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7692B -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7692B
CN105207692B CN201510547004.6A CN201510547004A CN105207692B CN 105207692 B CN105207692 B CN 105207692B CN 201510547004 A CN201510547004 A CN 201510547004A CN 105207692 B CN105207692 B CN 1052076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pipe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signal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70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7692A (zh
Inventor
王成
伍长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470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7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7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7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7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7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其中,无线通讯设备包括频率发生器、以及与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相连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该无线通讯设备还包括与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的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其包括:接地通路,用于在所述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时,将所述频率发生器输出的射频信号传输至地端;及开关单元,用于在所述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时,控制所述接地通路导通。本发明彻底消除了频率发生器所产生的无用且有害的射频信号的危害。

Description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无线通讯设备,例如对讲机,一般包括频率发生器FGU(FrequencyGenerate Unit)、以及与该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相连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
当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发射时隙状态时,频率发生器所产生的射频信号可以通过发射模块进行传输。当无线通讯设备处于接收时隙状态时,频率发生器所产生的射频信号可以通过接收模块进行传输。当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时,例如,关时隙状态可以是发射关时隙状态,或者接收省电状态,此时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均不工作,即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此时不进行射频信号的传输。
在无线通讯设备从关时隙状态向发射时隙状态或者接收时隙状态过渡时,无线通讯设备的压控振荡器(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都会提前工作,以保证频率发生器能够输出稳定的射频信号。由于该压控振荡器的锁定时间一般在3ms以上,导致此段锁定时间内频率发生器所产生的射频信号由于不能通过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进行传输,而成为无用且有害的射频信号。因此,在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时,无线通讯设备通常存在射频信号泄露的问题。
针对上述无线通讯设备通常存在射频信号泄漏的问题,解决办法大多是采用屏蔽与隔离的方法来消除无用且有害的该射频信号。目前,通常在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处使用收发分离的电路或者隔离芯片,其隔离度往往与复杂度及所耗费的成本呈正比。
图1示意了现有技术采用开关二极管的隔离电路,该隔离电路中收发使用两个不同的开关二极管,虽然该隔离电路成本较低,但是隔离度也较差。 如图2所示,在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的一段时间内,射频信号功率明显地出现一个台阶,从-79.33dBm恶化至-65.75dBm,表明此时存在射频信号的泄漏,导致关时隙状态时间段内的射频信号功率(下文简称为关时隙功率)超标,同时也无法满足-57dBm的接收本振泄漏指标。
图3示意了现有技术采用缓冲器的隔离电路,该隔离电路在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之前分别设置了两个相互独立的用于隔离放大的Buffer(缓冲器),虽然隔离度有所提高,但是该隔离电路过于复杂,所占用的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的体积过大,导致隔离电路成本过高。
图4示意了现有技术采用隔离放大器及电子开关的隔离电路,该隔离电路中使用了专业的隔离放大器及电子开关,同样存在隔离电路成本过高的问题。
但是无论成本多昂贵的隔离电路的隔离度有多高,仍然会有少部分的射频信号泄漏,导致该射频信号的危害无法彻底消除,消除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无线通讯设备中泄漏的射频信号的危害无法彻底消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讯设备,包括频率发生器、以及与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相连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无线通讯设备还包括与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的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其包括:接地通路,用于在所述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时,将所述频率发生器输出的射频信号传输至地端;及开关单元,用于在所述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时,控制所述接地通路导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为受控于所述无线通讯设备输出的发射使能信号和接收使能信号的或非门电路单元,其中,当所述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所述发射使能信号和接收使能信号均为无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或非门电路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用于根据所述发射使能信号和接收使能信号产生控制所述接地通 