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0127A - 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30127A CN105130127A CN201510580176.3A CN201510580176A CN105130127A CN 105130127 A CN105130127 A CN 105130127A CN 201510580176 A CN201510580176 A CN 201510580176A CN 105130127 A CN105130127 A CN 1051301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zone
- waste water
- section
- oxyg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调节池、电离辐射池、填料式厌氧池、循环反应沟和清水池;电离辐射池包括进水管、布水支管、出水管和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填料式厌氧池包括通过折流板分隔成的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循环反应沟包括通过椭圆形外围墙、弧形隔流墙和圆形内围墙分隔成的厌氧区、缺氧区、兼氧区、曝气区、沉淀区和砂滤区,厌氧区位于循环反应沟的最里部,圆形内围墙的内侧,缺氧区位于圆形内围墙和弧形隔流墙之间,兼氧区位于圆形内围墙和椭圆形外围墙之间,曝气区位于弧形隔流墙和椭圆形外围墙之间,沉淀区位于椭圆形外围墙的外侧、曝气区的末端,砂滤区位于椭圆形外围墙的外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纺织工业产生的废水数量多,浓度高,是对水环境污染构成严重威胁的工业污染源之一。在纺织工业废水中,以印染废水污染最为严重。
印染废水的治理技术主要有化学法、传质法、热处理法和生物法等。印染废水的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用单一的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通常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综合处理,但也带来处理成本高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染料品种的日益增多,染料的成分日益复杂,并且有着抗氧化还原、色度高、浓度高的特点,对印染废水的治理技术及工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印染废水处理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调节池、电离辐射池、填料式厌氧池、循环反应沟和清水池;废水调节池、电离辐射池、填料式厌氧池、循环反应沟和清水池依次连通。
所述的废水调节池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用于调节废水的水质和水量;
所述的电离辐射池包括进水管、布水支管和用于排出处理后水的出水管,所述的电离辐射池池壁的一侧设有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所述的电离辐射池的出水管与填料式厌氧池的进水管连通。
所述填料式厌氧池包括通过折流板分隔成的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所述兼氧段首端设有用于供入废水的进水管,兼氧段末端与缺氧段首端连通,缺氧段末端与厌氧段首端连通,所述缺氧段和厌氧段进水一侧折流板的下部设置有45度的转角,以避免水流进入时产生的冲击作用,从而起到缓冲水流和均匀布水的作用;厌氧段末端设有三相分离器和溢水堰,溢水堰连接出水管;所述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连接污泥排放阀;所述填料式厌氧池的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的上盖设计成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顶端设有甲烷废气集气管;所述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内都设有填料。
所述循环反应沟包括通过椭圆形外围墙、弧形隔流墙和圆形内围墙分隔成的厌氧区、缺氧区、兼氧区、曝气区、沉淀区和砂滤区。所述厌氧区位于循环反应沟的最里部,圆形内围墙的内侧,厌氧区底部设有废水进水管和污泥回流管,圆形内围墙上、朝向缺氧区的一侧的水面下设有厌氧区出水口,所述厌氧区设计有圆锥形上盖,所述圆锥形上盖顶端设有甲烷废气集气管,所述厌氧区设有废水搅拌装置。所述缺氧区位于圆形内围墙和弧形隔流墙之间,缺氧区的水面下设有废水搅拌和推流装置。所述兼氧区位于圆形内围墙和椭圆形外围墙之间。所述曝气区位于弧形隔流墙和椭圆形外围墙之间。所述曝气区设有表曝机,一方面对废水进行曝气,另一方面推动废水流动。所述曝气区下部设有曝气调控系统,所述曝气调控系统包括曝气盘、鼓风机和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进一步,所述的曝气盘是设置有微孔的微孔式曝气盘。所述曝气盘通过曝气管连接鼓风机,鼓风机设置在循环反应沟外,曝气区的废水水面下设置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所述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根据氧容量调控鼓风机工作。所述沉淀区位于椭圆形外围墙的外侧、曝气区的末端;沉淀区的中部、椭圆形外围墙上设有沉淀区进水口,沉淀区的两端设有沉淀区出水口,沉淀区的出水口处设有三相分离器,沉淀区出水口上部设有溢水堰,沉淀区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下端设置有污泥排放阀,污泥排放阀连接剩余污泥排放管和污泥回流管。所述砂滤区位于椭圆形外围墙的外侧、沉淀区出水口的外侧。
