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5854A - 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5854A
CN105205854A CN201410294437.0A CN201410294437A CN105205854A CN 105205854 A CN105205854 A CN 105205854A CN 201410294437 A CN201410294437 A CN 201410294437A CN 105205854 A CN105205854 A CN 1052058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micromodule
areal
structured data
mino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44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5854B (zh
Inventor
陈滨亮
占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2944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585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2810 priority patent/WO201519681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5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5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5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5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根据微模块内包括的子结构建立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获得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建立2维的第一空间平面模型,获得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对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中的子结构进行3D建模,获得与子结构对应的3D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和3D子模块构建微模块的3D模型,根据第二结构数据将微模块的3D模型导入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形成数据中心3D模型,输出数据中心3D模型;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监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ICT技术的发展,业务处理越来越集中,对于计算、存储的密度要求越来越高,随之数据中心功率的密度也越来越高。比如,传统的互联网业务/企业业务对于每机架的功率密度要求只有2—3KW,但是对于虚拟化、桌面云等云计算业务而言,则可能需要10KW以上的机架功率密度,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对于数据中心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此新形势之下,为了跟进数据中心最新的设计思想和技术,衍生出了微模块数据中心产品,充分满足绿色节能、快速建设的需求,并充分满足用户使用场景的需求。微模块数据中心产品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硬件建设、软件监控,其中3D视图建模正是软件监控中一部分重要内容。为了更形象、更直观地展现数据中心微模块的当前状态,例如温湿度、告警信息、机架基础属性等信息内容,采用了3维立体的方式展现整个微模块的实时状态,解决了传统监控中不直观的问题。传统的3D建模过程一般是针对特定的微模块模型来进行3D建模,建模以后由3D编程人员进行业务编程。然而,当客户需要新类型的微模块模型时候,又需要重新交给3D设计师进行新模型设计,并进行再编程。如此过程既重复而又繁重,又牵涉多种角色,延缓了开发周期,最终也影响了微模块监控产品的交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微模块内包括的子结构建立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获得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
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建立2维的第一空间平面模型,获得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
对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中的子结构进行3D建模,获得与子结构对应的3D子模块;
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和3D子模块构建微模块的3D模型;
根据第二结构数据将微模块的3D模型导入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形成数据中心3D模型,输出数据中心3D模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微模块内包括的子结构建立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获得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包括:在微模块平面模型设计页面,通过添加一个以上子结构的2维模型,形成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并根据子结构的2维模型的名称、位置获得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保存并命名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包括:各子结构的2维模型的名称、数量、排列坐标。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建立2维的第一空间平面模型,获得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包括:在第一空间平面模型页面,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将保存的对应的微模块平面模型添加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中,并根据各微模块平面模型的位置获得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保存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结构数据包括各微模块平面模型对应的坐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装置,该装置包括:微模块规划模块、第一空间规划模块、3D建模模块、整合模块;其中,
微模块规划模块,用于根据微模块内包括的子结构建立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输出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给3D建模模块;
第一空间规划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建立2维的第一空间平面模型,输出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给整合模块;
3D建模模块,用于对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中的子结构进行3D建模,获得与子结构对应的3D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和3D子模块构建微模块的3D模型;
整合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结构数据将微模块的3D模型导入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形成数据中心3D模型,输出数据中心3D模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微模块规划模块,具体用于在微模块平面模型设计页面,通过添加一个以上子结构的2维模型,形成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并根据子结构的2维模型的名称、位置获得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保存并命名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将所述第一结构数据输出给3D建模模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包括:各子结构的2维模型的名称、数量、排列坐标。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空间规划模块42,用于在第一空间平面模型页面,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将对应的微模块平面模型添加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中,并根据各微模块平面模型的位置获得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将所述第二结构数据输出给整合模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结构数据包括各微模块平面模型对应的坐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和装置,根据微模块内包括的子结构建立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获得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建立2维的第一空间平面模型,获得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对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中的子结构进行3D建模,获得与子结构对应的3D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和3D子模块构建微模块的3D模型,根据第二结构数据将微模块的3D模型导入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形成数据中心3D模型,输出数据中心3D模型;如此,通过少量或一次性建模,一次编程来解决多次建模多次编程的弊端,提高开发效率,缩短交付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微模块平面模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中各步骤执行的直观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3D建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微模块内包括的子结构建立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获得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建立2维的第一空间平面模型,获得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对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中的子结构进行3D建模,获得与子结构对应的3D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和3D子模块构建微模块的3D模型,根据第二结构数据将微模块的3D模型导入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形成数据中心3D模型,输出数据中心3D模型。
