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7339B - 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装置及aps节点 - Google Patents

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装置及aps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7339B
CN105227339B CN201410313001.1A CN201410313001A CN105227339B CN 105227339 B CN105227339 B CN 105227339B CN 201410313001 A CN201410313001 A CN 201410313001A CN 105227339 B CN105227339 B CN 105227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s
code
node
aps node
reverse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30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27339A (zh
Inventor
李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1300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2733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9493 priority patent/WO2015184727A1/zh
Priority to KR1020177002727A priority patent/KR102000128B1/ko
Priority to JP2017500008A priority patent/JP2017521943A/ja
Publication of CN105227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7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27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7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装置及APS节点,该方法包括:确定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的节点状态为以下至少之一: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非信号失效SF和非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该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在接收到信号失效SF和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该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进入恢复等待WTR时间,且超过该WTR时间;撤消APS节点的倒换状态。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节点的APS状态在不同倒换状态中来回切换,导致业务丢包的问题,达到了节省保护倒换处理时间,提高业务稳定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装置及APS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装置及APS 节点。
背景技术
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fer Network,简称为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更加适合于IP业务特性的传输管道。保护特性是PTN的一大特色,具备丰富的保护方式,遇到网络故障时能够实现基于50ms的电信级业务保护倒换,实现传输级别的业务保护和恢复。
PTN设备需要遵从《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技术要求》的相关说明,在10.3.7.2一节中,详细描述了环网节点APS(自动保护倒换)协议状态和状态机的具体方案。已有的APS协议的实现中,存在如下的隐患(以保护锁定和强制倒换为例)。图1是相关技术中APS状态机各个状态间迁移的拓扑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拓扑图简单如下:A(西向)——(东向)B(西向)——(东向)C(西向)——(东向)A。
步骤1,在A的西向下发保护闭锁;B的东向下发强制倒换。
由于保护闭锁优先级高,所以此时A点上APS协议请求为LP(保护闭锁);B上面APS协议请求为LP(保护闭锁)。
步骤2,状态稳定后,此时A的西向和东向都应该发送保护闭锁的请求码,B在东向短径应答RR(反向请求),西向长径发送LP请求码。
步骤3,某个时刻,B点的APS字节刚好送出,报文尚未送达A;此时A点用户取消LP设置,发出NR(无请求)。
步骤4,B收到A送过来的无请求码,此时配置的FS(强制倒换)优先级最高,进入倒换状态;A西向收到RR码,东向收到LP,再次进入LP。
步骤5,A西向发出RR码,东向发出LP;B东向发出FS,西向发出FS。
步骤6,A收到对方发出的APS之后,西向发出RR码,东向发出FS,进入倒换状态;B的东向发出RR,西向发出LP,进入保护锁定状态。
步骤7,AB再次收到对方发出的APS之后,西向发出RR码,东向发出LP;B的东向发出RR,西向发出FS。
之后就一直在步骤6和7之间循环,最终节点的APS状态就会一直在保护锁定LP和强制倒换FS之间来回切换,导致业务丢包,影响业务的稳定。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节点的APS状态存在在保护闭锁LP和强制倒换FS之间来回切换的状态,导致业务丢包,影响到业务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装置及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节点的APS状态存在在保护闭锁LP和强制倒换FS之间来回切换的状态,导致业务丢包,影响到业务稳定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包括: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确定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的节点状态为以下至少之一: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非信号失效SF和非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在接收到信号失效 SF和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进入恢复等待WTR时间,且超过所述WTR时间;撤消所述APS节点的倒换状态。
优选地,在所述节点状态为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非信号失效 SF和非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还包括:确定在所述APS节点没有检测到段层故障和/或没有接收到人工倒换操作命令。
优选地,确定所述APS节点的节点状态为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所述非SF和所述非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包括:确定所述APS节点在短径上接收到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在长径上接收到非SF和非SD的反向请求码。
优选地,确定所述APS节点的节点状态为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在接收到所述SF和所述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进入恢复等待WTR时间,且超过所述WTR时间包括:确定所述APS节点在短径上接收到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在长径上接收到所述SF和所述SD的反向请求码。
优选地,撤消所述APS节点的倒换状态包括:将所述APS节点的倒换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的节点状态为以下至少之一: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非信号失效SF和非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在接收到信号失效SF和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进入恢复等待WTR时间,且超过所述WTR时间;撤消模块,用于撤消所述APS节点的倒换状态。
优选地,所述APS状态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所述APS节点没有检测到段层故障和/或没有接收到人工倒换操作命令。