路导通或者关断的关时隙控制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通断,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信号,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信号即为所述关时隙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通断由所述发射使能信号和所述接收使能信号其中之一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通断由该两使能信号的另一信号控制;所述发射使能信号和所述接收使能信号均为无效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三开关管导通;所述第二开关管由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导通,向所述第三开关管输出可使所述接地通路导通的信号,导通的所述第三开关管将该信号作为所述关时隙控制信号输出,从而控制所述接地通路导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为P型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N型MOS管,所述第三开关管为P型MOS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和第二开关管的漏极分别连接至驱动端,第一开关管的漏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地端,第二开关管的源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地端,第二开关管的源极输出作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输入,第三开关管的漏极输出所述关时隙控制信号;所述接收使能信号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栅极,以控制第一开关管源极与漏极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输出连接第二开关管的栅极,以控制第二开关管漏极与源极之间的通断;所述发射使能信号连接第三开关管的栅极,以控制第三开关管源极与漏极之间的通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端为电源电压,通过磁珠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相连,并通过所述磁珠串联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相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地通路包括第一开关二极管,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地端相连,其中,所述关时隙控制信号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正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串联电路,所述串联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电容及第四电阻,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端,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四电阻的连接点作为公共接点,分别连接至所述接收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及所述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讯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频率发生器输出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发射模块的发射通路、以及用于将所述频率发生器输出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接收模块的接收通路;所述发射通路包括第二开关二极管,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发射使能信号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的正极;所述接收通路包括第三开关二极管,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二极管的负极,所述接收使能信号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二极管的正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讯设备的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所述无线通讯设备包括频率发生器、以及与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相连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其中,所述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包括:于所述无线通讯设备中设置与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的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其包括接地通路和开关单元;及在所述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时,通过所述开关单元控制所述接地通路导通,进而通过导通的所述接地通路将所述频率发生器输出的射频信号传输至地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摈弃了现有技术中对有害信号采取的“堵”(即增加隔离度)的方式,而创新性地采用了“疏”的方式,通过于无线通讯设备中设置与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的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使得在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即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均不工作的情况下,射频发生器所产生的无用且有害的射频信号能够通过该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被疏导至地端,从而彻底消除了该射频信号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使用开关二极管的隔离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2为采用图1中隔离电路测试关时隙功率的测试结果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使用缓冲器的隔离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使用隔离放大器及电子开关的隔离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的原理框图。
