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8411A -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8411A
CN105168411A CN201510650677.4A CN201510650677A CN105168411A CN 105168411 A CN105168411 A CN 105168411A CN 201510650677 A CN201510650677 A CN 201510650677A CN 105168411 A CN105168411 A CN 105168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tex
parts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chinese medicinal
ramulus cinnamo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506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506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84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8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8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丁榔皮0.1-0.5份,蛇婆0.2-0.7份,川乌0.5-0.8份,金银花2-4份,当归3-7份,续断2-6份,桂皮10-14份,川芎6-12份,瓦楞子2-4份,紫荆皮1-5份,红花油0.2-0.4份。本发明具有治疗肩周炎止痛、舒筋活血和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功效,本发明原料药源易得,成本低廉,所选原料多为药性平和之物,长期使用也不会给使用者增加经济和身体上的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病因:1.肩部原因(1)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2)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3)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4)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2.肩外因素: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临床表现:1.肩部疼痛: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3.怕冷: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在现有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专利中,申请公布号CN104173990A(申请号201410449051.2)公开了一种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成和重量为:芍药10克,知母15克,麻黄9克,黄柏10克,制附子9克,川牛膝20克,苍术10克,桂枝15克,薏苡仁35克,生姜20克。
目前,我国市场上有多种治疗肩周炎产品,但是还没有较成熟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药物,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及其他激素的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药物,无任何毒害成分,属于天然纯中药产品,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的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具有治疗肩周炎止痛、舒筋活血和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功效,本发明原料药源易得,成本低廉,所选原料多为药性平和之物,长期使用也不会给使用者增加经济和身体上的负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丁榔皮0.1-0.5份,蛇婆0.2-0.7份,川乌0.5-0.8份,金银花2-4份,当归3-7份,续断2-6份,桂皮10-14份,川芎6-12份,瓦楞子2-4份,紫荆皮1-5份,红花油0.2-0.4份。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丁榔皮0.2-0.4份,蛇婆0.3-0.6份,川乌0.6-0.7份,金银花2.5-3.5份,当归4-6份,续断3-5份,桂皮11-13份,川芎8-10份,瓦楞子2.5-3.5份,紫荆皮2-4份,红花油0.25-0.35份。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更为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丁榔皮0.3份,蛇婆0.45份,川乌0.65份,金银花3份,当归5份,续断4份,桂皮12份,川芎9份,瓦楞子3份,紫荆皮3份,红花油0.3份。
上述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紫荆皮置于铁锅内炒2-6分钟,放凉至室温,研磨成细末过80-120目筛待用(优选过100目筛);
2)将瓦楞子用木棍夹住,在炭火上来回翻动着烤至3-7分钟,晾凉研磨成细末,过120-160目筛待用;
3)将桂皮置于砂锅内,加入桂皮重量0.4-0.8倍的食醋,混匀,加入注射用水,小火煮沸,停火,焖20-40分钟,用漏勺将桂皮取出,药液待用;
