1~2个月喷施防虫剂1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地膜包括:膜本体,其为长方体,所述膜本体的厚度为0.006~0.009mm;
四个倒U型的固定扣,其底端固定于所述膜本体的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处,所述固定扣与所述地膜之间形成一可供物体穿过的中空空间;以及
两个压杆,其分别位于所述种植沟的两侧,所述压杆依次穿过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的中空空间,将所述膜本体固定;
所述步骤一中,使用地膜覆盖每一行所述种植沟,每个所述地膜使用时,其两侧均距离与其相邻的甘蔗芽8~10cm,将每个所述压杆分别穿过与所述压杆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将所述膜本体固定;
所述步骤二中种植前掀开所述地膜的方法为:种植前1~3天,将一个所述压杆从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中抽去,将所述膜本体掀开至另一个所述压杆的一侧;
所述步骤二中覆盖所述地膜的方法为:将抽去的所述压杆重新固定到与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蔗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甘蔗芽长出幼苗后,每隔1个月喷施第二滤液1次;
所述第二滤液为:以重量份数计,将1份所述第一滤渣中加入8~12份的蒸馏水,在55~65℃下煎煮1~2h,过滤,所得的滤液即为第二滤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蔗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地膜使用前,将所述地膜在稀释液中浸泡20~30min后沥干得到,所述稀释液为将所述第二滤液用蒸馏水稀释6~8倍后得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甘蔗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农家肥为玉米秸秆、人粪、牛粪、豆粕及草木灰按照质量比5∶8∶9∶4∶2混合后腐熟得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甘蔗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每次使用农家肥的量为600~800kg/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甘蔗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防虫剂为质量分数为0.3%的敌百虫溶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甘蔗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底肥为人粪与牛粪按照质量比1∶2混合后腐熟得到。
CN201510758100.5A 2015-11-09 2015-11-09 甘蔗的种植方法 Pending CN1052302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8100.5A CN105230201A (zh) 2015-11-09 2015-11-09 甘蔗的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8100.5A CN105230201A (zh) 2015-11-09 2015-11-09 甘蔗的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0201A true CN105230201A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28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8100.5A Pending CN105230201A (zh) 2015-11-09 2015-11-09 甘蔗的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30201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8859A (zh) * 2016-06-30 2016-11-09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甘蔗田间栽培中的液体钾肥施用方法
CN106305096A (zh) * 2016-08-24 2017-01-11 农祥堂 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
CN106386425A (zh) * 2016-08-25 2017-02-15 合肥市田然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 一种富锌菊花的栽培方法
CN106538190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大新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甘蔗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6538189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大新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种甘蔗的栽培方法
CN106576776A (zh) * 2016-11-28 2017-04-26 张德龙 甘蔗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6613108A (zh) * 2016-10-31 2017-05-10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大新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
CN106613107A (zh) * 2016-10-31 2017-05-10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大新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种提高甘蔗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06688539A (zh) * 2016-11-25 2017-05-24 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甘蔗种植方法
CN107182516A (zh) * 2017-06-20 2017-09-22 合肥卓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甘蔗甜度的种植方法
CN108812146A (zh) * 2018-06-27 2018-11-16 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魔芋与百部间作抑制病虫害的栽培方法
CN108812710A (zh) * 2018-08-28 2018-11-16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甘蔗试管苗叶面喷施液及配制方法
CN109006317A (zh) * 2018-09-12 2018-12-18 广西新益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甘蔗种植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0932A (zh) * 2007-12-17 2008-05-2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甘蔗良种双芽单行稀播繁殖方法
WO2011154419A1 (en) * 2010-06-09 2011-12-15 Basf Se Method for cultivating sugar cane
CN102763542A (zh) * 2012-06-30 2012-11-07 芜湖金凤中草药标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壤土地块板蓝根的种植方法
CN102948311A (zh) * 2012-10-24 2013-03-06 安徽卢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苎麻的种植方法
