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0937A - 导管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导管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0937A
CN105120937A CN201380075392.1A CN201380075392A CN105120937A CN 105120937 A CN105120937 A CN 105120937A CN 201380075392 A CN201380075392 A CN 201380075392A CN 105120937 A CN105120937 A CN 105120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
interior
needle stand
needle
condui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53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寺泽佑哉
图师泰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20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09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12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needle; Devices to help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e.g. wings or holders
    • A61M25/0618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needle; Devices to help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e.g. wings or holders having means for protecting only the distal tip of the needle, e.g. a needle guar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12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needle; Devices to help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e.g. wings or hol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06"Over-the-needle" catheter assemblies, e.g. I.V.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12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needle; Devices to help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e.g. wings or holders
    • A61M25/0631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needle; Devices to help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e.g. wings or holders having means for fully covering the needle after its withdrawal, e.g. needle being withdrawn inside the handle or a cover being advanced over the need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12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needle; Devices to help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e.g. wings or holders
    • A61M25/0637Butterfly or winged devices, e.g. for facilitating handling or for attachment to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61M2025/028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having a mainly rigid support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61M2025/0286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anchored in the skin by suture or other skin penetrat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catheter kit packag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导管组装体(10A)具有:供具有针尖(20)的内针(22)穿插的导管(16);设在导管(16)的基端侧的导管座(18);设在内针(22)的基端侧的内针座(24);和保护件(14),在保护件(14)上设有移动阻止机构(140),该移动阻止机构(140)在使内针(22)的前端侧从导管(16)突出的状态下,阻止导管(16)相对于内针(22)向针尖(20)侧的移动。

Description

导管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对患者进行输液时穿刺至血管并留置的导管组装体。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时等,使用例如导管组装体。这种导管组装体具有:在前端具有尖锐的针尖的内针;供内针穿插的导管(外针);固定在导管的基端并供内针穿插的导管座;和固定在内针的基端的内针座。
在使用导管组装体对患者进行输液的情况下,在使内针的前端侧从导管突出的状态下将内针与导管一起穿刺至患者的血管内,并在该穿刺后,保持将导管留置于血管内的状态而将内针从导管拔出。接着,将设在输液管的端部的连接器与导管座的基端连接,经由输液管、导管座以及导管而向患者的血管内供给输液剂。
作为这种导管组装体,提出了具有保护鞘的导管组装体,该保护鞘在收容了针尖以及导管的状态下能够拆装地安装于内针座(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5-96011号公报)。
但是,在导管组装体中,为了将导管确实地插入至患者的血管内,需要预先使内针的前端侧从导管仅突出规定长度。
