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76572B - 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76572B
CN105176572B CN201510649130.2A CN201510649130A CN105176572B CN 105176572 B CN105176572 B CN 105176572B CN 201510649130 A CN201510649130 A CN 201510649130A CN 105176572 B CN105176572 B CN 1051765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mist eliminator
separator
welded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91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76572A (zh
Inventor
项勇
梁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491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765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76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6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76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65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起泡原油的三相分离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该分离器包括:罐体;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五个集砂斗;隔板将罐体划分为第一罐体空间和第二罐体空间,第二罐体空间内分隔成油室和水室;油出口管;水出口管;第一捕雾器;第二捕雾器;连管;油气水进口管;降液管,降液管包括:第一管体、设置于第一管体底部的第二管体以及设置于第二管体底部的第三管体;布液管;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折板式捕雾器;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穿过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达到了提高油气分离的分离度和原油脱水效率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常规原油脱水通常采用重力沉降方式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处理,但在原油中有一种原油由于富含环烷酸、脂肪酸、胶质、沥青质等各种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和成分,它们可以吸附在油水或气液表面对液珠或气泡有稳定作用,由此产生原油乳化和起泡问题,起泡原油在原油脱水处理过程中,从原油析出的溶解气泡上升至原油液面后,在原油液面形成稳定的泡沫层,使分离器中出现假性液面,导致分离器的液面很难控制,造成油水分离不彻底,影响分离效率,分离后的原油含水率较高,影响下一段脱水效果。同时携带原油的气泡容易被进入排气通道,影响天然气的处理。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油气水三项分离器对处理起泡原油存在工艺上的局限性,造成原油的三相分离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具体体现为:分离出的原油含水率较高,分离出的天然气液滴较大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起泡原油的三相分离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包括:
罐体;
第一支座,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第一侧;
第二支座,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
五个集砂斗,在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水平排列,并且所述五个集砂斗焊接于所述罐体且伸入所述罐体内部;
隔板,纵向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将所述罐体划分为第一罐体空间和第二罐体空间,所述第二罐体空间内分隔成油室和水室;
油出口管,焊接在所述罐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支座右侧,所述油出口管伸入所述罐体内部与所述油室相连;
水出口管,焊接在所述罐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支座右侧,所述水出口管伸入所述罐体内部与所述水室相连;
排污口,焊接在所述罐体上且位于所述五个集砂斗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所述排污口与罐体内部相连;
第一捕雾器,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部的第一侧且与所述罐体相通;
第二捕雾器,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部的第二侧且与所述罐体相通;
连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捕雾器和所述第二捕雾器;
油气水进口管,焊接于所述第一捕雾器的第一侧;
降液管,焊接于所述罐体上侧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捕雾器相通,所述降液管包括:第一管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底部的第二管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底部的第三管体,其中,所述第一管体的直径为第一直径,所述第三管体的直径为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
布液管,焊接于所述第三管体四周且与所述降液管相通;
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焊接在所述罐体上侧内壁上,且位于所述降液管和所述第二捕雾器之间,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与所述罐体下侧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通孔;
折板式捕雾器,焊接在所述罐体上侧内壁,且位于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之间;
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焊接在所述罐体侧壁上且伸入所述罐体内部,并且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位于所述罐体水平方向轴线的上侧,所述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穿过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
可选的,所述分离器还包括:
缓冲挡板,焊接于所述罐体第一侧内壁上;
缓冲托盘,位于所述缓冲挡板下方且焊接于所述罐体下侧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隔板距离所述罐体顶部预设距离。
可选的,所述油气水进口管与所述第一捕雾器的中线之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值。
可选的,所述预设角度值为:70°~80°。
可选的,所述分离器还包括:
安全阀,焊接于所述罐体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捕雾器和所述第二捕雾器之间。
可选的,每个筛板式消泡结构包括:
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带开孔;
筛网,设置于所述保护壳内部。
可选的,所述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包括:
本体;
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降液管从所述本体内穿过;
换热管道,设置于所述本体;
翅片,设置于所述换热管道外面。
可选的,所述分离器还包括:
第一人孔,设置于所述罐体且位于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之间;和/或
第二人孔,设置于所述罐体且位于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与所述隔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分离器,还包括:
液面调节器,设置于所述罐体的第二侧面。
可选的,所述分离器,还包括:
油液位计,设置于所述油室内部,用于检测所述油室的液位;和/或
水液位计,设置于所述水室内部,用于检测所述水室的液位。
可选的,所述布液管包括四个,且每两个布液管之间呈90°夹角。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油气水混合物从油气水进口切向进入第一捕雾器形成涡流,其中,依靠气液混合物自身能量产生旋转运动,由涡流产生的离心力使气液加速分离,缩短气体从原油中溢出时间;初步分离后的气体中仍夹带有大量的小液滴,通过第一捕雾器后,气体中夹带的小液滴可以吸附聚结在第一捕雾器下方,从而降低了气体中的液滴夹带量。也就是说,可以为气液提供两次预分离过程,一次在倾斜入口管段上,另一次在第一捕雾器内完成;
并且,通过降液管和布液管的作用,能够使油气水混合物均匀进入罐体内,减少油气水混合物对罐体内液面的扰动,有利于油水分离;
然后,油气水混合物进入沉降区(也即5个集砂斗所在的空间),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深入液面以下,通过换热对油气水混合液进行加热,当气体从油气水混合物中析出时,加热气泡周围的液膜,使膜内的分子运动加速,从而削了保持膜的表面张力,达到原油消泡的目的;
并且,析出的气体水平通过重力沉降区,通过筛板式消泡装置时,筛板式消泡装置的可以进一步的将细小的泡沫拦截破裂;分离出的气体在沉降区通过板式捕雾器后进入第二捕雾器,通过第二捕雾器进一步拦截气体中携带的液滴,然后从第二捕雾器顶端的气体出口流出;油水混合物在沉降区内,依靠油水密度差使油水分层,筛板式消泡装置还对油水混合物起到破乳、聚结的作用,增加油水分离效果,从而油水混合物的上部为原油和原油乳状液层,底部为分出的水层,其中原油和原油乳状液层从隔板上流至油室,经油出口排出,水从导水管进入水室,从水口排出;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油气水混合物进行了多次消泡,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泡沫破裂,从而达到了提高油气分离的分离度和原油脱水效率的技术效果。
并且,油气水混合物在进入罐体内部时需要通过表面有孔的缓冲挡板,油气水混合物通过缓冲挡板上的孔洞向四周均匀流动,能够进一步的减少油气水混合物进入罐体后对液面的扰动;缓冲挡板下方的缓冲托盘也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能够尽量防止油气水混合物出现气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的右侧B-B截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的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结构的换热管道与翅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的筛板式消泡结构的A-A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的筛板式消泡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的降液管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起泡原油的三相分离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提供了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包括:罐体;第一支座,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第一侧;第二支座,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五个集砂斗,在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水平排列,并且所述五个集砂斗焊接于所述罐体且伸入所述罐体内部;隔板,纵向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将所述罐体划分为第一罐体空间和第二罐体空间,所述第二罐体空间内分隔成油室和水室;油出口管,焊接在所述罐体上且位于所述五个及集砂斗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所述油出口管伸入所述罐体内部与所述油室相连;水出口管,焊接在所述罐体上且位于所述五个及集砂斗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所述水出口管伸入所述罐体内部与所述水室相连;第一捕雾器,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部的第一侧且与所述罐体相通;第二捕雾器,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部的第二侧且与所述罐体相通;连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捕雾器和所述第二捕雾器;油气水进口管,焊接于所述第一捕雾器的第一侧;降液管,焊接于所述罐体上侧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捕雾器相通,所述降液管包括:第一管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底部的第二管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底部的第三管体,其中,所述第一管体的直径为第一直径,所述第三管体的直径为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布液管,焊接于所述第三管体四周且与所述降液管相通;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焊接在所述罐体上侧内壁上,且位于所述降液管和所述第二捕雾器之间,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与所述罐体下侧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通孔;折板式捕雾器,焊接在所述罐体上侧内壁,且位于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之间;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焊接在所述罐体侧壁上且伸入所述罐体内部,并且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位于所述罐体水平方向轴线的上侧,所述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穿过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进而可以对油气水混合物进行多次消泡,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泡沫破裂,从而达到了提高油气分离的分离度和原油脱水效率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请参考图1和图2,包括:
罐体1,该罐体1例如为圆柱形罐体1,该圆柱形罐体1的侧面水平放置;
第一支座29,设置于所述罐体1底部第一侧;
第二支座30,设置于所述罐体1底部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例如:第一侧为罐体1左侧,第二侧为罐体1右侧,第一支座29和第二支座30用于支撑罐体1;
五个集砂斗5,在所述第一支座29和所述第二支座30之间水平排列,并且所述五个集砂斗5焊接于所述罐体1且伸入所述罐体1内部;
隔板18,纵向设置于所述罐体1内部,将所述罐体1划分为第一罐体1空间和第二罐体1空间,所述第二罐体1空间内分隔成油室6和水室7,该隔板18沿着罐体1的圆周方向布置,其中,隔板18距离罐体1顶部存在预设距离以便液体流通,举例来说,如果罐体1高度为3m,则隔板18距离罐体1顶部可以为0.7m(也即预设距离可以为0.7m),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于需求不同,隔板18与罐体1顶部的距离也不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水室7通过水室7底部的导水管19与原油沉降区相连,分离出的原油通过隔板18上部的空间流入油室6;
油出口管22,焊接在所述罐体1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支座30右侧,所述油出口管22伸入所述罐体1内部与所述油室6相连;
水出口管21,焊接在所述罐体1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支座30右侧,所述水出口管21伸入所述罐体1内部与所述水室7相连;
排污口20,焊接在所述罐体1上且位于所述五个集砂斗5与所述第二支座30之间,所述排污口20与罐体1内部相连;
第一捕雾器8,设置于所述罐体1顶部的第一侧且与所述罐体1相通;
第二捕雾器9,设置于所述罐体1顶部的第二侧且与所述罐体1相通;
连管10,连接于所述第一捕雾器8和所述第二捕雾器9;
油气水进口管11,焊接于所述第一捕雾器8的第一侧;
降液管15,焊接于所述罐体1上侧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捕雾器8相通,所述降液管15包括:第一管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底部的第二管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底部的第三管体,其中,所述第一管体的直径为第一直径,所述第三管体的直径为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其中第二管体为一段变径管体,其直径由第一直径变化至第二直径,进而使降液管15外形呈非等直径圆柱形形状;
布液管15a,焊接于所述第三管体四周且与所述降液管15相通;
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16,焊接在所述罐体1上侧内壁上,且位于所述降液管15和所述第二捕雾器之间,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16与所述罐体1下侧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通孔,其中,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16与罐体1的轴线垂直;
折板式捕雾器17,焊接在所述罐体1上侧内壁,且位于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16之间;
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14,焊接在所述罐体1侧壁上且伸入所述罐体1内部,并且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14位于所述罐体1水平方向轴线的上侧,所述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14穿过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16,进而使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14能够覆盖大部分原油沉降区。
该分离器使用时,油气水混合物从油气水进口切向进入第一捕雾器8形成涡流,其中,依靠气液混合物自身能量产生旋转运动,由涡流产生的离心力使气液加速分离,缩短气体从原油中溢出时间;初步分离后的气体中仍夹带有大量的小液滴,通过第一捕雾器8后,气体中夹带的小液滴可以吸附聚结在第一捕雾器8下方,从而降低了气体中的液滴夹带量。也就是说,可以为气液提供两次预分离过程,一次在倾斜入口管段上,另一次在第一捕雾器8内完成;
并且,通过降液管15和布液管15a的作用,能够使油气水混合物均匀进入罐体1内,减少油气水混合物对罐体1内液面的扰动,有利于油水分离;
然后,油气水混合物进入沉降区3,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14深入液面以下,通过换热对油气水混合液进行加热,当气体从油气水混合物中析出时,加热气泡周围的液膜,使膜内的分子运动加速,从而削了保持膜的表面张力,达到原油消泡的目的;
并且,析出的气体水平通过重力沉降区,通过筛板式消泡装置时,筛板式消泡装置的可以进一步的将细小的泡沫拦截破裂;分离出的气体在沉降区通过板式捕雾器后进入第二捕雾器9,通过第二捕雾器9进一步拦截气体中携带的液滴,然后从第二捕雾器9顶端的气体出口13流出;油水混合物在沉降区内,依靠油水密度差使油水分层,筛板式消泡装置还对油水混合物起到破乳、聚结的作用,增加油水分离效果,从而油水混合物的上部为原油和原油乳状液层,底部为分出的水层,其中原油和原油乳状液层从隔板18上流至油室6,经油出口22排出,水从导水管进入水室7,从水口排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分离器还包括:
缓冲挡板27,焊接于所述罐体1第一侧内壁上,缓冲挡板27表面存在多个小孔;
缓冲托盘28,位于所述缓冲挡板27下方且焊接于所述罐体1下侧内壁上。
其中,油气水混合物通过所述降液管15和所述补液管进入表面有孔的缓冲挡板27,油气水混合物通过缓冲挡板27上的孔洞向四周均匀流动,能够进一步的减少油气水混合物进入罐体1后对液面的扰动;缓冲挡板27下方的缓冲托盘28也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能够尽量防止油气水混合物出现气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油气水进口管11与所述第一捕雾器8的中线之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值。所述预设角度值为:70°~80°。其中,如果所述分离器与水平面平行的话,则油气水进口管1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10°~2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分离器还包括:
安全阀24,焊接于所述罐体1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捕雾器8和所述第二捕雾器9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14包括:
本体14a;
第二通孔14b,设置于所述本体14a,所述降液管15从所述本体14a内穿过;
换热管道14c,设置于所述本体14a;
翅片14d,设置于所述换热管道14c外面。
其中,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14深入液面以下,通过换热对油气水混合液进行加热,当气体从原油中析出时,加热气泡周围的液膜,使膜内的分子运动加速,从而削了保持膜的表面张力,达到原油消泡的目的,加热温度为75~80℃,析出的气体水平通过重力沉降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5和图6,每个筛板式消泡结构16包括:
保护壳16a,所述保护壳16a带开孔,保护壳例如为钢板,
筛网16b,设置于所述保护壳16a内部,其中筛网16b例如为:绕丝筛网和金属编织网等等,例如:该筛网16b由不锈钢丝编织并叠成厚100mm~150mm的筛网16b组成,筛网16b最小孔径为0.15微米~25微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分离器还包括:
第一人孔4a,设置于所述罐体1且位于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16之间;和/或
第二人孔4b,设置于所述罐体1且位于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16与所述隔板18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分离器,还包括:
液面调节器23,设置于所述罐体1的第二侧面,用于观察所述油室6中的油量以及观察所述水室7中的水量。并且,基于此继续拧油水界面控制,通过控制器操纵排水阀的开度,使油水界面保持在规定的高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分离器,还包括:
油液位计25,设置于所述油室6内部,用于检测所述油室6的液位;和/或
水液位计26,设置于所述水室7内部,用于检测所述水室7的液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7,所述布液管15a包括四个,且每两个布液管15a之间呈90°夹角,图7为降液管15的截面示意图。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油气水混合物从油气水进口切向进入第一捕雾器形成涡流,其中,依靠气液混合物自身能量产生旋转运动,由涡流产生的离心力使气液加速分离,缩短气体从原油中溢出时间;初步分离后的气体中仍夹带有大量的小液滴,通过第一捕雾器后,气体中夹带的小液滴可以吸附聚结在第一捕雾器下方,从而降低了气体中的液滴夹带量。也就是说,可以为气液提供两次预分离过程,一次在倾斜入口管段上,另一次在第一捕雾器内完成;
并且,通过降液管和布液管的作用,能够使油气水混合物均匀进入罐体内,减少油气水混合物对罐体内液面的扰动,有利于油水分离;
然后,油气水混合物进入沉降区(也即5个集砂斗所在的空间),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深入液面以下,通过换热对油气水混合液进行加热,当气体从油气水混合物中析出时,加热气泡周围的液膜,使膜内的分子运动加速,从而削了保持膜的表面张力,达到原油消泡的目的;
并且,析出的气体水平通过重力沉降区,通过筛板式消泡装置时,筛板式消泡装置的可以进一步的将细小的泡沫拦截破裂;分离出的气体在沉降区通过板式捕雾器后进入第二捕雾器,通过第二捕雾器进一步拦截气体中携带的液滴,然后从第二捕雾器顶端的气体出口流出;油水混合物在沉降区内,依靠油水密度差使油水分层,筛板式消泡装置还对油水混合物起到破乳、聚结的作用,增加油水分离效果,从而油水混合物的上部为原油和原油乳状液层,底部为分出的水层,其中原油和原油乳状液层从隔板上流至油室,经油出口排出,水从导水管进入水室,从水口排出;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油气水混合物进行了多次消泡,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泡沫破裂,从而达到了提高油气分离的分离度和原油脱水效率的技术效果。
并且,油气水混合物在进入罐体内部时需要通过表面有孔的缓冲挡板,油气水混合物通过缓冲挡板上的孔洞向四周均匀流动,能够进一步的减少油气水混合物进入罐体后对液面的扰动;缓冲挡板下方的缓冲托盘也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能够尽量防止油气水混合物出现气泡。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
第一支座,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第一侧;
第二支座,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
五个集砂斗,在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水平排列,并且所述五个集砂斗焊接于所述罐体且伸入所述罐体内部;
隔板,纵向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将所述罐体划分为第一罐体空间和第二罐体空间,所述第二罐体空间内分隔成油室和水室;
油出口管,焊接在所述罐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支座右侧,所述油出口管伸入所述罐体内部与所述油室相连;
水出口管,焊接在所述罐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支座右侧,所述水出口管伸入所述罐体内部与所述水室相连;
排污口,焊接在所述罐体上且位于所述五个集砂斗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所述排污口与罐体内部相连;
第一捕雾器,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部的第一侧且与所述罐体相通;
第二捕雾器,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部的第二侧且与所述罐体相通;
连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捕雾器和所述第二捕雾器;
油气水进口管,焊接于所述第一捕雾器的第一侧;
降液管,焊接于所述罐体上侧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捕雾器相通,所述降液管包括:第一管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底部的第二管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底部的第三管体,其中,所述第一管体的直径为第一直径,所述第三管体的直径为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
布液管,焊接于所述第三管体四周且与所述降液管相通;
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焊接在所述罐体上侧内壁上,且位于所述降液管和所述第二捕雾器之间,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与所述罐体下侧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通孔;
