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6214A - 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6214A
CN105186214A CN201510506310.5A CN201510506310A CN105186214A CN 105186214 A CN105186214 A CN 105186214A CN 201510506310 A CN201510506310 A CN 201510506310A CN 105186214 A CN105186214 A CN 105186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socket
plug
magnet
solen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63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6214B (zh
Inventor
杨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0631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6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6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6214A/zh
Priority to US15/539,987 priority patent/US10333248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70803 priority patent/WO201702848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6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62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05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held in engagement by a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1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the switch being a safety switch
    • H01R13/7132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the switch being a safety switch having eject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20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out armatures
    • H01F7/206Electromagnets for lifting, handling or transporting of magnetic pieces or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by mechanical pressure, e.g. spring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20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out armatures
    • H01F7/206Electromagnets for lifting, handling or transporting of magnetic pieces or material
    • H01F2007/208Electromagnets for lifting, handling or transporting of magnetic pieces or material combined with permanent magn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相互配合的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其分别包括插座弹射装置和插头弹射装置,以用于在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自动使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分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

Description

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设备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可充电设备技术领域中的不断发展,多种多样的可充电设备正在不断涌现。可充电设备广泛地使用在移动办公、娱乐、商务等应用中,并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作为实现可充电设备的关键因素,可充电设备的电池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现有可充电设备(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中,当对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时,大多采用USB线来进行充电。当电池充电完成时,通过可充电设备的系统停止电池的充电过程。然而,依靠可充电设备的系统来在充电完成时停止为电池充电存在一定的隐患。例如,当可充电设备的系统判断错误或系统出现故障时,充电系统可能会在电池充电完成之后仍旧继续为电池充电。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带来电池发热、变形、烧毁甚至爆炸的风险,轻则损坏电池和可充电设备,重则可能会威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因此,本领域中存在对于能够安全地为可充电设备充电的技术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系统,其能够至少部分地缓解或消除以上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座,其可以包括被配置成接受充电插头的插口、固定在插口中的第一端子,以及布置在插口中的插座弹射装置,所述插座弹射装置被配置成在待充电设备(例如,可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使充电插座自动与充电插头分离。通过在充电插座的插口中布置插座弹射装置,可以避免由于诸如系统判断错误之类的问题导致的对电池的过长时间充电,从而降低电池烧毁甚至爆炸的风险。插座弹射装置可以可选地在待充电设备充电时帮助将充电插头固定在充电插座内,并且在待充电设备充电结束时自动将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插座弹射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和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布置在对应的螺线管下方且靠近插口的开口处。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螺线管指的是多重卷绕的导线,其内部可以是空心的,或者可以存在金属芯。当有电流通过导线时,螺线管内部会产生均匀磁场。此时,螺线管可以用作电磁体。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螺线管的缠绕方向和流过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有关,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对于给定螺线管(即具有确定的缠绕方向),当电流方向改变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随之改变。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极性”是指通电螺线管或磁体的磁场极性,即N极或S极。因此,通过控制流过螺线管的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控制螺线管的极性和磁场强度。
