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0473A - 一种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0473A
CN105160473A CN201510543790.2A CN201510543790A CN105160473A CN 105160473 A CN105160473 A CN 105160473A CN 201510543790 A CN201510543790 A CN 201510543790A CN 105160473 A CN105160473 A CN 105160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loss
phase
separate
low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37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强
胡丛飞
黎拓新
张红平
黎帅
王雪华
蔺兰忠
杨柳松
赵振平
李庆瑞
田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 Chengwu County Shandong Electric Co Of State
Hez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t Chengwu County Shandong Electric Co Of State
Hez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 Chengwu County Shandong Electric Co Of State, Hez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t Chengwu County Shandong Electric Co Of State
Priority to CN2015105437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04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0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04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本发明在传统计算线损方法的基础上加上相别信息,利用低压分相管理系统不但计算台区的总线损,还计算出分相线损;低压分相管理系统的表码来源于正在使用的国网的抄表系统,将表码、相别等基础参数导入到开发的分相管理系统,得出各相线损后,利用各个相别的线损数据作为科学判断依据,再加上调相、排除法,直到发现问题根源为止,可以有效发现表计损坏、窃电等主观原因引起的线损偏高原因。本发明打破了仪器必须硬件化的思想堡垒,为仪器软件化的发展方向增强了说服力;缩短了分析线损过高原因的时间,提高了查找线损过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供电公司供电所主要工作认为是低压台区管理、抢修服务、电费回收。它涉及到经营、生产、安全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每个指标都很重要,然而关系到基层电工切身利益的就是经营指标之一的线损。因为每个台区都有管理负责人,该指标和他们的工资、绩效直接挂钩。台区线损率高往往是基层供电所管理方面最头痛、最难管理的指标。许多基层电工因为台区线损较高而放弃台区管理,甚至不再应聘,对基层农电队伍建设的稳定构成极大的挑战,致使基层供电所工作很被动。
影响线损的技术原因很多,供电半径、负荷分配、表计、线径、表计雷击、损坏等等原因错综复杂,原因分析往往无从下手。表计损坏、窃电十分难查,现在查窃电的方法往往是夜查法,那些窃电份子往往是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你来我不窃,你走我照窃,工作如同大海捞针,无从下手,供电所夜查工作人员往往是无功而返,既耗费了经历,脸面也是无地自容。怎样探求一种具有科学依据的、逻辑的、行之有效的找出低压台区线损高的“病因”是当务之急,也是本项目的根本目的。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反馈及时、诊断问题精确的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电表通过接口与电表配电箱上的通信终端连接,通信终端与变压器计量箱的集线器通过无线网通信,集线器通过GPRS网将该台区上所有用户表码传送到数据中心,最终到达数据库服务器;
(2)以ASP+ACCESS数据库为开发工具,利用VBScript做为脚本语言,Dreameaver8做为程序编辑环境,采用B/S架构建立低压分相管理系统,利用ACCESS2003建立数据库,利用SQL标准语言实现对数据的操作;
(3)从变压器上引出A、B、C、N三根火线和零线,每个用户的电表以用户配电箱为单位接一根火线和一个零线,该变压器上所有用户均匀的接在三根火线上,零线是共用的,实现相别信息管理;
(4)表码数据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获取,和相别信息一起导入到低压分相管理系统中,通过分相线损数据的正常与否,检查相应的相别,从而发现问题。
本发明在传统计算线损方法的基础上加上相别信息,利用低压分相管理系统不但计算台区的总线损,还计算出分相线损;低压分相管理系统的表码来源于正在使用的国网的抄表系统,将表码、相别等基础参数导入到开发的分相管理系统,得出各相线损后,利用各个相别的线损数据作为科学判断依据,再加上调相、排除法,直到发现问题根源为止,可以有效发现表计损坏、窃电等主观原因引起的线损偏高原因。
本发明的实现共由三个部分构成:(1)抄表系统(功能:国网SG186系统之一,已经运行,用于提供电表表码基础数据);(2)分相管理系统(自行开发,功能:利用国网抄表系统采集的表码、相别、变比等参数通过EXL表自动导入到分相管理系统,从而计算分相线损、总线损,并对超出目标值的线损数据标红);(3)调相系统(发现不正常的线损相别后,需要对不正常相别上的电表通过人力、自动化设备进行调相,利用排除法逐渐找出引起线损高的根源所在)。