然而,内针与导管之间的轴线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基本上仅由内针与导管的摩擦力来限制,因此担心例如当导管组装体的输送时或杀菌时等,内针与导管会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而导致内针相对于导管的突出长度发生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了这种课题而做出的,以提供一种导管组装体为目的,该导管组装体能够在使用前的初始状态下,固定地保持内针从导管的突出量。
[1]本发明的导管组装体的特征在于,具有:在前端具有尖锐的针尖的内针;供所述内针穿插的导管;设在所述导管的基端侧且供所述内针穿插的导管座;设在所述内针的基端侧的内针座;和能够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内针座并至少覆盖所述针尖的保护件,在所述保护件上设有移动阻止机构,该移动阻止机构在使所述内针的前端侧从所述导管仅突出规定长度的状态下,阻止所述导管相对于所述内针向所述针尖侧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导管组装体,在保护件上设有移动阻止机构,该移动阻止机构在使内针的前端侧从导管仅突出规定长度的状态下,阻止导管相对于内针向针尖侧的移动,因此,能够在使用前的初始状态(将保护件安装于内针座的状态)下,抑制当导管组装体的输送时或杀菌时等内针与导管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由此,能够在初始状态下,固定地保持内针从导管的突出长度。
[2]在上述导管组装体中,也可以为,所述移动阻止机构具有与从所述导管座的外表面突出的翼片中的指向所述针尖侧的面抵接的翼片抵接部。
根据这种构成,能够通过使翼片抵接部与导管座的翼片中的指向针尖侧的面抵接的简洁构成,阻止导管相对于内针向针尖侧的移动。
[3]在上述导管组装体中,也可以为,所述保护件具有能够拆装地外嵌于所述内针座的中空的安装部,在所述安装部的内表面上,突出形成有与所述内针座接触的嵌合突起。
根据这种构成,在构成保护件的安装部的内表面上突出形成有与内针座接触的嵌合突起,因此能够使安装部相对于内针座以适当的嵌合力外嵌。由此,在初始状态下,能够抑制保护件相对于内针座沿着内针的轴线方向错位,因此能够确实地固定保持内针从导管的突出长度。另外,使用时能够以适当的力将保护件从内针座取下。
[4]也可以为,所述嵌合突起以朝向该嵌合突起的突出方向而宽度变窄的方式形成。
根据这种构成,使嵌合突起以朝向其突出方向而宽度变窄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相对于内针座的嵌合力。
[5]在上述导管组装体中,也可以为,所述嵌合突起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外表面。
根据这种构成,嵌合突起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外表面,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相对于内针座的嵌合力,同时适当地提高嵌合突起的刚性。由此,能够难以破损地构成嵌合突起。
[6]在上述导管组装体中,也可以为,所述嵌合突起沿着所述内针的轴线方向延伸。
根据这种构成,嵌合突起沿着内针的轴线方向延伸,因此在将安装部与内针座外嵌的初始阶段中,能够使嵌合突起与内针座之间的摩擦力比较小。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安装部与内针座外嵌,并且能够在将安装部与内针座完全外嵌的状态下产生适当的嵌合力。
[7]在上述导管组装体中,也可以为,所述嵌合突起设有多个,并且以夹持所述内针座的方式彼此相对地配设。
根据这种构成,多个嵌合突起夹持内针座彼此相对地配设,因此能够通过这些嵌合突起来夹持内针座。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在安装部与内针座之间产生适当的嵌合力。
[8]在上述导管组装体中,也可以为,在所述内针座上形成有用于沿着所述内针的轴线方向引导所述安装部的第1卡合部,在所述安装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的第2卡合部。
根据这种构成,在使第1卡合部与第2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使安装部和内针座沿着内针的轴线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将安装部相对于内针座容易地拆装。
[9]在上述导管组装体中,也可以为,所述第1卡合部以及所述第2卡合部中的任意一方,为向与所述嵌合突起的突出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凸部,所述第1卡合部以及所述第2卡合部中的另一方为凸部或凹部。
根据这种构成,第1卡合部以及第2卡合部中的任意一方为向与嵌合突起的突出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凸部,第1卡合部以及第2卡合部中的另一方为凸部或凹部,因此能够通过嵌合突起和第2卡合部来夹持内针座。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在安装部与内针座之间产生适当的嵌合力。
[10]在上述导管组装体中,也可以为,在所述内针座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内针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在所述安装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移动限制部,该移动限制部在该安装部外嵌于所述内针座的状态下,与所述突出部卡合来限制所述内针座相对于所述保护件向基端侧的移动。
根据这种构成,形成有移动限制部,该移动限制部在安装部外嵌于内针座的状态下,与内针座的突出部卡合来限制内针座相对于保护件向基端侧的移动,因此能够在初始状态下,适当地抑制内针相对于导管的突出长度变化。
[11]在上述导管组装体中,也可以为,还具有针套部件,能够以覆盖所述针尖的方式朝向前端侧伸长、并在该状态下收容在所述内针座内,所述导管座相对于所述针套部件能够拆装地设置。
根据这种构成,当将导管留置于血管内之后拔出内针时,能够由针套部件覆盖针尖,因此能够防止使用者不小心触碰到内针。另外,即使具有这种针套部件的导管组装体,在初始状态下也能够固定地保持内针从导管的突出量。
[12]在上述导管组装体中,也可以为,所述移动阻止机构具有与所述针套部件中的指向所述针尖侧的面抵接的针套部件抵接部。
根据这种构成,通过使针套部件抵接部与针套部件中的指向针尖侧的面抵接的简洁构成,能够确实地阻止导管相对于内针向针尖侧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第1导管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2是构成第1导管组装体的导管留置件的立体图。
图3是构成第1导管组装体的保护件的从基端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4是第1导管组装体的局部省略纵剖图。
