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09544U -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09544U
CN203609544U CN201320697958.1U CN201320697958U CN203609544U CN 203609544 U CN203609544 U CN 203609544U CN 201320697958 U CN201320697958 U CN 201320697958U CN 203609544 U CN203609544 U CN 203609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ranked electrode
flexible pipe
cochlea
crank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979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正敏
王澄
许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shengt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Eye and ENT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shengt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Eye and ENT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shengt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Eye and ENT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shengt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979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09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09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095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包括由电极片和电极丝组成的极阵联,所述极阵联经弯成耳蜗状后由硅胶体封装为一体,形成弯电极极阵联本体;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上套设有供顺直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的导向软管,所述导向软管包括导向软管本体和所述导向软管本体的尾端的喇叭口,所述导向软管具有贯穿其首尾两端的可撕裂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人工耳蜗弯电极植入效果的可靠性好,安全性高,植入后电极更接近耳蜗的螺旋神经节细胞,提高了语言的分辨能力,且功耗小,确保植入电极在人体内能够长期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器官及其医用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
背景技术
人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和中耳的主要作用是将外界声音通过鼓膜和与鼓膜接连的3块听小骨传导至内耳。内耳约黄豆大小,形似蜗牛壳,又称耳蜗。耳蜗内有几万个听觉感受细胞即毛细胞,毛细胞将从中耳传来的声能转换成电化学能引起听神经的兴奋,听神经兴奋以电的形式将声音信息传导至大脑皮层而产生听觉。
由于内耳毛细胞病变导致的耳聋为感音神经性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通常采用助听器放大声音来提高听力。但对于没有残余听力的全聋患者则没有多大帮助。研究表明,多数全聋患者的病变主要位于内耳的毛细胞,而听神经多是完好的。人工耳蜗就是利用声电换能装置取代聋人耳蜗内丧失功能的毛细胞,直接刺激听觉神经使聋人产生听觉。人工耳蜗包括体外装置和体内植入装置两部分,体外装置主要包括言语处理器,体外装置和体内植入装置之间的信号传输通过电磁感应完成,二者之间为皮肤相隔,没有导线连接。在整个人工耳蜗系统中,体内植入装置是最关键的部分,体外装置只有通过它才能实现听觉的恢复,而电极阵列是体内植入装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目前,世界上所用的人工耳蜗植入装置的电极极阵联主要有2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直电极极阵联,另一种是弯电极极阵联,由于植入体的结构不同,因此功能方面也各有差异。对于正常的耳蜗结构,直电极极阵联与耳蜗的螺旋形状不能较好的吻合,由于电极自身的弹性,整个极阵联偏向耳蜗外围,造成刺激电流扩散,功耗大,影响刺激效果,且容易挤压耳蜗内组织,对耳蜗造成损伤,而弯电极极阵联原始状态是螺旋状,它更接近耳蜗的螺旋神经节细胞,刺激更集中,能提高语言的分辨能力,而且功耗小,缺点是它不能方便手术时直接插入耳蜗内。目前国外同类产品已经考虑到植入手术的方便性,有利用辅助器械帮助手术时进行电极插入的,也有在电极极阵联中预埋支撑内芯,手术时边插入边抽出支撑内芯的方法,使电极极阵联方便植入人体内。
现有技术采用电极极阵联中预埋支撑内芯方法的,要在电极极阵联封装体的背向硅胶内,设一个与电极极阵联一样长的圆柱孔,通过插入圆柱孔内的支撑钢芯达到弯电极极阵联顺直的目的。由于支撑钢芯要插入的圆柱孔比较长,又非常细,而且大部分操作过程都处于目视效果不是很好的状态,看不清插入的具体状况,使得插入过程比较困难,支撑钢芯容易折弯导致插入失败,也容易刺破电极极阵联的封装体硅胶,破坏各电极之间的绝缘涂层而影响使用效果,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手术植入、手术植入后更接近耳蜗的螺旋神经节细胞、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的人工耳蜗弯电极,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包括由电极片和电极丝组成的极阵联,所述极阵联经弯成耳蜗状后由硅胶体封装为一体,形成弯电极极阵联本体;
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上套设有供顺直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的导向软管,所述导向软管包括导向软管本体和所述导向软管本体的尾端的喇叭口,所述导向软管具有贯穿其首尾两端的可撕裂结构。
优选地,所述可撕裂结构包括所述喇叭口的侧壁上沿圆周均设的至少两个豁口,以及所述导向软管本体的侧壁上沿所述导向软管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喇叭口的侧壁上的豁口相连的至少两组撕裂线。
优选地,每组所述撕裂线包括沿导向软管的轴线均布的多个三角形的小孔。
可选地,每组所述撕裂线包括沿导向软管的轴线均布的多个小圆孔。
优选地,所述导向软管本体为尾端直径较小的锥形管状。
优选地,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上设有供手术器械夹持的辅助环。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人工耳蜗弯电极植入效果的可靠性好,安全性高,植入后电极更接近耳蜗的螺旋神经节细胞,提高了语言的分辨能力,且功耗小,确保植入电极在人体内能够长期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耳蜗弯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耳蜗弯电极去除导向软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耳蜗弯电极的实施例一中的导向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耳蜗弯电极在植入人体耳蜗时的状态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            弯电极极阵联本体
