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9639B - 生成用于多层的参考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eNodeB - Google Patents

生成用于多层的参考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eNodeB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9639B
CN105119639B CN201510587326.3A CN201510587326A CN105119639B CN 105119639 B CN105119639 B CN 105119639B CN 201510587326 A CN201510587326 A CN 201510587326A CN 105119639 B CN105119639 B CN 1051196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arameters
occ
parameter values
valu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873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19639A (zh
Inventor
尹成准
朴景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119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9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19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96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4Pilot insertion in the transmitter chain, e.g. pilot overlapping with data, insertion in time or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2Zadoff-Ch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生成用于多层的参考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eNodeB。一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确定用户设备UE的多接入状态来确定隐式地指示正交性分配规则和正交性相关信息的循环移位CS参数,并且向UE发送所确定的CS参数,其中正交性相关信息包括CS参数所指示的正交覆盖码,根据该CS参数,将正交性分配规则确定为统一方案或非统一方案;如果该UE处于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状态,则通过应用非统一方案来确定CS参数;如果该UE处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状态,则通过应用统一方案来确定CS参数。

Description

生成用于多层的参考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eNodeB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201180032930.X的发明专利申请(国际申请号: PCT/KR2011/003320,申请日:2011年5月3日,发明名称:在MIMO环境中发送和接收支持正交性的循环移位参数的装置及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而言,涉及在多输入多输出 (MIMO)环境中发送和接收支持正交性的循环移位参数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系统的发展,诸如商业公司和个人之类的消费者在使用多种多样的终端。
诸如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LTE(长期演进)和LTE-A(先进LTE)之类的当前移动通信系统会带来针对高速大容量通信系统的技术的发展,该高速大容量通信系统能够发送或接收诸如图像和无线数据之类的各种数据,因此超出了主要提供语音服务的容量,并且能够进一步在有线通信网络中发送大容量数据。此外,采用适当的检错方案而使用移动通信系统,该方案能够使信息减少的损失最小化,并改善系统传输效率,由此改善系统性能。
此外,在各种通信系统中,使用各种参考信号(RS)以通过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来向对应设备提供与通信环境等有关的信息。
例如,在作为演进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用户设备在各个时隙中发送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UL DM-RS)作为参考信号,以获得用于在上行链路发送时对数据信道进行解调的信道信息。此外,向基站(eNodeB)收发器发送探测参考信号,作为表示UE的信道状态的信道估计参考信号,并在各子帧发送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以获得下行链路发送时的信道信息。
如果上述参考信号是上行参考信号,则可以由UE生成并发送这些信号,而如果上述参考信号是下行参考信号,则可以由基站(eNodeB)收发器生成并发送这些信号。
此外,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通过借助于使用预定循环移位的复杂维相位移位而生成多个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
然而,近来需要使用更扩展的参考信号或序列,以确保通信系统等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发送和接收用于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环境中支持正交性的循环移位参数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将根据该说明书而部分地变得清楚,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而获知。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发送循环移位(CS)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确定一个或更多个用户设备(UE)的多接入状态来确定隐式地指示正交性分配规则和正交性相关信息的CS参数;以及向所述一个或更多个UE发送所确定的CS参数;其中,所述正交性相关信息包括所述CS参数所指示的正交覆盖码(OCC);根据所述CS参数所属的具有至少一个元素的集合,将所述正交性分配规则确定为统一方案或非统一方案;如果应用所述非统一方案作为所述正交性规则,则在所述UE处于SU-MIMO(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元素作为所述UE的CS参数;如果应用所述统一方案作为所述正交性规则,则在所述UE处于MU-MIMO(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元素作为所述UE的CS参数。
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向用户设备(UE)发送循环移位(CS) 参数的方法,该UE生成并发送N个层(N为整数)的参考信号,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隐式地指示用于生成各层的参考信号的正交覆盖码(OCC)的CS参数;以及向所述UE发送所确定的CS参数,其中,所述CS参数是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的元素,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的交集是空集,并且如果第一OCC被等同地分配给第一层和第二层并且与所述第一OCC不同的另一个OCC被等同地分配给第三层和第四层,则所述第一集合的一个元素被确定为所述CS参数,并且如果一个OCC 被等同地分配给所有N个层,则所述第二集合的一个元素被确定为所述CS参数。
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由用户设备(UE)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该UE生成并发送N个层(N为整数)的参考信号,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从eNodeB接收的包括循环移位(CS)参数的控制信息计算第一层的CS参数值;如果除了所述第一层以外还使用其他层,则计算所述其他层中的各层的CS参数值;根据所述CS参数计算所述第一层的正交覆盖码(OCC);如果除了所述第一层以外还使用所述其他层,则计算所述其他层中各层的OCC;通过使用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和OCC生成所述第一层的参考信号;如果除了所述第一层以外还使用所述其他层,则使用所述其他层中各层的CS参数值和OCC而生成所述其他层中各层的参考信号;以及向所述eNodeB发送所生成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CS参数是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的元素,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的交集是空集,并且如果所述CS参数是所述第一集合的元素,则第二层的OCC等于所述第一层的OCC,而第三层和第四层的OCC不等于所述第一层的OCC,并且如果所述CS参数是所述第二集合的元素,则将一个OCC等同地分配给所有N个层。
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向用户设备(UE)发送循环移位(CS) 参数的eNodeB装置,该UE生成并发送N个层(N为整数)的参考信号,该eNodeB 装置包括:CS参数确定单元,其用于确定隐式地指示用于生成各层的参考信号的正交覆盖码(OCC)的CS参数;信号生成单元,其生成用于向所述UE发送包括所确定的CS参数的控制信息的信号;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UE发送所述信号,并从所述UE接收参考信号,其中,由所述CS参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CS参数是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的元素,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的交集是空集,并且如果第一 OCC被等同地分配给第一层和第二层并且与所述第一OCC不同的另一个OCC被等同地分配给第三层和第四层,则所述第一集合的一个元素被确定为所述CS参数,并且如果一个OCC被等同地分配给所有N个层,则所述第二集合的一个元素被确定为所述CS参数。
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装置,该UE装置生成并发送N个层(N为整数)的参考信号,该UE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其从eNodeB 接收包括循环移位(CS)参数的控制信息;CS参数提取单元,其根据包括所述CS 参数的所述控制信息中计算第一层的CS参数值,并且如果除了所述第一层以外还使用其他层,则计算所述其他层中各层的CS参数值;正交性相关信息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CS参数计算所述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并且如果除了所述第一层以外还使用其他层,则计算其他层中各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其通过使用所述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和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生成所述第一层的参考信号,并且如果除了所述第一层以外还使用其他层,则通过使用所述其他层中各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和所述其他层中各层的CS参数值生成所述其他层中各层的参考信号;以及发送单元,其用于向eNodeB发送所生成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CS参数是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的元素,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的交集是空集,并且如果所述CS参数是所述第一集合的元素,则第二层的正交覆盖码(OCC)等于所述第一层的OCC,而第三层和第四层的OCC不等于所述第一层的OCC,并且如果所述CS参数是所述第二集合的元素,则将一个OCC等同地分配给所有N个层。
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生成并发送 N 个层(N为整数)的参考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eNodeB接收包括循环移位(CS) 参数的控制信息;根据包含在所述控制信息中的CS参数计算第一层的CS参数值;以及使用 所计算出的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和考虑了最多四个层的公式确定各层的正交覆盖码OCC 和CS参数值,所述公式通过如下定义:确定各层的CS参数值,在计算出的CS参数值为0、3、6 和9中的一个的情况下{第一层的第二层的第三层的第四层的 确定各层的 OCC,在计算出的CS参数值是0、 3、6和9中的一个的情况下{第一层的第二层的第三层的第四层的确定各层的 CS参数值,在计算出的CS参数值是2、4、8和10中的一个的情况下{第一层的第二层的第三层的第四层的 确定各层的OCC,在计算出的CS参数值是2、4、8和10中的一个的情况下 {第一层的第二层的第三层的第四层的 其中,指示各层的CS参数值,指示各层的OCC索 引并由下式定义: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而构成了本技术说明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例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子帧和时隙的结构。
图3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LTE环境中由UE生成DM-RS序列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例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正交性分配规则。
图5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由eNodeB设置并向UE发送控制信息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UE根据eNodeB发送的控制信息而推测 OCC和正交性分配规则并设置OCC和正交性分配规则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UE通过从eNodeB发送的控制信息中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而获得OCC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MU-MIMO环境中的UE通过从eNodeB 发送的控制信息中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而获得OCC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eNodeB向UE隐式地提供正交性分配规则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MU-MIMO环境中的UE通过从eNodeB 发送的控制信息中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而计算OCC值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发送表示正交性的CS参数的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接收表示正交性的CS参数和发送满足正交性的参考信号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具体实施,并且不应当解释为限于此处所阐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确切的是,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充分和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转达本公开的范围。本文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或方法的各种变化、变型和等同物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能是不言自明的。附图和详细说明中通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元件、特征和结构,为了清楚和方便地目的,在附图中可能夸大了一些元件的大小和比例。
本公开致力于发送和接收循环移位参数的技术,该循环移位参数也隐式地指示与MIMO环境中的正交性有关的信息。
此外,本公开致力于发送和接收循环移位参数的技术,以使得能够在不单独发送与正交性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创建参考信号。
