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0570B - 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0570B
CN105150570B CN201510712024.4A CN201510712024A CN105150570B CN 105150570 B CN105150570 B CN 105150570B CN 201510712024 A CN201510712024 A CN 201510712024A CN 105150570 B CN105150570 B CN 105150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inged
connecting rod
output end
carc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120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50570A (zh
Inventor
张芝泉
张建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aixiang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a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a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a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120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05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0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0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50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0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其包括公共拍、自动调节动力装置和纠偏自动缝合装置,自动调节动力装置包括铰接在机架上的电缸以及与电缸输出端连接的角度调节气缸,角度调节气缸的输出端与公共拍铰接;纠偏自动缝合装置包括铰接在机架上的第一气缸、连杆连接件、压辊、连杆组、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连杆连接件上部与第一气缸输出端铰接,底部固接压辊,连杆组将连杆连接件与第二气缸输出端铰接,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固接,第三气缸输出端与机架铰接。本发明能够减少规格切换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而且还能够同时完成胎体的贴合和胎体料头料尾的缝合功能,减少了设备的动作,提升了设备的效率。

Description

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成型机,尤其是一种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轿车轮胎制造设备主要有两次法和一次法。两次法相对于一次法需对部件进行两次定位,存在制造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随着成型工艺的革新,一次法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一次法中有两鼓,三鼓,四鼓成型机。两鼓成型机效率低,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四鼓结构复杂且维护困难,占地面面积大。三鼓成型机则具有效率较高,结构简单,便于维护的特点。
同时,现有的三鼓式成型机的传递环功能单一,传递环和滚压装置是分开的,传递环工作时,滚压装置要让出空间;滚压时,传递环也要移开让出滚压装置的工作空间。上述两部套的反复移动占去一定的时间,影响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且高效率的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底座、胎体鼓、带束鼓、胎体供料系统、带束层供料系统、钢圈加持装置、传递环、胎面供料车、胎面供料系统、冠带条缠绕装置以及成型滚压装置,其中所述胎体供料系统包括内衬层供料装置、胎侧供料装置、第一帘布供料装置、第二帘布供料装置以及公共模板,
所述公共模板包括公共拍、用于调节公共拍与成型鼓贴合角度的自动调节动力装置以及纠偏自动缝合装置,其中
所述公共拍一端与所述胎体供料系统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自动调节动力装置铰接;
所述自动调节动力装置包括铰接在胎体供料系统机架上的电缸以及与所述电缸输出端通过连接座连接在一起的角度调节气缸,所述角度调节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公共拍铰接;
所述纠偏自动缝合装置包括固接在胎体供料系统机架上的气缸安装座、铰接在气缸安装座上的第一气缸、连杆连接件、压辊座、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压辊座上且用于将胎体复合件压合在成型鼓上的压辊、连杆组、第二气缸以及第三气缸,所述连杆连接件上部与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铰接,该连杆连接件底部固接有所述压辊座,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固接在所述连杆连接件一侧,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中部通过连杆回转轴与胎体供料系统机架铰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气缸输出端铰接,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通过气缸连接件固接在一起,所述第三气缸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胎体供料系统机架铰接。