110            电极片
120            电极丝
130            辅助环
200            导向软管
201            撕裂线
210            喇叭口
211            豁口
300            颞骨
301            颞骨的开窗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鉴于现有技术中,直电极极阵联与耳蜗的螺旋形状不能较好的吻合,整个极阵联偏向耳蜗外围,造成刺激电流扩散,功耗大,影响刺激效果,且容易挤压耳蜗内组织,对耳蜗造成损伤;而弯电极极阵联原始状态是螺旋状,它更接近耳蜗的螺旋神经节细胞,刺激更集中,能提高语言的分辨能力,而且功耗小,但它不能方便手术时直接插入耳蜗内,要利用辅助器械帮助手术时进行电极插入,或在电极极阵联中预埋支撑内芯,因大部分操作过程都处于目视效果不是很好的状态,使得插入过程比较困难,容易导致插入失败,也容易刺破电极极阵联的封装体硅胶,破坏各电极之间的绝缘涂层而影响使用效果,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通过在弯电极极阵联本体上设导向软管,使弯电极极阵联本体顺直,便于插入颞骨的开窗孔内;通过在导向软管的侧壁上设撕裂线使插入过程可靠、安全,使植入后的电极更接近耳蜗的螺旋神经节细胞,提高了语言的分辨能力,且功耗小,确保植入电极在人体内能够长期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使用寿命长。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耳蜗弯电极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包括由电极片110和电极丝120组成的极阵联,所述极阵联经弯成耳蜗状后由硅胶体封装为一体,形成弯电极极阵联本体100。
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100上套设有导向软管200,所述导向软管200使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100顺直。
所述导向软管200包括导向软管本体和所述导向软管本体的尾端的喇叭口210,所述喇叭口210位于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100的外侧。所述导向软管200具有贯穿其首尾两端的可撕裂结构。
本实施例一的所述可撕裂结构包括所述喇叭口210的侧壁上沿圆周均设的两个豁口211,以及所述导向软管本体的侧壁上沿所述导向软管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喇叭口的侧壁上的豁口211相连的两组撕裂线201。本实施例一的豁口211设为两个,撕裂线201设为两组,目的是将豁口211和撕裂线201撕裂开后,使导向软管200分裂成两半,从而使导向软管200从弯电极极阵联本体100上脱落,而弯电极极阵联本体100没有了导向软管200的顺直作用,自动恢复成耳蜗状。当然,豁口211也可以设为三个或更多,相应地,撕裂线201也可以设为三组或更多组,同样能够使导向软管200分裂,使导向软管200从弯电极极阵联本体100上脱落;只是因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耳蜗弯电极是植入到人体的耳蜗内,尺寸很小,豁口211设为两个,撕裂线201设为两组,相对的豁口和撕裂线的尺寸可设计的相对较大些,以便于制造成型。
本实施例一的每组所述撕裂线201包括沿导向软管200的轴线均布的多个三角形的小孔,以便于所述导向软管200由喇叭口210的豁口211处沿撕裂线201的三角形的夹角处逐渐裂开。当然,每组所述撕裂线201也可以设为沿导向软管200的轴线均布的多个小圆孔,或椭圆孔等,只要使所述导向软管200能够由喇叭口210的豁口211处沿撕裂线201逐渐裂开即可。
因为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100往往为尾端直径较小的锥状,为了使所述导向软管200牢固地套设于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100的表面,本实施例一的所述导向软管本体为尾端直径较小的锥形管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耳蜗弯电极在使用时夹持牢靠,不打滑,增加手术的安全可靠性,本实施例一的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100上设有供手术器械夹持的辅助环130。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的人工耳蜗弯电极是通过以下植入方法植入到人体耳蜗的:
首先将所述人工耳蜗弯电极的导向软管200尾端的喇叭口210抵住人体颞骨300的开窗孔301;然后慢慢地将所述人工耳蜗弯电极由颞骨的开窗孔301向颞骨300内部推进,所述导向软管200的可撕裂结构在所述开窗孔301周围的颞骨300的阻力下由喇叭口210的豁口211处裂开;随着所述人工耳蜗弯电极的继续推进,所述导向软管200侧壁上的相应的撕裂线201由喇叭口210的一端逐渐裂开,使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100渐渐恢复到弯状态,与螺旋状的耳蜗吻合,贴附在所述螺旋状耳蜗上向里推进,直到导向软管200的可撕裂结构全部开裂,所述人工耳蜗弯电极植入到位;最后将开裂了的导向软管200从耳孔内取出,则所述人工耳蜗弯电极的人体植入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植入过程中,为了增加手术的安全可靠性,使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耳蜗弯电极位置正确地植入耳蜗内,且在植入过程中夹持牢靠,不打滑,首先应通过导向软管200的可撕裂结构与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100的即将弯曲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在实施例一中,两组撕裂线201对称排布,位于即将弯曲成耳蜗状的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100的两侧,参见图4),来确定出手术器械夹持所述辅助环130的位置,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耳蜗弯电极在植入过程中贴附于人体内螺旋状的耳蜗;然后用手术器械夹持住所述辅助环130,使手术器械带动所述人工耳蜗弯电极,让所述导向软管200尾端的喇叭口210先抵住人体颞骨300的开窗孔301,再慢慢完成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100的人体植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耳蜗弯电极结构简单,植入人体的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植入耳蜗后的电极更接近耳蜗的螺旋神经节细胞,提高了语言的分辨能力,且功耗小,确保植入电极在人体内能够长期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使用寿命长。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电极片和电极丝组成的极阵联,所述极阵联经弯成耳蜗状后由硅胶体封装为一体,形成弯电极极阵联本体;
