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8003A - 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8003A
CN105148003A CN201510711996.1A CN201510711996A CN105148003A CN 105148003 A CN105148003 A CN 105148003A CN 201510711996 A CN201510711996 A CN 201510711996A CN 105148003 A CN105148003 A CN 105148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herba
radix
chinese medicine
s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119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119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480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48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800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包括以质量份数表示的各组分:金荞麦10-50份,猫爪草20-50份,佛甲草10-30份,半枝莲10-30份,白僵蚕10-20份,螺厣草10-30份,一枝黄花10-30份,鬼针草10-20份,藤梨根10-20份,白英10-20份,土党参5-15份,玉竹10-25份。本发明以清热解毒、养阴利咽为主,配伍合理,对病毒性感冒、肺热咳嗽诱发急性咽炎有极好疗效,尤其对我国南部地区天气湿热环境下因感冒发热诱发的急性咽炎具有疗效快、治疗效果显著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尤其是涉及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咽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咽部疾病,于春、秋、冬季节为多见,该病的易感染人群较多,本病多因病毒感染、细菌传染及环境刺激所致。细菌和病毒通常是通过飞沫或密切接触而传染,环境因素主要是指高温、粉尘、烟雾和有刺激性的气体。患者通常对冷热潮湿等不良的刺激无适应能力,因而外来的感染抵抗力降低,或由于疲劳、烟酒过度、营养不良、体质衰弱导致全身抵抗力减弱,均容易患该病;另外如果全身或局部的疾病亦容易患诱发本病,如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增值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患者、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感退或慢性全身性疾病如肾病、关节炎、恶性肿瘤等都容易诱发急性咽炎,并且该病是其他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百日咳、伤寒、斑症伤寒、天花等。
咽炎起病较急,先有咽部干燥、灼热、异物感,随后明显咽痛,空咽时咽痛往往比进食更加显著。有时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以及病毒、细菌毒力不同而程度不一,可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或四肢酸痛等。一旦患本病如身体抵抗力低下或者治疗不及时,则炎症扩散,如传染向上蔓延,可发生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乡下发展卡发生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若致病菌或其病毒侵入血循环,则可引起败血病。因此,一旦患上该病必须及时有效地治疗,但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中成药稀有,尚在使用的有六神丸、珍黄丸、十味龙胆花颗粒。这些中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
比如中国专利CN200610050668.2提出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它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紫花地丁1~10份、地骷髅1~8份。虽然该组分简单,中成药的成本较低,但其清热解毒效果较差,且药效难以在咽部发挥作用,起效较慢,其治疗效果也不十分明显,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养阴利咽、配伍合理且疗效显著的利咽中药组合物。
