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3565B - 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及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 - Google Patents

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及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3565B
CN105143565B CN201480001021.3A CN201480001021A CN105143565B CN 105143565 B CN105143565 B CN 105143565B CN 201480001021 A CN201480001021 A CN 201480001021A CN 105143565 B CN105143565 B CN 1051435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ing
closet
line
human body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10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3565A (zh
Inventor
李同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ss Te Ao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ss Te Ao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s Te Ao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ss Te Aot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43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3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3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35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1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electrically, e.g. by a photo-cell; also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opening or closing shutters in the bowl outlet and/or with devices for raising/or lowering seat and cover and/or for swiveling the bow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02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mechan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lso details such as push buttons, levers and pull-card therefor
    • E03D5/04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mechan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lso details such as push buttons, levers and pull-card therefor directly by the seat or cover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shutters in the bowl outlet and/or with devices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seat or cover; Raising or lowering seat and/or cover by flushing or by the flushing mechani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24Parts or details not covered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A47K13/02 - A47K13/22, e.g. devices imparting a swinging or vibrating motion to the se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ilet Supplies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及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便能够与感测便器使用者的荷载的人体感测部的升降操作联动而自动控制虹吸盖的开闭操作以及基于空气的吸入排出进行的虹吸盖的开闭操作。

Description

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 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及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 座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与感测便器使用者的荷载的人体感测部的升降操作联动而自动控制虹吸盖的开闭操作以及基于空气的吸入排出进行的虹吸盖的开闭操作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及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
背景技术
通常,便器被设置于家庭或建筑物的洗手间,并构成为在便器使用者如厕之后使排泄物与随着操纵杆的加压而排出的清洗水一起被排放到净化槽,然而近来却由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0-0022781号公开了一种便器的无电源自动下水装置,其并非利用操纵杆的手动操作而是利用水压而自动驱动下水。
在先公开的专利中,当便器使用者坐在座便器座垫上时,通过由于便器使用者的荷载而开启的水流通道而将供水栓中的水供应到启动部,并借助于供应到启动部的水的水压而对活塞杆进行加压,从而压缩弹簧并使其移动,与此同时根据活塞杆的移动距离而判断便器使用者的大小便,并在便器使用者离座时借助于被压缩的弹簧的恢复力而将移动过活塞杆的水供应到下水装置,从而排出对应于大小便的清洗水而清洗排泄物。
然而对于在先公开的专利而言,当从供水栓供应的水的水压小于弹簧的张力时无法对活塞杆进行加压而使其移动,因此无法判断便器使用者的大小便,并具有下水无法启动的问题。
而且,即使由供水栓供应的水为正常水压,如果是在多个便器中同时清洗排泄物,则随着水压分散变弱而使活塞杆无法前进到大便判断位置,于是排出小便量的清洗水,因此残留有排泄物的残便而导致便器堵塞或者产生恶臭,而且存在不卫生的问题,而为了清洗留下的残便,存在需要再次对操纵杆手动加压而下水的麻烦问题。
并且,由于通过水的水压启动的启动部的构造复杂,因此存在生产性降低的问题,而且由于构成部件较多,因此成为通过连接部位发生漏水的原因,并且成为水流通道中沉积异物等而引起误操作的原因。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近来由韩国授权专利第10-1071981号公开了一种座便器座垫,其可以仅通过人体荷载的能量区分大小便而实现便器自动下水。
在先授权的专利中,由于坐在座便器座垫上的便器使用者的荷载而使座便器座垫下降并使第一张拉辊与第二张拉辊之间的间隔变窄,从而使张拉线的张紧力丧失,与此同时固定于张拉线上的张拉线固定部件借助于张拉弹簧的恢复力而被卡定于固定有下水线的端部的下水线固定部件上安装的离合部件,且通过座便器座垫的下降而对流体加压的同时移动的接触部件对大小便区分判断部进行加压时判断为小便,而在活塞杆对大小便区分判断部进行加压时判断为大便,在此状态下如果便器使用者从座便器座垫离座,则根据基于判断的大小便的通孔的开闭与否而调节流体的移动量,与此同时由于座便器座垫的复原而使第一张拉辊与第二张拉辊之间的间隔变宽,张拉线随之张紧并拉扯下水线固定部件和下水线,从而将大小便所对应的清洗水排出到便器主体而清洗排泄物。
然而对于在先授权的专利而言,当通过座便器座垫上落座和离座的便器使用者的荷载而将流体供应到气缸时,由于流体的移动结构复杂而使部件数量增加,因此组装方面有困难,而且还存在因制造成本上升而导致经济性降低的问题。
而且,存在通过部件的连接部位的流体的漏油危险,从而使维护管理困难且不良率变高,且根据基于机油(Oil)的注入量和温度变化的粘度差而使启动时间变得不同,因此难免发生误操作,而且由于另行安装的水流通道开闭阀门的开闭出错而将水不予下放或者持续下放,因此存在用户对产品的信赖性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考虑到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诸多缺陷而完成的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感测便器使用者的荷载的人体感测部的升降操作联动而自动控制虹吸盖的开闭操作的构造得到简化,从而减少了部件数并由此可以实现组装的简便以及制造成本的节省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及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可以与感测便器使用者的荷载的人体感测部的升降操作联动而基于空气的吸入和排出而自动控制虹吸盖的开闭操作,而且还可以通过实现大小便区分卫生纸丢弃时间自动下水功能而让用户更加易于使用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及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