砂滤区过滤处理后的水进入清水池回用。
一种采用上述印染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①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废水调节池调节水质和水量。
②然后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电离辐射池的上部,布水支管进行均匀布水,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发出的电子束和γ射线对废水进行辐照处理,水分子在电离作用下产生了强氧化粒子(·OH、H2O2)和强还原粒子(水合电子、氢原子H·),这些强氧化粒子和强还原粒子使污染物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水中污染物直接吸收辐射能量,从而导致污染物的去除;辐射处理过的废水通过出水管进入填料式厌氧池的进水管。
③废水通过填料式厌氧池兼氧段的进水管进入填料式厌氧池的下部;废水进入填料式厌氧池后沿折流板上下前进,依次通过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的每个反应室的污泥床,反应池中的污泥随着废水的上下流动和沼气上升的作用而运动,填料和折流板的阻挡作用与污泥自身的沉降作用又使污泥的流速降低,因此大量的污泥都被截留在反应池中,反应池中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接触。兼氧段的兼性菌、缺氧段和厌氧段的异养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
④厌氧反应后的废水在厌氧段末端设有的三相分离器实现泥、水、甲烷气的分离,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填料式厌氧池的下部,多余的污泥通过底部的污泥排放阀排出;填料式厌氧池产生的甲烷废气通过反应池顶部集气管收集排放;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溢水堰、出水管和连接管进入循环反应沟的进水管。
⑤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循环反应沟的厌氧区,在厌氧区发生有机物的降解和有机氮的氨化作用,并进行磷的释放,厌氧区的废水搅拌装置避免污泥沉降,厌氧区产生的甲烷废气通过厌氧区顶部的甲烷废气集气管收集利用;厌氧反应后的废水通过厌氧区出水口进入缺氧区,缺氧区设有的废水搅拌和推流装置使废水与其内的微生物群体充分混合,在缺氧状态下,以有机物为碳源,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硝态氮被还原为氮气而从水中去除;废水继续流动进入兼氧区,来自缺氧区和曝气区的废水在兼氧区内充分混合,兼性菌、异养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降解,然后混合反应后的废水在搅拌和推流装置的作用下一部分进入缺氧区,一部分进入曝气区;曝气区的曝气盘是设置有微孔的微孔式曝气盘,产生大量的微气泡,所述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根据氧容量调控鼓风机工作,确保水中的溶解氧大于2mg/L,在曝气区内有机物被降解,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发生磷的吸收反应;在曝气区的末端,一部分废水流入兼氧区,一部分废水进入沉淀区,沉淀区的三相分离器实现泥水分离,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沉淀区的下部,通过底部的污泥排放阀排出,污泥排放阀排出的沉淀污泥一部分通过污泥回流管回流到厌氧区,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放管排放;废水通过溢水堰、出水管进入砂滤区。
⑥砂滤区过滤处理后的水进入清水池回用。
⑦填料式厌氧池和循环反应沟排放的剩余污泥脱水后外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因地制宜,基建投资少,维护方便,能耗较低,对废水具有比较好的处理效果,能够实现废水资源化,对废水进行综合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电离辐射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电离辐射池,1-1.电离辐射池进水管,1-2.电离辐射池布水支管,1-3.电离辐射池出水管,1-4.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填料式厌氧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2.填料式厌氧池,2-1.折流板,2-2.兼氧段,2-3.缺氧段,2-4.厌氧段,2-5.填料式厌氧池进水管,2-6.填料式厌氧池三相分离器,2-7.填料式厌氧池溢水堰,2-8.