为了保证螺线管与对应的第一磁体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所述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可以与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连接,并且当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头连接时,一个或多个螺线管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与充电插头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可以是两个螺线管,两个螺线管的缠绕方向相反,并且与第一端子和待充电设备的电池串联。第一端子用于在充电时与对应充电插头中的端子接触以便为电池充电。当未对电池进行充电时,两个螺线管、第一端子和电池不形成通路;当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相连以便为电池充电时,电流形成回路并且依次经过正极、第一螺线管、第二螺线管、电池和负极,从而使两个螺线管的两端具有极性。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第一磁体靠近插口的开口的一端可以具有第一极性(例如N极),并且所述两个螺线管靠近对应的第一磁体的一端在通电时具有第二极性(例如S极),第一极性与第二极性相反。由于在螺线管通电时,螺线管与对应的第一磁体的相对端具有相同的极性(即第二极性),因此螺线管与对应的第一磁体会相互排斥。因此,需要将螺线管与对应的第一磁体彼此固定,以防止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移。具体地,第一极性可以为N极并且第二极性可以为S极。可替换地,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极性可以为S极并且第二极性可以为N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充电插座可以与市电相连,例如作为墙上的插座。来自市电的电力通过该充电插座和固定在充电插座中的充电插头被供给到待充电设备,从而为待充电设备的电池充电。
可替换地,所述充电插座可以被布置为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插槽。来自电力源(例如市电)的电力通过充电线和充电插头到达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插槽,从而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其可以包括第二端子和被配置成在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使充电插座自动与充电插头分离的插头弹射装置。插头弹射装置可以与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描述的插座弹射装置配合,以避免由于诸如系统判断错误之类的问题导致的对电池的过长时间充电,从而降低电池烧毁甚至爆炸的风险。插头弹射装置也可以可选地在待充电设备充电时帮助将充电插头固定在充电插座内,并且在待充电设备充电结束时自动将充电插头从充电插座弹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插头弹射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磁体。一个或多个第二磁体可以与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和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配合,以实现在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自动将充电插头弹出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个或多个第二磁体可以包括两个第二磁体。两个第二磁体可以与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描述的两个螺线管和两个第一磁体分别对应。当上述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头相连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彼此靠近。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两个第二磁体在靠近充电插头外部的一端可以具有第一极性。也就是说,当根据本实施例的充电插头与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描述的充电插座相连时,与第一磁体相对的第二磁体的一端可以具有与第一磁体靠近它的一端相同而与螺线管靠近第二磁体的一端相反的极性。例如,当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相连从而为电池充电时,螺线管被通电,因此可以在靠近第一和第二磁体的一端具有第二极性。此时,螺线管与第二磁体相互吸引,并且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相互排斥。由此可见,在为电池充电时,螺线管和第一磁体对第二磁体产生方向相反的力。通过螺线管、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适当配置,可以使得在充电期间螺线管对第二磁体的吸引力大于第一磁体对第二磁体的排斥力加上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连接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在总体上看,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相互吸引,从而便于为电池充电。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相当于电容,当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充电容量逐渐增大,而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充电完成时,充电电流为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已知的,流过螺线管的电流越大,螺线管所产生的磁场强度越强,因此对第二磁体产生的吸引力越大。当充电时,流过螺线管的电流使螺线管产生对第二磁体的吸引力,从而克服第一磁体对第二磁体的排斥力加上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连接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而将插头吸入插座中;当充电完成时,充电电流减小为零,因而螺线管不产生对第二磁体的吸引力。作为结果,第一磁体对第二磁体产生的排斥力将插头弹出。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排斥力自始至终存在并且保持恒定,而螺线管与第二磁体之间的吸引力则随电流变化。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极性可以为N极。此时,螺线管在通电时靠近第一磁体的一端为S极。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插座的插座弹射装置与上述充电插头的插头弹射装置可以具有相反的配置;也就是说,上述插头弹射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和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布置在对应的螺线管下方且靠近充电插头的外部;而上述插座弹射装置可以包括靠近插口的开口处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磁体。而且,插座弹射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磁体可以是两个第二磁体;所述两个第二磁体靠近插口的开口的一端可以具有第一极性,例如N极。相应地,插头弹射装置的一个或多个螺线管与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连接,并且当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连接时,一个或多个螺线管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与充电插座连接。