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2395A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2395A
CN105202395A CN201510698516.2A CN201510698516A CN105202395A CN 105202395 A CN105202395 A CN 105202395A CN 201510698516 A CN201510698516 A CN 201510698516A CN 105202395 A CN105202395 A CN 105202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distance
reflector
sour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985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2395B (zh
Inventor
刘超博
邓诗涛
杨静
祝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985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23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2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2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2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2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10Construction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光源组件,设置于底座上,包括若干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光源组件,包括位于第一发光元件周侧的若干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一反射器,第二发光元件朝向第一反射器设置;定义第二发光元件的朝向为第一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的、且远离第一发光元件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发光元件沿第一方向到第一反射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二发光元件沿第二方向到第一反射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比符合预设条件。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调整用于反射照射光的反射器的尺寸,使反射器的尺寸符合预设条件,则能够实现该反射器所反射出照射光的光线均匀。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照明早已不再局限于使得被照射物体仅仅被照亮,而是升级为一种具有多种光源、能够发出多种不同类型照射光的组合式照明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种具有多种光源的照明装置采用如下结构得到:在用于与墙壁或天花板配接的底座上安装一个第一光源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源组件,这些光源组件均可以通过若干LED发光元件来发出照射光。第一光源组件主要发出用户照亮被照射物体的照明光,第二光源组件包围第一光源组件,主要发出其他颜色的美化光。其中,第二光源组件还包括第一反射器,其所发出美化光通过第一反射器反射出去,以与第一光源组件所发照明光一同投射至被照射物体。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这种照明装置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用来反射美化光的第一反射器的尺寸缺乏统一标准,使得美化光在经过反射后,光线容易杂乱,造成照明装置所发出照射光美观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照明装置所发出美化光容易杂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照明装置的照明装置,其包括:
底座;
第一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包括若干第一发光元件;
第二光源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周侧的若干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一反射器,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朝向所述第一反射器设置;
定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朝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且远离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到所述第一反射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到所述第一反射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比符合预设条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到所述第一反射器的最小距离。
优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比大于预设比值上限。
优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比小于预设比值上限。
优选地,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一反射器环绕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安装壁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壁配接的面罩,所述面罩用于透出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出的照射光。
优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反射器高于所述面罩。
优选地,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安装壁,所述第二安装壁环绕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壁上的第一防护壁,所述第一防护壁包括自所述面罩外边沿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壁外边沿的第一防护部,所述第一防护部包括顺延面,所述顺延面与所述面罩的外表面相切。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壁包括与所述第一防护部连接的第二防护部,所述第二防护部自所述第一防护壁的外边沿朝向所述底座延伸。