优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APS节点在短径上接收到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在长径上接收到非SF和非SD的反向请求码。
优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APS节点在短径上接收到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在长径上接收到所述SF和所述SD的反向请求码。
优选地,所述撤消模块包括: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APS节点的倒换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通过本发明,采用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确定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的节点状态为以下至少之一: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非信号失效SF和非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在接收到信号失效SF和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进入恢复等待WTR时间,且超过所述WTR时间;撤消所述APS 节点的倒换状态,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节点的APS状态在不同倒换状态中来回切换,导致业务丢包,影响到业务稳定的问题,进而达到了节省了保护倒换的处理时间,提高了业务的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APS状态机各个状态间迁移的拓扑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装置中第一确定模块32的优选结构框图一;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装置中第一确定模块32的优选结构框图二;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装置中撤消模块34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的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倒换状态到空闲状态迁移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确定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的节点状态为以下至少之一: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非信号失效SF和非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该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在接收到信号失效SF和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该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进入恢复等待WTR 时间,且超过该WTR时间;
步骤S204,撤消APS节点的倒换状态。
通过上述步骤,依据节点状态判断APS节点是否处于死循环的需要撤消的状态,即判断节点状态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当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非信号失效SF和非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该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或者确定了该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在接收到信号失效SF和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该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进入恢复等待WTR时间,且超过该WTR时间时,可以确定需要对APS节点执行倒换状态的变更处理,之后撤销该APS节点的倒换状态,相对于相关技术中,节点一直处于来回切换的循环,导致业务丢包。采用上述处理,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保护倒换的处理时间,提高了业务的稳定性的效果。
优选地,在节点状态为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非信号失效SF和非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该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还可以对APS节点是否检测到段层故障和/或接收到人工倒换操作命令,在该APS节点没有检测到段层故障和/或没有接收到人工倒换操作命令,才确定节点状态满足预定条件。
另外,在节点状态为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非SF和非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该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的情况下,确定节点状态满足预定条件时,可以确定以下内容:确定APS节点在短径上接收到反向请求码,在长径上接收到非SF和非SD的反向请求码。
以及,在节点状态为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SF和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该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的情况下,确定节点状态满足预定条件时,可以确定以下内容:确定APS节点在短径上接收到反向请求码,在长径上接收到SF和SD的反向请求码。
撤消APS节点的倒换状态可以是将APS节点的倒换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32和撤消模块3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确定模块32,用于确定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的节点状态为以下至少之一:APS 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非信号失效SF和非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该 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在接收到信号失效SF和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该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进入恢复等待WTR时间,且超过该WTR时间;撤消模块34,连接至上述第一确定模块32,用于撤消APS节点的倒换状态。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3所示的模块外,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42,下面对该第二确定模块42进行说明。
第二确定模块42,连接至上述第一确定模块32和撤销模块34,用于在节点状态为APS 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非信号失效SF和非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该 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确定在APS节点没有检测到段层故障和/或没有接收到人工倒换操作命令。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装置中第一确定模块32的优选结构框图一,如图5所示,该第一确定模块32包括第一确定单元52,下面对该第一确定单元 52进行说明。
第一确定单元52,用于确定APS节点在短径上接收到除该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在长径上接收到非SF和非SD的反向请求码。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装置中第一确定模块32的优选结构框图二,如图6所示,该第一确定模块32包括第二确定单元63 ,下面对该第二确定单元 63 进行说明。
第二确定单元63 ,用于确定APS节点在短径上接收到除该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在长径上接收到SF和SD的反向请求码。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装置中撤消模块34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撤消模块34包括:切换单元72,下面对该切换单元72进行说明。
