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0242B - 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及蛇形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及蛇形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0242B
CN105150242B CN201510665289.3A CN201510665289A CN105150242B CN 105150242 B CN105150242 B CN 105150242B CN 201510665289 A CN201510665289 A CN 201510665289A CN 105150242 B CN105150242 B CN 1051502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output shaft
robot
gear
modula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52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50242A (zh
Inventor
朱延河
张宇
赵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6652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0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0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0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50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0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06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multi-articulated arms
    • B25J9/065Snake robo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及蛇形机器人,它涉及机器人技术,以解决现有机器人模块单元结构复杂,所构成的机器人构型少,导致运动形式少,不能更形象地在生物学上模拟运动,只能完成有限工作任务的问题,它包括壳体、电机座、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输出轴、盖板和多个永磁体;壳体内布置有电机座、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输出轴和多个永磁体;电机座安装在壳体上,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输出轴转动安装在电机座上;电机的输出轴固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固装在输出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盖板盖合在壳体的表面开口处,输出轴的端部为盘式结构,该盘式结构的外端面上沿输出轴的周向均布安装有多个永磁体。本发明用于机器人。

Description

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及蛇形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及蛇形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也不断提高,机器人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模块化机器人易于实现多种运动模式,可工作在不同任务与环境。目前,对于模块化机器人来讲,模块单元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已有的模块设计大多以球形或正方体设计为主,结构复杂,这种模块设计会限制机器人潜在的可形成的构型与运动形式,比如球形和方形,相邻关节对接需要连接机构,不能紧密对接,在仿生蛇形上效果不好,不能更形象地在生物学上模拟运动,只能通过简单的运动完成有限的工作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机器人模块单元结构复杂,所构成的机器人构型少,导致运动形式少,不能更形象地在生物学上模拟运动,只能完成有限工作任务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及蛇形机器人。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包括壳体、电机座、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输出轴、盖板和多个永磁体;
壳体内布置有电机座、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输出轴和多个永磁体;电机座安装在壳体上,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输出轴转动安装在电机座上,
电机的输出轴固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固装在输出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8啮合,盖板盖合在壳体的表面开口处,盖板为马氏体不锈钢或铁素体不锈钢材料,输出轴的端部为盘式结构,该盘式结构的外端面上沿输出轴的周向均布安装有多个永磁体;壳体由椭圆形壳体或圆柱形壳体斜45度截割而成,壳体截割的斜面与输出轴斜交,该斜面与输出轴的夹角为45°。
蛇形机器人包括多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相邻两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的一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的永磁体与另一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的盖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模块采用均一构型,可实现多模块单元连接;二、模块采用电机驱动,可自主实现构型变化,同时完成变形后的运动能力;三、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模块单元不但可以通过可靠的电机驱动自主完成机器人构型变化,形成多种构型机器人,同时可驱动机器人完成不同运动方式,不同构型机器人可以通过模块单元对接,形成更加丰富的构型,完成复杂任务,运动能力强;模块单元间不同转角组合可构成蛇形、轮式、球形、双足、四足等多种构型机器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是电机、电机座和壳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利用本发明多个模块单元构成蛇形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利用本发明多个模块单元构成轮式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包括壳体1、电机座2、电机3、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8、输出轴9、盖板15和多个永磁体10;
壳体1内布置有电机座2、电机3、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8、输出轴9和多个永磁体10;
电机座2安装在壳体1上,电机3安装在电机座2上,输出轴9转动安装在电机座2上,电机3的输出轴固装有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8固装在输出轴9上,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8啮合,盖板15盖合在壳体1的表面开口处,盖板15为马氏体不锈钢或铁素体不锈钢材料,输出轴9的端部为盘式结构9-1,该盘式结构9-1的外端面上沿输出轴9的周向均布安装有多个永磁体10。盘式结构9-1可为圆盘式结构。马氏体不锈钢或铁素体不锈钢材料的盖板利于永磁体的吸合。
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模块单元可构成如图4的蛇形机器人结构和如图5的轮式机器人结构。壳体1可由椭圆形壳体或圆柱形壳体斜45度截割而成。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机3为直流电机。如此设置,廉价易得,体积小,方便使用,可使用直流减速电机。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永磁体10胶接在输出轴9端部的盘式结构9-1上。如此设置,连接方便,使用可靠。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还包括两个轴承4,输出轴9通过两个轴承4转动安装在电机座2上。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自变形机器人模块还包括滚动轴承7和轴承座17,轴承座17安装在壳体1上,电机3的电机轴安装在设置在轴承座17上的滚动轴承7上。滚动轴承7对电机3起到支撑作用。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自变形机器人还包括电路板16、上盖板15和侧板18;盖板15盖合在壳体1的上表面开口处,侧板18安装在壳体1上,输出轴9端部的盘式结构穿过侧板18,电路板16安装在盖板15下表面上,电路板16的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与电机3的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电路板16用于控制电机3的启停和转速。如此设置,便于实时控制电机,方便使用。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蛇形机器人包括多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相邻两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的一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的永磁体与另一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的盖板连接。本实施方式利用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构成的蛇形机器人结构简单,形象地在生物学上实现了模拟运动,能实现多运动模式和完成多工作任务。若干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连接可演变成轮式结构。相邻两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可以实现0-360度旋转,相邻两个自变形机器人通过永磁体吸引盖板实现连接,也可以在盖板上增加与永磁体磁极性相反的磁体以实现相邻两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良好对中连接,同时输出轴的输出可带动所连接的模块转动。图4中A表示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B界面表示前一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输出轴端永磁体与后一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的盖板对接吸合面,C界面表示后一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输出轴端的永磁体与其下一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盖板对接吸合面,依次类推;图5中D界面表示前一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输出轴端永磁体与后一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的盖板对接吸合面,E界面表示后一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输出轴端的永磁体与其下一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盖板对接吸合面,依次类推。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四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蛇形机器人由多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串接而成。本实施方式机器人模块化,安装连接方便可靠,模块单元具有两个自由度。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的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的数量为10-24个。本实施方式优选10-24个串接而成,具有20至48个自由度,实现多运动模式,运动能力强。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

