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5623A - 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45623A CN105145623A CN201510466382.1A CN201510466382A CN105145623A CN 105145623 A CN105145623 A CN 105145623A CN 201510466382 A CN201510466382 A CN 201510466382A CN 105145623 A CN105145623 A CN 1051456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oxastrobin
- fluorine phosphorus
- bactericide
- malicious
- composition pestic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该农药组合物由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组成,其中,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重量比为(40:1)~(1:4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杀菌剂,其中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占杀菌剂的总重量的0.1%~80%。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可制成可湿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乳油、种子处理干粉剂、悬浮剂、悬浮种衣剂、超低容量液剂、颗粒剂。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病害,防治效果显著,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
背景技术
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目前作物时常受到多种病害的为害,农民随意使用两种农药现混现用。而这种不科学的用药,不仅达不到提高防效,有时反而起拮抗作用,防效下降且浪费药剂。不同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后,会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通常,只有通过大量的试验才能获知不同农药有效成分复配后的作用类型。寻求科学、合理的农药复配组合物是提高防效、减少用药量的一个较好的办法。发明人经过室内毒力测定及大田药效试验,筛选出毒氟磷和氟嘧菌酯复配防治作物病害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
毒氟磷(专利号ZL200510003041.7)的化学名称为N-[2-(4-甲基苯并噻唑基)]-2-氨基-2-氟代苯基-O,O-二乙基膦酸酯,是一种含氟氨基磷酸酯类新型抗植物病毒剂,具有超高效、低毒、无公害等特点。毒氟磷还具有较强的内吸作用,通过作物叶片的吸收可迅速传导至植株的各个部位,破坏病毒外壳,使病毒固定而无法继续增殖,有效阻止病害的进一步蔓延。另外,毒氟磷可通过调节植物内源生长因子,促进根部生长,恢复叶部功能,降低产量损失。毒氟磷作用机理独特,通过激活水杨酸信号分子,进而激活下游PAL、POD、SOD等植物防御因子,提高作物总体系统抗病性,最终使病毒无法增殖。
氟嘧菌酯的英文名称为fluoxastrobin,CAS号为361377-29-9,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杀菌谱很广,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锈病、颖祜病、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等数十种病害均有很好的活性。
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发现毒氟磷与氟嘧菌酯复配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该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增效明显,用药量少,防治作物病害效果好,持效期长,有利于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减轻农药对环境的破坏。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该农药组合物由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组成;其中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重量比为(40:1)~(1:40)。
优选地,所述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重量比为(20:1)~(1:20);进一步优选,所述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重量比为(10:1)~(1:1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的杀菌剂,其中,所述农药组合物占所述杀菌剂总重量的0.1%~80%
优选地,所述农药组合物占所述杀菌剂总重量的5%~60%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除了含有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外,还含有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所述的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主要为表面活性剂、载体或溶剂等,必要是还可加入一些功能性助剂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等。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脂肪醇硫酸酯单乙醇胺盐、拉开粉。
所述的乳化剂包括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木质素磺酸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脂肪醇硫酸酯单乙醇胺盐。
所述的润湿分散剂包括: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硫酸盐、拉开粉。
所述的溶剂包括磷酸三丁酯、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棉籽油、松节油、水、环己酮。
所述的载体包括高岭土、硅藻土、白炭黑、滑石粉。
所述的崩解剂包括硫酸钠、磷酸钠、氯化铵、氯化钠。
