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4518A - 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4518A
CN105184518A CN201510690948.9A CN201510690948A CN105184518A CN 105184518 A CN105184518 A CN 105184518A CN 201510690948 A CN201510690948 A CN 201510690948A CN 105184518 A CN105184518 A CN 105184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ry
effect
falls
class
weight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909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英
苟全峰
杨杰
李倩
余光秀
陈晋勇
牛东晓
邱金鹏
黄雅莉
沈晨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6909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45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4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45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包括:步骤S11,根据历史基础数据获得不同类型机械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机械降效效率和机械降效系数;步骤S12,分别基于序关系分析法和熵值法获得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步骤S13,根据wj=K1pj+K2qj获得各类机械的综合权重系数;步骤S14,分别根据获得不同海拔高度的综合机械降效效率和综合机械降效系数。本发明提供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提高了施工机械的降效权重系数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造价特殊性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降效是指机械在高原、高空等复杂工作环境下,不能执行正常定额而发生的机械效率降低的客观现象。高海拔地区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气温低等特点,施工时容易致使发动机功率下降,造成发动机燃烧不充分、油耗增加,并且排温、比油耗以及烟度增高。另一方面,机械操作人员在高海拔地区对机械的操作能力和操作准确性下降,也会影响机械效率的正常发挥。因此,高海拔地区在进行电网工程建设中,存在明显的机械降效。
机械降效分析是对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降效情况展开的研究,分析不同机械种类对整体降效系数的影响程度,合理确定其所占的权重,最终推算出各海拔高度的综合机械降效系数。准确的机械降效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海拔地区电网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对推动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工程特点的定额标准、完善高海拔地区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规范电网工程造价计价行为、合理控制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工程投资以及进一步完善高海拔地区电网工程投资概预算编制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全面、准确地研究施工机械降效系数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全面、准确地研究施工机械的降效权重系数,完善高海拔地区电网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包括:步骤S11,根据历史基础数据获得不同类型机械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机械降效效率和机械降效系数;步骤S12,分别基于序关系分析法和熵值法获得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步骤S13,根据wj=K1pj+K2qj获得各类机械的综合权重系数,其中,wj为第j类机械的综合权重系数,pj为基于序关系分析法获得的第j类机械的权重系数,qj为基于熵值法获得的第j类机械的权重系数,1≤j≤A,A为不同类型机械的类型数量,K1+K2=1且K1、K2均为正数;步骤S14,分别根据获得不同海拔高度的综合机械降效效率和综合机械降效系数,其中,B为综合机械降效效率,bj为第j类机械的机械降效效率,C为综合机械降效系数,cj为第j类机械的机械降效系数。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充分考虑不同种类机械对综合机械降效系数影响程度不同的基础上,基于组合赋权法构建高海拔地区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模型,根据指标体系的历史基础数据及机械降效分析模型汇总得到各不同海拔高度的综合机械降效系数,既考虑了客观信息的影响又考虑了主观信息的影响,能够合理确定各类机械的权重,对高海拔地区工程建设中的机械降效问题进行更为精确的分析。
可选的,所述不同类型机械包括装载机、柴油发电机组、载重汽车、汽车式起重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以及交流电焊机。
可选的,所述机械降效效率为施工机械在机械降效环境下完成的工作量与在定额规定的标准环境下完成的定额产品数量之比。
可选的,所述机械降效系数为施工机械在定额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与在机械降效环境下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之比。
可选的,基于序关系分析法获得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包括:步骤S21,根据各类机械的重要程度对各类机械进行排序;步骤S22,根据rk=Zk-1/Zk对每相邻两类机械的重要程度之比进行赋值,其中,Zk-1为排在第k-1位的一类机械的重要程度,Zk为排在第k位的一类机械的重要程度,rk为排在第k-1位的一类机械的重要程度与排在第k位的一类机械的重要程度之比,2≤k≤A且k为整数;步骤S23,根据获得排在第A位的一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其中,pA为排在第A位的一类机械的权重系数,d为整数;步骤S24,根据pk-1=rkpk获得排在其他各位的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其中,pk-1为排在第k-1位的一类机械的权重系数,pk为排在第k位的一类机械的权重系数。
可选的,基于熵值法获得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包括:步骤S31,基于历史基础数据获得决策矩阵 x 11 ... x 1 j ... x 1 A ... ... ... ... ... x i 1 ... x i j ... x i A ... ... ... ... ... x F 1 ... x F j ... x F A , 其中,xij为第j类机械在第i个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所使用的机械中占有的比例,1≤i≤F,F为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的总数量;步骤S32,根据获得每类机械在每个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中的贡献度,其中,tij为第j类机械在第i个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中的贡献度;步骤S33,根据获得每类机械的熵值,其中,ej为第j类机械的熵值,m为常数;步骤S34,根据gj=1-ej获得每类机械的差异性系数,其中,gj为第j类机械的差异性系数;步骤S35,根据获得每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其中,qj为第j类机械的权重系数。
