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8681A - 一种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与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与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8681A
CN105168681A CN201510425459.0A CN201510425459A CN105168681A CN 105168681 A CN105168681 A CN 105168681A CN 201510425459 A CN201510425459 A CN 201510425459A CN 105168681 A CN105168681 A CN 105168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
herba
radix
medicin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54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宇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4254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86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8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868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红升麻、伸筋草、小铜锤、独一味、常春藤、鹿衔草、琥珀、泽兰、益母草、土鳖虫、石刷把、牛膝、麻布七、半枝莲、黑面叶、石见穿、蒲黄、牡丹皮、两面针、雌黄、排草香、赤小豆、佛手花、香樟根、铁筷子、旱田草、荜茇、千年健、当归、九里香和冰片。本发明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证。本发明利用传统中医理论,讲究整体观,通过调节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可改善突出物与神经间的关系,松弛腰背部肌肉,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可缓解疼痛,改善纤维软骨等;安全有效,给药方便,病人易于接受,可进行临床市场开发。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与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统计表明,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是骨科门诊最为多见的疾患之一,也是腰腿痛最为多见的原因。
病因病理: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及突出,刺激神经根及窦椎神经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1.主要病因众所周知,腰椎间盘在脊柱的负荷与运动中承受强大的压应力。大约在2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退变,并构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下列因素有关:(1)外伤:外伤是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儿童与青少年的发病,与之密切相关。在脊柱轻度负荷和快速旋转时,可引起纤维环的水平破裂,而压应力主要使软骨终板破裂。亦有人认为,外伤只是引起椎间盘突出的诱因,原始病变在于无痛的髓核突入内层纤维环,而外伤使髓核进一步突出到外面有神经支配的外层纤维环,从而引起疼痛。(2)职业:职业与腰椎间盘突(脱)出的关系十分密切。(3)遗传因素。(4)腰骶先天异常:腰骶段畸形可使发病率增高,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损伤的因素之一。2.诱发因素本病除上述各种主要原因,即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所致外,各种诱发因素亦具有重要作用,此种诱发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1)增加腹压(2)腰姿不正(3)突然负重(4)妊娠。
临床症状:
(1)腰痛: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有此症状,包括椎体型者在内。
①机制:主要是由于变性髓核进入椎体内或后纵韧带处,对邻近组织(主为神经根及窦-椎神经)造成机械性刺激与压迫,或是由于髓核内糖蛋白、β-蛋白溢出和组胺(H物质)释放而使相邻近的脊神经根或窦-椎神经等遭受刺激引起化学性和(或)机械性神经根炎之故。
②表现:临床上以持续性腰背部钝痛为多见,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并容许腰部适度活动及慢步行走,主要是机械压迫所致。持续时间少则2周,长者可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另一类疼痛为腰部痉挛样剧痛,不仅发病急骤突然,且多难以忍受,非卧床休息不可。此主要是由于缺血性神经根炎所致,即髓核突然突出压迫神经根,致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呈现缺血、淤血、乏氧及水肿等一系列改变,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而椎管狭窄者亦可出现此征,但持续时间甚短,仅数分钟)。卧木板床、封闭疗法及各种脱水剂可起到早日缓解之效。
(2)下肢放射痛:80%以上病例出现此症,其中后型者可达95%以上。
①机制:与前者同一机制,主要是由于对脊神经根造成机械性和(或)化学性刺激之故。此外,通过患节的窦椎神经亦可出现反射性坐骨神经痛(或称之为“假性坐骨神经痛”)。
②表现:轻者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一般可以忍受。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轻者虽仍可步行,但步态不稳,呈跛行;腰部多取前倾状或以手扶腰以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张应力。重者则卧床休息,并喜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凡增加腹压的因素均使放射痛加剧。由于屈颈可通过对硬膜囊的牵拉使对脊神经的刺激加重(即屈颈试验),因此患者头颈多取仰伸位。
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肢体麻木: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受刺激之故。其范围与部位取决于受累神经根序列数。
(4)肢体冷感:有少数病例(约5%~10%)自觉肢体发冷、发凉,主要是由于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之故。临床上常可发现手术后当天患者主诉肢体发热的病例,与此为同一机制。
