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7252A - 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7252A
CN105207252A CN201510572736.0A CN201510572736A CN105207252A CN 105207252 A CN105207252 A CN 105207252A CN 201510572736 A CN201510572736 A CN 201510572736A CN 105207252 A CN105207252 A CN 105207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capacitance sensor
sub
power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727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7252B (zh
Inventor
梁琛
郑伟
智勇
拜润卿
倪赛赛
梁福波
王永年
余大伟
史玉杰
祁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Gan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Gan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Gan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Gan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Gan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Gan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5105727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72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7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7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7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72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电网调度向微电网群级代理下达并网点电压调整指令;微电网群级代理接收到指令后,将指标分配给下级子微电网级代理;子微电网级代理接收到微电网群级代理的指令,将优化后的指令下达至执行级代理;各执行级代理接收到子微电网级代理下达的指令,控制各负载设备进行电压调整,将电压调整的结果反馈至子微电网级代理,并在紧急情况下,切除可控负载设备,确保电压稳定;子微电网级代理将调整后的电压与微电网群级代理分配的指标比对;微电网群级代理将各子微电网级代理调整后的结果与配电网调调度下达的指令进行比对。达到效率高、控制简单且方便操作的目的。

Description

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能源形式,特别是国家提出“两个替代”发展战略,清洁电力将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大电网集中式已经成为现代电力供应的主要渠道,但是,大电网的弊端,如成本高、运行难度大、发生自然灾害时,系统较为脆弱等日益凸现。
分布式电源因并网灵活、供电方便等优势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在分布式电源渗透率高的情况下,现有配电网的结构难以应对分布式电源的高分散性。
因此,微电网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之间,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可控性、交互性和独立性等优点,可以实现孤网运行也可以并入配电网运行。
微电网的出现将是对大电网运行弊端的补充,尤其是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山区和海岛等地区,利用微电网可以解决居民用电和建设与大电网互联的常规配电系统比较困难的矛盾。
目前,国内外主要在微电网运行、控制、继电保护和经济性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其中微电网的控制较多考虑微电网孤网和并网运行技术,针对微电网群控制方法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以实现效率高、控制简单且方便操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电网调度向微电网群级代理下达并网点电压调整指令;
步骤2:微电网群级代理接收到指令后,按照电压优化调整模型,将指标分配给下级子微电网级代理;
步骤3:子微电网级代理接收到微电网群级代理的指令,按照子微电网电压优化调整策略,将优化后的指令下达至执行级代理;
步骤4:各执行级代理接收到子微电网级代理下达的指令,控制各负载设备进行电压调整,将电压调整的结果反馈至子微电网级代理,并在紧急情况下,切除可控负载设备,确保电压稳定;
步骤5:子微电网级代理将调整后的电压与微电网群级代理分配的指标比对,如果对比结果一致,则将结果反馈给微电网群级代理,否执行步骤3~步骤4;经过R迭代后,仍然不能达到指标,则将结果反馈给配电网调度;
步骤6:微电网群级代理将各子微电网级代理调整后的结果与配电网调调度下达的指令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将结果反馈给配电网调度中心;否则,重复步骤2~步骤6;经过S次迭代,仍然不能达到目标,则反馈给配电网调度。
优选的,微电网群级代理和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子微电网级代理与执行级代理之间双向通信连接,各个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双向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子微电网级代理与执行级代理之间采用闭环协调控制,所述微电网群级代理与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采用闭环协调控制,所述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采用自主协调控制。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R=3。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S=2。
优选的,所述负载设备,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无功补偿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构建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三级智能控制架构,设置微电网群级代理、子微电网级代理和执行级代理三级代理,提高配电网对接入的微电网群调度控制效率,保证微电网高渗透率下的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达到效率高、控制简单且方便操作的目的。各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采用自主协调控制,进一步提高协调控制效率。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的智能控制架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电网调度向微电网群级代理下达并网点电压调整指令;
