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7416A - 电机接地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机接地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7416A
CN105207416A CN201410284342.0A CN201410284342A CN105207416A CN 105207416 A CN105207416 A CN 105207416A CN 201410284342 A CN201410284342 A CN 201410284342A CN 105207416 A CN105207416 A CN 105207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se
motor
motor housing
end cap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43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7416B (zh
Inventor
刘清式
谭兆坚
曾华平
杨旭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son Electr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hnson Electr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son Electr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hnson Electr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843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7416B/zh
Priority to DE102015109933.0A priority patent/DE102015109933A1/de
Priority to JP2015125259A priority patent/JP6668007B2/ja
Priority to US14/747,466 priority patent/US9859767B2/en
Priority to KR1020150089119A priority patent/KR20150146464A/ko
Publication of CN105207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7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7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74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4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 H02K5/143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commutators
    • H02K5/148Slidably supported brush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2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suppre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2K11/026Suppressors associated with brushes, brush holders or their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3/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with motors or generators, e.g. brush mounting plates or connections to windings; Disposition of current collectors in motors or generators;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mmutation
    • H02K13/006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commutato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包括电机外壳(1)、安装于电机外壳(1)开口端的端子座总成(3)、位于端子座总成(3)外侧并与电机外壳(1)固定连接的端盖(5)、及安装于端子座总成(3)与端盖(5)之间的导电垫片(7);所述端子座总成(3)内设有数个电子元件,至少部分电子元件包括接地引脚,所述垫片(7)具有若干弹性结构,每一弹性结构与一相应电子元件的接地引脚弹性抵接,所述垫片(7)与端盖(5)抵接并电连接从而实现所述至少部分电子元件的接地。该电机接地连接装置一方面能够有效抑制电磁干扰,达到较好的电磁兼容性,另一方面能够实现牢固、稳定的电连接。

Description