(5)间歇性跛行:其产生机制及临床表现与腰椎椎管狭窄者相似,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学基础;对于伴有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矢状径狭小者,脱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的狭窄程度,以致易诱发本症状。
(6)肌肉麻痹:因腰椎间盘突(脱)出症造成瘫痪者十分罕见,而多系因根性受损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现程度不同的麻痹征。轻者肌力减弱,重者该肌失去功能。临床上以腰5脊神经所支配的胫前肌、腓骨长短肌、趾长伸肌及长伸肌等受累引起的足下垂症为多见,其次为股四头肌(腰3~4脊神经支配)和腓肠肌(骶1脊神经支配)等。
(7)马尾神经症状:主要见于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脱)出症者,因此临床上少见。其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碍,阳痿(男性),以及双下肢坐骨神经受累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8)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2、3、4神经根受累时,则出现神经根支配区的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另外,尚有部分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也可出现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有腰3~4椎间盘突出者,有1/3的有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其在腰4~5与腰5~骶1间隙椎间盘突出者的出现率基本相等。此种疼痛多为牵涉痛。
(9)患肢皮温较低:与肢体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性血管收缩。或是由于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引发坐骨神经痛并小腿及足趾皮温降低,尤以足趾为著。此种皮温减低的现象,在骶1神经根受压者较腰5神经根受压者更为明显。反之,髓核摘除术后,肢体即出现发热感。
(10)其他:视受压脊神经根的部位与受压程度、邻近组织的受累范围及其他因素不同,尚可能出现某些少见的症状,如肢体多汗、肿胀、骶尾部痛及膝部放射痛等多种症状。
体征
(1)一般体征:主要指腰部与脊柱体征,属本病共性表现,包括:①步态:在急性期或神经根受压明显时,患者可出现跛行、一手扶腰或患足怕负重及呈跳跃式步态等。而轻型者可与常人无异。②腰椎曲度改变:一般病例均显示腰椎生理曲线消失、平腰或前凸减小。少数病例甚至出现后凸畸形(多系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者)。③脊柱侧凸:一般均有此征。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为脊柱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④压痛及叩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节相一致,约80%~90%的病例呈阳性。⑤腰部活动范围:根据是否为急性期、病程长短等因素不同,腰部活动范围的受限程度差别亦较大。⑥下肢肌力及肌萎缩:视受损的神经根部位不同,其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力减弱及肌萎缩征。⑦感觉障碍:其机制与前者一致,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其中后型者达95%。⑧反射改变:亦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
分型
根据髓核突(脱)出的部位与方向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两大型。(1)椎体型:即指变性的髓核穿过下方(多见)或上方(少见)纤维环,再穿过软骨板呈垂直状或斜向进入椎体中部或椎体边缘的髓核突出。此型又可分为:①前缘型②正中型。(2)椎管型:或称后型,指髓核穿过纤维环向椎管方向突出者。脱出的髓核停于后纵韧带前方者,称为“椎间盘突出”;穿过后纵韧带抵达椎管内者,则称“椎间盘脱出”。又可分为以下5型。①中央型②中央旁型③侧型④外侧型⑤最外侧型。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属于祖国医学“腰痛”等范畴。腰痛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劳伤,或由肾虚而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辨证分为:1、寒湿腰痛症状: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得热则减,苔白腻而润,脉沉紧或沉迟。2、湿热腰痛症状:腰髋弛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每于夏季或腰部着热后痛剧,遇冷痛减,口渴不欲饮,尿色黄赤,或午后身热,微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3、瘀血腰痛症状: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面晦唇暗,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脉多弦涩或细数。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4、肾虚腰痛症状: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光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现代医学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治疗,物理疗法如:短波、超短波疗法;间动电疗阖;超刺激电流疗法;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如:硫酸软骨素A;抗炎和止痛药物;局部封闭疗法;代替疗法等综合治疗。
但是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药物治疗疗程较长,毒副作用较多,对脏器损害较大,且易产生耐药性,很难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手术治疗创伤性较大,风险较大,且难以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辅助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独特的优势、特点,可弥补西医的不足:利用传统中医理论,讲究整体观,临床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证的药物。本发明利用传统中医理论,讲究整体观,通过调节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可改善突出物与神经间的关系,松弛腰背部肌肉,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可缓解疼痛,改善纤维软骨等;安全有效,给药方便,病人易于接受,可进行临床市场开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红升麻、伸筋草、小铜锤、独一味、常春藤、鹿衔草、琥珀、泽兰、益母草、土鳖虫、石刷把、牛膝、麻布七、半枝莲、黑面叶、石见穿、蒲黄、牡丹皮、两面针、雌黄、排草香、赤小豆、佛手花、香樟根、铁筷子、旱田草、荜茇、千年健、当归、九里香和冰片。