所述的防冻剂包括丙三醇、乙二醇、异丙醇、丙二醇。
所述的增稠剂包括聚乙烯醇、黄原胶、阿拉伯胶、硅酸镁铝。
所述的消泡剂包括有机硅。
所述的成膜剂包括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钠、海藻酸钠、果胶。
所述的警戒色包括大红、酸性红、品红。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可制备成多种剂型,例如可湿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乳油、种子处理干粉剂、悬浮剂、悬浮种衣剂、超低容量液剂、颗粒剂等。
本发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使用时可以通过喷雾法、种子处理法、土壤处理法、喷粉法等常规方法进行施用。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在(40:1)~(1:40)配比范围内防治作物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防治效果,本发明杀菌剂的防治防治黄瓜霜霉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相对于毒氟磷或氟嘧菌酯的单剂的防治效果提高21%以上;降低用药量、节约防治成本、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延缓药剂抗药性的发展。田间使用时,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在比单剂用药量少的情况下,防治大田病害的效果仍明显优于单剂,且药后14d仍能达81%以上的防效。
2、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的杀菌谱广,可防治作物上的多种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及病毒性病害。
3、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还能延长药剂防治病害的持效期,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总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下列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所使用的毒氟磷原药由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其他有效成分的原药均为市购。
一、制剂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4.1%毒氟磷·氟嘧菌酯超低容量液剂(40:1)
毒氟磷4%,氟嘧菌酯0.1%,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3%,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磷酸三丁酯4%,二甲亚砜8%,N-甲基吡咯烷酮10%,棉籽油补足至100%。将上述原料在混合釜中混合,搅拌20-30分钟即制得4.1%毒氟磷·氟嘧菌酯超低容量液剂。
实施例241%毒氟磷·氟嘧菌酯可湿粉剂(40:1)
毒氟磷40%,氟嘧菌酯1%,脂肪胺聚氧乙烯醚8%,木质素磺酸盐2%,烷基苯磺酸钙盐3%,高岭土补足至100%。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搅拌30min,得到41%毒氟磷·氟嘧菌酯可湿粉剂。
实施例331%毒氟磷·氟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1)
毒氟磷30%,氟嘧菌酯1%,木质素磺酸盐8%,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硫酸钠12%,高岭土补足至100%。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搅拌30min,经捏合,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得到31%毒氟磷·氟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410.5%毒氟磷·氟嘧菌酯水乳剂(20:1)
毒氟磷10%,氟嘧菌酯0.5%,松节油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聚乙烯醇2%,黄原胶0.1%,水补足至100%。将油溶性组分配制成油相,将水溶性组分配制成水相,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开启剪切机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补足,剪切约半小时,制得10.5%毒氟磷·氟嘧菌酯水乳剂。
实施例511%毒氟磷·氟嘧菌酯悬浮剂(10:1)
毒氟磷10%,氟嘧菌酯1%,阿拉伯胶0.3%,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5%,脂肪醇硫酸酯单乙醇胺盐2%,丙三醇2%,水补足至100%。将毒氟磷、氟嘧菌酯、表面活性剂,在磨球机中磨球2-3个小时,然后抽入剪切釜中,再加入防冻剂、增稠剂、水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得到11%毒氟磷·氟嘧菌酯悬浮剂。
实施例624%毒氟磷·氟嘧菌酯悬浮剂(5:1)
毒氟磷20%,氟嘧菌酯4%,黄原胶0.5%,脂肪酸聚氧乙烯酯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6%,丙三醇4%,水补足至100%。将毒氟磷、氟嘧菌酯、表面活性剂,在磨球机中磨球2-3个小时,然后抽入剪切釜中,再加入防冻剂、增稠剂、水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得到24%毒氟磷·氟嘧菌酯悬浮剂。
对照药剂230%氟嘧菌酯悬浮剂
氟嘧菌酯30%,黄原胶0.5%,脂肪酸聚氧乙烯酯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6%,丙三醇4%,水补足至100%。将氟嘧菌酯、表面活性剂,在磨球机中磨球2-3个小时,然后抽入剪切釜中,再加入防冻剂、增稠剂、水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得到30%氟嘧菌酯悬浮剂。
实施例750%毒氟磷·氟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1)
毒氟磷25%,氟嘧菌酯2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十二烷基硫酸钠10%,硅酸镁铝2%,硅藻土补足至100%。将原料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搅拌30min,经捏合,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得到50%毒氟磷·氟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880%毒氟磷·氟嘧菌酯可湿粉剂(1:3)
