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6241A - 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6241A
CN105096241A CN201510452649.1A CN201510452649A CN105096241A CN 105096241 A CN105096241 A CN 105096241A CN 201510452649 A CN201510452649 A CN 201510452649A CN 105096241 A CN105096241 A CN 105096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ial image
beautified
beautifying
face characteristic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526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玲玲
魏宇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526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62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6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62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04Context-preserving transformations, e.g. by using an importance ma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包括: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特征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美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人脸图像美化方法。本发明能针对不同的人脸图像进行个性化的美化处理。

Description

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针对人脸图像的美化方法中,都是针对不同人脸采用一套相同的美化模版,如美图秀秀等对不同的人脸图像在识别出人脸后均采用固定相同的一套美白、磨皮等化妆模版进行处理,而无法根据人脸图像中不同的人脸特征提供相应的美化效果,美化效果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及方法,旨在对不同的人脸图像进行个性化的美化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脸图像美化装置,所述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特征参数;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
美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人脸特征包括:五官特征和/或人脸轮廓特征;五官特征参数包括五官大小和/或位置参数,人脸轮廓特征参数包括人脸轮廓大小和/或位置参数。
优选地,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基于预设的主动形状模型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相应的人脸特征参数。
优选地,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特征,获取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眼睛美化特效;
所述美化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眼睛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进行美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年龄参数;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人脸年龄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年龄的美化道具;
所述美化模块还用于:
加载推送所述美化道具,以基于所述美化道具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美化特效数据库为XML数据库,所述美化特效数据库中的同一类型人脸特征参数根据参数大小的不同对应预设有不同程度的美化特效。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人脸图像美化方法,所述人脸图像美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
基于所述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人脸特征包括:五官特征和/或人脸轮廓特征;五官特征参数包括五官大小和/或位置参数,人脸轮廓特征参数包括人脸轮廓大小和/或位置参数。
优选地,所述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特征参数的步骤还包括:
基于预设的主动形状模型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相应的人脸特征参数。
优选地,所述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特征参数的步骤包括:
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特征,获取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眼睛美化特效;
所述基于所述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眼睛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进行美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特征参数的步骤包括:
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年龄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人脸年龄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年龄的美化道具;
所述基于所述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的步骤包括:
加载推送所述美化道具,以基于所述美化道具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美化特效数据库为XML数据库,所述美化特效数据库中的同一类型人脸特征参数根据参数大小的不同对应预设有不同程度的美化特效。
本发明提出的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及方法,识别获取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参数;根据该人脸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并基于该美化特效进行美化处理。由于针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不同人脸特征参数可获取相应的美化特效,从而实现根据待美化人脸图像中不同的人脸特征进行相应的美化处理,能针对不同的人脸图像进行个性化的美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相机的电气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人脸图像美化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人脸图像美化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装置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程通信模块114和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至少一个。