填料式厌氧池污泥排放阀,2-9.上盖,2-10.集气管,2-11.填料。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循环反应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循环反应沟的沉淀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中:3.厌氧区,3-1.厌氧区出水口,4.缺氧区,4-1.废水搅拌和推流装置,5.兼氧区,6.曝气区,6-1.表曝机,6-2.曝气盘,7.沉淀区,7-1.沉淀区进水口,7-2.三相分离器,7-3.溢水堰,7-4.污泥排放阀,8.砂滤区,9.椭圆形外围墙,10.弧形隔流墙,11.圆形内围墙。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调节池、电离辐射池1、填料式厌氧池2、循环反应沟和清水池,废水调节池、电离辐射池1、填料式厌氧池2、循环反应沟和清水池依次连通。
所述的废水调节池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用于调节废水的水质和水量。
所述的电离辐射池1包括进水管1-1、布水支管1-2和用于排出处理后水的出水管1-3,所述的电离辐射池池壁的一侧设有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1-4;所述的电离辐射池的出水管1-3与填料式厌氧池的进水管2-5连通。
所述填料式厌氧池2包括通过折流板2-1分隔成的兼氧段2-2、缺氧段2-3和厌氧段2-4,所述兼氧段2-2首端设有用于供入废水的进水管2-5,兼氧段2-2末端与缺氧段2-3首端连通,缺氧段2-3末端与厌氧段2-4首端连通,所述缺氧段2-3和厌氧段2-4进水一侧折流板的下部设置有45度的转角,以避免水流进入时产生的冲击作用,从而起到缓冲水流和均匀布水的作用;厌氧段2-4末端设有三相分离器2-6和溢水堰2-7,溢水堰2-7连接出水管;所述兼氧段2-2、缺氧段2-3和厌氧段2-4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连接污泥排放阀2-8;所述填料式厌氧池的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的上盖2-9设计成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顶端设有独立的甲烷废气集气管2-10;所述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内都设有填料2-11。
所述的循环反应沟包括通过椭圆形外围墙9、弧形隔流墙10和圆形内围墙11分隔成的厌氧区3、缺氧区4、兼氧区5、曝气区6、沉淀区7和砂滤区8。所述厌氧区3位于循环反应沟的最里部,圆形内围墙11的内侧,厌氧区底部设有废水进水管和污泥回流管,圆形内围墙11上、朝向缺氧区的一侧的水面下设有厌氧区出水口3-1,所述厌氧区3设计有圆锥形上盖,所述圆锥形上盖顶端设有甲烷废气集气管,所述厌氧区设有废水搅拌装置。所述缺氧区4位于圆形内围墙11和弧形隔流墙10之间,所述缺氧区4设有废水搅拌和推流装置4-1。所述兼氧区5位于圆形内围墙11和椭圆形外围墙9之间。所述曝气区6位于弧形隔流墙10和椭圆形外围墙9之间。所述曝气区6设有表曝机6-1,一方面对废水进行曝气,另一方面推动废水流动。所述曝气区6下部设有曝气调控系统,所述曝气调控系统包括曝气盘6-2、鼓风机和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进一步,所述的曝气盘6-2是设置有微孔的微孔式曝气盘,所述曝气盘6-2通过曝气管连接鼓风机,鼓风机设置在循环反应沟外,曝气区的废水水面下设置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所述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根据氧容量调控鼓风机工作。所述沉淀区7位于椭圆形外围墙9的外侧、曝气区6的末端;沉淀区的中部、椭圆形外围墙上设有沉淀区进水口7-1,沉淀区的两端设有沉淀区出水口,沉淀区的出水口处设有三相分离器7-2,沉淀区出水口上部设有溢水堰7-3,沉淀区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下端设置有污泥排放阀7-4,污泥排放阀7-4连接剩余污泥排放管和污泥回流管。所述砂滤区8位于椭圆形外围墙9的外侧、沉淀区出水口的外侧。
一种采用上述印染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①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废水调节池调节水质和水量。
②然后废水通过进水管1-1进入电离辐射池的上部,布水支管1-2进行均匀布水,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1-4发出的电子束和γ射线对废水进行辐照处理,水分子在电离作用下产生了强氧化粒子(·OH、H2O2)和强还原粒子(水合电子、氢原子H·),这些强氧化粒子和强还原粒子使污染物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水中污染物直接吸收辐射能量,从而导致污染物的去除;辐射处理过的废水通过出水管1-3进入填料式厌氧池的进水管2-5。
