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2610A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2610A
CN105182610A CN201510679960.XA CN201510679960A CN105182610A CN 105182610 A CN105182610 A CN 105182610A CN 201510679960 A CN201510679960 A CN 201510679960A CN 105182610 A CN105182610 A CN 105182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ntum dot
base plate
display base
dot layer
underlay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99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王俊伟
吕金库
李响
王伯长
郭俊杰
浩育涛
张洪林
李承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799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26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2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26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1Illuminating devices providing coloured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在提高显示装置的色域的同时,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量子点层和第一树脂绝缘层,且所述第一树脂绝缘层完全覆盖所述量子点层。由于衬底基板和第一树脂绝缘层能够有效隔绝氧气和水分,从而使量子点能够正常地工作,此时,量子点层设置于显示基板上即可提高显示装置的色域,而不需要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光源的出光面和导光板之间设置量子点管。本发明用于制作高色域的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量子点是一种三个维度的尺寸都在1~10纳米之间的纳米材料,且量子点在受到特定波长的光线的照射后,会发出非常纯正(波长半高宽很窄)的单色光。因此,量子点可以应用到显示装置中以提高显示装置的色域。
现有技术中,量子点在显示装置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为:将量子点装入玻璃管中以形成量子点管,然后将量子点管设置于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光源的出光面和导光板之间,其中,上述玻璃管用于使量子点避免与氧气和水分的接触,防止量子点与氧气和水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量子点管的设置会使得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距离较大,不利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于在提高显示装置的色域的同时,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显示基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基板,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量子点层和第一树脂绝缘层,且所述第一树脂绝缘层完全覆盖所述量子点层。
由于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依次层叠设置于衬底基板上的量子点层和第一树脂绝缘层,且第一树脂绝缘层完全覆盖量子点层,从而使得衬底基板和第一树脂绝缘层能够有效隔绝氧气和水分,防止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与氧气和水分接触而发生变质,从而使量子点能够正常地工作,此时,量子点层设置于显示基板上即可提高显示装置的色域,而不需要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光源的出光面和导光板之间设置量子点管。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
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因此,该显示装置具有和显示基板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该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量子点层;
在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面上形成第一树脂绝缘层,且所述第一树脂绝缘层完全覆盖所述量子点层。
由于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量子点层,然后在量子点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面上形成第一树脂绝缘层,且第一树脂绝缘层完全覆盖量子点层,从而使得衬底基板和第一树脂绝缘层能够有效隔绝氧气和水分,防止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与氧气和水分接触而发生变质,从而使量子点能够正常地工作,此时,量子点层设置于显示基板上即可提高显示装置的色域,而不需要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光源的出光面和导光板之间设置量子点管。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种量子点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种量子点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三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四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三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量子点层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衬底基板;21—量子点层;211—第一部分;
212—第二部分;22—第一树脂绝缘层;22—第二树脂绝缘层;
3—色阻层;4—透明树脂;5—透明导电层;
6—偏光片;7—黑矩阵;8—取向膜;
9—像素电极;10—公共电极;11—阵列基板;
12—彩膜基板;13—液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如图1所示,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1、依次层叠设置于衬底基板1上的量子点层21和第一树脂绝缘层22,且第一树脂绝缘层22完全覆盖量子点层21。
由于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1、依次层叠设置于衬底基板1上的量子点层21和第一树脂绝缘层22,且第一树脂绝缘层22完全覆盖量子点层21,从而使得衬底基板1和第一树脂绝缘层22能够有效隔绝氧气和水分,防止量子点层21中的量子点与氧气和水分接触而发生变质,从而使量子点能够正常地工作,此时,量子点层21设置于显示基板上即可提高显示装置的色域,而不需要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光源的出光面和导光板之间设置量子点管。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除具有以上有益效果外,与现有技术中量子点在显示装置中的另一种具体应用方式比还具有其他有益效果。
具体地,量子点在显示装置中的另一种具体应用方式为:先将量子点加入至膜材中以形成量子点膜,然后将量子点膜四周贴上密封胶带以防止量子点接触氧气和水分,接着将四周贴上密封胶带后的量子点膜放置于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和扩散板之间。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上述具体应用方式具有如下技术问题:一方面,密封胶带的设置会划伤导光板的表面和扩散板的表面,使背光模组无法为显示基板提供均匀的光线,导致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为了使背光模组中的光源所发出的所有光线均通过量子点膜,量子点膜的面积需要与导光板的面积相匹配,因此,对于大尺寸的显示装置来说,需要相应的大尺寸的量子点膜,而大尺寸的量子点膜制作困难,不利于大尺寸的显示装置的开发。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基板中,由于量子点层21设置于显示基板上即可提高显示装置的色域,从而不需要在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和扩散板之间设置量子点膜,进而不会划伤导光板的表面和扩散板的表面,背光模组能够为显示基板提供均匀的光线,有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另外,不需要单独生产制作大尺寸的量子点膜,有利于大尺寸的显示装置的开发。
