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1892A - 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01892A CN109301892A CN201811108001.2A CN201811108001A CN109301892A CN 109301892 A CN109301892 A CN 109301892A CN 201811108001 A CN201811108001 A CN 201811108001A CN 109301892 A CN109301892 A CN 1093018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storage
- distributed energy
- distributed
- behalf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8000007600 char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804 iterative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 H02J3/382—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系统,它包括:构建面向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多代理分布式协同控制架构,并建立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本发明仅通过邻居代理之间的信息交互,既可实现全局关键信息的分享,显著降低了通信拓扑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了对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的适应能力,并节约了集中式控制器的投资成本,全面提升了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解决方案的经济性和适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以高渗透水平充分利用新兴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综合能源系统、主动配电网等有效的能源组织利用方式日益普及。对于具有大量分布式电源的系统,其控制和管理均变得更具有挑战性。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双向功率流、热电联供、以及负载的多样性等,经常导致系统干扰或事故等问题。现有的技术有很多,包括分布式电源自身的控制,负荷控制方案,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系统的局部优化控制方案,以及分层控制方案等。其中,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被认为是稳定综合能源系统或主动配电系统的有效解决方案。由于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间歇性和负载需求的波动性,协同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放电,以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可靠性和效率。
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模式可以分为集中式或分布式两种,其中,集中式策略需要一个中央控制器,易因无法处理大量数据而受到影响。此外,集中式策略在适应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引起的通信拓扑结构变化等方面也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系统,使用多代理从所有其他本地代理收集信息并将其汇总以获得全局信息,从而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最终实现更快的决策过程和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它包括有:
S1:在预先构建的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
S2: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有分布式储能系统个数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功率不平衡量;
S3:根据步骤S1中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以及步骤S2中获取的分布式储能系统个数、分布式储能系统功率不平衡量,结合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边际成本系数和实时充电功率间的特性进行收敛迭代计算,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协同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包括有如下步骤:
S11:依据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和充电功率建立就地化表征其充电效率的函数,即有:
式(1)中,i=1,2,…,n,用来标识系统中的分布式储能代理,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PE,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PC,i表示到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实际注入有功功率;是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充电效率系数;
S12:根据全面协同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效率,实现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最大化,如下:
式(2)中,N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编号集合;
其中,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充电效率系数与其充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可描述为:
式(3)中,αi和βi均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常数;
S14:将式(3)带入式(2),最大化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可描述如下式(4)所示:
进一步,所述步骤S2包括有:
S21:利用分布式多代理一致性算法,在邻居代理交互信息的条件下实现全局信息的获取,具体步骤如下:
式(5)中,i=1,2,…,n;j=1,2,…,n;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xi [k+1]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在第k+1迭代过程中交互的信息;xj [k]表示的是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交互的信息;wij则表示分布式储能代理i和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之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
S22:制定基于功率不平衡量牵引的信息交互方法如下:
式(6)中,x*表示预设的牵引一致性值,其根据系统中实时的功率不平衡量制定,即表示系统能够提供的可充电功率量;d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牵引增益系数;
S23:制定就地自适应调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wij,wij的具体计算过程可描述如下:
式(7)中,S(t)用来表示系统中的通信线路变化;γ是一致性收敛系数,其取值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一致性收敛特性,0<γ<1;ni,S(t)和nj,S(t)分别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和j个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邻居代理的个数;
S24:采用上述步骤S31和步骤S32提出的基于局部信息的分布式信息分享方法,获取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充电所需的全局关键信息,包括系统中实时功率不平衡量ΔPTOT和参与信息分享的总代理个数n,具体的信息交互及分享获取过程如下:
