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9801B - 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 - Google Patents

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9801B
CN105149801B CN201510605557.2A CN201510605557A CN105149801B CN 105149801 B CN105149801 B CN 105149801B CN 201510605557 A CN201510605557 A CN 201510605557A CN 105149801 B CN105149801 B CN 105149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connecting shaft
weldment
pedestal
stretch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055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9801A (zh
Inventor
李宝旺
徐志强
聂丽丽
姜茹佳
梁涛
邹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055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49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49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9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9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9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1/00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1/003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relating to controlling of welding distor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焊接件两端的拉伸组件,每端的拉伸组件包括:承载所述焊接件的基座,所述基座上具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焊接件的内侧壁相抵;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和工艺装备框架之间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工艺装备框架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在焊接件两端的拉伸组件来控制焊接件的收缩变形量,焊接件收缩时会拉动两端的基座移动,从而带动与基座固定连接的弹性组件移动而发生形变,当弹性组件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弹性组件停止移动,从而阻止焊接件进一步收缩,从而避免焊接工件过缩导致焊后工件尺寸超差或焊缝开裂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焊接工件的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工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在部件组焊工程中,控制好工艺放量与焊接件收缩变形量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保证焊接后部件尺寸合格的关键。比较理想状态为:“焊接工艺放量”=“焊接件收缩变形量”,即通过焊接收缩把工艺放量给抵消掉,可见控制好焊接件收缩变形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工艺放量和焊接件收缩变形量往往是通过装备工艺工程师与焊接工程师商议后根据个人经验给出的一组数据。
影响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因素较多,例如焊接技师的焊接手法、压紧力大小、焊接电流的大小、焊枪送丝速度的快慢等。这些导致在工艺变形量一定时,而工件收缩变形量大小不定的情况下会造成焊缝开裂或焊后工件超差等情况。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人为调整压紧力的方式来控制焊接件收缩变形量,但是在焊接时,若对工件施加的压紧力过大,则工件收缩变形量就会较小,但这种情况下会影响焊缝成型效果。若对工件施加的压紧力过小,则工件收缩变形量就会较大,导致焊后工件尺寸很难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在焊接时焊接件的收缩变形量不易控制导致焊接质量差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焊接件两端的拉伸组件,每端的拉伸组件包括:承载所述焊接件的基座,所述基座上具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焊接件的内侧壁相抵;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和工艺装备框架之间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工艺装备框架固定连接。
本发明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通过设置在焊接件两端的拉伸组件来控制焊接件的收缩变形量,由于承载焊接件的基座上设有与焊接件内侧壁抵接的止挡部,因此,当焊接件收缩时会拉动其两端的基座向相对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与基座固定连接的弹性组件移动,使弹性组件发生形变,当弹性组件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弹性组件停止移动,从而阻止基座进一步移动,使焊接件停止收缩。在使用时具体可根据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公差要求预先设定弹性组件的压缩量,即将弹性组件的压缩量设定为与所要求的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公差值一致。若焊接件在还没有达到所要求的公差值时停止收缩,此时焊接件两端的弹性组件继续压缩从而推动基座移动,直到焊接件收缩变形量达到所要求的公差值,因此无论影响焊接的外界因素如何变化,焊接件的外形尺寸总是被控制在所要求的收缩公差范围内,从而避免焊接件过缩导致焊后工件尺寸超差、或者焊接件收缩不到位导致焊缝开裂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焊接件的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在焊接件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对应的弹性组件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弹性组件发生形变后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3对应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焊接件; 2、基座;
21、止挡部; 3、工艺装备框架;
4、弹性组件; 41、套筒;
42、第一连接轴; 43、弹簧;
421、第一限位部; 411、第二限位部;
44、第二连接轴; 441、第二凸台;
441a、通道; 41a、销孔;
45、固定销; 422、第一螺纹;
442、第二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在焊接件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焊接件1两端的拉伸组件,每端的拉伸组件包括:承载所述焊接件1的基座2,所述基座2上具有止挡部21,所述止挡部21与所述焊接件1的内侧壁相抵。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2和工艺装备框架3之间的弹性组件4,所述弹性组件4分别与所述基座2和所述工艺装备框架3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接件1为H形,当然焊接件1也可以为门字形,本实施例提供的拉伸装置可适用于任意形状的焊接件,即本发明对焊接件的形状并不限定。焊接件的两端均设置一个基座2,通过基座2上的止挡部21将焊接件1两端的内侧壁与基座抵接,从而使焊接件1处于稳定状态,以便于焊接件收缩时拉动基座移动,从而带动两侧的弹性组件发生弹性形变。参照附图1或图2所示,所述基座1可以L形,所述止挡部21可以为L形基座的底部向上弯折延伸而形成的挡边,但本发明对基座和止挡部的形状并不限定。
本实施例的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通过设置在焊接件两端的拉伸组件来控制焊接件的收缩变形量。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原因导致焊接件收缩,即焊接边两侧边会向焊接件的中间部位收缩,而由于承载焊接件的基座上设有与焊接件内侧壁抵接的止挡部,当焊接件收缩时会拉动其底部的两个基座向焊接件中间部位移动,由于基座与弹性组件固定连接,基座移动从而带动弹性组件移动致使弹性组件发生形变,当弹性组件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弹性组件停止移动,从而阻止基座进一步移动,使焊接件停止收缩,在使用时具体可根据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公差要求预先设定弹性组件的压缩量,即将弹性组件的压缩量设定为与所要求的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公差值一致。若焊接件在还没有达到所要求的公差值时停止收缩,此时焊接件两端的弹性组件继续压缩变形从而推动基座移动,直到焊接件收缩变形量达到所要求的公差值,因此无论影响焊接的外界因素如何变化,焊接件的外形尺寸总是被控制在所要求的收缩公差范围内,从而避免焊接工件过缩导致焊后工件尺寸超差、或者焊接件收缩不到位导致焊缝开裂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焊接工件的焊接质量。