在一个示例中,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可以是两个螺线管,所述两个螺线管的缠绕方向相反,并且与第二端子串联。在另一示例中,第一磁体靠近充电插座外部的一端可以具有第一极性,并且所述两个螺线管靠近对应的第一磁体的一端在通电时具有第二极性,所述第一极性与所述第二极性相反,例如第一极性为N极并且第二极性为S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其可以包括充电插座和可插拔地连接于所述充电插座的充电插头,当所述充电插头插入所述充电插座时,充电插座的第一端子与充电插头的第二端子相连以便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并且充电插座的插座弹射装置与充电插头的插头弹射装置相互配合以便在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使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自动分离。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存在排斥力;当待充电设备充电时,一个或多个螺线管的通电方向使得一个或多个螺线管产生对第二磁体的吸引力,从而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彼此连接,并且所述吸引力随待充电设备充电的进行而逐渐减小,但是所述吸引力在充电期间始终大于阈值;当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时,吸引力减小到小于该阈值,从而使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头自动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阈值可以为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排斥力加上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连接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电池充电的技术,其中通过对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进行改进从而使得能够在充电完成后自动弹出充电插头,避免了由于对电池进行过长时间的充电而导致电池烧毁甚至爆炸的风险,并且实现起来相对简单。
附图说明
参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现在将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在附图中:
图1图示了现有技术的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过程;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插座的示意图;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充电插头的示意图;
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开始接触时的示意图;
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待充电设备充电时的示意图;
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待充电设备充电时充电系统中的各种力;
图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螺线管、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的力的方向;
图8图示了在充电过程期间,电池的充电容量、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9图示了在充电过程期间,电池的充电电流、充电量和螺线管的磁感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
图10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电系统中的各种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在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体现并且不应当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而是,为了完整性和透彻性并且为了向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发明的范围而提供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示意性地图示了现有技术的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在充电时的配合情形。当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头相连时,其各自的正负管脚串联连接以形成回路,从而通过电源为电池充电。在该充电系统中存在电池烧毁甚至爆炸的风险。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电插座。充电插座包括被配置成接受充电插头的插口、固定在插口中的第一端子(包括正极和负极),以及布置在插口中的插座弹射装置,所述插座弹射装置被配置成在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使充电插座自动与充电插头分离。例如,如图2所示,充电插座中的插座弹射装置可以包括螺线管101,103和第一磁体102,104。两个螺线管101,103布置在插口中,并且与电池和第一端子串联连接。两个螺线管101,103的缠绕方向相反。两个第一磁体102,104分别布置在螺线管101,103下方靠近充电插座的开口处,并且背离螺线管的一端为N极。当未对电池进行充电时,两个螺线管101,103、第一端子和电池不形成通路;当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相连以便为电池充电时,电流形成回路并且依次经过正极、螺线管103、螺线管101、电池和负极,从而使两个螺线管的两端具有极性。由于螺线管101,103的线圈缠绕方向相反,并且流过的电流方向相反,因此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以判断出两个螺线管101,103的上端极性相同并且下端极性相同。例如,如图2所示,螺线管101,103的上端为N极而下端为S极。
由于在螺线管通电时,螺线管101,103与对应的第一磁体102,104的相对端具有相同的极性(即S极),因此螺线管与对应的第一磁体会相互排斥。因此,可以将螺线管与对应的第一磁体彼此固定,以防止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移。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充电插座可以与市电相连,例如作为墙上的插座。来自市电的电力通过该充电插座和固定在充电插座中的充电插头被供给到待充电设备,从而为待充电设备的电池充电。
可替换地,上述充电插座可以被布置为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插槽。来自电力源(例如市电)的电力通过充电线和充电插头到达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插槽,从而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应当指出的是,图2中所示的布置仅仅是示例。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布置,诸如第一磁体102,104背离螺线管的一端为S极,而螺线管101,103的上端为S极而下端为N极。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螺线管和第一磁体的数目,而不是仅限于两个螺线管和第一磁体。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电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充电插头可以包括第二端子和被配置成在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使充电插座自动与充电插头分离的插头弹射装置。插头弹射装置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充电插座的插座弹射装置配合,以避免由于诸如系统判断错误之类的问题导致的对电池的过长时间充电,从而降低电池烧毁甚至爆炸的风险。插头弹射装置也可以可选地在待充电设备充电时帮助将充电插头固定在充电插座内,并且在待充电设备充电结束时自动将充电插头从充电插座弹出。