切换单元72,用于将APS节点的倒换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APS节点80包括上述任一项APS状态处理装置82。
针对相关技术中,节点的APS状态不稳定导致的倒换状态来回切换的问题,提出一种提高环网保护状态稳定性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技术要求》所描述的环网保护倒换APS状态机的描述。
2,如果节点收到非SF和SD的反向请求码,并且本身也同时发出反向请求码,则撤销本节点的原来的倒换状态。
3,如果节点收到SF和SD的反向请求码,并且本身也同时发出反向请求码,则应该进入 WTR时间,并在WTR时间结束后撤销本节点的倒换状态。
下面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该提高环网保护状态稳定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拓扑图简单如下:A(西向)——(东向)B(西向)——(东向)C(西向)——(东向)A。
第一步,在A的西向下发保护闭锁;B的东向下发强制倒换。
由于保护闭锁优先级高,所以此时A点上APS协议状态为保护闭锁;B上面APS协议状态为保护闭锁。
第二步,状态稳定后,此时A的西向和东向都应该发送保护闭锁的请求码,B在东向短径应答RR,西向长径发送LP请求码。
第三步,某个时刻,B点的保护锁定APS字节刚好送出,报文尚未送达A;此时A点用户取消LP设置,发出无请求码。
第四步,A西向收到RR码,东向收到LP码,再次进入保护锁定状态;B收到A送过来的无请求码,此时配置的FS优先级最高,进入强制倒换状态。
第五步,A西向发出RR码,东向发出LP;B东向发出FS,西向发出FS。
第六步,A节点西向收到RR码,东向收到FS码,此时根据模块2,撤销保护锁定状态,进入无倒换状态;B此时东向收到RR码,西向收到LP码,此时重新计算倒换状态,依然保持强制倒换状态。
第七步,AB再次收到对方发出的APS之后,A节点西向发出RR码,东向发出FS;B 的东向发出FS,西向发出FS。
至此,环网倒换状态稳定为强制倒换状态。
通过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不仅解决了节点保护状态来回切换的问题,而且节省了保护倒换处理的时间,提高了业务的稳定性。
下面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倒换状态到空闲状态迁移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902,判断WTR是否超时,如果WTR超时,应该放弃桥接和倒换,迁移到空闲态,并向东西向发出NR请求码。
步骤S904,判断外部发起的人工倒换命令是否被清楚,如果外部发起的人工倒换命令被清除,应该放弃桥接和倒换,迁移到空闲态,并向东西向发出NR请求码。
步骤S906,判断在东西向是否都收到NR请求,如果在东西向都收到NR请求,应该放弃桥接和倒换,迁移到空闲态,并向东西向发出NR请求码。
步骤S908,判断是否收到自己发出的APS请求,如果在东向或西向收到自己发出的APS 请求,并判断同时有没有收到其他的APS请求。
步骤S910,如果同时没有收到其它的APS请求时,应该立刻迁移到空闲态,并且向东西向发出NR请求码。
步骤S912,如果收到其他APS请求,根据当前收到的最高的APS请求来动作。
步骤S914,节点在短径上收到RR码,长径收到非SF/SD的倒换码,如果此时节点没有检测到段层故障,也没有收到外部的人工操作命令,那么进入到空闲状态,发出NR码。
步骤S916,如果在短径上收到RR码,长径收到SF/SD的倒换码,则不应该撤销倒换,而是进入到WTR状态。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的节点状态为以下至少之一: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非信号失效SF和非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在接收到信号失效SF和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进入恢复等待WTR时间,且超过所述WTR时间;
撤消所述APS节点的倒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节点状态为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非信号失效SF和非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还包括:
确定在所述APS节点没有检测到段层故障和/或没有接收到人工倒换操作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APS节点的节点状态为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所述非SF和所述非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包括:
确定所述APS节点在短径上接收到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在长径上接收到非SF和非SD的反向请求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APS节点的节点状态为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在接收到所述SF和所述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进入恢复等待WTR时间,且超过所述WTR时间包括:
确定所述APS节点在短径上接收到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在长径上接收到所述SF和所述SD的反向请求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撤消所述APS节点的倒换状态包括:
将所述APS节点的倒换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6.一种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的节点状态为以下至少之一: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接收到非信号失效SF和非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所述APS节点发出反向请求RR码,并且在接收到信号失效SF和信号劣化SD的反向请求码和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之后,进入恢复等待WTR时间,且超过所述WTR时间;
撤消模块,用于撤消所述APS节点的倒换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所述APS节点没有检测到段层故障和/或没有接收到人工倒换操作命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APS节点在短径上接收到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在长径上接收到非SF和非SD的反向请求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APS节点在短径上接收到除所述APS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发出的RR码,在长径上接收到所述SF和所述SD的反向请求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撤消模块包括:
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APS节点的倒换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11.一种自动保护倒换APS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CN201410313001.1A 2014-07-02 2014-07-02 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装置及aps节点 Active CN105227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3001.1A CN105227339B (zh) 2014-07-02 2014-07-02 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装置及aps节点
PCT/CN2014/089493 WO2015184727A1 (zh) 2014-07-02 2014-10-24 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装置及aps节点
KR1020177002727A KR102000128B1 (ko) 2014-07-02 2014-10-24 자동 보호 스위칭 aps 상태 처리 방법, 장치 및 aps 노드
