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4615A - 中文字输入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中文字输入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4615A
CN105164615A CN201480006629.5A CN201480006629A CN105164615A CN 105164615 A CN105164615 A CN 105164615A CN 201480006629 A CN201480006629 A CN 201480006629A CN 105164615 A CN105164615 A CN 105164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acters
radicals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dictionaries
w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66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雄熙
李官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daluru KK
Original Assignee
Pandaluru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daluru KK filed Critical Pandaluru KK
Publication of CN105164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46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8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rient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 G06F3/0236Character input methods using selection techniques to select from displayed i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多个代表部首键,各个显示至少一个代表部首;一般部首键单元,对应于由所述多个代表部首键中一个输入的一个代表部首,将设定的多个一般部首各个显示在多个一般部首键;智能键单元,对应于由用户选择输入的一个代表部首或者一个一般部首,将设定的多个智能字各个显示在多个智能键;且按键单元,包括多个通常键;输入确认单元,从所述按键单元中识别用户选择的按钮键;且中文字生成单元,利用对应于经所述输入确认单元识别的按钮键的所述代表部首或者所述一般部首或者智能字生成中文字。

Description

中文字输入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输入中文字(中国文字)的按键(keypad)、触摸板(touchpad)、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IPTV等中文字输入装置及输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发展及通信仪器的发展,利用电脑及移动的时间更增加,并且随之被要求更快地输入文字的方法。
中文字相比韩语、日语、英语等要输入的部首多,且部首的结合形态多样,使利用键盘的输入难且复杂。现在在移动终端中输入中文字的方法具有将输入的汉字的发音标记由英语输入,且选择符合输入英文字发音的汉字的方式,以及如同韩语直接输入中文字的方式,由活用笔顺的“五笔字型”或者活用部首的“部首组合型”等方式。
其中,将英文字按照发音标记输入,输入中文字的方式主要被使用,但是这是中国人学中文字时,用汉语拼音学发音的原因。
但是,与韩国小学一年级便可通过韩语键盘全部输入不同,在中国每一年级以读300字的中文字水准教育,到六年级可读1,800字的中文字,所以不能阅读其外的更多中文字,并且随之利用英文字输入中文字也存在着问题。还有,中国语的音只存在418个。就算由418个音输入42,174(康熙字典1716年)个汉字,但是由于每个音平均显示成100个字,所以事实上要从这100个同音字中选择查找用户所需的一个字十分不方便。
并且,虽然已有了在电脑键盘组合部首输入中文字的现有方法(例如,专利第0407555号和第0344947号、第0444747号),但是其大小是202键,所以在使用上存在问题点。尤其是在如同智能手机的小型仪器使用时是不方便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组合键的中文字输入装置及输入方法,可快速且容易地输入中文字。
技术方案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特征,中文字输入装置包括:多个代表部首键,各个显示至少一个代表部首;一般部首键单元,对应于由所述多个代表部首键中一个输入的一个代表部首,将设定的多个一般部首各个显示在多个一般部首键;智能键单元,对应于由用户选择输入的一个代表部首或者一个一般部首,将设定的多个智能字各个显示在多个智能键;且按键单元,包括多个通常键;输入确认单元,从所述按键单元中识别用户选择的按钮键;且中文字生成单元,利用对应于经所述输入确认单元识别的按钮键的所述代表部首或者所述一般部首或者智能字生成中文字。
显示在所述多个代表部首键的所述代表部首的个数和由所述一般部首键单元显示在所述多个一般部首键的所述一般部首的个数之和是189个或者是214个。
所述多个代表部首键被构成为分别显示第一代表部首及第二代表部首,且所述第一代表部首被输入用来选择相应的所述代表部首键,且所述第二代表部首被输入用来同时选择所述多个通常键中设定的一个和相应的代表部首键。
所述多个代表部首键是26个,且所述多个一般部首键是6个,且所述智能键单元的智能键由10个构成。
所述10个智能键中一个是智能字9个以上时当前未显示的其他智能字显示在9个智能键中至少一个。
按照本发明,中文字输入装置还包括:多个组合键,各个显示按照部首排列组合的种类,并且所述中文字生成单元利用至少一个所述代表部首和至少一个所述一般部首中至少一个和所述组合种类中至少一个生成中文字。
并且,所述中文字生成单元将一个代表部首或者一个一般部首生成中文字,或者将至少2个代表部首或者至少2个一般部首按照一个所述组合的种类组合生成中文字,或者至少一个代表部首和至少一个一般部首按照一个所述组合的种类组合生成中文字。
所述组合的种类包括:将部首按水平排列组合的至少一个水平排列组合;将部首按垂直排列组合的至少一个垂直排列组合;和显示除了水平排列及垂直排列的其他排列组合的至少一个其他排列组合。
所述多个组合键由3个组合键构成,并且所述3个组合键中,在第一组合键显示对于一个所述水平排列组合的形状,且在第二组合键显示对于一个所述垂直排列组合的形状,并且在第三组合键显示对于一个所述其他排列组合的形状。
所述多个组合键,还包括第四组合键,并且在所述第四组合键显示重复防止组合的形状,将相同的多个部首组合成所述第一至第三组合中的一个,显示生成的中文字和其他中文字。
按照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中文字输入方法包括:代表部首输入步骤,确认显示在多个代表部首键各个的至少一个代表部首中,有关用户选择的一个代表部首的输入;一般部首显示步骤,将对应于用户选择的一个所述代表部首所设定的多个一般部首分别显示在多个一般部首键;一般部首输入步骤,确认显示的所述多个一般部首中,有关用户选择的一个一般部首的输入;智能字显示步骤,将对应于所述一个代表部首的输入确认或者所述一个一般部首的输入确认所设定的多个智能字,分别显示在多个智能键;且智能字输入步骤,在各个显示在所述多个智能键的智能字中,将用户选择的一个智能字输入成中文字。
按照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中文字输入方法还包括:执行所述代表部首输入部首和所述一般部首输入步骤中一个后,选择多个通常键中设定的一个通常键,中文字的生成完成输入。