可选的,m=1/lnF。
可选的,K1根据公式 K 1 = Σ i = 1 F Σ j = 1 A p j x i j ( Σ i = 1 F Σ j = 1 A p j x i j ) 2 + ( Σ i = 1 F Σ j = 1 A q j x i j ) 2 确定,K2根据公式 K 2 = Σ i = 1 F Σ j = 1 A q j x i j ( Σ i = 1 F Σ j = 1 A p j x i j ) 2 + ( Σ i = 1 F Σ j = 1 A q j x i j ) 2 确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既考虑了客观信息的影响又考虑了主观信息的影响,能够合理确定各类机械的权重,对高海拔地区工程建设中的机械降效问题进行更为精确的分析。准确的机械降效分析能有效地提高高海拔电网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对推动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工程特点的定额标准、完善高海拔地区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规范电网工程造价计价行为、合理控制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工程投资、进一步完善高海拔地区电网工程投资概预算编制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本发明技术方案计算思路较为简单,计算过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包括:
步骤S11,根据历史基础数据获得不同类型机械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机械降效效率和机械降效系数;
步骤S12,分别基于序关系分析法和熵值法获得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
步骤S13,根据wj=K1pj+K2qj获得各类机械的综合权重系数,其中,wj为第j类机械的综合权重系数,pj为基于序关系分析法获得的第j类机械的权重系数,qj为基于熵值法获得的第j类机械的权重系数,1≤j≤A,A为不同类型机械的类型数量,K1+K2=1且K1、K2均为正数;
步骤S14,分别根据获得不同海拔高度的综合机械降效效率和综合机械降效系数,其中,B为综合机械降效效率,bj为第j类机械的机械降效效率,C为综合机械降效系数,cj为第j类机械的机械降效系数。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通过序关系分析法主观确定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通过熵值法客观确定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再将两种方法确定出来的权重系数进行综合,确定各类机械的综合权重系数。如此既能体现主观信息,又可体现客观信息,对高海拔地区工程建设中的机械降效问题能够进行更为精确的分析。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步骤S11所述,根据历史基础数据获得不同类型机械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机械降效效率和机械降效系数。机械在高海拔地区及高空等复杂工作环境下,实际功率不能达到理论功率。施工机械在机械降效环境下完成的工作量与在定额规定的标准环境下完成的定额产品数量之比称为机械降效效率,施工机械在定额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与在机械降效环境下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之比称为机械降效系数。在本实施例中,选取电网施工建设中使用占比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五种内燃机型机械和两种电动机械作为研究对象,即A的取值为7。内燃机型机械包括装载机、柴油发电机组、载重汽车、汽车式起重机以及挖掘机,电动机械包括混凝土搅拌机和交流电焊机。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电网工程建设所使用的占比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机械种类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七类机械。所述历史基础数据为电网工程建设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技术经济人员及现场机械操作人员记录的经验数据,通过对经验数据进行统计,可以获得不同类型机械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机械降效效率和机械降效系数。
如步骤S12所述,分别基于序关系分析法和熵值法获得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其中,基于序关系分析法获得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包括:
步骤S21,根据各类机械的重要程度对各类机械进行排序。在本实施例中,按照重要程度依次减弱对各类机械进行排序。具体地,可以采用多位专家打分的方式对各类机械进行排序,根据分数的高低在七类机械中选择最重要的一类机械,然后在剩余的六类机械中选择最重要的一类机械,如此不断重复,直至确定最终的序关系。
步骤S22,根据rk=Zk-1/Zk对每相邻两类机械的重要程度之比进行赋值,其中,Zk-1为排在第k-1位的一类机械的重要程度,Zk为排在第k位的一类机械的重要程度,rk为排在第k-1位的一类机械的重要程度与排在第k位的一类机械的重要程度之比,2≤k≤A且k为整数。rk的赋值可以根据专家的理性判断进行确定,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现有的赋值方式,rk的赋值情况如表1所示:
表一
rk 说明
1.0 排在第k-1位的一类机械与排在第k位的一类机械同等重要
1.2 排在第k-1位的一类机械比排在第k位的一类机械稍微重要
1.4 排在第k-1位的一类机械比排在第k位的一类机械明显重要
1.6 排在第k-1位的一类机械比排在第k位的一类机械强烈重要
1.8 排在第k-1位的一类机械比排在第k位的一类机械极端重要
步骤S23,根据获得排在第A位的一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其中,pA为排在第A位的一类机械的权重系数,d为整数。
步骤S24,根据pk-1=rkpk获得排在其他各位的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其中,pk-1为排在第k-1位的一类机械的权重系数,pk为排在第k位的一类机械的权重系数。
基于熵值法获得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包括:
步骤S31,基于历史基础数据获得决策矩阵 x 11 ... x 1 j ... x 1 A ... ... ... ... ... x i 1 ... x i j ... x i A ... ... ... ... ... x F 1 ... x F j ... x F A , 其中,xij为第j类机械在第i个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所使用的机械中占有的比例,1≤i≤F,F为方案总数量。例如,根据搜集到的历史基础数据,在某个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中所使用的机械数量如表二所示:
表二
