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79377U - 同频双向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同频双向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79377U
CN201479377U CN2009201628008U CN200920162800U CN201479377U CN 201479377 U CN201479377 U CN 201479377U CN 2009201628008 U CN2009201628008 U CN 2009201628008U CN 200920162800 U CN200920162800 U CN 200920162800U CN 201479377 U CN201479377 U CN 201479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tor
transmission system
power amplifier
loop
same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28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德权
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A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A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A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A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628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79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79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793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同频双向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环形器、功放接收回路、旁路回路,以及在所述同频双向传输系统发射信号时接通所述第一环形器与所述旁路回路、在所述同频双向传输系统接收信号时接通所述第一环形器与所述功放接收回路的切换开关。可以看出,在所述同频双向传输系统发射信号时,第一环形器与所述旁路回路接通,发射通道的功放发射回路通过第一环形器泄露的大功率信号被旁路回路旁路无法进入接收通道,这样即提高了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之间的隔离度,进而解决了发射通道干扰接收通道接收信号的问题。

Description

同频双向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同频双向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同频双向传输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发射通道1和接收通道2,以及发射通道1和接收通道2共用的天线3、带通滤波器4、第一环形器5、本地振荡器(简称为本振)6、第二环形器7和调制解调器8。发射通道1中又包括功放发射回路9、第一晶体滤波器10、混频器11、第二晶体滤波器12和第一放大器13;而接收通道2则包括功放接收回路14、第三晶体滤波器15、混频器16、第四晶体滤波器17和第二放大器18。其中,第一环形器5的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和第三端口53分别与带通滤波器4、功放发射回路9和功放接收回路14连接。
在接收信号时,第一环形器5的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接通,接收通道2中的功放接收回路14与天线3处于接通状态,而发射通道1中的功放发射回路9与天线3处于隔离状态;而在发射信号时,第一环形器5的第一端口51和第二端口52接通,发射通道1中的功放发射回路9与天线3处于接通状态,而接收通道2中的功放接收回路14与天线3处于隔离状态。但在系统发射信号时,由于第一环形器5所能提供的隔离度不够,导致了发射通道1的功放发射回路9仍可通过第二端口52进入第三端口53向功放接收回路14泄露大功率信号,该泄露引起的白噪声可淹没接收信号,从而对接收通道2的接收工作产生巨大的干扰,甚至造成接收通道2中的器件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频双向传输系统,以提高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之间的隔离度,进而解决发射通道干扰接收通道接收信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频双向传输系统,包括:
第一环形器;
功放接收回路;
旁路回路;
在所述同频双向传输系统发射信号时接通所述第一环形器与所述旁路回路、在所述同频双向传输系统接收信号时接通所述第一环形器与所述功放接收回路的切换开关。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所述同频双向传输系统发射信号时,第一环形器与所述旁路回路接通,发射通道的功放发射回路通过第一环形器泄露的大功率信号被旁路回路旁路无法进入接收通道,这样即提高了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之间的隔离度,进而解决了发射通道干扰接收通道接收信号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同频双向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同频双向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同频双向传输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同频双向传输系统,该系统可应用于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社会应急机制建设、新闻采访、社会突发事件处置、交通事故处置、消防执勤、空域海域侦察、公安刑侦、爆炸物协助排除、远程医疗监护、石油矿山开采等领域,在一些重要危险任务的远程现场进行多媒体信息的实时、动态传输,并可与有线网络配合使用。
图2示出了该同频双向传输系统的一种结构,包括发射通道1和接收通道2,以及发射通道1和接收通道2共用的天线3、带通滤波器4、第一环形器5、本地振荡器(简称为本振)6、第二环形器7和调制解调器8。发射通道1中又包括功放发射回路9、第一晶体滤波器10、混频器11、第二晶体滤波器12和第一放大器13;而接收通道2则包括功放接收回路14、第一晶体滤波器15、混频器16、第四晶体滤波器17和第二放大器18。其中,第一环形器5的第一端口51和第二端口52分别与带通滤波器4、功放发射回路9连接。
为了提高发射通道1与接收通道2之间的隔离度,本实施例中的同频双向传输系统在第一环形器5与接收通道2之间设置一切换开关19,切换开关19具有三个端口,其中两个分别与第一环形器5的第三端口53和接收通道2相连,另一端口与旁路回路20相连。在发射信号时,切换开关19接通第一环形器5与旁路回路20,而在接收信号时,切换开关19则将第一环形器5与接收通道2的功放接收回路14相接通。
可以看出,在系统发射信号时,第一环形器5与旁路回路20接通,发射通道1的功放发射回路9通过第一环形器5泄露的大功率信号被旁路回路20旁路无法进入接收通道2,这样即提高了发射通道1与接收通道2之间的隔离度,进而解决了发射通道1干扰接收通道1接收信号的问题。
优选的,上述切换开关具体为单刀双掷开关K,上述旁路回路包括负载电阻R(参见图3)。单刀双掷开关K的动触头端201与第一环形器5的第三端口53相连,而单刀双掷开关K的两静触头端202和203则分别与功放接收回路14以及负载电阻R的一端相连,负载电阻R的另一端则接地。
上述各部分工作原理如下:在同频双向传输系统接收信号时,信号从天线3进入第一环形器5的第一端口51,从第三端口53口出,此时,单刀双掷开关K的动触头端201与静触头端202相接通,信号得以进入接收通道2;而在发射信号时,所发射的信号从第一环形器5的第二端口52入,从第一端口51口出,即可通过天线3发射出去。而这时,单刀双掷开关K的动触头端201与静触头端203相接通,无论是从天线3反射回的信号(从天线3反射回的信号可通过第一端口51进入第三端口53)还是发射通道1的功放发射回路9可通过第二端口52向第三端口53泄露的大功率信号,都无法进入接收通道2,而是被负载电阻R吸收。
经过测试,在系统发射信号时,第一环形器5的第二端口52与第三端口53的隔离度为20dB,而单刀双掷开关K的动触头端201与静触头端202的隔离度为30dB,两者结合的合计隔离度达到50dB,高于单纯只使用环形器所能达到的20dB。因此达到了提高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之间的隔离度,并进而解决了发射通道干扰接收通道接收信号的问题。
需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旁路回路的结构相对简单,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选择。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同频双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环形器;
功放接收回路;
旁路回路;
在所述同频双向传输系统发射信号时接通所述第一环形器与所述旁路回路、在所述同频双向传输系统接收信号时接通所述第一环形器与所述功放接收回路的切换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回路包括负载电阻。
CN2009201628008U 2009-08-03 2009-08-03 同频双向传输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79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28008U CN201479377U (zh) 2009-08-03 2009-08-03 同频双向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28008U CN201479377U (zh) 2009-08-03 2009-08-03 同频双向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79377U true CN201479377U (zh) 2010-05-19