并且,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吸入的空气启动自动下水,因此可以防止基于漏油和温度变化的误操作或者防止水流通道和流路上的异物等沉积而堵塞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及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人体感测部,当便器使用者坐在座便器座垫时,压缩座垫弹簧并引导座便器座垫的下降操作,而当便器使用者从座便器座垫起身时,借助于座垫弹簧的恢复力而引导座便器座垫10的上升操作并感测人体;启动部,使张拉部件能够保持与所述人体感测部的下降操作联动而拉扯连接于虹吸盖的下水线的张拉力,并使与所述人体感测部的上升操作联动的张拉解除部件解除张拉部件所保持的张拉力并拉扯下水线而通过虹吸盖的旋转清洗排泄物;张拉解除部,与所述人体感测部的下降操作联动而使下水线的张拉力得以保持,并与所述人体感测部的上升操作联动而解除所保持的张拉力;调节部,与所述人体感测部的下降操作联动而排出内部的空气,并通过基于螺栓的空气量调节过滤器的压缩程度来调节与所述人体感测部的上升操作联动而被吸入到内部并移动的空气量,从而调节启动部的启动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人体感测部,当便器使用者坐在座便器座垫时,压缩座垫弹簧并引导座便器座垫的下降操作,而当便器使用者从座便器座垫起身时,借助于座垫弹簧的恢复力而引导座便器座垫的上升操作并感测人体;大小便区分部,根据与所述人体感测部的下降操作联动而直到发生人体感测部的上升操作的时刻为止所移动的距离来区分便器使用者的大小便;启动部,使张拉部件能够保持与所述人体感测部的下降操作联动而拉扯连接于虹吸盖的下水线的张拉力,并使与所述人体感测部的上升操作联动的张拉解除部件解除张拉部件所保持的张拉力并拉扯下水线而通过虹吸盖的旋转清洗排泄物;张拉解除部,与所述人体感测部的下降操作联动而使下水线的张拉力得以保持,并与所述人体感测部的上升操作联动而解除所保持的张拉力;调节部,与所述人体感测部的下降操作联动而排出内部的空气,并通过基于螺栓的空气量调节过滤器的压缩程度来调节与所述人体感测部的上升操作联动而被吸入到内部并移动的空气量,从而调节启动部的启动时间。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与感测便器使用者的荷载的人体感测部的升降操作联动而自动控制虹吸盖的开闭操作的构造得到简化,从而减少了部件数,因此可具有通过组装的简便以及制造成本的节省而提高经济性的优点。
而且,根据本发明,不仅可以与感测便器使用者的荷载的人体感测部的升降操作联动而基于空气的吸入和排出而自动控制虹吸盖的开闭操作,而且还可以通过实现大小便区分卫生纸丢弃自动下水功能而让用户更加易于使用,从而具有可以提高用户对产品的信赖性的优点。
并且,根据本发明,通过吸入的空气启动自动下水,因此可以防止基于漏油和温度变化的误操作或者防止水流通道和流路上的异物等沉积而堵塞,从而不仅易于使用,而且还具有可延长产品的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人体感测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启动部与张拉解除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调节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大小便区分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设置状态图。
图7至图17为当便器使用者坐上所发明的座便器座垫时的启动状态图。
图18至图29为当便器使用者从本发明的座便器座垫起身时的启动状态图。
符号说明:
100、100′:人体感测部 110:感测板
120:挂钩 130:座垫弹簧
200:大小便区分部 210:气缸主体
300:启动部 310:加压部件
320:杠杆 330:张拉线
340:张拉部件 350:张拉引导部件
360:张拉向导部件 400:张拉解除部
410:张拉解除线 420: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
430: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 440:张拉解除部件
450:张拉突起 500:调节部
510:调节主体 520:开闭部件
530:防脱部件 540:升降引导部件
550:空气量调节过滤器 560:螺栓
570: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助于附图而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人体感测部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的启动部和张拉解除部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的调节部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的大小便区分部的分解立体图。
本发明构成为包括:人体感测部100、100′,当便器使用者坐在座便器座垫10时,压缩座垫弹簧130并引导座便器座垫10的下降操作,而当便器使用者从座便器座垫10起身时,借助于座垫弹簧130的恢复力而引导座便器座垫10的上升操作并感测人体;启动部300,使张拉部件340能够保持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下降操作联动而拉扯连接于虹吸盖20的下水线30的张拉力,并使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上升操作联动的张拉解除部件440解除张拉部件340所保持的张拉力并拉扯下水线30而通过虹吸盖20的旋转清洗排泄物;张拉解除部400,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下降操作联动而使下水线30的张拉力得以保持,并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上升操作联动而解除所保持的张拉力;调节部500,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下降操作联动而排出内部的空气,并通过基于螺栓560的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50的压缩程度来调节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上升操作联动而被吸入到内部并移动的空气量,从而调节启动部300的启动时间。
而且,本发明构成为包括:人体感测部100、100′,当便器使用者坐在座便器座垫10时,压缩座垫弹簧130并引导座便器座垫10的下降操作,而当便器使用者从座便器座垫10起身时,借助于座垫弹簧130的恢复力而引导座便器座垫10的上升操作并感测人体;大小便区分部200,根据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下降操作联动而直到发生人体感测部100的上升操作的时刻为止所移动的距离来区分便器使用者的大小便;启动部300,使张拉部件340能够保持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下降操作联动而拉扯连接于虹吸盖20的下水线30的张拉力,并使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上升操作联动的张拉解除部件440解除张拉部件340所保持的张拉力并拉扯下水线30而通过虹吸盖20的旋转清洗排泄物;张拉解除部400,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下降操作联动而使下水线30的张拉力得以保持,并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上升操作联动而解除所保持的张拉力;调节部500,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下降操作联动而排出内部的空气,并通过基于螺栓560的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50的压缩程度来调节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上升操作联动而被吸入到内部并移动的空气量,从而调节启动部300的启动时间。
所述人体感测部100、100′构成为包括:感测板110,通过贯通于所述座便器座垫10的通孔111结合而被安置于便器座;挂钩120,结合在贯通于所述座便器座垫10的挂接孔121,以用于防止感测板110从座便器座垫10分离;座垫弹簧130,安装于所述感测板110与座便器座垫10之间而用于使座便器座垫10复原。
所述启动部300构成为包括:加压部件310,安装在配备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感测板110;杠杆320,根据所述加压部件310的加压而以座便器座垫10的前端为中心从一侧向另一侧旋转而移动;张拉线330,根据所述杠杆320的旋转移动而拉扯张拉部件340;张拉部件340,固定于所述张拉线330,并保持根据杠杆320的旋转而拉扯下水线30的力;张拉引导部件350,引导所述张拉部件340的移动,并固定有下水线30;张拉向导部件360,引导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加压部件310的外周面形成为弯曲或倾斜,以便能够移动所述杠杆320。
构成为还包括控制所述杠杆320的旋转移动的旋转张拉解除部件321。
优选地,所述张拉部件340为盘簧、板弹簧或螺旋弹簧中的一种弹簧。
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构成为包括:移动引导主体351,收容所述张拉部件340,并固定有下水线30;移动引导突起352,突出于所述移动引导主体351的两侧而结合于张拉向导部件360的引导槽362。
所述张拉向导部件360构成为包括:向导主体361,收容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而固定于座便器座垫10;引导槽362,使张拉引导部件350的移动引导突起352结合于所述向导主体361的内部而移动。
所述张拉解除部400构成为包括:张拉解除线410,一侧固定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使所述张拉解除线410的另一侧结合,并根据张拉解除线410的张紧而控制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启动;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固定于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和启动部300,以用于有弹力地支撑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和张拉解除线410;张拉解除部件440,根据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移动而解除启动部300的张拉引导部件350的卡定状态;张拉突起450,突出于张拉引导部件350以维持所述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卡定状态。
