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9336B - 能量导链 - Google Patents
能量导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29336B CN105229336B CN201480016687.6A CN201480016687A CN105229336B CN 105229336 B CN105229336 B CN 105229336B CN 201480016687 A CN201480016687 A CN 201480016687A CN 105229336 B CN105229336 B CN 1052293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osspieces
- axle journal
- tape
- power transmission
- contact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12—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 F16G13/16—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with 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electric cables, hoses, or the lik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00—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 H02G11/00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using extensible carrier for the cable, e.g. self-coiling spr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75—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formed by a succession of articulated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导链,能量导链的链节(1,2)各自具有两个侧面带条(3,4),所述侧面带条由横贯部件(5,6)连接到一起。所述横贯部件在其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包括承载区域(7)和沿侧面带条(3,4)的纵向方向观察时在承载区域外侧的接触区域(9)。为了避免外来物体的累积,横贯部件的接触区域的从链内侧面向外的那个侧面(11)被向内凸地弯曲或直线地倾斜至接触区域的接触表面(10)并与相应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3a,4a)一起形成<90°的角度,以使得在横贯部件被枢转打开直到达到完全打开位置时,接触表面(10)沿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朝向链内侧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线缆、软管等从第一连接点引导到相对于第一连接点移动的第二连接点的能量导链,能量导链包括能够相对于彼此在特定枢转角度内枢转的多个塑料链节,每个塑料链节包括两个侧面带条,侧面带条包括面向链内侧的内部侧面、面向外的外部侧面和垂直于所述内部侧面和所述外部侧面且沿侧面带条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狭窄面,其中,侧面带条横向于其纵向方向形成相对的带条束,且相对的侧面带条中的至少一些由横贯部件连接到彼此,横贯部件中的至少一些在其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包括承载区域,所述承载区域与位于面向横贯部件的前述端部的侧面带条上的承载座以铰接方式相互作用,以使横贯部件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且横贯部件在前述端部上沿侧面带条的纵向方向观察且在承载区域外侧包括接触区域,接触区域的接触表面在闭合位置时定位在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上。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能量导链由专利公开文献DE 202011004762U已知。在这个链上,横贯部件是板形设计,具有从链内侧面向外的扁平外部侧面。在横贯部件的两端上,横贯部件包括位于中间区域且设计为轴颈(journal)的承载区域。位于带有轴颈的中间区域的任一侧面上的是朝向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延伸的突起,突起具有在横贯部件的闭合位置定位在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上的接触表面。突起形成横贯部件的接触区域。