式(8)中,nMAS和ΔPMAS分别表示的是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每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可以根据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获取全局信息;ΔP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处测到的功率不平衡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S3包括有:
S31:计算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如下:
式(9)中,αi和βi均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常数;κC,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PC,i表示实际注入到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有功功率;
S32:根据功率不平衡量预设储能充电效率边际成本系数的全局一致性收敛点,如下:
式(10)中,κ*C表示的是预设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系数一致性牵引值,λ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分配系数;
S33: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实现协同提升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
进一步,所述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的构建过程包括:依据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分布情况,构建基于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多代理分布式协同控制架构,并建立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系统,它包括有:
架构单元,依据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分布情况,构建基于多代理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架构,并建立分布式去中心化、无需集中代理的整体架构;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信息;
处理单元,根据信息获取单元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
进一步,所述信息获取单元中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具体包括有:
S11:依据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和充电功率建立可就地化表征其充电效率的函数,即有:
式(12)中,i=1,2,…,n,用来标识系统中的分布式储能代理,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PE,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PC,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实际注入有功功率;是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充电效率系数;
S12:根据全面协同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效率,实现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最大化,如下:
式(13)中,N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对应的的编号集合;
其中,第i个分布式储储能代理的充电效率系数与其充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可描述为:
式(14)中,αi和βi均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常数;
S13:将式(14)带入式(13),最大化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可描述如下式(15)所示:
进一步,所述信息获取单元中的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信息具体包括有:
S21:提出基于局部信息交互的关键信息获取方法,利用分布式多代理一致性算法,在邻居代理交互信息的条件下实现全局信息的获取,具体步骤如下:
式(16)中,i=1,2,…,n;j=1,2,…,n;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xi [k+1]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在第k+1迭代过程中交互的信息;xj [k]表示的是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交互的信息;wij则表示分布式储能代理i和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之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
S22:为了更好地根据系统功率平衡需求,制定基于功率不平衡量牵引的信息交互方法如下:
式(17)中,x*表示预设的牵引一致性值,其根据系统中实时的功率不平衡量制定,即表示系统能够提供的可充电功率量;d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牵引增益系数;
S23:制定就地自适应调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wij,以更好地适应通信拓扑变化或故障等工况,wij的具体计算过程可描述如下:
式(18)中,S(t)用来表示系统中的通信线路变化;γ是一致性收敛系数,其取值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一致性收敛特性,0<γ<1;ni,S(t)和nj,S(t)分别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和j个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邻居代理的个数,
S24:采用上述步骤S21和步骤S22提出的基于局部信息的分布式信息分享方法,获取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充电所需的全局关键信息,主要包括系统中实时功率不平衡量ΔPTOT和参与信息分享的总代理个数n,具体的信息交互及分享获取过程如下:
式(19)中,nMAS和ΔPMAS分别表示的是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每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可以根据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获取全局信息;ΔP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处测到的功率不平衡量。
进一步,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有:
S31:计算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如下:
式(20)中,αi和βi均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常数;κC,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PC,i表示实际注入到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有功功率;
S32:根据功率不平衡量预设储能充电效率边际成本系数的全局一致性收敛点,如下:
式(21)中,κ*C表示的是预设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系数一致性牵引值,λ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分配系数;
S33: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实现协同提升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建立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协同优化架构,无需集中式控制器,仅通过邻居代理之间的信息交互,既可实现全局关键信息的分享,显著降低了通信拓扑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了对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的适应能力,并节约了集中式控制器的投资成本,全面提升了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解决方案的经济性和适应。