优选地,第二防护部具有靠近底座的防护边沿,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至所述防护边沿上任意一点所形成的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一反射器具有交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射器包括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的安装部以及用于反射第二发光元件所发出的照射光的弧面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弧面部之间具有中转部,所述中转部上任意位置与所述弧面部的外边沿上任意位置所连成的第二延伸线被所述第一安装壁所隔断。
优选地,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三光源组件,所述第三光源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周侧的第三发光元件和第二反射器,所述第三发光元件朝向所述第二反射器设置;所述第三发光元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到所述第二反射器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发光元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到所述第二反射器的距离为第四距离;其中,所述第三距离和第四距离之比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优选地,所述第三光源组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和第一光源组件。
由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调整用于反射照射光的反射器的尺寸,使反射器的尺寸符合预设条件,则能够实现该反射器所反射出照射光的光线规律,不再杂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照明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照明装置的剖视图在A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照明装置的部分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通过反射器将发光元件所发出的照射光反射至被照射物体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照射光容易杂乱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前述问题的照明装置,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装置。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00包括底座10、第一光源组件20以及第二光源组件30。
底座10可以将照明装置100安装至天花板或墙壁等固定区域,或者将照明装置100安装至支撑杆等活动区域。底座10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等硬质材料制备并通过螺钉、挂钩或卡扣等常规结构安装至相应位置,此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第一光源组件20,安装于底座10上。以底座10被安装至天花板上为例,第一光源组件20也被安装至天花板上,在接入电源后即可向被照射物体投射照射光。
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光源组件20发出照明光,主要用于照亮被照射物体,颜色可以是白色等亮度较大的照射光。第一光源组件20包括若干第一发光元件21,第一发光元件21可以是LED元件或TL元件等多种类型。
当然,第一光源组件20还包括为第一发光元件21提供电能的驱动单元(未图示),以第一发光元件21是LED元件为例,驱动单元用于转换外部交流电至前述LED元件可用的直流电,同时起到稳流、限压的作用。由于该类型驱动单元在业内有多种成熟方案,在此不做赘述。
第二光源组件30包括若干第二发光元件31和一个第一反射器32。第二发光元件31面向第一反射器32的内表面设置,第二发光元件31所发出的照射光经过第一反射器32的反射后被投向被照射物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光源组件30可以发出颜色更多样的美化光,与第一光源组件20所发出的照明光相配合,使得照明装置100兼具照明和美化的效果。当然,第二光源组件30也可与第一光源组件20一样均发出白光,以补强第一光源组件20所发出白光。
其中,第二发光元件31位于第一发光元件21的周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周侧”并不限定第二发光元件31呈圆环形布置并环绕第一发光元件21设置,第二发光元件31还可以呈方环形、半圆环形、折线型或直线排列并位于第一发光元件21的一侧,仅需使得第一发光元件21和第二发光元件31保持各自阵营并分立设置即可,以避免二者所发出的光线混合导致丧失所预想的照明效果。
无论第二发光元件31如何布置,第一反射器32始终与其布置方式一致,例如第二发光元件31环绕第二发光元件21设置时,第一反射器32也环绕第二发光元件21设置,以保证所有第二发光元件21所发出照射光均得到相同的反射处理,保证第二光源组件30内各个区域所发出的照射光保持一致。
定义所有第二发光元件31的朝向一致且均为第一方向D1。在照明装置100被安装至天花板上时,该第一方向D1为朝向天花板的方向,通过第一反射器32将第二发光元件31所发出的照射光反射,以远离天花板并被投射到被照射物体上去。
第二发光元件31沿第一方向D1与第一反射器32具有交点,将第二发光元件31的中心到交点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L1。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第二发光元件31和第一反射器32均为圆环形设置,且所形成的圆环共圆心设置。因此,每个第二发光元件31的中心沿第一方向D1到第一反射器32的第一距离L1均相等。反射器
定义与第一方向D1垂直的、且远离第一发光元件21的方向为第二方向D2。由于第二发光元件31呈圆环形布置,第一发光元件21就位于第二发光元件31所形成的圆环的圆心区域,每个第二发光元件31均位于圆周上。
