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5965A - 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5965A
CN105105965A CN201510397945.6A CN201510397945A CN105105965A CN 105105965 A CN105105965 A CN 105105965A CN 201510397945 A CN201510397945 A CN 201510397945A CN 105105965 A CN105105965 A CN 105105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r
patient
seat belt
paralytic
trai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79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玉山
孙之轩
张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979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059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05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59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底座、下底座、设置在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可以转动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支撑杆上的旋转臂;所述旋转臂设置有能够支撑病人围绕支撑杆旋转运动的安全支架;所述安全支架包括位于水平面内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垂直设置有连接部,位于连接部同一侧的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距离与病人的体宽相适应;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在竖直平面内的高度与病人的腋下高度相适应。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后可以不需要其他人的搀扶帮助即可独立进行行走锻炼的效果,解决了瘫痪病人不能独立进行康复行走训练的问题,减轻了对他人的依赖,能够有效提高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有利于病人身体的康复。

Description

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主要涉及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风的发病率在国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也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因此由于中风而导致半身不遂的病人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医学证明:长期的康复训练对病人的神经系统会有很大的改善,起到一定的康复效果,同时一定的运动能够防止瘫痪病人并发症的出现,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均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中风病人由于瘫痪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需要别人的搀扶帮助才能完成康复训练,这需要花费家人或照料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直接导致绝大多数病人选择卧床不起和久坐的生活方式。因此由于病人的缺乏必须的运动常常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或彻底瘫痪,给家庭和社会带了巨大的负担;同时由于病人长期不运动,会导致病人精神压抑,对生活逐渐失去信心且容易导致并发症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灵活、人性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能够使瘫痪病人在不需要他人搀扶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康复训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底座、下底座、设置在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可以转动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支撑杆上的旋转臂;所述旋转臂设置有能够支撑病人围绕支撑杆旋转运动的安全支架;
所述安全支架包括位于水平面内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垂直设置有连接部,位于连接部同一侧的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距离与病人的体宽相适应;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在竖直平面内的高度与病人的腋下高度相适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辅助病人抬腿的抬腿机构和用于驱动抬腿机构的动力机构。所述抬腿机构为用于套装脚部的脚蹬子;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滑轮组和包绕在滑轮组上的牵引绳,所述滑轮组包括动滑轮I、设置在右支架或左支架上的定滑轮I、固定在支撑杆上的定滑轮II和定滑轮III,所述定滑轮III竖直位于定滑轮II的下方;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设置在右支架或左支架上且与定滑轮I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依次包绕通过动滑轮I、定滑轮I、定滑轮II、定滑轮III,所述脚蹬子垂竖直固定在动滑轮I上。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全带;所述安全带包括两根呈“X”形交叉固定的安全带I、两根均水平固定在安全带I上的安全带II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的安全带III,所述安全带I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安全带II分别位于两根安全带I的交叉部的上下两侧;所述安全带I的下端部均设置有用于锁紧的插扣公头I,所述两根安全带III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插扣公头I的插扣母头I,所述位于交叉部上侧的安全带II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插扣母头II,所述位于交叉部下侧的安全带II的两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插扣母头II的插扣公头II;所述安全带I、安全带II以及安全带III的长度均可调节。