图1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布置,以提供诸如语音、分组数据等的各种通信服务。
参照图1,无线通信系统包括UE(用户设备)10和BS(基站)20。UE 10和 BS 20可以采用生成用于信道估计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技术。
UE 10在无线系统中可以称为用户终端,并且可以包括WCDMA中的UE、LTE、 HSPA(高速分组接入)、MS(移动站)、UT(用户终端)、SS(订户站)、无线设备和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S(移动站)等。
UE 10和BS 20不限于具体描述的术语或措辞,并且可以是用于实现本文描述的技术或技术思想的两个发送和接收代理(agent)。此外,在下面的讨论中,术语“终端”、“用户终端”和“UE”在使用时具有相同的含义,而术语“基站”和“eNodeB(演进的节点 B)”在使用时具有相同含义。
各种多址接入方案的一些示例,包括CDMA(码分多址接入)、TDMA(时分多址接入)、FDMA(频分多址接入)、OFDMA(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FDMA、 OFDM-TDMA和OFDM-CDMA,这些多址接入方案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既可以使用利用了不同时间进行传输的TDD(时分双工)方案,也可以使用利用了不同频率进行传输的FDD(频分双工)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异步无线通信中的资源分配,该异步无线通信可以是通过GSM、WCDMA和HSPA的LTE(长期演进)和LTE-A(先进LTE)。此外,这些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同步无线通信中的资源分配,该同步无线通信可以是 CDMA、CDMA-2000和UMB。本发明不应当基于特定无线通信领域而严格地加以解释,而是应当解释为包括能够应用本发明的概念的所有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能够支持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HARQ,并且可以使用用于链路自适应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此外,可以针对下行传输和上行传输使用不同的方案。例如,可以针对下行链路使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方案,而针对上行链路使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方案。
基于通信系统中公知的开放系统互联(OSI)模型的下三层,可以将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层分类为第一层(L1)、第二层(L2)和第三层(L3),属于第一层的物理层使用物理信道提供信息传送服务。
图2例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子帧和时隙的结构。
参照图2,一个无线电帧或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210,而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202和203。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子帧,对各个子帧执行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调度。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可以包括多个OFDM(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并在频域中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子载波。此外,一个时隙可以包括7个或6个OFDM符号。
例如,如果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则各个时隙在时域中可以包括7个或6个符号并在频域中可以包括12个子载波。定义为包括沿着时间轴的一个时隙和沿着频率轴的12个子载波的一个时频区域可以称为一个资源块(RB),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LTE系统中,一帧的发送时间被划分为发送时间间隔(TTI),各个TTI的持续时间为1ms。术语“TTI”和“子帧”可以具有相同的含义,并且一帧的长度可以为10ms,并且可以包括10个TTI。
附图标记202表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时隙。如上所述,TTI是基本发送单元,一个TTI包括具有相同长度的两个时隙202和203,各个时隙的持续时间为0.5ms。该时隙包括7个或6个长块(LB)211,各个长块对应于一个符号。长块211由循环前缀(CP)彼此分开。总之,一个TTI或子帧可以包括14个或12 个LB符号。然而,本公开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帧、子帧或时隙结构。
在作为当前无线通信方案之一的LTE通信系统中,针对上行链路定义的参考符号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或DM-RS)和探测参考信号(SRS),针对下行链路定义的参考信号包括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多播/单播单频网(MBSFN)参考信号以及UE特定参考信号。
具体而言,在无线通信系统中,UE在各个时隙中发送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ULDMRS或UL DM-RS),以在上行链路发送时获得用于数据信道解调的信道信息。对于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有关的UL DM-RS的情况,在各时隙中针对一个符号发送参考信号。对于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有关的UL DM-RS的情况,在各时隙中针对最多三个符号发送参考信号。在该情况下,考虑循环移位(CS)和基本序列来配置映射后的DM-RS序列。对于LTE系统的情况,可以针对一层来配置DM-RS序列。
图3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LTE环境中由UE生成DM-RS序列的过程的流程图。
[公式1]
在公式1中,表示参考信号(RS)序列,α表示循环移位(CS),表示基本序列,表示沿着频率轴为UL DM-RS序列分配的子载波的数量。公式1 示出了通过使用循环移位(CS)α和基本序列计算参考信号(RS)序列的示例。首先,针对UL DM-RS序列,生成基本序列(步骤S310),该基本序列可以基于 zadoff-chu序列。该基本序列可以基于组号u、组内的基本序列号v和序列的长度n 而不同。然而,在同一个时隙时间和同一个基站(或小区或eNodeB)内占用了相同频率带宽的UL DM-RS的基本序列可以是相同的。
同时,可以通过下面公式2定义的计算来获得循环移位(CS)α。
α=2πncs/12
[公式2]
为了得到α,需要获得用于ncs和nPRS(ns)的值。
的值由高层针对给出的循环移位参数的值确定,如下表1中所示。因此,可以如下表1中所示地计算(步骤S320)。
[表1]
nPRS(ns)可以通过公式2定义的计算来得到(步骤S320),伪随机序列c(i)可以具有小区特定值。
通过如下表2中所示的最新的DCI格式0的DMRS字段中的循环移位来计算。因此,由高层针对给出的循环移位参数的值确定。在步骤S330中, UE从eNodeB接收针对的值的3比特循环移位参数,该3比特循环移位参数已经由例如RRC(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之类的高层信令层调度并确定,其中,如下表2中所示,该3比特循环移位参数可以由DCI格式0的循环移位(CS)字段携带。可以如下表2所示地针对循环移位参数值来映射CS字段中的所发送的3比特循环移位参数,使得能够计算(步骤S330和S340)。
[表2]
随后,可以基于步骤S320至步骤340中得到的值计算ncs和α(步骤S350)。ncs中用于计算α的参数和nPRS(ns)根据eNodeB(或小区)和时隙而不同。然而,它们在同一个eNodeB(或小区)及同一个时隙中是固定值。因此,ncs可以实际上取决于的参数值。亦即,是由高层信令层通过eNodeB实际调度并发送到各个UE的参数值,而作为UL DM-RS的CS值的α取决于
此外,借助公式1,使用步骤S310的基本序列和步骤S350的α(CS值),生成 DM-RS序列(步骤S360)。
公式1生成的DM-RS序列由资源元素(RE)映射器映射到各个时隙的相应符号 (步骤S370)。对于与PUSCH有关的DM-RS的情况,如果使用正常CP,则该符号对应于各时隙的七个符号中的第四个符号,而如果使用扩展CP,则该符号对应于各时隙的七个符号中的第三个符号。对于与PUCCH有关的DM-RS的情况,相应的符号在各个时隙中可以包括最多三个符号,相应符号的数量和位置取决于CP的类型和 PUCCH的格式,如下表3中所示。
[表3]取决于CP类型和PUCCH格式的时隙中的符号位置
如果已经完成了映射,则SC FDMA生成器根据DM-RS序列所映射到的RE生成SC-FDMA符号,然后将生成的DM-RS信号发送到eNodeB(S380)。
先进LTE(LTE-A)系统具有上行链路支持的最多四个天线,这要求针对最多四个层进行区分性的DM-RS序列的映射。为此,基本序列可以具有不同的CS值,由此维持正交性。
此外,为了进一步确保SU-MIMO(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与MU-MIMO(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层之间的正交性,或者为了区分MU-MIMO中的多个UE,已提出了一种针对各个时隙而添加OCC(Orthogonal Cover Code,正交覆盖码)的方法。
可以如下表4中所示地配置OCC。
[表4]OCC的配置
nocc OCC
0 {+1,+1}
1 {+1,-1}
在仅使用一个层的常规LTE的情况下,由高层信令层调度并确定的CS值用信号发送到UE,作为3比特的值。然而,LTE-A系统应当提供CS值和OCC,以使得许多层和UE能够彼此具有正交性。例如,在使用最多四个层的情况下,需要对该最多四个层应用CS和OCC,从而确保正交性。
因此,eNodeB向UE传送关于表示OCC的1比特nocc的信息,以确保在使用该信息对DM-RS序列进行映射时UE之间或层之间的正交性。因此,为了向UE传送 nocc,eNodeB自己可以通过直接的1比特信令向UE发送nocc。然而,在与LTE不同的LTE-A的情况下,添加1比特信令将要求在用于发送的各个子帧中向各个分量载波(CC)添加1比特,这会导致额外的开销。此外,与常规LTE中使用DCI格式0 的3比特信令不同,LTE-A将要求包括附加的1比特的4个比特,这需要配置与LTE 的DCI格式不同的另一个DCI格式。因此,需要使UE能够在无需单独1比特信令的情况下使用OCC。
在LTE系统中,可以不需要同时考虑SU-MIMO和MU-MIMO环境。然而,在 LTE-A中,可能需要同时满足最优的CS值和OCC分配,以区分MU-MIMO中的多个UE和SU-MIMO中的各层。特别地,UE可能需要在没有如上所述的附加信令的情况下通过分配OCC和CS而生成参考信号。
本公开提出了在UL DM-RS的各层中分配OCC和CS值的方法和装置。此外,本公开提供了能够根据UE的接入状态是SU-MIMO还是MU-MIMO而分配不同的 CS值和不同的OCC的方法和装置,从而能够使用OCC来区分SU-MIMO中的各层以及来区分MU-MIMO中的多个UE。特别地,如果通过eNodeB将在高层信令层确定的第一层的CS值提供给UE,则UE能够在无需任何附加信令的情况下根据该提供的值来识别其他层的CS值和各层的OCC。
图4例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正交性分配规则。
正交性分配规则是指在分配与各层的正交性有关的信息时应用的规则。与正交性有关的信息可以是表示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正交序列的信息。如上参照表4所述,表示OCC或者OCC的配置的nocc可以是与正交性有关的信息的示例。
图4中所示的规则对应于与这样的方案有关的规则:在该方案中,针对各层设置与正交性有关的信息。在图4中,以nocc(即,OCC索引)作为示例,其中OCC索引可以具有两个值(0或1)。
正交性分配规则包括统一方案和非统一方案。统一方案是指将一个特定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等同地分配给其他层的方案。可以采用统一方案来为各个UE提供正交性,例如,可以在MU-MIMO的情况下采用统一方案。情形410对应于统一方案的示例,在该统一方案的示例中,向N个层不加改变地分配第一层的OCC索引nocc
非统一方案是指将与特定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相同的信息分配给一些层,而将与特定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不同的信息分配给其他层的方案。可以采用非统一方案来为各层提供正交性,例如,可以在SU-MIMO的情况下采用非统一方案。
非统一方案可以包括交替方案和划分方案。情形420对应于交替方案的示例,其中将OCC索引nocc每隔一个地分配给顺序地排列的第一、第二、……、第N层中的各层,即,将OCC索引nocc和另一个索引(例如1-nocc)交替地分配给第一层、第二层、……、第N层。情形430对应于划分方案的示例,其中第一层、第二层、……、第N层被划分为两个组,OCC索引nocc被分配给一个组,而另一个OCC索引(1-nocc) 被分配给另一个组。通过使用上述正交性分配规则,可以根据UE的接入状态是 SU-MIMO还是MU-MIMO而分配不同的CS值和不同的OCC。
单独信令发送表示正交性分配规则的信息可以增加发送/接收数据的量。因此,可能需要实现隐式方案使得UE能够在无需单独信令的情况下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下面,将讨论在无需单独信令的情况下提供正交性相关信息的方法和隐式提供正交性分配规则的方法。
首先,将讨论在无需单独信令的情况下向UE提供正交性相关信息的过程。在该过程期间,UE可以隐式地接收正交性相关信息和/或正交性分配规则。
图5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由eNodeB设置并向UE发送控制信息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eNodeB确定循环移位参数并向UE发送循环移位参数使得UE能够推断OCC(即,UE能够估计与正交性有关的信息)的过程。
在该过程期间,eNodeB确定一个或更多个UE的多接入状态,基于所确定的多接入状态而确定用于获得与正交性有关的信息的循环移位参数,并将所确定的循环移位参数发送到UE。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该过程。
eNodeB识别UE的数量或者各个UE的天线(或层)的数量。在该识别之后,确定UE是对应于SU-MIMO还是MU-MIMO(步骤S520)。作为该确定(步骤S520) 的结果,如果UE的多接入状态是SU-MIMO,则eNodeB确定UE是否能够识别出该UE处于SU-MIMO状态(步骤S522)。UE根据网络的状态信息(例如参考信号的序列跳变),能够自己直接地识别出该UE处于SU-MIMO状态,或者间接推断出该UE处于SU-MIMO状态。
如果UE能够识别出该UE处于SU-MIMO状态,则eNodeB执行步骤S530。UE 能够识别出该UE处于SU-MIMO状态的情形包括UE能够通过网络的状态识别出正交性分配规则的状态,并且该情形对应于UE能够自己直接地确定或者通过根据另一条信息的推测而确定该UE的当前接入状态是SU-MIMO状态还是MU-MIMO状态的情形。在步骤S530中,eNodeB确定所有可分配的循环移位参数中要分配给UE的循环移位参数,可分配的循环移位参数的示例可以是
如果UE不能识别出该UE处于SU-MIMO状态,则eNodeB执行步骤S535。在步骤S535中,eNodeB从包括能够在SU-MIMO情况下分配的循环移位参数的第一循环移位参数组中确定要分配的循环移位参数,使得UE能够识别出该UE处于 SU-MIMO状态。
如果UE的多接入状态是MU-MIMO,则eNodeB确定UE是否能够识别出该UE 处于MU-MIMO状态(步骤S525)。根据网络的状态信息(例如参考信号的序列跳变), UE能够自己直接识别出该UE处于MU-MIMO状态,或者间接推断出该UE处于 MU-MIMO状态。
如果UE能够识别出该UE处于MU-MIMO状态,则eNodeB执行步骤S540。 UE能够识别出该UE处于MU-MIMO状态的情形包括UE能够通过网络的状态识别出正交性分配规则的状态,并且该情形对应于UE自己直接地确定或者通过根据另一条信息的推测而确定该UE的当前接入状态是SU-MIMO状态还是MU-MIMO状态的情形。在步骤S540中,对于正交性分配规则,UE可以通过识别与接入状态有关的信息而设置正交性相关信息。
更详细地,可以将可分配给UE的所有循环移位参数分组成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其中,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的交集是空集。换言之,属于第一集合的循环移位参数不会属于第二集合。此外,为了设置循环移位参数的值,第一集合可以与第一正交性相关信息相联系并提供第一正交性相关信息,第二集合可以与第二正交性相关信息相联系并提供第二正交性相关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集合数设置为至少2个的情形可以应用于存在两条正交性相关信息的情形。如果存在N条正交性相关信息,则可以将循环移位参数分组为N个集合,且这N个集合的交集中的每一个均为空集。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代替使用集合,可以使用函数等来划分循环移位参数。因此,可以使用函数将预定循环移位参数映射至第一正交性相关信息,而将另一个循环移位参数映射至第二正交性相关信息。
eNodeB将所选择的循环移位插入到控制信息(步骤S55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eNodeB可以将循环移位插入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0,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0可以针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的上行链路信令而被关联。
