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1003B - 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及拆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及拆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1003B
CN105201003B CN201510672790.2A CN201510672790A CN105201003B CN 105201003 B CN105201003 B CN 105201003B CN 201510672790 A CN201510672790 A CN 201510672790A CN 105201003 B CN105201003 B CN 1052010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section
section
another
need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27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1003A (zh
Inventor
刘光磊
武思宇
柳建国
王立建
康增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yan Dad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yan Da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yan Dad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yan Da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727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1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1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1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1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1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及拆除方法,涉及土木工程中地下结构领域,为便于井管的下沉而发明。沉井施工方法包括:借助于需下沉的管段之外的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管段施力,使所述需下沉管段克服阻力而下沉;借助于需下沉的另一管段之外的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另一管段施力,使需下沉的另一管段克服阻力而下沉。沉井拆除方法包括:借助于需上移的管段之外的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管段施力,使所述需上移的管段克服阻力而上移;借助于需上移的另一管段之外的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另一管段施力,使需上移的另一管段克服阻力而上移。本发明适用于沉井施工及拆除的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及拆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中地下结构及基础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及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地上空间出现了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某些地区已经无地可用。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为缓解城市用地紧张、改善城市环境及交通状况、节能环保等提供了可能。
竖井形式的地下结构可应用于地下汽车车库、地下自行车车库、地下蓄水池、地下粮仓、地下储藏空间、隧道等地下空间的垂直连接通道和筒形基础等。但是由于修建地下结构需要土方大开挖,取土放坡,施工作业面积远大于建筑本身的占地面积,这对于一些施工场地受限制的城区来说是难以实现的。
普通沉井结构是一个井筒状的结构物,它不用放坡,占地面积小,是从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用混凝土封底,浇筑底板形成地下利用空间。但由于其主要依靠自重克服井壁摩阻力,井内全断面除土降低端阻力而下沉,对于侧壁摩阻力较大的结构,井管沉入地下较困难,往往把井壁做的很厚,既不经济又减少了可利用的地下空间。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沉井施工方法,方便井管的下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沉井施工方法,所述沉井的结构包括至少两节相对接的管段,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地面上或在一定深度的基坑中放置首节管段;
步骤二、在所述首节管段内进行土方开挖,使所述首节管段依靠自重沉入地下;
步骤三、接高下一节管段;
步骤四、继续在所述首节管段内进行土方开挖,使接高的所述下一节管段依靠自重沉入地下;
步骤五、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直至接高的下一节管段无法依靠自重下沉;
步骤六、借助于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使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所述的需下沉的一节管段为所述首节管段或为所述首节管段和所述接高的且无法依靠自重下沉的管段之间的一节管段,所述的需下沉的一个管段组为包含所述首节管段的管段组或为所述首节管段和所述接高的且无法依靠自重下沉的管段之间的一个管段组;
步骤七、借助于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使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为经过施加向下的力而下沉一个行程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上方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
可选地,所述步骤六包括:在所述接高的且无法依靠自重下沉的管段之上设置横梁,在所述横梁上固定施力机构,施力机构用于对施力杆件施加作用力,施力杆件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在所述横梁上固定反力杆件,所述反力杆件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
将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与施力杆件相固定,将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相固定;借助于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所述施力机构对所述施力杆件施加向下的力,通过所述施力杆件带动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
可选地,所述步骤七包括:解除已下沉一个行程的所述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的固定;
将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相固定,将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相固定;借助于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所述施力机构对所述施力杆件施加向下的力,通过所述施力杆件带动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
可选地,所述施力机构包括千斤顶或液压缸。
可选地,所述施力杆件为钢管,所述反力杆件为钢管。
可选地,所述借助于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使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包括:
借助于已经下沉后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使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在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需要下沉时,借助于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并对该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即可使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下沉之后,在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需要下沉时,借助于该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并对该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即可使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这样借助于管段外侧所述的摩擦力,即可实现管段或管段组的交替下沉,由此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井管的下沉。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沉井拆除方法,所述沉井的结构包括至少两节相对接的管段,所述沉井拆除方法包括:
借助于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所述的需上移的一节管段为顶节管段或为顶节管段和首节管段之间的一节管段;所述的需上移的一个管段组为包含顶节管段的一个管段组或为顶节管段和首节管段之间的一个管段组;
借助于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为经过施加向上的力而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下方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
可选地,所述借助于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包括:
在顶节管段处设置横梁,在所述横梁上固定施力机构,在施力机构上固定施力杆件,将施力杆件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在所述横梁上固定反力杆件,所述反力杆件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
将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相固定,将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相固定;借助于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所述施力机构对所述施力杆件施加向上的力,通过所述施力杆件带动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
可选地,所述借助于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包括:
解除已上移的所述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的固定;
将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相固定,将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相固定;借助于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所述施力机构对所述施力杆件施加向上的力,通过所述施力杆件带动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
可选地,所述借助于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一个行程,包括:
借助于已经上移后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一个行程。
可选地,所述施力机构包括千斤顶或液压缸;所述施力杆件为钢管,所述反力杆件为钢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拆除方法,在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需要上移拆除时,借助于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并对该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即可使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上移之后,在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需要上移时,借助于该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并对该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即可使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这样借助于管段外侧所述的摩擦力,即可实现管段或管段组的交替上移,由此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井管的拆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沉井施工方法中将管段1与钢管4相固定、将管段2和管段3与反力杆件7相固定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沉井施工方法中将管段1下沉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沉井施工方法中将管段2与钢管4相固定、将管段1和管段3与反力杆件7相固定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沉井施工方法中将管段2下沉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沉井施工方法中将管段3与钢管4相固定、将管段1和管段2与反力杆件7相固定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沉井施工方法中将管段3下沉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沉井拆除方法中将管段11与钢管14相固定、将管段22和管段33与反力杆件17相固定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沉井拆除方法中将管段11上移后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沉井拆除方法中将管段22与钢管14相固定、将管段11和管段33与反力杆件17相固定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沉井拆除方法中将管段22上移后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沉井拆除方法中将管段33与钢管14相固定、将管段11和管段22与反力杆件17相固定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沉井拆除方法中将管段33上移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及拆除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沉井施工方法,所述沉井的结构包括至少两节相对接的管段,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地面上或在一定深度的基坑中放置首节管段;
为了便于首节管段的下沉,首节管段的底部可带有刃脚;
步骤二、在所述首节管段内进行土方开挖,使所述首节管段依靠自重沉入地下;
步骤三、接高下一节管段;
步骤四、继续在所述首节管段内进行土方开挖,使接高的所述下一节管段依靠自重沉入地下;
步骤五、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直至接高的下一节管段无法依靠自重下沉;
步骤六、借助于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使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所述的需下沉的一节管段为所述首节管段或为所述首节管段和所述接高的且无法依靠自重下沉的管段之间的一节管段,所述的需下沉的一个管段组为包含所述首节管段的管段组或为所述首节管段和所述接高的且无法依靠自重下沉的管段之间的一个管段组;
步骤七、借助于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使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为经过施加向下的力而下沉一个行程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上方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在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需要下沉时,借助于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并对该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即可使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下沉之后,在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需要下沉时,借助于该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并对该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即可使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这样借助于管段外侧所述的摩擦力,即可实现管段或管段组的交替下沉,由此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井管的下沉。
在前述沉井施工方法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步骤六包括步骤:
A1、在所述接高的且无法依靠自重下沉的管段之上设置横梁,在所述横梁上固定施力机构,施力机构用于对施力杆件施加作用力,施力杆件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在所述横梁上固定反力杆件,所述反力杆件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施力机构可以是千斤顶,也可以是液压缸,本发明不限于此。优选地,所述施力杆件和反力杆件均为钢管,本发明不限于此,施力杆件和反力杆件也可以是钢筋、实木杆件等;