或者,按照本发明,中文字输入方法,还包括:组合种类输入步骤,确认显示在多个组合键各个的部首排列的组合种类中,用户选择的一个组合种类的输入;代表部首组合步骤,确认对于2以上代表部首的连续输入之后,确认有关用户选择的一个组合种类的输入时,将所述2以上的代表部首按照所述一个组合种类的排列进行组合,并且将组合的文字用中文字输入;一般部首组合步骤,确认对于2以上一般部首的连续输入之后,确认有关用户选择的一个组合总类的输入时,将所述2以上的一般部首按照所述一个组合种类的排列进行组合,并且将组合的文字用中文字输入;且复合部首组合步骤,确认对于至少一个代表部首的输入,且确认对于至少一个一般部首的输入之后,确认有关用户选择的一个组合种类的输入时,将所述至少一个代表部首和所述至少一个一般部首按照输入被确认的所述组合种类的排列进行组合,并且将组合的文字用中文字输入。
并且,按照本发明,中文字输入方法,还包括:将对应于选择的所述一个代表部首所设定的多个一般部首与至少一个必须字一起显示在所述多个一般部首键中至少一个,并且在显示的所述至少一个必须字中,确认有关用户选择的一个必须字的输入,并且将所述一个必须字用中文字输入,并且,这时,所述一般部首组合步骤,在至少一个一般部首和一个必须字及一个组合种类的输入被确认时,将所述至少一个一般部首和所述一个必须字按照所述一个组合种类的排列进行组合,且将组合的文字用中文字输入。
技术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用户利用代表部首键、一般部首键及组合键,可容易、快速地输入中文字。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显示中文字输入装置的适用示例。
图2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中文字输入装置的区块构成图。
图3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中文字输入装置显示按键单元的概念结构。
图4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按键单元显示按钮键的布置结构。
图5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单元的构成图。
图6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显示按键单元实际适用在移动终端的状态。
图7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显示中文字输入方法。
图8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中文字输入装置的区块构成图。
图9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中文字输入装置显示按键单元的概念结构。
图10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按键单元显示组合键单元及组合键的形象。
图11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按键单元显示按钮键的布置结构。
图12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显示中文字输入方法。
图13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中文字输入方法的具体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使本发明的技术人员方便的实施。但是,本发明可由多种相异的形态,且不限于这里说明的实施例。还有,为了在图明确地说明本发明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且通过整个说明书对于相似的部分附了类似的图面符号。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中文字输入装置及输入方法。
图1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显示中文字输入装置的适用示例。如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文输入装置可以是与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一同使用的用户输入手段键盘10。在这种情况下,键盘的中文字按键(属于以下的按键单元)由软件式体现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被显示。或者键盘的中文字按键将部分按钮键由硬件式构成,且将其他部分按钮键可体现为触屏上的图像或者图形用户界面。
还有,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文字输入装置可以是移动终端20。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20的中文字按键是由软件式体现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显示在移动终端20的画面上。对此,用户用手指或者触屏笔等触摸,在画面上显示所需的中文字。一方面,对于中文字键盘的程序在生产移动终端20时被搭载,或者用户从网络服务器21下载安装或者存储在存储介质22从而安装在移动终端20。
并且,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文字输入装置可以是智能电视30。在这种情况下,智能电视30的中文字按键是由软件式体现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或者图像显示在智能电视30的画面上。对此,用户用手指或者触屏笔等触摸或者遥控器或者其他输入手段等选择表示在智能电视30键盘的按钮键在智能电视的画面或者遥控器显示所需的中文字。
并且,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文字输入装置可以是电脑显示器40。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器40的中文字按键是由软件式体现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或者图像显示在显示器40的画面上。对此,用户用手指或者触屏笔等触摸或者鼠标或者键盘等选择显示在显示器40键盘的按钮键,在显示器显示所需的中文字。一方面,显示在移动终端20或者电脑的显示器的对于中文字键盘的程序在生产移动终端20时被搭载,或者用户从网络服务器41下载安装或者存储在存储介质22之后,安装在移动终端20或者电脑等。
所述网络服务器21、41是将为了中文字按键及中文字输入的程序安排的网络服务器,或者提供对于NAVER等网站或者聊天室或者文字短信服务器等文字输入服务的网络服务器。
一方面,虽然上述的实施例说明了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中文输入装置以键盘10、移动终端20、智能电视30或电脑显示器40为一个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适用于用户可输入的所有种类的输入装置。另一方面,按照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文字输入装置可体现为由一体构成的一个输入装置,但是也可体现为复合的装置。例如,网络服务器支援中文字输入功能时,在网络服务器将用户的显示器或者移动终端的画面中文字键盘显示为GUI或者图像等,且用户通过选择或者触摸中文字键盘等输入部首等确认此,且生成中文字,在网页(或者wap页面)上显示中文字。照此情况,复合装置包括网络服务器和电脑显示器(或者移动终端)构成。
以下参考图2说明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中文字输入装置的构成。图2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文字输入装置的区块构成图。