本发明的更优技术方案为:
步骤(1)中,所述电表的接口为RS485接口,数据库服务器为SG186数据库服务器,抄表管理信息系统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国网公司各单位登陆抄表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各个台区上电表的表码数据,无需人工抄表,减轻了劳动强度。
步骤(2)中,所述低压分相管理系统在运行服务器上进行发布,使用者无需安装客户端,通过IIS发布即可正常运行低压分相管理系统。
步骤(4)中,若发现线损数据不正常,立刻能找出不正常的相别,然后对不正常的相别上的三分之一电表以配电箱为单位进行调相,3-5个工作日后,再进行观察,如果仍然不正常,对剩余的三分之二部分的三分之一电表以配电箱为单位(即:(2/3)*(1/3))继续调相,并恢复先前调出的三分之一部分的所在相别;若调出后该相别正常,其它运行正常在相别反而不正常了,证明问题出在调出的部分电表,再对调入在三分之一部分的三分之一电表(即:(1/3)*(1/3))继续调相,周而复始,逐步缩小排查范围,直到找出问题根源;最后将所有电表以配电箱为单位恢复到正常运行方式,以满足三相运行平衡状态;若调出后该相别正常,其他相别不正常,再查找线损高的根源,恢复到正常运行方式。
本发明开创了低压线损利用数字、信息进行分析的科学的方法。代替了以前无数字依据的凭经验进行直观判断的武断方法;使低压线损分析有科学依据,低压线损分析有了科学的仪器,体现出用数据参数做为依据的科学判断方法。
本发明打破了仪器必须硬件化的思想堡垒,为仪器软件化的发展方向增强了说服力;缩短了分析线损过高原因的时间,提高了查找线损过高的工作效率。使用该仪器一般在10天之内找出“病因”所在。解决了以前至少一个抄表周期(一月)能发现的问题,甚至“病根”根本无法找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高了经济效益。线损率降低意味着更多的电量售出,而不是这些电量因管理、技术原因变成损耗电量。售出更多的电量就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虽然一个低压台区的线损降低,带来的经济数字不是很大,但对于一个台区管理者个人来说,数目已经不小,很多电工的月工资全部搭里面也不够。致使他们工作积极性完全丧失,有的甚至自动解聘,对于我们供电队伍的稳定性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果基层队伍不能搞好,企业的什么优质服务、抢修服务等等一系列工作无从谈起,因为任何工作都是以人为本。此项成果从根源上解决了他们的“心病”,所以工作热情显著提高。队伍稳定,基层电工积极性提高。他们会把忙于治理线损的时间投入到更好的为广大百姓服务,群众满意,客户投诉率明显的下降。同时由于“电耗子”们也不敢蠢蠢欲动,增强了公司的威慑力。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低压分相管理系统的架构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
(1)抄表系统
每个电表配电箱上都有一个通讯终端,每个电表通过485接口与通信终端连接,配电箱的通信终端与变压器计量箱的集线器通过无线网进行通信,集线器通过GPRS网将该台区上所有用户表码传送到数据中心,最终到达SG186数据库服务器,抄表管理信息系统访问SG186数据库,国网公司各个单位登录抄表系统,从而能够得到各个台区上电表的表码数据。
(2)分相管理信息系统
A.分相管理信息系统采用B/S架构
该项目使用方法的实现依附于一项低压分相管理系统,该系统整体结构采用了B/S架构,使用者无需安装客户端,该系统只要在运行服务器上进行发布,客户端安装了浏览器,就可以远程、就地进行访问,也可以全公司进行使用,简单、快捷、方便、实用,见附图2。
B.运行条件简单
该系统为ASP+ACCESS数据库为开发工具,利用VBScript做为脚本语言,Dreameaver8做为程序编辑环境。利用ASP中Response、Request、Server等对象完成了相关的人机对话,使用了ADO组件访问、操作数据库。
由于该系统开发软件要求不高,所以对硬件系统本身要求也不是很高。服务器只要能够运行WINDOWS2003、WINDOWSXP就可以运行该系统,甚至一般能够运行WINDWOSXP的微机,通过IIS发布就能够正常运行该系统。
C.数据管理数据库设计
该系统利用ACCESS2003建立数据库。利用SQL标准语言中CREAT、SELECT、INSERT等实现对数据的生成、查找、插入、修改等操作。该数据库包含admin、gds、Xxtaiqu等数据表,其中Xxtaiqu会随着新测试台区生成而自动添加,即每一个台区对应一个新的Xxtaiqu数据表。
(3)调相系统
从变压器上引出的A、B、C、N三根火线和零线,每个用户的220V电表以用户配电箱为单位接一根相线(火线),和一根零线。该变压器上所有用户均匀的平均接在三根相线上(A、B、C),零线是共用。
表码数据可以从SG186管理系统中获取,并导入到开发的信息系统;相别信息可以用EXL表导入。若发现线损数据不正常,先找出不正常的相别,然后对不正常的相别上的电表进行调相。3-5个工作日后,再进行观察,如果仍然不正常,继续调相,周而复始,直到找出根源。如果调出后该相别正常,其它相别不正常,证明“病因”在调出的电表中。找出线损高的根源之后,恢复到正常运行方式。
实施例2:
(1)建立信息系统完整的数据处理体系
管理系统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实现要管理什么、怎么管理、怎样实现。针对以相为单位的特点,设计出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查询三个基本工作流程,从而实现三个相别的线损数据的横向、纵向对比,以达到指导工作的目的。
(2)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过程
A.用户安全登录过程
该界面用于用户的安全登录与身份校验,用户权限完全由管理员管理,以保证该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B.录入新台区的相关参数与表码