所述支撑杆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旋转臂通过滑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旋转臂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驱动旋转臂沿滑动机构上升或下降的驱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为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的导轨部竖直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块固定在旋转臂上;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支撑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转臂连接;所述滑动机构为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滑动套装在支撑杆上并与旋转臂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支撑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转臂连接。
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可以调节支撑杆高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上支撑杆下端的螺纹杆、旋合在螺纹杆上的锁紧螺母、固定在下支撑杆上端的连接螺母,所述螺纹杆旋合于连接螺母且插装于下支撑杆中,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
所述左支架设置有用于病人健康的手把持用力的把手,相应的所述右支架设置有用于悬挂病人瘫痪手臂的吊带,或者右支架设置有用于病人健康的手把持用力的把手,相应的左支架设置有用于悬挂病人瘫痪手臂的吊带;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前端部均竖直设置有挡板。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后,左支架和右支架夹持住病人的腋窝将病人的身体安全支撑住,然后在旋转臂的牵引作用下围绕支撑杆旋转运动,从而实现了不需要其他人的搀扶帮助即可独立进行行走锻炼的效果,此种结构简单、安全、使用方便,解决了瘫痪病人不能独立进行康复行走训练的问题,减轻了对他人的依赖,能够有效提高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改善病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有利于病人身体的康复。
2、采用抬腿机构和动力机构能够有效帮助病人在进行行走时自行挪动患侧的腿脚,防止行走时拖拉患侧的腿脚,从而避免对患侧腿脚再次造成损伤。通过滑轮组的结构能够减轻病人的体力消耗,同时该机构考虑到病人的运动自理能力只需要病人使用健康的手去拉动牵引绳就能顺利的将患侧的腿脚挪动,安全、省力、人性。
3、采用安全带这种结构能够将病人身体牢牢固定在安全支架上,有效防止了病人倾倒,更加安全;同时当病人运动时身体感到劳累需要休息的时候,安全带可以充当座椅,病人可以在运动过程中随时坐在安全带上也可以双脚离地悬挂在安全支架上放松休息,更加人性。
4、设置滑动机构和驱动机构,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要求,同时考虑到病人的运动自理能力,需要调节旋转臂的高度时,病人不需要做过多的操作,只需要简单的控制驱动机构工作即可,,更加省力、智能、人性。
5、采用调节机构,能够满足不同的适用高度同时,还能够通过调整支撑杆的高度增强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整体稳固强度。
6、采用把手,能够增加病人运动过程中的用力支撑点,减少运动过程的体力消耗;采用吊带,用于悬挂保护病人患侧的手臂,更加人性;采用挡板,能够防止病人身体前倾,保护病人不会脱离安全支架,安全系数更高。
7、实际占用面积小;同时围绕支撑杆做圆周运动,在占用面积较小的情况下能够达到较大的活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第一种实施例中安全支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第一种实施例中安全支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第二种实施例中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第二种实施例中安全支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第二种实施例中安全支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第三种实施例中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第三种实施例中安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底座,2、下底座,3、上轴承底座,4、下轴承底座,5、支撑杆,6、上支撑杆,7、下支撑杆,8、旋转臂,9、安全支架,10、左支架,11、右支架,12、连接部,13、脚蹬子,14、牵引绳,15、动滑轮I,16、定滑轮I,17、定滑轮II,18、定滑轮III,19、安全带,20、安全带I,21、安全带II,22、交叉部,23、插扣公头I,24、插扣母头II,25、插扣公头II、26、插扣母头I,27、滑动机构,28、驱动动机构,29、调节机构,30、螺纹杆,31、锁紧螺母,32、连接螺母,33、把手,34、吊带,35、挡板,36、活塞杆,37、电机,38、区域I,39、区域II,40、插装件,41、锁紧装置,42、拉环,43、安装板,44、安全带I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底座1、下底座2、支撑杆5,该上底座1上固定有上轴承座3,该下底座2上固定有下轴承座4,所述支撑杆5通过轴承固定在上轴承座3和下轴承座4之间,通过这种结构保证了支撑杆5能够在上底座1和下底座2之间自由转动。