Claims (9)

1.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1)、电机座(2)、电机(3)、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8)、输出轴(9)、盖板(15)和多个永磁体(10);
壳体(1)内布置有电机座(2)、电机(3)、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8)、输出轴(9)和多个永磁体(10);
电机座(2)安装在壳体(1)上,电机(3)安装在电机座(2)上,输出轴(9)转动安装在电机座(2)上,电机(3)的输出轴固装有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8)固装在输出轴(9)上,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8)啮合,盖板(15)盖合在壳体(1)的表面开口处,盖板(15)为马氏体不锈钢或铁素体不锈钢材料,输出轴(9)的端部为盘式结构(9-1),该盘式结构(9-1)的外端面上沿输出轴(9)的周向均布安装有多个永磁体(10);
壳体(1)由椭圆形壳体或圆柱形壳体斜45度截割而成,壳体(1)截割的斜面与输出轴(9)斜交,该斜面与输出轴(9)的夹角为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电机(3)为直流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永磁体(10)胶接在输出轴(9)端部的盘式结构(9-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两个轴承(4),输出轴(9)通过两个轴承(4)转动安装在电机座(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滚动轴承(7)和轴承座(17),轴承座(17)安装在壳体(1)上,电机(3)的电机轴安装在设置在轴承座(17)上的滚动轴承(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电路板(16)和侧板(18);侧板(18)安装在壳体(1)上,输出轴(9)端部的盘式结构(9-1)穿过侧板(18),电路板(16)安装在盖板(15)下表面上,电路板(16)的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与电机(3)的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电路板(16)用于控制电机(3)的启停和转速。
7.利用权利要求1、2、4或6任意一项所述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制成的蛇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该蛇形机器人包括多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相邻两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的一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的永磁体与另一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的盖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蛇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蛇形机器人由多个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串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蛇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的数量为10-24个。
CN201510665289.3A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及蛇形机器人 Active CN105150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5289.3A CN105150242B (zh)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及蛇形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5289.3A CN105150242B (zh)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及蛇形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0242A CN105150242A (zh) 2015-12-16
CN105150242B true CN105150242B (zh) 2017-03-08

Family

ID=54791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5289.3A Active CN105150242B (zh)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及蛇形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02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4535B (zh) * 2019-01-30 2021-10-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外肢体机器人模块单元及模块化可重构外肢体机器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4226A (zh) * 2008-06-13 2008-12-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双转动自由度的万向式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2345B2 (en) * 2001-03-30 2003-01-2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pparatus for obstacle traversion
US7841256B2 (en) * 2003-02-07 2010-11-3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rticulated manipulator
CN102806559A (zh) * 2012-08-29 2012-12-05 东南大学 一种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的单元模块机构
CN204487596U (zh) * 2015-01-27 2015-07-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双斜面偏转关节的新型机械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4226A (zh) * 2008-06-13 2008-12-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双转动自由度的万向式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万向式关节的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赵杰、唐术锋、朱延河等;《机器人》;20100930;第32卷(第5期);第608-6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0242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4692B (zh) 一种用于六足机器人的集成模块化腿部系统
CN101823516B (zh) 一种两足步行仿生机器人
CN205221042U (zh) 一种微型缆控水下观测机器人
CN105150242B (zh) 一种自变形机器人模块单元及蛇形机器人
CN101435739A (zh) 仿生长鳍波动推进实验装置
Dekan et al. iRobot create used in education
CN101318544A (zh) 仿生机器鱼
CN205734880U (zh) 一种用于科技馆迎宾的机器人移动装置
CN202976657U (zh) 一种训练用自动行驶避障车
CN205219134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
CN203726484U (zh) 六自由度机器人
CN205737779U (zh) 一种可重构攀爬机器人
CN105159312A (zh) 基于差动齿轮的仿生机器鼠的腰部模拟装置
CN206117467U (zh) 非球形正交结构两自由度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CN208760757U (zh) 一种球形行走机器人
CN206230530U (zh) 基于医疗协作机器人的定位检测机构
JP6882775B2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CN102730177B (zh) 一种紧凑直驱的转台式水下推进器及水下作业装置
CN210081743U (zh) 一种闭环反馈减速装置
CN209354036U (zh) 一种新型卷帘门编码器
CN206008047U (zh) 一种搭建式的避障智能机器人玩具
CN106956294B (zh) 一种三自由度仿生眼
CN206211820U (zh) 零功率永磁悬浮磁力驱动装置
CN110749416B (zh) 一种电磁式超空化实验装置
CN2521816Y (zh) 一种手摇式微型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