通过导入相关台区、分相总表码,用户表码、相别,此过程为数据导入过程,做为判断线损高低的基础数据。其中,变压器及分相表码,用户表码及相别,具有导入功能。数据来源于公司营销系统和抄表系统,无需人工繁琐录入。点击提交按钮、数据导入按钮,表中数据和导入文件中表码数据、用户相别将自动导入到系统数据库中,从而完成一次表码导入过程。
C.数据的计算和查询
数据计算和查询功能一次完成,点击左栏中台区用户显示,台区中所有用户信息将分页显示,并支持分相显示功能和修改功能(例如用户相别、表码等参数需要修改的用户)。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出该台区总线损及各个分相线损,一览无余,并且可以设定目标线损值,对于超出目标值的线损显示红色。比以前整个台区的线损更加清晰,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从而反映出各个相别所在用户的用电情况及该线路的运行情况,为下一步工作做决策提供了数据依据。
D.数据管理数据库设计
该系统利用ACCESS2003建立数据库。利用SQL标准语言中CREAT、SELECT、INSERT等实现对数据的生成、查找、插入、修改等操作。该数据库包含admin、gds、Xxtaiqu等数据表,其中Xxtaiqu会随着新测试台区生成而自动添加,即每一个台区对应一个新的Xxtaiqu数据表。表结构如下(新建XXtaiqu表结构,见下表):
(3)建立线损分相管理的标准工作流程
建立工作流程是该项目信息系统的基础。该流程根据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查询三大模块,能够提供出各相线损的详细信息,并根据该信息指导用户该相工作。通过纵向、横向对比,从而找出线损过高的根源。
(4)该系统数据查询后,引起线损过高的原因对照说明
A.如果单项线损比较高,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单相表损坏或窃电;②挂线窃电;③单相负荷偏重;
B.如果单相线损时高时低、另外一相也时高时低,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利用三相表其中一个火线,借单相表的零线窃电;②在三相四线路径通道附近挂线窃电;
C.如果三相线损都比较高,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①供电半径过长或超负荷;②三相电表坏或者窃电;③三相负荷挂线窃电;④表计老化,需校表或更换表计。
实施例3:
2013年,天宫镇潘洼台区,低压线损连续三个月线损一直在12%—15%之间波动,居高不下。供电所通过按周期抄表、夜查、校互感器等方法无劳而获,正在焦头烂额之际,供电所利用新研制的管理线损分析仪进行试验。
这个台区所在村庄供电半径不超过200米,并且电量也不大,并且线路走廊全部在村主街旁。并且导线为裸铝-50导线,每月用电量1万度左右。利用理论线损计算,可以完全排除技术原因引起的线损偏高。
利用核相仪器对所有配电箱所在的相从新校验,并记录。从抄表系统导出的表码,相别等参数一并导入到分相管理信息系统,并将导入的数据进行自动计算,第一次抄表周期线损率计算结果显示在信息系统下栏,显示两个标红数据:A相线损为19.35%,总线损1为13.45%,并将超出目标线损部分的数字设为红色(本系统设定为8.5,根据线损目标自行设定,可以修改)。根据系统显示其它两相线损正常。
再将A相三分之一负荷按配电箱为单位分别转移到B、C两相,3天后,将新采集变压器、用户表码,新的相别再进行系统处理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显示,该台区总线损为12.31,其中A相线损仍然很高,为43.52,致使整个台区线损偏高,问题看来越来越明朗了。将A相所有单相用户全部调出,只在B、C两相运行,仅仅保留唯一一个三相动力用户(该用户为打饲料用户,只为自己养殖用,不存在经营性质,每月生产用电也就是20-40度电,每月抄表也符合电量。)。3天后,将新采集的新表码,按照新的相别再进行计算机系统处理数据。总线损亦然偏高为12.65,其中A相线损仍然很高,高达95%,致使整个台区线损偏高。现在A相除了一个三相电表外,全部为空载运行。问题就出出在这个三相电表。我们进一步发现这家用户还有一块单相表,并且漏电保护器已经失灵,这就加大了我们的怀疑度,经我们当夜查发现,此用户是在家中(作案现场比较隐蔽,并且不方便调查)借单相表零线,利用三相电表中一根A相火线所为,由于漏电保护器已经失灵,所以不引起跳闸。我们立刻报警,当场捉住窃电者徐XX,根据相关文件追补了电费,问题终于水落石出。
按照三相平衡调节负荷的原则,恢复了台区的正常运行,经3天后,再次测定,三相线损均恢复正常值,总线损为4.65%,达到8.5%以下(该台区,没有进行升级改造),一次性成功,并且找到了问题根源。
利用该仪器,原本三个月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个星期就把问题解决。如果没有该仪器使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有可能就没法解决。
实施例4:
孙寺供电所西里台区,六月份开始低压线损连续攀高,通过夜查等方法,不劳而获。小组通过线损分析仪进行查找。经分相管理系统计算,各相线损如下表:
该台区共有用户192户,共有37个用户配电箱。集中A相12个,B相13个,C相12个。小组经第一次测试,发现问题出现在C相。然后对C相用户平均分成三份进行调相。第二次测试发现,B相线损偏高,从而证明从C相调入的4个配电箱用户引起所致。然后对B相调入的4个配电箱向A相调入一个,C相调入一个。经第三次测试,发现C相重新偏高,问题出自调入C相的25#配电箱,共有5块电表,其中2户出去务工,1户为五保户,用电量不大,其余2户均有负荷比较大电器设备。小组经现场校验电表,发现赵XX家电表损坏,较正常用电量少计量80%左右,初步判断为雷击所致。问题终于水落石出。
经赵XX换表后,按照三相平衡调节负荷的原则,恢复了台区的正常运行,经七天后,再次测定,三相线损均恢复正常值,总线损为5.92%,达到8.5%以下(该台区,没有进行升级改造),一次性成功,并且找到了问题根源。
实施例5:其它台区应用
此项系统共设计了五次上传表码的空间,对于一般台区来说,三次就足够了,五次主要运用到大的台区。该技术还在天宫村、白楼村逮住多名电耗子,使许多有“贼心”的,彻底打消了念头,使他们闻风丧胆,并且指导解决了常楼村、西李村、王楼村等三相负荷分布不平衡问题。此项成果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供电所部分低压线损过高,无从下手的被动局面。