4)将丁榔皮、蛇婆、川乌、金银花、当归、续断和川芎清洗3-6遍,捣碎,用40%-50%的酒精浸泡4-6小时,沥去酒精,烤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5)将步骤1)-4)所得物混匀,一边加热一边搅拌至细末完全融化,待细末完全融化后停火,静置5-10小时,得上清液,将红花油放入到上清液中,置于密闭的容器内,上下摇晃10-15下,分装即得。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1)紫荆皮置于铁锅内炒3-5分钟(优选的,紫荆皮置于铁锅内炒4分钟)。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2)在炭火上来回翻动着烤至4-6分钟(优选的,在炭火上来回翻动着烤至5分钟)。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3)加入桂皮重量0.5-0.7倍的食醋(优选的,加入桂皮重量0.6倍的食醋)。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3)焖25-35分钟,用漏勺将桂皮取出(优选的,焖30分钟,用漏勺将桂皮取出)。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4)用43%-48%的酒精浸泡4.5-5.5小时(优选的,用45%的酒精浸泡5小时)。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5)静置6-9小时,得上清液(优选的,静置7.5小时,得上清液)。
最佳使用方法:为使该药达到最佳预防效果,取本品擦于肩周炎病变的地方并用薄膜覆盖,药水会变热药物可经毛汉空深入体内达到治疗肩周炎的功效。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丁榔皮:为山茱萸科梾木属植物椋子木得树皮。药性:苦,平。功用主治:祛风通络,利湿止泻。主治筋骨疼痛,肢体瘫痪,痢疾,水泻腹痛。
蛇婆:为海蛇科海蛇属动物青环海蛇、扁尾蛇属动物半扁尾海蛇、平颏蛇属动物平颏海蛇等多种海蛇的全体。成分:1.青环海蛇蛇毒含海蛇毒a、b。2.半环扁尾海蛇蛇毒含有海蛇神经毒素a、b、c,神经毒素b,还含磷脂酶。3.平颏海蛇蛇毒含磷脂酶,脱氧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等。4.淡灰海蛇蛇毒含淡灰海蛇神经毒素。5.扁尾海蛇蛇毒含磷脂酶A2.6.蓝灰扁尾海蛇蛇毒含有两个长链神经毒素:蓝灰扁尾海蛇蛇毒等。药性:咸,平。功用主治:祛风,除湿,通络,补虚。主治风湿麻痹痛,肌肤麻木,疥癣,皮肤湿痒,小儿营养不良。
川乌: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一般炮制后内服。生川乌酊外用能刺激皮肤,继而产生麻木感,故外用作某些神经痛及风湿的镇痛剂。
金银花: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另外还可增强免疫力、抗早孕、护肝、抗肿瘤、消炎、解热、止血(凝血)、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等,其临床用途非常广泛,可与其它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等40余种病症。
当归:其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续断:中药材续断是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其性温,味苦、辛,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的病症。其中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
桂皮:桂皮适宜腰膝冷痛、阳虚怕冷、风寒湿性关节炎、四肢发凉、胃寒冷痛、食欲不振、呕吐清水、腹部隐痛、肠鸣泄泻、妇女产后腹痛、月经期间小腹冷痛和闭经、慢性溃疡、心动过缓、脉象沉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症者食用,也适合肾虚、遗尿患者食用,益肝肾,通经脉,散风寒,除湿痹,暖腰膝,止呕吐。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乱呕吐,噎膈胸满,膀胱寒疝,腰膝现冷,风湿痹痛及跌损瘀滞等症。
川芎:为伞形科藳木属植物川芎的根茎。成分:根茎含多种内酯:川芎嗪,黑麦草碱或川芎哚,藳木内酯,川芎萘呋内酯,丁基苯酞,双苯酞类,蛇床内酯等。药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用主治: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瓦楞子:又名蚶壳、瓦屋子、血蛤皮、瓦垄蛤皮,为蚶科蚶属动物毛蚶、魁蚶及泥蚶属动物泥蚶的贝壳。药性:质坚,味甘、咸,性平。成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还含有少量磷酸钙及镁、铁、硅酸盐。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具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的功效,用于顽痰久咳,胃痛吐酸,外伤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紫荆皮:紫荆皮,《日华子本草》中记载为豆科植物紫荆的干燥树皮,紫荆又名满条红(《群芳谱》)、乌桑、箩筐树、紫金盘、扁头翁。落叶乔木或大灌木。味苦,平,无毒,活血通经,消肿解毒。治风寒湿痹,妇女经闭、血气疼痛,喉痹,淋疾,痈肿,癣疥,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红花油:成分为丁香罗勒油、水杨酸甲酯、姜樟油、肉桂油、桂皮醛、柠檬醛、冰片。驱风药。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扭伤,外感头痛,皮肤瘙痒。
