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6977B - 一种气吹式雨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吹式雨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6977B
CN105196977B CN201510705227.0A CN201510705227A CN105196977B CN 105196977 B CN105196977 B CN 105196977B CN 201510705227 A CN201510705227 A CN 201510705227A CN 105196977 B CN105196977 B CN 1051969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et
nozzle
puff prot
windshiel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52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96977A (zh
Inventor
陈盛中
谭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Chenyu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Chenyu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Chenyu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Chenyu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052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969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96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6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96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69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吹式雨刮,包括:若干第一喷嘴,每一第一喷嘴可旋转地设置于挡风玻璃边缘处,每一第一喷嘴的旋转轴与挡风玻璃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喷嘴的喷气端设置有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第一喷气口与第二喷气口均为细缝状,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平行设置,且喷气方向均平行于挡风玻璃;若干第二喷嘴,每一第二喷嘴可旋转地设置于挡风玻璃边缘处,每一第二喷嘴的旋转轴与挡风玻璃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二喷嘴的喷气端设置有第三喷气口,第三喷气口的截面为弧线形,第三喷气口的喷气方向与挡风玻璃呈30°角。本发明为无形雨刮,不易出现机械故障,不会刮坏挡风玻璃,且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Description

一种气吹式雨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形雨刮,具体涉及一种气吹式雨刮。
【背景技术】
汽车发明一百多年,雨刮发明80年来,都是用支撑铁架顶着橡胶条来刮去挡风玻璃上的雨水。这种雨刮装置简单易行,但是雨刮容易出现机械故障,长期干刮使用还易引起磨损,而且这种雨刮会在驾驶员眼前晃动,并发出声响,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引发安全隐患。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的无形雨刮。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气吹式雨刮,其为无形雨刮,不易出现机械故障,不会刮坏挡风玻璃,且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吹式雨刮,包括:
若干第一喷嘴,每一第一喷嘴可旋转地设置于挡风玻璃边缘处,每一第一喷嘴的旋转轴与所述挡风玻璃所在的平面垂直,每一第一喷嘴的旋转轴均由一第一马达驱动,所述第一马达带动所述第一喷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作周期性摆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间呈90度角;所述第一喷嘴的喷气端设置有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所述第一喷气口与所述第二喷气口均为细缝状,所述第一喷气口和所述第二喷气口平行设置,且喷气方向均平行于所述挡风玻璃,所述第一喷气口的喷气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挡风玻璃的间距为3毫米,所述第二喷气口的喷气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喷气口的喷气方向所在的平面的间距为5毫米;
若干第二喷嘴,每一第二喷嘴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挡风玻璃边缘处,每一第二喷嘴的旋转轴与所述挡风玻璃所在的平面垂直,每一第二喷嘴的旋转轴均由一第二马达驱动,所述第二马达带动所述第二喷嘴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间作周期性摆动,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间呈60度角;所述第二喷嘴的喷气端设置有第三喷气口,所述第三喷气口的截面为弧线形,所述第三喷气口的喷气方向与所述挡风玻璃呈30°角;
控制器,其与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均相连,控制所述第一喷嘴每分钟摆动15周期,并控制所述第二喷嘴每分钟摆动30周期;
