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1720B - 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1720B
CN105191720B CN201510505939.8A CN201510505939A CN105191720B CN 105191720 B CN105191720 B CN 105191720B CN 201510505939 A CN201510505939 A CN 201510505939A CN 105191720 B CN105191720 B CN 1051917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cuttage
seedling
francolin tea
seed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59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91720A (zh
Inventor
顾文亮
王辉
朱红英
郝朝运
谭乐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ice and Beverage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pice and Beverage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ice and Beverage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pice and Beverage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105059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917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91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1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91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1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从长势良好的鹧鸪茶母株上选取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插条并制成插穗,所述插穗保留3个以上的腋芽,且保留4‑5片叶片;将插穗浸泡在萘乙酸溶液中处理,然后在以河沙为基质的苗床上扦插生根;扦插至插穗种苗长高至25‑30cm,获得鹧鸪茶种苗,期间进行遮阴、控制温湿度、施肥的苗床管理工作。本发明依据鹧鸪茶的生长特性,从插穗的选择和制备、激素的选择和处理、扦插环节、苗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独创性的工艺组合,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种苗扦插繁育方法,达到了方法操作简单,育苗周期短,种苗成活率高的效果,填补了鹧鸪茶种苗人工繁育的空白。

Description

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鹧鸪茶[Mallotusoblongifolius(Miq.)Muell-Arg]也叫山苦茶、毛茶和禾姑茶,系大戟科野桐属植物。鹧鸪茶在海南岛主要分布在文昌、万宁和陵水,也在三亚、乐东、白沙、定安、东方、琼中、保亭和昌江等地有分布,其中以文昌铜鼓岭和万宁东山岭的出产的鹧鸪茶最为有名。此外,在我国广东、云南、广西,以及中印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也有野生分布。鹧鸪茶叶圆味甘,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茶叶,其叶片等植物体干燥后具有浓郁的零陵香气;冲泡饮用时别具风味、甘冽爽口,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灵芝草"。鹧鸪茶是海南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代茶饮料植物,已成为海南地方茶的一大文化特色。
鹧鸪茶具有显著的保健作用和药用功效,是海南重要的民间中药材,利用历史悠久。鹧鸪茶的提取物中富含茶多糖、茶多酚、没食子酸和多酚类等多种有效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鹧鸪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胆汁分泌、抑制病菌活性、抗疲劳衰老与镇静止痛等功效。另外,作为重要的中药材,海南民间用鹧鸪茶的根治疗牙痛有良好的效果。
目前,鹧鸪茶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停留在利用野生资源的水平上,产业发展所需的鹧鸪茶人工规模种植和配套栽培技术尚处于空白。亦今为止,海南岛内外或国内外尚没有建立鹧鸪茶产品商业化生产的大规模种植基地,几乎所有市场上流通的鹧鸪茶产品均是直接从野生植物上获取。除了个别农户有零星的庭院式种植外,制作鹧鸪茶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几乎全部依赖掠夺式地从野生植株上获取叶片。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目前鹧鸪茶野生资源已经逐年减少。由于鹧鸪茶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且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鹧鸪茶原叶的需求量也将会急剧增加。
因此,需要尽快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鹧鸪茶种苗扦插繁育技术,解决目前鹧鸪茶种苗欠缺的问题,为优良鹧鸪茶种苗在栽培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有望控制野生鹧鸪茶资源日趋减少的局面并开创海南鹧鸪茶产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新格局,实现海南鹧鸪茶特色产业升级与热区农民增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使得所述扦插繁育方法操作较为简单,育苗周期短,种苗成活率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提供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使得所述扦插繁育方法获得的种苗移栽后具有更强的生长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包括:
步骤1、从长势良好的鹧鸪茶母株上选取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插条并制成插穗,所述插穗保留3个以上的腋芽,且保留4-5片叶片;
步骤2、将插穗浸泡在萘乙酸溶液中处理;
步骤3、经萘乙酸处理后的插穗在以河沙为基质的苗床上扦插生根;
步骤4、扦插至插穗种苗长高至25-30cm,获得鹧鸪茶种苗,期间进行遮阴、控制温湿度、施肥的苗床管理工作。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缺少鹧鸪茶种苗人工繁育方法的现状,依据鹧鸪茶本身生长特性,提供了一种完全适合于鹧鸪茶的扦插繁育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完全依靠从野生植物上获取的低效率栽培方法。
其中,插穗不采用基部木质化程度高或顶端幼嫩部位的枝条。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扦插繁育方法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如下优选方案:
作为优选,所述插穗保留3个以上的腋芽,且保留4-5片减去三分之一叶面积的叶片。
更优选地,所述插穗长度15-20cm,直径0.3-0.5cm,插穗上切口在腋芽上方0.5cm处,下切口在腋芽下方2-3cm处,插穗切口整齐无破裂。
作为优选,步骤2为:
将插穗浸泡在200mg/L的萘乙酸溶液中处理4小时以上。
更优选地,步骤2为:
将制作好的插穗先在清水中清洗5min,然后30支插穗捆绑成团,浸泡在200mg/L的萘乙酸溶液中处理4小时以上,处理完后用清水冲洗插穗根部。
作为优选,步骤3为:
将插穗插到在以河沙为基质的苗床上,扦插前使用抗菌剂喷淋苗床,插穗深度为插穗总长的1/5至1/4,插穗的密度以插穗叶面不重叠为标准,扦插完后立即将苗床浇透水一次。
作为优选,步骤4为:
扦插后在苗床上搭设高50cm的塑料薄膜拱棚并在顶部设置双层遮阴网盖顶,定期浇水保持苗床湿度在80%以上,并控制拱棚内温度在28-30℃之间,插穗育苗30天后喷施叶面肥,待腋芽萌生且根长至5cm以上时可以装到营养薄膜袋中,将装袋的插穗苗继续放在塑料薄膜拱棚内生长1-2周,待插穗种苗长高至25-30cm时,获得鹧鸪茶种苗。
利用本发明所述扦插繁育方法获得的鹧鸪茶种苗,10天后长出愈伤组织,30天后可见生根,50天后平均根长5.3cm,根平均直径达到0.13cm,生根率可达91.7%,转移至拱棚外炼苗后存活率可达85.3%。而作为对比的繁育方法,其愈伤组织长出时间和生根时间均晚于本发明方法,并且在生根率以及移栽后的成活率上也明显不如本发明的扦插繁育方法。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依据鹧鸪茶的生长特性,从插穗的选择和制备、激素的选择和处理、扦插环节、苗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独创性的工艺组合,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种苗扦插繁育方法,达到了方法操作简单,育苗周期短,种苗成活率高,种苗移栽后生长力强的效果,填补了鹧鸪茶种苗人工繁育的空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所述方法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以下就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扦插繁育方法
剪取鹧鸪茶母株上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插条,将插条剪成适当规格的插穗,插穗长度约15-20cm,直径约0.3-0.5cm。每个插穗保留4-5片叶片,每片叶片减去1/3的面积并保留叶柄。每个插穗含3个以上的腋芽,插穗上切口在芽上方0.5cm处,下切口在芽下方2-3cm处,插穗的切口整齐无破裂。插穗不采用基部木质化程度较高或顶端幼嫩部位的枝条。
制作好的插穗先在清水中清洗5min,将约30支插穗捆为一小捆,然后将捆绑成团的插穗浸泡在200mg/L的萘乙酸溶液中处理4小时以上,处理完后用清水冲洗插穗根部。
将插穗插到在以河沙为基质的苗床上,扦插前使用多菌灵溶液喷淋苗床,插穗深度以插穗总长的1/5至1/4,较短小插穗的插穗深度宜深不宜浅,插穗的密度以插穗叶面不重叠为度,扦插完后立即将苗床浇透水一次。
在苗床上搭高50cm的塑料薄膜拱棚并在顶部设置双层遮阴网盖顶,定期浇水保持苗床湿度在80%以上,并视情通风降温控制拱棚内温度在28-30℃之间。
插穗育苗30天后喷施少量叶面肥,50天后待腋芽萌生且根长至5cm以上时可以装到营养薄膜袋中,将装袋的插穗苗继续放在塑料薄膜拱棚内生长约1-2周,定期浇水保持拱棚内湿度在80%以上,并视情通风降温控制拱棚内温度在28-30℃之间,待插穗种苗长高至25-30cm时,获得所述鹧鸪茶种苗,可移到拱棚外炼苗移栽。
在本实施例中,插穗在扦插育苗10天后长出愈伤组织,30天后可见生根,50天后平均根长5.3cm,根平均直径达到0.13cm,生根率可达91.7%,转移至拱棚外炼苗后存活率可达85.3%。
对比例1:以基部木质化程度较高部位的枝条以及顶端幼嫩部位的枝条为插穗的扦插方法
除插穗选择不同外,其余步骤和环境同实施例1。
试验结果:插穗在扦插育苗20天后长出愈伤组织,40天后可见生根,50天后平均根长2.3cm,根平均直径达到0.09cm,生根率可达52.9%,转移至拱棚外炼苗后存活率可达48.3%。
对比例2: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处理的扦插方法
除按照表1中种类和浓度选择激素外,其他步骤和环境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激素处理的扦插繁育种苗
对比例3:保留不同叶片和腋芽的扦插方法
除按照表2中叶片和腋芽保留数量外,其他步骤和环境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剪切处理的插穗繁育种苗
结合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3的试验结果可知,按照本发明所述扦插繁育方法获得的鹧鸪茶种苗,整个过程缩短了愈伤组织长出的时间以及生根时间,从而保证了育苗周期缩短,而生根率的增加保证了存活率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种苗移栽后的生长力。相比对比的扦插繁育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更加适合鹧鸪茶种苗的人工繁育。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从长势良好的鹧鸪茶母株上选取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插条并制成插穗,所述插穗保留3个以上的腋芽,且保留4-5片叶片;
步骤2、将插穗浸泡在萘乙酸溶液中处理;
步骤3、经萘乙酸处理后的插穗在以河沙为基质的苗床上扦插生根;
步骤4、扦插至插穗种苗长高至25-30cm,获得鹧鸪茶种苗,期间进行遮阴、控制温湿度、施肥的苗床管理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留4-5片叶片为4-5片减去三分之一叶面积的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穗长度15-20cm,直径0.3-0.5cm,插穗上切口在腋芽上方0.5cm处,下切口在腋芽下方2-3cm处,插穗切口整齐无破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为:
将插穗浸泡在200mg/L的萘乙酸溶液中处理4小时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为:
将制作好的插穗先在清水中清洗5min,然后30支插穗捆绑成团,浸泡在200mg/L的萘乙酸溶液中处理4小时以上,处理完后用清水冲洗插穗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为:
将插穗插在以河沙为基质的苗床上,扦插前使用抗菌剂喷淋苗床,插穗深度为插穗总长的1/5至1/4,插穗的密度以插穗叶面不重叠为标准,扦插完后立即将苗床浇透水一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为:
扦插后在苗床上搭设高50cm的塑料薄膜拱棚并在顶部设置双层遮阴网盖顶,定期浇水保持苗床湿度在80%以上,并控制拱棚内温度在28-30℃之间,插穗育苗30天后喷施叶面肥,待腋芽萌生且根长至5cm以上时可以装到营养薄膜袋中,将装袋的插穗苗继续放在塑料薄膜拱棚内生长1-2周,待插穗种苗长高至25-30cm时,获得鹧鸪茶种苗。
CN201510505939.8A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 Active CN1051917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5939.8A CN105191720B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5939.8A CN105191720B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1720A CN105191720A (zh) 2015-12-30
CN105191720B true CN105191720B (zh) 2016-08-24