③废水通过填料式厌氧池兼氧段的进水管2-5进入填料式厌氧池2的下部;废水进入填料式厌氧池后沿折流板上下前进,依次通过兼氧段2-2、缺氧段2-3和厌氧段2-4的每个反应室的污泥床,反应池中的污泥随着废水的上下流动和沼气上升的作用而运动,填料和折流板的阻挡作用和污泥自身的沉降作用又使污泥的流速降低,因此大量的污泥都被截留在反应池中,反应池中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接触。兼氧段2-2的兼性菌、缺氧段2-3和厌氧段2-4的异养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
④厌氧反应后的废水在厌氧段2-4末端设有的三相分离器2-6实现泥、水、甲烷气的分离,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填料式厌氧池的下部,多余的污泥通过底部的污泥排放阀2-8排出;填料式厌氧池产生的甲烷废气通过反应池顶部集气管2-10收集排放;废水通过溢水堰、出水管进入循环反应沟的进水管。
⑤废水通过废水进水管进入循环反应沟的厌氧区3,在厌氧区发生有机物的降解、有机氮的氨化作用,并进行磷的释放,厌氧区的废水搅拌装置避免污泥沉降,厌氧区产生的甲烷废气通过厌氧区顶部的甲烷废气集气管收集利用。厌氧反应后的废水通过厌氧区出水口3-1进入缺氧区4,缺氧区设有的废水搅拌和推流装置4-1使废水与其内的微生物群体充分混合,在缺氧状态下,以有机物为碳源,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硝态氮被还原为氮气而从水中去除。废水继续流动进入兼氧区5,来自缺氧区4和曝气区6的废水在兼氧区内充分混合,兼性菌、异养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降解,然后混合反应后的废水在搅拌和推流装置的作用下,一部分进入缺氧区4,一部分进入曝气区6。曝气区6的曝气盘6-2是设置有微孔的微孔式曝气盘,产生大量的微气泡,所述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根据氧容量调控鼓风机工作,确保水中的溶解氧大于2mg/L,在曝气区内有机物被降解,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发生磷的吸收反应。在曝气区6的末端,一部分废水流入兼氧区5,一部分废水进入沉淀区7,沉淀区的三相分离器7-2实现泥水分离,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沉淀区的下部,通过底部的污泥排放阀7-4排出,污泥排放阀7-4排出的沉淀污泥一部分通过污泥回流管回流到厌氧区3,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放管排放。废水通过溢水堰7-3、出水管进入砂滤区8。
⑥砂滤区8过滤处理后的水进入清水池回用。
⑦填料式厌氧池2和循环反应沟排放的剩余污泥脱水后外运。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2)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调节池、电离辐射池(1)、填料式厌氧池(2)、循环反应沟和清水池;废水调节池、电离辐射池(1)、填料式厌氧池(2)、循环反应沟和清水池依次连通;
所述的废水调节池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用于调节废水的水质和水量;
所述的电离辐射池(1)包括进水管(1-1)、布水支管(1-2)和用于排出处理后水的出水管(1-3),所述的电离辐射池池壁的一侧设有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1-4);所述的电离辐射池的出水管(1-3)与填料式厌氧池的进水管(2-5)连通;
所述填料式厌氧池(2)包括通过折流板(2-1)分隔成的兼氧段(2-2)、缺氧段(2-3)和厌氧段(2-4),所述兼氧段(2-2)首端设有用于供入废水的进水管(2-5),兼氧段(2-2)末端与缺氧段(2-3)首端连通,缺氧段(2-3)末端与厌氧段(2-4)首端连通;所述缺氧段(2-3)和厌氧段(2-4)的进水一侧折流板的下部设置有45度的转角,以避免水流进入时产生的冲击作用,从而起到缓冲水流和均匀布水的作用;厌氧段(2-4)末端设有三相分离器(2-6)和溢水堰(2-7),溢水堰(2-7)连接出水管;所述兼氧段(2-2)、缺氧段(2-3)和厌氧段(2-4)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连接污泥排放阀(2-8);所述填料式厌氧池的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的上盖(2-9)设计成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顶端都设有甲烷废气集气管(2-10);所述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内都设有填料(2-11);
所述的循环反应沟包括通过椭圆形外围墙(9)、弧形隔流墙(10)和圆形内围墙(11)分隔成的厌氧区(3)、缺氧区(4)、兼氧区(5)、曝气区(6)、沉淀区(7)和砂滤区(8);所述厌氧区(3)位于循环反应沟的最里部,圆形内围墙(11)的内侧,厌氧区底部设有废水进水管和污泥回流管,圆形内围墙上、朝向缺氧区的一侧的水面下设有厌氧区出水口(3-1),厌氧区(3)设计有圆锥形上盖,所述圆锥形上盖的顶端设有甲烷废气集气管,所述厌氧区设有废水搅拌装置;所述缺氧区(4)位于圆形内围墙(11)和弧形隔流墙(10)之间,所述缺氧区(4)设有废水搅拌和推流装置(4-1);所述兼氧区(5)位于圆形内围墙(11)和椭圆形外围墙(9)之间;所述曝气区(6)位于弧形隔流墙(10)和椭圆形外围墙(9)之间;所述曝气区(6)设有表曝机(6-1),一方面对废水进行曝气,另一方面推动废水流动;所述曝气区(6)设有曝气调控系统,所述曝气