其中,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苏比为:红升麻15-20重量份、伸筋草12-20重量份、小铜锤1-3重量份、独一味2-4重量份、常春藤10-20重量份、鹿衔草10-18重量份、琥珀5-10重量份、泽兰7-12重量份、益母草10-15重量份、土鳖虫1-3重量份、石刷把10-20重量份、牛膝15-20重量份、麻布七1-3重量份、半枝莲8-14重量份、黑面叶2-4重量份、石见穿15-25重量份、蒲黄10-20重量份、牡丹皮15-20重量份、两面针1-3重量份、雌黄1-2重量份、排草香10-20重量份、赤小豆6-13重量份、佛手花5-9重量份、香樟根10-20重量份、铁筷子2-4重量份、旱田草8-13重量份、荜茇10-20重量份、千年健15-20重量份、当归5-13重量份、九里香1-3重量份和冰片10-20重量份。
其中,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红升麻15-18重量份、伸筋草16-20重量份、小铜锤1-3重量份、独一味2-4重量份、常春藤15-20重量份、鹿衔草10-15重量份、琥珀5-10重量份、泽兰7-12重量份、益母草10-15重量份、土鳖虫1-3重量份、石刷把15-20重量份、牛膝15-20重量份、麻布七1-3重量份、半枝莲8-10重量份、黑面叶2-4重量份、石见穿15-20重量份、蒲黄15-20重量份、牡丹皮15-20重量份、两面针1-3重量份、雌黄1-2重量份、排草香15-20重量份、赤小豆6-10重量份、佛手花5-9重量份、香樟根15-20重量份、铁筷子2-4重量份、旱田草8-10重量份、荜茇15-20重量份、千年健15-20重量份、当归5-10重量份、九里香1-3重量份和冰片15-20重量份。
其中,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红升麻16重量份、伸筋草19重量份、小铜锤1重量份、独一味2重量份、常春藤12重量份、鹿衔草15重量份、琥珀6重量份、泽兰8重量份、益母草12重量份、土鳖虫1重量份、石刷把15重量份、牛膝16重量份、麻布七1重量份、半枝莲12重量份、黑面叶2重量份、石见穿16重量份、蒲黄14重量份、牡丹皮16重量份、两面针1重量份、雌黄2重量份、排草香12重量份、赤小豆8重量份、佛手花6重量份、香樟根15重量份、铁筷子2重量份、旱田草9重量份、荜茇15重量份、千年健16重量份、当归12重量份、九里香1重量份和冰片16重量份。
其中,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红升麻16重量份、伸筋草15重量份、小铜锤2重量份、独一味2重量份、常春藤13重量份、鹿衔草12重量份、琥珀9重量份、泽兰11重量份、益母草12重量份、土鳖虫1重量份、石刷把17重量份、牛膝19重量份、麻布七2重量份、半枝莲8重量份、黑面叶2重量份、石见穿24重量份、蒲黄14重量份、牡丹皮16重量份、两面针1重量份、雌黄1重量份、排草香16重量份、赤小豆8重量份、佛手花6重量份、香樟根16重量份、铁筷子2重量份、旱田草8重量份、荜茇16重量份、千年健17重量份、当归7重量份、九里香2重量份和冰片16重量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贴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红升麻、伸筋草、小铜锤和独一味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0%~9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2倍的醇浓度80%~9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7~0.8g生药/mL,经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0%~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牛膝、麻布七、半枝莲和黑面叶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2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1.1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3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2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加入相对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质量之和的1~2倍的橡胶、1~2倍的松香,混合,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断,盖衬,切片,即获得所述贴片剂。
其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涂抹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6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份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涂抹剂。
其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膏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2~4次,每次1~3小时,每次加入6~10倍量的水,煎煮液过滤,合并各次的过滤液,加入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至含量为40%~50%,静置3~5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并粉碎,获得混合粉末,过200目筛,采用紫外灯照射1~2小时灭菌;
第二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1重量份~2重量份硬脂酸、0.1重量份~1.2重量份十八烷基醇、0.1重量份~1.2重量份单硬脂酸甘油酯、1重量份~3重量份液状石蜡、8重量份~10重量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加热至70℃~80℃,在不断搅拌下加入1重量份~3重量份维生素E溶解,获得油相;
第三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0.1重量份~0.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1重量份~0.5重量份三乙醇胺、1重量份~2重量份羟苯乙酯、1000重量份~1500重量份蒸馏水混合加热至70℃~80℃,获得水相;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油相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第三步获得的水相中,充分搅拌30分钟~1小时,使乳化,在60℃~70℃的温度下加入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末,搅拌均匀,分装即得膏剂。
