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4677B - 触控面板的感测数据处理方法和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的感测数据处理方法和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4677B
CN105204677B CN201410309415.7A CN201410309415A CN105204677B CN 105204677 B CN105204677 B CN 105204677B CN 201410309415 A CN201410309415 A CN 201410309415A CN 105204677 B CN105204677 B CN 105204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control circuit
touch area
data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94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4677A (zh
Inventor
黄圣财
赵子萱
陆亦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04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4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4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4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数据处理方法和触控装置。该触控面板至少包含彼此相邻的第一、第二触控区域。该方法包含:利用第二控制电路将该第二触控区域之中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传输予第一控制电路,其中该传输区包含该第二触控区域中邻近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多条感应线;利用该第一控制电路将该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作为该第一控制电路于邻接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端部数据;至少依据该端部数据来找出第一参考边界,至少依据该传输区来找出第二参考边界;以及分别经由第一、第二参考边界判断该触控面板上的触控物件位置。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的感测数据处理方法和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数据的处理,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上多个触控区域的交界处的感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制程技术的进步,具有大尺寸触控面板的电子产品日益普及。为了避免晶片尺寸随之增加、产品轻薄短小化与降低生产成本,大尺寸触控面板通常借由多颗晶片来进行数据处理。换言之,上述大尺寸触控面板分为多个触控区域,每一触控区域由相对应的单一晶片来进行感测数据处理。
然而,在任意两个相邻触控区域所对应的两颗晶片的数据处理交界处,往往容易发生触控事件的误判。举例来说,当使用者以一根手指触碰两个触控区域的交界处时,每一颗晶片分别计算出一个感测坐标,将导致一个触碰物件(例如,一根手指;单点触控)被误判为两个触碰物件(例如,两根手指;多点触控)的情形发生。
因此,需要一种触控区域交界处的感测数据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处理触控面板上多个触控区域的交界处感测数据的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其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数据处理方法。该触控面板至少包含彼此相邻的第一触控区域与第二触控区域。该第一触控区域由第一控制电路来扫描并取得相对应的感测数据。该第二触控区域由第二控制电路来扫描并取得相对应的感测数据。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利用该第二控制电路将该第二触控区域之中的第一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传输予该第一控制电路,其中该第一传输区包含该第二触控区域中邻近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N条感应线,且N为正整数;利用该第一控制电路将该第一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作为该第一控制电路于邻接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第一端部数据;利用该第一控制电路至少依据该第一端部数据来找出第一参考边界;利用该第二控制电路至少依据该第一传输区来找出第二参考边界;以及利用第一、第二控制电路以分别经由第一、第二参考边界判断该触控面板上的触控物件位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感测数据处理方法可应用于具有多颗晶片来判断触控信息的触控装置中,使得触控装置不仅节省晶片接脚数、具轻薄短小化、降低生产成本,更可准确地判断触控面板上的触控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触控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处理图1所示触控面板上多个触控区域的感测数据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控制单元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来判断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上触控物件位置的第一实作范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多个控制电路各自的数据区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依据参考边界来判断触控面板上的触控信息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绘示了图3所示的多个控制电路采用图5所示的方法来判断该触控物件位置的第一实作范例的示意图。
图7绘示了图3所示的多个控制电路采用图5所示的方法来判断该触控物件位置的第二实作范例的示意图。
图8绘示了图3所示的多个控制电路采用图5所示的方法来判断该触控物件位置的第三实作范例的示意图。
图9绘示了图3所示的多个控制电路采用图5所示的方法来判断该触控物件位置的第四实作范例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控制单元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来判断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上触控物件位置的第二实作范例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多个控制电路各自的数据区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的控制单元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来判断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上触控物件位置的第三实作范例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多个控制电路各自的数据区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所示的控制单元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来判断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上触控物件位置的第四实作范例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的多个控制电路各自的数据区的示意图。
主要部件附图标记:
100 触控装置