步骤2:微电网群级代理接收到指令后,按照电压优化调整模型,将指标分配给下级子微电网级代理;
步骤3:子微电网级代理接收到微电网群级代理的指令,按照子微电网电压优化调整策略,将优化后的指令下达至执行级代理;
步骤4:各执行级代理接收到子微电网级代理下达的指令,控制各负载设备进行电压调整,将电压调整的结果反馈至子微电网级代理,并在紧急情况下,切除可控负载设备,确保电压稳定;
步骤5:子微电网级代理将调整后的电压与微电网群级代理分配的指标比对,如果对比结果一致,则将结果反馈给微电网群级代理,否执行步骤3~步骤4;经过R迭代后,仍然不能达到指标,则将结果反馈给配电网调度;
步骤6:微电网群级代理将各子微电网级代理调整后的结果与配电网调调度下达的指令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将结果反馈给配电网调度中心;否则,重复步骤2~步骤6;经过S次迭代,仍然不能达到目标,则反馈给配电网调度。
优选的,微电网群级代理和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子微电网级代理与执行级代理之间双向通信连接,各个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双向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子微电网级代理与执行级代理之间采用闭环协调控制,所述微电网群级代理与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采用闭环协调控制,所述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采用自主协调控制。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R=3。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S=2。
优选的,所述负载设备,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无功补偿设备。
如图1所示,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的智能控制架构为三级智能控制架构,包括建立微电网群级代理、子微电网级代理和执行级代理,上下级代理之间可以实现双向通信,形成闭环控制。
微电网群级代理,作为各子微电网级代理和接入的配电网之间的沟通桥梁,接受配电网调度指令,将各子微网级代理执行情况反馈至配电网调度,形成双向闭环控制。
子微电网级代理,作为智能控制的中间环节,接受微电网群级代理下达的协调控制指令,控制下层执行级代理,实现对子微电网内部的运行控制。同时,在紧急情况,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可以自主协调,实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执行级代理,子微电网内部各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无功补偿设备等负载设备均装设有执行级代理,各执行级代理接受上级代理下达的控制指令,同时将各单元的运行情况反馈给上级代理。
负荷执行级代理,主要监视负荷变化情况;对负荷进行控制,主要在极端情况下进行;负荷执行级代理对于事前定义的可控负荷进行自动控制,对于不可控制负荷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负荷划分级别,开展有序用电控制。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子微电网级代理与执行级代理闭环协调控制,微电网群级代理与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闭环协调控制,还可以实现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的自主协调控制,通过三级智能协调控制,可以提高配电网对接入的微电网群调度控制效率,对于微电网高渗透率下的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电网调度向微电网群级代理下达并网点电压调整指令;
步骤2:微电网群级代理接收到指令后,按照电压优化调整模型,将指标分配给下级子微电网级代理;
步骤3:子微电网级代理接收到微电网群级代理的指令,按照子微电网电压优化调整策略,将优化后的指令下达至执行级代理;
步骤4:各执行级代理接收到子微电网级代理下达的指令,控制各负载设备进行电压调整,将电压调整的结果反馈至子微电网级代理,并在紧急情况下,切除可控负载设备,确保电压稳定;
步骤5:子微电网级代理将调整后的电压与微电网群级代理分配的指标比对,如果对比结果一致,则将结果反馈给微电网群级代理,否执行步骤3~步骤4;经过R迭代后,仍然不能达到指标,则将结果反馈给配电网调度;
步骤6:微电网群级代理将各子微电网级代理调整后的结果与配电网调调度下达的指令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将结果反馈给配电网调度中心;否则,重复步骤2~步骤6;经过S次迭代,仍然不能达到目标,则反馈给配电网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电网群级代理和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子微电网级代理与执行级代理之间双向通信连接,各个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双向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微电网级代理与执行级代理之间采用闭环协调控制,所述微电网群级代理与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采用闭环协调控制,所述子微电网级代理之间采用自主协调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设备,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无功补偿设备。
CN201510572736.0A 2015-09-10 2015-09-10 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2072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2736.0A CN105207252B (zh) 2015-09-10 2015-09-10 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2736.0A CN105207252B (zh) 2015-09-10 2015-09-10 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7252A true CN105207252A (zh) 2015-12-30
CN105207252B CN105207252B (zh) 2018-05-15

Family

ID=54954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72736.0A Active CN105207252B (zh) 2015-09-10 2015-09-10 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725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1389A (zh) * 2016-02-04 2016-05-1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混合分层式多代理系统的分布式电源电压控制方法