广播接收模块111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或地面信道。广播管理服务器可以是生成并发送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的服务器或者接收之前生成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并且将其发送给终端的服务器。广播信号可以包括TV广播信号、无线电广播信号、数据广播信号等等。而且,广播信号可以进一步包括与TV或无线电广播信号组合的广播信号。广播相关信息也可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并且在该情况下,广播相关信息可以由移动通信模块112来接收。广播信号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例如,其可以以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电子节目指南(EPG)、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的电子服务指南(ESG)等等的形式而存在。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广播装置接收信号广播。特别地,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通过使用诸如多媒体广播-地面(DMB-T)、数字多媒体广播-卫星(DMB-S)、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前向链路媒体(MediaFLO)的数据广播装置、地面数字广播综合服务(ISDB-T)等等的数字广播装置接收数字广播。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被构造为适合提供广播信号的各种广播装置以及上述数字广播装置。经由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者其它类型的存储介质)中。
移动通信模块112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支持移动终端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模块可以内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终端。该模块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等等。
短程通信模块114是用于支持短程通信的模块。短程通信技术的一些示例包括蓝牙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紫蜂TM等等。
位置信息模块115是用于检查或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模块。位置信息模块的典型示例是GPS(全球定位装置)。根据当前的技术,GPS模块115计算来自三个或更多卫星的距离信息和准确的时间信息并且对于计算的信息应用三角测量法,从而根据经度、纬度和高度准确地计算三维当前位置信息。当前,用于计算位置和时间信息的方法使用三颗卫星并且通过使用另外的一颗卫星校正计算出的位置和时间信息的误差。此外,GPS模块115能够通过实时地连续计算当前位置信息来计算速度信息。
A/V输入单元12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相机121和麦克风122,相机12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经相机12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0进行发送,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构造提供两个或更多相机121。麦克风12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2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感测单元140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当前状态,(例如,移动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用户对于移动终端100的接触(即,触摸输入)的有无、移动终端100的取向、移动终端100的加速或将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实施为滑动型移动电话时,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该滑动型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另外,感测单元140能够检测电源单元190是否提供电力或者接口单元170是否与外部装置耦接。感测单元140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1410将在下面结合触摸屏来对此进行描述。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警报单元153等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移动终端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拾音器、蜂鸣器等等。
警报单元153可以提供输出以将事件的发生通知给移动终端100。典型的事件可以包括呼叫接收、消息接收、键信号输入、触摸输入等等。除了音频或视频输出之外,警报单元153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提供输出以通知事件的发生。例如,警报单元153可以以振动的形式提供输出,当接收到呼叫、消息或一些其它进入通信(incomingcommunication)时,警报单元153可以提供触觉输出(即,振动)以将其通知给用户。通过提供这样的触觉输出,即使在用户的移动电话处于用户的口袋中时,用户也能够识别出各种事件的发生。警报单元153也可以经由显示单元151或音频输出模块152提供通知事件的发生的输出。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81,多媒体模块181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参照图2,图2为图1中相机的电气结构框图。
摄影镜头1211由用于形成被摄体像的多个光学镜头构成,为单焦点镜头或变焦镜头。摄影镜头1211在镜头驱动器1221的控制下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镜头驱动器1221根据来自镜头驱动控制电路1222的控制信号,控制摄影镜头1211的焦点位置,在变焦镜头的情况下,也可控制焦点距离。镜头驱动控制电路1222按照来自微型计算机1217的控制命令进行镜头驱动器1221的驱动控制。
在摄影镜头1211的光轴上、由摄影镜头1211形成的被摄体像的位置附近配置有摄像元件1212。摄像元件1212用于对被摄体像摄像并取得摄像图像数据。在摄像元件1212上二维且呈矩阵状配置有构成各像素的光电二极管。各光电二极管产生与受光量对应的光电转换电流,该光电转换电流由与各光电二极管连接的电容器进行电荷蓄积。各像素的前表面配置有拜耳排列的RGB滤色器。
摄像元件1212与摄像电路1213连接,该摄像电路1213在摄像元件1212中进行电荷蓄积控制和图像信号读出控制,对该读出的图像信号(模拟图像信号)降低重置噪声后进行波形整形,进而进行增益提高等以成为适当的信号电平。摄像电路1213与A/D转换器1214连接,该A/D转换器1214对模拟图像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向总线1227输出数字图像信号(以下称之为图像数据)。
总线1227是用于传送在相机的内部读出或生成的各种数据的传送路径。在总线1227连接着上述A/D转换器1214,此外还连接着图像处理器1215、JPEG处理器1216、微型计算机1217、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1218、存储器接口(以下称之为存储器I/F)1219、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驱动器1220。