每个第二发光元件31沿第二方向D2到第一反射器32的距离相等,将该距离定义为第二距离L2。若是,第一反射器32与第二方向D2相交,则第二距离L2显然就是第二发光元件31到前述交点的距离;若是第二反射器32并未延伸至与第二方向D2相交,获取第一反射器32在第一方向D1上延长线与第二方向D2的交点,则第二距离L2即为第二发光元件31到该交点的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方向D2可以是在第二发光元件31所形成的圆环的径向上,此时第二距离L2为第二发光元件31沿第二方向到第一反射器32的最小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距离L2并不限定在第二发光元件31所形成的圆环的径向上。以任意一个第二发光元件31为例,仅需保持第二方向D2位于该第二发光元件31所在圆环的切线以外即可,例如可以是与第二发光元件31所形成的圆环的径向交错成一个锐角的方向,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之比符合预设条件。由于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体现了第二发光元件31所发出的照射光在纵向和横向上的照明能力,同样也体现了第一反射器32对于第二发光元件31所发出的光线的反射能力,通过设定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的比例值符合预设条件,使得第一反射器32的尺寸变得规范,则能够使得经过反射得到的照射光均匀。
本发明实施例中,前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之比大于预设比值上限,预设比值上限可以对照明装置100所发出照射光进行实验来确定。
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的比例值增加时,第二光源组件30所发出的美化光的亮度均值逐渐均衡,即逐渐趋向于0。此时,可以认定第二光源组件30所发出的美化光均匀。
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前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之比小于预设比值上限。
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的比例值降低时,第二光源组件30所发出的美化光的亮度均值逐渐变大。此时,第二光源组件30所发出的美化光不均匀,转而形成渐变光效。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整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的比例值,从而得到均匀或渐变效果的美化光,提高照明装置100照明效果的多样性,符合用户多样需求。
第一光源组件20包括用于安装第一发光元件21的第一安装壁22和与第一安装壁22配接的面罩23。
第一安装壁22通过塑料材质制备,可以协助第一发光元件21的散热,当然第一安装壁22的内表面可以通过光反射能力较强的材料制备,用于反射第一发光元件21所发出照射光,也可以通过光反射能力一般的其他材料制备。
第一安装壁22可以呈碗状设置,内部形成一个用于收容第一发光元件21和驱动单元(未图示)的照明腔,面罩23覆盖于照明腔的缺口上,避免第一发光元件21暴露出来影响照明装置100的观感并作为电气绝缘隔离。
当然,第一发光元件21上还覆盖有用户调整其所发出照射光的透镜(未图示),透镜可以采用例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透光材料制备,通过调整其形状可以实现对第一发光元件21所发出照射光进行汇聚或扩散,此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面罩23可以是具有泛光特性的透光罩,或者是具有聚光特性的透镜。透光罩可以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材料制成,透镜也可以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材料制成。具有泛光特性的透光罩一般应用于普通的筒灯上,具有聚光特性的透镜则应用于射灯上。
第一发光元件21朝向面罩23设置,第一发光元件21所发出的照明光经过面罩23后更汇聚的投向被照射物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D1上,第一反射器32高于面罩23。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第一反射器32高于面罩23”用于表明面罩23相对于第一反射器32更接近第一方向D1的起点。以照明装置100被安装在天花板上为例,第一反射器32相对于面罩23更接近天花板。
由于第一反射器32和面罩23被设置为高度不一的错落布置,提高照明装置100的布局美观度,更凸出第一光源组件20和第二光源组件30所发出的照明光和美化光的层次。
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光源组件30还包括第二安装壁33,第二安装壁33可以通过塑胶材料制备。
第二安装壁33可以环绕第一发光元件21并沿第二方向D2延伸出去。第二安装壁33支撑第二发光元件31并将其面向第一方向D1。
在第一方向D1上,第二安装壁33低于第一反射器32,使得第二发光元件31朝向第一反射器32,第二发光元件31所发出的美化光都抵达第一反射器32。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光源组件30还包括位于第二安装壁33上的第一防护壁34。
第一防护壁34包括自面罩23外边沿延伸至第二安装壁33外边沿的第一防护部341,该第一防护部341覆盖于第二安装壁33上,用于保护第二安装壁33及位于第二安装壁33上的第二发光元件31。
第一防护部341包括顺延面3411,顺延面3411位于第一防护部341远离第二发光元件31的一侧。顺延面3411与面罩23的外表面相切,即顺延面3411可以视为面罩23通过顺延下来得到,使得第一防护壁34和面罩23看起来一体化,提高了照明装置100外观的整体观感。
第一防护壁34还包括与第一防护部341连接的第二防护部342,第二防护部342从第二安装壁33的外边沿朝向底座10延伸,从而保护第二安装壁33和第二发光元件31的外侧安全。优选的,第二防护部342可以沿第一方向D1延伸。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防护部342具有靠近底座的防护边沿3421,第二发光元件31至防护边沿3421的第一延伸线311与第一反射器32具有交点。
这里的第一延伸线311可以理解第二发光元件31所发出的美化光的具象体现,若是无论第二发光元件31与防护边沿3422上任意一点所形成的第一延伸线311与第一反射器32总有交点,则表明第二发光元件31所发出的美化光总会落至第一反射器32之中,避免出现美化光漏至第一反射器32以外的区域,所引发的光线效果杂乱。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光源组件20内第一发光元件21的朝向和第二发光元件31的朝向相反,在第二发光元件31所发出的美化光经过第一反射器32反射后,第一发光元件11所发出的照明光和第二发光元件21所发出的美化光可以一起投向被照射物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32包括与底座10相连接的安装部321以及用于反射第二发光元件31所发出的美化光的弧面部322。
安装部321可以通过卡扣、螺钉等多种方式安装至底座10上。弧面部322的表面光滑弧形设置,与形状非光滑弧形设置的安装部321之间通过一个中转部323过渡。该中转部323可以是形成在二者之间的折弯或焊接部。
其中,中转部323上任意位置与弧面部322的外边沿上任意位置所连成的第二延伸线324,是中转部323所反射的进入用户人眼的光线的具象体现。第一安装壁22延伸至中转部323和弧面部322的外边沿之间,使得无论哪一条第二延伸线324总被第一安装壁22隔断,使得用户总是无法直接观察到中转部323,避免由于中转部323不够光滑,影响照明装置100的外观美感。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00还包括第三光源组件40,该第三光源组件40与第二光源组件30结构类似,同样用于发出美化光。
