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8479B - 连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连接端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98479B CN105098479B CN201510232920.0A CN201510232920A CN105098479B CN 105098479 B CN105098479 B CN 105098479B CN 201510232920 A CN201510232920 A CN 201510232920A CN 105098479 B CN105098479 B CN 1050984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on sheet
- connecting portion
- piece
- connection terminal
-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4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with a single cantilevered beam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在制造过程及使用中因外力导致的变形最小化的连接端子,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包括:主体部;连接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延长形成,能够与被连接体接触;及引导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向所述连接部方向延长形成,沿着竖直方向引导所述连接部的移动,以便在所述连接部沿水平方向发生外力时能够防止变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端子,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使在制造过程及使用中因外力导致的变形最小化的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连接端子用于在天线、电池等被连接体通过接触、脱离而断续电连接,特别是主要用于最近广泛普及并大众化的个人便携终端等。
这种个人便携终端意味着诸如PDA(Personal Digital Assitants,个人数字助理)、PMP(Portable Multimedia Player,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智能手机(Smart Phone)、平板电脑(Tablet PC)、及掌上电脑(Palm PC)等的能便携的个人终端(电子或通信设备),携带便利,提供多种功能。
最近,个人便携终端的使用者数量爆炸式增加,现在已经普及到大部分人持有便携终端的程度。
不同于初期个人便携终端只提供单纯通话所需的语音服务及音乐文件播放等功能,最近,已经开发成能够提供收听收音机、观看实时TV、高速数据通信及照相机功能的结构。
为了实现这种功能,在个人便携终端内部应加装有发送接收对方信号的天线装置及多种其它装置。
因此,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多种装置安装于个人便携终端内部所需的贴装面积增加,相反,个人便携终端却在轻量化、超薄化,因而用于贴装这些装置的空间呈减小趋势。
另外,以往用于接收及发送对方发送的信号的天线装置主要使用鞭形天线(WHIPANTENNA)及螺旋形天线(HELICAL ANTENNA)的形态。
但是,这种凸出型天线装置存在设计不够美观、由于与其它物体的干涉等而容易破损的问题。
因此,最近主要使用能够以加装于个人便携终端内部的状态发送接收信号的内置天线(INTENNA)装置。
为了把这种天线装置及多种其它装置电连接于个人便携终端的印刷电路板(PCB)而使用连接端子。
针对以往连接端子,已在“手机用连接端子(韩国公开专利公报10-2012-0022314)”、“手机用天线连接端子(韩国注册实用新型20-0451695)”及“手机用连接端子(韩国注册实用新型20-0449179)”等中具体公开。
图1是表示以往个人便携终端用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以往连接端子是把钢板剪裁成既定形状后折弯数回,由贴装于印刷电路板的固定部10、从固定部10的一端向相反方向折弯的弹性部20、在上侧或弹性部20上端弯曲凸出使得能够与天线或电池等装置接触的连接部30、用于支持个人便携终端的支持部40构成。
但是,以往连接端子以连接部30的一端露出的状态形成,在制造工序中,在作业者的手套或袖子的线夹入连接部30的状态下,如果施加外力,则存在连接端子变形的问题。
另外,连接端子贴装于印刷电路板后,如果对连接端子施加外力,则连接端子将变形或破损,或使印刷电路及基板损伤,存在使制造的制品的不良增加的问题。
另外,在个人便携终端的后盖瞬间地施加冲击,使支持后盖的支持部40中发生塑性变形,或连接部30因夹入变形的支持部40而丧失弹力,存在使被连接体的连接不稳定或发生故障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公报10-2012-0022314(2012.03.12.)
(专利文献2)韩国注册实用新型20-0451695(2010.12.27.)