药物的剂型还可以为: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蜜丸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硬膏剂、糖浆剂、散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证。本发明利用传统中医理论,讲究整体观,通过调节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可改善突出物与神经间的关系,松弛腰背部肌肉,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可缓解疼痛,改善纤维软骨等;安全有效,给药方便,病人易于接受,可进行临床市场开发。
具体实施方式
腰为肾之府,乃肾之精气所溉之域。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经过之。此外,任、督、冲、带诸脉,亦布其间,故内伤则不外肾虚。而外感风寒湿热诸邪,以湿性粘滞,湿流下,最易痹着腰部,所以外感总离不开湿邪为患。内外二因,相互影响,如《杂病源流犀烛·腰痛病源流》指出:“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或从标,或从本,贵无失其宜而已。”说明肾虚是发病关键所在,风寒湿热的痹阻不行,常因肾虚而客,否则虽感外邪,亦不致出现腰痛。至于劳力扭伤,则和瘀血有关,临床上亦不少见。
因此,本发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证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选用方剂:
其中,红升麻、伸筋草、小铜锤、独一味、常春藤、鹿衔草、琥珀、泽兰、益母草、土鳖虫、石刷把、牛膝活血化瘀;麻布七、半枝莲、蒲黄、黑面叶、石见穿、蒲黄、牡丹皮、两面针、雌黄化瘀通络;排草香、赤小豆、佛手花、香樟根、铁筷子、旱田草理气舒气,止痛减痛;各味药材科学配比,综合起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证效果好。
现将各味药的药理情况分述如下:
红升麻:【性味】《云南中草药》:"甘苦,微温。"【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活血去瘀,除湿止痛。"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活血祛瘀,调经行水。"
伸筋草:【性味】微苦、辛,温。【归经】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小铜锤:【性味】《云南中草药》:"苦辛,温。"【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骨折,风湿关节痛,闭经,胃痛,外伤出血。①《云南中草药》:"止痛,活血祛瘀。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闭经,胃寒痛。"②《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消肿,止血止痛。治外伤出血。"
独一味:【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腰部扭伤。
常春藤: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消肿。用于风湿关节痛,腰痛,跌打损伤,急性结膜炎,肾炎水肿,闭经;外用治痈疖肿毒,荨麻疹,湿疹。
鹿衔草:【性味】甘苦,温。①《滇南本草》:"性温平,味辛。"②《陕西中草药》:"苦涩,平。"③《山西中草药》:"甘,温。"【归经】《植物名实图考》:"入肝、肾二经。"【功能主治】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痛,崩漏,白带,外伤出血。
琥珀:【性味】甘,平。【功能主治】镇静,利尿,活血。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闭经。
泽兰:【性味】苦、辛,微温。【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
益母草:【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土鳖虫: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活血散瘀,通经止痛。主治:跌打损伤,淤血肿痛,闭经,产后瘀血腹痛。
石刷把:【性味】甘、辛,微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关节,活血通经。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经闭。
牛膝:【性味】苦;酸;性平。【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敌国(火)下行;利尿通淋。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征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麻布七:【性味】苦、辛、咸,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用于风湿腰腿痛,胃气痛,跌打损伤。
半枝莲:【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
蒲黄:【性味】甘,平。【归经】归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黑面叶:【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痒。根:急性胃肠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尿路结石,产后子宫收缩疼痛,风湿性关节炎。叶:外用治烧烫伤,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搔痒,阴道炎。
石见穿:【性味】味辛;苦;性微寒。【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便血;湿热黄疸;热热毒血痢;淋痛;带下;风湿骨痛;瘰疬;疮肿;乳痈;带状疱疹;麻风;跌打伤肿。
蒲黄:【性味】甘,平。【归经】归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两面针:【性味】苦、辛,平。【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
雌黄:【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燥湿,杀虫,祛痰,化瘀,解虫蛇毒。主治惊痫痰涎,疟疾泄泻,瘀血腹痛,瘰疬,疮痈,疥癣,痔疮,虫蛇咬伤。