电机接地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接地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Motors)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其用途广泛,其中一些重要的应用领域是汽车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以及废气再循环系统。为减小电机通电工作后,因电磁感应效应产生的电磁辐射及电磁干扰(EMI)对其它电子设备的影响,通常需要将电机做接地处理。现有的一电机接地连接方式是在端子座朝向电机外壳开口端的一侧设置用于接地的电子元件,该用于接地的电子元件包括两电感L1’、L2’及分别通过两导电端子与该两电感L1’、L2’串接的两接地电阻R1’、R2’。接地电阻R1’的一引脚、接地电阻R2’的一引脚分别连接于两导电端子,接地电阻R1’的另一引脚、接地电阻R2’的另一引脚分别延伸至开设于端子座外周缘的两狭槽内并弯折延伸至端子座的另一侧。组装时,先将端子座组装至圆筒形的电机外壳,再将端盖与电机外壳连接。当端盖与电机外壳连接后,接地电阻R1’的另一引脚、接地电阻R2’的另一引脚抵接端盖的内表面,从而与端盖形成导电连接,实现接地功能,其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在电机的正负级之间串联接入两个电感元件L1’、L2’、两个电阻元件R1’、R2’实现电机接地。
此方案的缺点在于,一方面电机仅通过电感、电阻接地,缺少滤波元件,不足以有效抑制电磁干扰(EMI),达不到较好的电磁兼容性(EMC);另一方面,当电机处于高温、振动较剧烈的工作环境时,端子座容易变形,而使得接地电子元件的引脚不能有效接触端盖,此外,电机外壳、端子座与端盖均存在制造公差,这些均可能导致导电连接不可靠,实现不了电机稳定接地。
因此需要一种既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EMI),又能实现更加可靠、牢固连接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能适用于高温、振动较剧烈的工作环境,一方面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EMI),达到较好的电磁兼容性(EMC),另一方面实现牢固、稳定的接地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包括电机外壳、安装于电机外壳开口端的端子座总成、位于端子座总成外侧并与电机外壳固定连接的端盖、及安装于端子座总成与端盖之间的导电垫片;所述端子座总成内设有数个电子元件,至少部分电子元件包括接地引脚,所述垫片具有若干弹性结构,每一弹性结构与一相应电子元件的接地引脚弹性抵接,所述垫片与端盖抵接,所述垫片与电机外壳和端盖至少其中之一电连接从而实现所述至少部分电子元件的接地。
较佳的,所述垫片包括本体部、从本体部延伸的若干爪片,所述爪片构成所述弹性结构,所述爪片呈长条状,其一端与所述本体部连接,另一端朝远离端盖的方向倾斜延伸并悬空形成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分别弹性低接至相应电子元件的接地引脚。
较佳的,所述垫片还包括至少一舌片,所述舌片呈长条状,其中部朝向背离端子座的方向拱起,形成弯折部,该弯折部凸出于端子座的表面并与盖体弹性抵接。
较佳的,所述弯折部呈倒“V”形或倒“U”形。
所述数个电子元件包括至少一电感及至少一接地电阻或接地电容。
较佳的,所述数个电子元件包括第一与第二电感L1、L2、第一与第二接地电阻R1、R2、第一与第二接地电容C1、C2,以及一跨级电容C3,所述垫片的弹性结构分别弹性抵接所述第一与第二接地电阻R1、R2及第一与第二接地电容C1、C2的相应接地引脚。
所述端子座总成包括端子座及安装于端子座内的第一与第二导电端子、第一与第二导电连接件,所述第一与第二电感L1、L2、第一与第二接地电阻R1、R2设于所述端子座朝向电机外壳开口端的一侧,所述第一与第二接地电容C1、C2及跨级电容C3设于所述端子座的靠近端盖的另一侧。
较佳的,所述端子座的所述另一侧开设有匹配第一与第二接地电容C1、C2形状及走线方式的第一容置部、匹配跨级电容C3形状及走线方式的第二容置部,及分别匹配第一与第二接地电阻R1、R2相应引脚的第一与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与第二接地电容C1、C2设于所述第一容置部内,所述跨级电容C3设于所述第二容置部内。
较佳的,第一接地电阻R1的一引脚R1a连接至第一导电端子,另一引脚R1b穿过端子座延伸至端子座的另一侧,折弯后搭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面上;第一接地电容C1的一引脚C1a搭在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底面上,另一引脚C1b穿过端子座延伸连接至第一导电端子;第二接地电阻R2的一引脚R2a连接于第二导电端子,另一引脚R2b穿过端子座内延伸至端子座的另一侧,折弯后搭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底面上;第二接地电容C2的一引脚C2a搭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底面上,另一引脚C2b穿过端子座延伸连接至第二导电端子;跨级电容C3的一引脚C3a穿过端子座延伸连接至第一导电端子,另一引脚C3b穿过端子座延伸连接至第二导电端子。
较佳的,所述端子座设内凹的容置部,所述垫片安装于所述端子座的容置部内。
较佳的,所述端子座还设有若干定位柱,所述垫片对应所述定位柱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端子座的定位柱分别插入所述垫片的第一定位孔内。
较佳的,所述垫片的中央朝向端子座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端子座对应设有第一凹陷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凸台。
较佳的,所述垫片在所述第一凸台的背面形成第二凹陷部,所述端盖对应所述垫片的第二凹陷部设置第二凸台,对应端子座的定位柱设置第二定位孔;所述端盖的第二凸台对准并容置于所述垫片的第二凹陷部内,端子座的定位柱分别穿过端盖的第二定位孔。
较佳的,所述电机外壳开口端设有若干缺口,所述端子座对应电机外壳的缺口设置突块,所述突块卡扣于电机外壳的缺口内。
较佳的,所述电机外壳的开口端沿轴向进一步形成若干卡脚,所述端盖对应电机外壳的卡脚设置卡槽,所述电机外壳的卡脚穿过端盖的卡槽后向外变形并压靠于所述端盖上。
较佳的,所述电机外壳的开口端还具有自外周缘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若干第一安装部,每一第一安装部的中央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端盖对应电机外壳的第一安装部设置第二安装部,并对应电机外壳的第一通孔开设第二通孔,紧固件可分别穿过第一、第二安装部的第一、第二通孔从而将电机固定到周围的装置上。