施力机构可以与施力杆件相固定连接。施力机构与施力杆件也可以活动连接,比如施力机构与施力杆件相对应,施力机构施力时能够作用于施力杆件;
A2、将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与施力杆件相固定,将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相固定;借助于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所述施力机构对所述施力杆件施加向下的力,通过所述施力杆件带动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
本实施例中,各节管段侧壁均预留有孔道,施力杆件和反力杆件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至少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各节管段侧壁的孔道能够增强施力杆件和反力杆件在受力时的稳定性,防止其在受力时出现偏斜的情形;另一方面,施力杆件和反力杆件对管段的下沉又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在前述沉井施工方法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步骤七包括步骤:
B1、解除已下沉一个行程的所述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的固定;
B2、将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相固定,将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相固定;借助于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所述施力机构对所述施力杆件施加向下的力,通过所述施力杆件带动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
在前述沉井施工方法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步骤七中,所述借助于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使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包括:借助于已经下沉后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使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借助于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下方的、且已经下沉后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使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这样,在将已下沉的管段上方的多节管段依次下沉的施工过程中,能够始终将已经下沉后的至少一节管段与反力杆件相固定,减少拆卸和固定的环节,节省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沉井拆除方法,所述沉井的结构包括至少两节相对接的管段,所述沉井拆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借助于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所述的需上移的一节管段为顶节管段或为顶节管段和首节管段之间的一节管段;所述的需上移的一个管段组为包含顶节管段的一个管段组或为顶节管段和首节管段之间的一个管段组;
S2、借助于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为经过施加向上的力而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下方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拆除方法,在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需要上移拆除时,借助于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并对该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即可使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上移之后,在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需要上移时,借助于该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并对该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即可使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这样借助于管段外侧所述的摩擦力,即可实现管段或管段组的交替上移,由此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井管的拆除。
在前述所述的沉井拆除方法实施例,可选地,所述借助于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S1);包括:
S11、在顶节管段处设置横梁,在所述横梁上固定施力机构,在施力机构上固定施力杆件,将施力杆件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在所述横梁上固定反力杆件,所述反力杆件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施力机构可以是千斤顶,也可以是液压缸,本发明不限于此。优选地,所述施力杆件和反力杆件均为钢管,本发明不限于此,施力杆件和反力杆件也可以是钢筋、实木杆件等;
S12、将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相固定,将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相固定;借助于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所述施力机构对所述施力杆件施加向上的力,通过所述施力杆件带动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
本实施例中,各节管段侧壁均预留有孔道,施力杆件和反力杆件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至少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各节管段侧壁的孔道能够增强施力杆件和反力杆件在受力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施力杆件和反力杆件对管段的上移又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在前述所述的沉井拆除方法实施例,可选地,所述借助于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S2),包括步骤:
S21、解除已上移的所述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的固定。
S22、将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相固定,将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相固定;借助于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所述施力机构对所述施力杆件施加向上的力,通过所述施力杆件带动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
在前述所述的沉井拆除方法实施例,可选地,在步骤S2中,所述借助于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一个行程,包括:借助于已经上移后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一个行程。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借助于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上方的、且已经上移后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一个行程。这样,在将已上移的管段下方的多节管段依次上移的施工过程中,能够始终将已经上移后的至少一节管段与反力杆件相固定,减少拆卸和固定的环节,节省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实施例一
参看图1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沉井施工方法,所述沉井的结构包括至少两节相对接的管段,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欲形成沉井的位置挖基坑;
基坑坑底的尺寸大于沉井结构的尺寸并预留一定施工面,同时将坑底整平,可在沉井位置铺设一圈砂垫层;
步骤二、在所述基坑中放入首节管段1;
可将预制好的管段运至现场,也可将预制管片运至现场,并在坑底砂垫层上拼装首节管段;
步骤三、进行井内土方开挖,使所述首节管段1依靠自重沉入地下;
步骤四、接高下一节管段2;
步骤五、继续进行井内土方开挖,使接高的所述下一节管段2依靠自重沉入地下;
步骤六、重复步骤四和步骤五,直至接高的下一节管段3无法依靠自重下沉;