此外,eNodeB向UE发送控制信息(步骤S560)。通过接收控制信息,UE能够识别包含循环移位的集合中的正交性相关信息。此外,如果UE无论是自己直接地确定还是通过根据另一条信息的推断而确定UE的当前接入状态是SU-MIMO状态还是 MU-MIMO状态,UE能够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并根据所选择的正交性分配规则而设置各层的OCC。在先前接收的循环移位中,循环移位参数可以针对各层而被设置。
更具体而言,对于多个UE,在第一循环移位参数组或者第二循环移位参数组中确定各个UE的循环移位参数。虽然多个UE中的全部UE都可以接收该第一循环移位参数组和第二循环移位参数组中仅一个组中的确定的循环移位参数,但具有不同的分配带宽(或者非相等带宽资源分配)的两个UE接收不同循环移位参数组中确定的循环移位参数。此时,从第一循环移位参数组中获得的第一正交性相关信息被确定为与从第二循环移位参数组中获得的第二正交性相关信息不相同。因此,由于能够从循环移位参数获得正交性相关信息,因此应当按照能够从第一循环移位参数组和第二循环移位参数组获得不同的正交性相关信息(例如,不同的OCC)的方式确定第一循环移位参数组和第二循环移位参数组。此外,可以根据第一循环移位参数组和第二循环移位参数组来确定正交性分配规则。
接下来,如果UE不能识别出该UE处于MU-MIMO状态,则eNodeB执行步骤 S545。UE不能识别出该UE处于MU-MIMO状态的情形包括UE不能识别出网络的状态的情形。由于UE不能识别出UE的当前接入状态是SU-MIMO状态还是 MU-MIMO状态,因此UE能够通过循环移位参数识别出正交性分配规则。当然,还可以通过使用循环移位参数来设置正交性相关信息。
更加具体而言,可以将可分配给UE的所有循环移位参数分组成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其中,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亦即,属于第一集合的循环移位参数不会属于第二集合。此外,为了设置循环移位参数的值,第一集合可以与第一正交性相关信息相联系并提供第一正交性相关信息,第二集合可以与第二正交性相关信息相联系并提供第二正交性相关信息。此外,第二集合被划分为第2-1集合和第2-2集合,它们的交集是空集。在步骤S545中,在MU-MIMO的情况下,对于各个UE而言,循环移位参数包含在第2-1集合或第2-2集合中。因而,如果从UE接收的信息中提取出的循环移位参数包含在第2-1集合或第2-2集合中,则UE能够从与该集合有关的信息中提取正交性相关信息,并且能够根据第2-1集合和第2-2集合推断出另一个层的正交性相关规则。例如,在接收到包含在第2-1集合和第2-2集合中的循环移位参数时,UE能够按相同方式获得适于MU-MIMO的各层的正交性分配规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将集合数(第2-1集合和第2-2集合)设置为2的情形可以应用于存在两条正交性相关信息的情形。如果存在N条正交性相关信息,则可以将循环移位参数分组为N个集合,且这N个集合的交集中每一个均为空集。此外,代替使用集合,可以使用函数等来划分循环移位参数。因此,可以使用函数将预定循环移位参数映射至第一正交性相关信息,而将另一个循环移位参数映射至第二正交性相关信息。
两个或更多个集合可以是上述集合。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集合,而是特征在于如下配置:能够在不单独发送正交性分配规则的情况下发送正交性相关信息。
在步骤S540中,第一UE组和第二UE组对应于在MU-MIMO环境中具有不同分配带宽(或者非相等带宽资源分配)的两个或更多个UE的示例。换言之,对于根据MU-MIMO环境中的两个不同分配带宽的组(其包括具有这两种不同的分配带宽的第一UE组和第二UE组)而言,eNodeB确定将由第一UE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UE接收的第一循环移位参数组的循环移位参数以及将由第二UE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UE接收的第二循环移位参数组中的循环移位参数。在该情况下,按照使得从第一循环移位参数组获得的第一正交性相关信息不同于从第二循环移位参数组获得的第二正交性相关信息的方式进行该确定。
在步骤S545中,第2-1UE组和第2-2UE组对应于在MU-MIMO环境中具有不同分配带宽(或者非相等带宽资源分配)的两个或更多个UE的示例。换言之,对于根据MU-MIMO环境中的两个不同分配带宽的组(其包括具有这两个不同的分配带宽的第2-1UE组和第2-2UE组)而言,eNodeB确定将由第2-1UE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UE接收的第2-1循环移位参数组的循环移位参数以及将由第2-2UE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UE接收的第2-2循环移位参数组中的循环移位参数。在该情况下,按照使得从第2-1循环移位参数组获得的第一正交性相关信息不同于从第2-2循环移位参数组获得的第二正交性相关信息的方式进行该确定。
特别地,可以将具有不同的分配带宽(非相等带宽资源分配)的两个UE调度成必须针对不同CS-OCC关联组的接收CS参数(在MU-MIMO环境中,不需要将具有相同的分配带宽(相等的带宽资源分配)的两个UE调度为必须针对不同 CS-OCC关联组的接收CS参数)。
如上参照图5所述,eNodeB生成针对的CS参数,这使得能够在无需单独设置OCC值的情况下推断出OCC值。亦即,UE可以根据通过DCI格式等接收的针对的CS参数计算相应的OCC值,并将计算出的OCC值应用于生成DM-RS。存在多种根据针对的CS参数计算OCC值的过程。如表4中所示,如果OCC 索引的值为0或1,则针对的CS参数的值可以除以2,并可以将相除的余数取作OCC索引值。此外,作为另一个示例,可以考虑先前将针对的CS参数与 OCC彼此关联的方案。
来自如表2中所示的LTE系统中DCI格式0的3比特CS字段的、针对值的八种类型CS参数可以划分为两个CS-OCC关联组,每个CS-OCC关联组包括四个值,如表5中所示。一个组中的CS参数值等同地关联至一个OCC索引而另一个组中的CS参数值关联至另一个OCC索引表5中示出了这种关联。然而,将CS参数值划分为两个组的方法不限于表5中所示的配置和分配。而是,可以对CS参数值进行分组以确保通过OCC的最大正交性和 DM-RS的均匀分布。例如,考虑可在秩为4的四个层中应用的四个CS参数值 {0,3,6,9},可以按照均匀和交错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使得针对{0,6}的OCC索引的值为0而针对{3,9}的OCC索引的值为1。
在表5中,如果为0、6、4或10,则OCC索引为0,因此UE为OCC值分配[+1,+1]。而如果为3、9、2或8,则OCC索引为1,因此UE为OCC值分配[+1,-1]。
[表5]CS-OCC关联规则
表5示出了使用组来根据CS推断OCC的示例。此外,eNodeB和UE可以共享具有CS值作为输入值的函数的信息(例如,模2)。当然,表5可以实现为函数。
在应用表5中所示的配置的情况下,如果由高层信令层调度和确定的第一层的循环移位(CS)值通过eNodeB被提供给(例如,通过信号发送)UE,则可以基于提供的或用信号通知的值根据预定的正交性分配规则和另一个层的CS值分配各层的OCC。
首先,下面讨论正交性分配规则是非统一方案的情形。
eNodeB生成包括DCI格式0的控制信号,该DCI格式0包括由系统的高层信令层为各个UE确定的针对值的3比特CS参数。高层信令层确定要调度的各个 UE是工作在SU-MIMO还是MU-MIMO。如果UE工作在SU-MIMO状态,则eNodeB 发送表示CS参数值的3比特CS参数而不考虑表5的CS-OCC关联组。因此,在SU-MIMO的情况下,高层信令层为各个UE确定的针对值的3比特CS 参数是包括如表5中所示的CS-OCC关联组A和CS-OCC关联组B的八种类型的值之一,并且eNodeB将针对值的3比特CS参数发送到各个UE。
eNodeB发送所生成的控制信息。具体而言,DCI格式0的CS字段可以携带该3 比特参数。
如果相应的UE工作在MU-MIMO状态,则eNodeB在发送针对值的3比特CS参数时考虑表5中所示的CS-OCC关联组。因此,在MU-MIMO的情况下,在系统的高层信令层进行调度以针对各UE确定表示CS参数值的CS参数时,可以调度UE来选择表示不同CS-OCC关联组的CS参数值的不同CS 参数。特别地,应当调度具有不同的分配带宽(非相等带宽资源分配)的两个UE来必要地接收不同CS-OCC关联组(MU-MIMO环境中)的针对的参数值。然而,在MU-MIMO环境中,无需调度具有相同的分配带宽(或相等带宽资源分配)的两个UE来接收不同CS-OCC关联组的针对的参数值。亦即,如果已经调度了一个UE来接收CS-OCC关联组A的针对值的四个CS参数中的一个,则调度另一个UE来接收CS-OCC关联组B的针对的四个CS参数中的一个。例如,如果UE#1已经针对特定层接收到0(其是CS-OCC关联组A的四个CS参数值中的一个),则UE#2针对同一层接收3(其是CS-OCC关联组B的四个CS参数值中的一个)。在该情况下,MU-MIMO环境中的两个UE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同的OCC 索引,使得能够将它们彼此区分开。
接下来,UE接收由系统的高层信令层通过eNodeB调度和确定的针对值的 3比特CS参数。该3比特参数可以由DCI格式0的CS字段携带。如上所述,由系统的高层信令层根据相应系统的状态是SU-MIMO还是MU-MIMO来调度并确定针对值的该3比特CS参数。UE能够根据上述表2中的该3比特参数而知晓并借助上述公式1计算UL DM-RS的CS值α。在该情况下,虽然对ncs进行配置的其他参数和nPRS(ns)根据eNodeB(或小区)和时隙而不同,但它们对相同的eNodeB (或小区)和时隙是固定的。因此,由高层信令层通过eNodeB为US实际调度并发送的参数是结果,UL DM-RS的CS值α变得不同。
因此,UE根据由系统的高层信令层调度并确定的并且通过eNodeB发送的DCI 格式0中针对值的CS参数来计算CS值α。此外,UE通过预定的CS-OCC关联规则根据接收到的针对值的CS参数来计算第一层的OCC索引上述表5中示出了预定义的CS-OCC关联规则的示例。例如,如果CS参数值是0、 6、4或10(对应于表5中的CS-OCC关联组A),则自动地将计算为0。相反,如果CS参数值是3、9、2或8(对应于表2中的CS-OCC关联组B),则自动地将计算为1。如果为0,则其可以对应于OCC{+1,+1}。如果为1,则其可以对应于OCC{+1,-1}。表示OCC索引的数学表达式和参数值不限于此,只要其含义和内容不发生改变。
接下来,UE确定除了第一层以外是否存在另外分配或使用的任何层。如果存在另外的层,则UE根据第一层的CS参数值计算相应层的CS值α,并根据第一层的OCC索引计算相应层的OCC索引
在该情况下,如果考虑层的总数并且分配给这些层的CS值的距离尽可能大,则根据第一层的CS参数值对相应层的CS值α进行计算的CS分配规则是能够减少层间干扰的最适当的方法。
下面的公式3示出了CS分配规则的示例。
第1层的CS参数
在SU-MIMO中,
在MU-MIMO中,或者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公式3]
在公式3中,第1层是指该第一层,第2层、第3层……是指第二层、第三层……。此外,秩是指层数。
在公式3中秩为2的情况下,将第一层和第二层的CS值设置为使它们之间的间隔为6(180度),使得它们在360度内尽可能间隔开。在秩为3的情况下,将这些 CS值设置为使它们之间的间隔为4(120度),使得它们在360度内尽可能间隔开。此外,在秩为4的情况下,将这些CS值设置为使它们之间的间隔为3(90度),使得它们在360度内尽可能间隔开。
因此,一旦设置了第一层的CS值,就基于第一层根据秩数设置其他层的CS值,以具有最大距离。
在计算出这些层的CS值后,UE基于第一层的OCC或者针对的CS参数计算第2层到第N层的OCC索引。如上所述,UE根据表5中所示方案通过计算第一层的OCC。此外,还可以将OCC分配成具有正交性。可以根据第一层的OCC (即,从针对的CS参数获得的值)计算第二层、第三层……的OCC。为此,考虑所有层的数量,如果分配给这些层的OCC值与预设的CS值有关,则CS分配规则尽大可能地确保正交性,以尽可能减小层间干扰。在下面定义的公式4中,可以将设置为针对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具有不同的值,以保证如公式3 中的最大正交性。
此外,如果考虑总层数并且分配给这些层的OCC值具有与预设的CS值有关的最大正交性,则用来根据第一层的OCC索引计算相应层的OCC索引的CS分配规则是能够减小层间干扰的适当方法。为此,仅仅为了区分这些层,交替的OCC 值将保证最大正交性。因此,例如,如果第一层的OCC索引值为0,则第二层的OCC 索引值可以为1,第三层的OCC索引值可以为0,第四层的OCC索引值可以为1。然而,为了区分MU-MIMO中的两个UE,各个UE在所有层中应当具有相同的OCC 索引。因此,在MU-MIMO环境中如果UE#1的OCC索引为0,而UE#2的OCC 索引为1,则UE#1针对所有层应具有OCC索引0,而UE#2针对所有层应具有OCC 索引1。为了在区分MU-MIMO中的多个UE和区分SU-MIMO中各个层方面实现同时最优OCC分配,可以考虑上面参考图4所述的划分方案。在该情况下,在秩为2 的情况下,由于效果的显著性,OCC在第一层和第二层具有相同的索引值,而在第三层和第三层具有不同的索引值。下面定义的公式4示出了根据层数的OCC分配规则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分配给这些层的OCC值具有与可能的预设CS值有关的最大正交性,并在区分MU-MIMO中的多个UE和区分SU-MIMO中的各层方面实现了同时最优OCC分配。
第1层的OCC索引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公式4]
表6示出了通过根据公式3和公式4分配CS参数值和OCC索引而配置的多个层中的CS参数值和OCC索引的示例。在表6中,高层信令层调度并用信号发送的值是第一层的针对的CS参数。在表6的情形5中,UE A和UE B共享相同的带宽(相等的带宽资源分配)。在该情况下,UE A和UE B接收一个CS-OCC关联组中的针对的CS参数作为第一层的CS参数值,借助该第一层的CS参数值由同一OCC索引的循环移位值来识别UE A和UE B。UE C和UED接收不同于UE A和 UE B的CS-OCC关联组的另一个CS-OCC关联组中的针对的CS参数,借助该 CS参数由与UE A和UE B的OCC索引不同的OCC索引来识别UE C和UE D。
因此,如表6的情形5所示,MU-MIMO环境中的UE数量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然而,同样在该情况下,必然需要具有不同带宽(非相等带宽资源分配)的两个UE 组以应用OCC。此外,同一CS-OCC关联组中的针对的CS参数被调度并作为第一层的CS参数值发送给同一组中的多个UE。然而,在具有不同的分配带宽的UE 组之间,不同CS-OCC关联组中的针对的CS参数应当被调度并作为第一层的 CS参数值发送给UE。
[表6]
如果完成了对所分配的层的CS和OCC的计算,则UE通过将公式1应用于针对各层确定的CS值α和各层的基本序列而生成各层的DM-RS序列。然后,UE将所生成的DM-RS序列乘以针对各层确定的OCC索引中的正交序列值(+1或-1),以生成最终的DM-RS序列。因此,如果OCC为[+1,+1],则将公式1的值不加以改变地应用于第一符号(或者在每个时隙有一个符号的情况下的一个子帧的第一时隙)的 DM-RS序列和第二符号(或者在每个时隙有一个符号的情况下为一个子帧的第二时隙)的DM-RS序列。如果OCC为[+1,-1],则将公式1的值不加以改变地应用于第一符号(或者在每个时隙有一个符号的情况下为一个子帧的第一时隙)的DM-RS序列,而将通过将公式1的值乘以-1而得到的值应用于第二符号(或者在每个时隙有一个符号的情况下为一个子帧的第二时隙)的DM-RS序列。
在区分MU-MIMO中的多个UE和区分SU-MIMO中的各层方面实现了同时最优 PCC分配的上述CS和OCC分配规则针对SU-MIMO中的各个UE支持4或更少的秩数,而针对MU-MIMO中的各个UE支持2或更少的秩数。如果对于MU-MIMO 中的各个UE该规则支持4或更少秩数,则在针对SU-MIMO和MU-MIMO采用不同的CS和OCC分配规则的情况下,可以在区分MU-MIMO中的多个UE和区分 SU-MIMO中的各层方面实现同时最优CS和OCC分配。因此,为了对这些层进行区分,这些层的交替的OCC索引值将保证最大正交性。例如,如果第一层的OCC索引值为0,则第二层的OCC索引值可以为1,第三层的OCC索引值可以为0,第四层的OCC索引值可以为1。此外,为了区分MU-MIMO中的两个UE,各个UE可以在所有层中具有相同的OCC索引。因此,在MU-MIMO环境中,如果UE#1的OCC 索引为0,而UE#2的OCC索引为1,则UE#1针对所有层的OCC索引应当为0,而UE#2针对所有层的OCC索引应当为1。
为了在区分MU-MIMO中的多个UE和区分SU-MIMO中的各层方面实现同时最优OCC分配,可以要求在SU-MIMO中和MU-MIMO中不同的CS和OCC分配规则,以便不但在SU-MIMO中而且在MU-MIMO中针对各个UE支持4或更少的秩数。为此,可能需要对SU-MIMO和MU-MIMO提供附加的1比特信令,或者提供使得UE 能够自己确定UE是处于SU-MIMO状态还是处于MU-MIMO状态的系统。本公开讨论了在SU-MIMO中和MU-MIMO中的隐式的不同CS和OCC分配规则,甚至在典型UE中无需附加信令,该典型UE自身可能无法确定该UE是处于SU-MIMO状态还是MU-MIMO状态。在图5的步骤S525中,eNodeB确定UE是否能够识别出该 UE处于MU-MIMO状态。此外,即使在UE自身能够识别出该UE处于MU-MIMO 状态的非透明系统中,eNodeB也执行步骤S540。类似地,如果网络的特征在于虽然 UE不能自己确定,但是UE被通知该UE处于SU-MIMO状态或MU-MIMO状态,例如,即使UE能够通过序列或序列组跳变而能够确定,eNodeB也可以执行步骤 S540。如果UE自己不能够确定但是可以通过CS-OCC关联规则而被通知,则可以应用这样的关联规则。
此外,可以针对图5的步骤S540(包括S530)或者图5的步骤S545(包括S535) 来设计eNodeB。因此,可以考虑在UE能够直接地或者间接地确定该UE处于 SU-MIMO状态还是MU-MIMO状态的情况下执行的步骤S530和S540,或者可以考虑在UE不能直接地或者间接地确定该UE是处于SU-MIMO状态还是MU-MIMO状态的情况下执行的步骤S535和S545,来配置各个eNodeB并进行操作。换言之,图 5的处理包括具有确定步骤的两个过程。如果根据情况而选择了一个过程,则可以在没有确定步骤的情况下将这两个过程分离,并且可以仅针对一个过程来配置eNodeB。
图6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UE根据eNodeB发送的控制信息而推测 OCC和正交性分配规则并设置OCC和正交性分配规则的流程图。