较佳的所述第一安装部还包括数个缺口,所述端盖对应电机外壳的缺口设置突起,所述突起对准并卡合于电机外壳的缺口内,以实现端盖与电机外壳之间的精确定位。
较佳的,所述垫片还包括一延伸脚,所述延伸脚的一端与垫片的本体部连接,另一端弯折后与电机外壳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电机接地连接装置通过在电机正负级之间增设两接地电容及一跨级电容,使得该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能够有效抑制(EMI),达到较好的电磁兼容性(EMC);通过设置具有弹性结构的垫片,使端盖在牢固紧固于电机外壳后挤压垫片舌片的弯折部,垫片始终承受一定的弹性压力,垫片的爪片始终弹性抵接各个接地电子元件的相应引脚,最终由端盖实现接地,使得接地连接可靠、稳定,具有抗振效果,适用于高温、振动较剧烈的工作环境,且结构较简单,易实现。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的端子座总成朝向电机外壳开口端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的端子座总成另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的垫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的垫片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中端子座总成与垫片的立体组合图;
图9为本发明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的端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的一位置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的另一位置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垫片与电机外壳的立体组合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垫片与电机外壳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包括电机外壳1、安装于电机外壳1开口端的端子座总成3、位于端子座总成3外侧并与电机外壳1固定连接的端盖5、及安装于端子座总成3与端盖5之间的垫片7。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外壳1、端盖5、及垫片7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当然,也可以由其他的具有导电能力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具体的,所述电机外壳1基本呈一端封闭的圆筒状。其开口端设有若干缺口18,所述缺口18用于与端子座总成3上的突块318配合以承载端子座总成3。电机外壳1的开口端还沿轴向进一步延伸形成若干卡脚17,所述卡脚17用于与端盖5上的卡槽57配合以固定端盖5。本实施例中,所述卡脚17大致呈V形。电机外壳1的开口端具有自外周缘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若干第一安装部11,每一第一安装部11的中央设有一第一通孔111用于供固定件,比如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部11还包括数个缺口113,所述缺口113用于与端盖5上的突起513(见图3和图9)配合。
请同时参阅图4和图5,所述端子座总成3包括端子座31。所述端子座31的周向轮廓大体具有柱状表面,所述柱状表面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所述电机外壳1的开口端的内径,从而所述端子座31可以收容于所述电机外壳1的开口端。所述端子座31的外围沿径向向外凸设有若干突块318。所述突块318对应所述电机外壳1的缺口18设置。当将所述端子座总成3固定于所述电机外壳1时,所述端子座31的突块318卡扣于所述电机外壳1的缺口18内,从而限制端子座总成3相对电机外壳1沿周向转动,同时亦限制端子座总成3朝向电机外壳1内的位移。
所述端子座总成3内设有数个电子元件,所述数个电子元件包括第一与第二电感L1、L2、第一与第二接地电阻R1、R2、第一与第二接地电容C1、C2,以及一跨级电容C3。所述第一与第二电感L1、L2、第一与第二接地电阻R1、R2设于所述端子座31朝向电机外壳1开口端的一侧即端子座轴向内侧,所述第一与第二接地电容C1、C2及跨级电容C3设于所述端子座31的靠近端盖(5)的另一侧即端子座轴向外侧,此种电子元件的布置方式充分利用了端子座31轴向两侧的空间,从而节约端子座31的径向尺寸及电机的体积。
所述端子座总成3还包括安装于端子座31内的第一与第二导电端子33、35、及第一与第二导电连接件37、39。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座31由电绝缘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端子座31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所述第一及第二导电端子33、35插设于端子座31内,二者沿端子座31的直径方向相对设置,并分别电连接于电机的正极、负极。第一电感L1设置于第一导电端子33及第一导电连接件37之间并与两者电连接,第一导电连接件37通过导线连接至电机的第一电刷2,由此第一电感L1与第一电刷2串接。第二电感L2设置于第二导电端子35及第二导电连接件39之间并与两者电连接,第二导电连接件39通过导线连接至电机的第二电刷4,由此第二电感L2与第二电刷4串接。所述用于将电刷与导电连接件连接的导线通常被称为刷瓣。
所述端子座31的另一侧开设有匹配第一与第二接地电容C1、C2形状及走线方式的第一容置部311、匹配跨级电容C3形状及走线方式的第二容置部313,及分别匹配第一与第二接地电阻R1、R2相应引脚的第一与第二容置槽315、317。所述第一与第二容置部311、313、第一与第二容置槽315、317的底面均低于端子座31的表面。