其中,所述第一喷嘴与所述第二喷嘴分别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与鼓风机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吹式雨刮,还包括:
两第三喷嘴,其可旋转地对称设置于所述挡风玻璃下沿,每一第三喷嘴的旋转轴与所述挡风玻璃所在的平面垂直,每一第三喷嘴的旋转轴均由一第三马达驱动,所述第三马达带动所述第三喷嘴在第五位置与第六位置间作周期性摆动,所述第五位置与所述第六位置间呈120度角;所述第三喷嘴的喷水端设置有喷水口,所述喷水口为细缝状,所述喷水口的喷水方向朝上且使水在所述挡风玻璃上形成往复的水流路径,所述第三喷嘴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
其中,所述第三马达也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喷嘴每分钟摆动5周期。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吹式雨刮,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启或关闭。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吹式雨刮,所述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开启或关闭。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吹式雨刮,还包括:
控制面板,其设置于驾驶室内,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控制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吹式雨刮,还包括:
空气加热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管上,用于对所述第一气管中的空气进行加热。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吹式雨刮,所述第一喷嘴的数为四,所述挡风玻璃的四条边的中部位置各设置一,所述第二喷嘴的数为四,所述挡风玻璃的四顶角的位置各设置一。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吹式雨刮,所述第一喷气口和所述第二喷气口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喷气口的宽度为4毫米,所述第二喷气口的宽度为2毫米。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吹式雨刮,所述第三喷气口沿径向的宽度为3毫米。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吹式雨刮,所述喷水口的长度为10厘米,宽度为2厘米。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雨刮其实是多层气膜,是一种无形雨刮,不易出现机械故障,不会刮花挡风玻璃,且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不会产生安全隐患,值得推广使用。
2、本发明的第一喷嘴具有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两者均为细缝状,而且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平行设置,且喷气方向均平行于所述挡风玻璃,第一喷嘴向挡风玻璃中心喷气,形成两道较宽的平行气流,若干第一喷嘴同时喷气即可在挡风玻璃表面形成两层气膜,这样就使雨不会落到挡风玻璃表面。而且,本发明还用第一马达驱动第一喷嘴做周期性摆动,这样一方面增大了一喷嘴覆盖的面积,可以减少第一喷嘴的数量,节约成本,还可以方便对原雨刮装置进行改装,另一方面第一喷嘴做周期性摆动产生的气膜为移动的气膜,可横向摆动,可以将雨滴打到挡风玻璃之外的范围,比静止的气膜的防雨性更强。
3、本发明的第二喷嘴具有第三喷气口,第三喷气口的喷气方向与挡风玻璃呈30°角,这样第二喷嘴产生的宽气流在第一喷嘴产生的两层气膜上方,相当于在两层气膜上方又形成了一层防雨层,即在离气膜较远的位置就可将雨滴打到挡风玻璃范围以外,减少雨滴直接对气膜的冲击,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防雨功能,当第三喷气口的喷气方向与挡风玻璃呈30°角时,产生的防雨效果最好。而且,本发明还用第二马达驱动第二喷嘴做周期性摆动,这样一方面增大了一喷嘴覆盖的面积,可以减少第二喷嘴的数量,节约成本,另一方面第二喷嘴做周期性摆动产生的防雨层为移动的防雨层,可在两层气膜上方摆动,将雨滴打到气膜之外的范围,这比静止的防雨层的防雨性更强。
4、本发明的第三喷嘴具有喷水口,喷水口的喷水方向朝上且使水在所述挡风玻璃上形成往复的水流路径,第三喷嘴用于清洗挡风玻璃,当挡风玻璃上灰尘较多时,即可开启第三喷嘴,将灰尘冲刷干净。而且,本发明还用第三马达驱动第三喷嘴做周期性摆动,这样一方面增大了一喷嘴覆盖的面积,可以减少第三喷嘴的数量,节约成本,另一方面第二喷嘴做周期性摆动可以使水流具有横向的冲刷效果,提高第三喷嘴对挡风玻璃的清洗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喷嘴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喷嘴的结构示意。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挡风玻璃1 第一喷嘴2 第二喷嘴3
第三喷嘴4 第一位置21 第二位置22
第一喷气口23 第二喷气口24 第三位置31
第四位置32 第三喷气口33 第五位置41
第六位置4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气吹式雨刮包括:
若干第一喷嘴2,每一第一喷嘴2可旋转地设置于挡风玻璃1边缘处,每一第一喷嘴2的旋转轴与所述挡风玻璃1所在的平面垂直,每一第一喷嘴2的旋转轴均由一第一马达驱动,所述第一马达带动所述第一喷嘴2在第一位置21与第二位置22间作周期性摆动,所述第一位置21与所述第二位置22间呈90度角,这角度使第一喷嘴2产生的气膜覆盖的范围较大,能在挡风玻璃1表面形成最稳定的气膜;所述第一喷嘴2的喷气端设置有第一喷气口23和第二喷气口24,所述第一喷气口23与所述第二喷气口24均为细缝状,所述第一喷气口23和所述第二喷气口24平行设置,且喷气方向均平行于所述挡风玻璃1,所述第一喷气口23的喷气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挡风玻璃1的间距为3毫米,所述第二喷气口24的喷气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喷气口23的喷气方向所在的平面的间距为5毫米;