图3为图1中对应的弹性组件4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3的弹性组件发生形变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对应的结构爆炸图。具体地,参照附图3至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组件4包括:至少一端开口的套筒41、容置在所述套筒41内的第一连接轴42和弹簧43。所述弹簧43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轴42上,且第一连接轴42的一端从所述套筒41的开口端伸出、与所述工艺装备框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42位于所述套筒41内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部421。所述套筒41的开口端具有第二限位部411,所述弹簧43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部421上,弹簧43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限位部411上。所述套筒41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参照附图3所示,此处所述的套筒开口端具体指的是套筒41的右端,即靠近所述工艺装备框架3的一端;所述的套筒的另一端具体指的是套筒41的左端,即靠近焊接件1的一端。所述套筒41可沿所述第一连接轴42的轴向往复移动。也就是说,当未进行焊接时,弹簧43是处于正常复位状态的,即如图3所示的状态。当套筒41向左移动时,弹簧被压缩,即如图4所示的状态。弹簧43的活动范围限制在第一限位部421和第二限位部41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可以为蝶形弹簧。
由于套筒41的另一端与基座2固定连接,当焊接件1收缩时焊接件拉动其两端的基座2向相对方向移动,然后基座2带动套筒41沿第一连接轴42的轴向向焊接件1的方向移动,而由于第一连接轴42的一端从套筒41的开口端伸出与工艺装备框架3固定连接,因此焊接件1收缩时,第一连接轴42是固定不动的,套筒41移动使得位于套筒端部的第二限位部411压缩弹簧43,弹簧43与第一限位部421连接的一端不动,弹簧43与第二限位部411连接的一端在套筒41的拉力作用下向焊接件1的方向收缩,比如,设置弹簧的压缩极限值为焊接所要求的收缩公差范围内的下差尺寸,当弹簧43被套筒41拉动至压缩到极限状态时,弹簧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转换成刚性连接,此时套筒无法继续向焊接件方向移动,从而阻止基座移动,使焊接件停止收缩,此时焊接件的收缩量正好为所要求的下差尺寸,从而保证了焊后工件的良好尺寸和焊缝的密合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421为位于第一连接轴42端部的第一凸台,即第一连接轴42整体可呈T字形。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套筒41的内径。所述第二限位部411可以为所述套筒41的开口端周向向内弯折形成的凸缘,所述凸缘的内径小于弹簧43的外径,第一连接轴42的一端从所述凸缘形成的通孔中穿出至套筒41外,与所述工艺装备框架3固连。
具体地,所述套筒41与基座2固定连接时,可以将套筒41的左端部与基座2直接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设置第二连接轴44,通过该第二连接轴44将套筒41与基座2固定连接起来。具体可参照附图3或4,所述第二连接轴44也设置在套筒41内,第二连接轴44与所述第一连接轴42同轴且相对设置,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互不连接。第二连接轴44的一端固定在套筒41内,另一端从套筒41的左端伸出,与所述基座2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轴44位于套筒41内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台441,所述第二凸台441的外径与所述套筒41的内径匹配,即第二连接轴44整体呈T字形结构。进一步地,还可通过设置固定销45,通过固定销45将第二连接轴44与套筒41固连起来,具体为:第二凸台441内设有竖向贯穿第二凸台的通道441a,此处的竖向指的是与第二连接轴轴向垂直的方向。第二凸台441的通道开口处所对应的套筒筒壁上设有销孔41a,所述固定销45穿设在所述销孔和通道内,将所述第二连接轴44与所述套筒4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轴42伸出于所述套筒41外的一端上设有第一螺纹422,参照附图3至附图5所示,即第一螺纹422设置在第一连接轴42的右端,第一连接轴42通过所述第一螺纹422与所述工艺装备框架3螺接。第二连接轴44伸出于所述套筒外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螺纹442,参照附图3至附图5所示,即第二螺纹442设置在第二连接轴44的左端,第二连接轴44通过所述第二螺纹442与所述基座1螺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轴42与所述工艺装备框架3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铆接、卡接等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在第一连接轴42的左端设置卡扣,所述工艺装备框架3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匹配的卡槽,连接时将所述卡扣卡合在所述卡槽内,即可实现第一连接轴与工艺装备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第二连接轴44与基座1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铆接、卡接等方式,例如在第二连接轴的左端设置卡扣,在L形基座上设置与该卡扣匹配的卡槽,通过卡扣与卡槽的匹配卡合,实现第二连接轴与L形基座之间的固定连接,由于第二连接轴与套筒之间固定连接,因此L形基座移动时便可带动套筒同步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套筒41可以为圆柱形管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套筒也可以为方形中空结构,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焊接件两端的拉伸组件,每端的拉伸组件包括:承载所述焊接件的基座,所述基座上具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焊接件的内侧壁相抵;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和工艺装备框架之间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工艺装备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一端开口的套筒、容置在所述套筒内的第一连接轴和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且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从所述套筒的开口端伸出、与所述工艺装备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可沿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所述套筒内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套筒的开口端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上,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限位部上;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套筒内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同轴设置且互不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伸出,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固定销,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有竖向贯穿所述第二连接轴的通道,所述套筒的筒壁上设有与所述通道对应的销孔;所述固定销穿设在所述销孔和通道内,将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端部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套筒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伸出于所述套筒外的一端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连接轴通过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工艺装备框架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所述套筒的开口端向内弯折形成的凸缘,所述凸缘的内径小于所述弹簧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套筒内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外径与所述套筒的内径匹配,所述通道设于所述第二凸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轴伸出于所述套筒外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基座螺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圆柱形管状结构。
CN201510605557.2A 2015-09-22 2015-09-22 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 Active CN105149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05557.2A CN105149801B (zh) 2015-09-22 2015-09-22 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05557.2A CN105149801B (zh) 2015-09-22 2015-09-22 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9801A CN105149801A (zh) 2015-12-16
CN105149801B true CN105149801B (zh) 2017-05-24

