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2828B - 一种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2828B
CN105152828B CN201510507244.3A CN201510507244A CN105152828B CN 105152828 B CN105152828 B CN 105152828B CN 201510507244 A CN201510507244 A CN 201510507244A CN 105152828 B CN105152828 B CN 105152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synthetic method
substituent group
auxiliary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72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52828A (zh
Inventor
张蕾
刘卓
常宏
杨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5072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2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2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2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52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28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式(III)所示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釜中加入式(I)化合物、式(II)化合物和有机溶剂,升温至40‑50℃搅拌混合10分钟,然后加入催化剂和助剂,并保温继续搅拌反应3‑5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得式(III)化合物,其中,R为H、C1‑C6烷氧基或卤素;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未取代苯基、带有取代基的苯基、未取代噻吩基或带有取代基的噻吩基,所述取代基为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该方法通过三组分催化剂、助剂和有机溶剂的协同增效作用,从而有效地增大了产物的产率,获得了极为优异的技术效果,表现出了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和生产潜力。

Description

一种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尤其是医药中间体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有关酮类化合物的α-烷基化反应方法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这主要是由于α-H的弱酸性导致的。
非活泼酮类化合物在水中的pKa值范围为18-20,这表明了α位置处的弱酸性环境使得烷基化的反应条件更为苛刻。现有文献报道也常常采用强碱来活化金属烯醇或转化酮为亲核烯胺、硅烯醇醚等等。
到目前为止,众多科研人员已经开发了多种酮类化合物的α-烷基化反应,例如:
Song Liu等(“The Direct Asymmetric a Alkylation of Ketones byAcid Catalysis”,Angew.Chem.Int.Ed.,2012,124,1935-1938)报道了一种布朗斯特酸催化的不活泼酮的直接烷基化反应,其反应式如下:
Hu Xiaohong等(“Palladium-Catalyzed Allylic Alkylation of SimpleKetones with Allylic Alcohols and Its Mechanistic Study”,Angew.Chem.Int.Chem.,2014,126,6894-6898)报道了一种钯催化、由烯丙醇与酮类化合物进行的烯丙基化反应,其反应式如下:
如上所述,尽管有诸多现有技术均报道了酮类化合物的烷基化反应,但这些方法常采用较为活泼的底物,这导致了合成方法受到限制。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深入了解和实验研究,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采用了复合催化体系而实现了目标产物的高效、快速制备,拓展了底物的使用范围,满足了工业化的应用需求,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诸多缺陷,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付出了足够的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内容涉及一种下式(III)所示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釜中加入式(I)化合物、式(II)化合物和有机溶剂,升温至40-50℃搅拌混合10分钟,然后加入催化剂和助剂,并保温继续搅拌反应3-5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得式(III)化合物,
其中,R为H、C1-C6烷氧基或卤素;
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未取代苯基、带有取代基的苯基、未取代噻吩基或带有取代基的噻吩基,所述取代基为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C1-C6烷基的含义是指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非限定性地例如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或正己基等。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C1-C6烷氧基是指上述定义的“C1-C6烷基”与O原子相连后的基团。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卤素的含义是指卤族元素,非限定地例如可为F、Cl、Br或I。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催化剂为摩尔比为4:0.5:0.5的银盐、三氟甲磺酸锡和四苯基卟啉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银盐为对甲苯磺酸银、AgSbF6或AgNTf2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AgNTf2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助剂为三氟乙酸铜或乙酸铜,最优选为三氟乙酸铜。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THF)、2-甲基四氢呋喃(2-MeTHF)、氯仿、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乙醇、异丙醇、四氯化碳、乙醚等中的任何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最优选为2-MeTHF与异丙醇的混合物,其中2-MeTHF与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3。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并无特别的限定,可根据反应的需要进行合适的选择,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有的常规能力和技术知识。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非限定性地例如可1:1、1:1.5或1:2。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2-0.18,即所述式(I)化合物的摩尔用量与构成所述催化剂的银盐、三氟甲磺酸锡和四苯基卟啉的总摩尔用量的比为1:0.12-0.18,例如可为1:0.12、1:0.14、1:0.16或1:0.18。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助剂的摩尔比为1:0.1-0.3,例如可为1:0.1、1:0.2或1:0.3。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反应结束后的后处理具体如下: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充分振荡,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将所得残留物过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以体积比为1:2的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作为洗脱剂,从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通过三组分催化剂、助剂和有机溶剂的协同增效作用,从而有效地增大了产物的产率,获得了极为优异的技术效果,表现出了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和生产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釜中加入100mmol上式(I)化合物、100mmol上式(II)化合物和适量有机溶剂(为体积比1:3的2-MeTHF与异丙醇的混合物),升温至40℃搅拌混合10分钟,然后加入12mmol催化剂(为9.6mmol AgNTf2、1.2mmol三氟甲磺酸锡和1.2mmol四苯基卟啉的混合物)和10mmol助剂三氟乙酸铜,并在该温度下保温继续搅拌反应3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充分振荡,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将所得残留物过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以体积比为1:2的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作为洗脱剂,从而得到上式(III)化合物,产率为96.6%。
1H NMR(CDCl3,400MHz):δ7.96(d,J=6.8Hz,2H),7.55-7.51(m,3H),7.47-7.41(m,2H),7.36-7.31(m,4H),7.28-7.24(m,4H),4.66(dd,J=7.6Hz,6.4Hz,1H),3.67(dd,J=16.4Hz,7.6Hz,1H)3.44(dd,J=16.4Hz,6Hz,1H)。
实施例2