(专利文献3)韩国注册实用新型20-0449179(2010.06.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制造工序或贴装工序中因外力导致的变形最小化的连接端子。
另外,提供一种能够使在使用中因被连接体的加压或外部冲击而发生的应力分散的连接端子。
另外,提供一种使弹性支持力提高、使被连接体的连接稳定化、使寿命提高的连接端子。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的连接端子包括:主体部;连接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延长形成,能够与被连接体接触;及引导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向所述连接部方向延长形成,沿着竖直方向引导所述连接部的移动,以便在所述连接部沿水平方向发生外力时能够防止变形。
所述主体部包括:固定片,其固定于基板;第一延长片,且从所述固定片的一端折弯地延长,其端部连结于所述连接部;及第二延长片,其从所述固定片的另一端折弯地延长,且端部连结于所述引导部。
而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长片从所述固定片的一端弯曲地折弯延长,所述第二延长片从所述固定片的另一端沿着竖直方向折弯延长。
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片,其从所述第一延长片向上方延长;第二连接片,其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端部向下方延长,并沿着所述引导部向竖直方向升降;及限位器,其连结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端部,以便能够限制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升降。
所述连接部还包括接触凸起,其横跨所述第一连接片及第二连接片而凸出形成。
而且,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由弹性材质形成,其末端为自由端。
所述引导部包括:连结片,其从所述第二延长片的端部向上方倾斜地延长;及一对引导件,其在所述连结片的端部隔开,并向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侧面方向延长,以便能够引导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升降。
而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宽度形成为比所述一对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宽,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宽度形成为比所述一对引导件之间的间隔窄。
而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的宽度形成为比所述一对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宽。
而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连结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端部,从而位于比所述第一延长片更靠上部的位置,且所述限位器在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端部折弯延长,以便在连接所述被连接体时,末能够与触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内侧面接触,从而限制所述连接部的升降。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包围端部,使得连接部的端部不露出,形成在限制连接部的水平方向移动的同时引导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引导部,使在制造工序或贴装工序中因外力导致的变形最小化,使不良率减小,具有能够提高生产率的效果。
另外,引导部引导与被连接体接触的连接部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具有能够使被连接体的连接实现稳定化的效果。
另外,连接部被向主体部方向按压,从而使施加于第一延长片的应力的一部分分散到第二延长片及连结片,使第一延长片的变形负载减小,能够防止第一延长片超过弹性界限而发生塑性变形或破损,具有能够提高连接端子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以往普通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前方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后方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使用示例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使用示例的侧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0-主体部,110-固定片,111-固定槽,120-第一延长片,130-第二延长片,200-连接部,210-第一连接片,220-第二连接片,230-限位器,240-连接凸起,300-引导部,310-连结片,320-引导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并非局限或限定于实施例。作为参考,在本说明中,相同的符号指称实质上相同的要素,在这种规则下,可以引用其它附图中记载的内容进行说明,判断认为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言而喻的或重复内容可以省略。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前方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后方立体图。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100、连接部200及引导部300,当在连接部200沿水平方向发生外力时,在限制连接部200水平方向移动的同时,沿竖直方向进行引导,防止变形。
另外,其特征在于,使因被连接体连接等而施加于连接部200的负载分散,提高弹性支持力。
主体部100用于安装于基板,向连接部200提供弹力,包括固定片110和从固定片110的两端部折弯地延长并分别连结于连接部200及引导部300的第一延长片120及第二延长片130。
固定片110以平板形态形成,一面固定于基板,此时,优选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固定槽111,使得能够在更轻松地把固定片110固定于基板的同时,改善与基板的结合力。
这是因为,当使固定片110焊接于基板进行固定时,熔融的铅填充于固定槽111,能够防止铅上升现象。
另外,如果熔融的铅盖住固定槽111,则固定片110与基板的结合力提高,使水平方向抵抗力提高,具有能够使因外力导致的变形最小化的效果。
第一延长片120以在固定片110一端弯曲的形状折弯延长,使得能够向连接部200提供弹性。
此时,优选第二延长片130从固定片110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折弯延长。
这是因为,第一延长片120长度形成得比第二延长片130长,弹性界限比第二延长片130大,因此,如果使施加于连接部200的负载分散到第一延长片120和第二延长片130,则弹性界限较小的第二延长片130会超过弹性界限而发生变形。
因此,沿竖直方向折弯延长,使得当外力施加于连接部200时,第二延长片130的变形最小化,具有能够减少第二延长片130超过弹性界限而发生变形的效果。
另外,优选因使第二延长片130的变形最小化而变得不足的弹性,通过形成从第二延长片130的端部向上方倾斜地延长的连结片310而补偿。
连接部200是与被连接体接触而使得被连接体能够连接到基板的部分,包括第一连接片210、第二连接片220及限位器230。