简要描述该过程,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层的UE从eNodeB接收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参数,并根据所接收的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参数而针对第一层计算与正交性有关的信息。如果存在需要另外分配的层,则UE根据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参数计算要另外分配的层的循环移位参数,并随后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此外,UE通过使用该正交性分配规则和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而获得该另外分配的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通过使用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和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参数而生成第一层的参考信号,通过使用该另外分配的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和该另外分配的层的循环移位参数而生成该另外分配的层的参考信号,并随后向eNodeB发送生成的参考信号。
更具体而言,UE首先从eNodeB接收控制信息(步骤S610)。该控制信息可以是由PDCCH携带的信息。然后,UE从该控制信息获得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参数(步骤S620)。在PDCCH的情况下,DCI格式0可以包括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参数。此外, UE从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参数获得正交性相关信息(步骤S630)。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的示例可以是针对OCC的指示信息。可以通过包括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参数的组或者通过根据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参数的预定函数而获得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因此,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参数属于特定的循环移位参数组,并且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是与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参数所属的特定循环移位参数组有关的正交性相关信息。
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参数和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用于生成第一层的参考信号。
此外,UE选择对这些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进行分配或计算所必需的正交性分配规则(步骤S635)。如上参照图4所示,正交性分配规则是用于使用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来确定向其他层分配正交性相关信息的方案的规则。正交性分配规则可以包括统一方案和非统一方案。此外,正交性分配规则的选择可以包括UE根据序列跳变或者序列组跳变识别当前接入状态或推断当前接入状态的步骤。此外,作为另一种方案,可以通过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参数来选择要应用的正交性分配规则。稍后将更详细地说明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的方案。
然后,UE确定是否存在要另外分配的层(步骤S640)。如果存在需要另外分配的层,则UE根据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参数而获得要另外分配的层的循环移位参数(步骤S650)。类似地,通过使用所选择的正交性分配规则和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 UE获得要另外分配的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步骤S660)。
此外,如果不存在要另外分配的层,则UE生成分配的层的参考信号(步骤S670)。然后,UE将所生成的参考信号发送到eNodeB(步骤S680)。所生成的参考信号的示例可以是DM-RS。
正交性相关信息可以是表示正交性覆盖码的信息。
图7和图8是例示通过使用序列跳变信息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来向各层分配 OCC值并通过向各层分配CS值而生成并发送参考信号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和图8中的正交性分配规则的选择根据序列或序列组跳变方案而使用不同的CS和OCC分配规则。因此,根据跳变方案,DM-RS序列可以应用SU-MIMO方案、相等大小资源分配类型的MU-MIMO方案或者非相等大小资源分配类型的 MU-MIMO方案。例如,如果在LTERel-8系统中DM-RS序列的跳变方案为“使能”,亦即,在以时隙为单位进行跳变的情况下,应用下述的公式5定义的CS和OCC分配规则。这对应于应用SU-MIMO方案(包括相等大小资源分配类型的MU-MIMO 方案)作为多接入方案。如果在LTE Rel-8系统中DM-RS序列的跳变方案为“禁能”或者在现有LTE Rel-8系统中DM-RS序列的跳变方案不是以时隙为单位的跳变(例如,以子帧为单位的跳变),则应用下述的公式6定义的CS和OCC分配规则。这对应于应用MU-MIMO方案(尤其是非相等大小资源分配类型的MU-MIMO方案)作为多接入方案。
图7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UE通过从eNodeB发送的控制信息中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而获得OCC的过程的流程图。
UE 701计算公式2中的nPRS(ns)和表1中由高层给出的作为用于基于针对 ULDM-RS序列的zadoff-chu序列获得CS值和基本序列所需的循环移位参数值(步骤S710)。该基本序列的值根据组号u、组内的基本序列号v和序列的长度n 而变化。然而,在同一个eNodeB(或小区)中在相同的时隙占用了相同频率带宽的 UL DM-RS具有相同的基本序列。结果,由高层信令层实际调度并通过eNodeB发送的参数是其确定了UL DM-RS的CS值。
步骤S710反映了系统的多接入状态或配置,并且可以在图7的多个步骤之后被执行或者与图7的多个步骤相结合地被执行。
eNodeB生成包括DCI格式0的控制信号(步骤S715),该DCI格式0包括由系统的高层信令层对各个UE确定的针对值的3比特CS参数。具体而言,高层信令层确定要被调度的各个UE将工作在SU-MIMO(包括相等大小资源分配类型的 MU-MIMO)状态还是MU-MIMO(包括非相等大小资源分配类型的MU-MIMO)状态。如果UE要工作在SU-MIMO(包括相等大小资源分配类型的MU-MIMO)状态,则eNodeB发送针对值的3比特CS参数而不考虑表5的CS-OCC关联组。因此,在SU-MIMO的情况下,系统的高层信令层针对各个UE确定的针对值的3比特参数是包括表5中所示的CS-OCC关联组A和CS-OCC关联组B的值的八种类型的值之一,并且eNodeB将针对值的3比特CS参数发送到各个UE。
eNodeB发送所生成的控制信息(步骤S720)。具体而言,可以由DCI格式0的 CS字段携带该3比特参数。
UE根据所接收的控制信息计算CS参数值(步骤S725)。
随后,UE计算第一层的CS值和OCC值,其中,可以通过使用公式2根据计算ncs和α并接着通过使用表5中的计算而获得OCC(步骤S730)。例如,如果为0,则根据表5,为0,其可以对应于具有[+1,+1]的OCC。例如,如果所发送的CS参数值为0、6、4或10(其对应于表5中的CS-OCC关联组A),则即使没有接收附加信息,也被自动地计算为0。相反,如果所发送的CS参数值为3、9、2或8(其对应于表5中的CS-OCC关联组B),则即使没有接收附加信息,也被自动地计算为1。在表5中,如果为0,则其可以对应于OCC{+1,+1}。如果为1,则其可以对应于OCC{+1,-1}。然而,表示OCC索引的数学表达式和参数不限于此,只要其含义和内容不发生改变即可。
如果已经设置了第一层的CS和OCC值,则UE确定是否存在要另外分配的层。如果存在要另外分配的层,则UE根据第一层的针对的CS参数来计算要另外分配的一个层或多个层(其可以包括第二~第N层)的CS值α(步骤S735)。
在该情况下,可以应用用于根据第一层的针对的CS参数计算相应层的CS 值α的规则(CS分配规则)。根据CS分配规则,将分配给这些层的CS值设置为具有尽可能大的距离,以减小层间干扰。公式3示出了将分配给这些层的CS值设置为具有尽可能大的距离的CS分配规则的示例。公式3示出了两种代表性情形,作为 CS分配规则的示例。然而,CS分配规则不限于公式3的这两种情形,而是可以在能够尽可能保证各层中的正交性的范围内按多种方式进行配置。
在完成CS分配后,需要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因此,UE识别序列跳变方案(步骤S736)。作为识别结果,如果序列跳变方案为“使能”或者为以时隙为单位的跳变,则可以推断出,接入方案是SU-MIMO方案或者相等大小资源分配类型的MU-MIMO 方案。在该情况下,由于可以分配OCC以对UE的层进行区分,可以选择非统一方案(即交替方案或划分方案)作为正交性分配规则,并且可以借助所选择的方案来计算其他层的OCC值(步骤S737)。这将通过下面的公式5进行说明。
如果序列跳变方案为“禁能”或者该序列跳变方案是以子帧为单位跳变,则可以推断出,接入方案是MU-MIMO方案,更具体而言,接入方案是非相等大小资源分配类型的MU-MIMO方案。在该情况下,由于可以分配OCC以在UE之间进行区分,因此可以选择统一方案作为正交性分配规则,以获得其他层的OCC值,该其他层的 OCC值与第一层的OCC值相同(步骤S739)。这将通过下面的公式6进行说明。
公式5示出了借助正交性分配规则的各层的CS/OCC值和以时隙为单位的频率跳变(或者激活的序列跳变)的CS分配。公式5中的正交性分配规则对应于非统一方案,并且具体给出了交替方案。
第1层的CS参数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第一层的OCC索引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公式5]
公式6示出了借助正交性分配规则的各层的CS/OCC值和以子帧为为单位的频率跳变(或者激活的序列跳变)的CS分配。在公式6中,存在两个UE,并且要分配给这两个UE的第一层的CS参数值是不同的值。结果,这两个UE具有不同的OCC 值,这两个不同的OCC值以相同方式应用于UE中的所有层。因此,包含在UE A 的所有层中的OCC值是相同的,包含在UE B的所有层中的OCC值也是相同的。然而,UE A的OCC值和UE B的OCC值彼此不同,这能够更清楚地保证UE A和UE B的参考信号之间的正交性。
第1层的CS参数
UE A的第一层的
UE B的第一层的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第一层的OCC索引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公式6]
如果完成了对所分配的层的CS和OCC的计算,则UE通过将上述公式应用于对各层确定的CS值α和各层的基本序列而生成各层的DM-RS序列。然后,UE将所生成的DM-RS序列乘以针对各层确定的OCC索引中的正交序列值(+1或-1),以生成最终的DM-RS序列(步骤S745)。例如,如果应用公式5且OCC为[5,+1],则将公式5的值不加改变地应用于第一符号(或者在针对每个时隙有一个符号的情况下的一个子帧的第一时隙)的DM-RS序列和第二符号(或者,在针对每个时隙有一个符号的情况下的一个子帧的第二时隙)的DM-RS序列。然而,如果OCC为[+1,-1],则将公式5的值不加改变地应用于第一符号(或者,在针对每个时隙有一个符号的情况下的一个子帧的第一时隙)的DM-RS序列,而将通过将公式5的值乘以-1而得到的值应用于第二符号(或者,在针对每个时隙有一个符号的情况下的一个子帧的第二时隙) 的DM-RS序列。
此外,通过资源单元映射器将所生成的DM-RS序列映射至每个时隙的相应符号(步骤S750)。在与PUSCH有关的DM-RS的情况下,如果使用正常CP,则该符号对应于每个时隙的七个符号中的第四个符号,而如果使用扩展CP,则该符号对应于每个时隙的七个符号中的第三个符号。在与PUCCH有关的DM-RS的情况下,相应的符号在各个时隙中可以包括最多三个符号,相应符号的数量和位置取决于上述表3 中所示的CP的类型和PUCCH的格式。如果已经完成了映射,则SC FDMA生成器根据DM-RS序列已被映射(步骤S755)到的RE生成SC-FDMA符号,然后将生成的DM-RS信号发送到eNodeB(S760)。
如果在LTE Rel-8系统中针对DM-RS序列的跳变方案为“使能”,亦即,在以时隙为单位进行跳变的情况下,对这些层分配不同的OCC索引值以对这些层进行区分。具体而言,如公式5所示,对这些层的OCC索引分配交替的值。亦即,例如,如果第一层的OCC索引值为0,则第二层的OCC索引值可以为1,第三层的OCC索引值可以为0,而第四层的OCC索引值可以为1。在该情况下,由高层信令层调度并用信号通知的第一层的CS参数是表2中八种类型的值之一。公式5的正交性分配规则是非统一方案的交替方案,并且可以修改为如下面的公式7中所示的非统一方案的划分方案。在该情况下,对前两个层应用相同的OCC值,而对其他两个层应用另一个 OCC值,以通过两个OCC值对这些层进行划分。
第1层的CS参数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第1层的OCC索引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公式7]
如果在LTE Rel-8系统中针对DM-RS序列的跳变方案为“禁能”或者在现有LTERel-8系统中针对DM-RS序列的跳变方案不是以时隙为单位(例如,以子帧为单位的跳变),则对这些层分配相同的OCC索引,而对这些UE分配如公式6中的不同 OCC索引以对MU-MIMO中的UE进行区分。亦即,在MU-MIMO环境中如果UE#1 的OCC索引为0而UE#2的OCC索引为1,则UE#1对所有层的OCC索引应当为 0,而UE#2对所有层的OCC索引应当为1。在该情况下,高层信令层考虑如上述表 5中所示的CS-OCC关联组而调度并发送针对值的3比特CS参数。亦即,在 MU-MIMO的情况下,高层信令层在调度以确定各UE的CS参数值时,可以调度UE来选择不同CS-OCC关联组的针对的CS参数。特别地,应当将具有不同的分配带宽(或非相等带宽资源分配)的两个UE调度成必须接收不同CS-OCC关联组的针对的CS参数(在MU-MIMO环境中,不必要将具有相同的分配带宽(或相等的带宽资源分配)的两个UE调度为必须接收不同CS-OCC关联组的针对的 CS参数)。换言之,如果一个UE被调度成接收表5中所示的CS-OCC关联组A的针对的四个CS参数之一,则其他UE被调度成接收表5中所示的CS-OCC关联组B的针对的四个CS参数之一。
例如,如果UE#1针对第一层接收作为表5中所示的CS-OCC关联组A的四个 CS参数值之一的0,则UE#2针对同一层接收作为表5中所示的CS-OCC关联组B的四个CS参数值之一的3。在该情况下,在MU-MIMO环境中,两个UE 必然具有不同的OCC索引,使得总是能够将它们彼此区分开。如同公式6与公式5 有关,下面定义的公式8也与公式7有关地应用于MU-MIMO。
第1层的CS参数
UE A的第一层的
UE B的第一层的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第一层的OCC索引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公式8]
图8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MU-MIMO环境中的UE通过从eNodeB 发送的控制信息中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而获得OCC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eNodeB 809设置3比特CS参数并将包括该CS参数的控制信息发送到属于第一UE组的UE#1 801和属于第二UE组的UE#2 802的过程。第一UE组和第二UE组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UE。参照图8的说明是基于这些UE 组中的每一个对应于一个UE的假设。在该情况下,可以在无需单独信令的情况下由 UE 801和802从CS参数中获得OCC值。关于图8的说明是基于MU-MIMO环境,因此其限于非激活序列跳变或者以子帧为单位的序列跳变。结果,正交性分配规则也限于统一方案。
UE#1 801和UE#2 802中的每一个计算公式2中的nPRS(ns)和表1中由高层给出的作为用于基于针对UL DM-RS序列的zadoff-chu序列获得CS值和基本序列所需的循环移位参数值(步骤S810或S815)。该基本序列的值根据组号u、组内的基本序列号v和序列的长度n而不同。然而,在同一个eNodeB(或小区)中在相同的时隙占用了相同频率带宽的UL DM-RS具有相同的基本序列。结果,由高层信令层实际调度并通过eNodeB发送的参数是针对的CS参数,其确定了UL DM-RS的CS值。
步骤S810或S815反映了系统的多接入状态或配置,并且可以在图8的多个步骤之后或者与图8的多个步骤相结合地被执行。
eNodeB生成包括DCI格式0的控制信号,该DCI格式0包括系统的高层信令层为各个UE确定的针对值的3比特CS参数(步骤S816)。具体而言,高层信令层确定要调度的UE#1801或UE#1 802中的每一个将要工作在SU-MIMO状态还是 MU-MIMO状态。如果UE将要工作在MU-MIMO状态,eNodeB向UE发送属于表 5中的不同CS-OCC关联组的针对值的3比特CS参数(步骤S816)。这可以导致执行CS值分配,以使得UE能够获得不同的OCC值。
下面将简要描述所发送的针对值的3比特CS参数。在MU-MIMO的情况下,作为由系统的高层信令层为各个UE确定的针对值的3比特CS参数,表5 中的CS-OCC关联组A中的四种类型的值之一被发送到UE#1 801,而表5中的 CS-OCC关联组B中的四种类型的值之一被发送到UE#2 802。更具体而言,在 MU-MIMO的情况下,在系统高层信令层进行调度以为各个UE确定针对值的 CS参数时,可以调度UE来选择不同CS-OCC关联组的针对的CS参数。亦即,根据CS-OCC关联,系统高层信令层可以向UE#1 801分配与第一OCC有关的并向UE#2 802分配与第二OCC有关的使得已经接收到针对值的CS参数的UE#1 801和UE#2 802能够分配不同的OCC。