排草香:【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性平,无毒。"【功能主治】治感冒,咳喘,风湿痛,月经不调。①《中国药植志》:"治虚弱。"②《四川中药志》:"祛风湿,理气,止气痛,醒脑除烦,搽雀斑。"③《广西植物名录》:"益气补虚,祛风活血。治虚弱,气管炎,哮喘,月经不调,感冒咳嗽。"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①《养生要集》:"味苦,温。"②《别录》:"甘酸,平,无毒。"③《千金·食治》:"甘咸,平,无毒。"④《食性本草》:"微寒。"⑤《汤液本草》:"气温,味辛甘酸,无毒。"【归经】入心、小肠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②《本草新编》:"入脾经。"③《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阳经。"④《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功能主治】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①《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②《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③《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④《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暴利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⑤《蜀本草》:"病酒热,饮汁。"⑥《食性本草》;"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⑦《日华子本草》:"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⑧《纲目》:"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⑨《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
山橿根:【性味】温;辛。【归经】肺;胃经。【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祛风解表;杀虫;止血。主胃痛;腹痛;风寒感冒;风疹疥癣;治刀伤出血。
佛手花:【性味】微苦;微温。【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和胃快隔。主肝胃气痛;食欲不振。
香樟根:【性味】①《分类草药性》:"辛,无毒。"②《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二经。"【功能主治】理气活血,除风湿。治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瘙痒。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理痹,顺气,并霍乱呕吐。"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③《贵阳民间药草》:"理气,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脚汗。"④《四川中药志》:"避邪恶,除风湿。治霍乱腹胀,宿食不化,手足风湿痹痛及疥癣瘙痒。"⑤《湖南药物志》:"发表,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铁筷子:【性味】味辛;性温。【归经】肝;肺经。【功能主治】祛风止痛;理气活血;止咳平喘。主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跌打损伤;脘腹疼痛;哮喘;劳伤咳嗽;疔疮肿毒。
旱田草:【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消肿止痛。用于闭经,痛经,胃痛,乳腺炎,颈淋巴结结核;外用治跌打损伤,痈肿疼痛,蛇咬伤,狂犬咬伤。
荜茇:【性味】辛,热。【归经】归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
千年健:【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湿,健筋骨,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
当归:【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九里香:【性味】辛、微苦,温。【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胃痛,风湿痹痛;外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
冰片:【性味】辛、苦,微寒。【归经】归心、脾、肺经。【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仅有上述原料药材制得。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贴片剂
配方:红升麻16重量份、伸筋草19重量份、小铜锤1重量份、独一味2重量份、常春藤12重量份、鹿衔草15重量份、琥珀6重量份、泽兰8重量份、益母草12重量份、土鳖虫1重量份、石刷把15重量份、牛膝16重量份、麻布七1重量份、半枝莲12重量份、黑面叶2重量份、石见穿16重量份、蒲黄14重量份、牡丹皮16重量份、两面针1重量份、雌黄2重量份、排草香12重量份、赤小豆8重量份、佛手花6重量份、香樟根15重量份、铁筷子2重量份、旱田草9重量份、荜茇15重量份、千年健16重量份、当归12重量份、九里香1重量份和冰片16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红升麻、伸筋草、小铜锤和独一味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倍的醇浓度8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倍的醇浓度8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8g生药/mL,经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牛膝、麻布七、半枝莲和黑面叶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倍的醇浓度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2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加入相对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质量之和的1倍的橡胶、1倍的松香,混合,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断,盖衬,切片,即获得所述贴片剂。
实施例2涂抹剂
配方:红升麻16重量份、伸筋草15重量份、小铜锤2重量份、独一味2重量份、常春藤13重量份、鹿衔草12重量份、琥珀9重量份、泽兰11重量份、益母草12重量份、土鳖虫1重量份、石刷把17重量份、牛膝19重量份、麻布七2重量份、半枝莲8重量份、黑面叶2重量份、石见穿24重量份、蒲黄14重量份、牡丹皮16重量份、两面针1重量份、雌黄1重量份、排草香16重量份、赤小豆8重量份、佛手花6重量份、香樟根16重量份、铁筷子2重量份、旱田草8重量份、荜茇16重量份、千年健17重量份、当归7重量份、九里香2重量份和冰片16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6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份8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获得煎液;第二次加重量份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获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涂抹剂。
实施例3膏剂