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包括以质量份数表示的各组分:金荞麦10-50份,猫爪草20-50份,佛甲草10-30份,半枝莲10-30份,白僵蚕10-20份,螺厣草10-30份,一枝黄花10-30份,鬼针草10-20份,藤梨根10-20份,白英10-20份,土党参5-15份,玉竹10-25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包括以质量份数表示的各组分:金荞麦10份,猫爪草20份,佛甲草10份,半枝莲10份,白僵蚕10份,螺厣草10份,一枝黄花10份,鬼针草10份,藤梨根10份,白英10份,土党参5份,玉竹10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包括以质量份数表示的各组分:金荞麦50份,猫爪草50份,佛甲草30份,半枝莲30份,白僵蚕20份,螺厣草30份,一枝黄花30份,鬼针草20份,藤梨根20份,白英20份,土党参15份,玉竹10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包括以质量份数表示的各组分:金荞麦40份,猫爪草40份,佛甲草20份,半枝莲20份,白僵蚕15份,螺厣草20份,一枝黄花20份,鬼针草15份,藤梨根20份,白英10份,土党参10份,玉竹15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还包括适量的调味剂,调味剂为蜂蜜或冰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以清热解毒、养阴利咽、消炎止痛为主,以去肺热、凉血止咳来舒缓咽部肿痛,并通过滋阴润肺、生津止渴来巩固咽部肿痛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养阴清热、舒利咽窍、配伍合理,不仅具有化痰、清热、解毒和消炎作用,还能够有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痛苦;本发明适用于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特别是对病毒性感冒、肺热咳嗽诱发急性咽炎有极好疗效,尤其对我国南部地区天气湿热环境下因感冒发热诱发的急性咽炎具有疗效快、治疗效果显著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包括以质量份数表示的各组分:金荞麦10-50份,猫爪草20-50份,佛甲草10-30份,半枝莲10-30份,白僵蚕10-20份,螺厣草10-30份,一枝黄花10-30份,鬼针草10-20份,藤梨根10-20份,白英10-20份,土党参5-15份,玉竹10-25份。
按上述重量份数,取上述金荞麦、猫爪草、佛甲草、半枝莲、白僵蚕、螺厣草、一枝黄花、鬼针草、藤梨根、白英、土党参及玉竹,加入上述组分总质量的6-15倍的清水煎熬1-2.5小时,取药液,每次取药液30-50ml加入适量调味剂(调味剂一般为蜂蜜或冰糖,可根据用户口感加入适量即可)后含服,一日2~3次,7天为一疗程。
金荞麦、猫爪草、佛甲草、半枝莲及白僵蚕为君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舒利咽窍之功效。鬼针草、藤梨根及白英为臣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及提高人体抵抗能力之功效。螺厣草、一枝黄花、土党参及玉竹为佐药,螺厣草及一枝黄花不仅具有解毒消肿、缓解咽喉肿痛之功效,还具有去肺热、散瘀止血、凉血止咳之功效,对感冒发热时因肺热咳嗽引起的咽喉肿痛有较佳的治疗效果,而土党参及玉竹具有补中益气、养阴润燥及生津止渴等功效。因此,本申请以清热解毒、养阴利咽、消炎止痛为主,以去肺热、凉血止咳来舒缓咽部肿痛,并通过滋阴润肺、生津止渴来巩固咽部肿痛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养阴清热、舒利咽窍、配伍合理,不仅具有化痰、清热、解毒和消炎作用,还能够有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痛苦;本发明适用于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特别是对病毒性感冒、肺热咳嗽诱发急性咽炎有极好疗效,尤其对我国南部地区天气湿热环境下因感冒发热诱发的急性咽炎具有疗效快、治疗效果显著的特点。
各组分的药理药性介绍如下:
金荞麦:根据《中华本草》记载,金荞麦别名苦荞麦、野荞麦。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agopyrumdibotrys(D.Don)Hara[Fagopyrumcymosum(Trev.)Meisn.]。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祛风除湿疮毒、蛇虫咬伤等功效,主肺痈、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痢疾、风湿痹证、跌打损伤等。
猫爪草:根据《中国药典》记载,猫爪草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ternatusThunb.的干燥块根。性味:甘、辛,温。功能主治:散结,消肿,用于肺结核,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咽喉炎。
佛甲草: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的茎叶。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消肿,解毒。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丹毒,烫伤,蛇咬伤,黄疸,痢疾。
半枝莲:半枝莲为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性味:味辛;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主热毒痈肿;咽喉疼痛;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血淋;水肿;腹水及癌症。