具体地,如图3所示,充电插头可以包括两个第二磁体201,202,用于与图2中所示的螺线管101,103以及第一磁体102,104配合,以实现在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自动将充电插头弹出的作用。图3将第二磁体201,202的靠近充电插头外部的一端示出为N极,但是应当指出的是,第二磁体201,202的靠近充电插头外部的一端也可以为S极。
图4图示了图2中所示的充电插座和图3所示的充电插头在刚刚接触且尚未开始为电池充电时的情形。由于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对端的极性相同(例如,均为N极),因此第一磁体104和102将分别对201、202产生排斥,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假设两个磁体此时产生的排斥力为F排斥,则F排斥的值是恒定的,其大小由第一和第二磁体本身的性质决定;排斥力在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刚要接触的一刹那就存在,并且一直持续。
图5和图6图示了图2中所示的充电插座和图3所示的充电插头在充电过程期间的情形。在此期间,F排斥始终存在并保持恒定。由于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形成回路,因此电流通过螺线管101,103。螺线管101,103在通电后会产生磁场,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电流从螺线管103流到螺线管101,使得两个螺线管的下端为S极,上端为N极。此时,两个螺线管103,101将会产生对充电插头的第二磁体201,202的吸引力F螺线。图7示意性地图示了螺线管、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之间的力的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的排斥力F排斥之外,在充电期间螺线管对第二磁体的吸引力F螺线还需要克服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连接所需要克服的其它阻力,诸如摩擦力。因此实际上,在充电期间,螺线管产生对第二磁体的吸引力,从而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彼此连接,并且所述吸引力随待充电设备充电的进行而逐渐减小,但是所述吸引力在充电期间始终大于阈值,该阈值为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排斥力加上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连接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但是在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并且由于摩擦力相对于上述吸引力和排斥力而言相对较小,因此并未示出摩擦力。
根据通电螺线管场强公式,其中B0为场强,μ0为磁导率,N为螺线管线圈匝数,IM为充电电流,可以通过调节螺线管线圈匝数来保证在充电过程期间所述吸引力始终大于阈值。在实际应用中,螺线管线圈与磁力之间的关系与要应用于的待充电设备参数、线圈材料、线圈直径、线圈粗细等各种因素有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
图8图示了在充电过程期间,电池的充电容量和充电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到,随着充电容量的逐渐增加,充电电流逐渐降低;在充电时间为2hr时,充电容量接近97%,而电流只剩下初始电流的3%。此时随着电流的逐渐降低,两个通电螺线管所产生的磁场逐渐减小,因此对充电插头所产生的吸引力也逐渐降低。
图9具体地图示了在充电过程期间,电池的充电电流、充电量和螺线管的磁感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根据场强公式可知并且如图9所示,磁感强度随着电流的递减而线性递减,并且随着磁感强度的递减,螺线管对第二磁体产生的磁场力F螺线也随之递减。如图10所示,F螺线递减。在该过程中,由于还存在第一磁体对第二磁体产生的磁场力F排斥,以及使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互连接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因此在总体上会对第二磁体产生作用力F合力。由于F排斥和摩擦力恒定,因此F合力的变化趋势与F螺线的趋势相同。在图10的左边圆圈处,F合力=0,此时,也是系统充电电流接近0的时刻。在该时间点处,电池基本完成充电过程(97%~99%),并且电流趋近最小值,而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之间不存在作用力。接着,充电电流的继续减小直至为0(右边圆圈),此时F螺线=0,因而只剩下恒定的F排斥和摩擦力。也就是说,充电插头此时会受到来自充电插座的排斥力,因而,充电插头被自动弹出以停止对电池继续充电。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对可充电设备电池充电的技术,其中通过对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进行改进从而使得能够在充电完成后自动弹出充电插头,避免了由于对电池进行过长时间的充电而导致电池烧毁甚至爆炸的风险,并且实现起来相对简单。
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本发明绝不限于以上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相反,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例如,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插座的插座弹射装置与上述充电插头的插头弹射装置可以具有相反的配置;也就是说,上述插头弹射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和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布置在对应的螺线管下方且靠近充电插头的外部;而上述插座弹射装置可以包括靠近插口的开口处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磁体。而且,插座弹射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磁体可以是两个第二磁体;所述两个第二磁体靠近插口的开口的一端可以具有第一极性,例如N极。相应地,插头弹射装置的一个或多个螺线管与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连接,并且当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连接时,一个或多个螺线管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与充电插座连接。在一个示例中,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可以是两个螺线管,所述两个螺线管的缠绕方向相反,并且与第二端子串联。在另一示例中,第一磁体靠近充电插座外部的一端可以具有第一极性,并且所述两个螺线管靠近对应的第一磁体的一端在通电时具有第二极性,所述第一极性与所述第二极性相反,例如第一极性为N极并且第二极性为S极。此外,插座弹射装置和插头弹射装置不限于使用螺线管和磁体,而是还可以使用用于在充电完成后将充电插头弹出的其它装置。
本发明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可充电设备,包括手机、平板计算机、相机以及其它需要对其中的电池进行充电的设备等。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践所要求保护的发明时,通过研究附图、公开文本和所附权利要求,可以理解和实现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形。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叙述的某些措施的简单事实并不表示不能使用这些措施的组合来获益。

