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9553B - 电极导线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极导线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9553B
CN105169553B CN201510474101.7A CN201510474101A CN105169553B CN 105169553 B CN105169553 B CN 105169553B CN 201510474101 A CN201510474101 A CN 201510474101A CN 105169553 B CN105169553 B CN 105169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device
electrode cable
cable protection
clamping part
position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41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9553A (zh
Inventor
李霖
周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yu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741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9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9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9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9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9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极导线保护装置,包括夹持部与包围部,所述夹持部为实心,所述夹持部设置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包围部由所述夹持部延伸形成,所述包围部包括具有一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包围部设置第二限位结构。本发明设计实心的夹持部及其上的限位件为手术辅助工具提供夹持位点,并设计空心的包围部容纳电极导线,同时在包围部设计限位结构供手术扎线,如此保护电极导线不会因与辅助工具或手术线直接接触而损伤,同时在植入过程保护电极导线连接端在经过各种皮下通道或是进行皮下埋植时,不易遭受污染。

Description

电极导线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入性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导线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可植入电刺激系统用于向患者体内的刺激目标组织提供电刺激,包括脉冲发生器、电极导线和连接二者的延伸导线,脉冲发生器所产生的脉冲经延伸导线传输到电极导线。在电极导线植入刺激目标区域的过程中,其与延伸导线的连接端容易遭受血液或其它体内物质的污染,从而干扰脉冲信号的传输。污染主要产生于两种情形:在电极导线经过各种体内通道时遭受污染;或者,当延伸导线和脉冲发生器暂时不进行植入时,将电极导线切口缝合使电极导线暂时埋于头部皮下时,遭受污染。
现有技术对电极导线与延伸导线的连接端设置保护装置,但保护装置无法通过植入手术过程中需要经过的各种通道,另一方面,在进行皮下埋植时,需要更大的空间容置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电极导线保护装置无法植入体内,或即使植入,也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导线保护装置,包括夹持部与包围部,所述夹持部为实心,所述夹持部设置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包围部由所述夹持部延伸形成,所述包围部包括具有一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包围部设置第二限位结构。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限位结构具有一配合面,所述配合面向电极导线保护装置的中轴轴心凹陷。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配合面为粗糙表面。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限位结构为设置于夹持部表面的凹槽。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凹槽为闭合环状且在与电极导线保护装置的中轴成一夹角的平面上环绕夹持部表面一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第二限位结构为沿电极导线保护装置的中轴方向间隔一定距离的至少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凸起于包围部表面。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第二限位结构为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电极导线保护装置的中轴成一角度。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容置腔在接近开口处的内径由近端向远端逐渐扩大。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电极导线保护装置为弹性材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弹性材质具有生物相容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实心的夹持部及其上的限位件为手术辅助工具提供夹持位点,并设计空心的包围部容纳电极导线,同时在包围部设计限位结构供手术扎线,如此保护电极导线不会因与辅助工具或手术线直接接触而损伤,同时在植入过程保护电极导线连接端在经过各种皮下通道或是进行皮下埋植时,不易遭受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极导线保护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极导线保护装置一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电极导线保护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电极导线保护装置一实施方式安装电极导线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内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脉冲发生器作为参照,靠近脉冲发生器的一端为近端,远离脉冲发生器的一端为远端。
本发明电极导线保护装置为柔性的套筒结构,用于包覆电极导线的近端。该保护装置由软的弹性材质构成,所述材质与体内生理环境具有相容性,不会引起生理组织剧烈的排斥反应,包括但不限于硅胶、乳胶等。
图1及图2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电极导线保护装置,定义该装置近端——远端延伸方向的中心轴为X轴(中轴)。
该电极导线保护装置为沿X轴延伸的筒状结构,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夹持部10和包围部20。
参照图2-图4,夹持部10位于保护装置的近端,为实心结构。夹持部10表面设置夹持限位结构101,以限制辅助工具的接触位点。手术中,辅助工具在夹持限位结构101处夹持电极导线50以进行牵拉,夹持限位结构101可以防止辅助工具滑移。同时,实心的夹持部10防止辅助工具与电极导线50直接接触,也防止辅助工具间接施加压力于电极导线50引起后者机械损伤。此处,辅助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镊子、夹钳。
夹持限位结构101具有一配合面1012,是辅助工具与夹持部10的接触面。配合面1012向电极导线保护装置的X轴轴心凹陷。
进一步的,配合面1012设置凹凸不平的微结构,以形成粗糙表面,增大摩擦系数,使操作者用较小的力稳定夹持电极导线50,防止辅助工具滑移。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夹持限位结构101为设置于夹持部10表面的凹槽。该凹槽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夹持限位结构101为闭合环状的凹槽,在与X轴成一夹角的平面上环绕夹持部10表面一周。
优选的,凹槽所在平面与X轴成90夹角。
参照图3及图4,包围部20是由夹持部10向远端延伸所形成的中空的管状结构。包围部20与夹持部10围合形成具有一开口201的容置腔203。其中,夹持部10的远端壁103构成该容置腔203的近端壁。开口201位于与近端壁相对的远端。电极导线50通过开口201插入容置腔203中。
包围部20远端外表面为手术线70扎线处,用于防止手术线70与电极导线50直接接触造成后者损伤。进一步的,包围部20远端靠近开口201的外表面设置扎线限位结构205,以防止扎线发生位移。
图3及图4示意性示出扎线限位结构205的一实施例。该例中,扎线限位结构205包括沿X轴向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限位块2051,手术线70扎于限位块2051之间的间隔区域。该限位块2051凸起于包围部20表面,优选为绕包围部20外表面一周的闭合环状结构。
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扎线限位结构205为凹槽(图未示),手术线70扎于凹槽中。凹槽的延伸方向与X轴成一角度。凹槽可以为闭合环状结构,也可以为非闭合结构。优选的,该角度为90
容置腔203的主体与电极导线50的近端形状相配合,为圆筒状结构。
进一步的,在容置腔203接近开口部的区域,壁厚逐渐变薄以实现容置腔203内径由近端向远端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而外径基本保持不变,使容置腔203在开口部形成喇叭状的导向结构207。当电极导线50插入就位时,容置腔203与电极导线50之间在导向结构207处形成空隙。容置腔203被如此设置以使电极导线50插入保护装置时的对准难度降低。
优选的,扎线限位结构205与导向结构207错位。相较于扎线限位结构205,导向结构207位于电极导线保护装置的远端。如此设置以确保手术扎线能束紧电极导线50。
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中,包围部20远端设置至少一切口(图未示)。优选的,切口为一对,绕X轴对称分布。切口可使电极导线50插入及退出保护装置时的阻力降低。当电极导线50开始插入或退出时,切口被撑开,当电极导线50沿容置腔203被导向正确的位置时,切口复原。
在植入手术中,先将套设了电极导线保护装置的电极导线50植入目标区域,电极导线保护装置避免了电极导线50穿过皮下通道时被污染。这一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皮下埋植,在电极导线保护装置的扎线限位结构205处缠绕手术线70并打结以固定电极导线50。皮下埋植是为了等待体内隧道搭建完成,或因治疗需要暂不进行电刺激。
当需要电极导线50与延伸导线搭接时,解开手术线70,用辅助工具夹住夹持限位结构101并牵拉,使电极导线保护装置与电极导线50分离并沿通道被拽出,电极导线50留置在原位并暴露其与延伸导线的连接端(近端)。将延伸导线沿通道送入目标区域并与电极导线50近端连接,即可开始电刺激。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极导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部与包围部,所述夹持部为实心,所述夹持部设置第一限位结构,以限定辅助工具接触位点,所述包围部由所述夹持部延伸形成,所述包围部包括具有一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并递送电极导线,所述包围部设置第二限位结构以选择性地固定电极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导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具有一配合面,所述配合面向电极导线保护装置的中轴轴心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导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面为粗糙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导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设置于夹持部表面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导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闭合环状且在与电极导线保护装置的中轴成一夹角的平面上环绕夹持部表面一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导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沿电极导线保护装置的中轴方向间隔一定距离的至少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凸起于包围部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导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电极导线保护装置的中轴成一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导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在接近开口处的内径由近端向远端逐渐扩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导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导线保护装置为弹性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导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质具有生物相容性。
CN201510474101.7A 2015-08-05 2015-08-05 电极导线保护装置 Active CN105169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4101.7A CN105169553B (zh) 2015-08-05 2015-08-05 电极导线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4101.7A CN105169553B (zh) 2015-08-05 2015-08-05 电极导线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9553A CN105169553A (zh) 2015-12-23
CN105169553B true CN105169553B (zh) 2017-12-08