这个接触区域以面向链内侧的阶梯的形式沿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延伸。由阶梯形成的接触区域中的凹部的目的是当横贯部件围绕由轴颈和承载座限定的承载轴线枢转到打开位置时容纳在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上的区域,以允许超过90°或更大的角度地完全打开横贯部件。
就前述已知的能量导链的横贯部件的阶梯形接触表面而言,考虑到不利的是,尤其在宽横贯部件被设计为闭合能量导链的顶壁和底壁的情况下,灰尘颗粒、碎屑或其他非期望的污垢颗粒能够在凹部中积累且进入到链内侧中。邻近链节的顶壁和底壁之间的密封仅能够在阶梯形接触表面的区域中艰难地或不充分地实现。
阶梯形接触表面在视觉上中断横贯部件的外部侧面的否则持续扁平的设计且扰乱其一致均匀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因此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在开头段落中提及的类型的能量导链上、尤其在邻近链节的搭叠顶壁和底壁的闭合设计之一上,污垢颗粒或碎屑在横贯部件定位在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上的区域中积累、以及防止污垢颗粒或碎屑穿透到邻近带条的顶壁和底壁的搭叠区域中,并且赋予能量导链令人愉悦的外观。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如此实现:在开头段落中提及的类型的能量导链/拖链上,横贯部件的接触区域的从链内侧面向外的那个侧面包括一直到接触区域的接触表面的凸弯曲部、或该侧面过渡成直线倾斜部,且与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夹<90°的角度,以使得当横贯部件被枢转打开直到达到完全打开位置时接触表面沿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朝向链内侧移动。
由于横贯部件的凸弯曲部、或过渡成直线倾斜部,在横贯部件的接触区域中,在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的上边缘和接触区域的面向外的侧面之间积累的污垢颗粒或碎屑能够经由弯曲或直线倾斜表面滑脱。在具有邻近链节上的搭叠顶壁和底壁的闭合能量导链上,弯曲或直线倾斜表面允许搭叠壁区段更准确的接触、且因此更好地密封。这在非常大的程度上防止这些区域中进入污垢颗粒或碎屑。最终,横贯部件或顶壁和底壁的外观由于在否则是扁平横贯部件或顶壁和底壁的端部区域中的弯曲部或直线倾斜部是更加令人愉悦的。
横贯部件能够枢转打开一直到其完全打开位置,而无需由在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上的区域阻碍。在这一点上,接触区域优选没有经由横贯部件的接触表面在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上施加力。
在接触表面的点处的接触区域的外部侧面和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之间的≤80°的角度已经被证明是有利的。角度优选≤70°。另一方面,角度优选>40°。
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承载座在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上突伸的能量导链。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横贯部件的接触区域延伸到承载座的侧面,直到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
在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上的承载座能够相对于邻近于承载座的侧面带条的狭窄面朝向链内侧偏移。
而且,包括承载区域在内的、横贯部件的外部侧面的朝向承载区域沿横贯部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区域能够当横贯部件在其闭合位置时相对于侧面带条的邻近狭窄面朝向链内侧偏移。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横贯部件的外部侧面的、定位在接触区域外侧且沿横贯部件的纵向方向朝向横贯部件的承载区域延伸的区域是基本扁平的设计。
在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横贯部件的、定位在接触区域外侧且沿横贯部件的纵向方向朝向横贯部件的承载区域延伸的区域设计为基本扁平板的形式。
在本发明的尤其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接触区域包括位于在承载区域的任一侧面上的两个接触区域,每个接触区域具有一个接触表面。
在前述紧固端处,横贯部件能够包括肩部,定位在一根轴线上的两个轴颈位于肩部上,每个轴颈能够插入到位于在侧面带条的内部侧面上的袋形轴颈座部中。横贯部件的接触区域的接触表面能够位于轴颈的轴线的高度处、或相对于所述轴线朝向链内侧偏移。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链节包括设计为底壁和顶壁的下横贯部件和上横贯部件,其中,邻近链节的底壁和顶壁以在整个枢转角度上的可伸缩方式搭叠。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侧向界定在侧面带条上的底壁和/或顶壁的接触区域同样能够以可伸缩方式搭叠,以使得这些区域也在非常大的程度上被密封,以防止在邻近链节的整个枢转角度上灰尘、污垢颗粒或碎屑的进入。