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釜中加入100mmol上式(I)化合物、150mmol上式(II)化合物和适量有机溶剂(为体积比1:3的2-MeTHF与异丙醇的混合物),升温至45℃搅拌混合10分钟,然后加入15mmol催化剂(为12mmol AgNTf2、1.5mmol三氟甲磺酸锡和1.5mmol四苯基卟啉的混合物)和20mmol助剂三氟乙酸铜,并在该温度下保温继续搅拌反应4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充分振荡,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将所得残留物过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以体积比为1:2的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作为洗脱剂,从而得到上式(III)化合物,产率为96.3%。
1H NMR(CDCl3,400MHz):δ7.57(d,J=7.6Hz,1H),7.42-7.35(m,4H),7.31(d,J=4.0Hz,2H),7.28-7.24(m,4H),6.89-6.86(m,2H),4.54(dd,J=16.4Hz,6.8Hz,1H),3.79(s,3H),3.53(dd,J=16.4Hz,8.4Hz,1H),3.38(dd,J=16.4Hz,6.4Hz,1H)。
实施例3
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釜中加入100mmol上式(I)化合物、200mmol上式(II)化合物和适量有机溶剂(为体积比1:3的2-MeTHF与异丙醇的混合物),升温至50℃搅拌混合10分钟,然后加入18mmol催化剂(为14.4mmol AgNTf2、1.8mmol三氟甲磺酸锡和1.8mmol四苯基卟啉的混合物)和30mmol助剂三氟乙酸铜,并在该温度下保温继续搅拌反应5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充分振荡,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将所得残留物过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以体积比为1:2的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作为洗脱剂,从而得到上式(III)化合物,产率为96.1%。
1H NMR(CDCl3,400MHz):δ7.97-7.92(m,2H),7.39-7.34(m,2H),7.25-7.21(m,3H),7.14(dd,J=5.2Hz,1.2Hz,1H),7.09-7.05(m,1H),6.94-6.88(m,3H),4.96(t,J=6.8Hz,1H),3.84(s,3H),3.65(dd,J=16.8Hz,6.8Hz,1H),3.49(dd,J=16.8Hz,6.8Hz,1H)。
实施例4
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釜中加入100mmol上式(I)化合物、120mmol上式(II)化合物和适量有机溶剂(为体积比1:3的2-MeTHF与异丙醇的混合物),升温至40℃搅拌混合10分钟,然后加入13mmol催化剂(为10.4mmol AgNTf2、1.3mmol三氟甲磺酸锡和1.3mmol四苯基卟啉的混合物)和25mmol助剂三氟乙酸铜,并在该温度下保温继续搅拌反应4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充分振荡,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将所得残留物过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以体积比为1:2的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作为洗脱剂,从而得到上式(III)化合物,产率为95.9%。
1H NMR(CDCl3,400MHz):δ7.97(d,J=7.6Hz,2H),7.58(t,J=7.2Hz,1H),7.47-7.42(m,4H),7.26(d,J=7.6Hz,2H),7.07(d,J=8.0Hz,2H),6.88(d,J=7.6Hz,2H),4.58(t,J=7.2Hz,1H),3.76(s,3H),3.61(dd,J=16.4Hz,7.6Hz,1H),3.38(dd,J=16.4Hz,6.4Hz,1H),2.34(s,3H)。
实施例5-36
实施例5-8:除将催化剂中的AgNTf2替换为对甲苯磺酸银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进行了实施例1-4,得到实施例5-8。
实施例9-12:除将催化剂中的AgNTf2替换为AgSbF6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进行了实施例1-4,得到实施例9-12。
实施例13-16:除将催化剂中的AgNTf2予以省略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进行了实施例1-4,得到实施例13-16。
实施例17-20:除将催化剂中的三氟甲磺酸锡予以省略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进行了实施例1-4,得到实施例17-20。
实施例21-24:除将催化剂中的四苯基卟啉予以省略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进行了实施例1-4,得到实施例21-24。
实施例25-28:除将催化剂替换为用量为原来三种组分总用量之和的单一组分AgNTf2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进行了实施例1-4,得到实施例25-28。
实施例29-32:除将催化剂替换为用量为原来三种组分总用量之和的单一组分三氟甲磺酸锡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进行了实施例1-4,得到实施例得到实施例29-32。
实施例33-36:除将催化剂替换为用量为原来三种组分总用量之和的单一组分四苯基卟啉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进行了实施例1-4,得到实施例33-36。
结果见下表1。
表1
“--”表示不存在。
由此可见,在银盐中,AgNTf2具有最好的效果。也可以看出,只有同时使用AgNTf2、氟甲磺酸锡和四苯基卟啉的三组分催化剂时,才能取得本发明的优异技术效果;而当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或任何两种组分时,都将导致产率有显著的降低,甚至无法发生反应。由此证明了这三种组分之间能够发挥独特的协同催化效果。
实施例37-44
实施例37-40:除将其中的三氟乙酸铜替换为乙酸铜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进行了实施例1-4,得到实施例37-40。
实施例41-44:除将其中助剂予以省略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进行了实施例1-4,得到实施例41-44。
结果见下表2。
表2
注:--”表示不存在
由此可见,即便是与三氟乙酸铜非常类似的乙酸铜,导致产物产率也有明显的降低,甚至要低于不使用任何助剂时的产率,这证明乙酸铜不但没有起到正面促进作用,反而起到了负面影响。
实施例45-56
除使用如下的有机溶剂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实施了实施例1-4,得到实施例45-56,所使用有机溶剂、对应实施例和产物产率见下表2。
表2
由此可见,只有2-MeTHF与异丙醇的混合物能够取得最好的产物产物,即便是THF与异丙醇的混合物或者2-MeTHF与乙醇的混合物,其产率也有明显的降低,这是意想不到的。
综合上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通过三组分催化剂、助剂和有机溶剂的协同增效作用,从而有效地增大了产物的产率,获得了极为优异的技术效果,表现出了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和生产潜力。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下式(III)所示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釜中加入式(I)化合物、式(II)化合物和有机溶剂,升温至40-50℃搅拌混合10分钟,然后加入催化剂和助剂,并保温继续搅拌反应3-5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得式(III)化合物,
其中,R为H、C1-C6烷氧基或卤素;
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未取代苯基、带有取代基的苯基、未取代噻吩基或带有取代基的噻吩基,所述取代基为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
所述催化剂为摩尔比为4:0.5:0.5的银盐、三氟甲磺酸锡和四苯基卟啉的混合物;
所述银盐为AgNTf2
所述助剂为三氟乙酸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氯仿、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乙醇、异丙醇、四氯化碳、乙醚中的任何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2-甲基四氢呋喃与异丙醇的混合物,其中2-甲基四氢呋喃与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2-0.1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与助剂的摩尔比为1:0.1-0.3。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结束后的后处理具体如下: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充分振荡,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将所得残留物过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以体积比为1:2的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作为洗脱剂,从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
CN201510507244.3A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52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7244.3A CN105152828B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7244.3A CN105152828B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2828A CN105152828A (zh) 2015-12-16
CN105152828B true CN105152828B (zh) 2017-03-29