特别地,应当将具有不同的分配带宽(非相等带宽资源分配)的两个UE调度成必须接收不同CS-OCC关联组的针对的CS参数(在MU-MIMO环境中,不必要将具有相同的分配带宽(相等的带宽资源分配)的两个UE调度为必须接收不同 CS-OCC关联组的针对的CS参数)。换言之,如果UE#1 801被调度为接收与 OCC值0有关的CS-OCC关联组A的四个CS参数值之一,则将其他UE调度为接收与OCC值1有关的CS-OCC关联组B的四个CS参数值之一。例如,如果UE#1针对特定层接收0(其为CS-OCC关联组A的四个CS参数值之一),则UE#2针对同一层接收3(其为CS-OCC关联组B的四个CS参数值之一)。在该情况下,在MU-MIMO环境中,两个UE必然具有不同的OCC索引,使得总是能够将它们彼此区分开。为了便于说明,图8是基于以下假设:将与第一OCC值0 有关的CS-OCC关联组A的0作为CS参数值发送到UE#1 801,并将与第二 OCC值1有关的CS-OCC关联组B的3作为CS参数值发送到UE#2 802。
eNodeB 809生成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包括根据UE而不同地设置的针对的3比特CS参数(步骤S816),并将所生成的控制信息发送到UE 801和802(步骤 S818和S819)。更具体而言,可以由DCI格式0的CS字段携带该3比特参数。
此外,可以顺序地或者按时间间隔执行步骤S818中和S819中的发送,并且也可以在UE#1和UE#2之间按时间间隔执行步骤S816中的控制信息的生成和发送。此外,由UE#1和UE#2执行的处理彼此独立,因此这些处理不受特定顺序或同时执行的限制。下面,不管这两个处理的独立性,将在不对这两个处理施加限制或者给出它们之间的任何关系的情况下一起来说明这两个处理。
UE#1和UE#2中的每一个根据接收的控制信息计算针对值的3比特CS 参数(步骤S820或S825)。
随后,UE计算第一层的CS值和OCC值,其中,可以通过使用公式2根据计算ncs和α并随后通过使用表5中的计算而获得OCC(步骤S830或 S835)。例如,如果UE#1801的为0,则根据表5,为0,其可以对应于 UE#1 801的为[+1,+1]的OCC。此外,如果UE#2 802的为3,则根据表5,为1,其可以对应于UE#2 802的为[+1,-1]的OCC。
因此,如果所发送的CS参数值为0、6、4或10(其对应于表5中的CS-OCC 关联组A),则即使没有接收附加信息UE#1 801或UE#2 802也能够自动地计算出为0。相反,如果所接收的CS参数值为3、9、2或8(其对应于表5中的 CS-OCC关联组B),则即使没有接收附加信息也自动地计算出为1。在表5中,如果为0,则其可以对应于OCC{+1,+1}。如果为1,则其可以对应于OCC {+1,-1}。表示OCC索引的数学表达式和参数值不限于此,只要其含义和内容不发生改变。
在步骤S830和S835,UE#1 801的OCC值为[+1,+1],而UE#2 802的OCC值为[+1,-1]。在这些步骤之前,UE#1 801和UE#2 802已经计算出值0和3作为
如果已经设置了第一层的CS和OCC值,则UE#1 801和UE#2 802中的每一个确定是否存在要另外分配的层。如果存在要另外分配的层,则UE#1 801和UE#2 802 中的每一个可以根据第一层的CS参数值计算要另外分配的一个层或多个层(其可以包括第二至第N层)的CS值α(步骤S840或S845)。
在该情况下,可以应用用于根据第一层的CS参数值计算相应层的CS值α的规则(例如CS分配规则)。根据该CS分配规则,将分配给这些层的CS值设置为具有尽可能大的距离,以减小层间干扰。公式3示出了将分配给这些层的CS值设置为具有尽可能大的距离的CS分配规则的示例。
作为参考,如果UE#1 801已经获得了0作为值而UE#2 802已经获得了3 作为值则UE#1 801的各层的如下:i)在秩为2的情况下对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每一个为{0,6};ii)在秩为3的情况下对于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中的每一个为{0,4,8};iii)在秩为4的情况下对于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中的每一个为{0,3,6,9}或{0,6,3,9}。
UE#2 802的各层的如下:i)在秩为2的情况下对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每一个为{3,9};ii)在秩为3的情况下对于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中的每一个为{3,7, 11};以及iii)在秩为4的情况下对于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中的每一个为 {3,6,9,0}或{6,3,9,0}。除了公式3,可以采用将这些层设置成间隔尽可能大的方案。
在计算出各层的CS值后,UE#1 801和UE#2 802中的每一个确定是否序列跳变被“禁能”还是序列跳变为子帧跳变,选择统一方案作为正交性分配规则,并获得与第一层的OCC值相同的值作为第二到第N层的OCC索引值(步骤S850或S855)。如上所述,根据表5中所示方案从针对的CS参数计算第一层的OCC。此外,还可以将OCC分配成具有正交性。可以将第二层、第三层……的OCC分配为具有与第一层的OCC值(即,根据获得的值)相同的值。这可以通过应用用于在UE 之间具有正交性的OCC分配的正交性分配规则来实现。
为了保证如参照图7所述的公式6和8中的UE之间的最大正交性,对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设置相同的
在步骤S830和S835中,UE#1 801通过使用OCC索引0而得到[+1,+1]的OCC 值。此外,UE#2 802通过使用OCC索引1而得到[+1,-1]的OCC值。结果,UE#1 801 的各层的OCC值如下:i)在秩为2的情况下对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每一个为{0,0}; ii)在秩为3的情况下对于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中的每一个为{0,0,0};以及iii)在秩为4的情况下对于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中的每一个为{0,0,0,0}。
UE#2 802的各层的OCC值如下:i)在秩为2的情况下对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每一个为{1,1};ii)在秩为3的情况下对于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中的每一个为{1,1, 1};以及iii)在秩为4的情况下对于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中的每一个为 {1,1,1,1}。
如果完成了所分配的层的CS和OCC的计算,UE#1 801和UE#2 802中的每一个通过对针对各层确定的CS值α和各层的基本序列应用公式1而生成各层的DM-RS 序列,并将所生成的DM-RS序列乘以针对各层确定的OCC索引中的正交序列值(+1 或-1),以生成最终的DM-RS序列(步骤S860或S865)。此外,通过资源单元映射器将所生成的DM-RS序列映射到每个时隙的相应符号(步骤S870或S875)。在与 PUSCH有关的DM-RS的情况下,如果使用正常CP,则该符号对应于每个时隙的七个符号中的第四个符号,而如果使用扩展CP,则该符号对应于每个时隙的七个符号中的第三个符号。在与PUCCH有关的DM-RS的情况下,相应的符号在各个时隙中可以包括最多三个符号,相应符号的数量和位置取决于上述表3中所示的CP的类型和PUCCH的格式。如果已经完成了映射,则SC FDMA生成器根据DM-RS序列所映射(步骤S755)到的RE生成SC-FDMA符号,然后将生成的DM-RS信号发送到 eNodeB(S890或895)。
图7和图8示出了UE确定跳变方案并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的过程。
图9和图10示出了在分配CS值的过程期间eNodeB隐式地向UE提供正交性分配规则使得UE能够推断出正交性分配规则的过程。
在图9和图10中所示的过程中,将表5所给出的方案细分以根据SU-MIMO和 MU-MIMO对CS-OCC关联组进行划分并随后针对两个UE将MU-MIMO CS-OCC 关联组划分为两个组。下面的表7中示出了该划分的示例。在表9中,根据CS参数将关联组划分为A/B(包括B-1和B-2),UE能够推断出组的OCC索引,并能够推断出正交性分配规则。
[表7]
在该方法中,根据第一层的CS参数值使用不同的CS和OCC分配规则。亦即, CS和OCC分配规则根据第一层的CS参数值是属于针对SU-MIMO的CS-OCC关联组A还是属于针对MU-MIMO的CS-OCC关联组B-1或B-2而变得不同。例如,如果第一层的CS参数值属于针对SU-MIMO的CS-OCC关联组(表7的组A),则应用如下面的公式9中定义的CS和OCC分配规则。如果第一层的CS参数值属于针对 MU-MIMO的CS-OCC关联组B-1或B-2,则应用如下面的公式10中定义的CS和 OCC分配规则。
公式9示出了CS-OCC关联组A情形下的应用。
第1层的CS参数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第一层的OCC索引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公式9]
如果第一层的CS参数值属于针对SU-MIMO的CS-OCC关联组(表7的组A),则应用公式9的CS和OCC分配规则,其中如公式9所示对各层的OCC索引分配交替的值。
换言之,如果第一层的OCC索引值为0,则第二层的OCC索引值为1,第三层的OCC索引值为0,第四层的OCC索引值为1。在该情况下,高层信令层调度并用信号通知的第一层的CS参数值是上述表9中所示的CS和OCC关联组中属于针对SU-MIMO的组的四种类型的值之一。
下面的公式10示出了CS-OCC关联组B-1或B-2情形下的应用。
第1层的CS参数
UE A的第一层的
UE B的第一层的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第一层的OCC索引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公式10]
如果第一层的CS参数值属于MU-MIMO的CS-OCC关联组(表7的组B),则这些层被分配相同的OCC索引,而UE被分配了如公式10中的不同的OCC索引以区分MU-MIMO中的UE。因此,在MU-MIMO环境中如果UE#1的OCC索引为0,而UE#2的OCC索引为1,则UE#1对所有层的OCC索引应当为0,而UE#2对所有层的OCC索引应当为1。
在该情况下,高层信令层考虑上述表7中所示的MU-MIMO的CS-OCC关联组 (表7的组B)内的两个组(组B-1或B-2)而调度并发送针对值的3比特CS 参数。因此,在MU-MIMO的情况下,在高层信令进行调度以确定各个UE的CS参数值时,可以调度UE来针对MU-MIMO的CS-OCC关联组(表7的组B)内的不同CS-OCC关联组选择针对的CS参数。特别地,应当将具有不同的分配带宽(或者非相等带宽资源分配)的两个UE调度成必须接收不同CS-OCC关联组的针对的CS参数(在MU-MIMO环境中,可以不将具有相同的分配带宽(相等的带宽资源分配)的两个UE调度为接收不同CS-OCC关联组的针对的CS参数)。换言之,如果一个UE被调度为接收两个CS-OCC关联组(表9中的组B)中的一个CS-OCC关联组B-1的两个CS参数值之一,则另一个UE被调度为接收CS-OCC关联组B-2的两个CS参数值之一。例如,如果UE#1针对第一层接收 4(其是CS-OCC关联组B-1的两个CS参数值之一),则UE#2针对同一层接收8(其是CS-OCC关联组B-2的两个CS参数值之一)。在该情况下,MU-MIMO 环境中,两个不同的UE必然具有不同的OCC索引,使得总是能够将他们彼此区分开。
公式9可以修改为公式11,其中相同的OCC索引值被分配给前两个层,而另一个值被分配给另外两个层。亦即,公式9对应于非统一方案中的交替方案,而公式 11对应于正交性分配规则中非统一方案中的划分方案。与公式11有关,公式10可以被修改为下面的公式12。
第1层的CS参数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第一层的OCC索引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公式11]
第1层的CS参数
UE A的第一层的
UE B的第一层的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第一层的OCC索引
1)在秩为2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
2)在秩为3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的第3层的
3)在秩为4的情况下
{第1层的第2层的第3层的第4层的
[公式12]
用于确定CS参数所属的关联组的过程大致类似于图7和图8中的过程。
图9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eNodeB向UE隐式地提供正交性分配规则的过程的流程图。
在图9中,步骤S915和S936不同于图7的相应步骤,而其他步骤S710、S720、 S725、S730、S735、S737、S739、S745、S750、S755和S760类似于图9的相应步骤。
eNodeB通过参考表7中给出的关联组而生成包括DCI格式0的控制信号(步骤S915),该DCI格式0包括系统的高层信令层为各个UE确定的针对的3比特 CS参数。具体而言,系统的高层信令层确定要被调度的各个UE将工作在SU-MIMO (包括相等大小资源分配类型的MU-MIMO)状态还是MU-MIMO(包括非相等大小资源分配类型的MU-MIMO)状态。如果UE将工作在SU-MIMO(包括相等大小资源分配类型的MU-MIMO),则eNodeB发送包含在表7的CS-OCC关联组A中的针对的3比特CS参数(步骤S915)。另一方面,在MU-MIMO的情况下,从表7 中所示的针对各个UE的关联组中,将组B-1的CS参数值发送给一个UE,而将组 B-2的CS参数值发送给另一个UE。此后,UE接收CS参数并推断OCC值的过程与图7中的过程相同。
此外,UE根据OCC值确定CS参数所属的组。对于表7中所示的关联组当中组 A(第一关联组)中所包括的CS值的情况,应用与对各层进行区分的正交性分配规则的非统一方案相对应的分配方案或划分方案的正交性分配规则,来设置其他层的 CS参数值(步骤S737)。
对于表9中所示的组B中所包含的CS值的情况,应用统一方案(其为用于区分 UE而非区分各层的正交性分配规则)作为正交性分配规则,从而获得与第一层的 OCC值相同的值作为其他层的OCC值(步骤S739)。此后,通过对这些层应用CS 值和OCC而生成参考信号序列并将参考信号序列发送到eNodeB的过程与图7中的步骤S745、S750、S755和S760相同,因此这里将省略对相同步骤的详细说明。
图10是例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MU-MIMO环境中的UE通过从eNodeB 发送的控制信息中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而计算OCC值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在表7所示的关联组中选择在MU-MIMO情况下使用的关联组B-1 和B-2中的CS参数的过程。
在图10中,步骤S1015、S1050和S1055与图8中的相应步骤不同,而其他步骤类似于图8中的相应步骤。
在图10中所示的过程中,eNodeB 809设置3比特CS参数并将包括该CS参数的控制信息发送到属于第一UE组的UE#1 801和属于第二UE组的UE#2 802。第一 UE组和第二UE组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UE。参照图10进行的描述是基于UE组中的每一个对应于一个UE的假设。在该情况下,在没有单独信令的情况下UE 801和802可以从CS参数中获得OCC值。此外,UE能够通过序列跳变来区分正交性分配规则。关于图10的描述是基于MU-MIMO环境,因此而限于关联组 B-1/B-2。因此,正交性分配规则可以限于统一方案。
eNodeB 809生成包括DCI格式0的控制信号(步骤S1016),该DCI格式0包括系统的高层信令层为各个UE确定的针对的3比特CS参数。具体而言,高层信令层确定要被调度的各个UE是工作在SU-MIMO状态还是MU-MIMO状态。如果 UE将工作在MU-MIMO状态,则eNodeB 809向这些UE发送属于不同CS-OCC关联组(表9的组B-1和B-2)的针对的CS参数(步骤S1016)。因此,执行CS 值分配以使得UE能够获得不同的OCC值。
在步骤S818至S845之后,UE#1和UE#2中的每一个可以基于如表9所示的关联组根据所接收的CS值获得OCC值。此外,它们确定用于计算OCC值的关联组是 A、B-1还是B-2。如果该组是组B-1或B-2,则这些UE中的每一个采用统一方案作为正交性分配规则,并对其他层设置相同的OCC值(步骤S1050和S1055)。因此, UE#1 801和UE#2 802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不同的OCC值,通过这些不同的OCC 值可以对它们进行识别。
此后,通过对各层应用CS值和OCC以生成参考信号序列并将该参考信号序列发送到eNodeB的过程类似于图8中的步骤S860至S895。
表8示出了在UE不能够确定该UE是处于SU-MIMO状态还是MU-MIMO状态时,如图7至图10所示在无需单独信令的情况下根据适于SU-MIMO环境或 MU-MIMO环境的正交性分配规则而选择的CS参数值和OCC索引的示例。
[表8]
在MU-MIMO的情况下,UE A具有[+1,+1](其是对于所有层相同的OCC),而 UE B具有[+1,-1](其是对于所有层相同的OCC)。
图1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发送表示正交性相关信息的CS参数的装置的框图。
图11中所示的装置可以是eNodeB。
图11中所示的装置或eNodeB包括UE配置状态确定单元1110、正交性分配规则确定单元1120、CS参数确定单元1130、信号生成单元1150和发送/接收单元1160。该装置还可以包括CS正交性映射单元1140。
UE配置状态确定单元1110确定一个或更多个UE的多接入状态。因此,UE配置状态确定单元1110确定UE是工作在SU-MIMO状态还是MU-MIMO状态。
正交性分配规则确定单元1120根据所确定的UE的多接入状态而确定正交性分配规则。正交性分配规则确定单元1120可以根据参考信号序列的跳变方案确定要选择的正交性分配规则,并因此基于UE所确定的跳变方案确定所选择的正交性分配规则。此外,正交性分配规则确定单元1120可以确定UE可以如表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那样根据CS参数获得的正交性分配规则。