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构成为包括: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结合并固定所述张拉解除线410的另一侧;张拉解除线突起422,突出于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而根据张拉解除线410的移动对张拉解除部件440进行加压。
优选地,所述张拉解除线突起422形成为倾斜。
优选地,所述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为拉扯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弹簧。
所述张拉解除部件440构成为包括:卡定解除主体441,安装于张拉向导部件360,且突出有张拉突起450以与所述张拉突起450啮合;张拉解除突起442,突出于所述卡定解除主体441的一侧,以使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张拉解除线突起422能够加压。
所述调节部500构成为包括:调节主体510,固定于所述座便器座垫10并形成有空气排出孔511;开闭部件520,开闭所述空气排出孔511;防脱部件530,防止所述开闭部件520的脱离;升降引导部件540,固定于人体感测部100′以用于朝所述调节主体510的内部升降而向空气排出孔511排出调节主体510的内部空气向空气排出孔511排出且吸入所述调节主体510的外部空气。
构成为还包括: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50,结合在贯通于所述升降引导部件540的通孔541,以用于调节通过通孔541被吸入而移动的空气的量;螺栓560,紧固于所述通孔541而防止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50的脱离,并根据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50的压缩程度而调节空气的移动量。
构成为还包括: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部570,通过调节所述升降引导部件540的下降移动时间而调节便器使用者的丢弃卫生纸的时间。而且,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部570具有: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突出于所述升降引导部件540的上面;肋部离合槽572,形成于调节主体510以收容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贯通于所述调节主体510;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开闭部件574,结合于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从而随着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与肋部离合槽572结合以及分离而开闭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
构成为还包括:开闭复原部件575,引导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开闭部件574的复原。
构成为还包括: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76,结合于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的端部而调节通过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被吸入而移动的空气的量;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螺栓577,紧固于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而防止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76的脱离,并根据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76的压缩程度而调节空气的移动量。
所述大小便区分部200构成为包括:缸心线211,一侧固定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杆销213,固定有所述缸心线211的另一侧,并结合上活塞杆213′而结合于气缸主体210;第一帽部214,防止所述杆销213的脱离,并安装于气缸主体210的一侧;第二帽部214′,安装于所述气缸主体210的另一侧而引导活塞杆213′的移动,并形成有当所述活塞杆213′移动时向气缸主体210的内外部引导空气的移动的槽214a;缸中弹簧215,安装于所述第一帽部214与杆销213之间;填充件216,以置于所述第二帽部214′与活塞杆213′之间的方式安装有活塞杆213′;大小便转换部件217,借助于因所述缸中弹簧215的恢复力而移动的活塞杆213′,根据接触部件217′的接触与否而区分大小便;小便量开闭部件219,根据所述大小便转换部件217的接触与否,借助于复原部件220的恢复力而开闭贯通于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部570的肋部离合槽572的小便量调节孔218。
构成为还包括:辊子212,形成于人体感测部100以引导所述缸心线211的移动。
构成为还包括:结合槽213b、213b′,使填充件216能够结合而移动,以使气缸主体210内外部的空气在所述杆销213压缩缸中弹簧215而复原的时间点以及活塞杆213′对大小便转换部件217加压的时间点上连通。
构成为还包括:空气量调节过滤器221,结合于所述小便量调节孔218的端部而调节通过小便量调节孔218被吸入而移动的空气的量;小便量调节螺栓222,紧固于所述小便量调节孔218而防止空气量调节过滤器221的脱离,并根据空气量调节过滤器221的压缩程度而调节空气的移动量。
构成为还包括:空气量调节过滤器213c,安装于活塞杆213′与杆销213之间以调节通过结合有所述活塞杆213′的杆销213的内周面上贯通的槽213a而在气缸主体210的内外部移动的空气量。
并且,本发明构成为包括:人体感测部100、100′,当便器使用者坐在座便器座垫10时,压缩座垫弹簧130并引导座便器座垫10的下降操作,而当便器使用者从座便器座垫10起身时,借助于座垫弹簧130的恢复力而引导座便器座垫10的上升操作并感测人体;启动部300,使张拉部件340能够保持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下降操作联动而拉扯连接于虹吸盖20的下水线30的张拉力,并使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联动的上升操作的张拉解除部件440解除张拉部件340所保持的张拉力并拉扯下水线30而通过虹吸盖20的旋转清洗排泄物;张拉解除部400,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下降操作联动而使下水线30的张拉力得以保持,并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上升操作联动而解除所保持的张拉力。
所述人体感测部100、100′构成为包括:感测板110,通过贯通于所述座便器座垫10的通孔111结合而被安置于便器座;挂钩120,结合在贯通于所述座便器座垫10的挂接孔121,以用于防止感测板110从座便器座垫10分离;座垫弹簧130,安装于所述感测板110与座便器座垫10之间而用于使座便器座垫10复原。
所述启动部300构成为包括:加压部件310,安装在配备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感测板110;杠杆320,根据所述加压部件310的加压而将座便器座垫10的前端作为中心而从一侧向另一侧旋转而移动;张拉线330,根据所述杠杆320的旋转移动而拉扯张拉部件340;张拉部件340,固定于所述张拉线330,并保持根据杠杆320的旋转而拉扯下水线30的力;张拉引导部件350,引导所述张拉部件340的移动,并固定有下水线30;张拉向导部件360,引导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加压部件310的外周面形成为弯曲或倾斜,以便能够移动所述杠杆320。
构成为还包括控制所述杠杆320的旋转移动的旋转张拉解除部件321。
优选地,所述张拉部件340为盘簧、板弹簧或螺旋弹簧中的一种弹簧。
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构成为包括:移动引导主体351,收容所述张拉部件340,并固定有下水线30;移动引导突起352,突出于所述移动引导主体351的两侧而结合于张拉向导部件360的引导槽362。
所述张拉向导部件360构成为包括:向导主体361,收容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而固定于座便器座垫10;引导槽362,使张拉引导部件350的移动引导突起352结合于所述向导主体361的内部而移动。
所述张拉解除部400构成为包括:张拉解除线410,一侧固定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使所述张拉解除线410的另一侧结合,并根据张拉解除线410的张紧而控制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启动;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固定于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和启动部300,以用于有弹力地支撑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和张拉解除线410;张拉解除部件440,根据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移动而解除启动部300的张拉向导部件360的卡定状态;张拉突起450,突出于张拉引导部件350以维持所述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卡定状态。
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构成为包括: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结合并固定所述张拉解除线410的另一侧;张拉解除线突起422,突出于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而根据张拉解除线410的移动对张拉解除部件440进行加压。
优选地,所述张拉解除线突起422形成为倾斜。