110 触控面板
110_1、110_2、110_3 触控区域
120 控制单元
120_1、120_2、120_3 控制电路
210~240、532~569 步骤
RA、RB、M1、M2、M3、M4 参考边界
O1、O2、O3 参考原点
TZ1、TZ2、TX1、TX2 传输区
AD、BD 交界处
SD1、SD2、SD3、TD1、TD2、TA1、TA2 感测数据
DR1、DR2、DR3 数据区
ED1、ED2、EA1、EA2 端部数据
CM、CS 感测点
XM、XS、YM、YS、XS' 感测位置
RM1、RM2、RM3、RM4、RM1'、RM2' 参考位置
DM、DS 差值
dX、dY 距离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触控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触控装置100可包含(但不限于)触控面板110以及控制单元120,其中控制单元120耦接于触控面板110,用以对触控面板110进行扫描以取得相对应的感测数据,并对所取得的感测数据进行运算以判断触控面板110上的触控信息(例如,触碰物件的位置)。于此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10至少包含彼此相邻的多个触控区域110_1与110_2,其中触控区域110_1朝横轴X轴正方向来与触控区域110_2相接(即,触控区域110_1位于触控区域110_2的左侧)。控制单元120至少包含多个控制电路120_1与120_2,其中触控区域110_1由控制电路120_1来扫描并取得相对应的感测数据SD1,而触控区域110_2则是由控制电路120_2来扫描并取得相对应的感测数据SD2。另外,触控区域110_1于横轴X轴方向上设置有M条感应线/走线,且每一条感应线沿纵轴Y轴方向来延伸,而触控区域110_2于横轴X轴方向上设置有S条感应线,其中M、S均为正整数。请注意,为了说明简洁,图1仅绘示横轴X轴方向的感应线,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了解每一触控区域另可于Y轴方向上设置感应线(未绘示于图1中),以检测触控面板110上触碰物件的二维坐标位置。
为了判断触控区域110_1与110_2交界处BD周遭的触控信息,本发明借由进行彼此相邻的触控区域110_1与110_2之间的感测数据传输,以使控制电路120_1与120_2所处理的感测数据均包含位于交界处BD周遭的感测数据,其中控制电路120_1与120_2均具有靠近交界处BD处的相同感测数据,而此相同感测数据所对应的感应线可视为数据重叠区。接下来,控制电路120_1与120_2便可参照该数据重叠区之中的参考边界来判断交界处BD周遭的触控物件位置。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以下先以控制电路120_2将触控区域110_2相邻于交界处BD的感测数据传输给控制电路120_1来作为上述感测数据传输的实作范例来说明,然而,这并非用来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2~4,首先于步骤210中,控制电路120_2可将触控区域110_2之中传输区TZ1的感测数据TD1传输予控制电路120_1,其中传输区TZ1包含触控区域110_2中邻近交界处BD的N条感应线(N为小于S的正整数)。于步骤220中,控制电路120_1可将传输区TZ1的感测数据TD1作为控制电路120_1于邻接交界处BD的端部数据ED1。也就是说,除了扫描触控区域110_1的M条感应线来取得感测数据SD1之外,控制电路120_1通过接收传输区TZ1的感测数据TD1以作为端部数据ED1,这相当于控制电路120_1也扫描了触控区域110_2的N条感应线来取得端部数据ED1,因此控制电路120_1所处理的数据区DR1包含了触控区域110_1内M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SD1与端部数据ED1(对应于N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控制电路120_2所处理的数据区DR2则是包含了触控区域110_2内S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SD2。
由上可知,控制电路120_1等同于扫描了(M+N)条横轴X轴方向上的感应线(即数据区DR1),而控制电路120_2则是扫描了S条横轴X轴方向上的感应线(即数据区DR2)。换言之,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2均扫描了触控区域110_2内邻接交界处BD的N条感应线并取得相对应的感测数据。因此,N条感应线可视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110上的数据重叠区(即传输区TZ1)。接下来,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2便可依据该数据重叠区之中的参考边界RB来判断触控区域110_1与110_2上的该触控物件位置。
需注意的是,虽然端部数据ED1与感测数据TD1均对应于触控区域110_2内邻接交界处BD的N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然而端部数据ED1于数据区DR1所对应的感应线位置与感测数据TD1于数据区DR2所对应的感应线位置是不同的。举例来说,在各控制电路以相对应的数据区中的左下角作为坐标参考原点的情形下(例如,触控区域110_1的参考原点O1(0,0),以及触控区域110_2的参考原点O2(0,0)),控制电路120_1将端部数据ED1(N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作为第(M+1)~(M+N)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而控制电路120_2则是将传输区TZ1的感测数据TD1作为第1~N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也就是说,端部数据ED1与感测数据TD1之中对应于同一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对应于不同的感应线位置,以及该数据重叠区(传输区TZ1)之中同一条感应线于不同的数据区中对应于不同的感应线位置。
因此,在控制电路120_1至少依据端部数据ED1来找出参考边界M1,以及控制电路120_2至少依据传输区TZ1来找出参考边界M2(如步骤230所示)之后,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2便可分别经由参考边界M1与参考边界M2来判断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110上的该触控物件位置(如步骤240所示),其中参考边界M1与参考边界M2均对应于该数据重叠区之中的参考边界RB。于此实施例中,由于参考边界RB可将该数据重叠区均分(即该数据重叠区的中线),因此,参考边界M1与参考边界M2均可于横轴X轴方向上将传输区TZ1均分。依据参考边界来判断触控面板上的该触控物件位置的步骤(步骤230与步骤240)的进一步说明如下。
请连同图4来参阅与图5~9,于步骤532中,控制电路120_1(例如,第一控制电路)可计算参考边界M1(例如,第一参考边界)于控制电路120_1所处理的数据区DR1(例如,第一数据区)中的参考位置RM1(例如,第一参考位置),以及控制电路120_2(例如,第二控制电路)可计算参考边界M2(例如,第二参考边界)于控制电路120_2所处理的数据区DR2之中的参考位置RM2(例如,第二参考位置)。于图4所示实施例中,由于控制电路120_1以数据区DR1中的左下角作为坐标参考原点O1(0,0),因此控制电路120_1可依据数据区DR1所对应的感应线数(M+N)与传输区TZ1所具有的感应线数N的一半之间的差来计算参考位置RM1。更具体地说,参考位置RM1可表示为:
RM1=(cTNoX-1)×OSR-((cPartial_XTraceNum-1)×OSR/2)
其中cTNoX为数据区DR1所具有的感应线数(M+N),OSR为感应线换算为X轴坐标的内插点数,cPartial_XTraceNum为数据重叠区(于此实施例中,为传输区TZ1)所具有的感应线数。相似地,由于控制电路120_2以数据区DR2中的左下角作为坐标参考原点O2(0,0),控制电路120_2可依据传输区TZ1所具有的感应线数N的一半来计算参考位置RM2
RM2=(cPartial_XTraceNum-1)×OSR/2