CS参数确定单元1130确定CS参数,借助该CS参数可以根据所确定的UE的多接入状态计算所确定的正交性分配规则和正交性相关信息。
信号生成单元1150生成用于发送包括所确定的CS参数的控制信息的信号,并且发送/接收单元1160将该信号发送到UE。
CS参数确定单元1130可以确定循环移位参数,借助该循环参数可以根据所确定的UE的多接入状态计算所确定的正交性分配规则和正交性相关信息。
通过应用图7和图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UE能够通过序列跳变方案识别正交性分配规则。如果UE的多接入状态是SU-MIMO状态,则UE配置状态确定单元1110 可以从可被分配的所有CS中选择一个CS。该情形包括以上参照图7描述的示例。如果UE配置状态确定单元1110已经确定了UE的多接入状态是MU-MIMO并且UE 包括第一UE和第二UE,则可以选择包含在不同组中的CS参数以在如图8所示分配CS参数时获得不同的正交性相关指示符。
UE配置状态确定单元1110可以确定第一UE要接收的第一CS参数和第二UE 要接收的第二CS参数,并使得根据第一CS参数计算出的第一正交性相关信息不同于根据第二CS参数计算出的第二正交性相关信息。
在应用图9和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UE能够通过使用如表7中所示的关联组来识别正交性相关信息和正交性分配规则。如果UE的多接入状态是 SU-MIMO状态,则UE配置状态确定单元1110可以从可分配给SU-MIMO状态下的 UE的所有CS参数中选择一个CS参数,例如表7的组A。该情形包括以上参照图9 描述的示例。如果UE配置状态确定单元1110已经确定了UE的多接入状态是 MU-MIMO状态并且UE包括第一UE和第二UE,则可以选择包含在不同组(例如表7的组B-1和B-2)中的CS参数,以使得UE能够在如图10所示分配CS参数时获得不同的正交性相关指示符并选择与组A的正交性分配规则不同的正交性分配规则。
参照图11,CS参数可以指示CS参数值并且正交性相关信息可以包括 OCC索引。因此,可以使用表5和表7中所示的CS-OCC关联组。该信息可以存储在CS正交性映射单元1140中。具体而言,CS正交性映射单元1140将可以分配给 UE的所有CS参数划分为如表5中所示的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或者划分为如表7中所示的第1集合、第2-1集合和第2-2集合,其中,这些集合的交集中的每一个是空集,使得能够通过CS参数获得正交性相关信息。当然,如表7中所示,可以获得正交性分配规则。
如果分配给第一UE的带宽不同于分配给第二UE的带宽,则可以将CS参数设置为具有不同的OCC索引。
此外,信号生成单元1150生成用于将包括所确定的CS参数的控制信息发送到 UE的信号。控制信息可以是包含在PDCCH中的DCI格式0。此外,发送/接收单元 1160将生成的信号发送到UE。
图11中所示的装置包括DCI格式0的针对的CS参数,以用于发送,使得各个UE不但能够根据针对的CS参数获得正交OCC索引,而且还能够根据针对的CS参数确定将OCC索引分配给各层的方案。因此,如图7和图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能够设置为针对的CS参数的值被划分为两组,OCC索引0被分配给一个组的针对的CS参数,而OCC索引1被分配给另一组的针对的 CS参数。此外,如图9和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可以将这些值划分为三个组,以使得能够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因此,即使在没有单独发送OCC索引和正交性分配规则的情况下,UE也能够从所接收的针对的CS参数获得OCC索引,并能够通过应用正交性分配规则计算各层的CS和OCC而生成参考信号,如DM-RS。
此外,可以通过诸如PDCCH的物理层(L1)的信令、无线接入层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AC)层(L2)的信令、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诸如消息之类的 L3信令来发送CS参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信令,并且可以将OCC索引设置为具有除了0和1以外的三个或更多个值。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考虑到例如MU-MIMO或者CoMP环境之类的新环境中的各个eNodeB(或小区)或者各个UE而发送诸如上行链路DM-RS之类的参考信号时,以及在LTE-A中增加天线数量时,可以在无需单独发送正交性相关信息的情况下通过不加改变地发送用于设置DM-RS的CS值(α)的参数值而增加要正交复用的正交资源的数量,因此可以满足正交性。因此,可以在维持向后兼容性的同时使用现有LTE的基本CS参数。特别地,由于OCC根据UE是处于SU-MIMO状态还是MU-MIMO状态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可以根据各个网络的接入环境而分配OCC,这能够保证参考信号序列之间的正交性并减少它们之间的干扰。
图1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接收指示正交性相关信息的CS参数和发送利用正交性相关信息生成的参考信号的装置的框图。
图12中所示的装置可以是UE。
图12中所示的装置或UE包括接收单元1210、CS参数提取单元1220、正交性相关信息计算单元1230、正交性分配规则选择单元1240、基于层的信息计算单元 1250、参考信号生成单元1260和发送单元1270。
接收单元1210从eNodeB接收控制信息,或者可以从eNodeB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无线信号。该控制信息可以由PDCCH携带。
CS参数提取单元1220从接收单元1210接收的控制信号中提取第一层的CS参数。如果控制信息是由PDCCH携带,则可以针对的CS参数可以被包括,作为 DCI格式0的CS参数。
正交性相关信息计算单元1230根据第一层的CS参数计算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使用与第一层的CS参数有关的映射关系或预定函数来计算该信息。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可以是指示OCC的OCC索引。
例如,如果所接收的第一层的CS参数属于特定的CS参数组(例如CS-OCC关联组),则可以根据与该特定CS参数组有关的OCC索引来计算正交性相关信息。因此,如果一个OCC被映射到包括多个CS参数的一个CS参数组,则如上面针对表5 或表9中所示CS-OCC关联组所述,可以根据包含在该组中的所有CS参数来计算该 OCC。
正交性分配规则选择单元1240选择要用于计算其他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的正交性分配规则。具体而言,如图7和图8所示,如果所确定的当前跳变序列对应于以时隙为单位的跳变方案,则正交性分配规则选择单元1240选择如下正交性分配规则,该正交性分配规则指示将交替方案或划分方案应用于其他层以从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获得正交性相关信息。此外,如果当前跳变序列不对应于以时隙为单位的跳变方案,则正交性分配选择单元1240可以选择如下正交性分配规则,该正交性分配规则指示将统一方案应用于其他层以获得正交性相关信息。
可以通过参照图9和图10以及表7确定CS参数值所属的组来选择正交性分配规则。
基于层的信息计算单元1250根据第一层的CS参数计算第K层的CS参数,并通过将所选择的正交性分配规则应用于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而获得第K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其中N指示分配给各UE的所有层的数量,K是指示总共N个层中第K层的数字,N是等于或大于1的自然数。
亦即,可以根据UE使用的层数计算自第二层起其他层的CS参数以减少干扰。此外,还可以基于第一层来针对各层计算正交性相关信息。
在获得了生成参考信号所必需的信息后,参考信号生成单元1260生成参考信号,参考信号的示例是DM-RS。更具体而言,参考信号生成单元1260通过使用第一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和第一层的CS参数而生成第一层的参考信号,通过使用第K层的正交性相关信息和第K层的CS参数而生成第K层的参考信号,其中N表示分配给各 UE的所有层的数量,K是指示总共N个层中第K层的数字,N是等于或大于1的自然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如公式1和公式2所示根据各层的基本序列、OCC、CS等计算参考信号。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1260通过将所接收的各层的CS参数和nPRS(ns) 应用于公式2而计算CSα,计算基本序列并使用公式1生成各层的DM-RS 序列。然后,参考信号生成单元1260将所生成的DM-RS序列乘以针对各层所确定的OCC索引中的正交序列值(+1或-1),以生成最终DM-RS序列。然后,RE映射单元将生成的DM-RS序列映射到各时隙的相应符号。如果已经完成了映射,则 SC-FDMA生成单元根据DM-RS序列所映射到的RE而生成SC-FDMA符号。
因此,参考信号生成单元1260既可以独立地实现,又可以与作为常规UE的部件的扰码器、调制映射单元、变换预编码器、资源单元映射单元和单载波FDMA (SC-FDMA)信号生成单元一起来实现。
发送单元1270将所生成的参考信号发送到eNodeB。
如果UE处于SU-MIMO状态,则图12中所示的构造能够根据OCC值和CS参数生成ULDM-RS,以尽可能大地减小层间干扰。此外,即使UE处于MU-MIMO状态,该构造也能够根据OCC值和CS参数生成UL DM-RS,以尽可能大地减小层间干扰和UE间干扰。由于CS参数向UE提供用于维持正交性的正交性分配规则和关于OCC的信息,因此能够通过UE的层之间的不同OCC来针对SU-MIMO环境中 UE保证正交性,并通过UE之间的不同OCC而针对MU-MIMO环境中UE保证正交性。此外,由于并未向UE提供单独的信令,因此还满足了兼容性条件。
上述参考信号生成单元1260既可以实现在SC-FDMA信号生成单元内部,也可以与SC-FDMA信号生成单元协同地实现。
此外,除了图12中所示的配置以外,根据图7、8、9和10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装置可以另外包括用于确定天线数量(或者所必需的发送层的数量)的天线数量确定单元。在该情况下,参考信号生成单元1260可以对每个天线(或层)生成DM-RS序列。
本公开提供了在UL DM-RS的各层中分配OCC和CS值的方法和装置。如果通过eNodeB将高层信令层调度并确定的第一层的CS参数提供给(即,用信号通知) UE,则该装置能够根据预定的正交性分配规则分配各层的OCC,并基于所提供的或用信号通知的值分配另一层的CS值。特别地,根据UE的接入状态是SU-MIMO状态还是MU-MIMO状态,该方法和装置使用不同的CS值和OCC值,并应用不同的正交性分配规则来对各层进行OCC分配。OCC识别SU-MIMO状态下的各层,并识别MU-MIMO环境下的各个UE。此外,正交性分配规则使得在无需附加信息的附加信令的情况下,能够在LTE-A系统中针对多个层进行UL DM-RS发送等。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多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5月3日提出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0-0041403的优先权及35 U.S.C.§119下的权益,出于全部目的而将该韩国专利申请以引证方式合并于此,如同在本文进行了完整的阐述。

Claims (20)

1.一种由用户设备UE生成用于多层的参考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演进的节点B eNodeB接收循环移位CS参数,所述CS参数包括3比特值;
基于所述3比特值生成用于N个层的所述参考信号;以及
向所述eNodeB发送所生成的参考信号,
其中,N是2或4,以及
其中,用于所述N个层的所述参考信号的所述生成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确定所述CS参数是011和100中的一个,对所述N个层中的每一层应用第一正交覆盖码OCC,其中,011表示4作为所述N个层中的第一层的CS参数值,100表示2作为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CS参数是101和110中的一个,对所述N个层中的每一层应用第二OCC,其中,101表示8作为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110表示10作为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OCC是[+1,+1],并且所述第二OCC是[+1,-1],并且其中OCC的每个元素被应用于相应的上行链路符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N个层的所述参考信号的所述生成还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确定所述CS参数是000,对所述N个层中的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应用所述第一OCC,并且对所述N个层中的第三层和所述N个层中的第四层应用不同于所述第一OCC的所述第二OCC,其中,所述000表示0作为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CS参数是000、001、010和111中的一个,则从0、3、6和9中选择用于所述N个层的CS参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CS参数是011和110中的一个,则从1、4、7和10中选择用于所述N个层的CS参数值,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CS参数是100和101中的一个,则从2、5、8和11中选择用于所述N个层的CS参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如下定义的表格中所示的3比特值来确定所述N个层的CS参数值,
其中,所述第一层是λ=0的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如下定义的表格中所示的3比特值来确定所述N个层的CS参数值,
其中,所述第一层是λ=0的层,所述第二层是λ=1的层,所述第三层是λ=2的层,所述第四层是λ=3的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S参数表示如以下定义的表格中所示的所述N个层的CS参数值,
其中,所述第一层是层0,即λ=0的层,以及
其中,层1,即λ=1的层,的CS参数值=([层0的CS参数值]+6)mod12,
层2,即λ=2的层,的CS参数值=([层0的CS参数值]+3)mod12,以及
层3,即λ=3的层,的CS参数值=([层0的CS参数值]+9)mod12。
9.一种从演进的节点B eNodeB向生成用于多层的参考信号的用户设备UE发送循环移位CS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011或100设置为所述CS参数,CS参数011或CS参数100表示用于所述UE的N个层中的每一层的第一正交覆盖码OCC,或者
将101或110设置为所述CS参数,CS参数101或CS参数110表示用于所述UE的所述N个层中的每一层的第二正交覆盖码OCC;以及
向所述UE发送所述CS参数,
其中,CS参数011表示4作为所述N个层中的第一层的CS参数值,CS参数100表示2作为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CS参数101表示8作为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并且CS参数110表示10作为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以及
其中,所述CS参数是3比特值,N为2或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OCC是[+1,+1],并且所述第二OCC是[+1,-1],并且其中OCC的每个元素被应用于相应的上行链路符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UE接收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通过应用基于所述CS参数确定的OCC而生成的,
其中,如果将000设置为所述CS参数,则CS参数000表示用于所述N个层中的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所述第一OCC,并且表示用于所述N个层中的第三层和所述N个层中的第四层的不同于所述第一OCC的所述第二OCC,以及
其中,CS参数000表示0作为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CS参数是000、001、010和111中的一个,则从0、3、6和9中选择用于所述N个层的CS参数值。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CS参数是011和110中的一个,则从1、4、7和10中选择用于所述N个层的CS参数值,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CS参数是100和101中的一个,则从2、5、8和11中选择用于所述N个层的CS参数值。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S参数表示如以下定义的表格中所示的所述N个层的CS参数值,
其中,所述第一层是λ=0的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S参数表示如以下定义的表格中所示的所述N个层的CS参数值,
其中,所述第一层是λ=0的层,所述第二层是λ=1的层,所述第三层是λ=2的层,所述第四层是λ=3的层。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S参数表示如以下定义的表格中所示的所述N个层的CS参数值,
其中,所述第一层是层0,即λ=0的层,以及