优选地,所述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为拉扯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弹簧。
所述张拉解除部件440构成为包括:卡定解除主体441,安装于张拉向导部件360,且突出有张拉突起450以与所述张拉突起450啮合;张拉解除突起442,突出于所述卡定解除主体441的一侧,以使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张拉解除线突起422能够加压。
以下详细说明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本发明。
首先,本发明既可以仅通过人体感测部100、100′和启动部300以及张拉解除部400启动,也可以仅通过人体感测部100、100′和启动部300、张拉解除部400以及调节部500启动,然而以下却限定为包含人体感测部100、100′和大小便区分部200、启动部300、张拉解除部400以及调节部500的构造而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座便器座垫10上设置人体感测部100、100′和启动部300、张拉解除部400、调节部500以及大小便区分部200,将所述启动部300设置为被张拉解除部400所控制,然后将所述座便器座垫10安置于便器主体11上面,并用下水线30连接所述启动部300与虹吸盖20。
在此状态下,如果便器使用者坐在座便器座垫10上,则如图7至图8所示,在便器使用者的荷载下座便器座垫10朝下方移动,并使感测板110的突起110′和挂钩120从贯通于座便器座垫10的人体感测部100、100′的通孔111和挂接孔121突出,与此同时将会压缩位于所述座便器座垫10与感测板110之间的座垫弹簧130。
而且,如果所述座便器座垫10与感测板110之间的座垫弹簧130被压缩,则如图9至图13所示,一侧固定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大小便区分部200的缸心线211将随着座便器座垫10与人体感测部100之间的间隔变窄而丧失缸心线211的张紧力,而丧失了张紧力的缸心线211在缸中弹簧215的压缩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使辊子212旋转,并使杆销(rod pin)213和活塞杆213′朝气缸主体210的另一侧移动。
所述缸中弹簧215被安装于设置在气缸主体210的一侧的第一帽部214与杆销213之间,从而可以用压缩的恢复力对杆销213进行加压,而所述活塞杆313′通过安装于气缸主体210的另一侧的第二帽部214′而突出。
此时,当由于所述活塞杆213′的移动而使填充件(packing)216通过结合槽213b′而向结合槽213b的方向移动时,使第二帽部214′的内周面和槽214a封闭而阻断空气的流入,与此同时由于所述活塞杆213′的移动而通过第一帽部214流入到气缸主体210内部的空气将能够根据安装于杆销213与活塞杆213′之间的空气量调节过滤器213c的压缩程度而调节空气的移动量,因此可以调节活塞杆213′的移动速度。
如果借助于所述缸中弹簧215的恢复力而移动的活塞杆213′无法对大小便转换部件217进行加压,于是使内置于大小便转换部件217中的接触部件217a与内置于小便量调节孔218中的接触部件217b贴接,则判断为小便;而如果所述活塞杆213′移动而对大小便转换部件217进行加压,于是使内置于大小便转换部件217中的接触部件217a与内置于小便量调节孔218中的接触部件217b分离,则判断为大便,这是因为根据接触部件217a、217b的贴接和分离而使小便量开闭部件219借助于复原部件220的恢复力而移动并开闭小便量调节孔218的开放面积,从而在便器使用者从座便器座垫10起身的情况下对通过调节主体510被吸入而移动的空气的量进行调节。
并且,如图14至图15所示,安装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感测板110上的启动部300的加压部件310向座便器座垫10的内部突出,与此同时所述加压部件310对杠杆320进行加压。
此时,所述加压部件310的外周面可形成为弯曲或倾斜而对杠杆320加压而使其移动,且根据所述加压部件310的加压,所述杠杆320将前端作为中心而从一侧向另一侧旋转而移动。
在此,所述杠杆320只能在收容所述杠杆320并固定于座便器座垫10上的旋转张拉解除部件321内旋转。
根据所述杠杆320的旋转移动而将连接杠杆320与张拉部件340的张拉线330拉扯而伸张,与此同时所述张拉线330拉扯张拉部件340,其中所述张拉部件340可采用盘簧或板弹簧以及螺旋弹簧中的一种弹簧。
当所述张拉部件340伸长时,由于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张拉解除突起442卡定于张拉引导部件350上突出的张拉突起450,因而引导所述张拉部件340的移动的张拉引导部件350只会使张拉部件340伸长并保持下水线30的张拉力。
而且,如图16所示,如果一侧固定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张拉解除部400的张拉解除线410由于座便器座垫10与人体感测部100′之间的间隔变窄而丧失张拉解除线410的张紧力,则借助于连接张拉向导部件360与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的恢复力而拉扯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和张拉解除线410,从而使张拉解除线410的张紧力得到维持。
其中,被所述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的恢复力所拉扯的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朝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方向移动,并使突出于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的张拉解除线突起422紧贴于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张拉解除线突起443,与此同时在此状态下也会使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借助于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的恢复力而朝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方向移动,并使张拉解除线突起422沿着张拉解除线突起443而朝上方移动,且如果所述张拉解除线突起422通过张拉解除线突起443,则由于自重而再向下移动,从而使张拉解除线突起422位于张拉解除线突起443的后方。
并且,如图13和图17所示,随着座便器座垫10与人体感测部100′之间的间隔变窄,固定于人体感测部100′的调节部500的升降引导部件540向调节主体510的内侧上端部移动并压缩调节主体510内部的空气,与此同时被压缩的空气对开闭部件520进行加压,从而经由开放的空气排出孔511而通过,然后通过防脱部件530而排出到外部。
随着所述升降引导部件540向调节主体510的内侧上端部移动,突出于升降引导部件540上面的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部570的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结合于肋部离合槽572,并使升降引导部件540向调节主体510的内侧上端部移动而对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开闭部件574进行加压,与此同时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开闭部件574压缩开闭复原部件575并向调节主体510的内侧上端部移动而开放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并通过开放的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而使调节主体510内部的空气排出到外部。
当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结合于肋部离合槽572时,肋部离合槽572内部的空气通过小便量调节孔218而排出到调节主体510的外部,其中虽然由小便量开闭部件219借助于复原部件220的恢复力而将所述小便量调节孔218封闭,然而随着肋部离合槽572内部的空气压力的增加而将小便量开闭部件219和复原部件220推开,从而开放小便量调节孔218,且小便量调节孔218上形成有空气引导槽218′,因此即使在小便量开闭部件219结合于小便量调节孔218的状态下也能够将肋部离合槽572内部的空气排出到外部。
在此,对于通过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和小便量调节孔218排出的空气而言,可根据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76、221的压缩程度而调节空气的移动量,其中,所述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76、221的压缩程度是基于紧固在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和小便量调节孔218的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螺栓577和小便量调节螺栓222对安装在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和小便量调节孔218的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76、221的调节。
如果坐在所述座便器座垫10上的便器使用者在如厕之后从座便器座垫10起身,则如图18所示,由于人体感测部100、100′的座垫弹簧130的恢复力而使座便器座垫10与人体感测部100、100′之间的间隔变宽,与此同时如图19至图20所示,固定于人体感测部100′的升降引导部件540向调节主体510的内侧下端部移动并使调节主体510内部的压力降低,由此吸入调节主体510外部空气。
此时,所述调节主体510的空气排出孔511由于被开闭部件520所封闭而无法吸入外部空气,然而由突出于调节主体510的上面的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向肋部离合槽572的下端部移动的同时通过小便量调节孔218和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以及通孔541吸入外部空气,此时,所述小便量调节孔218、通孔541以及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上通过小便量调节螺栓222、螺栓560以及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螺栓577而设置有空气量调节过滤器221、550、576,并可以根据所述空气量调节过滤器的压缩程度而调节空气的移动量。