配方:红升麻16重量份、伸筋草13重量份、小铜锤1重量份、独一味2重量份、常春藤17重量份、鹿衔草15重量份、琥珀6重量份、泽兰8重量份、益母草12重量份、土鳖虫2重量份、石刷把16重量份、牛膝16重量份、麻布七2重量份、半枝莲12重量份、黑面叶2重量份、石见穿18重量份、蒲黄14重量份、牡丹皮16重量份、两面针2重量份、雌黄1重量份、排草香18重量份、赤小豆8重量份、佛手花6重量份、香樟根15重量份、铁筷子2重量份、旱田草8重量份、荜茇16重量份、千年健17重量份、当归6重量份、九里香2重量份和冰片16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每次加入6倍量的水,煎煮液过滤,合并各次的过滤液,加入醇浓度为80%的乙醇至含量为40%,静置3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并粉碎,获得混合粉末,过200目筛,采用紫外灯照射1小时灭菌;
第二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1重量份硬脂酸、0.1重量份十八烷基醇、1.2重量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重量份液状石蜡、10重量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加热至80℃,在不断搅拌下加入3重量份维生素E溶解,获得油相;
第三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0.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5重量份三乙醇胺、2重量份羟苯乙酯、1500重量份蒸馏水混合加热至80℃,获得水相;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油相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第三步获得的水相中,充分搅拌1小时,使乳化,在70℃的温度下加入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末,搅拌均匀,分装即得膏剂。
毒性试验
①急性经皮试验:取SD大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90g~180g,将本发明实施例2获得的涂抹剂,一次经皮涂抹5000mg/kg体重剂量,观察15天,未发现明显中毒症状、无死亡,动物大体解剖未见异常,判断该品对大鼠急性经皮毒性属实际无毒级。说明本发明的药物,对皮肤不具有毒性。
②皮肤刺激试验:取日本大耳白兔雄性4只,体重2kg~3kg,取本发明实施例3的膏剂直接涂抹在动物左侧皮肤上(另一侧作为对照),采用封闭试验,敷用时间4小时,试验结束后用温水冲洗残留受试物,于除去受试物后1h、24h、48h和72h分别观察动物受试区和对照区的皮肤反应,最高积分均值为“0”,判断本发明药物对动物皮肤无刺激性。
临床试验
治疗对象:
取某三甲级医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00例。其中,病症表现为: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面晦唇暗,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脉多弦涩或细数。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确诊为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
现在随机分为四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和对照组。
诊断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理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都可出现肌内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7)瘀血型: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面晦唇暗,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脉多弦涩或细数。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
治疗方法:
实施例1组:本组50例患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贴片剂进行治疗。每日2次,将贴片剂贴于患者腰部疼痛部位,保持2小时固定不脱落。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
实施例2组:本组50例患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涂抹剂进行治疗。每日2次,每次将涂抹剂5g均匀涂于患者的腰部痛处,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
实施例3组:本组50例患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膏剂进行治疗。每日2次,每次将膏剂5g均匀涂于患者的腰部痛处,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
对照组:本组50例患者使用硫酸软骨素A进行治疗。口服,依次0.6-1.2g,一日2-3次,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
疗效标准:
(1)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能行走2公里以上。
(2)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治疗结果
表1为各组的治疗结果对比
组别 治愈 好转 未愈
实施例1组 48(96%) 2(4%) 0(0%)
实施例2组 49(98%) 1(2%) 0(0%)
实施例3组 49(98%) 1(2%) 0(0%)
对照组 20(40%) 20(40%) 10(20%)
由表1可以看出,三个实施例组的治疗情况都要好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好,疗效确切。
表2为各组的治愈治疗疗程对比
组别 治愈人数 第1个疗程 第2个疗程 第3个疗程
实施例1组 48 8(16.7%) 22(45.8%) 18(37.5%)
实施例2组 49 9(18.4%) 20(40.8%) 20(40.8%)
实施例3组 49 9(18.4%) 21(42.9%) 19(38.7%)
对照组 20 2(10%) 5(25%) 13(65%)
由表2可知,三个实施例的治疗疗程第一、第二个疗程中,效果都要好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见效快。
表3为各组的治疗副作用对比
组别 副作用人数 副作用百分比
实施例1组 0 0%
实施例2组 0 0%
实施例3组 0 0%
对照组 8 16%
由表3可以看出,三个实施例组的治疗病人中,未出现副作用。由此可知,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无副作用。
表4为各组的治愈患者的复发情况对比
组别 治愈人数 复发数及百分比
实施例1组 48 0,0%
实施例2组 49 0,0%
实施例3组 49 0,0%
对照组 20 4,20 %
由表4可以看出,三个实施例组的治愈患者,后期复发率为0。由此可知,本发明的药物,治疗淤血型腰椎间盘突出,不易复发。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疗效好,起效快,无副作用,并且愈后不易复发。