结合图4,第三光源组件40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1周侧的第三发光元件41和第二反射器42,第三发光元件41面向第二反射器42设置。
第三光源组件40包括第三安装壁43,第三安装壁43环绕第一反射器32设置并沿第二方向D2延伸出去。第三安装壁43支撑第二发光元件31并使其面向第一方向D1。
第三安装壁43上方设置同样设置有第二防护壁44,其结构与位于第二安装壁33的第一防护壁34结构一致,在此不做赘述。第三发光元件41沿第一方向D1与第二反射器42具有交点,将第三发光元件41的中心到交点的距离定义为第三距离L3。
与第一距离L1相同,所有第三发光元件41和第二反射器42均为圆环形设置,且所形成的圆环共圆心设置。因此,每个第三发光元件41的中心沿第一方向D1到第二反射器42的第三距离L3均相等。
反射器第三发光元件41沿第二方向D2到第二反射器42的距离为第四距离L4。若是,第二反射器42与第二方向D2相交,则第四距离L4显然就是第三发光元件41到前述交点的距离;若是第二反射器42并未延伸至与第二方向D2相交,获取第二反射器42在第一方向D1上延长线与第二方向D2的交点,则第四距离L4即为第三发光元件41到该交点的距离。第三距离L3和第四距离L4之比同样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同样,前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三距离L3和第四距离L4之比小于预设比值上限,预设比值上限可以对照明装置100所发出照射光进行实验来确定。
第三距离L3和第四距离L4的比例值增加时,第三光源组件40所发出的美化光的亮度均值逐渐均衡,即逐渐趋向于0。此时,可以认定第三光源组件40所发出的美化光均匀。
当然,前述预设条件也可以包括:第三距离L3和第四距离L4之比小于预设比值上限。
第三距离L3和第四距离L4的比例值降低时,第三光源组件40所发出的美化光的亮度均值逐渐变大。此时,第三光源组件40所发出的美化光不均匀,转而形成渐变光效。
结合图5所示,照明装置100还包括承载在底座10上的驱动电源50,驱动电源50,驱动电源50的数量可以是四个,用于驱动第一光源组件20、第二光源组件30和第三光源组件40。
第三安装壁43和第一反射壁32之间具有走线腔45,第三发光元件41与驱动电源50的连接导线通过该走线腔45延伸至位于底座10上的驱动电源50。第三光源组件40和第二光源组件30结构相同,仅为尺寸倍数调整,通过第三距离L3和第四距离L4之比,同样可以实现使得第三光源组件40发出均匀和渐变的光效,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光源组件40可拆卸的与第一光源组件20和第二光源组件30连接,在被照射物体较小或照明需求光线要求不大时,可以不需要第三光源组件40时,仅通过第一光源组件20和第二光源组件30来发出照射光,在此不做赘述。
当然,照明装置100还可包括其他的光源组件,通过安装于现有光源组件的外围,不断扩充照明装置100的尺寸,从而满足被照射物体较大或照明需求光线要求大的用户需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调整用于反射照射光的反射器的尺寸,使反射器的尺寸符合预设条件,则能够实现该反射器所反射出照射光的光线均匀或渐变,提高照明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包括若干第一发光元件;
第二光源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周侧的若干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一反射器,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朝向所述第一反射器设置;
定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朝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且远离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到所述第一反射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到所述第一反射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比符合预设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到所述第一反射器的最小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比大于预设比值上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比小于预设比值上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一反射器环绕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安装壁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壁配接的面罩,所述面罩用于透出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出的照射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反射器高于所述面罩。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安装壁,所述第二安装壁环绕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壁上的第一防护壁,所述第一防护壁包括自所述面罩外边沿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壁外边沿的第一防护部,所述第一防护部包括顺延面,所述顺延面与所述面罩的外表面相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壁包括与所述第一防护部连接的第二防护部,所述第二防护部自所述第一防护壁的外边沿朝向所述底座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防护部具有靠近底座的防护边沿,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至所述防护边沿上任意一点所形成的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一反射器具有交点。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器包括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的安装部以及用于反射第二发光元件所发出的照射光的弧面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弧面部之间具有中转部,所述中转部上任意位置与所述弧面部的外边沿上任意位置所连成的第二延伸线被所述第一安装壁所隔断。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三光源组件,所述第三光源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周侧的第三发光元件和第二反射器,所述第三发光元件朝向所述第二反射器设置;所述第三发光元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到所述第二反射器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发光元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到所述第二反射器的距离为第四距离;其中,所述第三距离和第四距离之比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源组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和第一光源组件。