作为优选的,如图1所示,支撑杆5包括上支撑杆6和下支撑杆7,该上支撑杆6与下支撑杆7之间设置有能够调节支撑杆5高度的调节机构29,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杆5上可以不需要设置调节支撑杆5高度的调节机构29,制造过程中只需要将支撑杆5设置成实际需要的高度即可,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就可以不用调节支撑杆5的高度,直接使用即可。如图1所示,该调节机构29包括竖直焊接在上支撑杆6下端的螺纹杆30、旋合在该螺纹杆30上的锁紧螺母31以及焊接在下支撑杆7上端的连接螺母32,所述螺纹杆30旋合于连接螺母32且插装在下支撑杆7中,并通过锁紧螺母31锁紧。当需要调节支撑杆5的高度时,先将锁紧螺母31旋松,然后转动上支撑杆6或者下支撑杆7使支撑杆5达到自己需要的高度后,锁紧锁紧螺母31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调节机构29还可以有多种结构,如上支撑杆6和下支撑杆7之间设置有液压千斤顶,或通过丝杠丝母结构连接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现有技术灵活改变。通过设置该调节机构29能够满足不同使用高度的需求,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还能够通过调整支撑杆5的高度加强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整体稳固性。
如图1所示,所述下支撑杆7上通过滑动机构27设置有旋转臂8,需要说明的是滑动机构27的作用是方便调节旋转臂8的竖直高度,从而用来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要求,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不用设置滑动机构27,只需要根据病人实际的使用高度固定好旋转臂8的竖直高度即可,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我们设置了滑动机构27,所述的滑动机构27理所当然也可以设置在上支撑杆6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作出灵活改变。作为一种选择,该滑动机构27为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的导轨部竖直固定在下支撑杆7上,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块固定在旋转臂8上。作为另一种选择,该滑动机构27为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滑动套装在下支撑杆7上并与旋转臂8固定连接。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如图1所示,旋转臂8与下支撑杆7之间设置有驱动旋转臂8沿滑动机构27上升或下降的驱动机构28,该驱动机构28为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的电机37固定在下支撑杆7上,该电动推杆的活塞杆36与旋转臂8连接。该电动推杆带有无线控制模块,可以实现无线控制,方便残疾病人的使用控制,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
如图1所示,所述旋转臂8设置有能够支撑病人围绕支撑杆5旋转运动的安全支架9。如图2或图3所示,该安全支架9包括水平布置的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之间垂直设置有连接部12,如图1或2或3所示,所述连接部12为旋转臂8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均垂直设置在旋转臂8上。如图2所示,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既可以设置在旋转臂8的同一侧(同在上侧或同在下侧),如图3所示,也可以对称设置在旋转臂8的两侧。所述同一侧的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距离与病人的体宽相适应,采用这样机构以后,病人可以进入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空间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左支架10设置有把手33,该把手33用于支撑瘫痪病人健康的手臂用力,给病人增加用力的支撑点,减轻疲劳程度;如图1所示,所述右支架11上悬挂有吊带34,该吊带34用于悬挂病人瘫痪的手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把手33和吊带34是一一对应,配合使用的,也就是说如果右支架11上设置了把手,则相应的左支架10上应该设置吊带;如图1或2或3所示,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的前端部均竖直固定有挡板35,该挡板35能够有效防止病人从左支架10或右支架11上滑脱,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过程:首先根据使用者使用环境安装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将下底座2放置在地面上,然后旋转调节上支撑6使上底座1顶在屋顶上,旋合锁紧螺母30锁紧,也可以不用调整支撑杆5的高度,直接将支撑杆5的高度设置成地面到屋顶的高度即可,这样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即被安装固定完毕。然后无线遥控电动推杆调整旋转臂8的竖直高度,然后瘫痪病人身体进入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空间内,抬起胳膊使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分别位于左、右腋窝之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瘫痪病人正面进入或背面进入均可,优先选择背面进入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空间。然后无线遥控调整旋转臂8的竖直高度,使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刚好支撑住病人的身体为止。然后可以将病人瘫痪的手臂悬挂在吊带34内,在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的支撑下,病人围绕支撑杆5做旋转运动。如果病人比较累了可以用健康的手去把持住把手32,运动过程中增加一个受力支撑点,能够缓解病人的疲劳。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帮助瘫痪病人进行独立的康复运动训练,解决了瘫痪病人只能在别人搀扶帮助下才能进行运动的问题。
实施例二
图4是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底座1、下底座2、支撑杆5,该上底座1上固定有上轴承座3,该下底座2上固定有下轴承座4,所述支撑杆5通过轴承固定在上轴承座3和下轴承座4之间,通过这种结构保证了支撑杆5能够在上底座1和下底座2之间自由转动;