Claims (4)

1.一种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其特征为,包括如下步骤:(1)将电表通过接口与电表配电箱上的通信终端连接,通信终端与变压器计量箱的集线器通过无线网通信,集线器通过GPRS网将该台区上所有用户表码传送到数据中心,最终到达数据库服务器;(2)以ASP+ACCESS数据库为开发工具,利用VBScript做为脚本语言,Dreameaver8做为程序编辑环境,采用B/S架构建立低压分相管理系统,利用ACCESS2003建立数据库,利用SQL标准语言实现对数据的操作;(3)从变压器上引出A、B、C、N三根火线和零线,每个用户的电表以用户配电箱为单位接一根火线和一个零线,该变压器上所有用户均匀的接在三根火线上,零线是共用的,实现相别信息管理;(4)表码数据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获取,和相别信息一起导入到低压分相管理系统中,通过分相线损数据的正常与否,检查相应的相别,从而发现问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电表的接口为RS485接口,数据库服务器为SG186数据库服务器,抄表管理信息系统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国网公司各单位登陆抄表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各个台区上电表的表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低压分相管理系统在运行服务器上进行发布,使用者无需安装客户端,通过IIS发布正常运行低压分相管理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若发现线损数据不正常,先找出不正常的相别,然后对不正常的相别上的三分之一电表以配电箱为单位进行调相,3-5个工作日后,再进行观察,如果仍然不正常,对剩余的三分之二部分的三分之一电表以配电箱为单位继续调相,并恢复先前调出的三分之一部分的所在相别;若调出后该相别正常,其它运行正常在相别反而不正常了,证明问题出在调出的部分电表,再对调入在三分之一部分的三分之一电表继续调相,周而复始,逐步缩小排查范围,直到找出问题根源;最后将所有电表以配电箱为单位恢复到正常运行方式,以满足三相运行平衡状态;若调出后该相别正常,其他相别不正常,再查找线损高的根源,恢复到正常运行方式。
CN201510543790.2A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 Pending CN1051604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3790.2A CN105160473A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3790.2A CN105160473A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0473A true CN105160473A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01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3790.2A Pending CN105160473A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047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3517A (zh) * 2018-12-27 2019-04-16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分相分时查找窃电的方法
CN113435610A (zh) * 2021-06-22 2021-09-2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基于低压物联感知终端确定分级线损的方法
CN113552527A (zh) * 2021-06-10 2021-10-26 杭州华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表集合线损定表装置及线损定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5315A (zh) * 2011-12-08 2012-06-13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相线损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4459247A (zh) * 2013-09-13 2015-03-25 国家电网公司 不具备自动分相功能智能电表的分相线损管理方法
CN104809658A (zh) * 2015-04-14 2015-07-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低压配网台区线损的快速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5315A (zh) * 2011-12-08 2012-06-13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相线损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4459247A (zh) * 2013-09-13 2015-03-25 国家电网公司 不具备自动分相功能智能电表的分相线损管理方法