其中,在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上有密封部件(未图示)紧贴于肋部离合槽572的内表面,从而延迟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从肋部离合槽572脱离的时间,这一延迟时间就是便器使用者丢弃卫生纸的时间。
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从肋部离合槽572脱离,与此同时借助于升降引导部件540的加压力得到解除的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开闭部件574的下降以及开闭复原部件575的恢复力而移动,从而封闭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并根据从小便量调节孔218吸入而移动的空气量而延迟升降引导部件540的复原时间,所述升降引导部件540的复原时间就是启动部300的启动时间。
而且,如图21至图23所示,随着借助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座垫弹簧130的恢复力而使座便器座垫10与人体感测部100′之间的间隔变宽,当一侧固定于人体感测部100′的张拉解除线410的张紧力出现时,借助于所述张拉解除线410的张紧力拉扯并移动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和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
此时,如果由于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移动而使张拉解除线突起422对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张拉解除线突起443进行加压,则所述张拉解除线突起443沿着张拉解除线突起422的倾斜面上升,并使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张拉解除突起442从张拉突起450脱离,从而解除张拉解除突起442与张拉突起450的束缚力。
如果所述张拉解除突起442与张拉突起450的束缚力解除,则借助于所持有的张拉部件340的张拉力而瞬间拉扯并移动张拉引导部件350和连接于张拉引导部件350上的下水线30,在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中突出于张拉引导主体351的移动引导突起352沿着张拉向导部件360的引导槽362而朝着向导主体361的前方侧移动,与此同时固定有所述下水线30的虹吸盖20将溢出管作为中心而向上旋转,从而开放溢出管的排水口,并使贮存于水槽中的水通过开放的排水口而供应到便器主体10。
如图21所示,关于从所述水槽供应到便器主体10的水,可以借助于由小便量开闭部件219封闭所述大小便区分部200的小便量调节孔218从而通过空气引导槽218′被吸入而移动的空气的移动量以及通过小便量开闭部件219的小便量调节孔218的开放被吸入而移动的空气的移动量来调节升降引导部件540向调节主体510的内侧下端部移动的时间,因此可将由于便器使用者的荷载而移动并根据活塞杆213′与大小便转换部件217的接触与否而区分的便器使用者的大小便所对应的水供应给便器主体40,从而清洗排泄物。
如图25至图26所示,如果大小便的排泄物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而得到清洗,则随着座便器座垫10与人体感测部100′之间的间隔变宽,在对杠杆320进行加压的加压部件310的加压力丧失的情况下,虹吸盖20由于自重而向下旋转而将溢出管的排水口封闭,并通过所述虹吸盖20的向下旋转拉扯下水线30和张拉引导部件350,而在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60中突出于张拉引导主体351的移动引导突起352沿着张拉向导部件360的引导槽362而朝着向导主体361的后方侧移动。
此时,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向张拉向导部件360的后方侧移动,并由张拉突起450将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张拉解除突起442向上部推动并通过,与此同时张拉突起450通过张拉解除突起442,于是因张拉解除部件440的自重而下降,从而使张拉解除突起442与张拉突起450连结。
并且,随着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向张拉向导部件360的后方侧移动,张拉部件340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复原并拉扯与张拉部件340连接的张拉线330,且所述张拉线330拉扯已丧失加压部件310的加压力的杠杆320,而所述杠杆320将前端作为中心而从另一侧向一侧旋转而复原。
而且,如果在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座垫弹簧130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使座便器座垫10与人体感测部100之间的间隔变宽并随之使缸心线211产生张紧力,则如图27所示,借助于所述缸心线211的张紧力而压缩缸中弹簧215并拉扯杆销213和活塞杆213′而使其移动,与此同时因活塞杆213′的移动而使填充件216通过结合槽231b而向结合槽213b′移动,此时固然通过开放第二帽部214′的内周面和槽214a而引导空气的流入,而且基于所述杆销213和活塞杆213′的移动的气缸主体210内部的空气却也经由空气量调节过滤器213c和第一帽部214而排出。
并且,如果在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座垫弹簧130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使座便器座垫10与人体感测部100′之间的间隔变宽并随之使张拉解除线410产生张紧力,则如图28所示,借助于所述张拉解除线410的张紧力而拉伸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并拉扯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而使张拉解除线突起422位于张拉解除线突起443的前端,并如图29所示,随着所述座便器座垫10与人体感测部100、100′之间的间隔变宽,挂钩120挂接于挂接孔121并将等待下一操作。
在此,所述接触部件217a、217b可以两个都是磁铁,或者也可以某一个采用磁铁而另一个采用金属材料。
如上所述,虽然已通过限定的实施例和附图而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然而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词汇不该局限于普通含义或词典含义而进行解释,而是应该解释为符合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因此,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中图示的构成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全都代表,所以要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度内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均等物和变形例。

Claims (34)

1.一种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人体感测部(100、100′),当便器使用者坐在座便器座垫(10)时,压缩座垫弹簧(130)并引导座便器座垫(10)的下降操作,而当便器使用者从座便器座垫(10)起身时,借助于座垫弹簧(130)的恢复力而引导座便器座垫(10)的上升操作并感测人体;
启动部(300),使张拉部件(340)能够保持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下降操作联动而拉扯连接于虹吸盖(20)的下水线(30)的张拉力,并使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上升操作联动的张拉解除部件(440)解除张拉部件(340)所保持的张拉力并拉扯下水线(30)而通过虹吸盖(20)的旋转清洗排泄物;
张拉解除部(400),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下降操作联动而使下水线(30)的张拉力得以保持,并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上升操作联动而解除所保持的张拉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100′)包括:
感测板(110),通过贯通于所述座便器座垫(10)的通孔(111)结合而被安置于便器座;
挂钩(120),结合在贯通于所述座便器座垫(10)的挂接孔(121),以用于防止感测板(110)从座便器座垫(10)分离;
座垫弹簧(130),安装于所述感测板(110)与座便器座垫(10)之间而用于使座便器座垫(10)复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部(300)包括:
加压部件(310),安装在配备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感测板(110);
杠杆(320),根据所述加压部件(310)的加压而将座便器座垫(10)的前端作为中心而从一侧向另一侧旋转而移动;
张拉线(330),根据所述杠杆(320)的旋转移动而拉扯张拉部件(340);
张拉部件(340),固定于所述张拉线(330),并保持根据杠杆(320)的旋转而拉扯下水线(30)的力;
张拉引导部件(350),引导所述张拉部件(340)的移动,并固定有下水线(30);
张拉向导部件(360),引导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的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部件(340)为盘簧、板弹簧或螺旋弹簧中的一种弹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包括:
移动引导主体(351),收容所述张拉部件(340),并固定有下水线(30);
移动引导突起(352),突出于所述移动引导主体(351)的两侧而结合于张拉向导部件(360)的引导槽(36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向导部件(360)包括:
向导主体(361),收容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而固定于座便器座垫(10);