CN201510698516.2A 2015-10-23 2015-10-23 照明装置 Active CN105202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8516.2A CN105202395B (zh) 2015-10-23 2015-10-23 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8516.2A CN105202395B (zh) 2015-10-23 2015-10-23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2395A true CN105202395A (zh) 2015-12-30
CN105202395B CN105202395B (zh) 2018-11-30

Family

ID=54950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8516.2A Active CN105202395B (zh) 2015-10-23 2015-10-23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239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5366A (ja) * 2005-07-25 2007-02-08 Kokubu Denki Co Ltd 照明装置
CN101936466A (zh) * 2009-07-01 2011-01-05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202253014U (zh) * 2011-06-08 2012-05-30 威力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角度发光结构及其球泡灯结构
CN203023868U (zh) * 2012-12-12 2013-06-26 苏州朗米尔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腔led球泡灯结构
JP2015111309A (ja) * 2015-03-13 2015-06-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US20150204516A1 (en) * 2014-01-22 2015-07-23 Edison Opto Corporation Beam collimated light emitting module with light color mixed chamb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5366A (ja) * 2005-07-25 2007-02-08 Kokubu Denki Co Ltd 照明装置
CN101936466A (zh) * 2009-07-01 2011-01-05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202253014U (zh) * 2011-06-08 2012-05-30 威力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角度发光结构及其球泡灯结构
CN203023868U (zh) * 2012-12-12 2013-06-26 苏州朗米尔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腔led球泡灯结构
US20150204516A1 (en) * 2014-01-22 2015-07-23 Edison Opto Corporation Beam collimated light emitting module with light color mixed chamber
JP2015111309A (ja) * 2015-03-13 2015-06-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2395B (zh) 2018-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6030B (zh) 车辆用灯具
KR20100017616A (ko) 조명 설비 및 조명 장치
US20170232694A1 (en) Lighting optics for luminaires
CN103196083B (zh) 一种led天花射灯
US10401549B2 (en) Light fixtures with waveguides
US9022606B2 (en) Virtual surface indirect radiating luminaire
CA2883617C (en) Extended lens optics for wall wash lighting
KR200464527Y1 (ko) 엘이디등기구용 엠보싱 반사갓
CN203656635U (zh) 具有匀光效果的led聚光灯
CN107575835A (zh) 偏配光灯具及偏配光灯具的反射器组件
US10731808B2 (en) Luminaire with multiple light emissive surfaces
CN103883917A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JP6709345B1 (ja) 照明器具
CN206626458U (zh) 灯具及照明系统
US20150109813A1 (en) Light with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Pattern
CN105202395A (zh) 照明装置
CN205480381U (zh) 照明装置
CN203771151U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US9528683B2 (en) Shaped indirect luminaire
JP5570637B2 (ja) カバー及び該カバーを備える照明装置
CN206890215U (zh) 一种实现多种光斑的偏光装置
US20150233542A1 (en) Batwing optics for indirect luminaire
CA2912017A1 (en) Led lamp with controlled distribution
CN104713033B (zh) 具有三次四控制点样条曲线的弧面led灯具
CN203147624U (zh) 反光罩及具有反光罩的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