所述电缸安装在一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通过电缸回转轴铰接在一连接架上,所述连接架固接在一固定架一侧且该固定架固接在胎体供料系统机架上;
所述角度调节气缸的输出端与一公共拍连接件上部铰接,所述公共拍连接件底部两侧分别向下形成有一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固接在公共拍的两侧;
所述电缸由电机驱动并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电缸输出端的上下运动以实现公共拍与成型鼓贴合角度的调节。
所述传递环包括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环体、周向安装在环体上的多个胎面复合件夹持块、固接在环体一侧且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胎胚夹持块以及用于对胎胚进行滚压的中心压辊,其中位于上方的胎胚夹持块通过连接臂与环体固接,位于下方的胎胚夹持块通过夹持块连接座与环体固接,所述中心压辊通过中心压辊座固接在环体底部一侧,且该中心压辊靠近位于下方的胎胚夹持块一侧设置。
所述胎面复合件夹持块包括支撑板、导向气缸、基座以及扇形块,所述导向气缸固接在支撑板上,所述基座固接在导向气缸输出端上,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供扇形块底部凸块插入的导向槽,所述基座上且位于导向槽一端形成有用于限制扇形块底部凸块移动的限位块,且该基座上且位于导向槽另一端设有一旋转柱塞,所述扇形块底部形成有与旋转柱塞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所述扇形块底部凸块插入导向槽内并移动至限位块处时,旋转柱塞工作并插入到定位孔内以实现扇形块与基座的固接。
所述基座和扇形块底部分别上下对应的形成有一键槽,两个所述键槽内设有一导向键以保证扇形块插入导向槽内时的中心定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增加自动调节动力装置,不仅增加了设备的柔性制造能力,能够减少规格切换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减轻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为生产企业降低维护成本。
2、纠偏自动缝合装置能够同时完成胎体的贴合和胎体料头料尾的缝合功能。其它设备是通过胎体压辊实现胎体的贴合,通过独立的缝合头完成胎体的缝合。贴合时,压辊压下,缝合头抬起。缝合时,压辊抬起,缝合头压下。这需要两个装置间的动作切换。无形中降低了设备的效率。纠偏自动缝合装置则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在压合完复合件后,无需抬起动作,可以直接对料头料尾进行缝合,减少了设备的动作,提升了设备的效率。
3、传递环相对于其他设备,由于在滚压时,胎胚夹持块直接处于卸胎位,从而省去了环体由等待位移动到卸胎位的时间及步骤,提高了设备的成型效率。
4、胎面复合件夹持块不再需要操作工反复拆卸螺,更换扇形块过程非常简洁,拔出旋转柱塞,推出扇形块,推进需要规格扇形块,锁紧旋转柱塞即可,一次性更换完成,节省了很多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胎体供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公共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自动调节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纠偏自动缝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传递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胎面复合件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胎面复合件夹持块去掉扇形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8,本发明的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包括底座5、胎体鼓3、带束鼓7、胎体供料系统1、带束层供料系统9、钢圈加持装置4、传递环6、胎面供料车11、胎面供料系统10、冠带条缠绕装置8以及成型滚压装置2,其中所述胎体供料系统1包括内衬层供料装置a、胎侧供料装置b、第一帘布供料装置c、第二帘布供料装置d以及公共模板e。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公共模板e包括公共拍e1、用于调节公共拍e1与成型鼓贴合角度的自动调节动力装置e2以及纠偏自动缝合装置e3,其中所述公共拍e1一端与所述胎体供料系统1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自动调节动力装置e2铰接。
如图4所示,所述自动调节动力装置e2包括铰接在胎体供料系统1机架上的电缸e21以及与所述电缸e21输出端通过连接座e22连接在一起的角度调节气缸e23,所述角度调节气缸e23的输出端与所述公共拍e1铰接;所述电缸e21安装在一安装座e24上,所述安装座e24通过电缸回转轴e25铰接在一连接架e26上,所述连接架e26固接在一固定架e27一侧且该固定架e27固接在胎体供料系统1机架上;所述角度调节气缸e23的输出端与一公共拍连接件e28上部铰接,所述公共拍连接件e28底部两侧分别向下形成有一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固接在公共拍e1的两侧;所述电缸e21由电机驱动并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电缸e21输出端的上下运动以实现公共拍e1与成型鼓贴合角度的调节。