CN102948314A (zh) * 2012-10-24 2013-03-06 安徽卢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
CN203827828U (zh) * 2014-05-09 2014-09-17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果苗苗床地膜固定扣
CN104737769A (zh) * 2015-04-17 2015-07-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甘蔗的栽培方法
CN104838869A (zh) * 2015-05-27 2015-08-19 黄建军 一种甘蔗的高产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0932A (zh) * 2007-12-17 2008-05-2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甘蔗良种双芽单行稀播繁殖方法
WO2011154419A1 (en) * 2010-06-09 2011-12-15 Basf Se Method for cultivating sugar cane
CN102763542A (zh) * 2012-06-30 2012-11-07 芜湖金凤中草药标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壤土地块板蓝根的种植方法
CN102948311A (zh) * 2012-10-24 2013-03-06 安徽卢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苎麻的种植方法
CN102948314A (zh) * 2012-10-24 2013-03-06 安徽卢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
CN203827828U (zh) * 2014-05-09 2014-09-17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果苗苗床地膜固定扣
CN104737769A (zh) * 2015-04-17 2015-07-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甘蔗的栽培方法
CN104838869A (zh) * 2015-05-27 2015-08-19 黄建军 一种甘蔗的高产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水琦: "《植物组织培养》", 31 March 2007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8859A (zh) * 2016-06-30 2016-11-09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甘蔗田间栽培中的液体钾肥施用方法
CN106305096A (zh) * 2016-08-24 2017-01-11 农祥堂 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
CN106386425A (zh) * 2016-08-25 2017-02-15 合肥市田然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 一种富锌菊花的栽培方法
CN106613108A (zh) * 2016-10-31 2017-05-10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大新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
CN106538189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大新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种甘蔗的栽培方法
CN106538190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大新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甘蔗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6613107A (zh) * 2016-10-31 2017-05-10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大新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种提高甘蔗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06688539A (zh) * 2016-11-25 2017-05-24 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甘蔗种植方法
CN106576776A (zh) * 2016-11-28 2017-04-26 张德龙 甘蔗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7182516A (zh) * 2017-06-20 2017-09-22 合肥卓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甘蔗甜度的种植方法
CN108812146A (zh) * 2018-06-27 2018-11-16 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魔芋与百部间作抑制病虫害的栽培方法
CN108812710A (zh) * 2018-08-28 2018-11-16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甘蔗试管苗叶面喷施液及配制方法
CN109006317A (zh) * 2018-09-12 2018-12-18 广西新益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甘蔗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0201A (zh) 甘蔗的种植方法
CN102714997B (zh) 一种杭椒的栽培方法
CN103283450B (zh) 一种金花茶芽苗砧嫁接的繁殖方法
CN104396533B (zh) 有机苦丁茶的种植方法
CN105359808A (zh) 一种黄芩与银杏套种的方法
CN105340524B (zh) 一种桔梗的种植方法
CN105830687B (zh) 一种有机茶栽培方法
CN105265155A (zh) 甘蔗高产种植方法
CN105165360A (zh) 一种白芨的栽培方法
CN104855120A (zh) 一种丹参的种植方法
CN105165305A (zh) 一种白姜大棚高效无公害栽培方法
CN102714995A (zh) 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CN104429513A (zh) 一种金银花的种植方法
CN107517686A (zh) 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
CN105706675A (zh) 一种魔芋育种方法
CN104151091A (zh) 一种地下驱虫的萝卜栽培基质
CN106576773A (zh) 生姜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6613107A (zh) 一种提高甘蔗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06212154A (zh)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澳洲坚果栽培方法
CN109169105A (zh) 一种白芨优质高产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5284350A (zh) 一种蚕豆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7624528A (zh) 一种苹果树套种北柴胡的方法
CN107371462A (zh) 一种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CN105474930A (zh) 一种有机大葱的栽培方法
CN103636380A (zh) 一种有机韭菜的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