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横剖图。
图6是示意表示第1导管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7是示意表示第1导管组装体的侧视图。
图8是示意表示第1导管组装体的后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第2导管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10是构成第2导管组装体的导管留置件的立体图。
图11是构成第2导管组装体的保护件的从基端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2是第2导管组装体的局部省略纵剖图。
图13是沿着图12的XIII-XIII线的横剖图。
图14是示意表示第2导管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15是示意表示第2导管组装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优选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导管组装体。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导管组装体10A具有作为主体的导管留置件12、和能够拆装地安装于导管留置件12的保护件14。
如图2所示,导管留置件12具有:作为外针而发挥功能的管状的导管16;与导管16的基端侧连接的导管座18;在前端具有尖锐的针尖20且能够穿插至导管16以及导管座18的内部的管状的内针22;与内针22的基端侧连接的内针座24;和在拔出内针22时覆盖内针22的针套部件26。导管留置件12大概如下所述地使用。
导管留置件12由使用者(医生或护士等)对内针座24进行握持操作而将其前端部穿刺至患者的血管。导管留置件12在穿刺至患者之前的状态(可穿刺状态)下,为在导管16内穿插有内针22的双重管构造,且内针22从导管16的前端仅突出规定长度L(参照图4)。另外,在导管留置件12的可穿刺状态下,在向内针座24的前端侧突出的针套部件26的前端部上安装有导管座18的基端侧。
导管留置件12的构成双重管构造的导管16以及内针22一起插入至患者的血管内。在向患者穿刺后,在保持导管16的位置的状态下,若通过使内针座24向基端方向后退移动来使针套部件26从导管座18脱离,则与内针座24连接的内针22也会一体地被拔出,而从导管16以及导管座18脱离。该结果为,成为仅导管留置件12中的导管16和导管座18留置于患者侧的状态。
当从导管16拔出内针22时,通过使针套部件26相对于内针座24向前端侧伸长,而将内针22收容于针套部件26内。由此,防止内针22向外部露出。当从导管16拔出内针22后,将未图示的输液管的连接器与导管座18的基端侧连接,由此实施输液剂(药液)从输液管向患者的供给。
接着,说明该导管留置件12的构成。可穿刺状态下的导管留置件12通过将导管16与内针22的双重管构造、导管座18、针套部件26以及内针座24组合而构成一个组装体,能够一体地操作。
如图2以及图4所示,导管留置件12中的作为外针而构成的导管16是以规定长度形成的具有挠性的细径管状部件。在导管16的内部,沿轴线方向延伸地贯穿形成有内腔28。该内腔28的内径(孔径)设定为能够供内针22穿插的大小。
作为导管16的构成材料优选为树脂材料,尤其优选为软质树脂材料。在该情况下,能够列举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全氟烷氧基树脂(PFA)等氟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类树脂或这些树脂的混合物、聚氨酯、聚酯、聚酰胺、聚醚尼龙(polyethernylon)树脂、上述烯烃类树脂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物等。导管16也可以由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构成,从而能够对其全部或一部分的内部进行视觉辨认。
在导管16的基端连接固定有导管座18。导管座18形成为尖细的筒状(圆筒状)。在导管座18的外周面上,一体设有朝向外侧突出的板状的翼片(tap)30。翼片30形成为当从导管16拔出内针22时能够供使用者用手指来按压的程度的大小。在导管座18的基端设有向外侧突出且沿周向延伸的凸缘部32。导管座18在可穿刺状态下,能够拆装地安装在针套部件26的前端部。
在使用导管留置件12时,导管座18在导管16穿刺至血管内的状态下暴露在患者的皮肤上,通过胶带等粘贴在皮肤上而留置。这种导管座18优选由比导管16硬质的材料构成。导管座18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是能够优选使用例如聚丙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砜、聚芳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热塑性树脂。
在导管座18的内部配设有:用于将导管16的基端部与导管座18的前端部液密地相互固定的铆销34;阻止血液向导管座18的基端侧流入的止血阀36;由允许气体流通且截断液体流通的材料(例如多孔质体)构成的密封部件38;和当输液管的连接器连接时使止血阀36开放的栓塞40。
内针22为能够将患者皮肤穿刺的具有刚性的管状部件。内针22与导管16相比形成得足够长,在导管留置件12的可穿刺状态下,其针尖20从导管16的前端开口仅突出规定长度L。另外,在可穿刺状态下,内针22的长度方向的中途部位穿插于导管座18的内部,其基端侧保持在内针座24的内部。作为内针22的构成材料,能够列举例如不锈钢、铝或铝合金、钛或钛合金那样的金属材料。
内针座24是具有由规定容积构成的中空部的、形成为细长状的筒状部件,形成为合适大小(粗细、长度)以使得在使用导管留置件12时使用者容易进行握持而操作。如图5所示,内针座24的前端部具有:彼此相对的第1平板部42以及第2平板部44;和将第1平板部42和第2平板部44连结且向外侧以圆弧状弯曲的第1侧壁部46以及第2侧壁部48。
在第1侧壁部46上,一体形成有向其厚度方向外侧(内针22的径向外侧)突出的板状的第1突出部50。第1突出部50以圆弧状弯曲,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形成有沿着内针22的轴线方向的第1引导槽(第1卡合部)52。在第2侧壁部48上,一体形成有向其厚度方向外侧(内针22的径向外侧)突出的板状的第2突出部54。第2突出部54以圆弧状弯曲,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形成有沿着内针22的轴线方向的第2引导槽(第1卡合部)56。第1引导槽52以及第2引导槽56用于沿着内针22的轴线方向来引导安装部72,第2引导槽56的槽宽度设定得大于第1引导槽52的槽宽度。
内针座24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在导管座18的说明中所列举的材料。对于针套部件26以及保护件14也是同样的。在该情况下,可以由相同材料构成这些部件的全部,也可以对于每个部件由不同的材料构成。
如图4以及图5所示,针套部件26在导管留置件12的可穿刺状态下,以能够朝向前端侧伸长的状态(收缩状态)收容在内针座24内并被固定。在针套部件26的前端部设有:形成有当从导管16拔出内针22时收容针尖20的空间的针尖收容部58;设在针尖收容部58并能够解除地与导管座18的凸缘部32卡合的一对臂60、62;和收容一对臂60、62的臂收容部64。