如图2所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中文字输入装置包括按键单元100、输入确认单元200和中文字生成单元300,且必要时还可包括画面显示单元400构成。
按键单元100具备用户可输入中文字及其他命令的按钮键。具体地,按键单元100包括多个按钮键,且各按钮键区分为代表部首键单元110、一般部首键单元120、智能键单元130及通常键单元140。
按键单元100对于用户按的按钮键发生电信号,且这时的电信号按照按钮键的种类不同。构成按钮键100的各构成(110至140)参考图3至6在以下进行详细地说明。
输入确认单元200接收从按键单元100输入的电信号,且辨别电信号,并且通过此识别中文字的部首(代表部首及一般部首)或者字或者智能键单元130的智能键或者通常键单元140的按钮键。输入确认单元200按照电信号的种类识别部首(代表部首及一般部首),或者识别字或者识别智能键的种类或者存储可识别通常键单元140的按钮键种类的识别表(未示出),并且通过识别表执行接收的电信号对应的识别动作。输入确认单元200识别到对应于电信号的部首或者字或者智能键或者通常键单元140的按钮键,将识别的结果提供到中文字生成单元300。
中文字生成单元300按照从输入确认单元200接收的部首或者字或者智能键或者通常键单元140的按钮键生成中文字,提供给画面显示单元400。由中文字生成单元300的中文字生成操作将参考以下图7及表1进行详细地说明。
画面显示单元400按照中文字生成单元300的输出将中文字显示在画面上。
以下参考图3至图6将说明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按键单元100的构成。
以下参考图3,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将说明在中文字输入装置通过按键单元(即,键盘)的按钮键布置结构和按钮键显示的部首或者字,还有对于操作顺序的概念。图3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中文字输入装置显示按键单元的概念结构。
在说明之前,经本发明整体叙述的用语部首是构成中文字的文字最小单位,其自身成为一个中文字。
如图3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文字输入装置的按键单元100包括代表部首键单元110、一般部首键单元120、智能键单元130和通常键单元140。
代表部首键单元110由N个按钮键(以下叫“代表部首键”)构成,且各代表部首键显示两个部首(第一及第二代表部首),且用户选择(按、触摸、点击等)时显示的两个部首显示在画面上。因此,代表部首键单元110显示(2×N)个部首。以下,经代表部首键显示的(2×N)个部首统称为“代表部首”。其中,N个按钮键由软件体现的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由硬件体现。一方面,N个代表部首键中至少一个代表部首键可显示一个代表部首,且选择相应的按钮键时显示的一个代表部首显示在画面上。
一般部首键单元120由K个按钮键(以下称“一般部首键”)构成,并且各一般部首键显示一个部首,且用户选择(按、触摸、点击等)时显示的一个部首显示在画面上。以下由一般部首键显示的部首统称为“一般部首”。其中,K个按钮键由软件体现的图形用户界面体现,或者由硬件体现。
一般部首键单元120掌握经用户选择的一个代表部首,且将对应于用户选择的代表部首设定的最多K个一般部首,分别显示在K个一般部首键。即,K个一般部首键,根据经用户选择所显示的代表部首,来显示最多K个不同的一般部首。因此,一般部首键单元120显示从最少(2×N)个的一般部首到最多(2×N)K个一般部首。
一方面,现在一般使用中的中文字的部首是214个,并且最近的趋势是减少到189个。但是,现在事实上主要使用214个部首,所以以下以中文字的部首为214个进行说明。当然,作为从业者通过以下的说明可容易地理解对于中文字的部首为189个的情况,所以对于部首是189个情况的说明给予省略。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文字输入装置显示214个部首,可使用户选择性地选择214个部首。为此,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按键单元100通过代表部首键单元110和一般部首键单元120,将214个部首中至少一个按照用户的选择显示在画面上。
最终,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文字输入装置显示出214个部首,由通过代表部首键单元110显示的(2×N)个代表部首,和通过一般部首键单元120显示的最少(2×N)个的一般部首到最多(2×N)×K个一般部首构成。换句话说,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的代表部首是(2×N)个,且一般部首是214-(2×N)个。
还有,一般部首键单元120在K个一般部首键中未显示一般部首的按钮键可附加显示不是部首的字中组合必要的字(以下称“必须字”)。
智能键单元130由M个按钮键(以下称“智能键”)构成,并且M个智能键各个显示了除代表部首、一般部首的一个中文字(以下称“智能字”),并且选择相应的智能键时,显示标记在相应的智能键的中文字(智能字)。理想的,多个智能字按照M个智能键中使用的次数排列,且使用次数最多的智能字位于最左端比较合适。其中,M个智能键由软件体现的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由硬件体现。智能键单元130掌握经用户选择的一个代表部首或者一般部首,且将对应于用户选择的代表部首或者一般部首所设定的多个智能字显示在各个M个智能键。
通常键单元140是形成在通常键盘的按钮键,包括空格(space)按钮键、移位按钮键、语言、数字、记号等变换的变换按钮键等。其中,移位按钮键属于显示箭头(↑)形象的按钮键141。移位按钮键将选择显示在代表部首的两个代表部首中,形成在按钮键上面的第二代表部首时,被使用。其中,通常键单元140的按钮键体现为由软件体现的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由硬件体现。
一方面,在图3示出了通常键单元140位于按键单元的下端,且代表部首键单元110位于就在通常键单元140上方,并且一般部首键120位于代表部首键单元110上,且智能键单元130位于一般部首键单元120的布置结构,但是各单元(110至140)的布置不限于此,且按照制作人可自由地布置。
以下,按照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参考图4对按键单元结构的具体化概念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按键单元显示按钮键的布置结构。
如图4示出,代表部首键单元110由26个代表部首键构成,且一般部首键单元120由6个一般部首键构成,并且智能键单元130由10个智能键构成。还有,通常键单元140由包括空格按钮键、移位按钮键的8个按钮键构成。
照此,代表部首键单元110一共显示52个(26×2)代表部首,且一般部首键单元120可显示从最少52×1(一共52个)到最多52×6(一共312个)的部首,但是其中,至少显示214-52(一共162)个部首。
一方面,作为其他示例,将一般部首键设为6个,代表部首键可至少16个,且一般部首键是7个,代表部首键可至少14个。并且将代表部首键设为26个时,一般部首键可最少4个,且将代表部首键设为20个时,一般部首键可最少5个。
照此,调整一般部首键和代表部首键的个数来自由地表现214个部首。
以下参考图5,对图4中示出的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单元排列结构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单元的构成图。如图5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按键单元100包括由26个代表部首键形成的代表部首键单元110和,由6个一般部首键形成的一般部首键120和,由10个形成的智能键单元130和,由8个按钮键形成的通常键单元140。在智能键单元130的10个智能键中,箭头模样的智能键具有当智能字为9个以上时,将当前显示的智能字下一个智能字显示在智能键的功能。