若干第二喷嘴3,每一第二喷嘴3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挡风玻璃1边缘处,每第二喷嘴3的旋转轴与所述挡风玻璃1所在的平面垂直,每第二喷嘴3的旋转轴均由一第二马达驱动,所述第二马达带动所述第二喷嘴3在第三位置31与第四位置32间作周期性摆动,所述第三位置31与所述第四位置32间呈60度角,这角度使第二喷嘴3产生的防雨层对雨滴的冲击效果最好;所述第二喷嘴3的喷气端设置有第三喷气口33,所述第三喷气口33的截面为弧线形,所述第三喷气口33的喷气方向与所述挡风玻璃1呈30°角;
控制器,其与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均相连,控制所述第一喷嘴2每分钟摆动15周期,并控制所述第二喷嘴3每分钟摆动30周期,这样第一喷嘴2的摆动的速度要小于第二喷嘴3的摆动速度,这是由于第一喷嘴2需要在挡风玻璃1表面形成较稳定的气膜,这时需要第一喷嘴2的转速较低,而第二喷嘴3需要较高的转速保证第二喷嘴3形成的防雨层具有足够的摆动动能,将尽可能多的雨滴达到气膜范围外,当第一喷嘴2每分钟摆动15周期,第二喷嘴3每分钟摆动30周期时,效果最好,能够将气膜和防雨层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其中,所述第一喷嘴2与所述第二喷嘴3分别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与鼓风机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喷嘴2具有第一喷气口23和第二喷气口24,两者均为细缝状,而且第一喷气口23和第二喷气口24平行设置,且喷气方向均平行于所述挡风玻璃1,第一喷嘴2向挡风玻璃1中心喷气,形成两道较宽的平行气流,若干第一喷嘴2同时喷气即可在挡风玻璃1表面形成两层气膜,这样就使雨就不会落到挡风玻璃1表面。而且,本发明还用第一马达驱动第一喷嘴2做周期性摆动,这样一方面增大了一喷嘴覆盖的面积,可以减少第一喷嘴2的数量,节约成本,还可以方便对原雨刮装置进行改装,另一方面第一喷嘴2做周期性摆动产生的气膜为移动的气膜,可横向摆动,可以将雨滴打到挡风玻璃1之外的范围,比静止的气膜的防雨性更强。第二喷嘴3具有第三喷气口33,第三喷气口33的喷气方向与挡风玻璃1呈30°角,这样第二喷嘴3产生的宽气流在第一喷嘴2产生的两层气膜上方,在两层气膜上方又形成了一层防雨层,即在离气膜较远的位置就可将雨滴打到挡风玻璃1范围以外,减少雨滴直接对气膜的冲击,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防雨功能,当第三喷气口33的喷气方向与挡风玻璃1呈30°角时,产生的防雨效果最好。而且,本发明还用第二马达驱动第二喷嘴3做周期性摆动,这样一方面增大了一喷嘴覆盖的面积,可以减少第二喷嘴3的数量,节约成本,另一方面第二喷嘴3做周期性摆动产生的防雨层为移动的防雨层,可在两层气膜上方摆动,将雨滴打到气膜之外的范围,这比不摆动的防雨层的防雨性更强。
在另一种实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的气吹式雨刮,还包括:
两第三喷嘴4,其可旋转地对称设置于所述挡风玻璃1下沿,每一第三喷嘴4的旋转轴与所述挡风玻璃1所在的平面垂直,每一第三喷嘴4的旋转轴均由一第三马达驱动,所述第三马达带动所述第三喷嘴4在第五位置41与第六位置42间作周期性摆动,所述第五位置41与所述第六位置42间呈120度角;所述第三喷嘴4的喷水端设置有喷水口43,所述喷水口43为细缝状,所述喷水口43的喷水方向朝上且使水在所述挡风玻璃1上形成往复的水流路径,所述第三喷嘴4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
其中,所述第三马达也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喷嘴4每分钟摆动5周期。第三喷嘴4用于清洗挡风玻璃1,当挡风玻璃1上灰尘较多时,即可开启第三喷嘴4,将灰尘冲刷干净。而且,本发明还用第三马达驱动第三喷嘴4做周期性摆动,这样一方面增大了一喷嘴覆盖的面积,可以减少第三喷嘴4的数量,节约成本,另一方面第二喷嘴3做周期性摆动可以时水流具有横向的冲刷效果,提高第三喷嘴4对挡风玻璃1的清洗效果,第三喷嘴4每分钟摆动5周期产生的冲洗效果最好。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启或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是否向第一喷嘴2和第二喷嘴3供气,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开启和关闭。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开启或关闭。第三电磁阀用于控制是否向第三喷嘴4供水,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开启和关闭。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的气吹式雨刮,还包括:
控制面板,其设置于驾驶室内,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控制器。驾驶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本发明喷气或喷水。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的气吹式雨刮,还包括:
空气加热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管上,用于对所述第一气管中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器对进入第一喷嘴2中的空气进行加热,这主要用于冬天挡风玻璃1结冰的情况,用热空气将冰融化,避免冰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在另一种实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气吹式雨刮,所述第一喷嘴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挡风玻璃1的四条边的中部位置各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喷嘴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挡风玻璃1的四顶角的位置各设置一个。这样设置,使用的喷嘴数量最少,成本最少,而且可以实现第一喷嘴2和第二喷嘴3配合使用,即第二喷嘴3设在第一喷嘴2的死角,这样就以最少的喷嘴得到了最好的防雨效果。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喷气口23和所述第二喷气口24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喷气口23的宽度为4毫米,所述第二喷气口24的宽度为2毫米。第一层气膜要贴近挡风玻璃1,因此第一喷气口23的宽度需要更宽,使气膜能紧贴挡风玻璃1,而第二喷气口24宽度可以较小,使第二层气膜达到的范围更远,使第二层气膜的覆盖的范围更广,提高防雨效果。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三喷气口33沿径向的宽度为3毫米。第三喷气口33沿径向的宽度为3毫米为优选值,当宽度大于3毫米,防雨层对雨滴的冲击效果会降低。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喷水口43的长度为10厘米,宽度为2厘米。喷水口43的长度为10厘米,宽度为2毫米为优选值,对一般小汽车的挡风玻璃1的清洗效果最好。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吹式雨刮,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第一喷嘴,每一第一喷嘴可旋转地设置于挡风玻璃边缘处,每一第一喷嘴的旋转轴与所述挡风玻璃所在的平面垂直,每一第一喷嘴的旋转轴均由一第一马达驱动,所述第一马达带动所述第一喷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作周期性摆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间呈90度角;所述第一喷嘴的喷气端设置有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所述第一喷气口与所述第二喷气口均为细缝状,所述第一喷气口和所述第二喷气口平行设置,且喷气方向均平行于所述挡风玻璃,所述第一喷气口的喷气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挡风玻璃的间距为3毫米,所述第二喷气口的喷气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喷气口的喷气方向所在的平面的间距为5毫米;
若干第二喷嘴,每一第二喷嘴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挡风玻璃边缘处,每一第二喷嘴的旋转轴与所述挡风玻璃所在的平面垂直,每一第二喷嘴的旋转轴均由一第二马达驱动,所述第二马达带动所述第二喷嘴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间作周期性摆动,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间呈60度角;所述第二喷嘴的喷气端设置有第三喷气口,所述第三喷气口的截面为弧线形,所述第三喷气口的喷气方向与所述挡风玻璃呈30°角;
控制器,其与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均相连,控制所述第一喷嘴每分钟摆动15周期,并控制所述第二喷嘴每分钟摆动30周期;
其中,所述第一喷嘴与所述第二喷嘴分别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与鼓风机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吹式雨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第三喷嘴,其可旋转地对称设置于所述挡风玻璃下沿,每一第三喷嘴的旋转轴与所述挡风玻璃所在的平面垂直,每一第三喷嘴的旋转轴均由一第三马达驱动,所述第三马达带动所述第三喷嘴在第五位置与第六位置间作周期性摆动,所述第五位置与所述第六位置间呈120度角;所述第三喷嘴的喷水端设置有喷水口,所述喷水口为细缝状,所述喷水口的喷水方向朝上且使水在所述挡风玻璃上形成往复的水流路径,所述第三喷嘴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
其中,所述第三马达也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喷嘴每分钟摆动5周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吹式雨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启或关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吹式雨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开启或关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吹式雨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面板,其设置于驾驶室内,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控制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吹式雨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加热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管上,用于对所述第一气管中的空气进行加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吹式雨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挡风玻璃的四条边的中部位置各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喷嘴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挡风玻璃的四顶角的位置各设置一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吹式雨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气口和所述第二喷气口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喷气口的宽度为4毫米,所述第二喷气口的宽度为2毫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吹式雨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喷气口沿径向的宽度为3毫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吹式雨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口的长度为10厘米,宽度为2厘米。