一对臂60、62形成为,在没有作用任何外力的自然状态下朝向前端方向并向外侧扩开。即,在可穿刺状态下,一对臂60、62在被臂收容部64按压而不向外侧扩开的状态下与导管座18的凸缘部32卡合。
另一方面,若当从导管16拔出内针22时一边按压导管座18一边使内针座24向基端方向后退,则与导管座18卡合的一对臂60、62与臂收容部64相比滑动到前端侧并向外侧扩开,由此解除一对臂60、62与凸缘部32的卡合。由此,导管座18从针套部件26脱离。
接着,说明构成导管组装体10A的保护件14。如图1所示,保护件14为一体成型部件,用于在初始状态(导管组装体10A的使用前,在可穿刺状态的导管留置件12上安装有保护件14的状态)下保护导管留置件12的前端侧,保护件14具有:前端闭合的保护筒70;和设在保护筒70的基端并构成保护件14的基端侧的中空的安装部72。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保护筒70上形成有用于收容内针22与导管16的双重管构造的内腔74,在安装部72上形成有用于收容导管座18并供内针座24的前端部插入的内腔76。
安装部72安装在导管留置件12的内针座24的前端侧,其包括:从保护筒70的基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壁部78;从壁部78朝向与保护筒70的相反的一侧延伸的彼此相对的第1平板部80以及第2平板部82;和将第1平板部80和第2平板部82连结并向外侧以圆弧状弯曲的第1侧壁部84以及第2侧壁部86。
在第1平板部80的内表面上突出形成有:与导管留置件12的针套部件26抵接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针套部件抵接部88、90、92(也称为第1针套部件抵接部88、90、92);和与内针座24的第1平板部42接触的一对嵌合突起94、96(也称为第1嵌合突起94、96)。
第1针套部件抵接部88、90、92沿第1平板部80的宽度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等间隔地配设,并且从壁部78的内表面朝向基端侧仅延伸规定长度。各第1针套部件抵接部88、90、92突出至保护筒70的基端侧的开口缘部。位于正中央的第1针套部件抵接部90与位于两侧的第1针套部件抵接部88、92相比形成得厚。
各第1嵌合突起94、96沿着保护筒70的延伸方向(内针22的轴线方向)延伸。具体地,第1嵌合突起94从第1针套部件抵接部88的基端延伸至第1平板部80的基端,第1嵌合突起96从第1针套部件抵接部92的基端延伸至第1平板部80的基端。各第1嵌合突起94、96的突出量与各第1针套部件抵接部88、90、92的突出量相比设定得足够小。各第1嵌合突起94、96以朝向突出方向宽度变窄的方式形成。即,各第1嵌合突起94、96形成为截面大致半圆形状,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外表面。
在第2平板部82的内表面上突出形成有:位于其两侧的厚壁的一对肋98、100;位于第2平板部82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并与导管留置件12的翼片30抵接的翼片抵接部102;位于肋98与翼片抵接部102之间的板状肋104;位于肋100与翼片抵接部102之间的板状肋106;和与内针座24的第2平板部44接触的一对嵌合突起108、110(也称为第2嵌合突起108、110)。
肋98与第1侧壁部84的内表面相连,并且从壁部78的内表面朝向基端侧仅延伸规定长度。肋100与第2侧壁部86的内表面相连,并且从壁部78的内表面朝向基端侧仅延伸规定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肋98、100的全长设定为第2平板部82全长大致一半的长度。
翼片抵接部102从壁部78的内表面朝向基端侧仅延伸规定长度。翼片抵接部102的全长与各第1针套部件抵接部88、90、92的全长相比设定得短。这是因为在导管留置件12的可穿刺状态下,翼片30与臂收容部64相比位于前端侧。翼片抵接部102以不会到达保护筒70的基端侧的开口缘的程度突出。
各板状肋104、106从壁部78的内表面朝向基端侧仅延伸规定长度。各板状肋104、106的全长与翼片抵接部102的全长相比设定得短(参照图6)。各板状肋104、106突出至保护筒70的基端侧的开口缘。
各第2嵌合突起108、110沿着保护筒70的延伸方向(内针22的轴线方向)延伸。第2嵌合突起108在从肋98的前端延伸至第2平板部82的基端的状态下与第1平板部80的第1嵌合突起94相对,第2嵌合突起110在从肋100的前端延伸至第2平板部82的基端的状态下与第1平板部80的第1嵌合突起96相对。第2嵌合突起108、110具有与第1嵌合突起94、96相同的截面形状。
在第1侧壁部84的内表面上突出形成有:与导管留置件12的针套部件26抵接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针套部件抵接部112、114(也称为第2针套部件抵接部112、114);位于第1侧壁部84的宽度方向(沿着图3的上下方向的方向)的大致中央的第1引导部(第2卡合部)116;限制导管留置件12的第1突出部50相对于保护件14向前端侧的移动的一对第1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18、120;和限制第1突出部50向基端侧的移动的一对第1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22、124。
各第2针套部件抵接部112、114从壁部78的内表面朝向基端侧仅延伸与形成在第1平板部80上的第1针套部件抵接部88、90、92的全长相同的长度。各第2针套部件抵接部112、114朝向保护筒70的轴线突出至保护筒70的基端侧的开口缘部。
第1引导部116从壁部78的内表面延伸至第1侧壁部84的基端。第1引导部116沿相对于各第1嵌合突起94、96的突出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其突出量设定为与第1嵌合突起94、96的突出量相同的程度。另外,第1引导部116的宽度尺寸设定为与形成在第1突出部50上的第1引导槽52的槽宽度对应的尺寸。
各第1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18、120从各第2针套部件抵接部112、114的基端朝向基端侧仅延伸规定长度。各第1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18、120的突出量与各第2针套部件抵接部112、114的突出量相比设定得足够小。
第1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22位于第1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18的基端侧,并且从第1引导部116沿着第1侧壁部84的宽度方向并朝向第1平板部80延伸,第1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24位于第1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20的基端侧,并且从第1引导部116沿着第1侧壁部84的宽度方向并朝向第2平板部82延伸。各第1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22、124的突出量与各第1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18、120的突出量相比设定得足够小,设定为当相对于导管留置件12拆装保护件14时,导管留置件12的第1突出部50能够越过一对第1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22、124的程度的尺寸。