Claims (25)

1.一种充电插座,包括被配置成接受充电插头的插口、固定在插口中的第一端子,以及布置在插口中的插座弹射装置,所述插座弹射装置被配置成在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使充电插座自动与充电插头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中所述插座弹射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和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布置在对应的螺线管下方且靠近插口的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插座,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螺线管与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连接,并且当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头连接时,一个或多个螺线管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与充电插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电插座,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螺线管是两个螺线管,所述两个螺线管的缠绕方向相反,并且与第一端子和待充电设备的电池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插座,其中第一磁体靠近插口的开口的一端具有第一极性,并且所述两个螺线管靠近对应的第一磁体的一端在通电时具有第二极性,所述第一极性与所述第二极性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插座,其中第一极性为N极并且第二极性为S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中所述插座弹射装置包括靠近插口的开口处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插座,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磁体是两个第二磁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插座,其中所述两个第二磁体靠近插口的开口的一端具有第一极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插座,其中所述第一极性为N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中所述充电插座与市电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中所述充电插座被布置为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插槽。
13.一种充电插头,包括第二端子和被配置成在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使充电插座自动与充电插头分离的插头弹射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插头,其中所述插头弹射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磁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插头,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磁体为两个第二磁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插头,其中所述两个第二磁体靠近充电插头外部的一端具有第一极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充电插头,其中所述第一极性为N极。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插头,其中所述插头弹射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和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螺线管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布置在对应的螺线管下方且靠近充电插头的外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插头,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螺线管与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连接,并且当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连接时,一个或多个螺线管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与充电插座连接。
20.根据权利要18或19所述的充电插头,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螺线管是两个螺线管,所述两个螺线管的缠绕方向相反,并且与第二端子串联。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充电插头,其中所述第一磁体靠近充电插座外部的一端具有第一极性,并且所述两个螺线管靠近对应的第一磁体的一端在通电时具有第二极性,所述第一极性与所述第二极性相反。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充电插头,其中所述第一极性为N极并且所述第二极性为S极。
23.一种充电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和可插拔地连接于所述充电插座的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插头,当所述充电插头插入所述充电插座时,充电插座的第一端子与充电插头的第二端子相连以便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并且充电插座的插座弹射装置与充电插头的插头弹射装置相互配合以便在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使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自动分离。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充电系统,其中充电插座为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插座,并且充电插头为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插头,或者充电插座为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插座,并且充电插头为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插头,其中:
在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存在排斥力;
当待充电设备充电时,所述一个或多个螺线管的通电方向使得一个或多个螺线管产生对第二磁体的吸引力,从而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彼此连接,并且所述吸引力随待充电设备充电的进行而逐渐减小,但是所述吸引力在充电期间始终大于阈值;
当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时,所述吸引力减小到小于所述阈值,从而使所述充电插座与所述充电插头自动分离。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所述阈值为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排斥力加上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连接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