所述第一接地电阻R1的一引脚R1a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3靠近所述第一电刷2的一端,优选的,该引脚R1a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于第一导电端子33,另一引脚R1b穿过设于端子座31内的第一贯穿孔319延伸至端子座31的另一侧,折弯后搭在第一容置槽315的底面上。第一电容C1设于第一容置部311内,其一引脚C1a搭在所述第一容置部311的底面上,另一引脚C1b穿过设于端子座31内的第二贯穿孔321延伸连接至第一导电端子33靠近所述第一电刷2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引脚C1b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至第一导电端子33。
所述第二接地电阻R2的一引脚R2a连接至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5靠近所述第二电刷4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引脚R2a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导电端子35,另一引脚R2b穿过设于端子座31内的第三贯穿孔323延伸至端子座31的另一侧,折弯后搭在第二容置槽317的底面上。第二电容C2设于第一容置部311内,其一引脚C2a搭于所述第一容置部311的底面上,另一引脚C2b穿过设于端子座31内的第四贯穿孔325延伸连接至第二导电端子35远离第二电刷4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引脚C2b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于第二导电端子35。
所述跨级电容C3设于第二容置部313内,其一引脚C3a穿过设于端子座31内的第五贯穿孔327延伸连接至第一导电端子33远离第一电刷2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引脚C3a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于第一导电端子33,另一引脚C3b穿过设于端子座31内的第六贯穿孔329延伸连接至第二导电端子35靠近第二电刷4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引脚C3b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于第二导电端子35。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及第二电感L1、L2、第一及第二接地电阻R1、R2、第一及第二接地电容C1、C2、及跨级电容C3均可承受-40℃至150℃的温度,在低温或高温的环境下仍可正常工作。本发明的第一、第二与第三电容C1、C2、C3构成滤波电路,具有良好的滤波功能。
所述端子座31的另一侧还包括用于容置垫片7的内凹的第三容置部312,该第三容置部312的底面低于端子座31另一侧的表面即该第三容置部312的底面相对端子座31的轴向外侧表面内凹,且高于所述第一与第二容置部311、313、第一与第二容置槽315、317的底面,优选地,所述第三容置部312的深度(即第三容置部312的底面与端子座31轴向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垫片7的厚度,从而垫片7可以恰好收容于其内。不过,作为可替代方案,第三容置部的深度也可以略大于或略小于垫片的厚度。所述第三容置部312的中心具有一接近圆环状的第一凹陷部314,还具有两凸出于端子座31表面的定位柱316,优选的,所述定位柱316呈圆柱状,用于定位垫片7及端盖5。
请同时参阅图6、图7及图8,所述垫片7由导电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有导电金属制成,包括本体部71、连接于本体部71的若干爪片73及至少一舌片75,所述爪片73与舌片75为从本体部71延伸出的悬臂结构从而构成弹性结构。本实施例中,瓜片73的数量为四个,该数量对应所有电子元件用于接地的引脚的数量。本实施例中,舌片75的数量为两个。当然,爪片73和舌片75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减。所述爪片73均呈长条状,其一端与所述本体部71连接,另一端朝向端子座31向下倾斜延伸并悬空而形成自由端。
请同时参阅图8,所述垫片7容置于所述端子座31的第三容置部312内。所述四个爪片73的自由端分别抵接于位于端子座31内的第一接地电阻R1的引脚R1b、第二接地电阻R2的引脚R2b、第一接地电容C1的引脚C1a及第二接地电容C2的引脚C2a。所述舌片75呈长条状,其中部朝向背离端子座31的方向拱起,形成倒“V”形或倒“U”形的弯折部751,该弯折部751的顶端凸出于端子座31的轴向外侧表面。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垫片7还包括设于本体部71中心的呈圆环状的第二凹陷部77、与该第二凹陷部77相对设置的呈圆环状的第一凸台78及两第一定位孔79,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孔79为圆孔。
请参阅图9,所述端盖5对应电机外壳1的第一安装部11设置同样形状的第二安装部51,并对应电机外壳1的第一通孔111开设第二通孔511。所述端盖5对应电机外壳1的卡脚17设置卡槽57,并对应电机外壳1的缺口113设置突起513;对应垫片7的第二凹陷部77设置圆环状的第二凸台53;对应端子座31的两定位柱316设置两第二定位孔55,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孔55为圆孔。