在第2侧壁部86的内表面上突出形成有:与导管留置件12的针套部件26抵接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针套部件抵接部126、128(也称为第3针套部件抵接部126、128);位于第2侧壁部86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的第2引导部(第2卡合部)130;限制导管留置件12的第2突出部54相对于保护件14向前端侧的移动的一对第2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32、134;和限制第2突出部54向基端侧的移动的一对第2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36、138。如从图3所了解地那样,各第3针套部件抵接部126、128成为与各第2针套部件抵接部112、114相同的构成。
第2引导部130从壁部78的内表面延伸至第2侧壁部86的基端。第2引导部130的突出量设定为与第1引导部116的突出量相同。另外,第2引导部130沿相对于各第2嵌合突起108、110的突出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其宽度尺寸设定为与形成在第2突出部54上的第2引导槽56的槽宽度对应的尺寸。
各第2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32、134从各第3针套部件抵接部126、128的基端朝向基端侧仅延伸规定长度。各第2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32、134的突出量设定为与各第1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18、120的突出量相同。
第2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36位于第2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32的基端侧,并且从第2引导部130沿着第2侧壁部86的宽度方向并朝向第1平板部80延伸,第2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38位于第2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34的基端侧,并且从第2引导部130沿着第2侧壁部86的宽度方向并朝向第2平板部82延伸。各第2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36、138的突出量与各第2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32、134的突出量相比设定得足够小,设定为当相对于导管留置件12拆装保护件14时第2突出部54能够越过一对第2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36、138的程度的尺寸。
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A基本上如上所述地构成,接着,说明作用效果。
然而,在制造导管组装体10A的阶段中,将保护件14安装在可穿刺状态的导管留置件12的前端侧,由此成为初始状态的导管组装体10A。此时,当将导管留置件12的前端侧插入至保护件14内时,保护件14的第1引导部116和第2引导部130分别进入至导管留置件12的第1引导槽52和第2引导槽56。
而且,当将导管留置件12向保护件14的前端侧进一步推进时,第1引导部116在构成第1引导槽52的壁面上滑动(slide),并且第2引导部130在构成第2引导槽56的壁面上滑动,导管留置件12的第1突出部50和第2突出部54分别越过保护件14的第1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22、124和第2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36、138而使保护件14完全安装在导管留置件12的前端侧,导管组装体10A成为初始状态。
如图4~图8所示,在导管组装体10A的初始状态下,保护件14的翼片抵接部102的基端面与导管留置件12的翼片30的前端面抵接(参照图4以及图6),并且针套部件抵接部88、90、92、112、114、126、128的各自的基端面与针套部件26的臂收容部64的前端面抵接(参照图4、图7以及图8)。此时,导管座18经由针套部件26固定在内针座24,由此被限制向基端侧的移动。
另外,保护件14的安装部72外嵌在导管留置件12的内针座24的前端部(参照图5)。即,一对第1嵌合突起94、96与内针座24的第1平板部42的外表面抵接,并且一对第2嵌合突起108、110与内针座24的第2平板部44的外表面抵接,由此通过这些第1嵌合突起94、96和第2嵌合突起108、110来夹持内针座24。
而且,保护件14的第1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18、120以及第2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32、134的各自的基端面接近于导管留置件12的第1突出部50以及第2突出部54的各自的前端面,并且保护件14的第1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22、124以及第2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36、138的各自的前端面与导管留置件12的第1突出部50以及第2突出部54的各自的基端面抵接(参照图7)。
在以上那样地构成的导管组装体10A中,翼片抵接部102、针套部件抵接部88、90、92、112、114、126、128作为阻止初始状态下的导管16相对于内针22向前端侧移动的移动阻止机构140(参照图3)而发挥功能。
然而,在导管组装体中,为了将导管确实地插入至患者的血管内,需要固定地保持内针相对于导管的突出长度,但是当导管组装体的输送时或杀菌时等担心内针与导管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而使内针相对于导管的突出长度发生变化。
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A,设有移动阻止机构140,该移动阻止机构140在使内针22的前端侧从导管16仅突出规定长度L的状态下阻止导管16相对于内针22向针尖20侧的移动,因此在使用前的初始状态下,能够抑制导管组装体10A的输送时或杀菌时等内针22和导管16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由此,在初始状态下,能够将内针22从导管16的突出长度保持为固定(规定长度L)。