Family

ID=54791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05557.2A Active CN105149801B (zh) 2015-09-22 2015-09-22 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4980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430690T2 (de) * 1993-02-04 2002-09-12 Nippon Steel Corp Verfahren zum vermindern von schweissverformungen, bestimmt fuer eine einseitige laschenverbindung
CN101396763B (zh) * 2008-10-29 2011-01-26 天津市建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焊网机上的防止焊接网片变形的机构
CN202963844U (zh) * 2012-11-15 2013-06-05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束焊中收缩量自动补偿装置
CN203184876U (zh) * 2013-03-21 2013-09-11 江苏勇龙电气有限公司 均压环的焊接夹具
CN105033542B (zh) * 2015-08-03 2017-03-08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风塔门框反变形制作及定位装配两用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9801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91912B1 (ko) 유량조절밸브
DE3428598A1 (de) Hochdruckbestaendige, auslauf- und ausblassichere rohrverbindung
DE2225342B2 (de) Laengenverstellbare gasfeder
CN105149801B (zh) 焊接件收缩变形量的拉伸装置
DE102004027795A1 (de) Verbindungsanordnung, insbesondere zum kraftschlüssigen Anbinden von mindestens einem Faserverbund-Bauteil an ein weiteres Bauteil
WO2008086963A1 (de) Verschlusseinrichtung für einen mit druckgas befüllbaren druckbehälter eines kaltgasgenerators
WO2004014592A1 (de) Elektromagnetische stellvorrichtung
JP2017508102A (ja) 特に燃料圧送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3190054A1 (de)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zwei bauteilen
WO2022136045A1 (de) Drucktank für gasbetriebenes fahrzeug
DE4102371A1 (de) Dichtungshuelse
CN107420566A (zh) 电子膨胀阀
CN209072281U (zh) 伺服电机定子铁芯激光焊接工装
CN207642575U (zh) 导管全位置自动焊接内撑弹性销轴
WO2002085606A2 (de) Anschlusselement für rohre und verfahren zum anschweissen eines anschlusselements an ein rohrende
DE112018004418T5 (de) Druck-feste Vorrichtung und Fluid-Druck-Zylinder
CN209638603U (zh) 活动法兰式气管组件
EP3870814B1 (de) Innengekühltes ventil mit kühlmittelleitsystem
DE102017210818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olbens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aus einem Kolbenoberteil und aus einem Kolbenunterteil
EP2905669B1 (de) Druckregelventil
EP3104057B1 (de) Rohrverbindung mit zumindest zwei rohren mit rohrwandungen aus einem kunststoff-monomaterial
CN105057470B (zh) 一种加工治具和加工方法
DE102012111803A1 (de) Druckdosenbaute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WO2018146053A1 (de) Zylinder-kolben-vorrichtung mit wenigstens einem innenrohr und wenigstens einem aussenrohr
CN216849505U (zh) 一种屏蔽环的封端球组件及耐张串用屏蔽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063035 Hebei province Fengrun District Tangshan City Road No. 3 factory

Applicant after: CRRC TANGSH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063035 Hebei province Fengrun District Tangshan City Road No. 3 factory

Applicant before: Tangshan Railway Carriage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