作为优选的,如图4所示,支撑杆5包括上支撑杆6和下支撑杆7,该上支撑杆6与下支撑杆7之间设置有能够调节支撑杆5高度的调节机构29,如图4所示,该调节机构29包括竖直焊接在上支撑杆6下端的螺纹杆30、旋合在该螺纹杆30上的锁紧螺母31以及焊接在下支撑杆7上端的连接螺母32,所述螺纹杆30旋合于连接螺母32且插装在下支撑杆7中,并通过锁紧螺母31锁紧。当需要调节支撑杆5的高度时,先将锁紧螺母31旋松,然后转动上支撑杆6或者下支撑杆7使支撑杆5达到自己需要的高度后,锁紧锁紧螺母31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调节机构29还可以有多种结构,如上支撑杆6和下支撑杆7之间设置有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固定端固定在下支撑杆7上,液压动力推杆与上支撑杆6连接,需要调节支撑杆5的高度时只要按压液压千斤顶即可或通过丝杠丝母结构连接,需要调节支撑杆高度时,只需旋转上支撑杆6或下支撑杆7即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现有技术灵活改变。通过设置该调节机构29能够满足不同使用高度的需求,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还能通过调整支撑杆5的竖直高度来增强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稳固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如图4所示,所述下支撑杆7上通过滑动机构27设置有旋转臂8,需要说明的是滑动机构27的作用是方便调节旋转臂8的竖直高度的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要求,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不用设置滑动机构27,只需要根据病人实际的使用高度固定好旋转臂8在支撑杆5上的竖直高度即可。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我们设置了滑动机构27,所述的滑动机构27理所当然也可以设置在上支撑杆6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作出灵活改变。作为一种选择,该滑动机构27为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的导轨部竖直固定在下支撑杆7上,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块固定在旋转臂8上。作为另一种选择,该滑动机构27为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滑动套装在下支撑杆7上并与旋转臂8固定连接。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如图4所示,旋转臂8与下支撑杆7之间设置有驱动旋转臂8沿滑动机构27上升或下降的驱动机构28,该驱动机构28为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的电机37固定在下支撑杆7上,该电动推杆的活塞杆36与旋转臂8连接。该电动推杆带有无线控制模块,可以实现无线控制,方便残疾病人的使用控制,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通过这种结构省去了人工调节旋转臂8的垂直高度的过程,即使瘫痪病人的自理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也能轻松自如的完成操作。
如图4所示,所述旋转臂8设置有能够支撑病人围绕支撑杆旋转运动的安全支架9。如图4或图6或图7所示,该安全支架包括位于水平面内的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之间垂直设置有连接部12,如图4或图6或图7所示,安全支架9通过插装件40插装位于旋转臂8的自由端,并通过锁紧装置41水平固定在旋转臂8上。如图4或图6或图7所示,插装件40与连接部12处于同一直线内。安全支架9通过插装件40插装固定在旋转臂8上后需要保证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始终位于水平面内。采用此锁紧装置能够固定安全支架9始终保持水平防止绕旋转臂8转动。优选的,锁紧装置41为螺栓,该螺栓穿过设置在旋转臂8和插装件41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采用这种结构还能够方便拆卸,当病人需要改变运动方向的时候,就需要将螺母松开,拔出螺栓,将安全支架9翻转180度,再将螺栓和螺母安装上即可。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均垂直设置在连接部12上,如图6所示,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既可以设置在连接部12的同一侧(同在上侧或同在下侧),如图7所示,也可以对称设置在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同一侧的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距离与病人的体宽相适应,采用这样机构以后,病人可以进入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空间内。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安全带19。如图4所示,该安全带19包括两根呈“X”形交叉固定的安全带I20、安全带II21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上的安全带III44,所述两根安全带I20交叉形成交叉部22。如图4所示,两根安全带I20固定在所述连接部12上,所述安全带I20上均水平固定有两根安全带II21,该两根安全带II21分别位于交叉部22的上下两侧。如图5所示,安全带I20与安全带II21形成有左、右对称的区域I38和区域II39。如图5所示,安全带I20的下端部均设置有用于锁紧的插扣公头I23,所述两根安全带III44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插扣公头I23的插扣母头I26;所述位于交叉部22上侧的安全带II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插扣母头II24,所述位于交叉部22下侧的安全带I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插扣母头II24的插扣公头II25。所述安全带I20、安全带II21以及安全带III44的长度均可以灵活调节。使用时,瘫痪病人的两腿分别位于区域I和区域II,此时安全带的交叉部22位于使用者的裆部,插扣公头II25分别与插扣母头II24卡合将病人身体包围住,然后将两个插扣公头I23分别与插扣母头I26卡合连接。设置此安全带不仅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有效防止瘫痪病人瘫倒,同时还可以充当座位,当使用者感到疲惫的时候随时可以坐在安全带19上,也可以双脚离地,起到很好的休息缓解疲劳的作用。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4所示,所述左支架10设置有把手33,该把手33用于支撑瘫痪病人健康的手臂用力,给病人增加用力的支撑点,缓解疲劳;如图4所示,所述右支架11上悬挂有吊带34,该吊带34用于悬挂病人瘫痪的手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把手33和吊带34是一一对应,配合使用的,也就是说如果右支架11上设置了把手,相应的左支架10上应该设置吊带;如图4所示,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的前端部均竖直固定有挡板35,该挡板35能够有效防止病人从左支架10或右支架11上滑脱出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选,所述吊带34和把手33均位于安全带III44的前面。