另外,在初始状态下,使作为移动阻止机构140的翼片抵接部102的基端面与形成在导管座18上的翼片30的前端面(指向针尖20所处一侧的面)抵接,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结构来阻止导管16相对于内针22向针尖20侧的移动。
而且,使作为移动阻止机构140的针套部件抵接部88、90、92、112、114、126、128的各基端面与构成针套部件26的臂收容部64的前端面(指向针尖20侧的面)抵接,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结构来确实地阻止导管16相对于内针22向针尖20侧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保护件14的安装部72的第1平板部80的内表面上突出形成一对第1嵌合突起94、96,并且在安装部72的第2平板部82的内表面上突出形成一对第2嵌合突起108、110,且这些第1嵌合突起94、96以及第2嵌合突起108、110分别以朝向突出方向宽度变窄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将安装部72相对于内针座24以适当的嵌合力外嵌。由此,在初始状态下,能够抑制保护件14相对于内针座24沿着内针22的轴线方向错位,因此能够确实地固定保持内针22从导管16的突出长度。此外,能够在使用导管留置件12时,以适当的力将保护件14从内针座24取下。
另外,嵌合突起94、96、108、110分别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外表面,换言之,形成为截面大致半圆形状,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相对于内针座24的嵌合力,并适当地提高嵌合突起94、96、108、110的各自的刚性。由此,能够使嵌合突起94、96、108、110难以破损。
而且,嵌合突起94、96、108、110分别沿着保护筒70的延伸方向(内针22的轴线方向)延伸,因此能够在将安装部72外嵌于内针座24的初始阶段中,使嵌合突起94、96、108、110与内针座24之间的摩擦力比较小。由此,能够将保护件14的安装部72容易地外嵌于内针座24,并且能够在使安装部72相对于内针座24完全外嵌的状态下产生适当的嵌合力。
另外,第1嵌合突起94和第2嵌合突起108以夹持内针座24的方式相对,并且第1嵌合突起96和第2嵌合突起110以夹持内针座24的方式相对,由此,能够通过第1嵌合突起94、96以及第2嵌合突起108、110确实地夹持内针座24。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结构在安装部72与内针座24之间产生适当的嵌合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针座24的第1突出部50上形成第1引导槽52,并且在第2突出部54上形成第2引导槽56,在安装部72的第1侧壁部84的内表面上突出形成与第1引导槽52对应的形状的第1引导部116,并且在第2侧壁部86的内表面上突出形成与第2引导槽56对应的形状的第2引导部130。由此,能够边使第1引导部116在构成第1引导槽52的壁面上滑动(slide)并且使第2引导部130在构成第2引导槽56的壁面上滑动,边将安装部72外嵌于内针座24。由此,能够相对于内针座24容易地安装保护件14。
另外,在初始状态下,使保护件14的一对第1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22、124的前端面与内针座24的第1突出部50的基端面抵接,并且使保护件14的一对第2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36、138的前端面与内针座24的第2突出部54的基端面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导管留置件12相对于保护件14向基端侧后退移动。由此,能够恰当地抑制形成在导管座18上的翼片30从翼片抵接部102分离,且针套部件26的臂收容部64从针套部件抵接部88、90、92、112、114、126、128分离。由此,能够恰当地抑制内针22相对于导管16的突出长度变化。
而且,在初始状态下,保护件14的第1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18、120以及第2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32、134的各自的基端面接近于导管留置件12的第1突出部50以及第2突出部54的各自的前端面,因此在导管留置件12相对于保护件14向前端侧被过度按压的情况下,使第1突出部50以及第2突出部54的各自的前端面与第1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18、120以及第2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32、134的各自的基端面抵接,来防止导管留置件12相对于保护件14向前端侧过度地进入。由此,能够抑制形成在导管座18上的翼片30和形成在保护件14上的翼片抵接部102等破损。
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留置件12具有在能够以覆盖针尖20的方式朝向前端侧伸长的状态下收容在内针座24中的针套部件26,相对于针套部件26的前端部能够拆装地设有导管座18,因此在将导管16留置在血管内后拔出内针22时,能够使针套部件26伸长而将针尖20收容在针尖收容部58。由此,能够防止使用者不小心触碰到内针。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图15来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B。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B中,对于与上述导管组装体10A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具体说明。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B具有导管留置件12a和保护件14a。如图10所示,导管留置件12a具有翼部150,该翼部150用于在导管16穿刺至血管内的状态下易于将在患者的皮肤上露出的导管座18通过胶布等粘贴(固定)在皮肤上。翼部150是一体设在导管座18中的翼片30所处一侧的相反侧并向左右两侧伸出的翼状部件。即,翼部150包括:从导管座18向翼片30所处一侧的相反侧突出的支承部152;和从支承部152向左右两侧伸出的板状的一对固定翼154、156。
如图11所示,保护件14a具有保护筒70、安装部72a、从安装部72a的基端向外侧突出且沿周向延伸的檐部158。在安装部72a的第1平板部80a上,形成有用于当将保护件14a安装在导管留置件12a的前端侧时避开翼部150的切缺部160。即,在第1平板部80a上没有设置第1实施方式的针套部件抵接部88、90、92和嵌合突起94、96。
如从图9以及图11所了解地那样,檐部158从第2平板部82的突出量大于从第1侧壁部84以及第2侧壁部86的突出量。檐部158的从第2平板部82突出的部分(幅宽部162)设定为能够供使用者用手指推拉的程度的大小。