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现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01:根据微模块内包括的子结构建立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获得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
具体的,在微模块平面模型设计页面,通过添加一个以上子结构的2维模型,形成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并根据子结构的2维模型的名称、位置获得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即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内部结构数据,包括:各子结构的2维模型的名称、数量、排列坐标等,保存并命名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其中,所述保存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可以是保存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到关系型数据库表中,或者保存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到本地缓存之中,保存的数据格式包括:JSON类型、或XML类型等。
所述子结构为微模块内部的设备,例如:机架、空调、控制柜、PDU等设备。
本步骤还包括:根据微模块内子结构的变动,对子结构的2维模型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等操作。
图2为微模块平面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某类型微模块的微模块平面模型包括:子结构—配电单元、子结构—高压直流、子结构—机架空调、子结构—导风柜、子结构—冷量分配、子结构—管控单元等。
步骤102:根据第一空间内的微模块建立2维的第一空间平面模型,获得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
具体的,在第一空间平面模型页面,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将保存的对应的微模块平面模型添加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中,并根据各微模块平面模型的位置获得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所述第二结构数据包括各微模块平面模型对应的坐标,保存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
这里,所述第一空间一般是指数据中心的机房。
本步骤还包括:根据第一空间内的微模块的变动,对微模块平面模型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等操作。
步骤103:对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中的子结构进行3D建模,获得与子结构对应的3D子模块;
具体的,通过3D建模工具将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进行基本组件化,将所有微模块平面模型中子结构的2维模型提炼为对应的3D子模块。
步骤104: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和3D子模块构建微模块的3D模型;
具体的,根据各子结构的名称、数量、排列坐标等结构数据排列各子结构对应的3D子模块,得到微模块的3D模型。
步骤105:根据第二结构数据将微模块的3D模型导入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形成数据中心3D模型,输出数据中心3D模型;
具体的,根据各微模块平面模型对应的坐标将微模块的3D模型加载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经过对加载后的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编程和渲染形成数据中心3D模型,输出数据中心3D模型到显示器进行显示;其中,所述加载一般由3D引擎工具进行加载,所述3D引擎工具可以根据不同的3D建模技术,使用不同的3D引擎工具,例如:所使用的3D技术是基于OpenGLES2.0的WebGL,则引擎工具可以使用three.js。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步骤的执行均可以由用于3D建模的计算机完成。
图3为本实施例中各步骤执行的直观图,如图3所示,步骤101建立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得到第一结构数据,其中,可以对子结构的2维模型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等操作;步骤102建立2维的第一空间平面模型,获得第二结构数据,其中,可以对微模块平面模型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等操作;步骤103、104对子结构进行3D建模,获得与子结构对应的3D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和3D子模块构建微模块的3D模型;步骤105:整合第二结构数据和微模块的3D模型,将微模块的3D模型导入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形成数据中心3D模型,输出数据中心3D模型。
为了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微模块规划模块41、第一空间规划模块42、3D建模模块43、整合模块44;其中,
微模块规划模块41,可以由CPU与图形处理器结合实现,用于根据微模块内包括的子结构建立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输出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给3D建模模块43;
具体的,所述微模块规划模块41,用于在微模块平面模型设计页面,通过添加一个以上子结构的2维模型,形成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并根据子结构的2维模型的名称、位置获得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即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内部结构数据,包括:各子结构的2维模型的名称、数量、排列坐标等,保存并命名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将所述第一结构数据输出给3D建模模块43;其中,所述保存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可以是保存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到关系型数据库表中,或者保存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到本地缓存之中,保存的数据格式包括:JSON类型、或XML类型等。
第一空间规划模块42,可以由CPU与图形处理器结合实现,用于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建立2维的第一空间平面模型,输出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给整合模块44;
具体的,所述第一空间规划模块42,用于在第一空间平面模型页面,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将对应的微模块平面模型添加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中,并根据各微模块平面模型的位置获得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将所述第二结构数据输出给整合模块44,所述第二结构数据包括各微模块平面模型对应的坐标,保存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
3D建模模块43,可以由CPU与图形处理器结合实现,用于对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中的子结构进行3D建模,获得与子结构对应的3D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和3D子模块构建微模块的3D模型;
整合模块44,可以由CPU与图形处理器结合实现,用于根据第二结构数据将微模块的3D模型导入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形成数据中心3D模型,输出数据中心3D模型。
优选的,所述微模块规划模块41还可以根据微模块内子结构的变动,对子结构的2维模型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等操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间规划模块42还可以根据第一空间内的微模块的变动,对微模块平面模型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等操作。
综合以上实施例,通过对微模块平面模型中的子结构进行3D建模得到子结构对应的3D子模块,将3D子模块组建成微模块的3D模型,再将微模块的3D模型导入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形成数据中心3D模型,这样,对数据中心进行3D建模时,3D建模的次数较少,并只需要一次导入就可以形成数据中心3D模型,即仅需一次编程,从而提高了开发效率,缩短了交付周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微模块内包括的子结构建立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获得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
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建立2维的第一空间平面模型,获得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
对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中的子结构进行3D建模,获得与子结构对应的3D子模块;
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和3D子模块构建微模块的3D模型;
根据第二结构数据将微模块的3D模型导入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形成数据中心3D模型,输出数据中心3D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微模块内包括的子结构建立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获得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包括:在微模块平面模型设计页面,通过添加一个以上子结构的2维模型,形成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并根据子结构的2维模型的名称、位置获得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保存并命名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包括:各子结构的2维模型的名称、数量、排列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建立2维的第一空间平面模型,获得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包括:在第一空间平面模型页面,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将保存的对应的微模块平面模型添加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中,并根据各微模块平面模型的位置获得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保存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数据包括各微模块平面模型对应的坐标。