图像处理器1215对基于摄像元件1212的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OB相减处理、白平衡调整、颜色矩阵运算、伽马转换、色差信号处理、噪声去除处理、同时化处理、边缘处理等各种图像处理。JPEG处理器1216在将图像数据记录于记录介质1225时,按照JPEG压缩方式压缩从SDRAM1218读出的图像数据。此外,JPEG处理器1216为了进行图像再现显示而进行JPEG图像数据的解压缩。进行解压缩时,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1225中的文件,在JPEG处理器1216中实施了解压缩处理后,将解压缩的图像数据暂时存储于SDRAM1218中并在LCD1226上进行显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压缩解压缩方式采用的是JPEG方式,然而压缩解压缩方式不限于此,当然可以采用MPEG、TIFF、H.264等其他的压缩解压缩方式。
微型计算机1217发挥作为该相机整体的控制部的功能,统一控制相机的各种处理序列。微型计算机1217连接着操作单元1223和闪存1224。
操作单元1223包括但不限于实体按键或者虚拟按键,该实体或虚拟按键可以为电源按钮、拍照键、编辑按键、动态图像按钮、再现按钮、菜单按钮、十字键、OK按钮、删除按钮、放大按钮等各种输入按钮和各种输入键等操作控件,检测这些操作控件的操作状态,。
将检测结果向微型计算机1217输出。此外,在作为显示器的LCD1226的前表面设有触摸面板,检测用户的触摸位置,将该触摸位置向微型计算机1217输出。微型计算机1217根据来自操作单元1223的操作位置的检测结果,执行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各种处理序列。
闪存1224存储用于执行微型计算机1217的各种处理序列的程序。微型计算机1217根据该程序进行相机整体的控制。此外,闪存1224存储相机的各种调整值,微型计算机1217读出调整值,按照该调整值进行相机的控制。
SDRAM1218是用于对图像数据等进行暂时存储的可电改写的易失性存储器。该SDRAM1218暂时存储从A/D转换器1214输出的图像数据和在图像处理器1215、JPEG处理器1216等中进行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存储器接口1219与记录介质1225连接,进行将图像数据和附加在图像数据中的文件头等数据写入记录介质1225和从记录介质1225中读出的控制。记录介质1225例如为能够在相机主体上自由拆装的存储器卡等记录介质,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内置在相机主体中的硬盘等。
LCD驱动器1210与LCD1226连接,将由图像处理器1215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存储于SDRAM1218,需要显示时,读取SDRAM1218存储的图像数据并在LCD1226上显示,或者,JPEG处理器1216压缩过的图像数据存储于SDRAM1218,在需要显示时,JPEG处理器1216读取SDRAM1218的压缩过的图像数据,再进行解压缩,将解压缩后的图像数据通过LCD1226进行显示。
LCD1226配置在相机主体的背面进行图像显示。该LCD1226LCD),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有机EL等各种显示面板(LCD1226),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有机EL等各种显示面板。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相机的电气结构示意图,提出本发明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各个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参照图3,在本发明人脸图像美化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01,用于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特征参数;
本实施例中,首先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进行识别,其中,待美化人脸图像可以是用户当前通过终端拍摄的图像,如可设置用户在终端上启动相机拍摄照片后,在用户触控照片或点击预设按钮时自动进入图像美化模式,即开始自动对相机拍摄的照片进行识别,识别该照片中的人脸特征。待美化人脸图像也可以是用户调取的终端本地存储的图片或从云端获取的图片,用户在图像美化模式中调取图片后,即可对调取的图片进行识别,识别该图片中的人脸特征。
在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进行识别时,可利用主动轮廓模型(ActiveContourModel)、主动形状模型、主动表观模型等来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当然,也不限定采用其他模型或其他方式来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在此,仅以利用主动形状模型(ActiveShapeModel)进行识别的方式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主动形状模型的实质是采用了基于统计模型的图像搜索方法,对一定代表性的同类目标物体图像来进行统计、建模,再通过建模的模型中引入待提取目标物体的先验特征,设定搜索条件来限制特征搜索结果。利用主动形状模型进行人脸识别是选取一组图片作为训练样本,用一组特征点描述样本图片的形状,然后对各样本图片进行相似处理,实现形状样本图片的对齐,再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对齐后的形状向量进行统计建模,以得到人脸形状的统计学描述,最后利用已建立的模型在待美化人脸图像中搜索人脸的轮廓,从而找到目标人脸在图像中的位置,以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各个细化的人脸特征进行识别。在建立脸部统计模型时,终端需要根据训练集中的数据训练模型,包括反映目标物体二维形状变化规律的形状统计模型和反映特征点局部区域的灰度变化规律的局部纹理模型,并形成一个训练图像集以反映可能的变化。其中,利用主动形状模型进行人脸识别中需要用到的训练样本可采用各种开源视觉库(OpenSourceVisionLibrary)等人脸识别库。
利用主动轮廓模型、主动形状模型、主动表观模型等识别出的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可以是人脸的各种细化特征,识别出的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能体现出不同人脸图像中人脸的代表性特征,如该人脸特征可以是不同人脸具有代表性的五官特征、人脸轮廓特征、人脸年龄特征、人脸情绪特征等,如可包括识别的人脸中眼睛、耳朵、鼻子、眉毛、嘴巴的特征,或人脸总体轮廓特征。进一步地,还可获取识别出的人脸特征的相关参数,如五官大小和/或位置参数、人脸轮廓大小和/或位置参数等,包括识别的人脸中眼睛、耳朵、鼻子、眉毛、嘴巴的大小和/或位置参数,或人脸总体轮廓的大小和/或位置参数,当然,也不限定该人脸特征为可识别出的其他能体现出不同人脸特点的特征。
获取模块02,用于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
识别获取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能体现出不同人脸特点的人脸特征参数后,可根据识别出的各种人脸特征参数在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比对。其中,该美化特效数据库中可根据各种人脸特征参数预先设定有对应的美化特效,如针对眼睛大小和/或位置参数,可设定对应的眼影、睫毛特效;针对眉毛大小和/或位置参数,可设定对应的修眉特效;针对人脸的肤色参数,可设定对应的美白、磨皮等特效;还可针对识别出的人脸年龄特征、人脸情绪特征等设定、推送对应的美化道具。这样,根据识别出的各种人脸特征参数即可在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查找到与该人脸特征参数相对应的美化特效。
美化模块03,用于基于所述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
在根据不同待美化人脸图像中识别出的各种人脸特征参数在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美化特效后,即可基于查找到的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对应人脸特征自动进行美化处理。如若待美化人脸图像中人脸的肤色较深,根据识别出的待美化人脸图像中人脸的较深肤色参数在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美化特效为美白特效时,即可自动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人脸的肤色进行美白处理。这样,可根据待美化人脸图像中识别出的能体现出不同人脸特点的各种人脸特征参数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还能根据获取的美化特效针对相应的人脸特征自动进行美化处理,即可实现针对不同的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分别进行个性化的美化处理,对人脸图像的美化更加细致。