请同时参阅图2、图3、图10和图11,组装时,先将端子座总成3安装于电机外壳1的开口端,使端子座31的突块318卡扣于电机外壳1的缺口18内,并将垫片7的第一凸台78与两第一定位孔79分别对准端子座31的第一凹陷部314与两定位柱316,将垫片7安装于端子座31的第三容置部312,使得垫片7的四个爪片73分别接触第一接地电阻R1的引脚R1b、第二接地电阻R2的引脚R2b、第一接地电容C1的引脚C1a及第二接地电容C2的引脚C2a;再将端盖5放置于电机外壳1的开口端,使端盖5的突起513对准并卡合到电机外壳1的缺口113,以实现端盖5与电机外壳1之间的精确定位。同时电机外壳1的卡脚17穿过端盖5的卡槽57,且端盖5的第二凸台53对准并容置于垫片7的第二凹陷部77,端子座31的两定位柱316分别穿过端盖5的两第二定位孔55,在电机外壳1的卡脚17穿过端盖5的卡槽57后,压制电机外壳1的卡脚17使所述卡脚17向外变形从而抓扣在端盖5上,从而使端盖5与电机外壳1形成固定连接。端盖5固定到电机外壳1后,端盖5的第二安装部51与电机外壳1的第一安装部11对应,这样,螺栓等紧固件可以穿过第一、第二安装部11、51的第一、第二通孔111、511而将电机固定到周围的装置上。
组装完成后,所述端盖5挤压凸出于端子座31表面的舌片75的弯折部751,垫片7承受一定的向内的弹性压力,从而使得四个爪片73分别弹性抵接第一接地电阻R1的引脚R1b、第二接地电阻R2的引脚R2b、第一接地电容C1的引脚C1a及第二接地电容C2的引脚C2a,从而形成稳定的电连接并通过端盖5实现接地,其等效电路如图12所示,在电机的正负级之间串联接入第一、第二电感元件L1、L2,第一电感元件分别串接第一接地电阻R1、第一接地电容C1实现接地,第二电感元件L2分别串接第二接地电阻R2、第二接地电容C2实现接地,同时在电机的正负极之间接入跨级电容C3。第一、第二接地电容C1、C2可滤除共模干扰,跨级电容C3可滤除差模干扰,具有较强的滤波功能,从而有效抑制电磁干扰(EMI),提高电磁兼容性(EMC)。端盖5与电机外壳1之间的固定方式牢固、可靠,垫片7始终承受一定的弹性压力,所述爪片73弹性抵接各个接地电子元件的相应引脚,使得接地连接稳定,具有抗击振动的效果。
图13、图14分别为本发明电机接地连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垫片与电机外壳的立体组合与立体分解示意图。请参阅图13、图14,该实施例与上述描述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垫片7除包括若干爪片73与至少一舌片75外,还包括一延伸脚76,该延伸脚76优选呈长条状,其一端与垫片7的本体部71连接,另一端从电机外壳1的开口端延伸至电机外壳1外、并沿远离电机外壳1开口端的方向弯折后与电机外壳1电连接,进一步保证接地效果。具体地,电机外壳1开口端的圆周端面设缺口19,缺口19的深度优选等于延伸脚76的厚度。该延伸脚76通过该缺口19后朝远离端盖的方向弯折并紧贴电机外壳1的外周表面,从而实现该延伸脚76与电机外壳1之间的电连接。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垫片7不仅与端盖5还与电机外壳1直接电连接,从而确保电机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接地效果。另一方面,如果端盖为非导电材料制成,那样垫片7不能通过与端盖接触而实现接地。采用本实施例的垫片7,可以通过垫片7与电机外壳1电连接,仍然能够实现接地。本实施例的垫片7不仅适用于具有导电端盖的电机,还适用于具有非导电端盖的电机。
可以理解地,该延伸脚76也可以不伸出电机外壳1,而是在弯折后使得弯折部的外表面与电机外壳1的内表面直接接触,从而实现延伸脚76与电机外壳1的电连接。而且,如果端子座3的空间容许,延伸脚76可以先沿倾斜向内的方向延伸,然后再向外(朝向端盖5的方向)弯折,弯折形成的弯折部与电机外壳内表面直接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通过在电机正负级之间增设两接地电容及一跨级电容,使得该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能够有效抑制电磁干扰(EMI),达到较好的电磁兼容性(EMC);通过设置具有弹性结构的垫片,使端盖在牢固地紧固于电机外壳后挤压垫片舌片的弯折部,垫片始终保持一定的弹性变形从而使得垫片的爪片始终弹性抵接各个接地电子元件的相应引脚,最终由端盖实现接地,使得接地连接可靠、稳定,具有抗振效果,适用于高温、振动较剧烈的工作环境,且结构较简单,易实现。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如本发明的电子元件可以是电感、接地电阻、接地电容之间按需求任意组合,垫片的爪片与舌片的形状不限于长条形,舌片上弯折部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计成一个或多个,舌片也不限于悬臂形式,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外壳(1)、安装于电机外壳(1)开口端的端子座总成(3)、位于端子座总成(3)外侧并与电机外壳(1)固定连接的端盖(5)、及安装于端子座总成(3)与端盖(5)之间的导电垫片(7);所述端子座总成(3)内设有数个电子元件,至少部分电子元件包括接地引脚,所述垫片(7)具有若干弹性结构,每一弹性结构与一相应电子元件的接地引脚弹性抵接,所述垫片(7)与端盖(5)抵接,所述垫片(7)与电机外壳(1)和端盖(5)至少其中之一电连接从而实现所述至少部分电子元件的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7)包括本体部(71)、从本体部(71)延伸的若干爪片(73),所述爪片(73)构成所述弹性结构,所述爪片(73)一端与所述本体部(71)连接,另一端朝远离端盖(5)的方向倾斜延伸并悬空形成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分别弹性抵接至相应电子元件的接地引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7)还包括至少一舌片(75),所述舌片(75)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背离端子座(31)的方向拱起而形成弯折部(751),该弯折部(751)凸出于端子座(31)的表面并与盖体弹性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751)呈倒“V”形或倒“U”形。