Family

ID=54892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4101.7A Active CN105169553B (zh) 2015-08-05 2015-08-05 电极导线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955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2601A (zh) * 2004-12-06 2007-11-14 卡梅伦保健公司 用于向皮下插入电极的装置和方法
CN104203341A (zh) * 2012-03-26 2014-12-10 美敦力公司 系缚植入式医疗装置的部署
CN204972689U (zh) * 2015-08-05 2016-01-20 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电极导线保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58714B1 (en) * 2012-06-08 2019-08-21 MED-EL Elektromedizinische Geräte GmbH Electrode with movable insertion stopp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2601A (zh) * 2004-12-06 2007-11-14 卡梅伦保健公司 用于向皮下插入电极的装置和方法
CN104203341A (zh) * 2012-03-26 2014-12-10 美敦力公司 系缚植入式医疗装置的部署
CN204972689U (zh) * 2015-08-05 2016-01-20 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电极导线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9553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0315B2 (en) Insertion tool system for an electrode array
US8452411B2 (en) Electrode assembly for a stimulating medical device
US20060241723A1 (en) Insertion device for an electrode array
RU2012132458A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анестезирования ткани уха
US20170056646A1 (en) Implantable stimulating assembly
CN105056397B (zh) 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电极组件及其应用方法
JP2005058456A (ja) 生体植込み用電極リード
WO2005018515A1 (fr) Procede de chirurgie de l'oeil a refraction et dispositif d'implantation d'une lentille a refraction intraoculaire
US20170120044A1 (en) Implantable stimulating assembly
JPH02500814A (ja) 蝸牛電極組立体を挿入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US11083493B2 (en) Mechanism for holding elongate medical apparatus
CN108079434B (zh) 双耳耳蜗植入系统
CN105169553B (zh) 电极导线保护装置
CN109045454B (zh) 一种中耳重复给药装置及人工耳蜗植入电极
CN204972689U (zh) 电极导线保护装置
CN107847735A (zh) 避免电极阵列从耳蜗迁移的电极引线
CN109923876A (zh) 微创耳蜗植入手术中的激励电极引线
US20240130896A1 (en) Advanced cochlea access
CN203609544U (zh)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
CN104622601B (zh)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及其植入方法
US11890438B1 (en) Therapeutic substance delivery
AU2002238300B2 (en) Insertion tool system for an electrode array
EP2659930A1 (en) Cochlear lead
AU2002238300A1 (en) Insertion tool system for an electrode array
AU2002237109A1 (en) Curved cochlear implant electrode arr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C16, biological nano Park, 218 Xinghu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yu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3 C16, biological nano Park, 218 Xinghu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CENERA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