尤其当横贯部件设计为闭合链的顶壁和底壁时,有利的是,具有接触表面的接触区域在承载区域外侧遍布横贯部件的整个宽度延伸。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改进中,包括接触区域在内的、邻近链节的顶壁和底壁的可伸缩搭叠表面在垂直于邻近链节的枢转轴线的区段中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基本同心于枢转轴线且在整个枢转角度上延伸。
搭叠区域的凸起外部侧面和在凸起外部侧面上延伸的邻近链节的接触区域的凹进内部侧面优选设计成使得当邻近链节的底壁或顶壁被枢转打开时,接触表面沿着位于其下方的未打开的底壁和顶壁的接触区域的外部侧面一起移动。邻近链节的外部底壁或顶壁的接触表面优选在未打开的内底壁或顶壁的接触区域上移动,而不在这个底壁和顶壁上施加任何力。
在有利的改进中,包括接触区域在内的、在外侧上可伸缩地搭叠邻近链节的顶壁或底壁的顶壁和底壁的区域设计为能够在预应力下定位在邻近链节的顶壁或底壁上的擦拭器(wiper)。
在上述其中横贯部件的承载区域包括轴颈的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之一的能量导链中,轴颈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是柱形设计且具有在柱体的侧向表面上平行于柱轴线定位的第一平整区段。
分配给轴颈的邻近侧面带条的轴颈座部同样能够呈现柱形空间,柱形空间对应于轴颈且相对于用于插入轴颈的开口更宽,以使得轴颈能够卡扣到轴颈座部中。
柱形空间的壁能够此外包括平整区段,其中,所述平整区段和轴颈的第一平整区段关于彼此定位成使得在横贯部件相对于侧面带条的闭合位置,轴颈座部的平整区段和轴颈的第一平整区段彼此相对地定位,且尤其在彼此上定位。
在优选的改进中,轴颈能够包括平行于轴颈的柱轴线定位的第二平整区段,其中,第二平整区段定位在轴颈上,以使得在横贯部件相对于侧面带条的完全打开位置,横贯部件与轴颈座部的平整区段相对地定位,且尤其定位在所述平整区段上。
在横截面中,轴颈的平整区段形成柱形轴颈的周边的正切部(secant),且轴颈座部的平整区段形成轴颈座部的柱形空间的周边的正切部。
由于轴颈和轴颈座部的这个设计,在横贯部件的闭合位置和横贯部件的完全打开位置,轴颈在轴颈座部中处于锁定位置。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在横贯部件的闭合位置和其完全打开位置,横贯部件都能够以相对于邻近侧面带条(横贯部件以枢转方式安装在该侧面带条上)稳定的角度定位。在横贯部件的闭合位置,这个角度稳定性保证尤其当相对横贯部件打开例如以插入或替换线时连接到横贯部件的侧面带条的侧向稳定性。侧面带条相对于连接侧面带条的横贯部件的角度稳定性在相对横贯部件在多个链节上打开的情况下尤其被保证。
尤其有利的是第一平整区段和第二平整区段相对于彼此以>90°的角度设置,所述角度在横贯部件在其闭合位置和其完全打开位置之间枢转期间被扫过。横贯部件的完全打开位置然后稍微向外倾斜,使得更易于插入和替换能量导链中的线路。
附图说明
以下基于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践示例。
附图示出如下:
图1是包括三个连接的链节的能量导链的一部分的俯视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链部分的仰视透视图,
图3是在图1中示出的部分沿箭头III的方向的端面视图,
图4是在图1中示出的部分沿箭头IV的方向的侧视图,
图5是在图1中示出的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在图1中示出的部分的上横贯部件的俯视透视图,
图7是在图6中圈出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8是在图6中示出的横贯部件沿箭头VIII的方向的端面视图,
图9是在图6中示出的横贯部件沿箭头IX的方向的侧视图,
图10是在图6中示出的横贯部件的俯视图,
图11是沿图4中的线XI的剖视图,以及
图12是沿图4中的线XII的剖视图,但是下横贯部件在其闭合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的能量导链/拖链的所述部分由三个链节构成,其中,外链节1包括在外侧上与内链节2的侧面带条4搭叠的相对侧面带条3。侧面带条3和4横向于其纵向方向形成相对的带条束,相对的带条束在能量导链的整个长度上持续。
能量导链/拖链包括多个链节1、2,所述多个链节能够相对于彼此在特定枢转角度内枢转,且从第一连接点(未在图中示出)延伸到相对于第一连接点可移动的第二连接点(未在图中示出)。
如从图1和2能够看到的,每个侧面带条3、4包括面向链内侧的内部侧面3a、4a、面向外的外部侧面3b、4b、以及垂直于所述内部侧面和所述外部侧面且沿侧面带条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狭窄面3c、3d、4c、4d。
相对的侧面带条3、4能够由上横贯部件5和下横贯部件6连接到彼此。上横贯部件设计为顶壁,且下横贯部件设计为底壁。图1至5示出前链节1的处于闭合位置的横贯部件5和6,而位于后方的两个链节2和1的横贯部件5和6示出为在打开位置。
横贯部件5、6在其端部上均包括承载区域7,所述承载区域以铰接方式与位于面向横贯部件的前述端部的侧面带条3或4上的承载座8相互作用,以用于使横贯部件在其闭合位置和其打开位置之间枢转。