典型病例:患者孙某,50岁,男,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已有半年,痛处固定,日轻夜重,活动不利,有时不能转侧,痛处拒按,面晦唇暗,舌质有瘀斑,脉多弦涩。确诊为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涂抹剂进行治疗。每日2次,每次将涂抹剂5g均匀涂于患者的腰部痛处,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除,3个疗程巩固后,治愈。后期跟进半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红升麻、伸筋草、小铜锤、独一味、常春藤、鹿衔草、琥珀、泽兰、益母草、土鳖虫、石刷把、牛膝、麻布七、半枝莲、黑面叶、石见穿、蒲黄、牡丹皮、两面针、雌黄、排草香、赤小豆、佛手花、香樟根、铁筷子、旱田草、荜茇、千年健、当归、九里香和冰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苏比为:红升麻15-20重量份、伸筋草12-20重量份、小铜锤1-3重量份、独一味2-4重量份、常春藤10-20重量份、鹿衔草10-18重量份、琥珀5-10重量份、泽兰7-12重量份、益母草10-15重量份、土鳖虫1-3重量份、石刷把10-20重量份、牛膝15-20重量份、麻布七1-3重量份、半枝莲8-14重量份、黑面叶2-4重量份、石见穿15-25重量份、蒲黄10-20重量份、牡丹皮15-20重量份、两面针1-3重量份、雌黄1-2重量份、排草香10-20重量份、赤小豆6-13重量份、佛手花5-9重量份、香樟根10-20重量份、铁筷子2-4重量份、旱田草8-13重量份、荜茇10-20重量份、千年健15-20重量份、当归5-13重量份、九里香1-3重量份和冰片10-2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红升麻15-18重量份、伸筋草16-20重量份、小铜锤1-3重量份、独一味2-4重量份、常春藤15-20重量份、鹿衔草10-15重量份、琥珀5-10重量份、泽兰7-12重量份、益母草10-15重量份、土鳖虫1-3重量份、石刷把15-20重量份、牛膝15-20重量份、麻布七1-3重量份、半枝莲8-10重量份、黑面叶2-4重量份、石见穿15-20重量份、蒲黄15-20重量份、牡丹皮15-20重量份、两面针1-3重量份、雌黄1-2重量份、排草香15-20重量份、赤小豆6-10重量份、佛手花5-9重量份、香樟根15-20重量份、铁筷子2-4重量份、旱田草8-10重量份、荜茇15-20重量份、千年健15-20重量份、当归5-10重量份、九里香1-3重量份和冰片15-2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红升麻16重量份、伸筋草19重量份、小铜锤1重量份、独一味2重量份、常春藤12重量份、鹿衔草15重量份、琥珀6重量份、泽兰8重量份、益母草12重量份、土鳖虫1重量份、石刷把15重量份、牛膝16重量份、麻布七1重量份、半枝莲12重量份、黑面叶2重量份、石见穿16重量份、蒲黄14重量份、牡丹皮16重量份、两面针1重量份、雌黄2重量份、排草香12重量份、赤小豆8重量份、佛手花6重量份、香樟根15重量份、铁筷子2重量份、旱田草9重量份、荜茇15重量份、千年健16重量份、当归12重量份、九里香1重量份和冰片16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红升麻16重量份、伸筋草15重量份、小铜锤2重量份、独一味2重量份、常春藤13重量份、鹿衔草12重量份、琥珀9重量份、泽兰11重量份、益母草12重量份、土鳖虫1重量份、石刷把17重量份、牛膝19重量份、麻布七2重量份、半枝莲8重量份、黑面叶2重量份、石见穿24重量份、蒲黄14重量份、牡丹皮16重量份、两面针1重量份、雌黄1重量份、排草香16重量份、赤小豆8重量份、佛手花6重量份、香樟根16重量份、铁筷子2重量份、旱田草8重量份、荜茇16重量份、千年健17重量份、当归7重量份、九里香2重量份和冰片16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贴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红升麻、伸筋草、小铜锤和独一味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0%~9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2倍的醇浓度80%~9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7~0.8g生药/mL,经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0%~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牛膝、麻布七、半枝莲和黑面叶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2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1.1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3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2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加入相对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质量之和的1~2倍的橡胶、1~2倍的松香,混合,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断,盖衬,切片,即获得所述贴片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涂抹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6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份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涂抹剂。
8.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膏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2~4次,每次1~3小时,每次加入6~10倍量的水,煎煮液过滤,合并各次的过滤液,加入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至含量为40%~50%,静置3~5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并粉碎,获得混合粉末,过200目筛,采用紫外灯照射1~2小时灭菌;
第二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1重量份~2重量份硬脂酸、0.1重量份~1.2重量份十八烷基醇、0.1重量份~1.2重量份单硬脂酸甘油酯、1重量份~3重量份液状石蜡、8重量份~10重量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加热至70℃~80℃,在不断搅拌下加入1重量份~3重量份维生素E溶解,获得油相;