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过程:首先根据使用者使用环境安装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将下底座2放置在地面上,然后旋转调节上支撑6使上底座1顶在屋顶上,旋合锁紧螺母31锁紧,也可以不用调整支撑杆5的高度,直接将支撑杆5的高度设置成地面到屋顶的高度即可,这样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即被安装固定完毕。然后将瘫痪病人的两腿分别位于区域I和区域II,此时安全带的交叉部22位于使用者的裆部,瘫痪病人的两腿分别位于区域I38和区域II39,此时安全带的交叉部22位于使用者的裆部,插扣公头II25分别与插扣母头II24卡合将病人身体包围住,然后将两个插扣公头I23分别与插扣母头I26卡合连接,这样病人即被固定在安全带19上了。然后无线遥控电动推杆调整旋转臂8的竖直高度,瘫痪病人身体进入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空间内,抬起胳膊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分别位于左、右腋窝之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瘫痪病人正面进入或背面进入均可,优先选择背面进入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空间。然后无线遥控调整旋转臂8的竖直高度,使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刚好支撑住病人的身体为止。然后可以将病人瘫痪的手臂悬挂在吊带33内,在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的支撑下,病人围绕支撑杆5做旋转运动。如果病人比较累了可以用健康的手去把持住把手32,运动过程中增加一个受力支撑点,能够缓解病人的疲劳。如果病人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停止运动来休息,病人可以直接坐在安全带19上休息缓解疲劳,还可以双脚离地,将身体悬挂在旋转臂8上休息。综上所述,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帮助瘫痪病人进行独立的康复运动训练,还能缓解或减轻病人在运动过程中的疲劳,病人能够随时随地坐下休息,使病人的运动的过程更加轻松,有效加长病人的运动时间,效果更加明显,更加人性化;同时安全带能够将病病人固定在安全支架上,从而有效放置病人瘫倒,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安全系数更高。
实施例三
图8是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底座1、下底座2、支撑杆5,该上底座1上固定有上轴承座3,该下底座2上固定有下轴承座4,所述支撑杆5通过轴承固定在上轴承座3和下轴承座4之间,通过这种结构保证了支撑杆5能够在上底座1和下底座2之间自由转动;
作为优选的,如图8所示,支撑杆5包括上支撑杆6和下支撑杆7,该上支撑杆6与下支撑杆7之间设置有能够调节支撑杆5高度的调节机构29,如图8所示,该调节机构29包括竖直焊接在上支撑杆6下端的螺纹杆30、旋合在该螺纹杆30上的锁紧螺母31以及焊接在下支撑杆7上端的连接螺母32,所述螺纹杆30旋合于连接螺母32且插装在下支撑杆7中,并通过锁紧螺母31锁紧。当需要调节支撑杆5的高度时,先将锁紧螺母31旋松,然后转动上支撑杆6或者下支撑杆7使支撑杆5达到自己需要的高度后,锁紧锁紧螺母31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调节机构29还可以有多种结构,如上支撑杆6和下支撑杆7之间设置有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固定端固定在下支撑杆7上,液压动力推杆与上支撑杆6连接,需要调节支撑杆5的高度时只要按压液压千斤顶即可或通过丝杠丝母结构连接,需要调节支撑杆高度时,只需旋转上支撑杆6或下支撑杆7即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现有技术灵活改变。通过设置该调节机构29能够满足不同使用高度的需求,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还能通过调整支撑杆5的竖直高度来增强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稳固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如图8所示,所述下支撑杆7上通过滑动机构27设置有旋转臂8,需要说明的是滑动机构27的作用是方便调节旋转臂8的竖直高度的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要求,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不用设置滑动机构27,只需要根据病人实际的使用高度固定好旋转臂8在支撑杆5上的竖直高度即可。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我们设置了滑动机构27,所述的滑动机构27理所当然也可以设置在上支撑杆6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作出灵活改变。作为一种选择,该滑动机构27为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的导轨部竖直固定在下支撑杆7上,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块固定在旋转臂8上。作为另一种选择,该滑动机构27为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滑动套装在下支撑杆7上并与旋转臂8固定连接。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如图8所示,旋转臂8与下支撑杆7之间设置有驱动旋转臂8沿滑动机构27上升或下降的驱动机构28,该驱动机构28为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的电机37固定在下支撑杆7上,该电动推杆的活塞杆36与旋转臂8连接。该电动推杆带有无线控制模块,可以实现无线控制,方便残疾病人的使用控制,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通过这种结构省去了人工调节旋转臂8的垂直高度的过程,即使瘫痪病人的自理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也能轻松自如的完成操作。