而且,本实施例中是针对不同的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分别进行个性化的美化处理,当对同一人脸所在的若干人脸图像进行处理时,根据其中一张人脸图像中识别出的人脸特征获取对应美化特效进行美化处理后,该同一人脸所在的其他人脸图像可采取相同的美化特效对相应的人脸特征进行美化处理,实现对同一人脸所在的若干人脸图像进行模版化的批量图像美化处理,效率更高,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通过识别获取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参数;根据该人脸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并基于该美化特效进行美化处理。由于针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不同人脸特征参数可获取相应的美化特效,从而实现根据待美化人脸图像中不同的人脸特征进行相应的美化处理,能针对不同的人脸图像进行个性化的美化处理。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美化特效数据库为XML数据库,所述美化特效数据库中的同一类型人脸特征参数根据参数大小的不同对应预设有不同程度的美化特效。
本实施例中,美化特效数据库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库,XML数据库是一个能够在应用中管理XML数据和文档的集合的数据库系统。由于XML能够以灵活有效的方式定义管理信息的结构,以XML格式存储的数据不仅有良好的内在结构,而且易于进行数据交流和开发。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XML数据库来存储、管理各种人脸特征参数及其预先设定的对应美化特效更加简单、有效,易于实现。
本实施例在美化特效数据库中可定义相互关联的人脸特征参数、美化特效,不同人脸特征参数对应设定相应的美化特效,还可针对同一类型人脸特征参数根据参数大小所处的不同范围对应预设不同程度的美化特效。如当人脸特征参数为人脸轮廓大小,对应的美化特效为瘦脸特效时,可根据人脸轮廓大小尺寸所处的不同范围对应预设轻度、中度或重度瘦脸特效;或当人脸特征参数为人脸肤色参数,对应的美化特效为美白特效时,可根据人脸肤色参数所处的不同范围对应预设轻度、中度或重度美白特效。这样,本实施例中不仅能针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不同的人脸特征进行个性化的美化处理,还能针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采用不同程度的美化特效,能对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更加细致的美化处理。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识别模块01还可以用于:
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特征,获取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
上述获取模块02还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眼睛美化特效;
上述美化模块03还可以用于:
基于所述眼睛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进行美化处理。
本实施例中,当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特征时,可获取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再根据所述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查找、获取对应的眼睛美化特效,并利用获取的眼睛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进行美化处理。如针对不同的眼纹特征参数,可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添加相应的眼影、睫毛等特效,还可针对不同的眼睛大小特征参数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大小自动进行微调,还可根据所述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添加美瞳特效等。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识别模块01还可以用于:
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年龄参数;
上述获取模块02还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人脸年龄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年龄的美化道具;
上述美化模块03还可以用于:
加载推送所述美化道具,以基于所述美化道具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
本实施例中,在识别出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后,还可根据识别出的人脸特征判断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年龄,获取相应的人脸年龄参数。再根据获取的人脸年龄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查找、获取对应年龄的美化道具,并加载推送所述美化道具,以基于所述美化道具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如根据识别出的人脸特征判断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年龄较小时,可加载推送适合年龄较小用户的美化道具,如羊角辫儿、潮流饰品等;当判断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年龄较大时,可加载推送适合年龄较大用户的美化道具,如比较稳重的怀旧道具、老式饰品等,以更加适应不同年龄用户对美化道具的需求,并根据用户对美化道具的选择为待美化人脸图像添加相应的美化道具,从而完成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待美化人脸图像中不同年龄的人脸推荐相应的美化道具,更加符合用户需求,更加智能化及人性化。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人脸图像美化方法,参照图4,在本发明人脸图像美化方法的一实施例中,该人脸图像美化方法包括:
步骤S10,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特征参数;
本实施例中,首先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进行识别,其中,待美化人脸图像可以是用户当前通过终端拍摄的图像,如可设置用户在终端上启动相机拍摄照片后,在用户触控照片或点击预设按钮时自动进入图像美化模式,即开始自动对相机拍摄的照片进行识别,识别该照片中的人脸特征。待美化人脸图像也可以是用户调取的终端本地存储的图片或从云端获取的图片,用户在图像美化模式中调取图片后,即可对调取的图片进行识别,识别该图片中的人脸特征。