则装载机在该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所使用的机械中占有的比例为25%,柴油发电机组在该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所使用的机械中占有的比例为10%,载重汽车在该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所使用的机械中占有的比例为25%,汽车式起重机在该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所使用的机械中占有的比例为15%,挖掘机在该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所使用的机械中占有的比例为10%,混凝土搅拌机在该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所使用的机械中占有的比例为10%,交流电焊机在该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所使用的机械中占有的比例为5%。
步骤S32,根据获得每类机械在每个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中的贡献度,其中,tij为第j类机械在第i个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中的贡献度。
步骤S33,根据获得每类机械的熵值,其中,ej为第j类机械的熵值,m为常数。在本实施例中,常数m=1/lnF就能够保证0≤ej≤1。当某类机械下各个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中的贡献度趋向一致时,表明该类机械在决策时是不起作用的。
步骤S34,根据gj=1-ej获得每类机械的差异性系数,其中,gj为第j类机械的差异性系数。每类机械的差异性系数gj是第j类机械下各个方案的贡献度不一致性的程度。gj越大,越重视第j类机械的作用。
步骤S35,根据获得每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其中,qj为第j类机械的权重系数。
继续参考图1,如步骤S13所述,根据wj=K1pj+K2qj获得各类机械的综合权重系数。为体现出各类机械之间的最大差异,在本实施例中K1和K2的确定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组合赋权法的确定方式相同,即K1根据公式 K 1 = Σ i = 1 F Σ j = 1 A p j x i j ( Σ i = 1 F Σ j = 1 A p j x i j ) 2 + ( Σ i = 1 F Σ j = 1 A q j x i j ) 2 确定,K2根据公式 K 2 = Σ i = 1 F Σ j = 1 A q j x i j ( Σ i = 1 F Σ j = 1 A p j x i j ) 2 + ( Σ i = 1 F Σ j = 1 A q j x i j ) 2 确定。
如步骤S14所述,分别根据获得不同海拔高度的综合机械降效效率和综合机械降效系数。例如,根据搜集到的历史基础数据,各类机械在5000米时的机械降效效率如表三所示:
表三
根据步骤S13获得各类机械的综合权重系数如表四所示:
表四
则在5000米时的综合机械降效效率为:75%×20%+80%×10%+72%×30%+90%×12%+75%×8%+80%×15%+80%×5%=77.4%。综合机械降效系数的计算与综合机械降效效率的计算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1,根据历史基础数据获得不同类型机械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机械降效效率和机械降效系数;
步骤S12,分别基于序关系分析法和熵值法获得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
步骤S13,根据wj=K1pj+K2qj获得各类机械的综合权重系数,其中,wj为第j类机械的综合权重系数,pj为基于序关系分析法获得的第j类机械的权重系数,qj为基于熵值法获得的第j类机械的权重系数,1≤j≤A,A为不同类型机械的类型数量,K1+K2=1且K1、K2均为正数;
步骤S14,分别根据获得不同海拔高度的综合机械降效效率和综合机械降效系数,其中,B为综合机械降效效率,bj为第j类机械的机械降效效率,C为综合机械降效系数,cj为第j类机械的机械降效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类型机械包括装载机、柴油发电机组、载重汽车、汽车式起重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以及交流电焊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降效效率为施工机械在机械降效环境下完成的工作量与在定额规定的标准环境下完成的定额产品数量之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降效系数为施工机械在定额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与在机械降效环境下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之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序关系分析法获得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包括:
步骤S21,根据各类机械的重要程度对各类机械进行排序;
步骤S22,根据rk=Zk-1/Zk对每相邻两类机械的重要程度之比进行赋值,其中,Zk-1为排在第k-1位的一类机械的重要程度,Zk为排在第k位的一类机械的重要程度,rk为排在第k-1位的一类机械的重要程度与排在第k位的一类机械的重要程度之比,2≤k≤A且k为整数;
步骤S23,根据获得排在第A位的一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其中,pA为排在第A位的一类机械的权重系数,d为整数;
步骤S24,根据pk-1=rkpk获得排在其他各位的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其中,pk-1为排在第k-1位的一类机械的权重系数,pk为排在第k位的一类机械的权重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熵值法获得各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包括:
步骤S31,基于历史基础数据获得决策矩阵 x 11 ... x 1 j ... x 1 A ... ... ... ... ... x i 1 ... x i j ... x i A ... ... ... ... ... x F 1 ... x F j ... x F A , 其中,xij为第j类机械在第i个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所使用的机械中占有的比例,1≤i≤F,F为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的总数量;
步骤S32,根据获得每类机械在每个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中的贡献度,其中,tij为第j类机械在第i个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方案中的贡献度;
步骤S33,根据获得每类机械的熵值,其中,ej为第j类机械的熵值,m为常数;
步骤S34,根据gj=1-ej获得每类机械的差异性系数,其中,gj为第j类机械的差异性系数;
步骤S35,根据获得每类机械的权重系数,其中,qj为第j类机械的权重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m=1/lnF。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K1根据公式 K 1 = Σ i = 1 F Σ j = 1 A p j x i j ( Σ i = 1 F Σ j = 1 A p j x i j ) 2 + ( Σ i = 1 F Σ j = 1 A q j x i j ) 2 确定,K2根据公式 K 2 = Σ i = 1 F Σ j = 1 A q j x i j ( Σ i = 1 F Σ j = 1 A p j x i j ) 2 + ( Σ i = 1 F Σ j = 1 A q j x i j ) 2 确定。