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7)与端盖(5)电连接,所述数个电子元件包括至少一电感及至少一接地电阻或接地电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电子元件包括第一与第二电感L1、L2、第一与第二接地电阻R1、R2、第一与第二接地电容C1、C2,以及一跨级电容C3,所述垫片(7)的弹性结构分别弹性抵接所述第一与第二接地电阻R1、R2及第一与第二接地电容C1、C2的相应接地引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总成(3)包括端子座(31)及安装于端子座(31)内的第一与第二导电端子(33、35)、第一与第二导电连接件(37、39),所述第一与第二电感L1、L2、第一与第二接地电阻R1、R2设于所述端子座(31)朝向电机外壳(1)开口端的一侧,所述第一与第二接地电容C1、C2及跨级电容C3设于所述端子座(31)的靠近端盖(5)的另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31)的所述另一侧开设有匹配第一与第二接地电容C1、C2形状及走线方式的第一容置部(311)、匹配跨级电容C3形状及走线方式的第二容置部(313),及分别匹配第一与第二接地电阻R1、R2相应引脚的第一与第二容置槽(315、317);所述第一与第二接地电容C1、C2设于所述第一容置部(311)内,所述跨级电容C3设于所述第二容置部(313)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地电阻R1的一引脚R1a连接至第一导电端子(33),另一引脚R1b穿过端子座(31)延伸至端子座(31)的另一侧,折弯后搭在所述第一容置槽(315)的底面上;第一接地电容C1的一引脚C1a搭在所述第一容置部(311)的底面上,另一引脚C1b穿过端子座(31)延伸连接至第一导电端子(33);第二接地电阻R2的一引脚R2a连接于第二导电端子(35),另一引脚R2b穿过端子座(31)内延伸至端子座(31)的另一侧,折弯后搭在所述第二容置槽(317)的底面上;第二接地电容C2的一引脚C2a搭于所述第一容置部(311)的底面上,另一引脚C2b穿过端子座(31)延伸连接至第二导电端子(35);跨级电容C3的一引脚C3a穿过端子座(31)延伸连接至第一导电端子(33),另一引脚C3b穿过端子座(31)延伸连接至第二导电端子(35)。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31)设内凹的第三容置部(312),所述垫片(7)安装于所述端子座(31)的第三容置部(312)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31)还设有若干定位柱(316),所述垫片(7)对应所述定位柱(316)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79),所述端子座的定位柱(316)分别插入所述垫片(7)的第一定位孔(79)内。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7)的中央朝向端子座(31)设有第一凸台(78),所述端子座(31)对应设有第一凹陷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凸台(78)。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7)在所述第一凸台(78)的背面形成第二凹陷部(77),所述端盖(5)对应所述垫片(7)的第二凹陷部(77)设置第二凸台(53),对应端子座(31)的定位柱(316)设置第二定位孔(55);所述端盖(5)的第二凸台(53)对准并容置于所述垫片(7)的第二凹陷部(77)内,端子座(31)的定位柱(316)分别穿过端盖(5)的第二定位孔(55)。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开口端设有若干缺口(18),所述端子座(31)对应电机外壳(1)的缺口(18)设置突块(318),所述突块(318)卡扣于电机外壳(1)的缺口(18)内。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的开口端沿轴向进一步形成若干卡脚(17),所述端盖(5)对应电机外壳(1)的卡脚(17)设置卡槽(57),所述电机外壳(1)的卡脚(17)穿过端盖(5)的卡槽(57)后向外变形并压靠于所述端盖(5)上。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的开口端还具有自外周缘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若干第一安装部(11),每一第一安装部(11)的中央设有一第一通孔(111),所述端盖(5)对应电机外壳(1)的第一安装部(11)设置第二安装部(51),并对应电机外壳(1)的第一通孔(111)开设第二通孔(511),紧固件可分别穿过第一、第二安装部(11、51)的第一、第二通孔(111、511)从而将电机固定到周围的装置上。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还包括数个缺口(113),所述端盖(5)对应电机外壳(1)的缺口(113)设置突起(513),所述突起(513)对准并卡合于电机外壳(1)的缺口(113)内,以实现端盖(5)与电机外壳(1)之间的精确定位。
1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接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7)还包括一延伸脚(76),所述延伸脚的一端与垫片(7)的本体部(71)连接,另一端弯折后与电机外壳(1)电连接。
CN201410284342.0A 2014-06-23 2014-06-23 电机接地连接装置 Active CN1052074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4342.0A CN105207416B (zh) 2014-06-23 2014-06-23 电机接地连接装置
DE102015109933.0A DE102015109933A1 (de) 2014-06-23 2015-06-22 Elektromotor
JP2015125259A JP6668007B2 (ja) 2014-06-23 2015-06-23 電気モータの接地接続
US14/747,466 US9859767B2 (en) 2014-06-23 2015-06-23 Electric motor