毒氟磷20%,氟嘧菌酯60%,木质素磺酸盐5%,十二烷基硫酸钠6%,高岭土补足至100%。将原料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搅拌30min,得到80%毒氟磷·氟嘧菌酯可湿粉剂。
实施例91.1%毒氟磷·氟嘧菌酯微乳剂(1:10)
毒氟磷0.1%,氟嘧菌酯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N-甲基吡咯烷酮5%,环己酮10%,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将油溶性组分配制成油相,将水溶性组分配制成水相,将油相加入水相中,边加边搅拌,制得1.1%毒氟磷·氟嘧菌酯微乳剂。
实施例1021%毒氟磷·氟嘧菌酯可湿粉剂(1:20)
毒氟磷1%,氟嘧菌酯20%,木质素磺酸盐4%,十二烷基硫酸钠3%,白炭黑5%,高岭土补足至100%。将原料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搅拌30min,得到21%毒氟磷·氟嘧菌酯可湿粉剂。
实施例1115.5%毒氟磷·氟嘧菌酯乳油(1:30)
毒氟磷0.5%,氟嘧菌酯15%,环己酮10%,松节油补足至100%。将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制得15.5%毒氟磷·氟嘧菌酯乳油。
实施例128.2%毒氟磷·氟嘧菌酯悬浮剂(1:40)
毒氟磷0.2%,氟嘧菌酯8%,木质素磺酸盐4%,脂肪酸聚氧乙烯酯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黄原胶0.5%,丙二醇2%,有机硅0.5%,水补足至100%。将毒氟磷、氟嘧菌酯、表面活性剂在磨球机中磨球2-3个小时,然后抽入剪切釜中,再加入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水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得到8.2%毒氟磷·氟嘧菌酯悬浮剂。
实施例1310%毒氟磷·氟嘧菌酯悬浮种衣剂(1:3)
毒氟磷2.5%,氟嘧菌酯7.5%,脂肪酸聚氧乙烯酯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硅酸镁铝1%,聚乙烯醇2%,有机硅0.5%,乙二醇2%,乙基纤维素1%,警戒色大红0.1%,水补足至100%。将毒氟磷、氟嘧菌酯经过气流粉碎,加助剂、成膜剂、增稠剂、防冻剂与水完全混合后,按比例投入砂磨机研磨2次,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指标要求,得到10%毒氟磷·氟嘧菌酯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140.1%毒氟磷·氟嘧菌酯悬浮种衣剂(1:9)
毒氟磷0.01%,氟嘧菌酯0.09%,脂肪酸聚氧乙烯酯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黄原胶0.5%,聚乙烯醇1%,有机硅0.5%,乙二醇2%,甲基纤维素1%,警戒色大红0.1%,水补足至100%。将毒氟磷、氟嘧菌酯经过气流粉碎,加助剂、成膜剂、增稠剂、防冻剂与水完全混合后,按比例投入砂磨机研磨2次,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指标要求,得到0.1%毒氟磷·氟嘧菌酯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155%毒氟磷·氟嘧菌酯种子处理干粉剂(9:1)
毒氟磷4.5%,氟嘧菌酯0.5%,脂肪胺聚氧乙烯醚3%,十二烷基硫酸钠2%,硅酸镁铝2%,警戒色酸性红0.5%,高岭土补足至100%。将原料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搅拌混合均匀,得到5%毒氟磷·氟嘧菌酯种子处理干粉剂。
实施例160.5%毒氟磷·氟嘧菌酯超低容量液剂(4:1)
毒氟磷0.4%,氟嘧菌酯0.1%,脂肪酸聚氧乙烯酯2%,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2%,十二烷基硫酸钠3%,磷酸三丁酯3%,二甲亚砜8%,N-甲基吡咯烷酮8%,棉籽油补足至100%。在常温下按配方比例先用溶剂将毒氟磷、氟嘧菌酯搅拌溶解,再加入助剂混合均匀,搅拌20-30分钟即得到0.5%毒氟磷·氟嘧菌酯超低容量液剂。
实施例172.4%毒氟磷·氟嘧菌酯颗粒剂(7:1)
毒氟磷2.1%,氟嘧菌酯0.3%,木质素磺酸盐2%,十二烷基硫酸钠2%,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硫酸盐2%,拉开粉2%,滑石粉补足至100%。将原料混合均匀,粉碎,加水润湿后充分搅拌均匀,再用螺杆挤压造粒机造粒,干燥后过筛,即得2.4%毒氟磷·氟嘧菌酯颗粒剂。
实施例1860%毒氟磷·氟嘧菌酯可湿粉剂(1:5)
毒氟磷10%,氟嘧菌酯50%,木质素磺酸盐6%,十二烷基硫酸钠5%,白炭黑10%,高岭土补足至100%。将原料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搅拌30min,得到60%毒氟磷·氟嘧菌酯可湿粉剂。
实施例1970%毒氟磷·氟嘧菌酯可湿粉剂(1:1)
毒氟磷35%,氟嘧菌酯35%,木质素磺酸盐7%,十二烷基硫酸钠6%,白炭黑10%,高岭土补足至100%。将原料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搅拌30min,得到70%毒氟磷·氟嘧菌酯可湿粉剂。
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
以下室内生测试验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来评价混用效果。
B药剂实测毒力指数计算公式:TI(B)=(标准药剂A的EC50÷药剂B的EC50)×100
混剂实测毒力指数计算公式:ATI(AB)=(标准药剂A的EC50÷混剂AB的EC50)×100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计算公式:TTI(AB)=TI(A)×A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TI(B)×B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计算公式: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评价标准为:共毒系数≥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一:
参照《NY/T1156.7-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7部分: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盆栽法》及《NY/T1156.6-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6部分:混配的室内联合作用测定》的试验方法,测定毒氟磷和氟嘧菌酯复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室内毒力及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见表1。
