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8452A -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8452A
CN105168452A CN201510655102.1A CN201510655102A CN105168452A CN 105168452 A CN105168452 A CN 105168452A CN 201510655102 A CN201510655102 A CN 201510655102A CN 105168452 A CN105168452 A CN 105168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grams
p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551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振霞
张晓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551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84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8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84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圆叶锦葵根、峨参、龟甲、二色补血草、血风藤、红花寄生、红刺玫根、红皮、牛肝菌、洋虫。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提供了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临床证实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疗效肯定,无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科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发生率约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20%,是临床上慢性疼痛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表现主要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触诱发痛等,并且以肢体末端对称性发作、夜间加重为特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定论,也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本发明人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研制了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以期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圆叶锦葵根20~30份、峨参15~25份、龟甲15~25份、二色补血草10~20份、血风藤10~20份、红花寄生30~50份、红刺玫根9~15份、红皮3~9份、牛肝菌6~12份、洋虫1~2份。
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圆叶锦葵根:甘、温。益气止汗,利水通乳,托毒排脓。主治倦怠乏力,内脏下垂,肺虚咳嗽,自汗盗汗,水肿,乳汁不足,崩漏,痈疽难溃,或溃不收口。
峨参:甘、辛、微温,归脾、胃、肺经。益气健脾,活血止痛。主治脾虚腹胀,乏力食少,肺虚咳嗽,体虚自汗,老人夜尿频数,气虚水肿,劳伤腰痛,头痛,痛经,跌打瘀肿。
龟甲:甘、寒,归肾、肝、心经。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主治肝肾阴虚所至的阴虚阳亢、阴虚内热、阴虚风动证;肾虚筋骨痿弱;阴血亏虚之惊悸、失眠、健忘。
二色补血草:甘、微苦、平。补益气血,散瘀止血。主治病后体弱,胃脘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血尿,痔血。
血风藤:甘、温。补气补血,舒筋活络。主治气血亏损,月经不调,风湿筋骨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
红花寄生:辛、苦,平。祛风湿,强筋骨,活血解毒。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胃痛,少乳,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红刺玫根:苦、涩、寒。活血通络。主治关节炎,颜面神经麻痹。
红皮:微温、辛。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牛肝菌:微甘,温。消食和中,祛风通络。主治食少腹胀,腰痛疼痛,手足麻木。
洋虫:温中理气,活血止痛。主治心胃气痛,腹胀吐泻,跌打损伤,半身不遂,肢体痿痹,劳损咳嗽,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属中医学“痹证”“血痹”范畴。其发病多因病久入络,燥热耗伤气阴,气阴两虚,导致脉络瘀阻,引起肢体疼痛、麻木不仁、四末厥冷等症。辨证多属气阴亏虚,瘀血阻络,虚实夹杂之证。本发明采用圆叶锦葵根、峨参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龟甲滋阴养血,益肾健骨;二色补血草、血风藤补气补血,舒筋活络;红花寄生祛风活血,强筋健骨;红刺玫根、红皮活血通络;牛肝菌消食和中,祛风通络;洋虫搜剔入络之顽邪。诸药配合,共达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效。
优选的,所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圆叶锦葵根23~27份、峨参18~22份、龟甲18~22份、二色补血草13~17份、血风藤13~17份、红花寄生35~45份、红刺玫根11~13份、红皮5~7份、牛肝菌8~10份、洋虫1~2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圆叶锦葵根25份、峨参20份、龟甲20份、二色补血草15份、血风藤15份、红花寄生40份、红刺玫根12份、红皮6份、牛肝菌9份、洋虫1.5份。
所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可以采用现有中药制剂技术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例如可以将上述组分采用水煎得到水煎剂,还可以通过其它现有中药制剂技术将所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片剂、水蜜丸、胶囊剂、散剂、膏剂、口服液、颗粒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提供了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临床证实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疗效肯定,无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1一般资料
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42-72岁,平均(52.2±8.5)岁;病程平均(10.3±4.9)年。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43-75岁,平均(52.1±9.4)岁;病程平均(10.7±4.1)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主要并发症及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采用WHO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国际协作研究WHOPNTF的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联盟.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5-6.)。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伴有:①肢体远端特别是下肢皮肤的烧灼样疼痛、自发性疼痛及痛觉过敏等,还常伴有其他感觉过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②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NCV)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减慢,包括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③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患。
3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降糖、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水煎剂,组成如下:
圆叶锦葵根25克、峨参20克、龟甲20克、二色补血草15克、血风藤15克、红花寄生40克、红刺玫根12克、红皮6克、牛肝菌9克、洋虫1.5(研末冲服)克,按照常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水煎剂,每人每日一剂。
4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1993:215.)拟定。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明显恢复;②有效:临床症状减轻,体征基本恢复;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无改变。