折板式捕雾器,焊接在所述罐体上侧内壁,且位于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之间;
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焊接在所述罐体侧壁上且伸入所述罐体内部,并且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位于所述罐体水平方向轴线的上侧,所述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穿过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还包括:
缓冲挡板,焊接于所述罐体第一侧内壁上;
缓冲托盘,位于所述缓冲挡板下方且焊接于所述罐体下侧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距离所述罐体顶部预设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水进口管与所述第一捕雾器的中线之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值为:70°~8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还包括:
安全阀,焊接于所述罐体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捕雾器和所述第二捕雾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筛板式消泡结构包括:
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带开孔;
筛网,设置于所述保护壳内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式换热消泡装置包括:
本体;
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降液管从所述本体内穿过;
换热管道,设置于所述本体;
翅片,设置于所述换热管道外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还包括:
第一人孔,设置于所述罐体且位于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之间;和/或
第二人孔,设置于所述罐体且位于所述两个筛板式消泡结构与所述隔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还包括:
液面调节器,设置于所述罐体的第二侧面。
CN201510649130.2A 2015-10-09 2015-10-09 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 Active CN1051765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9130.2A CN105176572B (zh) 2015-10-09 2015-10-09 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9130.2A CN105176572B (zh) 2015-10-09 2015-10-09 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6572A CN105176572A (zh) 2015-12-23
CN105176572B true CN105176572B (zh) 2016-10-26

Family

ID=54899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9130.2A Active CN105176572B (zh) 2015-10-09 2015-10-09 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765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6915A (zh) * 2017-07-21 2019-01-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分离器
CN108676578A (zh) * 2018-07-11 2018-10-19 天津市正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油气水处理装置
CN110763599B (zh) * 2019-11-04 2022-05-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测试泡沫流体性能和消泡分离效果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0747007B (zh) * 2019-11-04 2021-10-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co2驱采出流体气液分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6572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6572B (zh) 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
US4187088A (en) Down flow centrifugal separator
EP0024148B1 (en) Separator for oil, gas and water
US3900300A (en) Vapor-liquid separation apparatus
AU200934491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on of phases in a multiphase flow
US3877904A (en) Gas-liquid separator
CN100531921C (zh) 一种旋流气液分离器
WO2015149196A1 (zh) 一种适用于三相分离的组合方法与装置
CN106040452A (zh) 旋流分离器
CN112755594B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US9174223B2 (en) Compact separation apparatus
CN205077011U (zh) 一种泡沫原油三相分离器
RU2568663C1 (ru) Отстойник гидрофобный жидкофазный для внутрипромысловой подготовки пластовой воды
CN102641609A (zh) 一种仰角式高含水率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JP6375418B1 (ja) ガス分離装置
RU171614U1 (ru) Газожидкостный сепаратор
US1846248A (en) Mist extractor
RU87100U1 (ru) Газожидкостный сепаратор
RU2635126C1 (ru) Аппарат для разделения парожидкостных смесей
CN104874206B (zh) 分离器管束旋流入口装置
CN204582857U (zh) 一种汽液旋风分离器
CN204563686U (zh) 餐渣液重力分油染色罐
RU261805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зделения нефтяной эмульсии
RU26440U1 (ru) Трехфазный сепаратор
US2732033A (en) Sepa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