2、本发明对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去中心化协同优化充电方法,根据系统功率不平衡量预设满足一致性要求的边际成本系统,利用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边际成本系数和实时充电功率间的特性进行收敛迭代计算,再利用多代理一致性收敛迭代算法,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协同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有效提升了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充电的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采用仿真验证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多代理间的通信拓扑结构图。
图4为一实施例协同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下的总功率不平衡量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协同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下的边际成本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协同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下的充电功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它包括有:
步骤1:构建面向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多代理分布式协同控制架构;
所述面向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多代理分布式协同控制架构,可以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或主动配电网中存在的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依据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分布情况,构建基于多代理系统(Multi-agent System)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架构,并建立分布式去中心化、无需集中代理的整体架构,可以仅通过邻居代理之间的局部信息交互实现全局的信息或调控协同。
步骤2: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
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依据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就地化局部信息,包括单个分布式储能的充电效率和充电功率等,建立可就地化表征其充电效率的函数,如下:
式(1)中,i=1,2,…,n,用来标识系统中的分布式储能代理,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PE,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PC,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实际注入有功功率;是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充电效率系数;其是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关键因素。
步骤22:全面协同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实现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最大化,具体描述如下:
式(2)中,N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编号集合;储能系统充电效率系数与其充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可描述为:
式(3)中,αi和βi均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常数,其取值一般在0到1之间。
将式(3)带入式(2),最大化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可描述如下式(4)所示:
步骤3:利用基于局部信息交互的关键信息分享方法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关键信息;
根据步骤2所述最大化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确定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充电所需的关键信息,主要包括参与协同的总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个数、系统功率不平衡量等;并将这些关键信息通过基于局部信息交互的关键信息分享方法分享到参与协同的每个分布式储能系统中,使单个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掌握协同所需的关键信息,为实现去中心化的全局协同提供支撑。
所述步骤3包含以下三个步骤,如下:
步骤31:提出基于局部信息交互的关键信息获取方法,利用分布式多代理一致性算法,在进邻居代理交互信息的条件下实现全局信息的获取,具体步骤如下:
式(5)中,i=1,2,…,n;j=1,2,…,n;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xi [k+1]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在第k+1迭代过程中交互的信息;xj [k]表示的是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交互的信息;wij则表示分布式储能代理i和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之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
为了更好地根据系统功率平衡需求,制定基于功率不平衡量牵引的信息交互方法如下:
式(6)中,x*表示预设的牵引一致性值,其根据系统中实时的功率不平衡量制定,即表示系统能够提供的可充电功率量;d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牵引增益系数,一般来讲,di,的取值大于或等于0,其等于0时表示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没有被牵引控制。
步骤32:制定就地自适应调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wij,以更好地适应通信拓扑变化或故障等工况,wij的具体计算过程可描述如下:
式(7)中,S(t)用来表示系统中的通信线路变化;γ是一致性收敛系数,其取值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一致性收敛特性,一般而言,0<γ<1;ni,S(t)和nj,S(t)分别表示第i和j个代理对应的邻居代理的个数,ni,S(t)和nj,S(t)都是就地信息,能够就地采集获取,因此可以根据系统通信拓扑结构的变化就地自适应地进行动态调整。
步骤33:采用上述步骤31和步骤32提出的基于局部信息的分布式信息分享方法,获取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充电所需的全局关键信息,主要包括系统中实时功率不平衡量ΔPTOT和参与信息分享的总代理个数n,具体的信息交互及分享获取过程如下:
式(8)中,nMAS和ΔPMAS分别表示的是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每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可以根据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获取全局信息,ΔP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处测到的功率不平衡量。
比如,将自身的标识编号i采用一致性信息分享方法进行分享,进而获取到nMAS,再用自身的标识编号i除以nMAS,既可以获取全局信息n,同样的方法可以获取全局功率不平衡量ΔPTOT。
步骤4: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实现协同提升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的去中心化协同充电问题;
利用所述步骤3获取的全局协同关键信息,主要结合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边际成本系数和实时充电功率间的特性进行收敛迭代计算,预设满足一致性要求的边际成本系统,再利用多代理一致性收敛迭代算法,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协同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