KR1020150089119A KR20150146464A (ko) 2014-06-23 2015-06-23 전기 모터용 접지 연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4342.0A CN105207416B (zh) 2014-06-23 2014-06-23 电机接地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7416A true CN105207416A (zh) 2015-12-30
CN105207416B CN105207416B (zh) 2019-03-15

Family

ID=54768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4342.0A Active CN105207416B (zh) 2014-06-23 2014-06-23 电机接地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59767B2 (zh)
JP (1) JP6668007B2 (zh)
KR (1) KR20150146464A (zh)
CN (1) CN105207416B (zh)
DE (1) DE10201510993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8404A (zh) * 2016-09-09 2017-02-22 上海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 具有emc功能的车载鼓风机
CN106936251A (zh) * 2015-12-31 2017-07-07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
CN108923591A (zh) * 2018-09-28 2018-11-30 浙江凯威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机用半圆环电磁兼容抗干扰保护装置
CN111490638A (zh) * 2019-01-25 2020-08-04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电控组件及电器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30811U (zh) * 2014-06-23 2014-12-17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刷装置及使用该电刷装置的有刷电机
US10348165B2 (en) * 2015-10-07 2019-07-09 Nidec Corporation Noise suppression circuit
WO2017079869A1 (zh) * 2015-11-09 2017-05-18 捷和电机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及其emc元件和/或esd元件的接地结构
JP6543730B2 (ja) * 2015-12-25 2019-07-1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直流電動機
KR101877046B1 (ko) * 2016-10-05 2018-07-13 발레오전장시스템스코리아 주식회사 스타트모터용 마그네트 스위치
JP6813886B2 (ja) * 2017-03-10 2021-01-13 株式会社 五十嵐電機製作所 ブラシ付き直流モ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245393B (zh) * 2017-07-11 2022-09-23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电机的端盖及其制造方法
KR101973380B1 (ko) 2017-11-27 2019-08-26 효성전기주식회사 BLDC모터용 EMC Terminal 그라운드
KR102250167B1 (ko) * 2019-12-17 2021-05-10 디와이오토 주식회사 탄성 접촉 구조가 구비된 이중 접지 터미널을 포함한 모터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7495A1 (en) * 2000-02-29 2001-08-30 Toshihiro Sato Motor having shaft-grounding arrangement
CN1438751A (zh) * 2002-02-12 2003-08-27 阿斯莫株式会社 具有接地结构以降低无线电噪音的电动机
US20070278877A1 (en) * 2004-09-06 2007-12-06 Wolfgang Winkler Dc Motor With Supressor
CN101317315A (zh) * 2005-11-30 2008-12-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带有接地接触板的刷架组件
CN101675573A (zh) * 2007-04-19 2010-03-1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穿心式电容器的直流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6773U (zh) * 1985-01-25 1986-08-08
GB0020519D0 (en) * 2000-08-21 2000-10-11 Johnson Electric Sa End cap assembly
JP2005354795A (ja) * 2004-06-10 2005-12-22 Jidosha Denki Kogyo Co Ltd モータのアース構造
JP2008104321A (ja) * 2006-10-20 2008-05-01 Asmo Co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モータ
JP2008206218A (ja) * 2007-02-16 2008-09-04 Mitsuba Corp 回転電機におけるヨークのブラケット固定構造