JP2017500008A JP2017521943A (ja) 2014-07-02 2014-10-24 自動保護スイッチングaps状態処理の方法、装置及びapsノー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3001.1A CN105227339B (zh) 2014-07-02 2014-07-02 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装置及aps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7339A CN105227339A (zh) 2016-01-06
CN105227339B true CN105227339B (zh) 2019-11-12

Family

ID=54766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3001.1A Active CN105227339B (zh) 2014-07-02 2014-07-02 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装置及aps节点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521943A (zh)
KR (1) KR102000128B1 (zh)
CN (1) CN105227339B (zh)
WO (1) WO20151847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1568B (zh) * 2015-12-26 202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11901169B (zh) * 2020-07-28 2022-09-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环网保护状态机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1123A (zh) * 2006-12-31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光传输网络的倒换方法和装置
CN101141211A (zh) * 2007-02-27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复用段倒换一致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01621347A (zh) * 2008-06-30 2010-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倒换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006188A (zh) * 2010-11-19 2011-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网中的路径回切方法及装置
CN102420753A (zh) * 2011-11-28 2012-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保护倒换aps协议状态迁移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7709B2 (ja) * 1998-08-20 2004-03-15 株式会社東芝 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2002111693A (ja) * 2000-09-29 2002-04-12 Fujitsu Ltd 双方向リング切替制御方法
JP4798074B2 (ja) * 2007-06-26 2011-10-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インタフェース切替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336691B1 (ko) * 2009-08-17 2013-12-04 알까뗄 루슨트 이더넷 선형 보호 스위칭의 상태 전환을 위한 방법 및 수단
GB2488729B (en) * 2009-12-28 2015-11-04 Fujitsu Ltd Method of switching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and nod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1123A (zh) * 2006-12-31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光传输网络的倒换方法和装置
CN101141211A (zh) * 2007-02-27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复用段倒换一致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01621347A (zh) * 2008-06-30 2010-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倒换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006188A (zh) * 2010-11-19 2011-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网中的路径回切方法及装置
CN102420753A (zh) * 2011-11-28 2012-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保护倒换aps协议状态迁移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028954A (ko) 2017-03-14
WO2015184727A1 (zh) 2015-12-10
KR102000128B1 (ko) 2019-07-15
CN105227339A (zh) 2016-01-06
JP2017521943A (ja) 2017-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4584B2 (en) Node, network system, frame transfer method, and frame transfer program
US8811168B2 (en) Transient loop prevention in a hybrid layer-2 network
US20070104093A1 (en) Method of inter-RPR-ring bridge redundancy
US8179788B2 (en)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ring network
JP4628945B2 (ja) レイヤ2ネットワーク
KR20150051107A (ko) 신속한 경로 설정 및 장애 복구 방법
CN104301226A (zh) 一种指定路由桥选举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055163A (zh) 一种双归属设备及其保护切换方法
CN108337144A (zh) Td-lte城域回传网络、路径保护方法
CN104639437A (zh) 堆叠系统中广播报文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5227339B (zh) 自动保护倒换aps状态处理方法、装置及aps节点
WO2012097595A1 (zh) 一种共享网状保护实现方法及系统
WO2017000096A1 (zh)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和网络设备
US9692636B2 (en) Relay system and relay device
CN101114880A (zh) 一种光传送网多保护通道线性保护的实现方法
CN106789623B (zh) 基于ospf协议的链路通信保障方法和系统
CN102209001A (zh) 以太网线性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1668235A (zh) 一种t-mpls网络中实现m:n保护的方法
CN102857423A (zh) 一种分布式链路聚合系统中业务流转发方法及节点
CN104579736B (zh) 一种环路数据传输方法及节点设备
JPWO2006075402A1 (ja) オープンループ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装置及びオープンループ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
US9634937B2 (en) Relay system and relay device
CN1753336B (zh) 提高业务恢复能力的环网组网方法及业务保护方法
US9001646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KR101442567B1 (ko) 링 네트워크 토폴로지에서 프레임기반 라우팅을 이용한 프레임 무손실 통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30

Address after: 210012 Nanjing, Yuhuatai District, South Street, Bauhinia Road, No. 68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Applicant before: ZTE Corpor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