自动调节动力装置e2的实施的动作为:
当公共拍e1准备向成型鼓供料时,角度调节气缸e23推动连接座e22使公共拍e1摆动到与成型鼓相切的位置,实现胎体复合件的贴合以及胎体复合件的压合等功能。当公共拍e1完成供料后,角度调节气缸e23通过连接座e22将公共拍e1摆动到等待位。在供料阶段,电缸e21保持位置不变。在规格调整时,角度调节气缸e23保持位置不变,电缸e21伸出或缩回完成带动连接座e22,连接座e22带动角度调节气缸e23,角度调节气缸e23带动公共拍连接件e28,公共拍连接件e28带动公共拍e1,实现公共拍e1供料位和等待位的调整。
通过增加自动调节动力装置,不仅增加了设备的柔性制造能力,能够减少规格切换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减轻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为生产企业降低维护成本。
如图5所示,所述纠偏自动缝合装置e3包括固接在胎体供料系统1机架上的气缸安装座e301、铰接在气缸安装座e301上的第一气缸e302、连杆连接件e303、压辊座e304、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压辊座e304上且用于将胎体复合件压合在成型鼓上的压辊e305、连杆组、第二气缸e306以及第三气缸e307,所述连杆连接件e303上部与所述第一气缸e302输出端铰接,该连杆连接件e303底部固接有所述压辊座e304,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e308和第二连杆e309,所述第一连杆e308一端固接在所述连杆连接件e303一侧,另一端通过销轴e310与所述第二连杆e309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e309中部通过连杆回转轴e311与胎体供料系统1机架铰接,另一端通过转轴e312与所述第二气缸e306输出端铰接,所述第二气缸e306和第三气缸e307通过气缸连接件e313固接在一起,所述第三气缸e307输出端通过连接轴e314与胎体供料系统1机架铰接。
纠偏自动缝合装置e3的实施的动作为:
当压辊e305需绕成型鼓中心回转完成一个碾压动作,已确保料头料尾的有效压合。第三气缸e307推动气缸连接件e313,气缸连接件e313推动第二气缸e306带动第二连杆e309绕连杆回转轴e311旋转,第二连杆e309绕通过销轴e310带动第一连杆e308运动,第一连杆e308在连杆连接件e303和第一气缸e302的约束下绕气缸安装座e301回转,第一连杆e308带动压辊座e304和压辊e305压下。在此之后,第二气缸e306推动第二连杆e309绕连杆回转轴e311旋转,同时第一气缸e302推动第一连杆e308围绕销轴e310旋转。这样通过分别控制第一气缸e302和第二气缸e306,可以分别带动第一连杆e308和第二连杆e309动作,使得压辊e305贴合在成型鼓的周面上往复碾压,以将胎体复合件料头料尾的缝合处压合,从而完成了碾压工作。
纠偏自动缝合装置能够同时完成胎体复合件的贴合和胎体复合件料头料尾的缝合功能。其它设备是通过胎体压辊实现胎体的贴合,通过独立的缝合头完成胎体的缝合。贴合时,压辊压下,缝合头抬起。缝合时,压辊抬起,缝合头压下。这需要两个装置间的动作切换。无形中降低了设备的效率。纠偏自动缝合装置则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在压合完胎体复合件后,无需抬起动作,可以直接对料头料尾进行缝合,减少了设备的动作,提升了设备的效率。
如图6所示,所述传递环6包括滑动连接在底座5上的环体61、周向安装在环体61上的多个胎面复合件夹持块62、固接在环体61一侧且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胎胚夹持块63以及用于对胎胚进行滚压的中心压辊64,其中位于上方的胎胚夹持块63通过连接臂65与环体61固接,位于下方的胎胚夹持块63通过夹持块连接座66与环体61固接,所述中心压辊64通过中心压辊座67固接在环体61底部一侧,且该中心压辊64靠近位于下方的胎胚夹持块63一侧设置。
传递环6的实施的动作为:
传递环6将胎面复合件传递到成型工位后,将胎面复合件与胎体复合件复合后形成胎胚,传递环6移动到胎胚夹持块63与成型工位重合的位置后,滚压装置对胎胚进行滚压(在此过程中,中心压辊64作为从动压辊配合滚压装置对胎胚进行滚压),再此完成后,胎胚夹持块63加持胎胚完成卸胎。
传递环6相对于其他设备,由于在滚压时,胎胚夹持块63直接处于卸胎位,从而省去了环体由等待位移动到卸胎位的时间及步骤,提高了设备的成型效率。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胎面复合件夹持块62包括支撑板621、导向气缸622、基座623、扇形块627、导向槽624、旋转柱塞625和导向键626。所述导向气缸622固接在支撑板621上,所述支撑板621固接在传递环上。所述基座623固接在导向气缸622输出端上,所述基座623上设有用于供扇形块627底部凸块插入的导向槽624,所述基座623上且位于导向槽624一端形成有用于限制扇形块627底部凸块移动的限位块,且该基座623上且位于导向槽624另一端设有一旋转柱塞625,所述扇形块627底部形成有与旋转柱塞625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所述扇形块627底部凸块插入导向槽624内并移动至限位块处时,旋转柱塞625工作并插入到定位孔内以实现扇形块627与基座623的固接。所述基座623和扇形块627底部分别上下对应的形成有一键槽,两个所述键槽与导向槽624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键槽内设有一导向键626,在扇形块插入导向槽624内的过程中,导向键626为扇形块起到了中心定位的作用,保证扇形块627插入过程中不偏离,同时保证了定位孔准确地移动到旋转柱塞625上方。