此外,通常显示基板上还设置有其他膜层,由于这些膜层中可能存在水汽,因此,当上述膜层位于衬底基板1与量子点层21之间时,为了进一步使量子点层21与水汽隔绝,如图2所示,上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量子点层21靠近衬底基板1一面上的第二树脂绝缘层23,且第二树脂绝缘层23完全覆盖量子点层21。需要说明的是,其他膜层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对显示基板的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树脂绝缘层22和第二树脂绝缘层23均需要设置一定的厚度才能有效隔离氧气和水分,因此,第一树脂绝缘层22的厚度、量子点层21的厚度和第二树脂绝缘层23的厚度的比例存在一个较为合适的值。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第一树脂绝缘层22的厚度、量子点层21的厚度和第二树脂绝缘层23的厚度的比例优选为(0.8~1.2):3:(0.8~1.2)。示例性地,第一树脂绝缘层22的厚度、量子点层21的厚度和第二树脂绝缘层23的厚度的比例为1:3:1,量子点层21的厚度为600微米,第一树脂绝缘层22的厚度为200微米,第二树脂绝缘层23的厚度为200微米。
此外,为了使显示基板正常工作,还需要背光模组为显示基板提供光线,示例性地,背光模组包括的光源可以为白光光源也可以为蓝光光源(例如,蓝光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范围为440纳米~450纳米)。
此外,为了使显示装置实现彩色显示,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当光源为蓝光光源时,为了使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分别能够发出红光、绿光和蓝光,需要对量子点层21中与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对应的部分进行适当地设置。具体地,量子点层21中与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对应的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两种:
实施方式一,量子点层21中与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对应的部分均相同。具体地,如图3所示,量子点层21中分布有相互混合的用于发红光的量子点和用于发绿光的量子点。因此,蓝光光源所发出的蓝光在通过量子点层21的过程中,一部分蓝光会被相应的量子点所吸收,从而使量子点能够发出相应的单色光,而未被吸收的蓝光会则通过量子点层21。由于每个子像素对应的量子点层21所发出的光线中包括红光、绿光和蓝光,因此,包括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还需要包括色阻层,以使每个子像素能够发出相应的单色光。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当显示基板为彩膜基板时,色阻层3设置在量子点层21的出光面一侧;当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时,色阻层设置在与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量子点层21中分布有相互混合的用于发红光的量子点和用于发绿光的量子点,因此,不需要将发红光的量子点和用于发绿光的量子点在量子点层21中分区域设置,使得量子点层21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量子点层21的制作。
实施方式二,如图4所示,量子点层21分为与红色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部分211和与绿色子像素对应的第二部分212。具体地,为了使显示装置实现彩色显示,第一部分211中分布有用于发红光的量子点,第二部分212中分布有用于发绿光的量子点,蓝色子像素所在的区域未被量子点层21所覆盖。因此,第一部分211能够发出与红色子像素相对应的红光,第二部分212能够发出与绿色子像素相对应的绿光,蓝色子像素所在的区域直接透过蓝光光源所发出的蓝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蓝色子像素所在区域未被量子点层21所覆盖,进而使得蓝色子像素所在区域的厚度较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蓝色子像素所在的区域可以填充有透明树脂4,从而使显示基板的表面较为平整。优选地,透明树脂4的厚度与量子点层21的厚度相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部分211、第二部分212和蓝色子像素所在的区域均能发出相应的单色光,从而不需要在量子点层21的出光面一侧设置色阻层3,进而省去了形成色阻层的步骤,简化了显示基板的制作工艺,节约了显示基板的成本。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用于发红光的量子点和用于发绿光的量子点为材质相同、尺寸不同的两种量子点,从而使得激发上述两种不同量子点所需的光线的波长相同,进而在背光模组中只需要设置一种波长的光源,使光源的种类较为单一,便于光源的采购和库存管理。
示例性地,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用于发红光的量子点和用于发绿光的量子点的材质均为硫化锌或者硒化镉,其中,用于发红光的量子点的直径为7纳米,用于发绿光的量子点的直径为3纳米。
具体地,上述显示基板可以为彩膜基板和/或阵列基板。当显示基板为彩膜基板时,如图5所示,在衬底基板1背向量子点层21的面上还设有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明导电层5和偏光片6,在衬底基板1朝向量子点层21的面上还设有黑矩阵7和色阻层3,在第一树脂绝缘层22背向衬底基板1的面上还设有取向膜8。需要说明的是,当量子点层21分为与红色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部分211和与绿色子像素对应的第二部分212时,显示基板中可以不设置色阻层3,此时,量子点层21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参考前文所述,此处不再赘述。当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时,如图6所示,在衬底基板1背向量子点层21的面上还设有偏光片6,在衬底基板1朝向量子点层21的面上还设有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9,在钝化层背向衬底基板1的面上还设有公共电极10,在第一树脂绝缘层22背向衬底基板1的面上还设有取向膜8。其中,薄膜晶体管包括:在衬底基板1朝向量子点层21的面上依次层叠设置的栅极金属层、栅极绝缘层、有源层、源漏极金属层和钝化层。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基板为彩膜基板和/或者阵列基板时,显示基板的具体结构不局限于以上所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显示基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显示基板,因此,该显示装置具有和显示基板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由实施例一描述可知,上述显示基板可以为阵列基板或者彩膜基板。如图7所示,当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11时,上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阵列基板11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12,在阵列基板11和彩膜基板12之间设有液晶层13,此时,量子点层21和第一树脂绝缘层22设置于阵列基板11朝向彩膜基板12的面上。如图8所示,当显示基板为彩膜基板12时,上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彩膜基板12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1,在阵列基板11和彩膜基板12之间设有液晶层13,此时,量子点层21和第一树脂绝缘层22设置于彩膜基板12朝向阵列基板11的面上。