引导槽(362),使张拉引导部件(350)的移动引导突起(352)结合于所述向导主体(361)的内部而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解除部(400)包括:
张拉解除线(410),一侧固定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
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使所述张拉解除线(410)的另一侧结合,并根据张拉解除线(410)的张紧而控制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启动;
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固定于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和启动部(300),以用于有弹力地支撑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和张拉解除线(410);
张拉解除部件(440),根据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移动而解除启动部(300)的张拉向导部件(360)的卡定状态;
张拉突起(450),突出于张拉引导部件(350)以维持所述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卡定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包括:
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结合并固定所述张拉解除线(410)的另一侧;
张拉解除线突起(422),突出于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而根据张拉解除线(410)的移动对张拉解除部件(440)进行加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解除线突起(422)形成为倾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为拉扯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弹簧。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解除部件(440)包括:
卡定解除主体(441),安装于张拉向导部件(360),且突出有张拉突起(450)以与所述张拉突起(450)啮合;
张拉解除突起(442),突出于所述卡定解除主体(441)的一侧,以使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张拉解除线突起(422)能够加压。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节部(500),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下降操作联动而排出内部的空气,并通过基于螺栓(560)的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50)的压缩程度来调节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上升操作联动而被吸入到内部并移动的空气量,从而调节启动部(300)的启动时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大小便区分部(200),根据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下降操作联动而直到发生人体感测部(100)的上升操作的时刻为止所移动的距离来区分便器使用者的大小便。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100′)包括:
感测板(110),通过贯通于所述座便器座垫(10)的通孔(111)结合而被安置于便器座;
挂钩(120),结合在贯通于所述座便器座垫(10)的挂接孔(121),以用于防止感测板(110)从座便器座垫(10)分离;
座垫弹簧(130),安装于所述感测板(110)与座便器座垫(10)之间而用于使座便器座垫(10)复原。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部(300)包括:
加压部件(310),安装在配备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的感测板(110);
杠杆(320),根据所述加压部件(310)的加压而以座便器座垫(10)的前端为中心从一侧向另一侧旋转而移动;
张拉线(330),根据所述杠杆(320)的旋转移动而拉扯张拉部件(340);
张拉部件(340),固定于所述张拉线(330),并保持根据杠杆(320)的旋转而拉扯下水线(30)的力;
张拉引导部件(350),引导所述张拉部件(340)的移动,并固定有下水线(30);
张拉向导部件(360),引导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的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部件(340)为盘簧、板弹簧或螺旋弹簧中的一种弹簧。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包括:
移动引导主体(351),收容所述张拉部件(340),并固定有下水线(30);
移动引导突起(352),突出于所述移动引导主体(351)的两侧而结合于张拉向导部件(360)的引导槽(362)。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向导部件(360)包括:
向导主体(361),收容所述张拉引导部件(350)而固定于座便器座垫(10);
引导槽(362),使张拉引导部件(350)的移动引导突起(352)结合于所述向导主体(361)的内部而移动。
19.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解除部(400)包括:
张拉解除线(410),一侧固定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
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使所述张拉解除线(410)的另一侧结合,并根据张拉解除线(410)的张紧而控制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启动;
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固定于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和启动部(300),以用于有弹力地支撑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和张拉解除线(410);
张拉解除部件(440),根据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移动而解除启动部(300)的张拉向导部件(360)的卡定状态;
张拉突起(450),突出于张拉引导部件(350)以维持所述张拉解除部件(440)的卡定状态。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包括:
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结合并固定所述张拉解除线(410)的另一侧;
张拉解除线突起(422),突出于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主体(421)而根据张拉解除线(410)的移动对张拉解除部件(440)进行加压。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解除线突起(422)形成为倾斜。
2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解除线支撑部件(430)为拉扯所述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弹簧。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解除部件(440)包括:
卡定解除主体(441),安装于张拉向导部件(360),且突出有张拉突起(450)以与所述张拉突起(450)啮合;
张拉解除突起(442),突出于所述卡定解除主体(441)的一侧,以使张拉解除线固定部件(420)的张拉解除线突起(422)能够加压。
2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500)包括:
调节主体(510),固定于所述座便器座垫(10)并形成有空气排出孔(511);
开闭部件(520),开闭所述空气排出孔(511);
防脱部件(530),防止所述开闭部件(520)的脱离;
升降引导部件(540),固定于人体感测部(100′)以用于朝所述调节主体(510)的内部进行升降而向空气排出孔(511)排出调节主体(510)的内部空气且吸入所述调节主体(510)的外部空气。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50),结合在贯通于所述升降引导部件(540)的通孔(541),以用于调节通过通孔(541)被吸入而移动的空气的量;
螺栓(560),紧固于所述通孔(541)而防止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50)的脱离,并根据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50)的压缩程度而调节空气的移动量。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部(570),通过调节所述升降引导部件(540)的下降移动时间而调节便器使用者的丢弃卫生纸的时间。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部(570)具有:
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突出于所述升降引导部件(540)的上面;
肋部离合槽(572),形成于调节主体(510)以收容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
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贯通于所述调节主体(510);