CN107147106A (zh) * 2017-05-02 2017-09-08 深圳市矩形科技有限公司 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装置
CN107528385A (zh) * 2017-06-29 2017-12-29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新能源消纳的源网荷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599379A (zh) * 2018-06-01 2018-09-2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微电网群的功率监控系统
CN109301892A (zh) * 2018-09-21 2019-02-01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系统
TWI780446B (zh) * 2020-06-18 2022-10-11 圓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301641A (ja) * 2007-06-01 2008-12-11 Meidensha Corp 分散型電源の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1510686B (zh) * 2009-03-26 2011-01-2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微电网协调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301641A (ja) * 2007-06-01 2008-12-11 Meidensha Corp 分散型電源の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1510686B (zh) * 2009-03-26 2011-01-2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微电网协调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冰杨等: "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分层控制策略概述",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1389A (zh) * 2016-02-04 2016-05-1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混合分层式多代理系统的分布式电源电压控制方法
CN105591389B (zh) * 2016-02-04 2020-07-2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混合分层式多代理系统的分布式电源电压控制方法
CN107147106A (zh) * 2017-05-02 2017-09-08 深圳市矩形科技有限公司 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装置
CN107528385A (zh) * 2017-06-29 2017-12-29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新能源消纳的源网荷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528385B (zh) * 2017-06-29 2018-08-24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新能源消纳的源网荷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599379A (zh) * 2018-06-01 2018-09-2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微电网群的功率监控系统
CN108599379B (zh) * 2018-06-01 2022-02-1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微电网群的功率监控系统
CN109301892A (zh) * 2018-09-21 2019-02-01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系统
TWI780446B (zh) * 2020-06-18 2022-10-11 圓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7252B (zh) 2018-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7252A (zh) 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
CN103050989B (zh) 一种集群风电场有功功率智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7026461A (zh) 一种新能源站参与一次调频的快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CN103199542B (zh) 一种风电场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
CN202696272U (zh) 风电场运行集中监控系统
CN103161248B (zh) 可智能调节倾斜程度的屋顶
CN106549380A (zh) 多模态微电网能量协调优化控制方法
CN104362665B (zh) 一种微电网离网切换到并网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296754A (zh) 一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资源控制方法
WO2012154921A3 (en) Control system for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
CN103138269A (zh) 基于主动机制的分层分布式配电网电压调控系统及方法
CN103872775B (zh) 一种智能微网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4242446A (zh) 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运行监控方法
CN105406515A (zh) 分级控制的独立微网
CN101951028A (zh) 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化控制方案
CN103545848A (zh) 光伏电站群有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CN204497749U (zh) 设有无功补偿装置的综合发电系统
CN202957612U (zh) 含风光储的智能微网及其控制系统
CN107196316A (zh) 主动配电网内多级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方法
CN105226726A (zh) 一种光伏电站集中监控系统
CN105162163A (zh) 基于多代理优先级的微电网智能控制方法
CN106340893B (zh) 一种基于虚拟发电厂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控制方法
CN104659812B (zh) 一种基于预测控制的多微网协调控制方法
CN102570456B (zh) 基于主动机制的配电网间歇式能源消纳系统及其方法
CN104167740A (zh) 500kV变电站35kV电容电抗省地协同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