如图8所示,所述旋转臂8设置有能够支撑病人围绕支撑杆旋转运动的安全支架9。如图10所示,该安全支架包括位于水平面内的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之间垂直设置有连接部12,如图8或图10所示,安全支架9通过插装件40插装位于旋转臂8的自由端,并通过锁紧装置41水平固定在旋转臂8上。如图8所示,插装件40与连接部12处于同一直线内。安全支架9通过插装件40插装固定在旋转臂8上后需要保证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始终位于水平面内。采用此锁紧装置能够固定安全支架9始终保持水平防止绕旋转臂8转动。优选的,锁紧装置41为螺栓,该螺栓穿过设置在旋转臂8和插装件41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采用这种结构还能够方便拆卸,当病人需要改变运动方向的时候,就需要将螺母松开,拔出螺栓,将安全支架9翻转180度,再将螺栓和螺母安装上即可。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均垂直设置在连接部12上。作为优选,如图10所示,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既可以设置在连接部12的同一侧(同在上侧或同在下侧),当然也可以对称设置在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同一侧的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距离与病人的体宽相适应,采用这样机构以后,病人可以进入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空间内。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安全带19。如图8所示,该安全带19包括两根呈“X”形交叉固定的安全带I20、安全带II21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上的安全带III44,所述两根安全带I20交叉形成交叉部22。如图8所示,两根安全带I20固定在所述连接部12上,所述安全带I20上均水平固定有两根安全带II21,该两根安全带II21分别位于交叉部22的上下两侧。如图9所示,安全带I20与安全带II21形成有左、右对称的区域I38和区域II39。如图9所示,安全带I20的下端部均设置有用于锁紧的插扣公头I23,所述两根安全带III44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插扣公头I23的插扣母头I26;所述位于交叉部22上侧的安全带II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插扣母头II24,所述位于交叉部22下侧的安全带I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插扣母头II24的插扣公头II25。所述安全带I20、安全带II21以及安全带III44的长度均可以灵活调节。使用时,瘫痪病人的两腿分别位于区域I38和区域II39,此时安全带的交叉部22位于使用者的裆部,插扣公头II25分别与插扣母头II24卡合将病人身体包围住,然后将两个插扣公头I23分别与插扣母头I26卡合连接。设置此安全带19不仅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防止瘫痪病人瘫倒,同时还可以充当座位,当使用者感到疲惫的时候可以坐在安全带19上,也可以双脚离地,起到很好的休息缓解疲劳的作用。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8所示,所述左支架10设置有把手33,该把手33用于支撑瘫痪病人健康的手臂用力,给病人增加用力的支撑点,便于病人用力;如图8所示,所述右支架11上悬挂有吊带34,该吊带34用于悬挂病人瘫痪的手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把手33和吊带34是一一对应,配合使用的,也就是说如果右支架11上设置了把手,相应的左支架10上应该设置吊带;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选,所述吊带34和把手33均位于安全带III44的前面。如图8所示,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的前端部均竖直固定有挡板34,该挡板34能够有效防止病人从左支架10或右支架11上滑脱,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本发明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辅助病人抬腿的抬腿机构和用于驱动抬腿机构的动力机构。如图8所示,所述抬腿机构为用于套装脚部的脚蹬子13,设置此脚蹬子13能够帮助病人抬起患侧的腿脚,防止行走过程中拖拉患侧的腿脚,有效避免行走过程中对患侧腿脚的再次伤害。如图8所示,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滑轮组和包绕在滑轮组上的牵引绳14,所述滑轮组包括动滑轮I15、定滑轮I16、固定在上支撑杆上的定滑轮II17和定滑轮III18,所述定滑轮III18竖直位于定滑轮II17的下方,所述位于右支架11的挡板上套装有安装板43,所述定滑轮I16固定在该安装板43上。所述牵引绳14的一端固定在安主板43上,另一端依次包绕通过动滑轮I15、定滑轮I16、定滑轮II17、定滑轮III18,并在另一端设置有拉环42,所述脚蹬子13垂竖直固定在动滑轮I15上。采用安装板43便于瘫痪病人根据患侧位于身体的左侧还是右侧自由调换位置脚蹬子13的位置,同时也便于病人180度旋转安全支架9来改变运动方向的时候自由变换脚蹬子13的位置。
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过程:首先根据使用者使用环境安装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将下底座2放置在地面上,然后旋转调节上支撑6或下支撑杆7使上底座1顶在屋顶上,旋合锁紧螺母30锁紧,也可以不用调整支撑杆5的高度,直接将支撑杆5的高度设置成地面到屋顶的高度即可,这样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即被安装固定完毕。然后根据病人的患侧位于身体的左侧还是右侧固定好脚蹬子13、把手33和吊带34的位置。然后瘫痪病人身体进入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空间内,将瘫痪病人的两腿分别通过区域I38和区域II39,此时安全带的交叉部22位于使用者的裆部,然后将插扣公头II25分别与插扣母头II24卡合此时病人的身体已经被安全带II包围住,然后将插扣公头I23分别卡合在插扣母头26上。然后将病人瘫痪患侧的脚放入脚蹬子13内,,无线遥控电动推杆调整旋转臂8的竖直上升,抬起胳膊使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分别位于左、右腋窝之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瘫痪病人正面进入或背面进入均可,优先选择背面进入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空间。然后无线遥控调整旋转臂8的竖直高度,使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刚好支撑住病人的身体为止。