图6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中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7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中开关单元的原理框图。
图8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的电路简图。
图9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的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采用本发明中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测试关时隙功率的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100包括频率发生器20、以及与频率发生器20的输出端分别相连的发射模块30和接收模块40。该无线通讯设备100还包括与频率发生器20的输出端相连的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10,其包括接地通路11和开关单元12。
其中,接地通路11用于在无线通讯设备100处于关时隙状态时,将频率发生器20输出的射频信号传输至地端。开关单元12用于在无线通讯设备100处于关时隙状态时,控制接地通路11导通。
当无线通讯设备100处于关时隙状态时,由于发射模块30和接收模块40均不工作,此时,频率发生器20输出的射频信号为无用且有害的,通过开关单元12控制接地通路11导通,进而使得导通的接地通路能够将该射频信号传输至地端,从而彻底消除了该射频信号的危害,降低了无线通讯设备100的关时隙功率,不仅满足了关时隙功率指标,还满足了接收本振泄露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通讯设备100所处的状态是通过时序信号控制的,而该时序信号是由无线通讯设备100输出得到的,无需进行任何额外的测试。具体地,该时序信号是由无线通讯设备100中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根据空口协议的时序要求产生的。
请参阅图6,在一实施例中,开关单元12为受控于无线通讯设备100输出的发射使能信号和接收使能信号的或非门电路单元12’。其中,当无线通讯设备100处于关时隙状态,发射使能信号和接收使能信号均为无效。
发射使能信号与无线通讯设备100的发射时序对应一致,其用于标识无线通讯设备100的天线处于发射模式,一般标记为TX_EN。当发射使能信号TX_EN有效时,发射模块30进行射频信号的传输。
接收使能信号与无线通讯设备100的接收时序对应一致,其用于标识无线通讯设备100的天线处于接收模式,一般标记为RX_EN。当接收使能信号RX_EN有效时,接收模块40进行射频信号的传输。
当发射使能信号TX_EN和接收使能信号RX_EN均为无效时,或非门电路单元12’控制接地通路11导通,以通过导通的接地通路11进行射频信号的传输。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或非门电路单元12’还可以受控于无线通讯设备100输出的其他时序信号,只要该些时序信号能够与无线通讯设备100的发射时序或者接收时序保持一致即可。
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或非门电路单元12’包括第一开关管121、第二开关管122和第三开关管123,用于根据发射使能信号TX_EN和接收使能信号RX_EN产生控制接地通路11导通或者关断的关时隙控制信号。
其中,开关管可以是具有导通截止特性的开关二极管、三极管或者MOS管等。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或非门电路单元12’用于根据发射使能信号TX_EN与接收使能信号RX_EN产生关时隙控制信号的功能,亦即开关单元12控制接地通路11导通或者关断的功能也可以通过一片独立的单片机(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完成,或者通过无线通讯设备中的CPU完成。
图8示意了本发明无线通讯设备优选实施例的电路简图。
该无线通讯设备100的频率发生器20的输出端分为三路,第一路通过发射通路T连接发射模块30,第二路通过接收通路R连接接收模块40,第三路通过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10的接地通路11(图中字母代号S,下文写作“接地通路S”时与此处的“接地通路11”代表同样的含义)连接至地端。
在发射使能信号TX_EN的作用下,发射通路T能够被导通或关断。在接收使能信号RX_EN的作用下,接收通路R能够被导通或关断。在发射使 能信号TX_EN与接收使能信号RX_EN的共同作用下,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10的开关单元12所产生的关时隙控制信号使得接地通路11能够被导通或关断。本实施例中,开关单元12较优地为或非门电路单元。
表1为发射使能信号TX_EN和接收使能信号RX_EN的真值表,对应地示意了在不同使能信号状态下关时隙控制信号及各通路的导通与关断的关系表。
表1信号与通路对应关系表
TX_EN RX_EN 关时隙控制信号 发射通路T 接收通路R 接地通路S
0 0 1
0 1 0
1 0 0
1 1 / / / /
如表1所示,发射使能信号TX_EN为高电平有效,接收使能信号RX_EN为高电平有效,关时隙控制信号亦为高电平有效。
当发射使能信号TX_EN为高电平信号,接收使能信号RX_EN为低电平信号时,无线通讯设备100处于发射时隙状态。此时,发射通路T导通,接收通路R关断,关时隙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接地通路S关断。
当发射使能信号TX_EN为低电平信号,接收使能信号RX_EN为高电平信号时,无线通讯设备100处于接收时隙状态。此时,发射通路T关断,接收通路R导通,关时隙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接地通路S关断。
当发射使能信号TX_EN为低电平信号,接收使能信号RX_EN为低电平信号时,无线通讯设备100处于关时隙状态。此时,发射通路T关断,接收通路R关断,关时隙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接地通路S导通。
本实施例中,发射使能信号TX_EN与接收使能信号RX_EN不能同时为高电平信号,也就是说,无线通讯设备100为半双工模式,发射通路T与接收通路R不能同时导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10也可以被应用于其他模式的无线通讯设备中。例如,无线通讯设备100为全双工模式的手机,当智能手机处于关时隙状态,即发射时序与接收时序交替的时间段内,通过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10的接地通路11将无用且有害的射频信号传输至地端。
图9示意了本发明无线通讯设备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该无线通讯设备100中,频率发生器20的输出端连接有串联电路50,该串联电路50包括串联的电容C1031及电阻R1026,电容C1031的另一端连接频率发生器20的输出端,电阻R1026的另一端接地端,电容C1031与电阻R1026的连接点作为公共接点P,分别连接至接收模块、发射模块以及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图9中省略了接收模块和发射模块的示意,仅示意了对应的接收通路R和发射通路T。
发射通路T包括开关二极管D1007,开关二极管D1007的负极连接至公共接点P,发射使能信号TX_EN连接至开关二极管D1007的正极。本实施例中,当发射使能信号TX_EN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关二极管D1007导通,否则,开关二极管D1007截止。
接收通路R包括开关二极管D1009,开关二极管D1009的负极连接至公共接点P,接收使能信号RX_EN连接至开关二极管D1009的正极。本实施例中,当接收使能信号RX_EN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关二极管D1009导通,否则,开关二极管D1009截止。