接下来,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2便可依据参考位置RM1与参考位置RM2来判断触控面板(多个触控区域110_1与110_2)上的该触控物件位置。于步骤542中,控制电路120_1可计算数据区DR1所具有的感测数据来得到感测位置XM(对应于感测点CM(XM,YM))(例如,第一感测位置),以及计算数据区DR2所具有的感测数据来得到感测位置XS(对应于感测点CS(XS,YS))(例如,第二感测位置)。于步骤544中,控制电路120_1可将感测位置XM与参考位置RM1作比较以得到第一比较结果,控制电路120_2可将感测位置XS与参考位置RM2作比较以得到第二比较结果,以及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2可依据该第一比较结果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来判断该触控物件的位置。于图6所示实作范例中,感测位置XM位于参考位置RM1的左侧(即,感测位置XM小于参考位置RM1),以及感测位置XS位于参考位置RM2的左侧(即,感测位置XS小于参考位置RM2)(判断准则(1):感测位置XM位于图4所示的参考边界M1的左侧区域之中,以及感测位置XS位于图4所示的参考边界M2的左侧区域之中),因此,图1所示的控制单元120会回报该触控物件位置在横轴X轴方向上对应为感测位置XM(如步骤552所示)。举例来说,在控制电路120_1作为主控制电路(master control circuit)、控制电路120_2作为从控制电路(slave control circuit)的情形下,控制电路120_2可将数据区DR2的坐标信息传给控制电路120_1,以供控制电路120_1整并触控区域110_1与触控区域110_2的坐标信息,控制电路120_1另可将感测位置XM回报为该触控物件在横轴X轴方向上位置。
于图7所示实作范例中,当感测位置XM位于参考位置RM1的右侧,以及感测位置XS位于参考位置RM2的右侧时(即,感测位置XM大于参考位置RM1且感测位置XS大于参考位置RM2)(判断准则(2):感测位置XM等于参考位置RM1或位于图4所示的参考边界M1的右侧区域之中,以及感测位置XS等于参考位置RM2或位于图4所示的参考边界M2的右侧区域之中),图1所示的控制单元120会回报该触控物件位置对应于感测位置XS(如步骤554所示)。举例来说,在控制电路120_1作为主控制电路、控制电路120_2作为从控制电路的情形下,控制电路120_2可将数据区DR2的坐标信息传给控制电路120_1,以供控制电路120_1整并触控区域110_1与触控区域110_2的坐标信息,控制电路120_1便可将感测位置XS加上一偏移量(例如,将数据区DR1所具有的感应线数减掉数据重叠区所具有的感应线数,再乘以感应线换算为X轴坐标的内插点数;(cTNoX-cPartial_XTraceNum)×OSR)来将其转换为参考原点O1(0,0)所对应的坐标系统中的坐标位置,再将所转换的坐标位置回报为该触控物件位置。
于图8所示实作范例中,当感测位置XM位于参考位置RM1的右侧,以及感测位置XS位于参考位置RM2的左侧时(即,感测位置XM大于参考位置RM1而感测位置XS小于参考位置RM2)(判断准则(3):感测位置XM等于参考位置RM1或位于图4所示的参考边界M1的右侧区域之中,以及感测位置XS位于图4所示的参考边界M2的左侧区域之中),其意味着控制电路120_1及120_2分别依据参考边界M1与参考边界M2来判断该触控物件的位置时,对控制电路120_1来说该触控物件未位于触控区域110_1之中,且对控制电路120_2来说该触控物件亦未位于触控区域110_2之中。因此,控制电路120_1可将参考位置RM1以自触控区域110_1朝向触控区域110_2的方向移动一预定位移,以及控制电路120_2可将参考位置RM2以自触控区域110_2朝向触控区域110_1的方向移动该预定位移(如步骤556所示),其中该预定位移大于感测位置XM与参考位置RM1之间的差值DM与感测位置XS与参考位置RM2之间的差值DS两者之中较小的差值(即差值DS)。接下来,图1所示的控制单元120便可回报该触控物件位置对应于感测位置XM与感测位置XS之中对应于该较小的差值的感测位置(如步骤566所示)。举例来说,可将参考位置RM1与参考位置RM2分别移动至参考位置RM1'与参考位置RM2',使得感测位置XM大于参考位置RM1'且感测位置XS大于参考位置RM2',图1所示的控制单元120便可回报该触控物件在横轴X轴方向上的位置对应于感测位置XS
于图9所示实作范例中,当感测位置XM位于参考位置RM1的左侧,以及感测位置XS未位于参考位置RM2的右侧时(即,感测位置XM小于参考位置RM1而感测位置XS大于参考位置RM2)(判断准则(4):感测位置XM位于图4所示的参考边界M1的左侧区域之中,以及感测位置XS等于参考位置RM2或位于图4所示的参考边界M2的右侧区域之中),其意味着控制电路120_1及120_2分别依据参考边界M1与参考边界M2来判断的该触控物件的位置时,对控制电路120_1来说该触控物件位于触控区域110_1之中,而对控制电路120_2来说该触控物件亦位于触控区域110_2之中。为了判断该触控物件位置是单一触控点(即,感测点CM或感测点CS)还是多重触控点(即,感测点CM与感测点CS),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2的其中之一(主控制电路)在接收另一控制电路(从控制电路)的感测数据后,可于主控制电路所处理的数据区之中判断感测位置XM与感测位置XS之间的距离差dX是否小于或等于一预定距离,以及判断感测位置YM与感测位置YS之间的距离差dY是否小于或等于该预定距离(如步骤558所示),其中该预定距离可设定为大于上述预定位移的特定倍数,或可依设计需求来设定。举例来说,在控制电路120_1作为主控制电路、控制电路120_2作为从控制电路的情形下,控制电路120_2可将数据区DR2的坐标信息传给控制电路120_1,控制电路120_1便可将感测位置XS加上一偏移量来将其转换感测位置XS'(例如,XS+(cTNoX-cPartial_XTraceNum)×OSR)。因此,于数据区DR1之中感测位置XM与感测位置XS'之间的距离差dX可表示为|XS+(cTNoX-cPartial_XTraceNum)×OSR-XM|,而距离差dY则可表示为|YS-YM|。接下来,控制电路120_1可借由所计算出来的距离差dX与距离差dY来判断该触控物件位置。
当控制电路120_1判断出距离差dX小于或等于该预定距离,以及距离差dY小于或等于该预定距离时,其意味着可将感测点CM与感测点CS视为单一触控点,因此,控制电路120_1可于数据区DR1之中计算感测点CM与感测点CS的中点位置((XM+XS')/2,(YM+YS)/2),控制电路120_1便可回报该触控物件位置对应于该中点位置(如步骤568所示)。
另外,当控制电路120_1判断出距离差dX大于该预定距离或距离差dY大于该预定距离时,其意味着可将感测点CM与感测点CS为两个独立的触控点,因此,控制电路120_1可回报该两个触控物件的位置对应于感测点CM的位置(XM,YM)与感测点CS的位置(XS',YS)(即,上述触控物件位置包含两触控物件的位置)(如步骤569所示)。
虽然以上所述实作范例以于横轴X方向上相邻接的触控区域来说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经由阅读图1~图9的说明之后,应可轻易地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具有在纵轴Y方向上相邻接的触控区域的触控面板。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除了应用于两相邻触控区域的控制电路,也可应用于三个以上彼此相邻的触控区域的控制电路,以判断触控面板上的触控信息。请参阅图10与图11。图10为图1所示的控制单元120(包含多个控制电路120_1~120_3)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来判断触控面板110上触控物件位置的实作范例的示意图,以及图11为图10所示的多个控制电路120_1~120_3各自的数据区DR1~DR3的示意图。于此实作范例中,触控面板110另包含触控区域110_3,其中触控区域110_2与触控区域110_3分别位于触控区域110_1的两侧,触控区域110_1朝横轴X轴负方向来与触控区域110_3相接(即,触控区域110_1位于触控区域110_2的右侧),以及触控区域110_3由控制电路120_3来扫描并取得相对应的感测数据SD3。另外,触控区域110_3于横轴X轴方向上设置有T条感应线,其中T为正整数。
除了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2可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来进行感测数据传输与触控信息判断之外,控制电路120_1(主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120_3(从控制电路)也可采用图2所示方法来进行上述操作。换言之,控制电路120_3可将触控区域110_3之中的传输区TZ2的感测数据传输予控制电路120_1,其中传输区TZ2包含触控区域110_3中邻近触控区域110_1与触控区域110_3交界处AD的N条感应线。接下来,控制电路120_1便可将传输区TZ2的感测数据TD2作为控制电路120_1于邻接交界处AD的端部数据ED2。也就是说,控制电路120_1另接收传输区TZ2的感测数据TD2,这相当于控制电路120_1也扫描了触控区域110_3的N条感应线来取得端部数据ED2,因此,控制电路120_1所处理的数据区DR1包含了触控区域110_1内M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SD1、端部数据ED1以及端部数据ED2(对应于2N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控制电路120_3所处理的数据区DR3则是包含了触控区域110_3内T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SD3。换言之,控制电路120_1与120_3均具有靠近交界处AD处的N条感应线的相同感测数据,而此相同感测数据所对应的感应线可视为数据重叠区(即传输区TZ2)。