表1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 | EC50(mg/L) | 实测毒力指数 | 理论毒力指数 | 共毒系数 |
毒氟磷 | 43.57 | 41.84 | / | / |
氟嘧菌酯 | 18.23 | 100.00 | / | / |
毒氟磷:氟嘧菌酯(50:1) | 38.46 | 47.40 | 42.98 | 110.3 |
毒氟磷:氟嘧菌酯(40:1) | 33.85 | 53.86 | 43.26 | 124.5 |
毒氟磷:氟嘧菌酯(30:1) | 28.42 | 64.14 | 43.72 | 146.7 |
毒氟磷:氟嘧菌酯(20:1) | 25.19 | 72.37 | 44.61 | 162.2 |
毒氟磷:氟嘧菌酯(10:1) | 20.78 | 87.73 | 47.13 | 186.1 |
毒氟磷:氟嘧菌酯(1:1) | 14.54 | 125.38 | 70.92 | 176.8 |
毒氟磷:氟嘧菌酯(1:10) | 11.36 | 160.48 | 94.71 | 169.4 |
毒氟磷:氟嘧菌酯(1:20) | 11.98 | 152.17 | 97.23 | 156.5 |
毒氟磷:氟嘧菌酯(1:30) | 12.47 | 146.19 | 98.12 | 149.0 |
毒氟磷:氟嘧菌酯(1:40) | 13.76 | 132.49 | 98.58 | 134.4 |
毒氟磷:氟嘧菌酯(1:50) | 15.62 | 116.71 | 98.86 | 118.1 |
由表1试验结果可知,毒氟磷与氟嘧菌酯在(40:1)~(1:40)的比例范围内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明两者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当毒氟磷与氟嘧菌酯在(20:1)~(1:20)的比例范围内时,增效特别明显,共毒系数均大于150。
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二:
参照《NY/T1156.12-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12部分:防治晚疫病试验盆裁法》及《NY/T1156.6-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6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的试验方法,测定毒氟磷和氟嘧菌酯复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室内毒力及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见表2。
表2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 | EC50(mg/L) | 实测毒力指数 | 理论毒力指数 | 共毒系数 |
毒氟磷 | 9.16 | 233.95 | / | / |
氟嘧菌酯 | 21.43 | 100.00 | / | / |
毒氟磷:氟嘧菌酯(50:1) | 8.34 | 256.95 | 231.33 | 111.1 |
毒氟磷:氟嘧菌酯(40:1) | 7.08 | 302.68 | 230.68 | 131.2 |
毒氟磷:氟嘧菌酯(30:1) | 6.41 | 334.32 | 229.63 | 145.6 |
毒氟磷:氟嘧菌酯(20:1) | 5.75 | 372.70 | 227.57 | 163.8 |
毒氟磷:氟嘧菌酯(10:1) | 5.25 | 408.19 | 221.77 | 184.1 |
毒氟磷:氟嘧菌酯(1:1) | 7.33 | 292.36 | 166.98 | 175.1 |
毒氟磷:氟嘧菌酯(1:10) | 11.28 | 189.98 | 112.18 | 169.4 |
毒氟磷:氟嘧菌酯(1:20) | 12.47 | 171.85 | 106.38 | 161.5 |
毒氟磷:氟嘧菌酯(1:30) | 13.58 | 157.81 | 104.32 | 151.3 |
毒氟磷:氟嘧菌酯(1:40) | 15.88 | 134.95 | 103.27 | 130.7 |
毒氟磷:氟嘧菌酯(1:50) | 18.34 | 116.85 | 102.63 | 113.9 |
由表2试验结果可知,毒氟磷与氟嘧菌酯在(40:1)~(1:40)的比例范围内,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明两者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当毒氟磷与氟嘧菌酯在(20:1)~(1:20)的比例范围内时,增效特别明显,共毒系数均大于160。
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三:
室内盆栽番茄感病品种植株至4-5叶期,用不同配比不同浓度的药液混合等体积的病毒汁液摩擦接种,每处理3株,每株选3片叶,重复4次,4天后调查枯斑数,计算抑制率,并参照《NY/T1156.6-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6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的试验方法,测定毒氟磷和氟嘧菌酯复配防治番茄病毒病的室内毒力及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见表3。
表3防治番茄病毒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3试验结果可知,毒氟磷与氟嘧菌酯在(40:1)~(1:40)的比例范围内,防治番茄病毒病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明两者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当毒氟磷与氟嘧菌酯在(20:1)~(1:20)的比例范围内时,增效特别明显,共毒系数均大于150。
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四:
参照《NYT1156.15-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15部分:防治麦类叶锈病试验盆裁法》及《NY/T1156.6-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6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的试验方法,测定毒氟磷和氟嘧菌酯复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室内毒力及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见表4。