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10的接地通路11包括开关二极管D1012。其中,开关二极管D1012的负极连接至公共接点P,二极管D1012的正极通过电容C1079与地端相连,开关单元11产生的关时隙控制信号连接至开关二极管D1012的正极,以控制开关二极管D1012的导通或截止。
其中,电容C1031作为频率发生器20的输出耦合电容,电阻R1026则为开关二极管D1007、D1009、D1012的导通提供直流通路。
本实施例中,开关单元12包括:第一开关管121(图中字母代号Switch1,下文写作“第一开关管Switch1”时与此处的“第一开关管121”代表同样的含义)、第三开关管123(图中字母代号Switch3,下文写作“第三开关管Switch3”时与此处的“第三开关管123”代表同样的含义)及连接于第一、第三开关管121、123之间的第二开关管122(图中字母代号Switch2,下文写作“第二开关管Switch2”时与此处的“第二开关管121”代表同样的含义)。
其中,第一开关管121的输出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管122的通断,第二开关管122的输出信号作为第三开关管123的输入信号,第三开关管123的输出信号即为关时隙控制信号;第一开关管121的通断由接收使能信号RX_EN 控制,第三开关管123的通断则由发射使能信号TX_EN控制。当发射使能信号TX_EN和接收使能信号RX_EN均为无效时,分别控制第一开关管121和第三开关管123导通;第二开关管122由第一开关管121控制导通,向第三开关管123输出可使接地通路11导通的信号,第三开关管123导通将该信号作为关时隙控制信号输出,从而控制接地通路11导通。
上述第一开关管121和第三开关管123受控的使能信号还可互换。
具体地,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Switch1为P型MOS管,第二开关管Switch2为N型MOS管,第三开关管Switch3为P型MOS管。第一、第三开关管Switch1、Switch3的导通特性与第二开关管Switch2的导通特性相反。第一、第二开关管Switch1、Switch2的导通特性相反,二者既可以相互独立的设置于开关单元12中,也可以设置于同一IC芯片中形成互补型开关管,以减小PCB板的体积,降低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成本。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开关管Switch1、Switch2即集成于同一IC芯片中。
第一开关管Switch1的源极和第二开关管Switch2的漏极分别连接至驱动端,第一开关管Switch1的漏极通过电阻R1045连接至地端,第二开关管Switch2的源极通过电阻R1054连接至地端,第二开关管Switch2的源极输出作为第三开关管Switch3的源极输入,第三开关管Switch3的漏极输出关时隙控制信号。
接收使能信号RX_EN连接第一开关管Switch1的栅极,以控制第一开关管Switch1源极与漏极之间的通断。
第一开关管Switch1的漏极输出连接第二开关管Switch2的栅极,以控制第二开关管Switch2漏极与源极之间的通断。
发射使能信号TX_EN连接第三开关管Switch3的栅极,以控制第三开关管Switch3源极与漏极之间的通断。
进一步地,驱动端为5V电源电压,通过用于抑制电磁干扰的磁珠L1025与第一开关管Switch1的源极相连,并通过磁珠L1025串联电阻R1053与第二开关管Switch2的漏极相连。
根据图9所示的电路结构,其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当发射使能信号TX_EN为高电平信号且接收使能信号RX_EN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关单元12中,第一开关管Switch1的栅极在低电平有效的接收使 能信号RX_EN的作用下,使第一开关管Switch1导通。由于第一开关管Switch1导通,其源极与漏极之间有漏源电流ISD1经过,而第一开关管Switch1的漏极输出作为第二开关管Switch2的栅极输入,使第二开关管Switch2满足阈值电压大于零的条件,故而第二开关管Switch2导通。第三开关管Switch3的栅极在高电平有效的发射使能信号TX_EN的作用下,使第三开关管Switch3截止。此时,开关单元12所产生的关时隙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开关二极管D1012截止,接地通路11关断。同时,在低电平有效的接收使能信号RX_EN的作用下,接收通路R的开关二极管D1009截止,接收通路R关断。在高电平有效的发射使能信号TX_EN的作用下,发射通路T的开关二极管D1007导通,发射通路T导通。因此,在无线通讯设备100处于发射时隙状态时,频率发生器20所输出的射频信号经发射通路T的输出端TX_Lo传输至发射模块。
当接收使能信号RX_EN为高电平信号且发射使能信号TX_EN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关单元12中,第一开关管Switch1的栅极在高电平有效的接收使能信号RX_EN的作用下,使第一开关管Switch1截止。由于第一开关管Switch1截止,其源极与漏极之间没有漏源电流ISD1经过,而第一开关管Switch1的漏极输出作为第二开关管Switch2的栅极输入,故而第二开关管Switch2也截止,导致第三开关管Switch3的源极与漏极之间不存在外加电压。第三开关管Switch3的栅极在低电平有效的发射使能信号TX_EN的作用下,使第三开关管Switch3导通。但是由于第三开关管Switch3的源极与漏极之间不存在外加电压,也就相应地没有漏源电流,此时,开关单元12所产生的关时隙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开关二极管D1012截止,接地通路11关断。同时,在低电平有效的发射使能信号TX_EN的作用下,发射通路T的开关二极管D1007截止,发射通路T关断。在高电平有效的接收使能信号RX_EN的作用下,接收通路R的开关二极管D1009导通,接收通路R导通。因此,在无线通讯设备100处于接收时隙状态时,频率发生器20所输出的射频信号经接收通路R的输出端RX_Lo传输至接收模块。
当发射使能信号TX_EN与接收使能信号RX_EN均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关单元12中,第一开关管Switch1的栅极在低电平有效的接收使能信号RX_EN的作用下,使第一开关管Switch1导通。由于第一开关管Switch1导 通,其源极与漏极之间有漏源电流ISD1经过,而第一开关管Switch1的漏极输出作为第二开关管Switch2的栅极输入,使第二开关管Switch2满足阈值电压大于零的条件,故而第二开关管Switch2导通,进而使得第三开关管Switch3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存在外加电压(即5V电源电压)。第三开关管Switch3的栅极在低电平有效的发射使能信号TX_EN的作用下,使第三开关管Switch3导通。由于第三开关管Switch3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存在外加电压,相应地有漏源电流ISD2经过,此时,开关单元12所产生的关时隙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开关二极管D1012导通,接地通路11导通。同时,在低电平有效的发射使能信号TX_EN的作用下,发射通路T的开关二极管D1007截止,发射通路T关断。在低电平有效的接收使能信号RX_EN的作用下,接收通路R的开关二极管D1009截止,接收通路R关断。因此,在无线通讯设备100处于关时隙状态时,频率发生器20所产生的无用且有害的射频信号经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10的接地通路11通过电容C1079流至地端,从而彻底消除了该射频信号的危害。