相似地,在控制电路120_1至少依据端部数据ED2来找出参考边界M3,以及控制电路120_3至少依据传输区TZ2来找出参考边界M4(如图2步骤230所示)之后,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3便可分别经由参考边界M3与参考边界M4来判断图1所示触控面板110上的该触控物件位置,其中参考边界M3与参考边界M4均对应于该数据重叠区(传输区TZ2)之中的参考边界RA。如上所述,控制电路120_1可计算参考边界M1于控制电路120_1所处理的数据区DR1中的参考位置RM1,以及控制电路120_2可计算参考边界M2于控制电路120_2所处理的数据区DR2之中的参考位置RM2。除此之外,控制电路120_1可计算参考边界M3于控制电路120_1所处理的数据区DR1中的参考位置RM3,以及控制电路120_3可计算参考边界M4于控制电路120_3所处理的数据区DR3之中的参考位置RM4。关于多个参考位置RM1~RM4的计算说明如下。
于图11所示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20_1以数据区DR1中的左下角作为坐标参考原点O1(0,0),因此,控制电路120_1可依据数据区DR1所对应的感应线数(M+2N)与传输区TZ1所具有的感应线数N的一半之间的差来计算参考位置RM1。换言之,参考位置RM1仍可由下列式子来表示:
RM1=(cTNoX-1)×OSR-((cPartial_XTraceNum-1)×OSR/2)
其中cTNoX为数据区DR1所具有的感应线数(M+2N),OSR为感应线换算为X轴坐标的内插点数,cPartial_XTraceNum为数据重叠区所具有的感应线数N。
控制电路120_2仍以数据区DR2中的左下角作为坐标参考原点O2(0,0),故控制电路120_2仍可依据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2之间的数据重叠区(传输区TZ1)所具有的感应线数N的一半之间的差来计算参考位置RM2
RM2=(cPartial_XTraceNum-1)×OSR/2
另外,控制电路120_1可依据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3之间的数据重叠区(传输区TZ2)所具有的感应线数N的一半来计算参考位置RM3
RM3=(cPartial_XTraceNum-1)×OSR/2
其中cPartial_XTraceNum为数据重叠区(传输区TZ2)所具有的感应线数N。
由于控制电路120_3以数据区DR3中的左下角作为坐标参考原点O3(0,0),因此,控制电路120_3可依据数据区DR3所对应的感应线数T与传输区TZ2所具有的感应线数N的一半之间的差来计算参考位置RM4
RM4=(cTNoX_SL-1)×OSR-((cPartial_XTraceNum-1)×OSR/2)
其中cTNoX_SL为数据区DR3所具有的感应线数T,cPartial_XTraceNum为数据重叠区(传输区TZ2)所具有的感应线数N。
接下来,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2便可依据参考位置RM1与参考位置RM2来判断触控面板(多个触控区域110_1与110_2交界处BD)上的触控物件位置,以及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3便可依据参考位置RM3与参考位置RM4来判断触控面板(多个触控区域110_1与110_3交界处AD)上的触控物件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仍可基于图5所示步骤544~569来判断多个触控区域110_1与110_3交界处的触控信息,换言之,图11所示实作范例中的“数据区DR3、数据区DR1”可分别对应于图6/图7/图8/图9所示实作范例中的“数据区DR1、数据区DR2”,其中对于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3来说,上述判断准则(1)~(4)可对应更新如下:
判断准则(1):控制电路120_1所计算出的感测位置位于图11所示参考边界M3的右侧区域之中,以及控制电路120_3所计算出的感测位置位于图11所示参考边界M4的右侧区域之中;
判断准则(2):控制电路120_1所计算出的感测位置等于参考位置RM3或位于图11所示参考边界M3的左侧区域之中,以及控制电路120_3所计算出的感测位置等于参考位置RM4或位于图11所示参考边界M4的左侧区域之中;
判断准则(3):控制电路120_1所计算出的感测位置等于参考位置RM3或位于图11所示参考边界M3的左侧区域之中,以及控制电路120_3所计算出的感测位置位于图11所示参考边界M4的右侧区域之中;以及
判断准则(4):控制电路120_1所计算出的感测位置位于图11所示参考边界M3的右侧区域之中,以及控制电路120_3所计算出的感测位置等于参考位置RM4或位于图11所示参考边界M4的左侧区域之中。
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经由阅读图1~图11的相关说明之后,应可了解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3(或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2)依据各自的参考位置来判断触控面板上的触控信息的操作细节,故进一步的说明在此便不再赘述。
本发明所提供的感测数据处理方法除了采用将一控制电路传输予另一控制电路的传输操作外,也可以包含将两控制电路的感测数据互相传输的传输操作。请参阅图12与图13,图12所示触控装置的架构与操作方法基于图3所示触控装置的架构与操作方法,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控制电路120_1另将触控区域120_1之中的传输区TX1的感测数据TA1传输予控制电路120_2,其中传输区TX1包含触控区域120_1中邻近交界处BD的N条感应线。控制电路120_2可将传输区TX1的感测数据TA1作为控制电路120_2于邻接交界处BD的端部数据EA1。因此,控制电路120_1所处理的数据区DR1包含了触控区域110_1内M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SD1、端部数据ED1,而控制电路120_2所处理的数据区DR2包含了触控区域110_2内S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SD2与端部数据EA1。换言之,传输区TZ1与传输区TX1可视为图1所示触控面板110上的数据重叠区(具有2N条感应线),其中参考边界M1与参考边界M2均可于横轴X轴方向上将该数据重叠区(传输区TZ1与传输区TZ2的总和)均分。
控制电路120_1可依据数据区DR1所对应的感应线数(M+N)与多个传输区TX1、TZ1总共具有的感应线数2N的一半之间的差来计算参考位置RM1。换言之,参考位置RM1仍可由下列式子来表示:
RM1=(cTNoX-1)×OSR-((cPartial_XTraceNum×2-1)×OSR/2)
其中cTNoX为数据区DR1所具有的感应线数(M+N),cPartial_XTraceNum为所传输的感测数据对应的感应线数N。另外,控制电路120_2可依据多个传输区TX1、TZ1总共具有的感应线数2N的一半来计算参考位置RM2。换言之,参考位置RM2仍可由下列式子来表示:
RM2=(cPartial_XTraceNum×2-1)×OSR/2
接下来,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2便可依据参考位置RM1与参考位置RM2来判断触控面板(触控区域110_1与110_2)上的触控物件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数据重叠区变大,因此,在对感测数据进行整并时所加上的偏移量也会随之调整。举例来说,图7/图9所示实作范例所述的偏移量可改写为(cTNoX-cPartial_XTraceNum×2)×OSR,其中cPartial_XTraceNum×2为数据重叠区所具有的感应线数。