Family

ID=42415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280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79377U (zh) 2009-08-03 2009-08-03 同频双向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793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7692A (zh) * 2015-08-31 2015-12-3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
CN109831227A (zh) * 2019-02-25 2019-05-31 成都极客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频差转天馈电路及其中继台天馈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7692A (zh) * 2015-08-31 2015-12-3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
CN105207692B (zh) * 2015-08-31 2018-08-03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关时隙功率的方法
CN109831227A (zh) * 2019-02-25 2019-05-31 成都极客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频差转天馈电路及其中继台天馈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2153B (zh) 具有同、异频转发功能的无线直放站
CN201479377U (zh) 同频双向传输系统
CN101895337A (zh) 一种双光纤热备份射频智能光模块
CN101282180B (zh) 具有同、异频转发功能的光纤直放站
CN210327552U (zh) 一种双模无线通信装置及其组成的铁路车载设备
CN103957536A (zh) 基于c-ran的无线接入网络系统
CN104159068A (zh) 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视频监控系统
CN201022197Y (zh) 具有同、异频转发功能的光纤直放站
CN102963395A (zh) 一种实时监控的铁路半自动闭塞信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684646B (zh) 一种时分复用系统以及共用通道的方法
CN103023573B (zh) 一种调频广播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
CN101980469B (zh) 一种复合信号传输的保护式继电器耦合网络
CN203225754U (zh) 多载波基站功率放大系统及通信系统
CN105491577B (zh) 非对称单双流混合室内覆盖系统
CN201523377U (zh) 同频双向传输系统
CN103684642B (zh) 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通信系统
CN202488454U (zh) 双向转发光纤直放站
CN201750419U (zh) 一种双纤备份的光纤直放站系统
CN204669539U (zh) 一种机载通信终端
KR20000045268A (ko) 무선 중계기의 상태 감시장치
CN201904782U (zh) Sdh光纤通信环网自动切换装置
CN201797522U (zh) 一种复合信号传输的保护式继电器耦合网络
CN203813882U (zh) 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视频监控系统
CN108260129B (zh) 地铁通信装置和地铁通信系统
CN114286355B (zh) 一种有源拉远单元及基于其的室内覆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