请参阅图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应用于无线通讯设备,该无线通讯设备包括频率发生器、以及与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相连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
该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包括:
步骤510,于无线通讯设备中设置与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的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其包括接地通路和开关单元。
步骤520,在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时,通过开关单元控制接地通路导通,进而通过导通的接地通路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将频率发生器输出的射频信号传输至地端。
该方法中所涉及的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的具体构成及工作原理可参见上文的介绍。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采用高效率、低成本的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不仅避免使用专业的隔离放大器及电子开关等,使得电路简单,使用的元器件少,节省了所耗费的成本,而且在整个关时隙状态时间段内,即发射通路与接收通路均关断时,关时隙功率没有明显的抬变差高,始终保持在-79.33dBm左右,如图11所示,表明此时不存在射频信号的泄漏,既满足了关时隙功率 指标,也满足了接收本振泄露指标,从而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彻底解决了射频信号泄漏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无线通讯设备,包括频率发生器、以及与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相连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的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其包括:
接地通路,用于在所述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时,将所述频率发生器输出的射频信号传输至地端;及
开关单元,为受控于所述无线通讯设备输出的发射使能信号和接收使能信号的或非门电路单元,该或非门电路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受控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且所述第二开关管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输出关时隙控制信号,通过所述关时隙控制信号在所述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时控制所述接地通路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所述发射使能信号和接收使能信号均为无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通断,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信号作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信号,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信号即为所述关时隙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通断由所述发射使能信号和所述接收使能信号其中之一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通断由该两使能信号的另一信号控制;
所述发射使能信号和所述接收使能信号均为无效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三开关管导通;所述第二开关管由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导通,向所述第三开关管输出可使所述接地通路导通的信号,导通的所述第三开关管将该信号作为所述关时隙控制信号输出,从而控制所述接地通路导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P型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N型MOS管,所述第三开关管为P型MOS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和第二开关管的漏极分别连接至驱动端,第一开关管的漏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地端,第二开关管的源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地端,第二开关管的源极输出作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输入,第三开关管的漏极输出所述关时隙控制信号;
所述接收使能信号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栅极,以控制第一开关管源极与漏极之间的通断;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输出连接第二开关管的栅极,以控制第二开关管漏极与源极之间的通断;
所述发射使能信号连接第三开关管的栅极,以控制第三开关管源极与漏极之间的通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为电源电压,通过磁珠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相连,并通过所述磁珠串联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相连。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通路包括第一开关二极管,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地端相连,其中,所述关时隙控制信号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正极。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串联电路,所述串联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电容及第四电阻,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端,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四电阻的连接点作为公共接点,分别连接至所述接收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及所述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频率发生器输出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发射模块的发射通路、以及用于将所述频率发生器输出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接收模块的接收通路;