4.2结果:经8周治疗,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9.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圆叶锦葵根30克、峨参25克、龟甲25克、二色补血草20克、血风藤20克、红花寄生50克、红刺玫根15克、红皮9克、牛肝菌12克、洋虫(研末冲服)2克,按照常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水煎剂,每人每日一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圆叶锦葵根27克、峨参22克、龟甲22克、二色补血草17克、血风藤17克、红花寄生45克、红刺玫根13克、红皮7克、牛肝菌10克、洋虫(研末冲服)2克,按照常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水煎剂,每人每日一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圆叶锦葵根25克、峨参20克、龟甲20克、二色补血草15克、血风藤15克、红花寄生40克、红刺玫根12克、红皮6克、牛肝菌9克、洋虫1.5(研末冲服)克,按照常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水煎剂,每人每日一剂。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圆叶锦葵根23克、峨参18克、龟甲18克、二色补血草13克、血风藤13克、红花寄生35克、红刺玫根11克、红皮5克、牛肝菌8克、洋虫(研末冲服)1克,按照常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水煎剂,每人每日一剂。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圆叶锦葵根20克、峨参15克、龟甲15克、二色补血草10克、血风藤10克、红花寄生30克、红刺玫根9克、红皮3克、牛肝菌6克、洋虫(研末冲服)1克,按照常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水煎剂,每人每日一剂。

Claims (4)

1.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
圆叶锦葵根20~30份、峨参15~25份、龟甲15~25份、二色补血草10~20份、血风藤10~20份、红花寄生30~50份、红刺玫根9~15份、红皮3~9份、牛肝菌6~12份、洋虫1~2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
圆叶锦葵根23~27份、峨参18~22份、龟甲18~22份、二色补血草13~17份、血风藤13~17份、红花寄生35~45份、红刺玫根11~13份、红皮5~7份、牛肝菌8~10份、洋虫1~2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
圆叶锦葵根25份、峨参20份、龟甲20份、二色补血草15份、血风藤15份、红花寄生40份、红刺玫根12份、红皮6份、牛肝菌9份、洋虫1.5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质量比例的中药组分制备成水煎剂、片剂、水蜜丸、胶囊剂、散剂、膏剂、口服液、颗粒剂。
CN201510655102.1A 2015-10-12 2015-10-12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Pending CN1051684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5102.1A CN105168452A (zh) 2015-10-12 2015-10-12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5102.1A CN105168452A (zh) 2015-10-12 2015-10-12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8452A true CN105168452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891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5102.1A Pending CN105168452A (zh) 2015-10-12 2015-10-12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845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1425A (zh) * 2008-05-19 2008-11-12 河南省新四方制药有限公司 消渴通脉制剂及质量控制方法
CN101361821A (zh) * 2008-10-10 2009-02-11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6456A (zh) * 2007-09-26 2009-04-01 北京绿源求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
CN101530593A (zh) * 2008-03-13 2009-09-16 北京绿源求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糖尿病肢体麻木的中药
CN101584772A (zh) * 2009-06-23 2009-11-25 方朝晖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6456A (zh) * 2007-09-26 2009-04-01 北京绿源求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
CN101530593A (zh) * 2008-03-13 2009-09-16 北京绿源求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糖尿病肢体麻木的中药
CN101301425A (zh) * 2008-05-19 2008-11-12 河南省新四方制药有限公司 消渴通脉制剂及质量控制方法
CN101361821A (zh) * 2008-10-10 2009-02-11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84772A (zh) * 2009-06-23 2009-11-25 方朝晖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3587B (zh) 一种治疗脾胃虚寒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14286A (zh) 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1512B (zh)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77366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药物
CN103520670A (zh) 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94030B (zh) 一种治疗肝郁脾虚的中药组合物
CN103463588B (zh) 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CN103610831B (zh) 一种治疗颈肩痛的中药
CN102626509B (zh)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
CN102294000A (zh) 一种治疗胃脘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69185B (zh) 一种治疗心脾两虚型癫证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05168452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3877390A (zh) 一种治疗风湿热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536673B (zh) 兼具强力增强免疫力的消积退热止咳喘外用散及其应用
CN103736031A (zh) 一种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1884738A (zh)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51624B (zh) 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3585372B (zh) 一种治疗脑性瘫痪的中药制剂
CN103393883B (zh) 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
CN107714836A (zh) 一种治疗呃逆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1163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6166275A (zh) 一种治疗慢性颈椎病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8573B (zh) 一种治疗脾胃虚寒型眼流泪瘙痒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5853882A (zh) 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5412484A (zh) 一种治疗关节疼痛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