其中,层1,即λ=1的层,的CS参数值=([层0的CS参数值]+6)mod12,
层2,即λ=2的层,的CS参数值=([层0的CS参数值]+3)mod12,以及
层3,即λ=3的层,的CS参数值=([层0的CS参数值]+9)mod12。
17.一种生成用于多层的参考信号的用户设备UE,所述UE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从演进的节点B eNodeB接收循环移位CS参数,所述CS参数包括3比特值;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3比特值生成用于N个层的所述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收发器向所述eNodeB发送所生成的参考信号,
其中,N为2或4,
其中,响应于确定所述CS参数是011和100中的一个,所述处理器对所述N个层中的每一层应用第一正交覆盖码OCC,其中,011表示4作为所述N个层中的第一层的CS参数值,100表示2作为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以及
其中,响应于确定所述CS参数是101和110中的一个,所述处理器对所述N个层中的每一层应用第二OCC,其中,101表示8作为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110表示10作为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UE,其中,基于如下定义的表格中所示的3比特值来确定所述N个层的CS参数值,
其中,所述第一层是λ=0的层。
19.一种用于向生成用于多层的参考信号的用户设备UE发送循环移位CS参数的演进的节点B eNodeB,所述eNodeB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011或100设置为所述CS参数或者将101或110设置为所述CS参数,CS参数011或CS参数100表示用于所述UE的N个层中的每一层的第一正交覆盖码OCC,并且CS参数101或CS参数110表示用于所述UE的所述N个层中的每一层的第二OCC;以及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向所述UE发送所述CS参数,
其中,CS参数011表示4作为所述N个层中的第一层的CS参数值,CS参数100表示2作为所述第一层的CS参数值,CS参数101表示8作为所述一层的CS参数值,并且CS参数110表示10作为所述一层的CS参数值,以及
其中,所述CS参数是3比特值,并且N为2或4。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所述eNodeB,其中,所述CS参数表示如以下定义的表格中所示的所述N个层的CS参数值,
其中,所述第一层是λ=0的层。
CN201510587326.3A 2010-05-03 2011-05-03 生成用于多层的参考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eNodeB Active CN1051196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41403 2010-05-03
KR1020100041403A KR101699493B1 (ko) 2010-05-03 2010-05-03 Mimo 환경에서 직교성을 제공하는 사이클릭 쉬프트 파라메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201180032930.XA CN102986143B (zh) 2010-05-03 2011-05-03 在mimo环境中发送和接收支持正交性的循环移位参数的装置及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2930.XA Division CN102986143B (zh) 2010-05-03 2011-05-03 在mimo环境中发送和接收支持正交性的循环移位参数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9639A CN105119639A (zh) 2015-12-02
CN105119639B true CN105119639B (zh) 2018-10-19

Family

ID=448581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7326.3A Active CN105119639B (zh) 2010-05-03 2011-05-03 生成用于多层的参考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eNodeB
CN201180032930.XA Active CN102986143B (zh) 2010-05-03 2011-05-03 在mimo环境中发送和接收支持正交性的循环移位参数的装置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2930.XA Active CN102986143B (zh) 2010-05-03 2011-05-03 在mimo环境中发送和接收支持正交性的循环移位参数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7) US8531939B2 (zh)
EP (2) EP2567469B1 (zh)
JP (2) JP5890395B2 (zh)
KR (1) KR101699493B1 (zh)
CN (2) CN105119639B (zh)
WO (1) WO201113908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2586B (zh) * 2009-08-14 2017-04-26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用于检测用于载波聚合的下行链路控制结构的方法
US8588833B2 (en) * 2010-04-30 2013-11-1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Assigning and coordinating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fo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KR101699493B1 (ko) * 2010-05-03 2017-01-26 주식회사 팬택 Mimo 환경에서 직교성을 제공하는 사이클릭 쉬프트 파라메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197388B2 (en) * 2010-05-25 2015-11-24 Kyocera Corporatio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KR102163548B1 (ko) 2010-10-01 2020-10-12 콤스코프 테크놀로지스, 엘엘씨 엠아이엠오 신호들을 위한 분산 안테나 시스템
WO2013002724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l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185576B2 (en) * 2011-06-30 2015-1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ling base sequenc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3858368B (zh) * 2011-08-16 2017-04-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上行基准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WO2013070144A1 (en) * 2011-11-07 2013-05-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US8953478B2 (en) * 2012-01-27 2015-02-10 Intel Corporation Evolved node B and method for coherent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per CSI-RS feedback
JP5786769B2 (ja) * 2012-03-14 2015-09-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名寄支援プログラム、名寄支援方法および名寄支援装置
JP5815442B2 (ja) * 2012-03-14 2015-11-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制御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322083B (zh) * 2012-03-23 2018-12-21 诺基亚通信公司 使用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的通信模式的通信机制
JP6208409B2 (ja) * 2012-04-06 2017-10-0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7135058B (zh) * 2012-09-06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间d2d通信中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9253768B2 (en) 2012-10-08 2016-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s for an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WO2014096909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Nokia Corporation Grouping of cs and comb values for dm-rs and srs on shared time-frequency resources
CN103944662B (zh) * 2013-01-18 2018-10-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CN105359426B (zh) * 2013-06-26 2019-02-0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大规模mimo方案的基于分组的参考信号发送
JP6513655B2 (ja) * 2013-07-17 2019-05-15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大規模mimo方式のためのグルーピングベース参照信号送信
WO2015020291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Lg Electronics Inc. Antenna combining for massive mimo scheme
KR101891636B1 (ko) 2014-01-13 2018-08-24 후아웨이 디바이스 (둥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비
US9356676B2 (en) * 2014-01-30 2016-05-31 Aruba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per-user multipath control for spatial multiplexing gain in MIMO systems
US9698889B2 (en) * 2014-09-24 2017-07-04 Intel Corporation Scheduling in a multiple user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6182287A1 (ko) * 2015-05-08 2016-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3271132A (zh) * 2015-08-12 2021-08-17 苹果公司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7925991B (zh) * 2015-08-19 2020-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设备
KR102168571B1 (ko) * 2015-12-03 2020-10-22 아이디에이씨 홀딩스, 인크. Dft-스프레드-ofdm에서의 사이클릭 프리픽스 및 제로 테일의 이용
CN108633033B (zh) * 2017-03-24 2023-05-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JP7060672B2 (ja) * 2017-08-04 2022-04-2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参照信号を送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10011692A (zh) * 2017-12-29 2019-07-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扩频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21046823A1 (zh) * 2019-09-12 2021-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082792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56515A1 (en) * 2007-10-30 2009-05-0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s, apparatuses,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1540631A (zh) * 2009-04-27 2009-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参考信号的多天线发送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38437B2 (en) * 2003-01-21 2010-06-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hysical layer structures and initial access schemes in an unsynchroniz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031784B2 (en) * 2006-03-17 2011-10-0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reamble detection with unknown channel
JP4932419B2 (ja) * 2006-06-19 2012-05-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KR100987266B1 (ko) * 2007-02-14 2010-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일 반송파 주파수 분할 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0956494B1 (ko) * 2007-06-14 2010-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KR101457685B1 (ko) * 2007-08-10 2014-1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룰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애크/내크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090168730A1 (en) * 2007-10-29 2009-07-02 Motorola, Inc. Pilot Signal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065646B2 (en) * 2008-02-04 2015-06-2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CK/NACK channelization for resource blocks containing both ACK/NACK and CQI
US8160018B2 (en) * 2008-03-14 2012-04-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of uplink channelization in LTE
US8699426B2 (en) 2008-03-26 2014-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246650B2 (en) * 2008-06-04 2016-01-2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open loop transmission diversity
JP5223009B2 (ja) * 2008-08-19 2013-06-26 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 受信成功可否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EP2329605A4 (en) * 2008-09-22 2013-04-17 Nortel Network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PUCCH ROOM CODE TRANSMISSION DIVERSITY