白僵蚕:具有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之功效。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口眼歪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疹,疮毒。能活络通经,驱风开痹,散风痰,结核,瘰疬。
螺厣草:根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为水龙骨科植物伏石蕨的全草或带根全草。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润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肺脓肿,肺结核咯血,咽喉肿痛,腮腺炎,痢疾,淋巴结结核,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外用治疔疮肿毒,皮肤湿痒,中耳炎。
一枝黄花:根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一枝黄花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属植物一枝黄花SolidagodecurrensLour.[S.virgaureaLvar.leiocarpa(Benth.)A.Gray],以根及全草入药。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咳血,急、慢性肾炎,小儿疳积;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疮疡肿毒,乳腺炎。
鬼针草:根据《中华本草》记载,鬼针草为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全草。性味:味苦;性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咽喉;肿痛;泄泻;痢疾;黄疸;肠痈;疔疮肿毒;蛇早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藤梨根:又名阳桃根、猕猴桃根。《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为弥猴桃科植物弥猴桃的根。性味:酸、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尿止血。用于风湿骨痛,以及黄疸等症。
白英:根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白英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SolanumlyratumThunb.[S.dulcamaraL.var.lyratum(Thunb.)Sieb.etZucc.,S.DulcamaraL.var.pubescensBlume,S.DulcamaraL.var.chinenseDunal],以全草或根入药。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湿热黄疸、腹水,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
土党参:为桔梗科金钱豹属植物大花金钱豹CampanumoeajavanicaBlume或金钱豹(土党参)C.javanicaBlumevar.japonicaMakino的根。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润肺生津。用于气虚乏力,脾虚腹泻,肺虚咳嗽,小儿疳积,乳汁稀少。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实施例1、称取金荞麦10g,猫爪草20g,佛甲草10g,半枝莲10g,白僵蚕10g,螺厣草10g份,一枝黄花10g份,鬼针草10g份,藤梨根10g份,白英10g份,土党参5g,玉竹10g,加入上述组分总质量6倍的清水煎熬1小时后,取药液,每次取药液30-50ml加入蜂蜜后含服,一日2~3次。
实施例2、称取金荞麦50g,猫爪草50g,佛甲草30g,半枝莲30g,白僵蚕20g,螺厣草30g,一枝黄花30g,鬼针草20g,藤梨根20g,白英20g,土党参15g,玉竹10g,加入上述组分总质量15倍的清水煎熬2.5小时后,每次取药液30-50ml加入冰糖后含服,每日2~3次。
实施例3、称取金荞麦40g,猫爪草40g,佛甲草20g,半枝莲20g,白僵蚕15g,螺厣草20g,一枝黄花20g,鬼针草15g,藤梨根20g,白英10g,土党参10g,玉竹15g,加入上述组分总质量12倍的清水煎熬2小时后,每次取药液30-50ml加入蜂蜜或冰糖后含服,每日2~3次。
典型病例:丁某,男,36岁,由超过10年的抽烟史,患慢性咽炎,咽部时有干痒、胀痛、声音嘶哑、异物感或有痰附感、咳嗽、咽部闷胀感、空口吞咽时有阻挡感,但进食无妨,于春夏交替气温骤变时突患感冒导致咽炎加重,出现咽部肿痛厉害等症状。服用该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3天后咽喉干肿痛基本消失,7天后咽部干痒,胀痛声音嘶哑,异物感完全消失。又服15天进行疗程巩固,停药后未复发。
另外,对于爱喝茶的咽喉肿痛、咽部不适患者而言,本发明还可以与其他的茶饮原料搭配,成为一种利咽润喉、清肺止咳的利咽保健茶。比如,本申请公开一种尤其利咽保健擂茶,利咽止痛且兼具养颜补血之功效,适合女性咽炎患者饮用。
一种利咽保健擂茶,由以质量表示的以下各组分组成:金荞麦10-50份,猫爪草20-50份,佛甲草10-30份,半枝莲10-30份,白僵蚕10-20份,螺厣草10-30份,一枝黄花10-30份,鬼针草10-20份,藤梨根10-20份,白英10-20份,土党参5-15份,玉竹10-25份,黑豆500-1500份,当归20-80份,红枣50-200份,冰糖或蜂蜜适量。