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开闭部件(574),结合于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从而随着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肋部(571)与肋部离合槽(572)结合以及分离而开闭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闭复原部件(575),引导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开闭部件(574)的复原。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76),结合于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的端部而调节通过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被吸入而移动的空气的量;
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螺栓(577),紧固于所述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孔(573)而防止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76)的脱离,并根据空气量调节过滤器(576)的压缩程度而调节空气的移动量。
3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便区分部(200)包括:
缸心线(211),一侧固定于所述人体感测部(100);
杆销(213),固定有所述缸心线(211)的另一侧,并结合上活塞杆(213′)而结合于气缸主体(210);
第一帽部(214),防止所述杆销(213)的脱离,并安装于气缸主体(210)的一侧;
第二帽部(214′),安装于所述气缸主体(210)的另一侧而引导活塞杆(213′)的移动,并形成有当所述活塞杆(213′)移动时向气缸主体(210)的内外部引导空气的移动的槽(214a);
缸中弹簧(215),安装于所述第一帽部(214)与杆销(213)之间;
填充件(216),以置于所述第二帽部(214′)与活塞杆(213′)之间的方式安装有活塞杆(213′);
大小便转换部件(217),借助于因所述缸中弹簧(215)的恢复力而移动的活塞杆(213′),根据接触部件(217′)的接触与否而区分大小便;
小便量开闭部件(219),根据所述大小便转换部件(217)的接触与否,借助于复原部件(220)的恢复力而开闭贯通于卫生纸丢弃时间调节部(570)的肋部离合槽(572)的小便量调节孔(218)。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辊子(212),形成于人体感测部(100)以引导所述缸心线(211)的移动。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结合槽(213b、213b′),使填充件(216)能够结合而移动,以使气缸主体(210)内外部的空气在所述杆销(213)压缩缸中弹簧(215)而复原的时间点以及活塞杆(213′)对大小便转换部件(217)加压的时间点上连通。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量调节过滤器(221),结合于所述小便量调节孔(218)的端部而调节通过小便量调节孔(218)被吸入而移动的空气的量;
小便量调节螺栓(222),紧固于所述小便量调节孔(218)而防止空气量调节过滤器(221)的脱离,并根据空气量调节过滤器(221)的压缩程度而调节空气的移动量。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量调节过滤器(213c),安装于活塞杆(213′)与杆销(213)之间以调节通过结合有所述活塞杆(213′)的杆销(213)的内周面上贯通的槽(213a)而在气缸主体(210)的内外部移动的空气量。
CN201480001021.3A 2013-09-03 2014-08-28 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及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 Active CN1051435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105580A KR101389941B1 (ko) 2013-09-03 2013-09-03 인체하중만으로 공기 배출 및 흡입 제어기능을 구비한 물탱크용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변좌시트 및 물탱크용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변좌시트
KR10-2013-0105580 2013-09-03
PCT/KR2014/007998 WO2015034205A1 (ko) 2013-09-03 2014-08-28 인체하중만으로 공기 배출 및 흡입 제어기능을 구비한 물탱크용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변좌시트 및 물탱크용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변좌시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3565A CN105143565A (zh) 2015-12-09
CN105143565B true CN105143565B (zh) 2017-03-22

Family

ID=49631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1021.3A Active CN105143565B (zh) 2013-09-03 2014-08-28 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及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963864B2 (zh)
EP (1) EP3043001B1 (zh)
JP (1) JP6384740B2 (zh)
KR (1) KR101389941B1 (zh)
CN (1) CN105143565B (zh)
ES (1) ES2717774T3 (zh)
WO (1) WO20150342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87493B1 (ko) * 2013-09-03 2015-02-02 이동진 인체하중만으로 공기 배출 및 흡입 제어기능을 구비한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변좌시트의 대소변구분부
KR101498239B1 (ko) * 2013-09-03 2015-03-05 이동진 인체하중만으로 공기 배출 및 흡입 제어기능을 구비한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변좌시트의 조절부
KR101535278B1 (ko) * 2015-05-15 2015-07-09 주식회사 에어붐 최저의 인체하중과 최소의 착좌스위치 동작으로 변기 물내림 기능을 극대화시킨 장진 가압돌기가 형성된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장치
KR101535277B1 (ko) * 2015-05-15 2015-07-09 주식회사 에어붐 최저의 인체하중과 최소의 착좌스위치 동작으로 변기 물내림 기능을 극대화시킨 와이어 당김방식이 구비된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장치
KR101546066B1 (ko) * 2015-05-15 2015-08-21 주식회사 에어붐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일체형 양변기
KR101647807B1 (ko) * 2015-10-26 2016-08-11 주식회사 에어붐 탈부착 및 방수기능을 구비한 무전원 자동물내림 변좌시트의 대소변구분부
KR101647806B1 (ko) * 2015-10-26 2016-08-11 주식회사 에어붐 변좌시트에 탈부착 및 방수기능을 구비한 무전원 자동물내림장치의 모듈
KR101647808B1 (ko) 2015-10-26 2016-08-16 주식회사 에어붐 탈부착 및 방수기능을 구비한 후레쉬밸브용 무전원 자동물내림 변좌시트
KR101647805B1 (ko) 2016-01-28 2016-08-11 주식회사 에어붐 탈부착 및 방수기능을 구비한 물탱크용 무전원 자동물내림 변좌시트
CN106991787B (zh) * 2017-06-07 2019-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马桶和基于智能马桶的安全监控系统
KR102060381B1 (ko) 2019-04-03 2019-12-30 주식회사 에어붐 물내림개폐부를 일체화한 후레쉬밸브용 무전원 자동물내림 모듈
KR102060382B1 (ko) * 2019-04-03 2020-02-11 주식회사 에어붐 휴지버리는 시간을 대·소변에 따라 자동 제어하는 무전원 자동물내림 장치
WO2022135651A1 (en) * 2020-12-21 2022-06-30 Labib Mohamed Mohamed Automatic flushing device (mechanical -pneumatic) for the toile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68591Y (zh) * 2007-07-20 2008-06-04 关晨 三升以下冲水便器
KR100946393B1 (ko) * 2008-08-20 2010-03-19 주식회사 에이에프 변기의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장치
KR100960157B1 (ko) * 2008-10-24 2010-05-28 주식회사 에이에프 인체감지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변기의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장치
KR20100064623A (ko) * 2008-12-05 2010-06-15 노태종 인체감지유닛을 이용한 변기의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425A (en) * 1897-06-15 Sanitary closet
US627357A (en) * 1899-06-20 Automatic flush-valve
US631097A (en) * 1898-12-10 1899-08-15 Arthur Solomon Water-closet.