CN201510705227.0A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气吹式雨刮 Active CN1051969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5227.0A CN105196977B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气吹式雨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5227.0A CN105196977B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气吹式雨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6977A CN105196977A (zh) 2015-12-30
CN105196977B true CN105196977B (zh) 2018-09-14

Family

ID=54945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5227.0A Active CN105196977B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气吹式雨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969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6516A (zh) * 2015-11-25 2016-02-24 马雪艺 一种气吹式雨刮
US9963014B2 (en) * 2016-01-15 2018-05-08 Joy Mm Delaware, Inc. Debris barrier for vehicle operator cab
CN106184129A (zh) * 2016-08-18 2016-12-07 衢州昀睿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无刷雨刮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7563A (en) * 1991-02-22 1992-03-24 Errol Cowan Vehicle window cleaning device
US5419005A (en) * 1993-12-14 1995-05-30 Mori; Tokuo Air wiper mechanism for vehicle
DE19543376C1 (de) * 1995-11-21 1997-02-06 Rainer Cloeren Trocknungs-/Reinigungssystem für Flächen, insbesondere Windschutzscheiben von Kraftfahrzeugen
EP2207703B1 (en) * 2007-11-09 2012-05-16 Fioravanti S.r.l. An automobile vehicle with a wiperless cleaning system for glazed surfaces and the like
CN203937628U (zh) * 2013-12-27 2014-11-12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的高压风净系统
CN205113258U (zh) * 2015-10-27 2016-03-30 广西辰宇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吹式雨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6977A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6977B (zh) 一种气吹式雨刮
EP2207703B1 (en) An automobile vehicle with a wiperless cleaning system for glazed surfaces and the like
CN107835766A (zh) 使用空气射流的用于透明表面的无雨刮器清洁系统
CN102689622A (zh) 一种防雨后视镜
CN203937628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高压风净系统
CN205113258U (zh) 一种气吹式雨刮
CN204296585U (zh) 机动车后视镜隐形雨刮器
CN106218589A (zh) 一种气流喷射雨刮器
CN207078122U (zh) 前挡风玻璃清洗装置
CN103600727B (zh) 一种车载式汽车清洗器喷头
CN105346516A (zh) 一种气吹式雨刮
CN207712014U (zh) 超声波动车车窗清洗装置
WO2021197007A1 (zh) 一种气动旋转式汽车挡风玻璃雨刮器
CN110225849A (zh) 蒸汽雨刷器系统
CN204432616U (zh) 一种汽车反光镜
CN107380070A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CN107336689A (zh) 一种汽车气流式智能内外雨刷系统
CN109305135A (zh) 气流式车用雨刮器
CN208194706U (zh) 车辆前风窗洗涤喷嘴
CN208931306U (zh) 气流式车用雨刮器
CN204451959U (zh) 挡风框架及单摇臂雨刮结构
CN208978810U (zh) 一种风挡玻璃扫尘装置
CN109184535A (zh) 一种外遮阳卷帘门
CN101229805A (zh) 节能洗车装置
CN110481509A (zh) 一种汽车侧车窗清洁装置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