CN201510506310.5A 2015-08-18 2015-08-18 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6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6310.5A CN105186214B (zh) 2015-08-18 2015-08-18 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系统
US15/539,987 US10333248B2 (en) 2015-08-18 2016-01-13 Charging receptacle, charging plug and charging system
PCT/CN2016/070803 WO2017028487A1 (zh) 2015-08-18 2016-01-13 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6310.5A CN105186214B (zh) 2015-08-18 2015-08-18 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6214A true CN105186214A (zh) 2015-12-23
CN105186214B CN105186214B (zh) 2018-03-09

Family

ID=54908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631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6214B (zh) 2015-08-18 2015-08-18 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3248B2 (zh)
CN (1) CN105186214B (zh)
WO (1) WO2017028487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0023A (zh) * 2016-05-13 2016-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转接线连接组件及显示装置
WO2017028487A1 (zh) * 2015-08-18 2017-0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系统
CN106684642A (zh) * 2016-12-30 2017-05-17 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拉拽保护功能的插座及插头组件
CN106921203A (zh) * 2017-05-10 2017-07-04 韩烨 一种悬浮式自断电充电器及其断电方法
WO2017173227A3 (en) * 2016-03-31 2017-11-16 Alexander Samuel M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CN110783748A (zh) * 2019-11-18 2020-02-11 东阳坪洲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瓶车充电红绿色盲用插座
CN111371154A (zh) * 2020-04-21 2020-07-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结构、充电方法及终端
CN111509484A (zh) * 2020-04-26 2020-08-07 熊青青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插头与插座
CN112600276A (zh) * 2020-12-21 2021-04-0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写笔的充电盒
CN114006215A (zh) * 2021-10-22 2022-02-01 郭胤 一种配合插头使用的插座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0372B (zh) * 2019-07-17 2020-12-04 安徽龙和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磁力扣的电力安全保护插座
CN111030217B (zh) * 2019-12-05 2023-05-02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磁力抛接自动对中充电装置
DE102020104936A1 (de) 2020-02-25 2021-08-2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teckverbinder zum Verbinden von Komponenten eines Hochvoltsystems mit Auslöseeinrichtung, Hochvoltsystem sowie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047A (zh) * 2009-04-11 2010-10-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及对应的电子设备和充电装置以及自动断电方法
US20130169215A1 (en) * 2011-12-29 2013-07-04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Charging device
CN103368216A (zh) * 2012-04-02 2013-10-23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
TW201433045A (zh) * 2013-02-05 2014-08-16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用於電子裝置之充電系統之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150091388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Apple Inc. Inductive charging interface with magnetic reten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ccessor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16297A (ja) 1987-06-19 1988-12-23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ホ−ムセキユリテイシステム
US7804274B2 (en) * 2008-07-21 2010-09-28 Coulomb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having a dual position locking door
US8393423B2 (en) * 2009-06-18 2013-03-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to prevent vehicle driveaway during battery charging
US8616447B2 (en) * 2010-06-23 2013-12-31 Control Module, Inc. Kiosk
JP5080662B2 (ja) * 2011-01-27 2012-11-2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8712648B2 (en) * 2011-03-08 2014-04-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Passive charge cord release system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US8651875B2 (en) * 2011-09-28 2014-02-18 Tesla Motors, Inc. Electromechanical pawl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charge inlet access
MX2017000292A (es) * 2014-07-08 2017-08-25 Rytec Corp Sistema y metodo para un cargador con base lineal y un cargador inalambrico.