在代表部首键单元110中,26个代表部首键各个显示4个部首(1、2、3、4)。其中,图面符号1是显示在左侧上端的部首,且图面符号2是显示在左侧下端的部首,并且图面符号3是显示在右侧上端的部首,且4是显示在右侧下端的部首。
部首1作为显示在代表部首键的2个代表部首中的一个,当通常键单元140的移位通常键141和相应的代表部首键一起选择时,被显示在画面上。此外,部首2作为显示在代表部首键的两个代表部首中的另一个,在不使用移位通常键141,选择相应的代表部首键时,被显示在画面上。
部首3及部首4是显示在一般部首键单元120的6个一般部首键中一个的一般部首。在这种情况下,部首3及部首4是显示在6个一般部首键中最前端(从按键单元左侧上端角附近)的一般部首。当用户选择代表部首1时,部首3被显示在一般部首键单元120,且当用户选择代表部首2时,部首4被显示在一般部首键单元120。
显示在一般部首键单元120的一般部首,是用户通过26个代表部首键中一个选择一个代表部首时,关于被选择的一个代表部首所设定的一般部首,显示至少一个或者最多6个。当然,这时显示的一般部首中的一个被显示在代表部首键。
关于代表部首显示在一般部首键单元120的一般部首包括与代表部首类似形象的部首,或者将代表部首作为部首或者代表部首的形状(模样)。当然,这些代表部首和一般部首的关系可由制作者任意变更。
一方面,如图5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可将代表部首便跟为A、B、C等。即,如同A,在代表部首键只标记两个代表部首,或者如同B,在代表部首键将两个代表部首及其发音用英文并记(标记)。并且如同C,在代表部首键可并记两个以上涉及各代表部首的一般部首。其外,如代表部首键111,在代表部首键可并记2个代表部首1、2和涉及代表部首1的一个一般部首及涉及代表部首2的两个一般部首。换句话说,显示在代表部首键的一般部首可并记0个以上,且涉及代表部首1、2的一般部首的个数可不同地并记。
其中,图5示出的按照按键单元100的按钮键布置结构的代表部首和关于代表部首的一般部首(包括必须字)的一个示例如下表1。
表1
在所述表1“下”是第一代表部首,且“上”是第二代表部首。在表1,按行记载的中文字是关于代表部首的一般部首或者一般部首和必须字,且按列记载的中文字是形成在按键单元100的代表部首键的代表部首。一方面,在表1,没有记载中文字的格子是因没有实质性对应的部首或者必须字,所以没有记载,并且虽然有实际对应的部首或者必须字,但是省略了。
并且,图5示出的按照按键单元100的按钮键布置结构的代表部首及一般部首及智能字的关系如表2。
表2
在所述表2,11a及12a是第一代表部首,且11b及12b是第二代表部首。还有在表2,按行记载的中文字是智能字,且按列记载的中文字是关于代表部首的一般部首或者一般部首及必须字。
一方面,表2只记载了全部代表部首键中的一部分。
如上构成的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单元100,适用于键盘、移动终端、智能电视、显示器等,被用于用户输入手段。作为一个示例,图6示出了将按键单元适用在移动终端的情况。图6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显示按键单元实际适用在移动的状态。
以下参考图7说明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中文字输入方法。其中,中文字输入方法由中文字生成单元300形成。
图7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显示中文字输入方法。如图7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文字输入方法包括代表部首输入方法、一般部首输入方法及智能字输入方法。
代表部首输入方法具有如a-1选择(触屏、点击等)代表部首输入第一代表部首的方法和,如a-2同时选择移位按钮键140和代表部首键输入第二代表部首的方法。
一般部首输入方法具有如b-1选择第一代表部首键后,选择关于代表部首键显示的一般部首键中一个选择一般部首的方法,且如b-2选择第二代表部首键后,选择一般部首键输入一般部首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在一般部首键单元120存在必须字时,利用b-1或者b-2方法可将必须字代替一般部首输入。其中,选择代表部首键之后,将输入关于选择的代表部首键的一般部首键(或者必须字),在画面上显示代表部首键的代表部首之后,代表部首变换成一般部首键(或者必须字)的一般部首被显示。
智能字输入方法具有如c-1选择一个代表部首键,且其后选择关于代表部首键显示的智能键中一个,输入(显示)选择的一个智能键的方法,且如c-2同时选择移位按钮键140和一个代表部首键之后,选择关于选择的代表部首键显示的智能键中一个,输入(显示)选择的一个智能键的方法。并且智能字输入方法具有如c-3选择一个一般部首键之后,选择关于选择的一般部首键显示的智能键中一个,输入(显示)选择的一个智能键的方法。
例如,用户将要输入(显示)岩石的岩时,用户选择代表部首‘石’,在智能键单元130将显示关于‘石’的‘確’、‘岩’、‘碍’、‘碧’、‘拓’等智能字(参考表2)。那么,用户由显示的智能字中选‘岩’,可迅速且容易的输入所需的中文字。
以下,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参考图8至图13说明中文字输入装置及输入方法。
图8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中文字输入装置的区块构成图。如图8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文字输入装置包括按键单元100a、输入确认单元200、中文字生成单元300和画面显示单元400。
按键单元100a具有用户可输入中文字及其他命令的按钮键。具体地,按键单元100包括多个按钮键,且个按钮键区分为代表部首键单元110、一般部首键单元120、智能键单元130、通常键单元140和组合键单元150。
按键单元100a对于用户按的按钮键产生电信号,这时的电信号按照按钮键的种类不同。构成按键单元100a的各构成(110至150)将参考图9至11在下进行详细地说明。
输入确认单元200接收从按键单元100输入的电信号,且辨别电信号,并且通过此识别中文字的部首(代表部首及一般部首)或者字,或者智能键单元130的智能键,或者组合键单元150的组合键,或者通常键单元140的按钮键。输入确认单元200存储可按照电信号的种类识别部首(代表部首及一般部首)或者识别字或者识别智能键的种类或者识别通常键单元140的按钮键种类的识别桌面(未示出),并且通过识别桌面执行对应于接收的电信号的识别动作。输入确认单元200识别到对应于电信号的部首或者字或者智能键或者通常键单元140的按钮键,将识别的结果提供给中文字生成单元300。
中文字生成单元300按照从输入确认单元200接收的部首或者字或者智能键或者通常键单元140的按钮键生成中文字提供给画面显示单元400。在这种情况下,中文字是智能字或者组合字,实质上与智能字和组合字相同。按照中文字生成单元300的中文字生成操作在以下参考图12和图13及表1、2进行详细地说明。画面显示单元400按照中文字生成单元300的输出将中文字显示在画面上。
以下参考图9说明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中文字输入装置通过按键单元100a的按钮键的布置结构及按钮键显示的部首或者字,且对于操作顺序的概念。
图9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中文字输入装置显示按键单元的概念结构。如图9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文字输入装置的按键单元100a包括代表部首键单元110、一般部首键单元120、智能键单元130、通常键单元140和组合键单元150。