在前述端部上,沿侧面带条3、4的纵向方向观察且在承载区域7外侧,每个横贯部件5、6包括接触区域9,当横贯部件5、6在其闭合位置时,接触区域的接触表面10定位在侧面带条3或4的内部侧面3a、4a上。
如从图6至10能够具体看到的,横贯部件5、6的接触区域9的从链内侧面向外的侧面11具有一直到接触区域的接触表面10的凸弯曲部。与邻近侧面带条3或4的内部侧面3a、4a一起,接触区域9在接触表面10的点处夹大约75°的角度,如能够具体从图9看到的。由于横贯部件5、6在接触区域9中的凸弯曲部,横贯部件能够在不被在侧面带条3或4的内部侧面3a、4a上的区域阻碍的情况下从该横贯部件的闭合位置一直枢转到其完全打开位置,如以下更加详细说明的。在这一点上,没有力通过接触区域9经由接触表面10施加在侧面带条3或4的内部侧面3a、4a上。
如能够从图5具体看到的,相应承载座8用于在横贯部件5、6的相应端部上的承载区域7,所述承载座在侧面带条3或4的内部侧面3a、4a上朝向链内侧突伸。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横贯部件5、6的接触区域9延伸到承载座8的侧面、直到侧面带条3或4的内部侧面3a、4a。
而且,如能够从图1至3具体看到的,承载座在侧面带条3或4的内部侧面3a、4a上相对于侧面带条3或4的与该承载座相邻的狭窄面3c、3d或4c、4d朝向链内侧偏移。
如同样能够从图1至3看到的,当横贯部件5、6在其闭合位置时,沿横贯部件5、6的纵向方向朝向承载区域7延伸的横贯部件5、6的外部侧面区域相对于侧面带条3或4的各个邻近狭窄侧面3c、3d、4c、4d朝向链内侧稍微偏移。由于横贯部件5、6在接触区域9中的凸弯曲部,偏移朝向接触表面10增加。如能够从图中进一步看到的,横贯部件5、6的面向外的侧面11的、定位在接触区域9外侧且沿横贯部件5、6的纵向方向朝向横贯部件的承载区域7延伸的区域是基本扁平的设计。横贯部件5、6在这个区域中设计为基本扁平板的形式。
如能够从图4和6至8具体看到的,横贯部件5、6的接触区域9包括位于承载区域7任一侧的两个接触区域,每个接触区域具有一个接触表面。
如能够从图4具体看到的,上横贯部件5比下横贯部件6设计得更宽。这反映当假设后链节1是固定的时邻近链节1、2沿逆时针方向的成角度方向,其中,在图1至5中示出的能量导链的所述一部分的面向下侧面的尺寸减小且能量导链的所述一部分的面向上侧面沿成角度方向增加,从而意味着上横贯部件5的宽度必须大于下横贯部件的宽度。
具有接触表面10的接触区域9在承载区域7外侧遍布横贯部件5、6的整个宽度延伸。
如具体在图1、2、4和5中示出的,邻近链节1、2的被设计为顶壁和底壁的横贯部件5、6在整个枢转角度上以可伸缩方式搭叠。侧向界定在侧面带条3、4上的横贯部件5、6的接触区域9在这一点上同样以可伸缩方式搭叠,以使得这些区域也被密封以在邻近链节1、2的整个枢转角度上抵抗灰尘、污垢颗粒或碎屑的进入。
包括接触区域9在内的邻近链节1、2的横贯部件5、6的可伸缩搭叠表面5a、5b、6a、6b在垂直于邻近链节1、2的枢转轴线的区段中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基本同心于枢转轴线且在整个枢转角度上延伸。
搭叠区域的凸起外部侧面(表面5a,6a)和在凸起外部侧面上方延伸的邻近链节1、2的接触区域9的凹进内部侧面(表面s5b,6b)设计成使得当邻近链节1、2的横贯部件5、6枢转打开时,接触表面10沿着位于其下方的未打开的横贯部件5、6的接触区域9的外部侧面(表面5a或6a)移动,而无需任何力施加在未打开横贯部件5、6上。
可伸缩地搭叠在外侧上的邻近链节1、2的横贯部件5、6的、包括接触区域9在内的横贯部件5、6的区域设计成用作能够在预应力下定位在邻近链节1、2的横贯部件5、6上的擦拭器。
如能够从图6和7具体看到的,横贯部件5、6的紧固端均包括沿对应横贯部件5、6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肩部12,横向于横贯部件5、6且在共同轴线上定位的两个轴颈13位于肩部上。
轴颈13设计成使得它们均能够插入位于侧面带条3或4的内部侧面3a、4a上的袋形轴颈座部14,如在图11和12中示出的。
从链内侧平行于侧面带条3、4地面向外的横贯部件5、6的接触区域9的接触表面10的边缘15在轴颈13的轴线下方延伸,最多达到轴颈的高度。在承载区域7的一个侧面上,所述边缘以直线方式沿侧面带条3、4的纵向方向延伸,而在承载区域7的另一侧面上,接触表面10的上边缘15以如下波形延伸,所述波形具有远离承载区域7地行进的基本凹进区域,接着是在搭叠区域中的凸起区域。
如能够从图7、11和12具体看到的,轴颈13是基本柱形的设计且具有在柱体的侧向表面上平行于轴颈13的轴线定位的第一平整区段16。分配给轴颈13的轴颈座部14呈现柱形空间17,柱形空间对应于轴颈13且相对于用于插入轴颈13的开口更宽,以使得轴颈13能够卡扣到轴颈座部14中。柱形空间17的壁包括与轴颈13的第一平整区段对应的平整区段18,其中,所述平整区段18和轴颈13的第一平整区段16相对于彼此定位成使得在横贯部件5、6的闭合位置,轴颈座部14的平整区段18和轴颈13的第一平整区段16定位在彼此上。
如在图11和12中示出的,轴颈13包括平行于轴颈13的轴线定位的第二平整区段19,其中,第二平整区段19定位在轴颈13上,以使得第二平整区段在横贯部件5、6的完全打开位置定位在轴颈座部14的平整区段18上。在横截面上,轴颈13的平整区段16和19形成基本柱形轴颈13的周边的正切部,且轴颈座部14的平整区段18形成轴颈座部14的基本柱形空间17的周边的正切部。
由于上述轴颈13和轴颈座部14的设计,在横贯部件5、6的完全打开位置和横贯部件5、6的闭合位置,轴颈13都在轴颈座部14中的锁定位置,如在图11和12中示出的。