所述步骤4包含以下3个步骤,如下:
步骤41:计算第i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如下:
式(9)中,κC,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
步骤42:根据功率不平衡量预设储能充电效率边际成本系数的全局一致性收敛点,如下:
式(10)中,κ*C表示的是预设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系数一致性牵引值,λ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分配系数。
步骤43: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实现协同提升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的去中心化协同充电问题,计算过程如下:
式(11)中,当所有的边际成本函数被牵引控制达到一致性时,系统达到最优解,即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在当前的运行状态下达到充电效率最优,实现了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去中心化协同充电。其中,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建立含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主动配电网仿真验证系统模型
图2为IEEE33节点主动配电网,其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安装位置及容量如表1所示:
表1.分布式储能系统安装位置及容量
分布式储能安装位置 | 8 | 14 | 24 | 25 |
安装容量/MVA | 0.2 | 0.24 | 0.3 | 0.28 |
根据所述步骤1构建面向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Systems)的多代理分布式协同控制架构,如图3所示。
2)根据所述步骤2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和全局优化目标函数,确定式(4)对应常数的数值如表2:
表2.分布式储能系统相关参数
分布式储能系统 | α<sub>i</sub> | β<sub>i</sub> |
分布式储能系统1 | 0.85 | 0.008 |
分布式储能系统2 | 0.89 | 0.009 |
分布式储能系统3 | 0.79 | 0.006 |
分布式储能系统4 | 0.93 | 0.011 |
3)根据所述步骤3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利用基于局部信息交互的关键信息分享方法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关键信息,含参与协同的总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个数、系统功率不平衡量等,并采用多代理分布式信息交互方法进行关键信息分享,具体的全局信息分享如下表:
表3.全局关键信息分享
4)根据所述步骤4基于步骤3获取的全局协同关键信息,预设满足一致性要求的边际成本系数,利用多代理一致性收敛协同算法,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协同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仿真结果如图4至图6所示。
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系统,它包括有:
架构单元,依据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分布情况,构建基于多代理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架构,并建立分布式去中心化、无需集中代理的整体架构;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信息;
处理单元,根据信息获取单元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中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具体包括有:
S11:依据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和充电功率建立可就地化表征其充电效率的函数,即有:
式(1)中,i=1,2,…,n,用来标识系统中的分布式储能代理,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PE,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PC,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实际注入有功功率;是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充电效率系数;
S12:根据全面协同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效率,实现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最大化,如下:
式(2)中,N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编号集合;
S13: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充电效率系数与其充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可描述为:
式(3)中,αi和βi均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常数;
S14:将式(3)带入式(2),最大化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可描述如下式(4)所示: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中的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信息具体包括有:
S21:提出基于局部信息交互的关键信息获取方法,利用分布式多代理一致性算法,在邻居代理交互信息的条件下实现全局信息的获取,具体步骤如下:
式(5)中,i=1,2,…,n;j=1,2,…,n;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x[k+1] 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在第k+1迭代过程中交互的信息;xj [k]表示的是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交互的信息;wij则表示分布式储能代理i和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之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
S22:为了更好地根据系统功率平衡需求,制定基于功率不平衡量牵引的信息交互方法如下:
式(6)中,x*表示预设的牵引一致性值,其根据系统中实时的功率不平衡量制定,即表示系统能够提供的可充电功率量;d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牵引增益系数;
S23:制定就地自适应调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wij,以更好地适应通信拓扑变化或故障等工况,wij的具体计算过程可描述如下:
式(7)中,S(t)用来表示系统中的通信线路变化;γ是一致性收敛系数,其取值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一致性收敛特性,0<γ<1;ni,S(t)和nj,S(t)分别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和j个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邻居代理的个数,
S24:采用上述步骤S21和步骤S22提出的基于局部信息的分布式信息分享方法,获取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充电所需的全局关键信息,主要包括系统中实时功率不平衡量ΔPTOT和参与信息分享的总代理个数n,具体的信息交互及分享获取过程如下:
式(8)中,nMAS和ΔPMAS分别表示的是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每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可以根据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获取全局信息;ΔP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处测到的功率不平衡量。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有:
S31:计算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如下:
式(9)中,αi和βi均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常数;κC,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PC,i表示实际注入到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有功功率;
S32:根据功率不平衡量预设储能充电效率边际成本系数的全局一致性收敛点,如下:
式(10)中,κ*C表示的是预设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系数一致性牵引值,λ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分配系数;
S33: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实现协同提升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
实施例2,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它包括有:
S1:构建面向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多代理分布式协同控制架构,并建立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
S2: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
S3: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信息;
S4:根据步骤S3中获取的信息,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
所述步骤S2中包括有如下步骤:
S11:依据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和充电功率建立可就地化表征其充电效率的函数,即有:
式(1)中,i=1,2,…,n,用来标识系统中的分布式储能代理,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PE,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PC,i表示到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实际注入有功功率;是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充电效率系数;
S12:根据全面协同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的充电效率,实现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最大化,如下:
式(2)中,N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编号集合;
S13: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充电效率系数与其充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可描述为:
式(3)中,αi和βi均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常数;
S14:将式(3)带入式(2),最大化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可描述如下式(4)所示:
所述步骤S2还包括有:
S21:提出基于局部信息交互的关键信息获取方法,利用分布式多代理一致性算法,在邻居代理交互信息的条件下实现全局信息的获取,具体步骤如下:
式(5)中,i=1,2,…,n;j=1,2,…,n;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x[k+1] 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在第k+1迭代过程中交互的信息;xj [k]表示的是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交互的信息;wij则表示分布式储能代理i和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之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
S22:为了更好地根据系统功率平衡需求,制定基于功率不平衡量牵引的信息交互方法如下:
式(6)中,x*表示预设的牵引一致性值,其根据系统中实时的功率不平衡量制定,即表示系统能够提供的可充电功率量;d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牵引增益系数;
S23:制定就地自适应调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wij,以更好地适应通信拓扑变化或故障等工况,wij的具体计算过程可描述如下:
式(7)中,S(t)用来表示系统中的通信线路变化;γ是一致性收敛系数,其取值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一致性收敛特性,一般而言,0<γ<1;ni,S(t)和nj,S(t)分别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和j个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邻居代理的个数,
S24:采用上述步骤S21和步骤S22提出的基于局部信息的分布式信息分享方法,获取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充电所需的全局关键信息,如系统中实时功率不平衡量ΔPTOT和参与信息分享的总代理个数n,具体的信息交互及分享获取过程如下:
式(8)中,nMAS和ΔPMAS分别表示的是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每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可以根据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获取全局信息;ΔP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处测到的功率不平衡量。
所述步骤S4还包括有:
S31:计算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如下:
式(9)中,κC,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
S32:根据功率不平衡量预设储能充电效率边际成本系数的全局一致性收敛点,如下:
式(10)中,κ*C表示的是预设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系数一致性牵引值,λ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分配系数;
S33: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实现协同提升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计算过程如下: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建立含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主动配电网仿真验证系统模型
图2为IEEE33节点主动配电网,其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安装位置及容量如表1所示:
表1.分布式储能系统安装位置及容量
分布式储能安装位置 | 8 | 14 | 24 | 25 |
安装容量/MVA | 0.2 | 0.24 | 0.3 | 0.28 |
根据所述步骤1构建面向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Systems)的多代理分布式协同控制架构,如图3所示。
2)根据所述步骤2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和全局优化目标函数,确定式(4)对应常数的数值如表2:
表2.分布式储能系统安装位置及容量
分布式储能系统 | α<sub>i</sub> | β<sub>i</sub> |
分布式储能系统1 | 0.85 | 0.008 |
分布式储能系统2 | 0.89 | 0.009 |
分布式储能系统3 | 0.79 | 0.006 |
分布式储能系统4 | 0.93 | 0.011 |
3)根据所述步骤3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利用基于局部信息交互的关键信息分享方法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关键信息,含参与协同的总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个数、系统功率不平衡量等,并采用多代理分布式信息交互方法进行关键信息分享,具体的全局信息分享如下表:
表3.分布式储能系统安装位置及容量
4)根据所述步骤4基于步骤3获取的全局协同关键信息,预设满足一致性要求的边际成本系数,利用多代理一致性收敛协同算法,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协同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仿真结果如图4至图6所示。