然后可以将病人瘫痪的手臂悬挂在吊带33内,在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的支撑下,病人围绕支撑杆5做旋转运动。当病人利用健康的脚向前走了一步后,由于瘫痪的腿脚已经失去自理的能力没法往前行走,这时病人可以用健康的手去拉动手环42从而拉起了脚蹬子13,脚蹬子13抬起瘫痪的腿脚,由于病人重力前倾,使瘫痪的腿脚往前走了一步完成一次行走工作,有效防止了推拉瘫痪腿脚的问题,避免由于拖拉对瘫痪腿脚造成二次损伤。如果病人运动过程中比较累了可以用健康的手把持住把手33,运动过程中增加一个受力支撑点,能够缓解病人的疲劳。采用上述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帮助瘫痪病人进行独立的康复运动训练,并且安全系数更高,还能缓解或减轻病人在运动过程中的疲劳,使病人的运动的过程更加轻松,可以加长病人有效的运动时间,更加人性化。如果病人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停止休息,病人可以直接坐在安全带19上休息缓解疲劳,还可以双脚离地,将身体悬挂在旋转臂8上休息。综上所述,本发明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帮助瘫痪病人进行独立的康复运动训练;还能缓解或减轻病人在运动过程中的疲劳,可以随时随地坐下休息,使病人的运动的过程更加轻松,有效加长病人有效的运动时间,效果更加明显,更加人性化;还能有效对病人瘫痪侧手、脚的进行保护,避免在运动过程中造成二次损伤。
需要说明是实施例三是本发明的最优选的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属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皆应落入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底座(1)、下底座(2)、设置在上底座(1)和下底座(2)之间可以转动的支撑杆(5)以及设置在支撑杆(5)上的旋转臂(8);所述旋转臂(8)设置有能够支撑病人围绕支撑杆(5)旋转运动的安全支架(9);
所述安全支架(9)包括位于水平面内的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所述左支架(10)与右支架(11)之间垂直设置有连接部(12),位于连接部(12)同一侧的左支架(10)与右支架(11)之间的距离与病人的体宽相适应;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在竖直平面内的高度与病人的腋下高度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病人抬腿的抬腿机构和用于驱动抬腿机构的动力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腿机构为用于套装脚部的脚蹬子(13);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滑轮组和包绕在滑轮组上的牵引绳(14),所述滑轮组包括动滑轮I(15)、设置在右支架或左支架上的定滑轮I(16)、固定在支撑杆(5)上的定滑轮II(17)和定滑轮III(18),所述定滑轮III(18)竖直位于定滑轮II(17)的下方;所述牵引绳(14)的一端设置在右支架或左支架上且与定滑轮I(16)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牵引绳(14)的另一端依次包绕通过动滑轮I(15)、定滑轮I(16)、定滑轮II(17)、定滑轮III(18),所述脚蹬子(13)垂竖直固定在动滑轮I(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带(19);所述安全带(19)包括两根呈“X”形交叉固定的安全带I(20)、两根均水平固定在安全带I(20)上的安全带II(21)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上的安全带III(44),所述安全带I(20)固定在所述连接部(12)上,所述安全带II(21)分别位于两根安全带I(20)的交叉部(22)的上下两侧;所述安全带I(20)的下端部均设置有用于锁紧的插扣公头I(23),所述两根安全带III(44)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插扣公头I(23)的插扣母头I(26),所述位于交叉部(22)上侧的安全带II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插扣母头II(24),所述位于交叉部(22)下侧的安全带II的两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插扣母头II(24)的插扣公头II(25);所述安全带I(20)、安全带II(21)以及安全带III(44)的长度均可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设置有滑动机构(27),所述旋转臂(8)通过滑动机构(27)设置在支撑杆(5)上;所述旋转臂(8)与支撑杆(5)之间设置有驱动旋转臂(8)沿滑动机构(27)上升或下降的驱动机构(2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27)为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的导轨部竖直固定在支撑杆(5)上,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块固定在旋转臂(8)上;所述驱动机构(28)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支撑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转臂(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为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滑动套装在支撑杆(5)上并与旋转臂(8)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8)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支撑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转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2、3、5、6或7所述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包括上支撑杆(6)和下支撑杆(7),所述上支撑杆(6)与下支撑杆(7)之间设置有可以调节支撑杆(5)高度的调节机构(2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9)包括竖直固定在上支撑杆(6)下端的螺纹杆(30)、旋合在螺纹杆(30)上的锁紧螺母(31)、固定在下支撑杆(7)上端的连接螺母(32),所述螺纹杆(30)旋合于连接螺母(32)且插装于下支撑杆(7)中,并通过锁紧螺母(31)锁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10)设置有用于病人健康的手把持用力的把手(33),相应的所述右支架(11)设置有用于悬挂病人瘫痪手臂的吊带(34),或者右支架(11)设置有用于病人健康的手把持用力的把手(33),相应的左支架(10)设置有用于悬挂病人瘫痪手臂的吊带(34);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的前端部均竖直设置有挡板(35)。