如同样能够从图11和12看到的,轴颈13的第一平整区段16和第二平整区段19相对于彼此以>90°的角度设置,所述角度在横贯部件5、6处于闭合位置和完全打开位置之间的枢转期间被扫过。
为了横贯部件5、6在邻近侧面带条3、4上的进一步紧固,邻近侧面带条在上狭窄面3c、4c和下狭窄面3d、4d的区域中的轴颈座部14之间包括例如带有卡扣鼻部20的卡扣装配装置,如能够从图5看到的。卡扣鼻部20与位于横贯部件5、6的对应紧固端上的卡扣突片21相互作用,以使得卡扣鼻部20在横贯部件5、6的闭合位置到达卡扣突片21之上。与轴颈座部14之间的卡扣鼻部20的位置一致的,卡扣突片21定位成在轴颈13之间的区域中朝向链内侧具有偏移量。如能够从图7看到的,沿侧面带条3、4的纵向方向定位的卡扣突片21的端部区域在轴颈13的面端上指向彼此地一体模制成型。卡扣突片21包括三个基本平面表面21a、21b、21c,卡扣鼻部20在横贯部件5、6的锁定位置定位在所述三个基本平面表面上。表面21a和21c在轴颈13的相反面端上界定。卡扣突片包括在这些表面之间的中间区域中的下位表面21b。
因此,当横贯部件5、6在锁定位置时,卡扣鼻部20定位在两个外表面21a和21c上。在位于下位表面21b上方的卡扣鼻部的中间区域中,卡扣鼻部20包括突起,所述突起在横贯部件5、6的锁定位置到达更远地下方且定位在卡扣突片21的下位表面21b上。卡扣鼻部20因此在其沿侧面带条3、4的纵向方向的整个延伸部分上与卡扣突片21相互作用。
卡扣突片21的下位区域使得可以利用诸如螺丝起子的适当工具从横贯部件5、6的侧面挤压在卡扣鼻部20上,以通过卡扣鼻部20将横贯部件5、6的卡扣突片21从锁定位置释放。
卡扣鼻部20设置在弹性柔性卡扣钩上,弹性柔性卡扣钩位于朝向侧面带条3、4的狭窄面3c、3d、4c、4d且朝向链内侧打开的凹部的底部上。
如能够从图7进一步看到的,邻接面向横贯部件5、6的肩部12的卡扣突片21的外表面21a、21c的侧面是这样的区域22,所述区域相对于这些表面突伸、围绕轴颈13的轴线延伸且连接到横贯部件5、6的肩部12。所述区域22用于加固卡扣突片21和肩部12之间的过渡。当围绕轴颈13的轴线枢转横贯部件5、6时,所述区域22的外轮廓防止与卡扣钩的卡扣鼻部20接触。
如在图7中示出的,开口23设置在区域22之间。
如同样能够从图7看到的,面向邻近侧面带条3、4的卡扣突片21的侧面包括朝向链内侧延伸的倾斜滑动表面24,倾斜滑动表面与在卡扣钩上的卡扣鼻部20相互作用,以使得给定横贯部件5、6相对于侧面带条3、4的基本垂直位置,当横贯部件5、6的轴颈13插入到轴颈座部14中时,卡扣钩在凹部中被向外推动。在横贯部件5、6的闭合位置,倾斜滑动表面24在卡扣鼻部20和向下延伸的突起下方定位在面向链内侧的卡扣钩的侧面上。
附图标记列表
1 链节
2 链节
3 侧面带条
3a 内部侧面
3b 外部侧面
3c 狭窄面
3d 狭窄面
4 侧面带条
4a 内部侧面
4b 外部侧面
4c 狭窄面
4d 狭窄面
5 上横贯部件
5a 可伸缩搭叠表面
5b 可伸缩搭叠表面
6 下横贯部件
6a 可伸缩搭叠表面
6b 可伸缩搭叠表面
7 承载区域
8 承载座
9 接触区域
10 接触表面
11 面向外的侧面
12 肩部
13 轴颈
14 轴颈座部
15 接触表面的边缘
16 第一平整区段
17 柱形空间
18 平整区段
19 第二平整区段
20 卡扣鼻部
21 卡扣突片
21a 表面
21b 表面
21c 表面
22 区域
23 开口
24 倾斜的滑动表面
Claims (15)
1.一种能量导链,其用于将线缆、软管从第一连接点引导到相对于第一连接点移动的第二连接点,所述能量导链包括能够相对于彼此在特定枢转角度内枢转的多个塑料链节(1,2),每个塑料链节包括两个侧面带条(3,4),侧面带条包括面向链内侧的内部侧面(3a,4a)、面向外的外部侧面(3b,4b)和垂直于所述内部侧面和所述外部侧面且沿侧面带条(3,4)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狭窄面(3c,3d,4c,4d),其中,侧面带条(3,4)横向于其纵向方向形成相对的带条束,并且相对的侧面带条(3,4)中的至少一些由横贯部件(5,6)连接到彼此,横贯部件中的至少一些在其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包括承载区域(7),所述承载区域与位于面向横贯部件(5,6)的前述端部的侧面带条(3,4)上的承载座(8)以铰接方式相互作用,以使横贯部件(5,6)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且横贯部件(5,6)在前述端部上沿侧面带条(3,4)的纵向方向观察且在承载区域(7)外侧包括接触区域(9),接触区域的接触表面(10)当在闭合位置时定位在侧面带条(3,4)的内部侧面(3a,4a)上,其特征在于,横贯部件(5,6)的接触区域(9)的从链内侧面向外的那个侧面(11)包括一直到接触区域的接触表面(10)的凸弯曲部、或所述横贯部件的接触区域的从链内侧面向外的那个侧面过渡成直线倾斜部,且与侧面带条(3,4)的内部侧面(3a,4a)夹<90°的角度,以使得在横贯部件(5,6)被枢转打开直到达到完全打开位置时接触表面(10)沿侧面带条(3,4)的内部侧面(3a,4a)朝向链内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导链,其特征在于,在接触表面(10)处的接触区域(9)的外部侧面和侧面带条(3,4)的内部侧面(3a,4a)之间的角度≤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量导链,其特征在于,承载座(8)在侧面带条(3,4)的内部侧面(3a,4a)上突伸,其中,横贯部件(5,6)的接触区域(9)延伸到承载座(8)的侧面,直到侧面带条(3,4)的内部侧面(3a,4a)。