本发明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注重整体”,既可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又可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后局部疼痛,这是有别于药物预防的一大特点,而且本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完全根据中医中药原理制备而成,更加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丁榔皮0.1份,蛇婆0.2份,川乌0.5份,金银花2份,当归3份,续断2份,桂皮10份,川芎6份,瓦楞子2份,紫荆皮1份,红花油0.2份。
上述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紫荆皮置于铁锅内炒2分钟,放凉至室温,研磨成细末过80目筛待用;
2)将瓦楞子用木棍夹住,在炭火上来回翻动着烤至3分钟,晾凉研磨成细末,过120目筛待用;
3)将桂皮置于砂锅内,加入桂皮重量0.4倍的食醋,混匀,加入注射用水,小火煮沸,停火,焖20分钟,用漏勺将桂皮取出,药液待用;
4)将丁榔皮、蛇婆、川乌、金银花、当归、续断和川芎清洗3遍,捣碎,用40%-50%的酒精浸泡4小时,沥去酒精,烤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5)将步骤1)-4)所得物混匀,一边加热一边搅拌至细末完全融化,待细末完全融化后停火,静置5小时,得上清液,将红花油放入到上清液中,置于密闭的容器内,上下摇晃10下,分装即得。
典型病例一:林XX,女,55岁,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在济南某工地打工,长期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患者在去年秋天在工地做工时不慎淋雨,淋雨后右肩开始疼痛,在药店买几帖膏药,贴过之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之后就并无在意,近日下田务农时右肩再次出现僵硬,麻木感,活动不利,胳膊不能上抬,手不能提重物,去医院经医生诊断为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由于考虑到患者家庭的经济问题,建议使用本发明中药方剂。
使用实施例1所得中药方剂,治疗7天,患者右肩疼痛感有所减轻;使用10天,肩关节处麻木感消失,僵硬感有所改善;继续使用5天,僵硬感完全消失,疼痛基本消失;使用1个月,各项不良症状完全消失,病愈,使用期间无不良反应,停药至今无复发。
实施例2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丁榔皮0.5份,蛇婆0.7份,川乌0.8份,金银花4份,当归7份,续断6份,桂皮14份,川芎12份,瓦楞子4份,紫荆皮5份,红花油0.4份。
上述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紫荆皮置于铁锅内炒6分钟,放凉至室温,研磨成细末过120目筛待用;
2)将瓦楞子用木棍夹住,在炭火上来回翻动着烤至7分钟,晾凉研磨成细末,过160目筛待用;
3)将桂皮置于砂锅内,加入桂皮重量0.8倍的食醋,混匀,加入注射用水,小火煮沸,停火,焖40分钟,用漏勺将桂皮取出,药液待用;
4)将丁榔皮、蛇婆、川乌、金银花、当归、续断和川芎清洗6遍,捣碎,用40%-50%的酒精浸泡6小时,沥去酒精,烤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5)将步骤1)-4)所得物混匀,一边加热一边搅拌至细末完全融化,待细末完全融化后停火,静置10小时,得上清液,将红花油放入到上清液中,置于密闭的容器内,上下摇晃15下,分装即得。
实施例3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丁榔皮0.2份,蛇婆0.3份,川乌0.6份,金银花2.5份,当归4份,续断3份,桂皮11份,川芎8份,瓦楞子2.5份,紫荆皮2份,红花油0.25份。
上述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紫荆皮置于铁锅内炒3分钟,放凉至室温,研磨成细末过90目筛待用;
2)将瓦楞子用木棍夹住,在炭火上来回翻动着烤至4分钟,晾凉研磨成细末,过130目筛待用;
3)将桂皮置于砂锅内,加入桂皮重量0.5倍的食醋,混匀,加入注射用水,小火煮沸,停火,焖25分钟,用漏勺将桂皮取出,药液待用;
4)将丁榔皮、蛇婆、川乌、金银花、当归、续断和川芎清洗4遍,捣碎,用40%-50%的酒精浸泡4.5小时,沥去酒精,烤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5)将步骤1)-4)所得物混匀,一边加热一边搅拌至细末完全融化,待细末完全融化后停火,静置6小时,得上清液,将红花油放入到上清液中,置于密闭的容器内,上下摇晃11下,分装即得。
实施例4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丁榔皮0.4份,蛇婆0.6份,川乌0.7份,金银花3.5份,当归6份,续断5份,桂皮13份,川芎10份,瓦楞子3.5份,紫荆皮4份,红花油0.35份。
上述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紫荆皮置于铁锅内炒5分钟,放凉至室温,研磨成细末过110目筛待用;
2)将瓦楞子用木棍夹住,在炭火上来回翻动着烤至6分钟,晾凉研磨成细末,过150目筛待用;
3)将桂皮置于砂锅内,加入桂皮重量0.7倍的食醋,混匀,加入注射用水,小火煮沸,停火,焖35分钟,用漏勺将桂皮取出,药液待用;
4)将丁榔皮、蛇婆、川乌、金银花、当归、续断和川芎清洗5遍,捣碎,用40%-50%的酒精浸泡5.5小时,沥去酒精,烤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5)将步骤1)-4)所得物混匀,一边加热一边搅拌至细末完全融化,待细末完全融化后停火,静置9小时,得上清液,将红花油放入到上清液中,置于密闭的容器内,上下摇晃14下,分装即得。
典型病例二:邹XX,男,37岁,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症状:患者得肩周炎有1年,起先右肩关节轻痛,后来肩膀开始僵硬,疼痛逐渐加重,连带颈部都有僵硬,疼痛感。肩关节活动范围缩小,穿、脱衣服困难,甚至不能梳头,使用过很多方法治疗效果均不佳。