照此构成,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按键单元110a的概念结构整体上与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按键单元100a的概念结构类似。仅此,相比第一实施例,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按键单元100a还具有包括组合键单元150的构成。因此,以下仅对于组合键单元150进行说明。
组合键单元130由J个按钮键(以下称‘组合键’)构成,且在J个组合键显示对于部首(代表部首和一般部首中的一个)和必须字的显示组合种类的形象(模样),且使形成对应选择相应的组合键时显示的形象的字组合动作。其中,J个按钮键体现为由软件体现的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由硬件体现。
对于组合种类及形象的一个示例在图10示出。图10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按键单元显示组合键单元及组合键的形象。如图10a示出,组合种类大体是1.水平排列组合,2.垂直排列组合,3.区分为其他排列组合,且附加的还可包括4.重复防止组合。
水平排列组合具体地被分为:由两个部首,或者一个部首和一个字形成的第一水平排列;和由三个部首,或者两个部首(或者字)和一个字(或者部首)形成的第二水平排列。还有,第一水平排列的形象与图10a赋予的图面符号f1的形象相同,且第二水平的形象与图10a赋予的图面符号f2的形象。
垂直排列组合具体地被分为:由两个部首,或者一个或者一个部首和一个字形成的第一水平排列;和由三个部首,或者两个部首(或者字)和一个字(或者部首)形成的第二垂直排列。还有第一垂直排列的形象与图10a赋予的图面符号f3的形象相同,且第二垂直的形象与图10a赋予的图面符号f4的形象。
还有,其他排列组合被分为:部首或者字位于整个字的中心的第一组合、部首或者字位于整个字下端内的第二组合、部首或者字位于整个字上端内的第三组合、部首或者字位于整个字上侧内的第四组合、部首或者字占据整个字上侧和左侧的第五组合、部首或者字占据整个字上侧和右侧的第六组合、部首或者字占据整个字下侧和右侧的第七组合,并且不同的部首或者字布置在整个字的右上侧和左下侧的第八组合。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组合的形象是在图10a图面符号f5赋予的形象,且第二组合的形象是在图10a图面符号f6赋予的形象,并且第三组合的形象是在图10a图面符号f7赋予的形象,且第四组合的形象是在图10a图面符号f8赋予的形象,并且第五组合的形象是在图10a图面符号f9赋予的形象,且第六组合的形象是在图10a图面符号f10赋予的形象,并且第七组合的形象是在图10a图面符号f11赋予的形象,且第八组合的形象是在图10a图面符号f12赋予的形象。
最后,重复防止组合虽然通过相同的部首,或者对于部首和字组合的水平排列组合、垂直排列组合及其他排列组合中的一个组合,也被利用于当显示其他字而不是所需的字时。使相同的部首,或者部首和其组合的重复字中至少一个被显示。重复防止组合的形象是在图10a图面符号f13赋予的形象。
因此,按照图10a,J个组合键一共12个,且需要重复防止组合时,一共13个。
作为其他示例,如图10b示出J个组合键可包括一个水平排列组合键、一个垂直排列组合键、一个其他组合键,被构成3个,并且需要重复防止功能时,还可包括一个重复防止组合键,被构成4个。
其中,一个水平排列组合键的形象预计是在图10a图面符号f1赋予的形象,且一个垂直排列组合键的形象是在图10a图面符号f3赋予的形象,并且一个其他排列组合键的形象是在图10a图面符号f9赋予的形象,且重复防止组合键的形象是在图10a图面符号f13赋予的形象。
以下参考图11,由参考图10说明的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对按键单元100a结构的概念具体化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按键单元显示按钮键的布置结构。
如图11示出,代表部首键单元110由26个代表部首键构成,且一般部首键单元120由6个一般部首键构成,并且智能键单元130由10个智能键构成,且组合键单元150由4个组合键构成。并且,通常键安远140包括空格按钮键、移位按钮键由8个按钮键构成。
照此,代表部首键单元110可一共显示52个(26×2)代表部首,且一般部首键单元120显示最少52×1(一共52个)到最多52×6(一共312个)部首,但是,其中至少显示214-52(一共162)个部首。
在代表部首键单元110中26个代表部首键各个显示4个代表部首1、2、3、4。其中,图面符号1是显示在左侧上端的部首,且图面符号2是显示在左侧下端的部首,并且图面符号3是显示在右侧上端的部首,且4是显示在右侧下端的部首。
部首1作为显示在代表部首键的两个代表部首中的一个,当通常键单元140的移位通常键141和相应的代表部首键一起选择时,被显示在画面上。此外,部首2作为显示在代表部首键的两个代表部首中的另一个,当不使用移位通常键141,选择相应的代表部首键时,被显示在画面上。
部首3及部首4是显示一般部首键单元120的6个一般部首键中一个的一般部首。在这种情况下,部首3及部首4是在6个一般部首键中显示在最前端(在按键单元左侧上端的角落附近)的一般部首。当用户选择代表部首1时部首3被显示在一般部首键单元120,且当用户选择代表部首2时部首4被显示在一般部首键单元120。
显示在一般部首键单元120的一般部首,是用户通过26个代表部首键中的一个选择一个代表部首时,关于被选择的一个代表部首所设定的一般部首,至少显示一个或者最多6个。当然,这时显示的一般部首中一个被显示在代表部首键。
关于代表部首显示在一般部首键单元120的一般部首是与代表部首相似的形象的部首,或者以代表部首为部首,或者包括代表部首的形状(模样)。当然,这些代表部首和一般部首的关系可由制作人任意变更。
一方面,如图11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代表部首键可由A、B、C等变更。即,如同A在代表部首键只标记两个代表部首,或者如同B在代表部首键可并记(标记)两个代表部首及其发音用英文并记。还有,如同C在代表部首键可并记关于个代表部首的一般部首两个以上。其外,如代表部首键111在代表部首键可并记两个代表部首1、2和关于代表部首1的一个一般部首及关于代表部首2的两个一般部首。换句话说,可并记0个以上标记在代表部首键的一般部首,并且可不同地并记关于代表部首1、2的一般部首的个数。
以下,将参考图12及图13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中文字输入方法。其中,中文字输入方法由中文字生成单元300具体地形成。
图12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中文字输入方法。如图12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文字输入方法包括代表部首输入方法、一般部首输入方法、智能字输入方法及组合字输入方法。
代表部首输入方法如a-1及a-2与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代表部首输入方法相同,且一般部首输入方法还如b-1及b-2与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般部首输入方法相同。并且,智能字输入方法如c-1至c-3与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智能字输入方法相同。
组合字输入方法具有如d-1选择一个代表部首键,且其次,选择至少一个代表部首之后选择组合键输入一个组合字的方法,且如d-2选择至少一个代表部首键,且其次,选择至少一个一般部首键之后选择所需的一个组合键输入组合字的方法。
并且,组合字输入方法具有如d-3选择一个一般部首键后,选择至少一个一般部首键之后选择一个组合键输入组合字的方法,且如d-4选择至少一个一般部首后,选择必须字之后选择一个组合键输入所需的组合字的方法。在所述d-1至d-4方法,更换代表部首键、一般部首键和必须字间的输入顺序也无妨。
所述的智能字和组合字实质性是相同的。因此,用户可混用智能字输入方法和组合字输入方法输入中文字。
现在,参考图13说明参考图12说明的中文字输入方法中组合字输入方法,即对于d-1至d-4的具体示例。图13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中文字输入方法的具体示例图。