CN104809658A (zh) * 2015-04-14 2015-07-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低压配网台区线损的快速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黎强: "低压"四到户"管理台区线损分析仪的开发及应用", 《农村电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3517A (zh) * 2018-12-27 2019-04-16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分相分时查找窃电的方法
CN113552527A (zh) * 2021-06-10 2021-10-26 杭州华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表集合线损定表装置及线损定表方法
CN113552527B (zh) * 2021-06-10 2024-03-22 杭州华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表集合线损定表装置及线损定表方法
CN113435610A (zh) * 2021-06-22 2021-09-2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基于低压物联感知终端确定分级线损的方法
CN113435610B (zh) * 2021-06-22 2024-03-0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基于低压物联感知终端确定分级线损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0459B (zh) 一种多维度用电行为的感知方法及系统
Nguyen et al. Optimal number, location, and size of distributed generators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by symbiotic organism search based method
CN101562609A (zh) Vpn网络安全漏洞检测全局准入控制系统
CN105160473A (zh) 一种低压用户线损分析方法
CN107679827A (zh) 面向普通居民的管理平台
CN107194562A (zh) 供电公司用台区停电分析系统
Milanović et al. Compound index for power quality evaluation and benchmarking
Huo et al. Integrating synchrophasor technology with the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campus smart grid project
WO2019140553A1 (zh) 配电系统的健康指数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329998A (zh) 用户增量类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Sanduleac et al. Unleashing Smart Cities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energy policies with IoT based Unbundled Smart Meters
CN109447717A (zh) 一种标签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Zamfirescu et al. Blockchai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Improving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Power Quality
CN112052620B (zh) 城市配电台区智能化监视与分析系统
Wang et al. Research on tariff recovery risks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electrical user portrait technology
Liu et al. Big data analysis model of customer appeal based on power enterprise service platform
CN104036366A (zh) 一种电力通信网对电网发展支撑度的评估方法
Yuan et al. Applying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to probabilistic convex optimal power flow
CN103631943B (zh) 关键词排名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2495884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漏洞信息云服务方法
CN106779400A (zh) 用户电量指数对比与分析的方法
Labate et al. SHAPE: A new Business Analytics web platform for getting insights on electrical load patterns
Li et al. [Retracte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Online Monitoring of Internet of Things
Ding et al. Investment Risk Assessment of EPC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s under New Energy Grid Connection Based on the Owner’s Perspective
Huang An Analysi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gineering Cos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