调控系统包括曝气盘(6-2)、鼓风机和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进一步,所述的曝气盘(6-2)是设置有微孔的微孔式曝气盘,所述曝气盘(6-2)通过曝气管连接鼓风机,鼓风机设置在循环反应沟外,曝气区的废水水面下设置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所述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根据氧容量调控鼓风机工作;所述沉淀区(7)位于椭圆形外围墙(9)的外侧、曝气区(6)的末端;沉淀区的中部、椭圆形外围墙上设有沉淀区进水口(7-1),沉淀区的两端设有沉淀区出水口,沉淀区的出水口处设有三相分离器(7-2),沉淀区出水口上部设有溢水堰(7-3),沉淀区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下端设置有污泥排放阀(7-4),污泥排放阀(7-4)连接剩余污泥排放管和污泥回流管;所述砂滤区(8)位于椭圆形外围墙(9)的外侧、沉淀区出水口的外侧。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装置进行废水处理的步骤如下:
①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废水调节池调节水质和水量;
②然后废水通过进水管(1-1)进入电离辐射池的上部,布水支管(1-2)进行均匀布水,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1-4)发出的电子束和γ射线对废水进行辐照处理,水分子在电离作用下产生了强氧化粒子和强还原粒子,这些强氧化粒子和强还原粒子使污染物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水中污染物直接吸收辐射能量,从而导致污染物的去除;辐射处理过的废水通过出水管(1-3)进入填料式厌氧池的进水管(2-5);
③废水通过填料式厌氧池兼氧段的进水管(2-5)进入填料式厌氧池(2)的下部;废水进入填料式厌氧池后沿折流板(2-1)上下前进,依次通过兼氧段(2-2)、缺氧段(2-3)和厌氧段(2-4)的每个反应室的污泥床,反应池中的污泥随着废水的上下流动和沼气上升的作用而运动,填料和折流板(2-1)的阻挡作用和污泥自身的沉降作用又使污泥的流速降低,因此大量的污泥都被截留在反应池中,反应池中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接触;兼氧段(2-2)的兼性菌、缺氧段(2-3)和厌氧段(2-4)的异养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厌氧反应后的废水在厌氧段(2-4)末端设有的三相分离器(2-6)实现泥、水、甲烷气的分离,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填料式厌氧池的下部,多余的污泥通过底部的污泥排放阀(2-8)排出;填料式厌氧池产生的甲烷废气通过反应池顶部集气管(2-10)收集排放;废水通过溢水堰、出水管和连接管进入循环反应沟的进水管;
④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循环反应沟的厌氧区(3),在厌氧区发生有机物的降解、有机氮的氨化作用,并进行磷的释放,厌氧区的废水搅拌装置避免污泥沉降,厌氧区产生的甲烷废气通过厌氧区顶部的甲烷废气集气管收集利用;厌氧反应后的废水通过厌氧区出水口(3-1)进入缺氧区(4),缺氧区设有的废水搅拌和推流装置(4-1)使废水与其内的微生物群体充分混合,在缺氧状态下,以有机物为碳源,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硝态氮被还原为氮气而从水中去除;废水继续流动进入兼氧区(5),来自缺氧区(4)和曝气区(6)的废水在兼氧区内充分混合,兼性菌、异养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降解,然后混合反应后的废水在搅拌和推流装置的作用下,一部分进入缺氧区(4),一部分进入曝气区(6);曝气区(6)的曝气盘(6-2)是设置有微孔的微孔式曝气盘,产生大量的微气泡,所述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根据氧容量调控鼓风机工作,确保水中的溶解氧大于2mg/L,在曝气区内有机物被降解,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发生磷的吸收反应;在曝气区(6)的末端,一部分废水流入兼氧区(5),一部分废水进入沉淀区(7),沉淀区的三相分离器(7-2)实现泥水分离,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沉淀区的下部,通过底部的污泥排放阀(7-4)排出,污泥排放阀(7-4)排出的沉淀污泥一部分通过污泥回流管回流到厌氧区(3),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放管排放;废水通过溢水堰(7-3)、出水管进入砂滤区(8);砂滤区(8)过滤处理后的水进入清水池回用;
⑤填料式厌氧池(2)和循环反应沟排放的剩余污泥脱水后外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80176.3A CN105130127A (zh) | 2015-09-13 | 2015-09-13 | 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80176.3A CN105130127A (zh) | 2015-09-13 | 2015-09-13 | 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30127A true CN105130127A (zh) | 2015-12-09 |