US975812A (en) * 1899-06-21 1910-11-15 Earl G Watrous Operating connection for water-closet valves.
US975664A (en) * 1899-06-21 1910-11-15 Earl G Watrous Water-closet valve.
US858427A (en) * 1905-01-11 1907-07-02 Cecil H Thompson Ventilating water-closet.
US931713A (en) * 1908-03-14 1909-08-24 James Allingham Mechanical movement.
US924988A (en) * 1908-06-06 1909-06-15 Frank H Henning Water-closet.
US963440A (en) * 1908-11-14 1910-07-05 John G Hodgson Seat-operated mechanism for actuating flushing devices.
US1015132A (en) * 1909-10-25 1912-01-16 George P Bower Valve.
US1004349A (en) * 1910-04-25 1911-09-26 Bernard Bensen Flushing mechanism for water-closet bowls.
US1045433A (en) * 1910-08-17 1912-11-26 Thomas Francis Payne Frost-proof water-closet valve.
US1013616A (en) * 1910-11-25 1912-01-02 Horace S Rumsey Water-closet.
US1048867A (en) * 1911-07-28 1912-12-31 Thomas F Payne Flushing-valve.
US1062412A (en) * 1912-06-03 1913-05-20 Thomas F Payne Frost-proof water-closet valve.
US1339585A (en) * 1913-03-17 1920-05-11 William E Sloan Closet-seat device
US1073603A (en) * 1913-04-12 1913-09-23 Hans P Hansen Flush-valve for water-closets.
US1257331A (en) * 1917-07-16 1918-02-26 Fred T Ingersoll Closet attachment.
US1449439A (en) * 1919-07-14 1923-03-27 Charles H Phillips Flushing mechanism
US1803958A (en) * 1926-09-13 1931-05-05 Beaton & Cadwell Mfg Company Seat operated flush valve
US2164503A (en) * 1938-04-12 1939-07-04 Gladys Mae Desroche Water closet flushing apparatus
US5369816A (en) * 1993-12-21 1994-12-06 Chen; Chin-Jung Automatic weight-activated toilet flushing apparatus
US5410766A (en) * 1994-05-09 1995-05-02 Schumacher; Mark A. Automatic toilet flushing apparatus
US20060031981A1 (en) * 2004-08-12 2006-02-16 Thompson Eugene W Hands free toilet device
US20070044216A1 (en) * 2005-08-26 2007-03-01 Cosby Randy K Toilet seat lifting apparatus
KR101071981B1 (ko) 2011-05-20 2011-10-11 (주)베스트오토 인체하중의 에너지만으로 대소변을 구분하여 변기 자동물내림이 가능한 변좌시트
KR101379681B1 (ko) * 2013-07-25 2014-04-01 신동화 무전원으로 좌변기를 자동 세척하는 세척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68591Y (zh) * 2007-07-20 2008-06-04 关晨 三升以下冲水便器
KR100946393B1 (ko) * 2008-08-20 2010-03-19 주식회사 에이에프 변기의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장치
KR100960157B1 (ko) * 2008-10-24 2010-05-28 주식회사 에이에프 인체감지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변기의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장치
KR20100064623A (ko) * 2008-12-05 2010-06-15 노태종 인체감지유닛을 이용한 변기의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09075A (ko) 2013-10-07
JP2016534260A (ja) 2016-11-04
EP3043001A1 (en) 2016-07-13
ES2717774T3 (es) 2019-06-25
WO2015034205A1 (ko) 2015-03-12
CN105143565A (zh) 2015-12-09
EP3043001A4 (en) 2017-10-25
JP6384740B2 (ja) 2018-09-05
US20160281344A1 (en) 2016-09-29
US9963864B2 (en) 2018-05-08
KR101389941B1 (ko) 2014-04-30
EP3043001B1 (en) 2018-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3565B (zh) 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及配水箱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
CN104812970B (zh) 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的调节部
CN104736776B (zh) 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直取水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及直取水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
CN105155640B (zh) 下水功能最大化的配张弛加压突起式无电源自动下水装置
CN105155639B (zh) 无电源自动下水一体型坐便器
CN101048554B (zh) 便器冲洗装置
CN106013378B (zh) 排水阀装置、清洗水水箱装置及冲水大便器
CN105155641B (zh) 坐便器下水功能最大化的引线牵引式无电源自动下水装置
KR100764836B1 (ko) 수압을 이용한 변기의 자동 물내림장치
CN2905924Y (zh) 脚踏控制座便器
KR20100064623A (ko) 인체감지유닛을 이용한 변기의 무전원 자동 물내림 장치
US20040073993A1 (en) Dual discharge valve
CN101611200B (zh) 双容式泄水阀
CN108779632A (zh) 具有装卸及防水功能的水箱用无电源自动冲水坐便器座圈
KR101647806B1 (ko) 변좌시트에 탈부착 및 방수기능을 구비한 무전원 자동물내림장치의 모듈
WO2020204581A1 (ko) 물내림개폐부를 일체화한 후레쉬밸브용 무전원 자동물내림 모듈
WO2017131420A1 (ko) 탈부착 및 방수기능을 구비한 무전원 자동물내림 변좌시트의 대소변구분부
KR20160018623A (ko) 탈부착 및 방수기능을 구비한 후레쉬밸브용 무전원 자동물내림 변좌시트
CN1075854C (zh) 圆筒高、低水箱洁具
JP2023032962A (ja)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洗便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