在图13中,因代表部首键输入的示例及一般部首键输入的示例极为简单,所以示出了组合字输入的示例为中心,并且以图11示出的按钮键布置结构及表1为基准说明。
在图9中,如同a选择‘木’且选择‘字’后,选择第一组合键f1,从而输入胡桃楸杍(或者材)字‘杍’。具体地,用户选择代表部首‘木’时画面上显示‘木’,且其次,用户选择代表部首‘女’时画面上显示‘木’和‘女’。然后用户选择关于‘女’的一般部首‘子’时,‘女’变换成‘子’且画面上显示‘木’和‘子’。最后,用户选择第一组合键f1,从而画面上显示出由‘木’和‘子’水平组合的‘杍’。
如同b,与a相同的方式输入‘木’和‘子’之后选择第二组合键f3,在画面上显示李树的‘李’字。并且,如同c选择代表部首‘木’之后选择代表部首‘口’,且选择代表部首‘力’之后选择第一组合键,从而输入(显示)由‘木’、‘口’及‘力’水平组合的诏书勅字的‘勅’。
相同地,如同d顺序地输入代表部首‘木’三次之后选择第三组合键f3,将输入(显示)‘木’、‘木’及‘木’垂直组合的树木茂密的森字的‘森’。
如同e,选择代表部首‘木’之后输入代表部首‘日’,且其次选择第三组合键f9,将输入(显示)‘木’和‘日’组合的東边東字的‘東’。相同地,如同f选择代表部首‘口’且输入代表部首‘大’,其后选择第三组合键f9将输入(显示)‘口’和‘大’组合的因为因字的‘因’。
但是,如同a及b,虽然由相同地部首形成排列不同时,将组合键按照排列区分可容易地输入所需的中文字,但是由相同地部首形成的具有相同排列时,不易输入。
如此,为了避免对由相同的部首形成的中文字的重复,存在第四组合键即重复防止组合键f13。
如同g,输入代表部首‘一’和代表部首‘大’之后选择第二组合键f3,将显示由‘一’和‘大’形成的天空天字的‘天’。并且,如同h输入代表部首‘一’和代表部首‘大’之后选择第四组合键f13,将显示由‘一’和‘大’形成的父亲夫字的‘夫’。
这些第四组合键由相同部首形成的防止多个中文字的重复,具有可容易输入的功能,同时具有可略式输入的功能。
即,如同i顺序地输入代表部首‘阝’、‘立’、‘日’及‘十’之后选择第一组合键f1,将输入(显示)堵塞障字的‘障’。但是,将此利用第四组合键f13如同j顺序地输入代表部首‘阝’和‘立’之后选择第四组合键f13,将输入(显示)堵塞障字的‘障’。作为其他示例,如同k选择嗲表不守‘立’和‘彡’之后选择第四组合键f13,将输入(显示)光亮彰字的‘彰’。
一方面,输入在所述a至k的部首(或者必须字)的输入顺序由任意的顺序输入也无妨。
如上所述,通过a至k输入中文字,但是输入多个中文字的情况通过l进行说明。如同l,用户将要输入‘子好’时,用户输入代表部首‘女’之后选择关于‘女’的一般部首‘子’,显示将‘女’字变换成‘子’。其后,用户将按提醒对于一个中文字输入完成的第四组合键f13。并且,用户再次输入‘女’之后选择关于‘女’的一般部首‘子’,将‘女’字变换成‘子’,且选择代表部首‘女’。到此为止,画面上显示‘子子女’。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选择第一组合键f1,在‘子子女’中提醒输入完成的第四组合键f13之后组合输入的部首‘子女’生成‘好’。
一方面,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利用组合键的中文字输入装置是没有提醒输入完成的组合键,输入‘子子女’且选择组合键也会掌握没有由‘子子女’形成的汉字,利用除第一个输入的部首的其他部首‘子女’可生成‘好’。并且,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利用组合键的中文字输入装置代替提醒输入完成的第四组合键f13形成通常键单元140的按钮键中一个可利用为输入完成用按钮键(例:空格按钮键等),或者可附加构成另外的输入完成用按钮键。当然,选择代表部首或者一般部首之后经过设定时间,可实现输入字被自动完成。
以下,在图5示出的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单元100的按钮键布置结构中,对形成代表部首键单元110的代表部首的排列原理进行说明。
要使搭载在键盘的代表部首被用户容易记住且便于使用,排列很重要。因此创建了如下的排列原理。
代表部首排列被分为三列,与标准键相同。思想上以人为中心思想和五行(火水木金土)的思想为基本,且功能上考虑到五笔(丶、一、丨、丿、乙)的顺序和部首自身的模样和意思,并且与其他部首组合时考虑位置来进行排列。
1.上方第一列
1)“人”放在键的中心显示人为中心的思想,并将“人”的模样向两边展开的形状作为其他部首的排列基准。
2)丶是五笔的开始,所以放在一列的中间,且象征着由手指段(寸)输入的模样。八是丶笔画增加的部首,主要在上面与其他部首组合的字,所以放在第一列的中间。
3)心是类似忄的形态点丶被增加,且生是人在生活中,心里一直想衣食住的意思,因此将其与心放在一起。
4)第一列的左侧第二、第三及第四代表部首是相应于衣食住的部首。亠是房顶的模样且房顶在房屋的上面,且衣的亠具有类似人的头部分的特点与方的亠相同,被放在一起。
5)冖(盖)和宀(房)具有亠的笔画增加的意思,被放在一起。
6)厂和广是显示空间大的洞或者房的字,所以放在宀(房)附近,且由于厂和广与其他部首组合时在左侧上方组合,所以放在了整个键盘(按键)的该方向。
7)火字的中间是展开人的柴火的模样,所以捆绑在与八字相同的键。并且火的火苗向上攀升的特点,放在了三列中第一列的上部分。
8)山,提到高的地方谁都会联想到山一样自然地放在了那里,且爪是将山倒过来的模样,且与其他部首组合时在头部(冠)组合,所以放在了一起。
9)日(太阳)和月(月亮)位于高的天空,所以放在了第一列,且田和用各个是从日和月笔画增加的部首,所以捆绑在相同的键上。
10)乙(鸟)是飞在高的天空,所以放在了第一列,且如鳥飛(飞翔的飛)的字模样,弋和戈与其他部首组合时也在该位置组合,所以放在了整个键盘位置的上右侧端。
2.中间第二列
11)一和丨按照写的顺序放在了那里。
12)十和土是一和丨合并的字,所以放在了那里。
13)大是人(人)张开臂(一)模样的字,所以放在了那里,且女的一也是形象化臂的字,所以捆绑在与大相同的键。
14)‘阝’是形象化丘的字,所以放在了比山低,但是稍微高的位置第二列,且与其他部首结合时在左侧(边)组合,所以放在了那里。厶也是弯臂的模样,如果大是张开臂的模样,那么厶是弯曲臂的模样,所以相邻的放置,但是在身体结构臂在中间位置,所以放在了那里。
15)玉和金氏从土增加笔画的顺序放的。这些部首与工的意思连接。
16)卜和止,还有彳放在了从丨笔画按顺序增加的位置。
17)刀和力,还有工显示举着刀(刀)用尺(工)量,以邻居的土(土)和玉珠(玉)、铁(金)为材料用力(力)工作的意思,所以放在了那里。
3.下方第三列
18)第三列中水和木的字中间做着丨的形态,所以放在了第三列的中间,且五行的顺序中水是第一个,所以放在了左边木之后与水相邻的右边。
19)辶(边休息边走的辶)按着意思是水流的模样。禾(稻禾)显示与树一起喝水竖直的长大稻子低头的模样,所以与木捆绑在相同的键。
20)足(脚)如水流,人用脚行走,且手贴于其脚的移动,所以捆绑在相同的键。脚比手位于形象化第二列臂的部首(大、厶)的身体位置低的部位,所以放在那里。
21)丿是从上到下流淌模样的字,所以放在了键左侧下端部分,且车(車)显示用轮子滚的车,与水相同、与人的脚相同由人的手牵着走,所以放在了那里。
22)口和言如其意思是嘴和嘴的功能说话,所以困在了一起。话要慎重且象征着要有分量,所以排列在下列。
23)目和见是用眼(目)行走仔细的观看,所以捆绑在相同的键,并是比口增加笔画的字,所以位于相邻的放置。
24)囗和门(門),还有马(馬)如同在相邻部首见(見)中所说明的,意思相连接,具有房屋围栏(囗)之外或者国家的国境(囗)外远行时需要骑马去的意思,因此放在了一起。
上述本发明的说明是为了示例,并且本发明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不变更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者必须的特征的前提下,可容易的变更为其他具体的形态。因此,上述说明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是示例的,且要理解部首限定。例如,按单一性说明的个构成因素可分散的执行,并且,同样地,由分散说明的构成因素也可由结合的形态执行。