该保健擂茶的制备方法为:①按上述质量份数取黑豆、土党参、当归及红枣,洗净、烘干并粉碎,30~50目过筛,得到粉碎混合物;②将上述粉碎混合物隔水密封蒸2-4小时,然后晾晒1-2天,得到干燥粉剂;③按上述质量份数取金荞麦、猫爪草、佛甲草、半枝莲、白僵蚕、螺厣草、一枝黄花、鬼针草、藤梨根、白英及玉竹,放入壶内,用加入上述组分总质量6-15倍的沸水浸泡一段15-30分钟或煮沸5-10分钟,滤渣得到滤液;④取适量的干燥粉剂加入30~50ml上述滤液,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冰糖或蜂蜜适量。
实施例4:一种利咽保健擂茶,由以质量表示的以下各组分组成:金荞麦10份,猫爪草20份,佛甲草10份,半枝莲10份,白僵蚕10份,螺厣草10份,一枝黄花10份,鬼针草10份,藤梨根10份,白英10份,土党参5份,玉竹10份,黑豆500份,当归20份,红枣50份,冰糖或蜂蜜适量。
实施例5:一种利咽保健擂茶,由以质量表示的以下各组分组成:金荞麦50份,猫爪草50份,佛甲草30份,半枝莲30份,白僵蚕20份,螺厣草30份,一枝黄花30份,鬼针草20份,藤梨根20份,白英20份,土党参15份,玉竹25份,黑豆1500份,当归80份,红枣200份,冰糖或蜂蜜适量。
实施例6:一种利咽保健擂茶,由以质量表示的以下各组分组成:金荞麦40份,猫爪草40份,佛甲草20份,半枝莲20份,白僵蚕15份,螺厣草20份,一枝黄花20份,鬼针草15份,藤梨根20份,白英10份,土党参15份,玉竹15份,黑豆1200份,当归60份,红枣150份,冰糖或蜂蜜适量。
上述利咽保健擂茶属于两湖、两广、江浙等地民间喜爱的擂茶,尤其适合咽部不适的女性饮用。其中,黑豆、红枣、土党参及当归制作成的干燥粉剂,易于保存,且有利于女性养颜、皮肤美白、提升血气等。
典型病例:谭某,女,28岁,教师职业,患有慢性咽炎,且身体欠佳时常感冒,一旦感冒又易加重咽炎症状。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服用一次上述实施例4的利咽擂茶,一周后咽部肿痛基本缓解,止咳,约3周后咽异物感彻底消失。坚持服用3个月,慢性咽炎症状基本痊愈。
本发明提出的利咽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一种利咽中药含片。
一种利咽中药含片,由以质量表示的以下各组分组成:金荞麦10-50份,猫爪草20-50份,佛甲草10-30份,半枝莲10-30份,白僵蚕10-20份,螺厣草10-30份,一枝黄花10-30份,鬼针草10-20份,藤梨根10-20份,白英10-20份,土党参5-15份,玉竹10-25份,壳聚糖5-15份,冰糖50-100份,薄荷脑适量,填充剂适量。
其中,上述利咽中药含片的制备步骤如下:(1)按上述质量份数分别称取金荞麦、猫爪草、佛甲草、半枝莲、白僵蚕、螺厣草、一枝黄花、鬼针草、藤梨根、白英、土党参及玉竹这12味中药,切碎并洗净,加入清水并水煮两次,两次均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得到滤液A;(2)在上述滤液A中加入壳聚糖搅拌3-5分钟,再次过滤,得到滤液B,将滤液B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25~1.35的稠膏;(3)在上述稠膏中加入冰糖,加热至120-140℃进行浓缩;(4)冷却至温度为70-90℃时,边搅拌边加入薄荷脑适量及填充剂适量,充分搅拌均匀后压片成0.5-0.75g/片。
其中,填充剂为淀粉、甘露醇或其他常规的药用填充物。
此步骤是利用壳聚糖的凝固功能将滤液A中的大分子蛋白、果胶等物体凝固后过滤,且加入的壳聚糖是相对凝固功能是过量的,以便同时起到增稠作用,最后含片中含有壳聚糖成份,可到咽喉部位起到抗菌杀毒作用。
上述利咽含片,一日2-3次,每次2-4片,含服。
实施例7:一种利咽中药含片,由以质量表示的以下各组分组成:金荞麦10份,猫爪草20份,佛甲草10份,半枝莲10份,白僵蚕10份,螺厣草10份,一枝黄花10份,鬼针草10份,藤梨根10份,白英10份,土党参5份,玉竹10份,壳聚糖5份,冰糖50份,薄荷脑适量,填充剂适量。经过上述步骤最后压片成0.5g/片的利咽中药含片。
实施例8:一种利咽中药含片,由以质量表示的以下各组分组成:金荞麦50g,猫爪草50g,佛甲草30g,半枝莲30g,白僵蚕20g,螺厣草30g,一枝黄花30g,鬼针草20g,藤梨根20g,白英20g,土党参15g,玉竹10g,壳聚糖15份,冰糖100份,薄荷脑适量,填充剂适量。经过上述步骤最后压片成0.75g/片的利咽中药含片。
实施例9:一种利咽中药含片,由以质量表示的以下各组分组成:金荞麦40份,猫爪草40份,佛甲草20份,半枝莲20份,白僵蚕15份,螺厣草20份,一枝黄花20份,鬼针草15份,藤梨根20份,白英10份,土党参15份,玉竹15份,壳聚糖12份,冰糖100份,薄荷脑适量,填充剂适量。经过上述步骤最后压片成0.55g/片的利咽中药含片。
典型病例:某中年男士因工作劳累加上气候原因诱发急性咽炎,咽部红肿疼痛,吞咽困难并伴随肺热咳嗽,服用上述实施例9的利咽中药含片,每日早中晚各2片,含服,3日后咽部肿痛得到缓解,吞咽不再疼痛,基本不再咳嗽,坚持服用7天后急性咽炎基本痊愈。
本发明提出的上述利咽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制备成一种利咽中药喷剂。
一种利咽中药喷剂,由以质量表示的以下各组分组成:金荞麦10-50份,猫爪草20-50份,佛甲草10-30份,半枝莲10-30份,白僵蚕10-20份,螺厣草10-30份,一枝黄花10-30份,鬼针草10-20份,藤梨根10-20份,白英10-20份,土党参5-15份,玉竹10-25份,壳聚糖5-15份,蜂蜜10-30份,山梨酸钾适量。