由此,使用者通过用手指按压或拉拽檐部158的幅宽部162而能够相对于导管留置件12a容易地进行保护件14a的拆装。即,若没有这种檐部158,则担心使用者在相对于导管留置件12a拆装保护件14a时手指会与翼部150干涉,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护件14a上设有檐部158,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保护件14a相对于导管留置件12a的拆装。
如图12~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B在初始状态下,保护件14a的翼片抵接部102的基端面与导管留置件12a的翼片30的前端面抵接(参照图12以及图14),并且针套部件抵接部112、114、126、128的各自的基端面与针套部件26的臂收容部64的前端面抵接(参照图15)。此时,导管座18经由针套部件26固定在内针座24,由此被限制向基端侧的移动。
另外,保护件14a的安装部72a外嵌在导管留置件12a的内针座24的前端部(参照图13)。即,一对嵌合突起108、110与内针座24的第2平板部44的外表面抵接,且第1引导部116与构成第1引导槽52的壁面抵接,并且第2引导部130与构成第2引导槽56的壁面抵接,由此通过这些嵌合突起108、110、第1引导部116以及第2引导部130来夹持内针座24。
而且,保护件14a的第1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18、120以及第2前端侧移动限制部132、134的各自的基端面接近于导管留置件12a的第1突出部50以及第2突出部54的各自的前端面,并且保护件14a的第1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22、124以及第2基端侧移动限制部136、138的各自的前端面与导管留置件12a的第1突出部50以及第2突出部54的各自的基端面抵接(参照图15)。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导管组装体10B中,翼片抵接部102、针套部件抵接部112、114、126、128作为阻止初始状态下的导管16相对于内针22向前端侧移动的移动阻止机构140a(参照图11)发挥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B中,在导管座18上设有翼部150,但是使第1引导部116以及第2引导部130分别沿相对于各嵌合突起108、110的突出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因此能够通过嵌合突起108、110、第1引导部116以及第2引导部130来夹持内针座24。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结构在安装部72a与内针座24之间产生适当的嵌合力。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B起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A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中,列举优选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在本发明的导管组装体中,也可以将形成在导管留置件的第1突出部以及第2突出部上的各第1卡合部设为凸部,并且将形成在保护件的第1侧壁部以及第2侧壁部上的各第2卡合部设为凹部。另外,也可以将各所述第1卡合部以及各所述第2卡合部均设为凸部。在该情况下,在使导管留置件的各第1卡合部与保护件的各第2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使安装部和内针座沿着内针的轴线方向移动,由此能够简单地将安装部外嵌于内针座。
而且,在本发明的导管组装体中,作为移动阻止机构只要具有翼片抵接部以及针套部件抵接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即可。

Claims (12)

1.一种导管组装体(10A、10B),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前端具有尖锐的针尖(20)的内针(22);
供所述内针(22)穿插的导管(16);
设在所述导管(16)的基端侧且供所述内针(22)穿插的导管座(18);
设在所述内针(22)的基端侧的内针座(24);和
能够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内针座(24)并至少覆盖所述针尖(20)的保护件(14、14a),
在所述保护件(14、14a)上设有移动阻止机构(140、140a),该移动阻止机构(140、140a)在使所述内针(22)的前端侧从所述导管(16)仅突出规定长度(L)的状态下,阻止所述导管(16)相对于所述内针(22)向所述针尖(20)侧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装体(10A、10B),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阻止机构(140、140a)具有与从所述导管座(18)的外表面突出的翼片(30)中的指向所述针尖(20)侧的面抵接的翼片抵接部(1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装体(10A、10B),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件(14、14a)具有能够拆装地外嵌于所述内针座(24)的中空的安装部(72、72a),
在所述安装部(72、72a)的内表面上,突出形成有与所述内针座(24)接触的嵌合突起(94、96、108、1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组装体(10A、10B),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突起(94、96、108、110)以朝向该嵌合突起(94、96、108、110)的突出方向而宽度变窄的方式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组装体(10A、10B),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突起(94、96、108、110)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外表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组装体(10A、10B),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突起(94、96、108、110)沿着所述内针(22)的轴线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组装体(10A),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突起(94、96、108、110)设有多个,并且以夹持所述内针座(24)的方式彼此相对地配设。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组装体(10A、10B),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针座(24)上形成有用于沿着所述内针(22)的轴线方向引导所述安装部(72、72a)的第1卡合部(52、56),