本发明的范围解释为比起上述详细地说明,经后述的权利要求显示,并且权利要求的意思及范围还有从其均等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者变更的形态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中文字输入装置,其包括:
按键单元,包括多个代表部首键,各个显示至少一个代表部首;多个一般部首键单元,对应于由所述多个代表部首键中一个输入的一个代表部首,将设定的多个一般部首各个显示在多个一般部首键;智能键单元,对应于由用户选择输入的一个代表部首或者一个一般部首将设定的多个智能字各个显示在多个智能键;和多个通常键;
输入确认单元,从所述按键单元中识别用户选择的按钮键;和
中文字生成单元,利用对应于经所述输入确认单元识别的按钮键的所述代表部首或者所述一般部首或者智能字生成中文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文字输入装置,其中,显示在所述多个代表部首键的所述代表部首的个数和由所述一般部首键单元显示在所述多个一般部首键的所述一般部首的个数之和是189个或者是214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文字输入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代表部首键被构成为分别显示第一代表部首及第二代表部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文字输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代表部首被输入用来选择相应的所述代表部首键,且所述第二代表部首被输入用来同时选择所述多个通常键中设定的一个和相应的代表部首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文字输入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代表部首键是26个,且所述多个一般部首键是6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文字输入装置,其中,所述智能键单元的智能键由10个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文字输入装置,其中,所述10个智能键中一个是智能字9个以上时当前未显示的其他智能字显示在9个智能键中至少一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文字输入装置,还包括:
多个组合键,各个显示按照部首排列组合的种类,并且
所述中文字生成单元利用至少一个所述代表部首和至少一个所述一般部首中至少一个和所述组合种类中至少一个生成中文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文字输入装置,其中,所述中文字生成单元将一个代表部首或者一个一般部首生成中文字,或者将至少2个代表部首或者至少2个一般部首按照一个所述组合的种类组合生成中文字,或者至少一个代表部首和至少一个一般部首按照一个所述组合的种类组合生成中文字。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文字输入装置,其中,所述组合的种类包括:
将部首按水平排列组合的至少一个水平排列组合;
将部首按垂直排列组合的至少一个垂直排列组合;及
显示除了水平排列及垂直排列的其他排列组合的至少一个其他排列组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文字输入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组合键由3个组合键构成,并且所述3个组合键中,在第一组合键显示对于一个所述水平排列组合的形状,且在第二组合键显示对于一个所述垂直排列组合的形状,并且在第三组合键显示对于一个所述其他排列组合的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中文字输入装置,所述多个组合键,还包括第四组合键,并且
在所述第四组合键显示重复防止组合的形状,将相同的多个部首组合成所述第一至第三组合中的一个,显示生成的中文字和其他中文字。
13.一种中文字输入方法,包括:
代表部首输入步骤,确认显示在多个代表部首键各个的至少一个代表部首中,有关用户选择的一个代表部首的输入;
一般部首显示步骤,将对应于用户选择的一个所述代表部首所设定的多个一般部首分别显示在多个一般部首键;
一般部首输入步骤,确认显示的所述多个一般部首中,有关用户选择的一个一般部首的输入;
智能字显示步骤,将对应于所述一个代表部首的输入确认或者所述一个一般部首的输入确认所设定的多个智能字,分别显示在多个智能键;及
智能字输入步骤,在各个显示在所述多个智能键的智能字中,将用户选择的一个智能字输入成中文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文字输入方法,其中,显示在所述多个代表部首键的所述代表部首的个数和由所述一般部首键单元显示在所述多个一般部首键的所述一般部首的个数之和是189个或者是214个。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中文字输入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代表部首键被构成为分别显示第一代表部首及第二代表部首,并且
所述第一代表部首在用户选择相应的代表部首键时输入被确认,且
所述第二代表部首在用户同时选择所述多个通常键中设定的一个和相应的代表部首键时输入被确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中文字输入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代表部首键是26个,且所述多个一般部首键是6个。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文字输入方法,其中,所述智能键单元的智能键由10个构成,并且
所述10个智能键中一个是智能字9个以上时当前未显示的其他智能字显示在9个智能键中至少一个。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文字输入方法,还包括:
执行所述代表部首输入步骤和所述一般部首输入步骤中一个之后,选择多个通常键中设定的一个通常键,中文字的生成完成输入。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文字输入方法,还包括:
组合种类输入步骤,确认显示在多个组合键各个的部首排列的组合种类中,用户选择的一个组合种类的输入;
代表部首组合步骤,确认对于2以上代表部首的连续输入之后,确认有关用户选择的一个组合种类的输入时,将所述2以上的代表部首按照所述一个组合种类的排列进行组合,并且将组合的文字用中文字输入;
一般部首组合步骤,确认对于2以上一般部首的连续输入之后,确认有关用户选择的一个组合总类的输入时,将所述2以上的一般部首按照所述一个组合种类的排列进行组合,并且将组合的文字用中文字输入;及
复合部首组合步骤,确认对于至少一个代表部首的输入,且确认对于至少一个一般部首的输入之后,确认有关用户选择的一个组合种类的输入时,将所述至少一个代表部首和所述至少一个一般部首按照输入被确认的所述组合种类的排列进行组合,并且将组合的文字用中文字输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中文字输入方法,还包括:
将对应于选择的所述一个代表部首所设定的多个一般部首与至少一个必须字一起显示在所述多个一般部首键中至少一个,并且在显示的所述至少一个必须字中,确认有关用户选择的一个必须字的输入,并且将所述一个必须字用中文字输入,并且
所述一般部首组合步骤,在至少一个一般部首和一个必须字及一个组合种类的输入被确认时,将所述至少一个一般部首和所述一个必须字按照所述一个组合种类的排列进行组合,且将组合的文字用中文字输入。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文字输入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种类包括:
将部首按水平排列组合的至少一个水平排列组合;