第一连接片210从第一延长片120向上方延长,第二连接片220从第一连接片210的端部向下方延长。
此时,优选第一连接片210与第二连接片220配置得能在固定片110的上部沿竖直方向升降,且弯曲地折弯并连结,使得向上方凸出。
因此,第一连接片210与第二连接片220的连结部位向上方凸出,使得能够容易地与被连接体接触。
另外,优选连接部200在第一连接片210与第二连接片220的凸出的连结部位,经第一连接片210与第二连接片220的上面,凸出形成有与被连接体接触的连接凸起240。
因此,随着被连接体的下降,凸出的连接凸起240首先与被连接体接触,使被连接体连接,从而具有能够提高被连接体的连接率的效果。
限位器230对在固定片110的上部延长并向上方凸出的第一连接片210与第二连接片220的竖直方向移动进行限制,后面将对其动作进行叙述。
引导部300用于限制连接部200的水平方向移动并防止变形,引导向竖直方向的移动,优选其末端以自由端形成,以便分散被连接体的负载。
因此,如果因被连接体的接触等而向连接部200施加外力,则在自由端向下方移动的同时,分散第一延长片120及第二延长片130的负载,从而防止第一延长片120及第二延长片130超过弹性界限而发生塑性变形。
另外,即使是施加于贴装连接端子的个人便携终端的后盖的瞬间的外力,不仅分散到第一延长片120,而且分散到第二延长片130及引导部300,能够防止塑性变形或破损。
这种引导部300包括连结片310和一对引导件320。
优选连结片310从第二延长片130的端部向上方倾斜地延长,连结于第二连接片220的端部,使得限位器230位于比第一延长片120更靠上部位置。
这是因为,如果被连接体等对连接部200加压,则限位器230与第一连接片210的内侧面接触,从而能够限定连接部200的竖直方向移动。
此时,优选限位器230从第二连接片220的端部向第一连接片210的内侧面方向折弯连结,使得能够与第一连接片210的内侧面接触。
因此,连接部200加压时,限位器230的端部与第一连接片210的内侧接触,能够限制连接部200的下降。
一对引导件320用于引导使得连接部200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其在连结片310的端部隔开,向连接部200方向延长。
此时,优选一对引导件分别向第二连接片220的两侧延长,且一对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形成得比第二连接片220的宽度宽。
因此,当在连接部200沿水平方向发生外力时,防止连接部200的水平方向移动,能够防止第一延长片120及连接部200的变形及破损。
另外,当被连接体对连接部200加压,连接部200下降时,一对引导件320引导第二连接片220的竖直方向移动,使得连接部200不沿水平方向偏斜下降。
因此,防止被连接体与连接部200的接触被解除,具有提高被连接体的连接率的效果。
另外,使施加于连接部200的负载分散到第一延长片120、第二延长片130及引导部300,防止连接端子的变形或破损,具有能够提高寿命的效果。
此时,优选第一连接片210的宽度形成得比一对引导件320之间的间隔宽。
这是因为,被连接体连接于连接部200时,随着连接部200的下降,第一连接片210的两端接触一对引导件320,防止了连接部200的上下方向移动向第一延长片120或第二延长片130方向偏斜。
因此,在防止连接端子的变形及破损的同时,能够保持被连接体的稳定连接。
优选地,优选限位器230的宽度形成得比一对引导件320之间的间隔宽。
这是因为,当被连接体解除连接或外力施加于连接部200时,能够防止第二连接片220脱离到一对引导件320外部。
因此,被连接体解除连接容易,具有防止在连接部200发生变形及破损的效果。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动作关系。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使用示例的立体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使用示例的侧剖面图。
如图4至图5所示,就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而言,如果被连接体对连接凸起240加压,则第二连接片220被一对引导件320沿固定片110的上面方向引导下降。
此时,随着连接部200的下降,连结于连接部200的第一延长片120的端部沿竖直方向下降。
随着连接部200逐渐下降,第一连接片210的端部两端分别与一对引导件320的上面接触。
因此,使作用于连结了一对引导件320的连结片310及第二延长片130的被连接体的负载,不仅分散到第一延长片120,而且分散到第二延长片130及连结片310。
连接部200下降,第二连接片22接触固定片110的上面,限位器230与第一连接片210的内侧面接触,从而限制连接部200的下降,被连接体的连接完成。
另外,被连接体的解除按相反顺序进行,限位器230接触一对引导件320底面,从而限制连接部200的上升,被连接体的连接被解除。
如上所述,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是相应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便会理解,在不超出以下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及领域的范围内,可以多样地修改及变更本发明。
Claims (7)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
连接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延长形成,能够与被连接体接触;及
引导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向所述连接部方向延长形成,沿着竖直方向引导所述连接部的移动,以便在所述连接部沿水平方向发生外力时能够防止变形,其中,
所述主体部包括:
固定片,其固定于基板;
第一延长片,其从所述固定片的一端折弯地延长,且端部连结于所述连接部;及
第二延长片,其从所述固定片的另一端折弯地延长,且端部连结于所述引导部,
所述连接部包括:
第一连接片,其从所述第一延长片向上方延长;
第二连接片,其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端部向下方延长,并沿着所述引导部向竖直方向升降;及
限位器,其连结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端部,以便能够限制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升降,
所述引导部包括:
连结片,其从所述第二延长片的端部向上方倾斜地延长;及
一对引导件,其在所述连结片的端部隔开,并向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侧面方向延长,以便能够引导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延长片从所述固定片的一端弯曲地折弯延长,所述第二延长片从所述固定片的另一端沿着竖直方向折弯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还包括:
接触凸起,其横跨所述第一连接片及第二连接片而凸出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由弹性材质形成,其末端为自由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宽度形成为比所述一对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宽,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宽度形成为比所述一对引导件之间的间隔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器的宽度形成为比所述一对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器连结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端部,从而位于比所述第一延长片更靠上部的位置,且所述限位器在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端部折弯延长,以便在连接所述被连接体时,末端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内侧面接触,从而限制所述连接部的升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40060067A KR101566365B1 (ko) | 2014-05-20 | 2014-05-20 | 접속단자 |