使用实施例1所得中药方剂,使用3天,患者疼痛感减轻,颈部僵硬感消失;使用7天,患者肩膀僵硬感消失,肩部可以活动自如;使用10天,疼痛感消失,各项不良症状完全好转,病愈;后又使用本发明中药膏剂巩固疗效5天,停药至今无复发。
实施例5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丁榔皮0.3份,蛇婆0.45份,川乌0.65份,金银花3份,当归5份,续断4份,桂皮12份,川芎9份,瓦楞子3份,紫荆皮3份,红花油0.3份。
上述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紫荆皮置于铁锅内炒4分钟,放凉至室温,研磨成细末过100目筛待用;
2)将瓦楞子用木棍夹住,在炭火上来回翻动着烤至5分钟,晾凉研磨成细末,过140目筛待用;
3)将桂皮置于砂锅内,加入桂皮重量0.6倍的食醋,混匀,加入注射用水,小火煮沸,停火,焖30分钟,用漏勺将桂皮取出,药液待用;
4)将丁榔皮、蛇婆、川乌、金银花、当归、续断和川芎清洗4遍,捣碎,用40%-50%的酒精浸泡5小时,沥去酒精,烤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5)将步骤1)-4)所得物混匀,一边加热一边搅拌至细末完全融化,待细末完全融化后停火,静置7.5小时,得上清液,将红花油放入到上清液中,置于密闭的容器内,上下摇晃12下,分装即得。
试验例1实施例5所得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的临床应用:我们随机抽取了400名患者做实验,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女200例,男200例,试验之前,对该人群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实施例5所得中药方剂,对照组其他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药物。
疗效情况判定标准:1、有效,使用本品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效果显著;2、无效,使用本品后,没法对局部和全身进行治疗肩周炎。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精确的统计和数理分析。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表1
表1
结果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能在观察期内达到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效果,但是实验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对照组中还出现了不良反应的病例,所以本发明实施例5所得中药方剂在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由于本品全部选择纯天然中原料经过适当的炮制,使用方便,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也不会对神经系统造成负担,不会导致依赖成瘾。

Claims (10)

1.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丁榔皮0.1-0.5份,蛇婆0.2-0.7份,川乌0.5-0.8份,金银花2-4份,当归3-7份,续断2-6份,桂皮10-14份,川芎6-12份,瓦楞子2-4份,紫荆皮1-5份,红花油0.2-0.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丁榔皮0.2-0.4份,蛇婆0.3-0.6份,川乌0.6-0.7份,金银花2.5-3.5份,当归4-6份,续断3-5份,桂皮11-13份,川芎8-10份,瓦楞子2.5-3.5份,紫荆皮2-4份,红花油0.25-0.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丁榔皮0.3份,蛇婆0.45份,川乌0.65份,金银花3份,当归5份,续断4份,桂皮12份,川芎9份,瓦楞子3份,紫荆皮3份,红花油0.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紫荆皮置于铁锅内炒2-6分钟,放凉至室温,研磨成细末过80-120目筛待用(优选过100目筛);
2)将瓦楞子用木棍夹住,在炭火上来回翻动着烤至3-7分钟,晾凉研磨成细末,过120-160目筛待用;
3)将桂皮置于砂锅内,加入桂皮重量0.4-0.8倍的食醋,混匀,加入注射用水,小火煮沸,停火,焖20-40分钟,用漏勺将桂皮取出,药液待用;
4)将丁榔皮、蛇婆、川乌、金银花、当归、续断和川芎清洗3-6遍,捣碎,用40%-50%的酒精浸泡4-6小时,沥去酒精,烤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5)将步骤1)—4)所得物混匀,一边加热一边搅拌至细末完全融化,待细末完全融化后停火,静置5-10小时,得上清液,将红花油放入到上清液中,置于密闭的容器内,上下摇晃10-15下,分装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紫荆皮置于铁锅内炒3-5分钟(优选的,紫荆皮置于铁锅内炒4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在炭火上来回翻动着烤至4-6分钟(优选的,在炭火上来回翻动着烤至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加入桂皮重量0.5-0.7倍的食醋(优选的,加入桂皮重量0.6倍的食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焖25-35分钟,用漏勺将桂皮取出(优选的,焖30分钟,用漏勺将桂皮取出)。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用43%-48%的酒精浸泡4.5-5.5小时(优选的,用45%的酒精浸泡5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静置6-9小时,得上清液(优选的,静置7.5小时,得上清液)。