US8428018B2 (en) * 2008-09-26 2013-04-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ving multiple antennas
JP2012527154A (ja) * 2009-05-21 2012-11-0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多重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参照信号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US8437332B2 (en) * 2009-06-22 2013-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complexity unified control channel processing
KR20110000536A (ko) * 2009-06-26 2011-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mimo 전송에서 참조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HUE029583T2 (en) * 2009-09-16 2017-03-28 Lg Electronics Inc Procedure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reference signal
CN112202536A (zh) * 2009-10-01 2021-01-0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传输
DK2485419T3 (en) * 2009-10-01 2018-10-15 Sun Patent Trust TERMINAL STATION UNIT, BASE STATION UNIT, TRANSMISSION PROCEDURE AND CONTROL PROCEDURE
US9276783B2 (en) * 2009-10-05 2016-03-0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plink transmission mode switching in single user multiple-input communication
US8817588B2 (en) * 2009-10-28 2014-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data and referenc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10055367A (ko) * 2009-11-17 2011-05-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87097B1 (ko) * 2009-11-18 2017-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US8804647B2 (en) * 2010-01-07 2014-08-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89869B1 (ko) * 2010-01-08 2015-02-05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무선 통신의 복조 기준 신호 멀티플렉싱 이용 방법 및 장치
US9258160B2 (en) * 2010-01-11 2016-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1733489B1 (ko) * 2010-01-17 2017-05-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126246A2 (ko) * 2010-04-04 2011-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2537261B1 (en) * 2010-02-16 2013-1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IMO layer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 based on codes and cyclic shifts
PL2540019T3 (pl) * 2010-02-22 2019-05-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Zastosowanie kodów przeskakiwania sekwencji i pokrywania ortogonalnego do sygnałów odniesienia łącza wysyłania
CN102202409A (zh) * 2010-03-26 2011-09-2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符号的确定方法
KR20110112005A (ko) * 2010-04-05 2011-10-12 주식회사 팬택 직교성을 제공하는 사이클릭 쉬프트 파라메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82595B (zh) * 2010-04-30 2013-08-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配置dmrs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10122037A (ko) * 2010-05-03 2011-11-09 주식회사 팬택 사운딩 기준 신호의 비주기적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699493B1 (ko) * 2010-05-03 2017-01-26 주식회사 팬택 Mimo 환경에서 직교성을 제공하는 사이클릭 쉬프트 파라메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065585B2 (en) * 2010-05-13 2015-06-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24325B2 (en) * 2010-06-21 2015-09-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US8503338B2 (en) * 2010-06-28 2013-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mized signaling of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s
KR101227520B1 (ko) * 2010-07-09 2013-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참조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2026706A2 (ko) * 2010-08-24 2012-03-01 (주)팬택 Mimo 동작방식에 따른 참조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036409A2 (ko) * 2010-09-13 2012-03-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2050342A2 (ko) * 2010-10-12 2012-04-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의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US9001641B2 (en) * 2010-10-25 2015-04-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rocessing for LTE
JP2012222722A (ja) * 2011-04-13 2012-11-12 Sharp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US9106355B2 (en) * 2011-04-26 2015-08-1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US9487881B2 (en) 2011-07-18 2016-11-08 Asm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 Apparatus for electroplating a tooling for use in semiconductor device encapsulation
WO2013020565A1 (en) * 2011-08-05 2013-0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on technique
US20130343477A9 (en) * 2011-11-04 2013-12-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USCH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High Doppler Frequency
US20130114514A1 (en) * 2011-11-04 2013-05-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MRS Arrangement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US8811144B2 (en) * 2011-11-04 2014-08-19 Intel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UE)-specific assignment of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MRS) sequences to support uplink (UL)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JP6309900B2 (ja) * 2012-01-26 2018-04-11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Lte共存のための動的パラメータ調整
US8953478B2 (en) * 2012-01-27 2015-02-10 Intel Corporation Evolved node B and method for coherent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per CSI-RS feedback
KR101525048B1 (ko) * 2012-06-11 2015-06-0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단말의 상향링크 사운딩 참조신호 전송방법 및 그 단말
US9414399B2 (en) * 2013-02-07 2016-08-0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Radio access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56515A1 (en) * 2007-10-30 2009-05-0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s, apparatuses,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1540631A (zh) * 2009-04-27 2009-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参考信号的多天线发送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CC and CS for UL DMRS in SU/MU-MIMO;Panasonic;《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0 R1-101267》;20100226;全文 *
UL DMRS design for LTE-A;CAT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0 R1-100892》;2010022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41601A1 (en) 2018-08-23
CN102986143A (zh) 2013-03-20
CN105119639A (zh) 2015-12-02
US20110267972A1 (en) 2011-11-03
US9264273B2 (en) 2016-02-16
WO2011139081A3 (en) 2012-03-01
EP2567469A4 (en) 2015-01-28
US20170111199A1 (en) 2017-04-20
EP2567469A2 (en) 2013-03-13
US8531939B2 (en) 2013-09-10
US10735234B2 (en) 2020-08-04
US10305712B2 (en) 2019-05-28
JP2016129389A (ja) 2016-07-14
EP2567469B1 (en) 2018-06-20
US20190253294A1 (en) 2019-08-15
JP5890395B2 (ja) 2016-03-22
US20160173308A1 (en) 2016-06-16
US9531574B2 (en) 2016-12-27
JP6367850B2 (ja) 2018-08-01
US8964520B2 (en) 2015-02-24
US9935804B2 (en) 2018-04-03
EP3379738A1 (en) 2018-09-26
WO2011139081A2 (en) 2011-11-10
JP2013530599A (ja) 2013-07-25
EP3379738B1 (en) 2020-08-19
CN102986143B (zh) 2015-10-21
US20130322229A1 (en) 2013-12-05
US20150146512A1 (en) 2015-05-28
KR101699493B1 (ko) 2017-01-26
KR20110121899A (ko) 201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9639B (zh) 生成用于多层的参考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eNodeB
CN105075144B (zh) 发送装置及控制信号映射方法
CN103929292B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CN103687042B (zh) 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3825638B (zh) 用于分配针对多个上行链路码字的phich的方法
CN102970124B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设备和方法
CN109274472A (zh)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555360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97524A (zh) 用于发送窄带物联网用户设备上行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63122A (zh) 在tdd特殊子帧上接收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方法和nb-iot设备
CN104798330B (zh) 传输接收点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此传输接收点、终端的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及此终端
CN102461052A (zh) 在资源的不连续簇上传输参考信号
CN103703846B (zh) 在下行链路信道的物理资源中供应资源元素分配
WO2008147059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8809607B (zh) 解调导频配置方法和装置
KR101784130B1 (ko) Mimo 환경에서 직교성을 제공하는 사이클릭 쉬프트 파라메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825640B (zh) Mimo系统中的解调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796377B (zh) 发射机和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after: Pantech Asset Management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before: PANTECH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24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after: PAN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before: Pantech Asset Management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29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Applicant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before: PANTECH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