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量导链,其特征在于,承载座(8)在侧面带条(3,4)的内部侧面(3a,4a)上相对于邻近于承载座的侧面带条(3,4)的狭窄面(3c,3d,4c,4d)朝向链内侧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量导链,其特征在于,当横贯部件(5,6)在其闭合位置时,包括承载区域(7)在内的、横贯部件(5,6)的外部侧面的沿横贯部件(5,6)的纵向方向朝向承载区域(7)延伸的区域相对于侧面带条(3,4)的邻近狭窄面(3c,3d,4c,4d)朝向链内侧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量导链,其特征在于,横贯部件(5,6)的外部侧面的、定位在接触区域(9)外侧且沿横贯部件(5,6)的纵向方向朝向横贯部件的承载区域(7)延伸的区域是基本扁平的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量导链,其特征在于,横贯部件(5,6)的、定位在接触区域(9)外侧且沿横贯部件(5,6)的纵向方向朝向横贯部件的承载区域(7)延伸的区域设计为基本扁平板的形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量导链,其特征在于,接触区域(9)包括位于承载区域(7)的任一侧上的两个接触区域,每个接触区域具有一个接触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量导链,其特征在于,横贯部件(5,6)的前述端部包括肩部(12),定位在一根轴线上的两个轴颈(13)位于肩部上,每个轴颈能够插入到位于侧面带条(3,4)的内部侧面(3a,4a)上的袋形轴颈座部(14)中,且横贯部件(5,6)的接触区域(9)的接触表面(10)的从链内侧面向外的那个边缘定位在轴颈(13)的轴线下方、或最多定位在轴颈的轴线的高度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量导链,其特征在于,轴颈(13)是基本柱形的设计且具有在柱体的侧向表面上平行于柱轴线定位的第一平整区段(1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能量导链,其特征在于,分配给轴颈(13)的邻近侧面带条(3,4)的轴颈座部(14)呈现柱形空间(17),柱形空间对应于轴颈(13)且相对于用于插入轴颈(13)的开口更宽,以使得轴颈(13)能够卡扣到轴颈座部(14)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能量导链,其特征在于,柱形空间(17)的壁包括平整区段(18),其中,所述平整区段和轴颈(13)的第一平整区段(16)关于彼此定位成使得在横贯部件(5,6)的闭合位置,柱形空间(17)的平整区段(18)和基本柱形轴颈(13)的第一平整区段(16)彼此相对地定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能量导链,其特征在于,轴颈(13)包括平行于轴颈(13)的柱轴线定位的第二平整区段(19),其中,第二平整区段(19)在轴颈(13)上定位成使得在横贯部件(5,6)的完全打开位置,第二平整区段与轴颈座部(14)的柱形空间(17)的平整区段(18)相对地定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能量导链,其特征在于,柱形设计的轴颈(13)的第一平整区段(16)和第二平整区段(19)相对于彼此以>90°的角度设置,横贯部件(5,6)在其闭合位置和其完全打开位置之间枢转期间扫过所述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量导链,其特征在于,具有接触表面(10)的接触区域(9)在承载区域(7)外侧遍布横贯部件(5,6)的整个宽度延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202013101457.5 | 2013-04-05 | ||
DE202013101457U DE202013101457U1 (de) | 2013-04-05 | 2013-04-05 | Energieführungskette |
PCT/EP2014/056134 WO2014161763A1 (de) | 2013-04-05 | 2014-03-27 | Energieführungskett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9336A CN105229336A (zh) | 2016-01-06 |
CN105229336B true CN105229336B (zh) | 2017-07-07 |
Family
ID=48465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16687.6A Active CN105229336B (zh) | 2013-04-05 | 2014-03-27 | 能量导链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76480B2 (zh) |
EP (1) | EP2981737B1 (zh) |
CN (1) | CN105229336B (zh) |
DE (1) | DE202013101457U1 (zh) |
ES (1) | ES2624214T3 (zh) |
PL (1) | PL2981737T3 (zh) |