表4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4试验结果可知,毒氟磷与氟嘧菌酯在(40:1)~(1:40)的比例范围内,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明两者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当毒氟磷与氟嘧菌酯在(20:1)~(1:20)的比例范围内时,增效特别明显,共毒系数均大于150。
大田药效实施例
为了明确毒氟磷与氟嘧菌酯复配防治马铃薯、黄瓜、番茄、小麦等作物病害的效果,以及验证毒氟磷与氟嘧菌酯复配的增效作用,本发明申请人在国内不同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试验。下面以几个田间实施例来说明。
对照药剂1: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登记证号LS20130359,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对照药剂2:30%氟嘧菌酯悬浮剂,自制;
田间试验实施例一:
试验方法:根据《GB/T17980.26-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在黄瓜霜霉病初发生时进行第一次喷雾施药,间隔7天第二次施药。施药前及第二次药后7天、14天分别进行分级调查,计算第二次药后7天、14天病情指数和防效,结果见表5:
表5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由试验结果表5可知,在使用量低于单剂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防效仍明显优于单剂。各处理在第二次药后7d的防效(有效成分用药量10g/667m2)分别比单剂毒氟磷(有效成分用药量15g/667m2)及氟嘧菌酯(有效成分用药量13g/667m2)的防效高31.08%-38.86%、21.33%-29.10%;并且在14d仍能达85%以上的防效,持效期长。
田间试验实施例二:
试验方法:根据《GB/T17980.34-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在马铃薯晚疫病初发生时进行第一次喷雾施药,间隔7天第二次施药。施药前及第二次药后7天、14天分别进行分级调查,计算第二次药后7天、14天病情指数和防效,结果见表6:
表6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由试验结果表6可知,在使用量低于单剂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杀菌剂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仍明显优于单剂。各处理在第二次药后7d的防效(有效成分用药量10g/667m2)分别比单剂毒氟磷(有效成分用药量15g/667m2)及氟嘧菌酯(有效成分用药量13g/667m2)的防效高22.32%-28.82%、29.15%-35.64%;并且在14d仍能达86%以上的防效,持效期长。
田间试验实施例三:
试验方法:根据《NY/T1464.8-2007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8部分:杀菌剂防治番茄病毒病》。在番茄病毒病初发生时进行第一次喷雾施药,间隔7天第二次施药。施药前及第二次药后7天、14天分别进行分级调查,计算第二次药后7天、14天病情指数和防效,结果见表7:
表7防治番茄病毒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由试验结果表7可知,在使用量低于单剂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杀菌剂在防治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仍明显优于单剂。且各处理在第二次药后7d的防效(有效成分用药量10g/667m2)分别比单剂毒氟磷(有效成分用药量12g/667m2)及氟嘧菌酯(有效成分用药量15g/667m2)的防效高22.48%-30.87%、39.54%-47.93%;并且在14d仍能达81%以上的防效,持效期长。
田间试验实施例四:
试验方法:根据《GB/T17980.23-2000-T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禾谷类锈病》。在小麦条锈病初发生时进行第一次喷雾施药,间隔7天第二次施药。施药前及第二次药后7天、14天分别进行分级调查,计算第二次药后7天、14天病情指数和防效,结果见表8:
表8防治小麦条锈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由试验结果表8可知,在使用量低于单剂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杀菌剂在防治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仍明显优于单剂。各处理在第二次药后7d的防效(有效成分用药量10g/667m2)分别比单剂毒氟磷(有效成分用药量15g/667m2)及氟嘧菌酯(有效成分用药量13g/667m2)的防效高29.91%-42.33%、21.23%-33.66%;并且在14d仍能达87%以上的防效,持效期长。
Claims (7)
1.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由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组成;其中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重量比为(40:1)~(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重量比为(20:1)~(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重量比为(10:1)~(1: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占所述杀菌剂总重量的0.1%~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占所述杀菌剂总重量的5%~6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制备成如下剂型:可湿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乳油、种子处理干粉剂、悬浮剂、悬浮种衣剂、超低容量液剂、颗粒剂。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杀菌剂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用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66382.1A CN105145623A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66382.1A CN105145623A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45623A true CN105145623A (zh) | 2015-12-16 |