胎面复合件夹持块不再需要操作工反复拆卸螺,更换扇形块过程非常简洁,拔出旋转柱塞,推出扇形块,推进需要规格扇形块,锁紧旋转柱塞即可,一次性更换完成,节省了很多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中胎胚夹持块63与胎面复合件夹持块62结构相似,针对于胎面复合件夹持块62中扇形块的安装结构的便捷性,胎胚夹持块63中的扇形块也采用同样的安装方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包括底座(5)、胎体鼓(3)、带束鼓(7)、胎体供料系统(1)、带束层供料系统(9)、钢圈加持装置(4)、传递环(6)、胎面供料车(11)、胎面供料系统(10)、冠带条缠绕装置(8)以及成型滚压装置(2),其中所述胎体供料系统(1)包括内衬层供料装置(a)、胎侧供料装置(b)、第一帘布供料装置(c)、第二帘布供料装置(d)以及公共模板(e),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模板(e)包括公共拍(e1)、用于调节公共拍(e1)与成型鼓贴合角度的自动调节动力装置(e2)以及纠偏自动缝合装置(e3),其中
所述公共拍(e1)一端与所述胎体供料系统(1)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自动调节动力装置(e2)铰接;
所述自动调节动力装置(e2)包括铰接在胎体供料系统(1)机架上的电缸(e21)以及与所述电缸(e21)输出端通过连接座(e22)连接在一起的角度调节气缸(e23),所述角度调节气缸(e23)的输出端与所述公共拍(e1)铰接;
所述纠偏自动缝合装置(e3)包括固接在胎体供料系统(1)机架上的气缸安装座(e301)、铰接在气缸安装座(e301)上的第一气缸(e302)、连杆连接件(e303)、压辊座(e304)、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压辊座(e304)上且用于将胎体复合件压合在成型鼓上的压辊(e305)、连杆组、第二气缸(e306)以及第三气缸(e307),所述连杆连接件(e303)上部与所述第一气缸(e302)输出端铰接,该连杆连接件(e303)底部固接有所述压辊座(e304),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e308)和第二连杆(e309),所述第一连杆(e308)一端固接在所述连杆连接件(e303)一侧,另一端通过销轴(e310)与所述第二连杆(e309)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e309)中部通过连杆回转轴(e311)与胎体供料系统(1)机架铰接,另一端通过转轴(e312)与所述第二气缸(e306)输出端铰接,所述第二气缸(e306)和第三气缸(e307)通过气缸连接件(e313)固接在一起,所述第三气缸(e307)输出端通过连接轴(e314)与胎体供料系统(1)机架铰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缸(e21)安装在一安装座(e24)上,所述安装座(e24)通过电缸回转轴(e25)铰接在一连接架(e26)上,所述连接架(e26)固接在一固定架(e27)一侧且该固定架(e27)固接在胎体供料系统(1)机架上;
所述角度调节气缸(e23)的输出端与一公共拍连接件(e28)上部铰接,所述公共拍连接件(e28)底部两侧分别向下形成有一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固接在公共拍(e1)的两侧;
所述电缸(e21)由电机驱动并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电缸(e21)输出端的上下运动以实现公共拍(e1)与成型鼓贴合角度的调节。
3.按照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环(6)包括滑动连接在底座(5)上的环体(61)、周向安装在环体(61)上的多个胎面复合件夹持块(62)、固接在环体(61)一侧且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胎胚夹持块(63)以及用于对胎胚进行滚压的中心压辊(64),其中位于上方的胎胚夹持块(63)通过连接臂(65)与环体(61)固接,位于下方的胎胚夹持块(63)通过夹持块连接座(66)与环体(61)固接,所述中心压辊(64)通过中心压辊座(67)固接在环体(61)底部一侧,且该中心压辊(64)靠近位于下方的胎胚夹持块(63)一侧设置。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复合件夹持块(62)包括支撑板(621)、导向气缸(622)、基座(623)以及扇形块(627),所述导向气缸(622)固接在支撑板(621)上,所述基座(623)固接在导向气缸(622)输出端上,所述基座(623)上设有用于供扇形块(627)底部凸块插入的导向槽(624),所述基座(623)上且位于导向槽(624)一端形成有用于限制扇形块(627)底部凸块移动的限位块,且该基座(623)上且位于导向槽(624)另一端设有一旋转柱塞(625),所述扇形块(627)底部形成有与旋转柱塞(625)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所述扇形块(627)底部凸块插入导向槽(624)内并移动至限位块处时,旋转柱塞(625)工作并插入到定位孔内以实现扇形块(627)与基座(623)的固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623)和扇形块(627)底部分别上下对应的形成有一键槽,两个所述键槽内设有一导向键(626)以保证扇形块(627)插入导向槽(624)内时的中心定位。
CN201510712024.4A 2015-10-28 2015-10-28 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Active CN105150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2024.4A CN105150570B (zh) 2015-10-28 2015-10-28 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2024.4A CN105150570B (zh) 2015-10-28 2015-10-28 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0570A CN105150570A (zh) 2015-12-16
CN105150570B true CN105150570B (zh) 2017-05-24

Family