上述利咽中药喷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质量份数分别称取金荞麦、猫爪草、佛甲草、半枝莲、白僵蚕、螺厣草、一枝黄花、鬼针草、藤梨根、白英、土党参及玉竹,加入上述组分总质量5-8倍的纯净水浸泡3-6小时,加热蒸馏并收集芳香水,当收集的芳香水约占加入纯净水量的8-15%时停止蒸馏,并过滤得到蒸馏水煮液及药渣;在药渣中加入上述组分总质量2-4倍的纯净水煎煮1-2小时后,过滤得到煎煮滤液;将蒸馏水煮液及煎煮滤液两者混合后,加入壳聚糖及蜂蜜后搅拌均匀,过滤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35之间的稠膏;在稠膏中加入上述芳香水及适量的山梨酸钾,搅拌均匀后即得。
实施例10、一种利咽中药喷剂,由以质量表示的以下各组分组成:金荞麦10份,猫爪草20份,佛甲草10份,半枝莲10份,白僵蚕10份,螺厣草10份,一枝黄花10份,鬼针草10份,藤梨根10份,白英10份,土党参5份,玉竹10份,壳聚糖5份,蜂蜜10份,山梨酸钾适量。
实施例11、一种利咽中药喷剂,由以质量表示的以下各组分组成:金荞麦50份,猫爪草50份,佛甲草30份,半枝莲30份,白僵蚕20份,螺厣草30份,一枝黄花30份,鬼针草20份,藤梨根20份,白英20份,土党参15份,玉竹25份,壳聚糖15份,蜂蜜30份,山梨酸钾适量。
实施例12、一种利咽中药喷剂,由以质量表示的以下各组分组成:金荞麦45份,猫爪草50份,佛甲草25份,半枝莲20份,白僵蚕15份,螺厣草20份,一枝黄花10份,鬼针草20份,藤梨根20份,白英15份,土党参12份,玉竹20份,壳聚糖12份,蜂蜜25份,山梨酸钾适量。
上述中药喷剂的使用方法:每日3-6次,每次喷约5下,5天为一疗程。孕妇、婴儿及体质虚弱者禁用。
典型病例:某女,38岁,因肺热感冒诱发急性咽炎,使用上述实施例12的中药喷剂,每天喷6次,每次喷3-5下,2天后咽部疼痛得到缓解,5天后咽部不适基本消除。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利咽药酒,由以质量表示的以下各组分组成:金荞麦10-50份,猫爪草20-50份,佛甲草10-30份,半枝莲10-30份,白僵蚕10-20份,螺厣草10-30份,一枝黄花10-30份,鬼针草10-20份,藤梨根10-20份,白英10-20份,土党参5-15份,玉竹10-25份,蜂蜜或冰糖或蔗糖50-150份,40°~60°的白酒1500-5000份;按上述重量份数,取金荞麦、猫爪草、佛甲草、半枝莲、白僵蚕、螺厣草、一枝黄花、鬼针草、藤梨根、白英、土党参及玉竹,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将上述组分加入40°~60°的白酒密封浸泡10-20天,粗滤后加入蜂蜜或冰糖或蔗糖调配即得。
实施例13、分别称取金荞麦10份,猫爪草20份,佛甲草10份,半枝莲10份,白僵蚕10份,螺厣草10份,一枝黄花10份,鬼针草10份,藤梨根10份,白英10份,土党参5份,玉竹10份,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加入40°的白酒1500份密封浸泡10天,粗滤后加入蜂蜜或冰糖或蔗糖50份调配即得。
实施例14、分别称取金荞麦50份,猫爪草50份,佛甲草30份,半枝莲30份,白僵蚕20份,螺厣草30份,一枝黄花30份,鬼针草20份,藤梨根20份,白英20份,土党参15份,玉竹25份,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加入60°的白酒5000份密封浸泡20天,粗滤后加入蜂蜜或冰糖或蔗糖150份调配即得。
实施例15、分别称取金荞麦45份,猫爪草40份,佛甲草20份,半枝莲10份,白僵蚕20份,螺厣草20份,一枝黄花20份,鬼针草15份,藤梨根20份,白英10份,土党参15份,玉竹20份,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加入50°的白酒4000份密封浸泡15天,粗滤后加入蜂蜜或冰糖或蔗糖120份调配即得。
患者每次取药酒5-15g,含嘴里并在3-5分钟内慢慢咽下,早晚各一次。孕妇、儿童及体弱者禁用。由于过度喝酒可能会加重慢性咽炎或急性咽炎症状,故本药酒不易过量饮用。
典型病例:慢性咽炎患者陈某,男,45岁,患者咽部干痒、胀痛、声音嘶哑、异物感或有痰附感、咳嗽、咽部闷胀感、空口吞咽时有阻挡感,但进食无妨。服用该实施例15的药酒,每次10g,5天后咽喉干痒、胀痛,声音嘶哑基本消失,刷牙不在恶心,15天后咽部干痒,胀痛声音嘶哑,异物感完全消失。
慎重提醒:本申请提成的中药组合物,婴幼儿、孕妇、年老体弱者禁用;服用前请遵医嘱,严禁擅自服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质量份数表示的各组分:金荞麦10-50份,猫爪草20-50份,佛甲草10-30份,半枝莲10-30份,白僵蚕10-20份,螺厣草10-30份,一枝黄花10-30份,鬼针草10-20份,藤梨根10-20份,白英10-20份,土党参5-15份,玉竹10-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质量份数表示的各组分:金荞麦10份,猫爪草20份,佛甲草10份,半枝莲10份,白僵蚕10份,螺厣草10份,一枝黄花10份,鬼针草10份,藤梨根10份,白英10份,土党参5份,玉竹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质量份数表示的各组分:金荞麦50份,猫爪草50份,佛甲草30份,半枝莲30份,白僵蚕20份,螺厣草30份,一枝黄花30份,鬼针草20份,藤梨根20份,白英20份,土党参15份,玉竹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质量份数表示的各组分:金荞麦40份,猫爪草40份,佛甲草20份,半枝莲20份,白僵蚕15份,螺厣草20份,一枝黄花20份,鬼针草15份,藤梨根20份,白英10份,土党参10份,玉竹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量的调味剂,调味剂为蜂蜜或冰糖。