Family
ID=54787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66382.1A Pending CN105145623A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45623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15187A (zh) * | 2012-06-27 | 2012-10-10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含毒氟磷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
CN102726444A (zh) * | 2012-06-27 | 2012-10-17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毒氟磷的杀菌组合物 |
CN103636670A (zh) * | 2012-06-27 | 2014-03-19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含毒氟磷和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CN103636669A (zh) * | 2012-06-27 | 2014-03-19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含毒氟磷和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2015
- 2015-07-31 CN CN201510466382.1A patent/CN10514562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15187A (zh) * | 2012-06-27 | 2012-10-10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含毒氟磷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
CN102726444A (zh) * | 2012-06-27 | 2012-10-17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毒氟磷的杀菌组合物 |
CN103636670A (zh) * | 2012-06-27 | 2014-03-19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含毒氟磷和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CN103636669A (zh) * | 2012-06-27 | 2014-03-19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含毒氟磷和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陈卓等: ""自主创制康植物病毒新农药:毒氟磷"", 《世界农药》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61867B (zh) | 一种含有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823609B (zh) | 杀菌剂组合物防治水稻病害的用途 | |
CN103004861A (zh) | 一种除草组合物 | |
CN106489956A (zh) | 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098803A (zh) | 五氟磺草胺和异噁草松农药组合物 | |
CN103858886A (zh) | 一种含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217638B (zh) | 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病毒病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8432765B (zh) | 一种含缬菌胺和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6689191B (zh) | 一种含草铵膦的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6577701A (zh) | 一种水稻田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60264B (zh) |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和复硝酚钠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798272B (zh) | 一种含吡唑醚菌酯与盐酸吗啉胍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5010388A (zh) | 一种含毒氟磷和酰胺类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 | |
CN105052997A (zh) | 一种含毒氟磷和抗菌素类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 | |
CN102613180B (zh) | 除草组合物 | |
CN105145623A (zh) | 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 | |
CN106234367A (zh) | 一种含氟吡菌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336027B (zh) |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2318641A (zh) | 含有稻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5052994B (zh) | 一种含毒氟磷和辛菌胺醋酸盐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 | |
CN103503876B (zh) | 一种含溴虫苯甲酰胺与沙蚕毒素类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4886122A (zh) | 含毒氟磷和吡唑酰胺类杀菌剂的复配组合物及杀菌剂 | |
CN104604875A (zh) | 一种氟唑环菌胺与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5284843A (zh) | 杀菌组合物 | |
CN103271055A (zh) | 一种用于防除水稻田杂草的增效除草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