此外,如图9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色域,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除了在显示基板上设置量子点层21和第一树脂绝缘层22外,还可以在与显示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12或者阵列基板11上设置与量子点层21和第一树脂绝缘层22的结构和功能相类似的膜层。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显示基板,如图10所示,该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01,在衬底基板1上形成量子点层21;步骤S102,在量子点层21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面上形成第一树脂绝缘层22,且第一树脂绝缘层22完全覆盖量子点层21。
由于在衬底基板1上形成量子点层21,然后在量子点层21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面上形成第一树脂绝缘层22,且第一树脂绝缘层22完全覆盖量子点层21,从而使得衬底基板1和第一树脂绝缘层22能够有效隔绝氧气和水分,防止量子点层21中的量子点与氧气和水分接触而发生变质,从而使量子点能够正常地工作,此时,量子点层21设置于显示基板上即可提高显示装置的色域,而不需要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光源的出光面和导光板之间设置量子点管。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具体地,在衬底基板1上形成量子点层21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两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1所示,步骤S111,将量子点和树脂材料进行物理混合以形成复合树脂;步骤S112,将复合树脂涂覆在衬底基板1上以形成复合膜层;步骤S113,固化复合膜层以形成量子点层21。
实施方式二,将量子点喷洒在衬底基板1上以形成量子点层21。需要说明的是,在衬底基板1上形成量子点层21的步骤不限于以上两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此外,通常显示基板上还设置有其他膜层,由于这些膜层中可能存在水汽,因此,当上述膜层位于衬底基板1与量子点层21之间时,为了进一步使量子点层21与水汽隔绝,在衬底基板1上形成量子点层21之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在衬底基板1上形成第二树脂绝缘层23。此时,在衬底基板1上形成量子点层21具体包括:在第二树脂绝缘层23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面上形成量子点层21,且第二树脂绝缘层23完全覆盖量子点层21。需要说明的是,其他膜层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对显示基板的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此外,由实施例一描述可知,上述显示基板可以为阵列基板也可以为彩膜基板,当显示基板为如图5所示的彩膜基板时,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还包括透明导电层5、偏光片6、黑矩阵7、色阻层3和取向膜8的制作方法。当显示基板为如图6所示的阵列基板时,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偏光片6、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9、公共电极10和取向膜8的制作方法。由于上述膜层的制作方法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制作方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量子点层和第一树脂绝缘层,且所述第一树脂绝缘层完全覆盖所述量子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量子点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面上的第二树脂绝缘层,且所述第二树脂绝缘层完全覆盖所述量子点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绝缘层的厚度、所述量子点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树脂绝缘层的厚度的比例为(0.8~1.2):3:(0.8~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像素,每个所述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所述量子点层中与所述红色子像素、所述绿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对应的部分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中分布有相互混合的用于发红光的量子点和用于发绿光的量子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像素,每个所述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所述量子点层分为与所述红色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绿色子像素对应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中分布有用于发红光的量子点,所述第二部分中分布有用于发绿光的量子点,所述蓝色子像素所在的区域未被量子点层覆盖。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用于发红光的量子点和用于发绿光的量子点为材质相同、尺寸不同的两种量子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和/或彩膜基板。
9.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量子点层;
在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面上形成第一树脂绝缘层,且所述第一树脂绝缘层完全覆盖所述量子点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量子点层之前,所述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二树脂绝缘层;
所述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量子点层包括:在所述第二树脂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面上形成所述量子点层,且所述第二树脂绝缘层完全覆盖所述量子点层。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量子点层的步骤包括:
将量子点和树脂材料进行物理混合以形成复合树脂;
将所述复合树脂涂覆在衬底基板上以形成复合膜层;
固化所述复合膜层以形成量子点层。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量子点层的步骤包括:将量子点喷洒在衬底基板上以形成量子点层。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CN201510679960.XA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51826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9960.XA CN105182610A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9960.XA CN105182610A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2610A true CN105182610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04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9960.XA Pending CN105182610A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261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5785A (zh) * 2016-08-17 2016-12-07 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色彩校正光学薄膜
CN106257697A (zh) * 2016-08-31 2016-12-28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3294A (zh) * 2016-06-01 2019-02-05 佳能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元件、光源装置和图像投影装置