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上套设有供顺直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的导向软管,所述导向软管包括导向软管本体和所述导向软管本体的尾端的喇叭口,所述导向软管具有贯穿其首尾两端的可撕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撕裂结构包括所述喇叭口的侧壁上沿圆周均设的至少两个豁口,以及所述导向软管本体的侧壁上沿所述导向软管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喇叭口的侧壁上的豁口相连的至少两组撕裂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耳蜗弯电极,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撕裂线包括沿导向软管的轴线均布的多个三角形的小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耳蜗弯电极,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撕裂线包括沿导向软管的轴线均布的多个小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人工耳蜗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上设有供手术器械夹持的辅助环。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人工耳蜗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软管本体为尾端直径较小的锥形管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耳蜗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电极极阵联本体上设有供手术器械夹持的辅助环。
CN201320697958.1U 2013-11-06 2013-11-06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09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97958.1U CN203609544U (zh) 2013-11-06 2013-11-06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97958.1U CN203609544U (zh) 2013-11-06 2013-11-06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09544U true CN203609544U (zh) 2014-05-28

Family

ID=50762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97958.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09544U (zh) 2013-11-06 2013-11-06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0954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2601A (zh) * 2013-11-06 2015-05-20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及其植入方法
CN104622601B (zh) * 2013-11-06 2016-11-30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及其植入方法
CN108837301A (zh) * 2018-05-09 2018-11-20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耳蜗微弯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2601A (zh) * 2013-11-06 2015-05-20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及其植入方法
CN104622601B (zh) * 2013-11-06 2016-11-30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及其植入方法
CN108837301A (zh) * 2018-05-09 2018-11-20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耳蜗微弯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CN108837301B (zh) * 2018-05-09 2024-04-09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耳蜗微弯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38484A (en) Cochlear electrode with modiolar-hugging system including a flexible positioner
EP0884991B1 (en) Implantable hearing prosthesis
CN106794345B (zh) 用于耳蜗植入物的改进的电极引线
JPH01305949A (ja) 内耳神経を電気的に刺激するため蝸牛管内に装着可能の電極キャリヤー装置
CN101366666A (zh) 一种人工耳蜗预弯电极极阵联
US20110295352A1 (en) Cochlear Lead
CN105980001B (zh) 具有集成附接机构的电极引线
JPS6111115B2 (zh)
CN105658185B (zh) 具有水凝胶覆盖物的电极触点
US20100268313A1 (en) Reference electrod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urostimulation implants
US20160317801A1 (en) Mid-scalar electrode array
CN105102058B (zh) 无创伤蜗轴状环抱电极
CN108697382A (zh) 在中耳或内耳中使用声学传递函数变化检测电诱发蹬骨肌反射
CN201260735Y (zh) 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装置
CN102274098A (zh) 一种预弯型人工耳蜗电极
CN203609544U (zh)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
CN203970669U (zh) 人工耳蜗预弯电极
CN101889910B (zh) 一种人工耳蜗预弯电极极阵联
CN201768051U (zh) 人工耳蜗预弯电极极阵联
CN202288625U (zh) 一种预弯型人工耳蜗电极
CN104622601B (zh)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及其植入方法
US9561361B2 (en) Atraumatic electrode lead
CN103536375A (zh)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
CN104622601A (zh)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及其植入方法
CN104644330A (zh) 人工耳蜗电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