CN201510650677.4A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1684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0677.4A CN105168411A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0677.4A CN105168411A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8411A true CN105168411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891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0677.4A Pending CN105168411A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8411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7946A (zh) * 2008-06-24 2008-11-05 孙兆印 一种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膏药及其生产方法
CN104173990A (zh) * 2014-08-30 2014-12-03 孔德龙 一种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配方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7946A (zh) * 2008-06-24 2008-11-05 孙兆印 一种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膏药及其生产方法
CN104173990A (zh) * 2014-08-30 2014-12-03 孔德龙 一种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配方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荣宗等编著: "《伤骨科临床实用方选》", 30 September 199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4166B (zh) 一种治疗小儿皮炎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2552637B (zh) 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14216A (zh) 一种治疗骨关节、软组织疾病疼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13732A (zh)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75845A (zh)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外用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1095907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中成药
CN107412491A (zh) 一种骨质增生外用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8833B (zh)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3432426B (zh) 一种治疗神经性肌肉萎缩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1312A (zh) 一种专治牛皮癣的外用药物
CN105311559A (zh) 一种治疗肩周炎药酒
CN101129511A (zh)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
CN101129884A (zh)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成药
CN104940863A (zh)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敷膏
CN105168411A (zh)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型肩周炎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3295A (zh)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
CN104644868A (zh) 一种治疗由风湿热引起的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CN101085312A (zh) 一种治疗甲亢的中药
CN105664056A (zh) 一种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
CN105055789A (zh) 一种缓解软组织损伤疼痛的中药熏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8629A (zh)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1905000B (zh) 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产品配方、药丸制作方法以及药酒
CN103638506B (zh)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
CN104826077A (zh) 一种用于银屑病膝关节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843A (zh) 骨伤愈后舒筋通络制剂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