6.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微模块规划模块、第一空间规划模块、3D建模模块、整合模块;其中,
微模块规划模块,用于根据微模块内包括的子结构建立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输出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给3D建模模块;
第一空间规划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建立2维的第一空间平面模型,输出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给整合模块;
3D建模模块,用于对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中的子结构进行3D建模,获得与子结构对应的3D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和3D子模块构建微模块的3D模型;
整合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结构数据将微模块的3D模型导入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形成数据中心3D模型,输出数据中心3D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模块规划模块,具体用于在微模块平面模型设计页面,通过添加一个以上子结构的2维模型,形成2维的微模块平面模型,并根据子结构的2维模型的名称、位置获得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的第一结构数据,保存并命名所述微模块平面模型,将所述第一结构数据输出给3D建模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数据包括:各子结构的2维模型的名称、数量、排列坐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规划模块42,用于在第一空间平面模型页面,根据第一空间内包括的微模块,将对应的微模块平面模型添加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中,并根据各微模块平面模型的位置获得所述第一空间平面模型的第二结构数据,将所述第二结构数据输出给整合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数据包括各微模块平面模型对应的坐标。
CN201410294437.0A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205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4437.0A CN105205854B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和装置
PCT/CN2015/072810 WO2015196814A1 (zh) 2014-06-25 2015-02-11 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4437.0A CN105205854B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5854A true CN105205854A (zh) 2015-12-30
CN105205854B CN105205854B (zh) 2020-06-30

Family

ID=54936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94437.0A Active CN105205854B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5854B (zh)
WO (1) WO201519681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6901A (zh) * 2018-06-14 2018-11-20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模型导入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9327A (zh) * 2022-08-03 2022-12-20 上海有孚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可视化数据中心管理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570A (zh) * 2011-12-02 2012-07-11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可配置机房布局平面展示的方法
US20120303344A1 (en) * 2011-05-27 2012-11-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odeling of a bounded domain
CN103729328A (zh) * 2012-10-15 2014-04-16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模块及由微模块组成的数据中心
US8731883B2 (en) * 2008-06-26 2014-05-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thermal modeling of data centers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7129B (zh) * 2008-06-19 2015-04-29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容量规划
CN102426666A (zh) * 2011-11-16 2012-04-25 德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way3D引擎的机房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31883B2 (en) * 2008-06-26 2014-05-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thermal modeling of data centers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US20120303344A1 (en) * 2011-05-27 2012-11-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odeling of a bounded domain
CN102567570A (zh) * 2011-12-02 2012-07-11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可配置机房布局平面展示的方法
CN103729328A (zh) * 2012-10-15 2014-04-16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模块及由微模块组成的数据中心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英: "3D数据中心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月刊)》 *
张晋等: "信息机房三维虚拟现实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工业控制计算机》 *
沈华峰,许力: "绿色IDC三维温度场可视化研究",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
龚昊: "数据中心三维可视化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月刊)》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6901A (zh) * 2018-06-14 2018-11-20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模型导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96814A1 (zh) 2015-12-30
CN105205854B (zh) 202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9861B (zh) 电力系统三维设备场景建模方法
CN103064689B (zh) 一种动态生成报表页面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8628608A (zh) 一种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63361B (zh) 报表设计方法和报表设计系统
CN106557906A (zh)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仓库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9918796A (zh) 一种多学科协同仿真系统及方法
CN106202406A (zh) 一种3d可视化机房资产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914307A (zh) 一种基于可复用库的交互界面快速实现方法
CN107293182A (zh) 一种基于vr的汽车教学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7452063A (zh) 一种云数据中心三维3d智能监控机房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7169228A (zh) Bim模型数据交换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70616A (zh) 存储器、基于gis平台的统计数据呈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538706B (zh) 基于数字沙盘的房景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156968A (zh) 一种多仓盘点方法及系统
CN111339599A (zh) 一种bim模型到gis模型的转换方法
CN109359141A (zh) 一种可视化报表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9544703B (zh) 一种易于实现交互的数据中心Web3D模型加载方法
CN104794309A (zh) 一种基于仿真技术的农机设计方法
CN105205854A (zh) 一种数据中心3d建模方法和装置
CN104615794B (zh) 用于三维电气布线软件中的数字模型构建方法
CN102902769A (zh) 一种云计算平台数据库基准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Ding et al. AML-based web-twin visualization integration framework for DT-enabled and IIoT-driven Manufacturing system under I4. 0 workshop
CN202049490U (zh) 煤矿采掘设备虚拟现实系统
CN104392384A (zh) 变电站工程两级工程量同步计算系统及方法
CN102880470A (zh) 一种三维游戏引擎内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