CN101741181B (zh) * 2008-11-26 2013-06-12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暖通空调领域的电机
DE102012103928A1 (de) * 2012-05-04 2013-11-07 Pierburg Gmbh Gleichstrommotor zum Antrieb von Aggregaten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3427568B (zh) * 2012-05-17 2017-05-10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7495A1 (en) * 2000-02-29 2001-08-30 Toshihiro Sato Motor having shaft-grounding arrangement
CN1438751A (zh) * 2002-02-12 2003-08-27 阿斯莫株式会社 具有接地结构以降低无线电噪音的电动机
US20070278877A1 (en) * 2004-09-06 2007-12-06 Wolfgang Winkler Dc Motor With Supressor
CN101317315A (zh) * 2005-11-30 2008-12-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带有接地接触板的刷架组件
CN101675573A (zh) * 2007-04-19 2010-03-1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穿心式电容器的直流电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6251A (zh) * 2015-12-31 2017-07-07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
CN106936251B (zh) * 2015-12-31 2020-02-14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
CN106438404A (zh) * 2016-09-09 2017-02-22 上海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 具有emc功能的车载鼓风机
CN108923591A (zh) * 2018-09-28 2018-11-30 浙江凯威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机用半圆环电磁兼容抗干扰保护装置
CN108923591B (zh) * 2018-09-28 2023-12-01 浙江凯威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机用半圆环电磁兼容抗干扰保护装置
CN111490638A (zh) * 2019-01-25 2020-08-04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电控组件及电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146464A (ko) 2015-12-31
DE102015109933A1 (de) 2015-12-24
CN105207416B (zh) 2019-03-15
JP6668007B2 (ja) 2020-03-18
US20150372569A1 (en) 2015-12-24
JP2016021855A (ja) 2016-02-04
US9859767B2 (en) 2018-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7416A (zh) 电机接地连接装置
US9467028B2 (en) Electric motor
EP1803197B1 (en) Electrical plug and method of fitting the plug
EP2947319B1 (en) Pump device
US10205367B2 (en) Motor having a noise filter
US9255784B2 (en) Contactless angular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US20110171856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cavity sealing plug
CN108496299A (zh) 无刷电机
CN101911437A (zh) 有电刷dc马达的箱盖组装体
BRPI9904766B1 (pt) Motor de coletor
US10330518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liquid-surface detection device
CN100502207C (zh) 电动机和使用该电动机的流体泵
US11101712B2 (en) Motor, end ca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2929597B1 (en) Electrical coupling device for a machine
KR101629827B1 (ko) 개선된 접지 구조를 갖는 모터
CN113949218A (zh) 一种具有轴电流防护功能的盖板结构
EP2658137B1 (en) Surge isolating device
KR101545567B1 (ko) 회전형 콘센트
CN207801047U (zh) 一种电连接器母端防摇摆结构
JP7073425B2 (ja) コネクタ
CN218976487U (zh) 一种垂直线性振动马达
JP2018170177A (ja) 同軸コネクタ
CN203962442U (zh) 电力机车变压器油泵接线板
CN103534877A (zh) 插入式连接器
JP2018163810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