Family
ID=54715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80176.3A Pending CN105130127A (zh) | 2015-09-13 | 2015-09-13 | 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30127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59125A (zh) * | 2017-09-08 | 2017-12-12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装置 |
CN108373235A (zh) * | 2018-03-12 | 2018-08-07 | 常州大学 | 一种印染废水和作物秸秆处理装置 |
CN109179906A (zh) * | 2018-10-23 | 2019-01-11 | 常州大学 |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
CN109592854A (zh) * | 2019-01-21 | 2019-04-09 | 南华大学 | 一种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联合处理工艺 |
CN109592855A (zh) * | 2019-01-21 | 2019-04-09 | 南华大学 | 利用辐照-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强化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的方法 |
CN111498993A (zh) * | 2020-04-24 | 2020-08-07 | 重庆丛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集约式升流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反应控制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36891A (ja) * | 2001-05-17 | 2002-11-26 | Kurabo Ind Ltd | 難分解性物質の分解システム |
CN101397176A (zh) * | 2007-09-24 | 2009-04-01 | 中山市环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带刮泥板的一体化自回流多级生化污水处理装置 |
CN101717170A (zh) * | 2009-11-03 | 2010-06-02 | 上海大学 | 一种电子束辐照和生化联合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 |
CN102145960A (zh) * | 2011-02-24 | 2011-08-10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农村地表水源地生态防护多级过滤墙脱氮除磷装置及方法 |
CN104529090A (zh) * | 2015-01-06 | 2015-04-22 | 常州大学 | 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
-
2015
- 2015-09-13 CN CN201510580176.3A patent/CN10513012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36891A (ja) * | 2001-05-17 | 2002-11-26 | Kurabo Ind Ltd | 難分解性物質の分解システム |
CN101397176A (zh) * | 2007-09-24 | 2009-04-01 | 中山市环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带刮泥板的一体化自回流多级生化污水处理装置 |
CN101717170A (zh) * | 2009-11-03 | 2010-06-02 | 上海大学 | 一种电子束辐照和生化联合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 |
CN102145960A (zh) * | 2011-02-24 | 2011-08-10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农村地表水源地生态防护多级过滤墙脱氮除磷装置及方法 |
CN104529090A (zh) * | 2015-01-06 | 2015-04-22 | 常州大学 | 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59125A (zh) * | 2017-09-08 | 2017-12-12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装置 |
CN108373235A (zh) * | 2018-03-12 | 2018-08-07 | 常州大学 | 一种印染废水和作物秸秆处理装置 |