步骤七、借助于首节管段1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如管段2和/或管段3外侧所受的周围土体的摩擦力,对所述首节管段1施加向下的推力,使所述首节管段1克服阻力而下沉;
本步骤中,可将作为施力杆件的钢管4,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在所述接高的且无法依靠自重下沉的管段3之上设置横梁5,在所述横梁5上固定作为施力机构的千斤顶6,所述千斤顶6与所述钢管4相对应;在所述横梁5上固定连接反力杆件7,所述反力杆件7伸入井内;
将所述首节管段1与所述钢管4相固定,将所述首节管段1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7相固定;借助于所述首节管段1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土体的摩擦力,所述千斤顶6对所述钢管4施加向下的推力,通过所述钢管4带动所述首节管段1克服阻力而下沉;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可将所述首节管段1之外所有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7相固定;
步骤八、借助于第二节管段2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周围土体的摩擦力,对所述第二节管段2施加向下的力,使所述第二节管段2克服阻力而下沉;所述第二节管段2位于所述首节管段1上方且与所述首节管段1相邻。
在通过上一步骤将首节管段1下沉之后,解除所述首节管段1与所述钢管4的固定,将所述第二节管段2与所述钢管4相固定;借助于所述第二节管段2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土体的摩擦力,所述千斤顶6对所述钢管4施加向下的推力,通过所述钢管4带动所述第二节管段2克服阻力而下沉。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可将所述第二节管段之外所有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7相固定。
参看图5及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第二节管段2下沉之后,可将所述第二节管段2上方的第三节管段3、第四节管段(图中未示出)等依次下沉至预定标高。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各节管段侧壁均预留有三个对称的孔道,所述钢管4采用三根,对称地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相应地,所述千斤顶也采用三个并且同步动作,以便于使所述管段的下沉更加平稳。
可通过管箍、卡销、U型卡等锁紧结构将首节管段1与所述钢管4相固定,以及将所述首节管段1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7相固定。
为了使所述横梁的受力平衡,可采用两根或三根反力杆件,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作为施力杆件的钢管是以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为例来说明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所述钢管也可以上下可移动地紧贴各节管段的内壁设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可在各节管段的内壁上设置所述钢管的导向部件如导向槽或导向孔等。
所述反力杆件7可以位于各节管段内。为了增强对各节管段下沉时的导向作用,所述反力杆件7也可以像所述钢管4一样,穿入各节管段的侧壁预留的孔道中,只是所述反力杆件7与所述钢管4分别穿入各节管段的侧壁上的不同的孔道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钢管中可穿有钢绞线(图中未示出)。待施工完毕后将钢管收回,将钢绞线张拉锚固,并用灌浆材料对预留孔道进行封闭,增强整体性和防水效果。
实施例二
参看图7至图1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沉井拆除方法,所述沉井的结构包括至少两节相对接的管段,所述沉井拆除方法包括:
步骤一、借助于管段11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管段11施加向上的力,使所述管段11克服阻力而上移;所述管段11位于管段22上方;
本步骤中,可将钢管14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在所述管段11上方设置横梁15,在所述横梁15上固定千斤顶16,所述千斤顶16与所述钢管14相固定;在所述横梁15上固定连接反力杆件17,所述反力杆件17伸入井内;
将所述管段11与所述钢管14相固定,将所述管段11之外的管段22和管段33与所述反力杆件17相固定;借助于所述管段11之外的管段22和管段33外侧所受的周围土体的摩擦力,所述千斤顶16对所述钢管14施加向上的力,通过所述钢管14带动所述管段11克服阻力而上移;
步骤二、借助于管段22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第二管段向上的力,使所述第二管段克服阻力而上移。
在通过上一步骤将管段11上移之后,解除所述管段11与所述钢管14的固定,将所述管段22与所述钢管14相固定;借助于所述管段22之外的管段11和管段33外侧所受的摩擦力,所述千斤顶16对所述钢管14向上的力,通过所述钢管14带动所述管段22克服阻力而上移。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管段22上移之后,可将所述管段22下方的管段33及其它管段(图中未示出)等依次上移。
本实施例中所述施力杆件和横梁的数量、布置方式以及施力杆件和横梁与管段之间的固定方式,与前述沉井施工方法中的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沉井施工方法,所述沉井的结构包括至少两节相对接的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地面上或在一定深度的基坑中放置首节管段;
步骤二、在所述首节管段内进行土方开挖,使所述首节管段依靠自重沉入地下;
步骤三、接高下一节管段;
步骤四、继续在所述首节管段内进行土方开挖,使接高的所述下一节管段依靠自重沉入地下;
步骤五、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直至接高的下一节管段无法依靠自重下沉;
步骤六、借助于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使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为所述首节管段或为所述首节管段和所述接高的且无法依靠自重下沉的管段之间的一节管段,所述的需下沉的一个管段组为包含所述首节管段的管段组或为所述首节管段和所述接高的且无法依靠自重下沉的管段之间的一个管段组;
步骤七、借助于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使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为经过施加向下的力而下沉一个行程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上方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包括:
在所述接高的且无法依靠自重下沉的管段之上设置横梁,在所述横梁上固定施力机构,施力机构用于对施力杆件施加作用力,施力杆件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在所述横梁上固定反力杆件,所述反力杆件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
将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与施力杆件相固定,将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相固定;借助于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所述施力机构对所述施力杆件施加向下的力,通过所述施力杆件带动所述需下沉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包括:
解除已下沉一个行程的所述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的固定;
将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相固定,将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相固定;借助于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所述施力机构对所述施力杆件施加向下的力,通过所述施力杆件带动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机构包括千斤顶或液压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杆件为钢管,所述反力杆件为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借助于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使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包括:
借助于已经下沉后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下的力,使需下沉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下沉一个行程。