CN201510690948.9A 2015-10-22 2015-10-22 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 Pending CN1051845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0948.9A CN105184518A (zh) 2015-10-22 2015-10-22 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0948.9A CN105184518A (zh) 2015-10-22 2015-10-22 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4518A true CN105184518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06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0948.9A Pending CN105184518A (zh) 2015-10-22 2015-10-22 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45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3676A (zh) * 2016-08-12 2018-02-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调度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3254A (ja) * 2008-03-12 2009-10-22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電気駆動式作業機械
CN102521694A (zh) * 2011-12-07 2012-06-2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的多工艺方案规划方法
CN103400205A (zh) * 2013-07-30 2013-11-2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无功优化协调控制的配电网能效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489035A (zh) * 2012-06-14 2014-01-01 西安元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分析算法的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CN103577676A (zh) * 2012-08-02 2014-02-12 西安元朔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工艺综合评价的灰色加权法
CN103716177A (zh) * 2013-11-18 2014-04-09 国家电网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3254A (ja) * 2008-03-12 2009-10-22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電気駆動式作業機械
CN102521694A (zh) * 2011-12-07 2012-06-2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的多工艺方案规划方法
CN103489035A (zh) * 2012-06-14 2014-01-01 西安元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分析算法的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CN103577676A (zh) * 2012-08-02 2014-02-12 西安元朔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工艺综合评价的灰色加权法
CN103400205A (zh) * 2013-07-30 2013-11-2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无功优化协调控制的配电网能效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716177A (zh) * 2013-11-18 2014-04-09 国家电网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明强,戴朝晖: "《西藏定额海拔高程调整系数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
董宏宇: "《高寒地区电网工程施工机械降效分析》", 《山东工业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3676A (zh) * 2016-08-12 2018-02-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调度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8256B (zh) 车用发动机载荷谱编制方法
CN104318482A (zh) 一套智能配电网综合评估体系和方法
CN103062076B (zh) 一种城市水厂泵站单台水泵性能曲线率定方法
CN102214259B (zh) 风电场设计专家系统
CN106651147A (zh) 基于lcc的配电网综合效益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确定方法
AU201720230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operation of component of machine
CN105404932A (zh) 基于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的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估与优化配置方法
CN111290295B (zh) 轮轨界面润滑与摩擦控制决策支持系统
CN106208046A (zh) 一种考虑发电环境成本的潮汐流能发电场机组布局方法
CN104503406A (zh) 火电厂优化运行评价系统及其方法
CN107220781A (zh) 一种充电设施使用率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3399273B (zh) 波浪能装置实海况测试方法
CN114943116A (zh) 一种基于混动变速器的台架试验载荷谱生成方法
CN105184518A (zh) 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机械降效分析的建模方法
CN101853481A (zh) 一种土地巡查车功能评价的方法
CN105184496A (zh) 矿井通风系统健康指数综合评价方法
CN112115537B (zh) 一种tbm可掘性分级方法
CN105574625A (zh) 一种基于1stOPT回归分析的多元非线性质量综合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10826827B (zh)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企业在线能源审计系统及方法
CN104820399B (zh) 基于现场载荷特征的加工中心刀库机械手可靠性试验方法
CN102103721B (zh) 装甲车可靠性定量要求论证方法
CN104933258A (zh) 一种提高卧式加工中心可靠性的设计方法
CN113642159A (zh) 一种发动机特征工况点聚合方法
CN112288224A (zh) 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
CN102542162B (zh) 一种基于有效风速的风能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