所述发射通路包括第二开关二极管,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发射使能信号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的正极;
所述接收通路包括第三开关二极管,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二极管的负极,所述接收使能信号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二极管的正极。
9.一种无线通讯设备的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所述无线通讯设备包括频率发生器、以及与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相连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包括:
于所述无线通讯设备中设置与所述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的控制关时隙功率模块,其包括接地通路和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为受控于所述无线通讯设备输出的发射使能信号和接收使能信号的或非门电路单元,该或非门电路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受控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且所述第二开关管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输出关时隙控制信号;及
在所述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关时隙状态时,通过所述开关单元输出的关时隙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接地通路导通,进而通过导通的所述接地通路将所述频率发生器输出的射频信号传输至地端。
CN201510547004.6A 2015-08-31 2015-08-31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 Active CN105207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7004.6A CN105207692B (zh) 2015-08-31 2015-08-31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7004.6A CN105207692B (zh) 2015-08-31 2015-08-31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7692A CN105207692A (zh) 2015-12-30
CN105207692B true CN105207692B (zh) 2018-08-03

Family

ID=54955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7004.6A Active CN105207692B (zh) 2015-08-31 2015-08-31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769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3416A (zh) * 1999-02-04 2000-08-1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减少不必要辐射的接收电视信号用的调谐组件
CN1942779A (zh) * 2005-01-28 2007-04-04 安立股份有限公司 短脉冲雷达及其控制方法
CN201479377U (zh) * 2009-08-03 2010-05-19 重庆唐大科技有限公司 同频双向传输系统
CN101918077A (zh) * 2007-11-19 2010-12-15 麦哲利夫有限公司 产生复杂生物电刺激信号同时节省功率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0813B2 (ja) * 2011-09-28 2013-10-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表面弾性波センサを用いた無線遠隔センシングシステム
JP5963573B2 (ja) * 2012-06-29 2016-08-03 古野電気株式会社 レー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3416A (zh) * 1999-02-04 2000-08-1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减少不必要辐射的接收电视信号用的调谐组件
CN1942779A (zh) * 2005-01-28 2007-04-04 安立股份有限公司 短脉冲雷达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18077A (zh) * 2007-11-19 2010-12-15 麦哲利夫有限公司 产生复杂生物电刺激信号同时节省功率的系统和方法
CN201479377U (zh) * 2009-08-03 2010-05-19 重庆唐大科技有限公司 同频双向传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7692A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338852A1 (en) Second Order Harmonic Cancellation for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Switches
EP3029835B1 (en) High-frequency reception circuit and insulated signal-transmission device
CN104901633A (zh) 一种GaN功率放大器的电源时序控制和调制电路
CN103812523A (zh) 切换电路及射频切换电路及其切换方法
CN105634532B (zh) 信号收发装置
US9698774B2 (en) 20V to 50V high current ASIC PIN diode driver
US9948291B1 (en) 20V to 50V high current ASIC PIN diode driver
CN106470026A (zh) 一种射频开关电路和射频链路
CN105811947B (zh) 射频开关及多路输出选择器
CN102447458B (zh) 开关装置
CN204272034U (zh) 射频功率放大器保护装置
CN105207692B (zh)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
CN103501173A (zh) 防止反向电流传输的上拉电阻电路与输入输出端口电路
CN208386506U (zh) 单刀单掷射频开关
CN103595385A (zh) 一种iii-v族mosfet器件的射频开关电路
CN217335429U (zh) 一种电压自适应电源电路、sd卡电源及电子设备
CN204046559U (zh) 大功率igbt驱动器
KR101067330B1 (ko) 고속 rf신호 스위칭 장치
CN212324082U (zh) 一种合路器及其旁路开关电路
CN206725750U (zh) 一种vhf电离层不均匀体探测系统收发开关
CN202940786U (zh) 一种耐高压的高频天线开关电路
CN210405299U (zh) 一种具备收发切换和极化切换功能的开关结构
CN212811546U (zh) 一种芯片控制转换电路
CN108663579B (zh) 一种低功耗低成本交流信号检测电路
CN104639134B (zh) Rf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