7.一种沉井拆除方法,所述沉井的结构包括至少两节相对接的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拆除方法包括:
借助于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为顶节管段或为顶节管段和首节管段之间的一节管段;所述的需上移的一个管段组为包含顶节管段的一个管段组或为顶节管段和首节管段之间的一个管段组;
借助于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为经过施加向上的力而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下方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沉井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借助于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包括:
在顶节管段之上设置横梁,在所述横梁上固定施力机构,在施力机构上固定施力杆件,将施力杆件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在所述横梁上固定反力杆件,所述反力杆件穿入各节管段侧壁预留的孔道中;
将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相固定,将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相固定;借助于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所述施力机构对所述施力杆件施加向上的力,通过所述施力杆件带动所述需上移的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沉井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借助于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包括:
解除已上移的所述一节管段或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的固定;
将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与所述施力杆件相固定,将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与所述反力杆件相固定;借助于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所述施力机构对所述施力杆件施加向上的力,通过所述施力杆件带动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沉井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借助于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之外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一个行程,包括:
借助于已经上移后的至少一节管段外侧所受的摩擦力,对所述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施加向上的力,使需上移的另一节管段或另一个管段组克服阻力而上移一个行程。
CN201510672790.2A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及拆除方法 Active CN105201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2790.2A CN105201003B (zh)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及拆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2790.2A CN105201003B (zh)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及拆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1003A CN105201003A (zh) 2015-12-30
CN105201003B true CN105201003B (zh) 2018-04-20

Family

ID=54948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2790.2A Active CN105201003B (zh)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及拆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100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95846Y (zh) * 2008-05-13 2009-02-18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 钢沉井底托梁穿引架
CN101418573A (zh) * 2008-01-24 2009-04-29 丁慈鑫 沉井结构及将沉井结构平稳准确沉入地面的方法
CN103669381A (zh) * 2013-12-04 2014-03-26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快速筑岛沉箱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018512A (zh) * 2014-06-13 2014-09-03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对环境微扰动的沉井下沉施工方法
CN104895100A (zh) * 2015-06-10 2015-09-09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物密集区域建造地下空间沉箱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8584A (ja) * 2001-11-06 2003-05-14 Shimizu Corp 地下躯体の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8573A (zh) * 2008-01-24 2009-04-29 丁慈鑫 沉井结构及将沉井结构平稳准确沉入地面的方法
CN201195846Y (zh) * 2008-05-13 2009-02-18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 钢沉井底托梁穿引架
CN103669381A (zh) * 2013-12-04 2014-03-26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快速筑岛沉箱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018512A (zh) * 2014-06-13 2014-09-03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对环境微扰动的沉井下沉施工方法
CN104895100A (zh) * 2015-06-10 2015-09-09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物密集区域建造地下空间沉箱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1003A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9064B (zh) 软弱岩石地质条件下水电站调压室竖井的施工方法
CN101338678B (zh) 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施工方法
CN2878511Y (zh) 拉压组合自锚型岩石锚杆
CN103321244B (zh) 砂土地基既有建筑增设地下室的施工方法
CN102767180A (zh) 一种静压锚杆桩补强基础施工方法
CN101915108A (zh) 一种控制动压巷道底鼓的方法
CN104563148A (zh) 建筑桩基施工方法
CN107642041A (zh) 超大直径空心群桩锚碇
CN104389317B (zh) 大跨拱桥超大型倾斜式独桩基础构造
CN104532868A (zh) 高陡变形斜坡区桥梁锚拉式高承台群桩基础修建方法
CN109577365A (zh) 一种桩承式排水锚杆挡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2628336A (zh) 斜桩施工钻机及施工方法
CN105155602A (zh) 一种多支点地基加固综合纠倾方法
CN106088154A (zh) 预制装配式地下筒仓复合井筒施工方法及筒仓结构
CN107313424A (zh) 一种建筑抗震桩基及施工方法
CN109505641A (zh) 一种软岩巷道底板锚注加固方法
CN109577277A (zh) 一种壁挂式排水锚杆挡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642040A (zh) 超大直径空心群桩锚碇的施工方法碇
CN207484290U (zh) 超大直径空心群桩锚碇
CN208472592U (zh) 紧邻深基坑桥梁摩擦桩的钢管桩加固构造
CN105201003B (zh) 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及拆除方法
CN204456182U (zh) 竖向锚拉桩挡土墙
CN201406687Y (zh) 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03334288U (zh) 一种新型竖向基坑围护结构
CN205840765U (zh) 基坑中旋挖钻机用的施工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