TW (1) | TWI558933B (zh) |
WO (1) | WO201416176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14100481U1 (de) | 2014-02-04 | 2014-05-06 | Igus Gmbh | System und Koppel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Ankoppeln einer fahrbaren Maschine, insbesondere eines Container-Stapelkrans, an eine Fahrversorgung, sowie Kupplung hierfür |
DE202015100484U1 (de) * | 2015-02-02 | 2016-03-03 | Igus Gmbh | Leitungsführungseinrichtung mit einem Bewegungssensor, sowie Antriebsanordnung und Wickelvorrichtung mit einer solchen Leitungsführungseinrichtung |
DE202016102154U1 (de) * | 2016-04-22 | 2017-07-26 | Igus Gmbh | Kettenglied für Energieführungskette und Energieführungskette |
DE202017102147U1 (de) * | 2017-04-10 | 2017-05-05 | Igus Gmbh | Leitungsdurchführung, insbesondere Zugentlastung für eine Energieführungskette |
TWI609140B (zh) * | 2017-05-10 | 2017-12-21 | 欣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電纜線護管之鏈片結構改良 |
DE202019101608U1 (de) * | 2019-03-20 | 2019-09-23 | Igus Gmbh | Systeme zur Positionsbestimmung mit einer Energieführungskette |
JP2023532405A (ja) | 2020-05-27 | 2023-07-28 | イグス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ター ハフトゥング | フレキシブル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を有するエネルギーガイドチェーン、サイドプレート、及びそのための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DE202020103046U1 (de) | 2020-05-27 | 2021-09-02 | Igus Gmbh | Energieführungskett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01277U (zh) * | 1985-12-17 | 1987-06-27 | ||
CN101346566A (zh) * | 2005-12-23 | 2009-01-14 | 缆线牵引有限公司 | 具有锁合装置的链节 |
DE202011004785U1 (de) * | 2011-04-01 | 2011-07-07 | igus GmbH, 51147 | Energieführungskette mit deformierbaren Gelenkelementen |
DE202011004762U1 (de) * | 2011-04-04 | 2011-09-07 | Igus Gmbh | Energieführungskette |
CN102330734A (zh) * | 2010-06-18 | 2012-01-25 | 百乐仕株式会社 | 铰链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647080A1 (de) | 1996-11-14 | 1998-05-28 | Murrplastik Systemtechnik Gmbh | Kettenglied für Energieführungsketten |
JP3510976B2 (ja) * | 1998-08-10 | 2004-03-29 | 株式会社ハーモ総研 | ケーブルホースの保護案内チェーン |
DE102008016954A1 (de) | 2008-04-01 | 2009-10-29 | Werner & Pfleiderer Lebensmitteltechnik Gmbh | Teigbearbeitungsmaschine sowie Übergabe-Spreizband für eine derartige Teigbearbeitungsmaschine |
DE202009005650U1 (de) | 2009-04-17 | 2009-07-02 | Igus Gmbh | Energieführungskette |
DE102011113378A1 (de) | 2011-09-16 | 2013-03-21 | Tsubaki Kabelschlepp GmbH | Kettenglied |
-
2013