在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进行识别时,可利用主动轮廓模型(ActiveContourModel)、主动形状模型、主动表观模型等来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当然,也不限定采用其他模型或其他方式来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在此,仅以利用主动形状模型(ActiveShapeModel)进行识别的方式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主动形状模型的实质是采用了基于统计模型的图像搜索方法,对一定代表性的同类目标物体图像来进行统计、建模,再通过建模的模型中引入待提取目标物体的先验特征,设定搜索条件来限制特征搜索结果。利用主动形状模型进行人脸识别是选取一组图片作为训练样本,用一组特征点描述样本图片的形状,然后对各样本图片进行相似处理,实现形状样本图片的对齐,再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对齐后的形状向量进行统计建模,以得到人脸形状的统计学描述,最后利用已建立的模型在待美化人脸图像中搜索人脸的轮廓,从而找到目标人脸在图像中的位置,以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各个细化的人脸特征进行识别。在建立脸部统计模型时,终端需要根据训练集中的数据训练模型,包括反映目标物体二维形状变化规律的形状统计模型和反映特征点局部区域的灰度变化规律的局部纹理模型,并形成一个训练图像集以反映可能的变化。其中,利用主动形状模型进行人脸识别中需要用到的训练样本可采用各种开源视觉库(OpenSourceVisionLibrary)等人脸识别库。
利用主动轮廓模型、主动形状模型、主动表观模型等识别出的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可以是人脸的各种细化特征,识别出的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能体现出不同人脸图像中人脸的代表性特征,如该人脸特征可以是不同人脸具有代表性的五官特征、人脸轮廓特征、人脸年龄特征、人脸情绪特征等,如可包括识别的人脸中眼睛、耳朵、鼻子、眉毛、嘴巴的特征,或人脸总体轮廓特征。进一步地,还可获取识别出的人脸特征的相关参数,如五官大小和/或位置参数、人脸轮廓大小和/或位置参数等,包括识别的人脸中眼睛、耳朵、鼻子、眉毛、嘴巴的大小和/或位置参数,或人脸总体轮廓的大小和/或位置参数,当然,也不限定该人脸特征为可识别出的其他能体现出不同人脸特点的特征。
步骤S20,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
识别获取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能体现出不同人脸特点的人脸特征参数后,可根据识别出的各种人脸特征参数在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比对。其中,该美化特效数据库中可根据各种人脸特征参数预先设定有对应的美化特效,如针对眼睛大小和/或位置参数,可设定对应的眼影、睫毛特效;针对眉毛大小和/或位置参数,可设定对应的修眉特效;针对人脸的肤色参数,可设定对应的美白、磨皮等特效;还可针对识别出的人脸年龄特征、人脸情绪特征等设定、推送对应的美化道具。这样,根据识别出的各种人脸特征参数即可在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查找到与该人脸特征参数相对应的美化特效。
步骤S30,基于所述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
在根据不同待美化人脸图像中识别出的各种人脸特征参数在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美化特效后,即可基于查找到的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对应人脸特征自动进行美化处理。如若待美化人脸图像中人脸的肤色较深,根据识别出的待美化人脸图像中人脸的较深肤色参数在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美化特效为美白特效时,即可自动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人脸的肤色进行美白处理。这样,可根据待美化人脸图像中识别出的能体现出不同人脸特点的各种人脸特征参数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还能根据获取的美化特效针对相应的人脸特征自动进行美化处理,即可实现针对不同的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分别进行个性化的美化处理,对人脸图像的美化更加细致。
而且,本实施例中是针对不同的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分别进行个性化的美化处理,当对同一人脸所在的若干人脸图像进行处理时,根据其中一张人脸图像中识别出的人脸特征获取对应美化特效进行美化处理后,该同一人脸所在的其他人脸图像可采取相同的美化特效对相应的人脸特征进行美化处理,实现对同一人脸所在的若干人脸图像进行模版化的批量图像美化处理,效率更高,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通过识别获取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参数;根据该人脸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并基于该美化特效进行美化处理。由于针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不同人脸特征参数可获取相应的美化特效,从而实现根据待美化人脸图像中不同的人脸特征进行相应的美化处理,能针对不同的人脸图像进行个性化的美化处理。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美化特效数据库为XML数据库,所述美化特效数据库中的同一类型人脸特征参数根据参数大小的不同对应预设有不同程度的美化特效。
本实施例中,美化特效数据库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库,XML数据库是一个能够在应用中管理XML数据和文档的集合的数据库系统。由于XML能够以灵活有效的方式定义管理信息的结构,以XML格式存储的数据不仅有良好的内在结构,而且易于进行数据交流和开发。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XML数据库来存储、管理各种人脸特征参数及其预先设定的对应美化特效更加简单、有效,易于实现。
本实施例在美化特效数据库中可定义相互关联的人脸特征参数、美化特效,不同人脸特征参数对应设定相应的美化特效,还可针对同一类型人脸特征参数根据参数大小所处的不同范围对应预设不同程度的美化特效。如当人脸特征参数为人脸轮廓大小,对应的美化特效为瘦脸特效时,可根据人脸轮廓大小尺寸所处的不同范围对应预设轻度、中度或重度瘦脸特效;或当人脸特征参数为人脸肤色参数,对应的美化特效为美白特效时,可根据人脸肤色参数所处的不同范围对应预设轻度、中度或重度美白特效。这样,本实施例中不仅能针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不同的人脸特征进行个性化的美化处理,还能针对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采用不同程度的美化特效,能对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更加细致的美化处理。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可以包括:
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特征,获取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
上述步骤S20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眼睛美化特效;
上述步骤S30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眼睛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进行美化处理。
本实施例中,当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特征时,可获取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再根据所述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查找、获取对应的眼睛美化特效,并利用获取的眼睛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进行美化处理。如针对不同的眼纹特征参数,可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添加相应的眼影、睫毛等特效,还可针对不同的眼睛大小特征参数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大小自动进行微调,还可根据所述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添加美瞳特效等。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还可以包括:
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年龄参数;
上述步骤S20还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人脸年龄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年龄的美化道具;
上述步骤S30还可以包括:
加载推送所述美化道具,以基于所述美化道具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
本实施例中,在识别出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后,还可根据识别出的人脸特征判断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年龄,获取相应的人脸年龄参数。再根据获取的人脸年龄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查找、获取对应年龄的美化道具,并加载推送所述美化道具,以基于所述美化道具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如根据识别出的人脸特征判断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年龄较小时,可加载推送适合年龄较小用户的美化道具,如羊角辫儿、潮流饰品等;当判断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年龄较大时,可加载推送适合年龄较大用户的美化道具,如比较稳重的怀旧道具、老式饰品等,以更加适应不同年龄用户对美化道具的需求,并根据用户对美化道具的选择为待美化人脸图像添加相应的美化道具,从而完成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待美化人脸图像中不同年龄的人脸推荐相应的美化道具,更加符合用户需求,更加智能化及人性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特征参数;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
美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特征包括:五官特征和/或人脸轮廓特征;五官特征参数包括五官大小和/或位置参数,人脸轮廓特征参数包括人脸轮廓大小和/或位置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基于预设的主动形状模型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相应的人脸特征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特征,获取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眼睛美化特效;
所述美化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眼睛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进行美化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年龄参数;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人脸年龄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年龄的美化道具;
所述美化模块还用于:
加载推送所述美化道具,以基于所述美化道具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化特效数据库为XML数据库,所述美化特效数据库中的同一类型人脸特征参数根据参数大小的不同对应预设有不同程度的美化特效。
7.一种人脸图像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图像美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
基于所述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脸图像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特征包括:五官特征和/或人脸轮廓特征;五官特征参数包括五官大小和/或位置参数,人脸轮廓特征参数包括人脸轮廓大小和/或位置参数。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人脸图像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特征参数的步骤还包括:
基于预设的主动形状模型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相应的人脸特征参数。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脸图像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特征参数的步骤包括:
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特征,获取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眼睛大小、眼睛间距和/或眼纹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眼睛美化特效;
所述基于所述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眼睛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眼睛进行美化处理。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脸图像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特征参数的步骤包括:
识别待美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获取人脸年龄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美化特效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人脸年龄参数从预设的美化特效数据库中获取对应年龄的美化道具;
所述基于所述美化特效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的步骤包括:
加载推送所述美化道具,以基于所述美化道具对所述待美化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脸图像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化特效数据库为XML数据库,所述美化特效数据库中的同一类型人脸特征参数根据参数大小的不同对应预设有不同程度的美化特效。
CN201510452649.1A 2015-07-28 2015-07-28 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50962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2649.1A CN105096241A (zh) 2015-07-28 2015-07-28 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2649.1A CN105096241A (zh) 2015-07-28 2015-07-28 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6241A true CN105096241A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76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2649.1A Pending CN105096241A (zh) 2015-07-28 2015-07-28 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6241A (zh)