将部首按垂直排列组合的至少一个垂直排列组合;及
显示除了水平排列及垂直排列的其他排列组合的至少一个其他排列组合。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中文字输入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种类包括:
将部首按水平排列组合的一个水平排列组合;
将部首按垂直排列组合的一个垂直排列组合;及
显示除了水平排列及垂直排列的其他排列组合的一个其他排列组合。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中文字输入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种类还包括:
重复防止组合,将相同的多个部首组合成所述水平排列组合、所述垂直排列组合及所述其他排列组合中的一个,显示生成的中文字和其他中文字。
CN201480006629.5A 2014-02-17 2014-11-05 中文字输入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51646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17881 2014-02-17
KR1020140017881A KR101581786B1 (ko) 2014-02-17 2014-02-17 중문자 입력장치 및 방법
PCT/KR2014/010562 WO2015122597A1 (ko) 2014-02-17 2014-11-05 중문자 입력장치 및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4615A true CN105164615A (zh) 2015-12-16

Family

ID=53800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6629.5A Pending CN105164615A (zh) 2014-02-17 2014-11-05 中文字输入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581786B1 (zh)
CN (1) CN105164615A (zh)
WO (1) WO20151225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3892B (zh) * 2015-10-08 2017-02-22 重庆字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汉字构形全字符形码键盘输入方法
CN105912140A (zh) * 2016-04-08 2016-08-3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6802725B (zh) * 2017-03-09 2018-07-24 重庆字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汉字构字构件、形成的榫卯结构汉字系统及汉字输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6689A (zh) * 2000-04-03 2001-10-10 李官东 汉字输入装置和方法
KR20030021775A (ko) * 2001-09-07 2003-03-15 이관동 중문자 입력장치 및 방법
CN1725156A (zh) * 2004-07-23 2006-01-25 黄桂汉 汉字输入方法及使用该方法进行输入的键盘
KR20130007135A (ko) * 2011-06-29 2013-01-18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단말기 및 그의 한자입력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00229A (ko) * 2001-06-22 2003-01-06 이관동 한자입력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6689A (zh) * 2000-04-03 2001-10-10 李官东 汉字输入装置和方法
KR20030021775A (ko) * 2001-09-07 2003-03-15 이관동 중문자 입력장치 및 방법
CN1725156A (zh) * 2004-07-23 2006-01-25 黄桂汉 汉字输入方法及使用该方法进行输入的键盘
KR20130007135A (ko) * 2011-06-29 2013-01-18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단말기 및 그의 한자입력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81786B1 (ko) 2016-01-04
KR20150096950A (ko) 2015-08-26
WO2015122597A1 (ko) 2015-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2283B (zh) 计算设备上的字符识别
CN109213334A (zh) 汉字输入装置及控制方法
RU2007137647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гнозирующего 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ия текста
CN105164615A (zh) 中文字输入装置及方法
JP6379215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の漢字入力装置および漢字入力方法
CN104008088A (zh) 一种基于屏幕显示的助读方法及装置
CN109521882A (zh) 汉字输入用键盘
KR101371325B1 (ko) 스마트 폰을 포함한 정보통신기기의 완성한글 생성방법 및 입력방법
KR20120063407A (ko) 터치스크린을 이용한 빠른 문자입력방법 및 문자입력장치
CN102541278A (zh) 一种文字输入界面中进行字符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CN104216635B (zh) 上屏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JP2010020747A (ja) 象形的組み合わせ及び使用頻度数を使用した小型キーパッドでのアルファベット入力装置及びアルファベット認識システム
JP6430011B6 (ja) 漢字入力方法及び装置
KR101514917B1 (ko) 조합키를 이용한 중문자 입력장치 및 방법
JP2017536630A6 (ja) 漢字入力方法及び装置
KR101166676B1 (ko) 영문자 키패드 제공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모바일 기기
KR100750634B1 (ko) 한자 입출력 장치
CN104571705B (zh) 用于触摸屏设备的中文输入系统
CN104793757B (zh) 汉字输入方法和装置
KR101335436B1 (ko) 한글 입력 검색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보검색방법
KR101477639B1 (ko) 리모콘을 이용하여 전광판에 중국어를 입력하는 방법
CN103593057B (zh) 具有输入控制程序的电子设备
KR20140037732A (ko) 배수 천지인 방식을 적용한 한글 입력 방법 및 입력장치와 기기
US20230005385A1 (en) Literacy Method and System
CN108351744A (zh) 利用终端的触摸屏的汉字和数字的输入键盘及其输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