KR10-2014-0060067 | 2014-05-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98479A CN105098479A (zh) | 2015-11-25 |
CN105098479B true CN105098479B (zh) | 2017-10-13 |
Family
ID=54578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3292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98479B (zh) | 2014-05-20 | 2015-05-08 | 连接端子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1566365B1 (zh) |
CN (1) | CN105098479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47124A (en) * | 1985-10-16 | 1987-03-03 | Amp Incorpora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interconnecting arrays of conductive areas |
US5655913A (en) * | 1995-09-26 | 1997-08-12 | Motorola, Inc. |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contact |
CN2391318Y (zh) * | 1998-12-17 | 2000-08-0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端子 |
CN1314732A (zh) * | 2000-03-16 | 2001-09-2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 |
CN1529901A (zh) * | 2001-07-02 | 2004-09-15 | ��������ϵͳ�����ɷ�����˾ | 插入组件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50822B2 (ja) | 2000-11-29 | 2003-09-29 |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用端子 |
JP5023286B2 (ja) | 2008-10-20 | 2012-09-12 |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 表面実装コンタクト |
KR101309404B1 (ko) | 2011-11-16 | 2013-09-17 | 황용태 | 단자 접속장치 |
-
2014
- 2014-05-20 KR KR1020140060067A patent/KR10156636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
- 2015-05-08 CN CN201510232920.0A patent/CN10509847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47124A (en) * | 1985-10-16 | 1987-03-03 | Amp Incorpora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interconnecting arrays of conductive areas |
US5655913A (en) * | 1995-09-26 | 1997-08-12 | Motorola, Inc. |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contact |
CN2391318Y (zh) * | 1998-12-17 | 2000-08-0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端子 |
CN1314732A (zh) * | 2000-03-16 | 2001-09-2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 |
CN1529901A (zh) * | 2001-07-02 | 2004-09-15 | ��������ϵͳ�����ɷ�����˾ | 插入组件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566365B1 (ko) | 2015-11-05 |
CN105098479A (zh) | 2015-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33870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terminal with cutout receiving deprressed contact arm | |
US888852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ual arm contact | |
CN110379312B (zh) |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设备 | |
US20100297866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01197023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KR101001673B1 (ko) | 안테나 접속장치 | |
CN107230851B (zh) | 电连接器 | |
US20150295330A1 (en) | Terminal for an Antenna Connector | |
CN106207565B (zh) | 连接端子 | |
US20090325406A1 (en) | Press-fit contact,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press-fit contact | |
CN108511935A (zh) | 双面接触弹片 | |
CN204668511U (zh) | 一种开关式通用端子弹片 | |
CN105098479B (zh) | 连接端子 | |
CN205429185U (zh) | 弹片结构 | |
CN106935953A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674449U (zh) | 防溃端子、卡座及移动设备 | |
CN201196974Y (zh) | 接触端子 | |
KR101190016B1 (ko) | 탄성 전기 접촉단자 | |
CN2904339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9713474B (zh) | 电性连接弹片、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2914369Y (zh) | 一种防变形接地弹片 | |
US20240178593A1 (en) | Board-to-board connector | |
CN103367963A (zh) | 接触器 | |
CN203813066U (zh) | 天线连接器端子 | |
KR20120023952A (ko) | 휴대폰용 안테나 접속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