- 2013-04-05 DE DE202013101457U patent/DE202013101457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4
- 2014-03-27 WO PCT/EP2014/056134 patent/WO2014161763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3-27 EP EP14713451.4A patent/EP2981737B1/de active Active
- 2014-03-27 ES ES14713451.4T patent/ES2624214T3/es active Active
- 2014-03-27 US US14/782,166 patent/US9476480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3-27 CN CN201480016687.6A patent/CN105229336B/zh active Active
- 2014-03-27 PL PL14713451T patent/PL2981737T3/pl unknown
- 2014-04-03 TW TW103112402A patent/TWI558933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01277U (zh) * | 1985-12-17 | 1987-06-27 | ||
CN101346566A (zh) * | 2005-12-23 | 2009-01-14 | 缆线牵引有限公司 | 具有锁合装置的链节 |
CN102330734A (zh) * | 2010-06-18 | 2012-01-25 | 百乐仕株式会社 | 铰链装置 |
DE202011004785U1 (de) * | 2011-04-01 | 2011-07-07 | igus GmbH, 51147 | Energieführungskette mit deformierbaren Gelenkelementen |
DE202011004762U1 (de) * | 2011-04-04 | 2011-09-07 | Igus Gmbh | Energieführungskett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02395A (zh) | 2015-01-16 |
DE202013101457U1 (de) | 2013-04-19 |
WO2014161763A1 (de) | 2014-10-09 |
US9476480B2 (en) | 2016-10-25 |
ES2624214T3 (es) | 2017-07-13 |
EP2981737B1 (de) | 2017-02-08 |
US20160069421A1 (en) | 2016-03-10 |
CN105229336A (zh) | 2016-01-06 |
EP2981737A1 (de) | 2016-02-10 |
PL2981737T3 (pl) | 2017-08-31 |
TWI558933B (zh) | 2016-1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29336B (zh) | 能量导链 | |
KR101078577B1 (ko) | 에너지 유도 체인 | |
EP2694840B1 (de) | Energieführungskette | |
JP5832290B2 (ja) | パッケージング装置、それを使用して商品を衝撃から保護する装置、それを使用して商品のコーナーを衝撃から保護する装置 | |
KR101853488B1 (ko) | 에너지 유도 체인 | |
KR100313818B1 (ko) | 용기용펌프장치 | |
US6058572A (en) | Clip | |
US10501982B2 (en) | Plug-in connector | |
CN108861026A (zh) | 一种容器盖 | |
DE19824738A1 (de) | Ausguß für Beutel | |
CN110446661A (zh) | 纸容器 | |
CN205652676U (zh) | 一种箱体侧板 | |
DE10111867A1 (de) | Kippgelenkausbildung eines Staubsauger-Saugkanals | |
EP3586035A1 (de) | Energieführungskette und rollenmodul | |
DE19602215C2 (de) | Transport- und Lagerbehälter | |
CN201650021U (zh) | 推拉翻转门窗 | |
HUE035523T2 (en) | Connector plug | |
CN205546759U (zh) | 一种硬质地膜 | |
CN204282678U (zh) | 一种遮阳蓬的边框 | |
CN106231969A (zh) | 抽吸嘴和硬面清洁设备 | |
CN103653609B (zh) | 多折伞伞骨 | |
US20230286554A1 (en) | Convolute for a bellows of a gangway and bellows of a gangway | |
CN207943277U (zh) | 一种包装箱 | |
US20210401154A1 (en) | Drinking Bag | |
KR102251418B1 (ko) | 밀봉 가스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