Family

ID=54793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724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52828B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282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9658A (zh) * 2012-04-01 2012-09-12 东北师范大学 一种高度官能化的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2828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4320A (zh) 一种取代二苯甲酮及其制备的方法
CN104370930B (zh) 基于铑催化的c–h/c–h氧化偶联反应高效制备双杂芳环并吡喃酮/环戊酮衍生物的方法
CN105152828B (zh) 一种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085458B (zh) 一种香豆素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09422700A (zh) 一种n-乙酰基喹喔啉-2-酰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WO2000041997A1 (f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amino-alcools optiquement actifs
CN105085272A (zh) 一种芳基或杂芳基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7915653A (zh) 催化酯和胺进行反应制备酰胺的方法
CN105085320B (zh) 一种二氰基取代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669746A (zh) 一种二芳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1943817B (zh) 含长共轭结构的白藜芦醇类似物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5061286B (zh) 一种炔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7365301B (zh) 一种克唑替尼的合成方法及其中间体制备方法
CN105348058B (zh) 一种羰基醇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367465B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羰基取代芳基硫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1274908A (zh) 环境友好催化剂一步催化合成有机硒醚化合物
CN109942418A (zh) 化合物及手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152826B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联苯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2504055A (zh) 一种水性反应性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5037081A (zh) 一种联苯基烯烃化合物的三氟甲基化方法
CN104945376A (zh) 一种3-芳酰基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3880675A (zh) 一种1,4-二羰基化合物的改进催化合成方法
CN104857989B (zh) 一种双胍基铝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17189B (zh) 一种稠合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061391B (zh) 一种芳炔基取代杂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Lei

Inventor after: Liu Zhuo

Inventor after: Chang Hong

Inventor after: Yang Jin

Inventor before: Yang Xuef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1

Address after: 130021 Xinmin Street, Changchun, Jilin, No. 829

Applicant after: Jilin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014000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Baotou city TuYouQi Hai Zi Xiang and Yi Cheng Cun

Applicant before: Yang Xuef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