CN201510397945.6A 2015-03-06 2015-07-03 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Pending CN1051059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7945.6A CN105105965A (zh) 2015-03-06 2015-07-03 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9896 2015-03-06
CN201510397945.6A CN105105965A (zh) 2015-03-06 2015-07-03 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5965A true CN105105965A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54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7945.6A Pending CN105105965A (zh) 2015-03-06 2015-07-03 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059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2254A (zh) * 2017-09-18 2017-12-05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黑龙江省边防总队哈尔滨警犬训练基地 警犬专业训练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2718Y (zh) * 2008-01-20 2009-01-21 罗志和 偏瘫病人自行康复车
CN201320385Y (zh) * 2008-11-15 2009-10-07 魏丰凯 独轮车练习桩
WO2014001853A1 (en) * 2012-06-26 2014-01-03 Uab "Vildoma" Rehabilitative walker
CN204106961U (zh) * 2014-10-06 2015-01-21 郭艳丽 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WO2015012728A1 (ru) * 2013-07-23 2015-01-29 Rakhmatullin Ildar Farvazovich Тренажер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ходьбе
CN204158970U (zh) * 2014-11-03 2015-02-18 季晓红 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环型走廊
CN204798291U (zh) * 2015-03-06 2015-11-25 孙玉山 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2718Y (zh) * 2008-01-20 2009-01-21 罗志和 偏瘫病人自行康复车
CN201320385Y (zh) * 2008-11-15 2009-10-07 魏丰凯 独轮车练习桩
WO2014001853A1 (en) * 2012-06-26 2014-01-03 Uab "Vildoma" Rehabilitative walker
WO2015012728A1 (ru) * 2013-07-23 2015-01-29 Rakhmatullin Ildar Farvazovich Тренажер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ходьбе
CN204106961U (zh) * 2014-10-06 2015-01-21 郭艳丽 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4158970U (zh) * 2014-11-03 2015-02-18 季晓红 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环型走廊
CN204798291U (zh) * 2015-03-06 2015-11-25 孙玉山 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2254A (zh) * 2017-09-18 2017-12-05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黑龙江省边防总队哈尔滨警犬训练基地 警犬专业训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41965U (zh) 电动起立床
CN208081427U (zh) 多功能移位器
CN203777265U (zh) 一种脑中风康复训练器
CN104523392A (zh) 瘫痪病人体位移动辅助装置
CN203252840U (zh) 下肢理疗床
CN210991600U (zh) 二自由度悬吊式姿势矫正减重步行训练器
CN204798291U (zh) 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CN208464490U (zh) 一体化辅助装置
CN20732365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升降手术转移医疗床
CN105105965A (zh) 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CN210673651U (zh) 一种新型病人康复辅助移位机
CN104546320A (zh) 瘫痪老人洗澡用转运系统
CN210872838U (zh) 一种多功能转移助行辅具
CN106691718A (zh) 一种升降式多功能护理轮椅
CN208598662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医疗减震床
CN206950331U (zh)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CN214128406U (zh) 一种用于老年护理用坐便辅助装置
JP2011217993A (ja) リハビリ機器
CN112402134A (zh) 一种新型康复护理床
CN212281987U (zh) 一种护理康复吊架
CN204411222U (zh) 一种新型骨科多功能护理拐杖
CN210785277U (zh) 一种髋部防摔辅助装置
CN204484692U (zh) 一种康复助行器
CN207506666U (zh) 一种自重腿压式腰椎牵引器
CN201701402U (zh) 带脚刹的智能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