CN109179906A (zh) * | 2018-10-23 | 2019-01-11 | 常州大学 |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
CN109592854A (zh) * | 2019-01-21 | 2019-04-09 | 南华大学 | 一种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联合处理工艺 |
CN109592855A (zh) * | 2019-01-21 | 2019-04-09 | 南华大学 | 利用辐照-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强化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的方法 |
CN109592855B (zh) * | 2019-01-21 | 2021-11-02 | 南华大学 | 利用辐照-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强化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的方法 |
CN109592854B (zh) * | 2019-01-21 | 2021-11-02 | 南华大学 | 一种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联合处理工艺 |
CN111498993A (zh) * | 2020-04-24 | 2020-08-07 | 重庆丛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集约式升流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反应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30127A (zh) | 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 |
CN104045156B (zh) | 一体式高效自养脱氮反应器 | |
CN103819050B (zh) | 高浓度含pva退浆废水处理方法与装置 | |
CN105254140B (zh) | 一种mbbr和活性污泥法复合的焦化废水两级a/o强化生物脱氮工艺 | |
CN105693014A (zh)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 |
CN104591473B (zh) | 一种深度脱氮除磷工艺 | |
CN103508637B (zh) | 中药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中药废水的方法 | |
CN106430565B (zh) | 一种基于碳源直接转化、氮生物脱除的污水低耗处理与能源回收组合处理工艺 | |
CN105645681A (zh) | 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 |
CN105110560A (zh) | 一种零排放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5036469A (zh) | 一种染料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 |
CN102139972A (zh) | 污水处理方法及设备 | |
CN104529092A (zh) | 一种腈纶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4743742A (zh) | 一种化学机械浆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5084658A (zh) | 一种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4529090A (zh) | 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 |
CN104743745A (zh) | 一种大蒜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 |
CN207998522U (zh) | 一种填料型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105152477A (zh) | 米酒厂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3833097B (zh) | 一种适用于厌氧工艺中的污水脱氧方法及装置 | |
CN104030437B (zh) | 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生物组合反应器、装置及方法 | |
CN203999133U (zh) | 一种一体式高效自养脱氮反应器 | |
CN102001799B (zh) |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厌氧-耗氧组合处理装置 | |
CN109485151B (zh) | 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废水处理的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 |
KR101819203B1 (ko) | 고농도 유기성폐기물의 혐기성 소화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