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经由阅读图1~图9的相关说明之后,应可了解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2依据各自的参考位置来判断触控面板上的触控信息的操作细节,故进一步的说明在此便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4与图15,图14所示触控装置的架构与操作方法基于图10所示触控装置的架构与操作方法,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控制电路120_1另将触控区域120_1之中传输区TX1的感测数据TA1传输予控制电路120_2,以及将触控区域120_1之中传输区TX2的感测数据TA2传输予控制电路120_3,其中传输区TX1包含触控区域120_1中邻近交界处BD的N条感应线,以及传输区TX2包含触控区域120_1中邻近交界处AD的N条感应线。控制电路120_2可将传输区TX1的感测数据TA1作为控制电路120_2于邻接交界处BD的端部数据EA1,以及控制电路120_3可将传输区TX2的感测数据TA2作为控制电路120_3于邻接交界处AD的端部数据EA2。因此,控制电路120_1所处理的数据区DR1包含了触控区域110_1内M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SD1、端部数据ED1以及端部数据ED2;控制电路120_2所处理的数据区DR2包含了触控区域110_2内S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SD2与端部数据EA1;以及控制电路120_3所处理的数据区DR3包含了触控区域110_3内T条感应线的感测数据SD3与端部数据EA2。换言之,传输区TZ1与传输区TX1可视为图1所示触控面板110上的数据重叠区(具有2N条感应线),以及传输区TZ2与传输区TX2可视为图1所示触控面板110上的另一数据重叠区(具有2N条感应线)。
控制电路120_1可依据数据区DR1所对应的感应线数(M+2N)与多个传输区TX1、TZ1总共具有的感应线数2N的一半之间的差来计算参考位置RM1。换言之,参考位置RM1仍可由下列式子来表示:
RM1=(cTNoX-1)×OSR-((cPartial_XTraceNum×2-1)×OSR/2)
其中cTNoX为数据区DR1所具有的感应线数(M+2N),cPartial_XTraceNum为所传输的感测数据对应的感应线数N。另外,控制电路120_2可依据多个传输区TX1、TZ1总共具有的感应线数2N的一半来计算参考位置RM2。换言之,参考位置RM2仍可由下列式子来表示:
RM2=(cPartial_XTraceNum×2-1)×OSR/2
控制电路120_1可依据多个传输区TX2、TZ2总共具有的感应线数2N的一半来计算参考位置RM3。换言之,参考位置RM3仍可由下列式子来表示:
RM3=(cPartial_XTraceNum×2-1)×OSR/2
其中cPartial_XTraceNum为所传输的感测数据对应的感应线数N。另外,控制电路120_3可依据数据区DR3所对应的感应线数(T+N)与多个传输区TX2、TZ2总共具有的感应线数2N的一半之间的差来计算参考位置RM4。换言之,参考位置RM4仍可由下列式子来表示:
RM4=(cTNoX_SL-1)×OSR-((cPartial_XTraceNum×2-1)×OSR/2)
其中cTNoX_SL为数据区DR3所具有的感应线数(T+N)。
接下来,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2便可依据参考位置RM1与参考位置RM2来判断触控面板(触控区域110_1与110_2)上的触控物件位置,以及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3便可依据参考位置RM3与参考位置RM4来判断触控面板(触控区域110_1与110_3)上的触控物件位置。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经由阅读图1~图13的相关说明之后,应可了解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2(或控制电路120_1与控制电路120_3)依据各自的参考位置来判断触控面板上的触控信息的操作细节,故进一步的说明在此便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具有多颗晶片来判断触控信息的触控装置中,使得触控装置不仅节省晶片接脚数、具轻薄短小化、降低生产成本,更可准确地判断触控面板上的触控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40)

1.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至少包含彼此相邻的第一触控区域与第二触控区域,该第一触控区域由第一控制电路来扫描并取得相对应的感测数据,该第二触控区域由第二控制电路来扫描并取得相对应的感测数据,该方法包含:
利用该第二控制电路将该第二触控区域之中的第一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传输予该第一控制电路,其中该第一传输区包含该第二触控区域中邻近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N条感应线,且N为正整数;
利用该第一控制电路将该第一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作为该第一控制电路于邻接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第一端部数据;
利用该第一控制电路至少依据该第一端部数据来找出第一参考边界;
利用该第二控制电路至少依据该第一传输区来找出第二参考边界;以及
利用第一、第二控制电路以分别经由第一、第二参考边界判断该触控面板上的触控物件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参考边界与该第二参考边界均于横轴方向上将该第一传输区均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利用该第一控制电路将该第一触控区域之中的第二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传输予该第二控制电路,其中该第二传输区包含该第一触控区域中邻近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N条感应线;以及
利用该第二控制电路将该第二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作为该第二控制电路于邻接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第二端部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参考边界与该第二参考边界均于横轴方向上将该第一传输区与该第二传输区的总和均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该第一控制电路至少依据该第一端部数据来找出该第一参考边界的步骤包含:
至少依据该第一端部数据与该第二传输区来找出该第一参考边界;以及
利用该第二控制电路至少依据该第一传输区来找出该第二参考边界的步骤包含:
至少依据该第一传输区与该第二端部数据来找出该第二参考边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该第一控制电路至少依据该第一端部数据来找出该第一参考边界的步骤包含:
计算该第一参考边界于该第一控制电路所处理的第一数据区中的第一参考位置;以及
利用该第二控制电路至少依据该第一传输区来找出该第二参考边界的步骤包含:
计算该第二参考边界于该第二控制电路所处理的第二数据区中的第二参考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区包含该第一触控区域内所有感应线的感测数据与该第一端部数据,以及该第二数据区包含该第二触控区域内所有感应线的感测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另包含第三触控区域,第二、第三触控区域分别位于该第一触控区域的两侧,该第三触控区域由第三控制电路来扫描并取得相对应的感测数据,以及该方法另包含:
利用该第三控制电路来将该第三触控区域之中的第二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传输予该第一控制电路,其中该第二传输区包含该第三触控区域中邻近第一、第三触控区域交界处的N条感应线;以及
利用该第一控制电路将该第二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作为该第一控制电路于邻接第一、第三触控区域交界处的第二端部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区包含该第一触控区域内所有感应线的感测数据、该第一端部数据以及该第二端部数据,以及该第二数据区包含该第二触控区域内所有感应线的感测数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触控区域朝横轴正方向来与该第二触控区域相接,以及计算该第一参考边界于该第一控制电路所处理的该第一数据区中的该第一参考位置的步骤包含:
依据该第一数据区所对应的感应线数与该第一传输区所具有的感应线数的一半之间的差来计算该第一参考位置;以及
计算该第二参考边界于该第二控制电路所处理的该第二数据区中的该第二参考位置的步骤包含:
依据该第一传输区所具有的感应线数的一半来计算该第二参考位置。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触控区域朝横轴负方向来与该第二触控区域相接,以及计算该第一参考边界于该第一控制电路所处理的该第一数据区中的该第一参考位置的步骤包含:
依据该第一传输区所具有的感应线数的一半来计算该第一参考位置;以及
计算该第二参考边界于该第二控制电路所处理的该第二数据区中的该第二参考位置的步骤包含:
依据该第二数据区所对应的感应线数与该第一传输区所具有的感应线数的一半之间的差来计算该第二参考位置。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利用该第一控制电路将该第一触控区域之中的第二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传输予该第二控制电路,其中该第二传输区包含该第一触控区域中邻近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N条感应线;以及
利用该第二控制电路将该第二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作为该第二控制电路于邻接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第二端部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区包含该第一触控区域内所有感应线的感测数据与该第一端部数据,以及该第二数据区包含该第二触控区域内所有感应线的感测数据与该第二端部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另包含第三触控区域,第二、第三触控区域分别位于该第一触控区域的两侧,该第三触控区域由第三控制电路来扫描并取得相对应的感测数据,以及该方法另包含:
利用该第三控制电路将该第三触控区域之中的第三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传输予该第一控制电路,其中该第三传输区包含该第三触控区域中邻近第一、第三触控区域交界处的N条感应线;
利用该第一控制电路来将该第三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作为该第一控制电路于邻接第一、第三触控区域交界处的第三端部数据;
利用该第一控制电路来将该第一触控区域之中的第四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传输予该第三控制电路,其中该第四传输区包含该第一触控区域中邻近第一、第三触控区域交界处的N条感应线;以及
利用该第三控制电路将该第四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作为该第三控制电路于邻接第一、第三触控区域交界处的第四端部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区包含该第一触控区域内所有感应线的感测数据、该第一端部数据以及该第三端部数据,以及该第二数据区包含该第二触控区域内所有感应线的感测数据与该第二端部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触控区域朝横轴正方向来与该第二触控区域相接,以及计算该第一参考边界于该第一控制电路所处理的该第一数据区中的该第一参考位置的步骤包含:
依据该第一数据区所对应的感应线数与第一、第二传输区总共具有的感应线数的一半之间的差来计算该第一参考位置;以及
计算该第二参考边界于该第二控制电路所处理的该第二数据区中的该第二参考位置的步骤包含:
依据第一、第二传输区总共具有的感应线数的一半来计算该第二参考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触控区域朝横轴负方向来与该第二触控区域相接,以及计算该第一参考边界于该第一控制电路所处理的该第一数据区中的该第一参考位置的步骤包含:
依据第一、第二传输区总共具有的感应线数的一半来计算该第一参考位置;以及
计算该第二参考边界于该第二控制电路所处理的该第二数据区中的该第二参考位置的步骤包含:
依据该第二数据区所对应的感应线数与第一、第二传输区总共具有的感应线数的一半之间的差来计算该第二参考位置。
18.如权利要求6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第一、第二控制电路以分别经由第一、第二参考边界判断该触控面板上的该触控物件位置的步骤包含:
依据第一、第二参考位置来判断该触控面板上的该触控物件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第一、第二参考位置来判断该触控面板上的该触控物件位置的步骤包含:
计算该第一数据区所具有的感测数据来得到第一感测位置,并将该第一感测位置与该第一参考位置作比较以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计算该第二数据区所具有的感测数据来得到第二感测位置,并将该第二感测位置与该第二参考位置作比较以得到第二比较结果;以及
依据该第一比较结果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来判断该触控物件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横轴方向上,该第一触控区域位于该第二触控区域的左侧;当该第一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一感测位置位于该第一数据区中该第一参考边界的左侧区域之中,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二感测位置位于该第二数据区中该第二参考边界的左侧区域之中时,该触控物件位置对应于该第一感测位置。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横轴方向上,该第一触控区域位于该第二触控区域的左侧;当该第一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一感测位置等于该第一参考位置或位于该第一数据区中该第一参考边界的右侧区域之中,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二感测位置等于该第二参考位置或位于该第二数据区中该第二参考边界的右侧区域之中时,该触控物件位置对应于该第二感测位置。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横轴方向上,该第一触控区域位于该第二触控区域的左侧;当该第一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一感测位置等于该第一参考位置或位于该第一数据区中该第一参考边界的右侧区域之中,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二感测位置位于该第二数据区中该第二参考边界的左侧区域之中时,依据该第一比较结果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来判断该触控物件位置的步骤包含:
将该第一参考位置以自该第一触控区域朝向该第二触控区域的方向移动一预定位移,以及将该第二参考位置以自该第二触控区域朝向该第一触控区域的方向移动该预定位移,其中该预定位移大于该第一感测位置与该第一参考位置之间的差值与该第二感测位置与该第二参考位置之间的差值两者之中较小的差值;
其中该触控物件位置对应于该第一感测位置与该第二感测位置之中对应于该较小的差值的感测位置。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横轴方向上,该第一触控区域位于该第二触控区域的左侧;该第一感测位置为第一感测点于该横轴方向上的位置,该第二感测位置为第二感测点于该横轴方向上的位置;该第一感测点于纵轴方向上的位置为第三感测位置,该第二感测点于该纵轴方向上的位置为第四感测位置;当该第一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一感测位置位于该第一数据区中该第一参考边界的左侧区域之中,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二感测位置等于该第二参考位置或位于该第二数据区中该第二参考边界的右侧区域之中时,依据该第一比较结果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来判断该触控物件位置的步骤包含:
利用该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的其中之一于相对应的数据区之中判断该第一感测位置与该第二感测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差是否小于或等于一预定距离,以及判断该第三感测位置与该第四感测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差是否小于或等于一预定距离。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出该第一距离差小于或等于该预定距离,以及该第二距离差小于或等于该预定距离时,依据该第一比较结果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来判断该触控物件位置的步骤另包含:
于相对应的该数据区之中计算该第一感测点与该第二感测点的中点位置;
其中该触控物件位置为该中点位置。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出该第一距离差大于该预定距离或该第二距离差大于该预定距离时,该触控物件位置对应于该第一感测点的位置与该第二感测点的位置。
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横轴方向上,该第一触控区域位于该第二触控区域的右侧;当该第一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一感测位置位于该第一数据区中该第一参考边界的右侧区域之中,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二感测位置位于该第二数据区中该第二参考边界的右侧区域之中时,该触控物件位置对应于该第一感测位置。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横轴方向上,该第一触控区域位于该第二触控区域的右侧;当该第一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一感测位置等于该第一参考位置或位于该第一数据区中该第一参考边界的左侧区域之中,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二感测位置等于该第二参考位置或位于该第二数据区中该第二参考边界的左侧区域之中时,该触控物件位置对应于该第二感测位置。
28.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横轴方向上,该第一触控区域位于该第二触控区域的右侧;当该第一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一感测位置等于该第一参考位置或位于该第一数据区中该第一参考边界的左侧区域之中,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二感测位置位于该第二数据区中该第二参考边界的右侧区域之中时,依据该第一比较结果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来判断该触控物件位置的步骤包含:
将该第一参考位置以自该第一触控区域朝向该第二触控区域的方向移动一预定位移,以及将该第二参考位置以自该第二触控区域朝向该第一触控区域的方向移动该预定位移,其中该预定位移大于该第一感测位置与该第一参考位置之间的差值与该第二感测位置与该第二参考位置之间的差值两者之中较小的差值;
其中该触控物件位置对应于该第一感测位置与该第二感测位置之中对应于该较小的差值的感测位置。
29.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横轴方向上,该第一触控区域位于该第二触控区域的右侧;该第一感测位置为第一感测点于该横轴方向上的位置,该第二感测位置为第二感测点于该横轴方向上的位置;该第一感测点于纵轴方向上的位置为第三感测位置,该第二感测点于该纵轴方向上的位置为第四感测位置;当该第一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一感测位置位于该第一数据区中该第一参考边界的右侧区域之中,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指示出该第二感测位置等于该第二参考位置或位于该第二数据区中该第二参考边界的左侧区域之中时,依据该第一比较结果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来判断该触控物件位置的步骤包含:
利用该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的其中之一于相对应的数据区之中判断该第一感测位置与该第二感测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差是否小于或等于一预定距离,以及判断该第三感测位置与该第四感测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差是否小于或等于一预定距离。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出该第一距离差小于或等于该预定距离,以及该第二距离差小于或等于该预定距离时,依据该第一比较结果以及该第二比较结果来判断该触控物件位置的步骤另包含:
于相对应的该数据区之中计算该第一感测点与该第二感测点的中点位置;
其中该触控物件位置为该中点位置。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出该第一距离差大于该预定距离或该第二距离差大于该预定距离时,该触控物件位置对应于该第一感测点的位置与该第二感测点的位置。
32.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触控面板,至少包含:
第一触控区域;以及
第二触控区域,相邻于该第一触控区域;以及
控制单元,耦接于该触控面板,该控制单元至少包含:
第一控制电路,用来扫描该第一触控区域以取得相对应的扫描数据;
以及
第二控制电路,用来扫描该第二触控区域以取得相对应的扫描数据,以及将该第二触控区域之中的第一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传输予该第一控制电路,其中该第一传输区包含该第二触控区域中邻近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N条感应线,且N为正整数;以及该第一控制电路将该第一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作为该第一控制电路于邻接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第一端部数据;
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至少依据该第一端部数据来找出第一参考边界,该第二控制电路至少依据该第一传输区来找出第二参考边界;以及第一、第二控制电路分别经由第一、第二参考边界判断该触控面板上的触控物件位置。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控制电路另将该第一触控区域之中的第二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传输予该第二控制电路,该第二传输区包含该第一触控区域中邻近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N条感应线;以及该第二控制电路将该第二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作为该第二控制电路于邻接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第二端部数据。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控制电路至少依据该第一端部数据与该第二传输区来找出该第一参考边界,以及该第二控制电路至少依据该第一传输区与该第二端部数据来找出该第二参考边界。
35.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控制电路计算该第一参考边界于该第一控制电路所处理的第一数据区中的第一参考位置,以及该第二控制电路计算该第二参考边界于该第二控制电路所处理的第二数据区中的第二参考位置。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区包含该第一触控区域内所有感应线的感测数据与该第一端部数据,以及该第二数据区包含该第二触控区域内所有感应线的感测数据。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另包含:
第三触控区域,其中第二、第三触控区域分别位于该第一触控区域的两侧;以及
该控制单元另包含:
第三控制电路,用来扫描该第三触控区域以取得相对应的扫描数据,以及将该第三触控区域之中的第二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传输予该第一控制电路,其中该第二传输区包含该第三触控区域中邻近第一、第三触控区域交界处的N条感应线;以及该第一控制电路将该第二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作为该第一控制电路于邻接第一、第三触控区域交界处的第二端部数据。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控制电路另将该第一触控区域之中的第二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传输予该第二控制电路,该第二传输区包含该第一触控区域中邻近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N条感应线;以及该第二控制电路另将该第二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作为该第二控制电路于邻接第一、第二触控区域交界处的第二端部数据。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区包含该第一触控区域内所有感应线的感测数据与该第一端部数据,以及该第二数据区包含该第二触控区域内所有感应线的感测数据与该第二端部数据。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另包含:
第三触控区域,其中第二、第三触控区域分别位于该第一触控区域的两侧;以及
该控制单元另包含:
第三控制电路,用来扫描该第三触控区域以取得相对应的扫描数据,以及将该第三触控区域之中的第三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传输予该第一控制电路,其中该第三传输区包含该第三触控区域中邻近第一、第三触控区域交界处的N条感应线;以及该第一控制电路将该第三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作为该第一控制电路于邻接第一、第三触控区域交界处的第三端部数据;
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另将该第一触控区域之中的第四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传输予该第三控制电路,该第四传输区包含该第一触控区域中邻近第一、第三触控区域交界处的N条感应线;以及该第三控制电路将该第四传输区的感测数据作为该第三控制电路于邻接第一、第三触控区域交界处的第四端部数据。
CN201410309415.7A 2014-06-04 2014-07-01 触控面板的感测数据处理方法和触控装置 Active CN1052046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9436 2014-06-04
TW103119436A TWI536219B (zh) 2014-06-04 2014-06-04 觸控面板之感測資料處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4677A CN105204677A (zh) 2015-12-30
CN105204677B true CN105204677B (zh) 2017-12-12

Family

ID=54952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9415.7A Active CN105204677B (zh) 2014-06-04 2014-07-01 触控面板的感测数据处理方法和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4677B (zh)
TW (1) TWI5362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20430B2 (en) 2021-01-29 2022-12-06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Touch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touch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7438A (zh) * 2008-04-23 2011-04-20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触摸坐标消歧的多触摸检测板
CN102597926A (zh) * 2009-10-28 2012-07-1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信息终端、处理方法、程序
JP2012216223A (ja) * 2012-06-08 2012-11-08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7438A (zh) * 2008-04-23 2011-04-20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触摸坐标消歧的多触摸检测板
CN102597926A (zh) * 2009-10-28 2012-07-1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信息终端、处理方法、程序
JP2012216223A (ja) * 2012-06-08 2012-11-08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36219B (zh) 2016-06-01
TW201546671A (zh) 2015-12-16
CN105204677A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5587B (zh) 侦测多触摸点的真坐标的触控面板及侦测方法
TWI439911B (zh) 多觸摸點之真座標偵測裝置及其偵測方法
CN101689089B (zh) 二维触摸面板
TWI526916B (zh) Multi-touch screen device and multi-touch screen adjacent junction detection method
WO2015164056A1 (en) Input device having a reduced border region
CN103970337A (zh) 触摸屏的触摸扫描方法及其触摸扫描控制电路、显示装置
CN102576276A (zh) 电容扫描邻近侦测
CN102314269B (zh) 触控面板近接侦测装置与方法
CN205899517U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KR102229791B1 (ko) 비접촉식 엘리베이터 터치장치 및 그 설정방법
CN107807752A (zh) 电子设备、柔性屏及其防误触控装置和方法
KR20120111673A (ko) 접촉 감지 장치 및 방법
CN108349080A (zh) 校正具有输送装置和至少一个机器人的系统
CN102129328A (zh) 红外线触摸屏
KR101160086B1 (ko) 마주하는 두 변의 적외선 소자의 배열만으로 제1 방향과 상기 제1 방향과 수직인 제2 방향으로의 터치 좌표를 검출할 수 있는 적외선 터치스크린 장치
US20130100063A1 (en) Touch panel device
CN105204677B (zh) 触控面板的感测数据处理方法和触控装置
CN103376954A (zh) 光学触控装置及触控感测方法
US8780079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ouch position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CN101882043A (zh) 改善电容触摸屏边缘的触摸精度的方法
CN102270077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US20160378301A1 (en) Scre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cre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cre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CN104182091A (zh) 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TWI485610B (zh) 偵測觸碰或接近的方法與裝置
CN201853216U (zh) 一种多触摸点的真坐标侦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