在所述安装部(72、72a)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第1卡合部(52、56)卡合的第2卡合部(116、13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管组装体(10A、10B),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卡合部(52、56)以及所述第2卡合部(116、130)中的任意一方,为向与所述嵌合突起(94、96、108、110)的突出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凸部,
所述第1卡合部(52、56)以及所述第2卡合部(116、130)中的另一方为凸部或凹部。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组装体(10A、10B),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针座(24)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内针(22)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50、54),
在所述安装部(72、72a)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移动限制部(122、124、136、138),该移动限制部(122、124、136、138)在该安装部(72、72a)外嵌于所述内针座(24)的状态下,与所述突出部(50、54)卡合来限制所述内针座(24)相对于所述保护件(14、14a)向基端侧的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装体(10A、10B),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针套部件(26),其能够以覆盖所述针尖(20)的方式朝向前端侧伸长、并在该状态下收容在所述内针座(24)内,
所述导管座(18)相对于所述针套部件(26)能够拆装地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组装体(10A、10B),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阻止机构(140、140a)具有与所述针套部件(26)中的指向所述针尖(20)侧的面抵接的针套部件抵接部(88、90、92、112、114、126、128)。
CN201380075392.1A 2013-04-01 2013-04-01 导管组装体 Pending CN1051209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59812 WO2014162378A1 (ja) 2013-04-01 2013-04-01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0937A true CN105120937A (zh) 2015-12-02

Family

ID=51657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5392.1A Pending CN105120937A (zh) 2013-04-01 2013-04-01 导管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15942A1 (zh)
JP (1) JP6166358B2 (zh)
CN (1) CN105120937A (zh)
WO (1) WO2014162378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67703A1 (en) * 1990-07-20 1992-01-22 Critikon, Inc. Catheter with needle guard
JP2004242758A (ja) * 2003-02-12 2004-09-02 Enomoto Co Ltd 医療用カテーテル
CN102470236A (zh) * 2009-08-13 2012-05-23 威格米德公司 导管针尖防护装置
JP2012200425A (ja) * 2011-03-25 2012-10-22 Terumo Corp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811A (ja) * 1995-07-24 1997-02-04 Terumo Corp 血管内留置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2011056010A (ja) * 2009-09-09 2011-03-24 Top Corp 留置針組立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67703A1 (en) * 1990-07-20 1992-01-22 Critikon, Inc. Catheter with needle guard
JP2004242758A (ja) * 2003-02-12 2004-09-02 Enomoto Co Ltd 医療用カテーテル
CN102470236A (zh) * 2009-08-13 2012-05-23 威格米德公司 导管针尖防护装置
JP2012200425A (ja) * 2011-03-25 2012-10-22 Terumo Corp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15942A1 (en) 2016-01-21
JPWO2014162378A1 (ja) 2017-02-16
JP6166358B2 (ja) 2017-07-19
WO2014162378A1 (ja) 2014-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542091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6759420B2 (ja) 留置針組立体
CN105102053B (zh) 导管组装体
CN204233578U (zh) 导管组件
EP3295985B1 (en) Catheter assembly
CN107530525A (zh) 导管组装体
US11318285B2 (en) Catheter assembly
EP1862193A1 (en) Indwelling needle device
CN101415456A (zh) 保护器
US20150005666A1 (en) Medical needle
JP2003339858A (ja) 留置針
JPWO2009123025A1 (ja) 留置針組立体
EP3369447A1 (en) Grip and syringe assembly
EP2857059A1 (en) Indwelling needle device
CN105120937A (zh) 导管组装体
JP6594034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2019170828A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