CN201510711996.1A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 Withdrawn CN1051480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1996.1A CN105148003A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1996.1A CN105148003A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8003A true CN105148003A (zh) 2015-12-16

Family

ID=54789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11996.1A Withdrawn CN105148003A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480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1409A (zh) * 2021-10-15 2022-03-18 张树刚 一种基于保健、抗癌、抗氧化、排毒的氢气胶囊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6876A (zh) * 2015-03-09 2015-06-03 陈志金 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6876A (zh) * 2015-03-09 2015-06-03 陈志金 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左志文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1409A (zh) * 2021-10-15 2022-03-18 张树刚 一种基于保健、抗癌、抗氧化、排毒的氢气胶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81623A (zh) 一种防治风寒风热流行性感冒的药食同源中药饮品
CN101129826B (zh) 中药保健枕
CN104666876A (zh) 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
CN105079445A (zh) 用于治疗咽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306766A (zh) 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中药方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3349693B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CN102178793A (zh) 一种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464A (zh)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
CN104547584A (zh) 一种促进刨宫产手术后切口愈合的中药喷剂及制备方法
CN103599409B (zh)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3585510B (zh)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口服液
CN105148003A (zh) 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
CN105638955A (zh) 一种阿里红温肺化痰代茶冲泡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565A (zh) 一种清热利咽解毒的中药组合物
CN103417875A (zh)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5730A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新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3232A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
CN105250697A (zh) 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
CN105106564A (zh)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7596230A (zh)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新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09086A (zh) 一种清咽利喉袋泡茶及制备方法
CN105902910A (zh) 儿科护理用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2991A (zh) 一种治疗百日咳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4314A (zh) 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
CN105079425A (zh) 一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