CN109661610A (zh) * 2016-09-02 2019-04-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含荧光体薄膜及背光单元
CN109946879A (zh) * 2019-03-05 2019-06-28 惠州市创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量子点背光模组
CN110286520A (zh) * 2019-05-29 2019-09-27 深圳市赛时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量子点背光源及具有它的显示装置
CN113358595A (zh) * 2021-05-31 2021-09-0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量子点近红外气体传感器以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6535A (zh) * 2011-07-05 2013-0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光转换层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件
CN103226260A (zh) * 2013-04-09 2013-07-3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层图形化的方法
CN103228983A (zh) * 2010-11-10 2013-07-31 纳米系统公司 量子点薄膜、照明器件及照明方法
CN103412435A (zh) * 2013-07-24 2013-11-2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4090413A (zh) * 2014-06-20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用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8983A (zh) * 2010-11-10 2013-07-31 纳米系统公司 量子点薄膜、照明器件及照明方法
CN102866535A (zh) * 2011-07-05 2013-0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光转换层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件
CN103226260A (zh) * 2013-04-09 2013-07-3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层图形化的方法
CN103412435A (zh) * 2013-07-24 2013-11-2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4090413A (zh) * 2014-06-20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用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3294A (zh) * 2016-06-01 2019-02-05 佳能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元件、光源装置和图像投影装置
US10884329B2 (en) 2016-06-01 2021-01-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9313294B (zh) * 2016-06-01 2022-05-10 佳能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元件、光源装置和图像投影装置
US11347139B2 (en) 2016-06-01 2022-05-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6195785A (zh) * 2016-08-17 2016-12-07 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色彩校正光学薄膜
CN106257697A (zh) * 2016-08-31 2016-12-28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1610A (zh) * 2016-09-02 2019-04-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含荧光体薄膜及背光单元
CN109661610B (zh) * 2016-09-02 2021-10-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含荧光体薄膜及背光单元
CN109946879A (zh) * 2019-03-05 2019-06-28 惠州市创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量子点背光模组
CN110286520A (zh) * 2019-05-29 2019-09-27 深圳市赛时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量子点背光源及具有它的显示装置
CN113358595A (zh) * 2021-05-31 2021-09-0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量子点近红外气体传感器以及制备方法
CN113358595B (zh) * 2021-05-31 2023-04-1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量子点近红外气体传感器以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2610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0078243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0443977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99029B (zh) 液晶显示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US833955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0590498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66936B (zh) 电光装置、滤色器基板及电子设备
US11758787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balanced brightness difference between edge and center of display area
CN105182594A (zh) 显示基板
CN104965333A (zh) Coa型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JP2016529543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及び表示装置
CN202049252U (zh) 一种彩色滤光片、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629577A (zh) 一种tft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6918950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器件
CN100498461C (zh) 电光装置、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3309087A (zh)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57890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20140002777A1 (en)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094877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80088458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anufactured with same
CN104730779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503134A (zh) 一种彩膜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86573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728797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413782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