第三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0.1重量份~0.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1重量份~0.5重量份三乙醇胺、1重量份~2重量份羟苯乙酯、1000重量份~1500重量份蒸馏水混合加热至70℃~80℃,获得水相;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油相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第三步获得的水相中,充分搅拌30分钟~1小时,使乳化,在60℃~70℃的温度下加入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末,搅拌均匀,分装即得膏剂。
CN201510425459.0A 2015-07-20 2015-07-20 一种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与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51686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5459.0A CN105168681A (zh) 2015-07-20 2015-07-20 一种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与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5459.0A CN105168681A (zh) 2015-07-20 2015-07-20 一种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与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8681A true CN105168681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891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5459.0A Withdrawn CN105168681A (zh) 2015-07-20 2015-07-20 一种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与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86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0109A (zh) * 2016-05-13 2016-07-20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一种缓解人体肌肉疼痛的盐包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9459A (zh) * 2009-06-16 2009-11-18 康静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706749A (zh) * 2015-03-20 2015-06-17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一种治疗腰椎肩盘突出症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9459A (zh) * 2009-06-16 2009-11-18 康静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706749A (zh) * 2015-03-20 2015-06-17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一种治疗腰椎肩盘突出症的中药组合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0109A (zh) * 2016-05-13 2016-07-20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一种缓解人体肌肉疼痛的盐包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0654B (zh) 一种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0165B (zh)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5537A (zh) 一种治疗腰腿痛的外用中成药及其用途
CN102648946A (zh) 熥敷热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3883A (zh) 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增生的膏药
CN104306495B (zh)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295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
CN106177860A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089B (zh) 一种降脂溶栓的中草药
CN103263601B (zh) 一种加速骨折手术后愈合速度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5213906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013A (zh) 一种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138A (zh)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3058A (zh) 一种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8681A (zh) 一种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与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587A (zh) 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467A (zh) 一种治疗腰背筋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6450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CN102836364A (zh)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湿热痹清丸
CN101757469B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8200B (zh) 一种专治颈椎病的外敷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9592A (zh)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6344896A (zh) 一种治疗风湿病、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
CN106215165A (zh) 一种用于治疗风寒瘀血内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832845A (zh) 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