Family

ID=5494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5939.8A Active CN105191720B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917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0388A (zh) * 2016-07-28 2018-02-06 陆川县泓源蔬菜专业合作社 一种空心菜扦插的种植方法
CN106472061B (zh) * 2016-09-20 2020-01-17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一种甘草扦插繁育方法
CN114521407A (zh) * 2022-03-09 2022-05-2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一种鹧鸪茶苗的嫁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1720A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2748B (zh) 山地红壤林下药用绞股蓝的gap栽培方法
CN101803518B (zh) 一种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4012271B (zh) 一种石斛种植方法
Hernández et al. Cultivation systems
CN107567964A (zh) 一种瓜蒌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6212001B (zh) 一种苦丁茶冬青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
CN106105601A (zh) 一种茶树的扦插育苗方法
CN104412816A (zh) 一种火龙果盆栽的种植方法
CN107493867A (zh) 一种富硅百香果的种植方法
CN107912209A (zh) 一种常年结果的高产菠萝蜜种植方法
CN103988650A (zh) 一种夹竹桃嫩枝扦插培育方法
CN105191720B (zh) 一种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方法
CN104798682A (zh) 一种苦瓜育种栽培方法
CN107836190A (zh) 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CN101611678A (zh) 一种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
CN106717792A (zh) 一种高品质红心火龙果的种植方法
CN101697686B (zh) 珙桐的育苗及培育方法
CN108834894A (zh) 一种钩藤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05794485B (zh) 一种大棚内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甜椒多元化种植模式
CN108235897A (zh) 一种掌叶覆盆子的栽培方法
CN105612990A (zh) 一种小西红柿日光温室绿色种植的方法
CN105993486B (zh) 一种大棚内蚕豆-大叶枸杞-茗荷-丝瓜-番茄多元化种植方法
CN104472129B (zh) 硬枝沙培扦插杂交选育饲料桑的方法
CN106718499A (zh) 一种石榴盆栽的栽植方法
CN105532116A (zh) 一种垂子买麻藤种子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 Wenliang

Inventor after: Wang Hui

Inventor after: Zhu Hongying

Inventor after: Hao Chaoyun

Inventor after: Tan Lehe

Inventor before: Gu Wenliang

Inventor before: Zhu Hongy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Hui

Inventor before: Hao Chaoyun

Inventor before: Tan Lehe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