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系统,它包括有:
架构单元,依据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分布情况,构建基于多代理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架构,并建立分布式去中心化、无需集中代理的整体架构;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信息;
处理单元,根据信息获取单元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中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具体包括有:
S11:依据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和充电功率建立可就地化表征其充电效率的函数,即有:
式(1)中,i=1,2,…,n,用来标识系统中的分布式储能代理,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PE,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PC,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实际注入有功功率;是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充电效率系数;
S12:根据全面协同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效率,实现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最大化,如下:
式(2)中,N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编号集合;
S13:其中,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充电效率系数与其充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可描述为:
式(3)中,αi和βi均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常数;
S14:将式(3)带入式(2),最大化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可描述如下式(4)所示: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中的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信息具体包括有:
S21:提出基于局部信息交互的关键信息获取方法,利用分布式多代理一致性算法,在邻居代理交互信息的条件下实现全局信息的获取,具体步骤如下:
式(5)中,i=1,2,…,n;j=1,2,…,n;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x[k+1] 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在第k+1迭代过程中交互的信息;xj [k]表示的是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交互的信息;wij则表示分布式储能代理i和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之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
S22:为了更好地根据系统功率平衡需求,制定基于功率不平衡量牵引的信息交互方法如下:
式(6)中,x*表示预设的牵引一致性值,其根据系统中实时的功率不平衡量制定,即表示系统能够提供的可充电功率量;d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牵引增益系数;
S23:制定就地自适应调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wij,以更好地适应通信拓扑变化或故障等工况,wij的具体计算过程可描述如下:
式(7)中,S(t)用来表示系统中的通信线路变化;γ是一致性收敛系数,其取值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一致性收敛特性,一般而言,0<γ<1;ni,S(t)和nj,S(t)分别表示第i分布式储能代理和j个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邻居代理的个数,
S24:采用上述步骤S21和步骤S22提出的基于局部信息的分布式信息分享方法,获取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充电所需的全局关键信息,主要包括系统中实时功率不平衡量ΔPTOT和参与信息分享的总代理个数n,具体的信息交互及分享获取过程如下:
式(8)中,nMAS和ΔPMAS分别表示的是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每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可以根据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获取全局信息;ΔP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处测到的功率不平衡量。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有:
S31:计算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如下:
式(9)中,κC,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
S32:根据功率不平衡量预设储能充电效率边际成本系数的全局一致性收敛点,如下:
式(10)中,κ*C表示的是预设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系数一致性牵引值,λ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分配系数;
S33: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实现协同提升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
1、本发明建立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协同优化架构,无需集中式控制器,仅通过邻居代理之间的信息交互,既可实现全局关键信息的分享,显著降低了通信拓扑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了对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的适应能力,并节约了集中式控制器的投资成本,全面提升了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解决方案的经济性和适应。
2、本发明对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去中心化协同优化充电方法,根据系统功率不平衡量预设满足一致性要求的边际成本系统,利用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边际成本系数和实时充电功率间的特性进行收敛迭代计算,再利用多代理一致性收敛迭代算法,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协同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有效提升了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充电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S1:在预先构建的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
S2: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有分布式储能系统个数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功率不平衡量;
S3:根据步骤S1中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以及步骤S2中获取的分布式储能系统个数、分布式储能系统功率不平衡量,结合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边际成本系数和实时充电功率间的特性进行收敛迭代计算,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协同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包括有如下步骤:
S11:依据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和充电功率建立就地化表征其充电效率的函数,即有:
式(1)中,i=1,2,…,n,用来标识系统中的分布式储能代理,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PE,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PC,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实际注入有功功率;是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充电效率系数;
S12:根据全面协同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效率,实现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最大化,如下:
式(2)中,N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编号集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有:
S21:利用分布式多代理一致性算法,在邻居代理交互信息的条件下实现全局信息的获取,具体步骤如下:
式(5)中,i=1,2,…,n;j=1,2,…,n;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xi [k+1]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在第k+1迭代过程中交互的信息;xj [k]表示的是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交互的信息;wij则表示分布式储能代理i和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之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
S22:制定基于功率不平衡量牵引的信息交互方法如下:
式(6)中,x*表示预设的牵引一致性值,其根据系统中实时的功率不平衡量制定;d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牵引增益系数;
S23:制定就地自适应调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wij,wij的具体计算过程可描述如下:
式(7)中,S(t)用来表示系统中的通信线路变化;γ是一致性收敛系数,其取值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一致性收敛特性,0<γ<1;ni,S(t)和nj,S(t)分别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和j个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邻居代理的个数;
S24:采用基于局部信息的分布式信息分享方法,获取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充电所需的全局关键信息,如系统中实时功率不平衡量ΔPTOT和参与信息分享的总代理个数n,,具体的信息交互及分享获取过程如下:
式(8)中,nMAS和ΔPMAS分别表示的是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每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可以根据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获取全局信息;ΔP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处测到的功率不平衡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有:
S31:计算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如下:
式(9)中,αi和βi均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常数;κC,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PC,i表示实际注入到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有功功率;
S32:根据功率不平衡量预设储能充电效率边际成本系数的全局一致性收敛点,如下:
式(10)中,κ*C表示的是预设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系数一致性牵引值,λ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分配系数;
S33: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实现协同提升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的构建过程包括:依据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分布情况,构建基于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多代理分布式协同控制架构,并建立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
6.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架构单元,依据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分布情况,构建基于多代理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架构,并建立分布式去中心化、无需集中代理的整体架构;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信息;
处理单元,根据信息获取单元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获取单元中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具体包括有:
S11:依据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和充电功率建立可就地化表征其充电效率的函数,即有:
式(12)中,i=1,2,…,n,用来标识代理中的分布式储能代理,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PE,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充电功率;PC,i表示实际注入到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有功功率;是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充电效率系数;
S12:根据全面协同系统中多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效率,实现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最大化,如下:
式(13)中,Ni第i个表示分布式储能代理的编号集合;
其中,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充电效率系数与其充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可描述为:
式(14)中,αi和βi均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常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获取单元中的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信息具体包括有:
S21:提出基于局部信息交互的关键信息获取方法,利用分布式多代理一致性算法,在邻居代理交互信息的条件下实现全局信息的获取,具体步骤如下:
式(16)中,i=1,2,…,n;j=1,2,…,n;n表示参与协同的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总个数;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xi [k+1]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在第k+1迭代过程中交互的信息;xj [k]表示的是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交互的信息;wij则表示分布式储能代理i和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j之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
S22:为了更好地根据代理功率平衡需求,制定基于功率不平衡量牵引的信息交互方法如下:
式(17)中,x*表示预设的牵引一致性值,其根据代理中实时的功率不平衡量制定,即表示代理能够提供的可充电功率量;d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牵引增益系数;
S23:制定就地自适应调整的信息耦合关联系数wij,以更好地适应通信拓扑变化或故障等工况,wij的具体计算过程可描述如下:
式(18)中,S(t)用来表示系统中的通信线路变化;γ是一致性收敛系数,其取值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一致性收敛特性,0<γ<1;ni,S(t)和nj,S(t)分别表示第i分布式储能处理和j个邻居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邻居代理的个数;