US9056555B1 (en) * 2014-10-21 2015-06-16 Wesley Zhou Vehicle charge robot
CN105186214B (zh) 2015-08-18 2018-03-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047A (zh) * 2009-04-11 2010-10-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及对应的电子设备和充电装置以及自动断电方法
US20130169215A1 (en) * 2011-12-29 2013-07-04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Charging device
CN103368216A (zh) * 2012-04-02 2013-10-23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
TW201433045A (zh) * 2013-02-05 2014-08-16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用於電子裝置之充電系統之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150091388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Apple Inc. Inductive charging interface with magnetic reten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ccessories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33248B2 (en) 2015-08-18 2019-06-2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arging receptacle, charging plug and charging system
WO2017028487A1 (zh) * 2015-08-18 2017-0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系统
WO2017173227A3 (en) * 2016-03-31 2017-11-16 Alexander Samuel M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CN105790023A (zh) * 2016-05-13 2016-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转接线连接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05790023B (zh) * 2016-05-13 2018-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转接线连接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06684642A (zh) * 2016-12-30 2017-05-17 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拉拽保护功能的插座及插头组件
CN106684642B (zh) * 2016-12-30 2019-06-07 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拉拽保护功能的插座及插头组件
CN106921203A (zh) * 2017-05-10 2017-07-04 韩烨 一种悬浮式自断电充电器及其断电方法
CN110783748A (zh) * 2019-11-18 2020-02-11 东阳坪洲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瓶车充电红绿色盲用插座
CN111371154A (zh) * 2020-04-21 2020-07-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结构、充电方法及终端
CN111509484A (zh) * 2020-04-26 2020-08-07 熊青青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插头与插座
CN112600276A (zh) * 2020-12-21 2021-04-0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写笔的充电盒
CN114006215A (zh) * 2021-10-22 2022-02-01 郭胤 一种配合插头使用的插座
CN114006215B (zh) * 2021-10-22 2024-03-01 东莞金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配合插头使用的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46219A1 (en) 2017-11-30
US10333248B2 (en) 2019-06-25
CN105186214B (zh) 2018-03-09
WO2017028487A1 (zh)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6214A (zh) 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和充电系统
US8525483B2 (en) Control of battery charging power
CN101860046A (zh) 无线充电装置
EP2112740A2 (en) Charger for portable devices
CN112332161A (zh) 一种充满电可自动断开的节能环保型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US8129943B2 (en) Induction charger for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
CN106207674A (zh) 一种公插座、母插头、电子设备及接插件
EP2899830A3 (en) Secondary coil module
CN104467094A (zh) 充电桩
CN110979050A (zh) 一种充电枪保护设备
CN212313318U (zh) 一种充电桩系统
CN205986246U (zh) 无线充电集成器
CN107492747A (zh) 一种计算机用供电线快接插头
CN215474520U (zh) 一种安全便捷的磁吸式充电枪
CN111740256B (zh) 充电系统
CN212243847U (zh) 一种伞绳切割器与控制电路
CN111030217B (zh) 磁力抛接自动对中充电装置
WO2017206245A1 (zh) 数据线插拔方法、数据线插拔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72301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KR20170112831A (ko) 흡착판을 이용하여 고정되는 휴대폰 충전기
CN104453380A (zh) 一种手持式电子解锁钥匙
CN219658480U (zh) 一种磁吸锁定组件、磁吸电源及便携式装置
CN210466948U (zh) 一种磁驱电磁炮演示装置
CN109217393A (zh) 一种带充电保护的手机充电器
CN208142425U (zh) 一种保护盖自动移出的充电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Applicant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City,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elu 9

Applicant befor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