ID=54791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12024.4A Active CN105150570B (zh) 2015-10-28 2015-10-28 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05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52776B (zh) * 2023-09-05 2023-11-17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胎面压辊夹持辊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72279Y (zh) * 2008-03-03 2008-12-31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的特巨型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设备
CN202242019U (zh) * 2011-09-21 2012-05-30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五鼓式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CN102490381B (zh) * 2011-11-22 2014-03-12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鼓式全钢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机胎肩垫胶供料装置
CN202480395U (zh) * 2011-12-31 2012-10-10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轿车轮胎一次法两鼓成型机
CN205148959U (zh) * 2015-10-28 2016-04-13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0570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097790A1 (zh) 轿车轮胎一次法两鼓成型机及其方法
CN102371696B (zh) 全钢丝载重子午胎一次法三鼓成型方法
CN101670677A (zh) 一种三鼓式子午线轮胎成型机
US7118642B2 (en) Method and plant for the manufacture of green tyres
CN100515745C (zh) 全钢载重子午胎胎胚成型工艺
CN105291457A (zh) 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芯双鼓成型机及胎圈芯的制造方法
CN105150570B (zh) 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JP4434591B2 (ja) ゴムリボ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0194028A (zh) 钢丝胎体uhp轮胎及其制造工艺
CN205148959U (zh) 轿车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CN1706630A (zh) 四鼓式全钢丝工程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CN100534772C (zh) 半钢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CN100482456C (zh) 一种两鼓式子午线巨型工程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CN105235246A (zh) 帘布自动接头装置及自动接头方法
CN105922615B (zh) 工程轮胎钢胶圈自动贴合机
CN205800242U (zh) 工程轮胎钢胶圈自动贴合机
SK286598B6 (sk) Zariadenie na konfekciu plášťov pneumatík a spôsob jeho činnosti
CN102658662A (zh)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成型方法
CN114211796A (zh) 巨型轮胎成型机
CN2765767Y (zh) 四鼓式全钢丝工程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CN205097573U (zh) 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芯双鼓成型机
CN102862303A (zh) 具有滚压功能的传递环
CN200974335Y (zh) 一种两鼓式子午线巨型工程轮胎一次法成型机
CN206999808U (zh) 钢木复合模板钢板坯长短边折合装置
CN202846910U (zh) 具有滚压功能的传递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26

Address after: 300384 Tianjin Binhai Huayuan Industrial Area (outer ring) four Haitai Development Road No. 9 block D

Patentee after: Tianjin Saixiang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84 Tianjin city Xiqing New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outer ring) four Haitai Development Road No. 9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Saixi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