S24:采用基于局部信息的分布式信息分享方法,获取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充电所需的全局关键信息,如系统中实时功率不平衡量ΔPTOT和参与信息分享的总代理个数n,具体的信息交互及分享获取过程如下:
式(19)中,nMAS和ΔPMAS分别表示的是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每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可以根据一致性收敛分享后的信息获取全局信息;ΔP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处测到的功率不平衡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有:
S31:计算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如下:
式(20)中,αi和βi均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常数;κC,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函数;PC,i表示实际注入到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的有功功率;
S32:根据功率不平衡量预设储能充电效率边际成本系数的全局一致性收敛点,如下:
式(21)中,κ* C表示的是预设的分布式储能代理充电效率的边际成本系数一致性牵引值,λi表示第i个分布式储能代理对应的充电功率分配系数;
S33: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实现协同提升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充电效率,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k是离散时间迭代系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08001.2A CN109301892A (zh) | 2018-09-21 | 2018-09-21 | 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08001.2A CN109301892A (zh) | 2018-09-21 | 2018-09-21 | 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01892A true CN109301892A (zh) | 2019-02-01 |
Family
ID=65163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08001.2A Pending CN109301892A (zh) | 2018-09-21 | 2018-09-21 | 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0189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70895A (zh) * | 2019-12-25 | 2020-04-07 | 南京清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体系统的多虚拟电厂协同优化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7252A (zh) * | 2015-09-10 | 2015-12-30 | 国家电网公司 | 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 |
CN105743131A (zh) * | 2016-04-07 | 2016-07-06 | 东南大学 | 计及线路损耗的微电网分布式有功功率经济分配方法 |
CN106340890A (zh) * | 2016-09-27 | 2017-01-18 | 东南大学 | 用于协调配电网储能系统充放电效率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
-
2018
- 2018-09-21 CN CN201811108001.2A patent/CN10930189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7252A (zh) * | 2015-09-10 | 2015-12-30 | 国家电网公司 | 基于多代理的微电网群接入配电网智能控制方法 |
CN105743131A (zh) * | 2016-04-07 | 2016-07-06 | 东南大学 | 计及线路损耗的微电网分布式有功功率经济分配方法 |
CN106340890A (zh) * | 2016-09-27 | 2017-01-18 | 东南大学 | 用于协调配电网储能系统充放电效率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70895A (zh) * | 2019-12-25 | 2020-04-07 | 南京清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体系统的多虚拟电厂协同优化方法 |
CN110970895B (zh) * | 2019-12-25 | 2023-09-29 | 南京清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体系统的多虚拟电厂协同优化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31732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 to manage variability in produc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 |
CN109149568B (zh) | 一种基于分布式代理的互联微电网及调度价格优化方法 | |
CN110137981B (zh) | 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布式储能聚合器agc方法 | |
CN109657993A (zh) | 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能源局域网储能系统自动需求响应方法 | |
CN108695868A (zh) | 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配电网储能选址定容方法 | |
CN108551176B (zh) | 一种结合储能均衡技术的储能电池系统容量配置方法 | |
CN114825469B (zh) | 一种分布式电源集群出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 |
CN115310655A (zh) | 一种虚拟电厂电力聚合与调控优化方法 | |
CN105391090A (zh) | 一种智能电网多智能体多目标一致性优化方法 | |
CN108808655A (zh) | 一种用于对电动汽车参与微网调频的经济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 |
CN110365019B (zh) | 一种多端直流配电网变流器容量配置方法及系统 | |
CN105743081A (zh) | 社区级直流微电网群的在线能量调度方法 | |
CN116544953A (zh) | 大规模数据中心微网群的灵活性资源鲁棒调度方法 | |
CN109301892A (zh) | 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系统 | |
CN110429607B (zh) | 基于分布因子的主动配电网成本分摊方法 | |
CN110991928A (zh) | 一种多微能源网的综合能源系统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6549381A (zh) | 含多参与主体的工业园区配用电互动模拟优化方法 | |
CN114552664B (zh) | 一种基于双层有向图的多微网优化协调运行控制方法 | |
CN110867902A (zh) | 基于发电预测的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去中心优化运行方法 | |
CN109672201A (zh) | 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soc均衡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4139362A (zh) | 一种计及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智能软开关优化配置方法 | |
CN118399403B (zh) | 一种功率调节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 |
CN118381111B (zh) | 一种园区并网微电网主动支撑的调度方法和系统 | |
CN118052416B (zh) | 基于电碳耦合的智能楼宇集群多时间尺度调度方法及装置 | |
JP2021197764A (ja) | 管理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