Cited B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3529A (zh) * 2016-04-20 2016-09-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拍摄画面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203300A (zh) * 2016-06-30 2016-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内容项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227737A (zh) * 2016-07-11 2016-12-14 北京创意魔方广告有限公司 快速生成广告图片平台
CN106303354A (zh) * 2016-08-18 2017-01-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脸部特效推荐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485206A (zh) * 2016-09-21 2017-03-08 深圳港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化妆的视频图片结合的教学方法及装置
CN106709886A (zh) * 2017-01-04 2017-05-24 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自动修图方法及装置
CN107085822A (zh) * 2016-02-16 2017-08-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人脸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085823A (zh) * 2016-02-16 2017-08-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人脸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69920A (zh) * 2017-04-24 2017-09-15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修图方法及终端
CN107247548A (zh) * 2017-05-31 2017-10-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58241A (zh) * 2017-06-30 2017-11-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369142A (zh) * 2017-06-29 2017-11-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437269A (zh) * 2017-08-03 2017-12-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图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47797A (zh) * 2017-07-27 2018-01-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63353A (zh) * 2017-09-26 2018-01-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743199A (zh) * 2017-10-30 2018-02-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57200A (zh) * 2018-02-01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照片造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95661A (zh) * 2018-04-28 2018-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照片处理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拍照设备和手机
CN108776819A (zh) * 2018-06-05 2018-11-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识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44369A (zh) * 2018-09-21 2019-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254775A (zh) * 2018-08-30 2019-01-22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的图像处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255761A (zh) * 2018-08-23 2019-01-22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660717A (zh) * 2018-11-26 2019-04-19 深圳艺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自拍视频耳机图像的叠加方法及相关产品
EP3477931A1 (en) * 2017-10-31 2019-05-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136270A (zh) * 2018-02-02 2019-08-1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制作容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88948A (zh) * 2019-09-26 2020-01-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中人脸性别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25283A (zh) * 2019-12-26 2020-06-02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视频调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0825150B2 (en) 2017-10-31 2020-11-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0259655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2887796A (zh) * 2021-02-10 2021-06-01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469914A (zh) * 2021-07-08 2021-10-0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动物脸部美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77981A1 (en) * 2009-01-12 2010-07-15 Arcsoft Hangzhou Co., Ltd. Fa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3413270A (zh) * 2013-08-15 2013-11-27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3605975A (zh) * 2013-11-28 2014-02-2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537630A (zh) * 2015-01-22 2015-04-22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年龄估计的图像美颜方法和装置
CN104715236A (zh) * 2015-03-06 2015-06-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美颜拍照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77981A1 (en) * 2009-01-12 2010-07-15 Arcsoft Hangzhou Co., Ltd. Fa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3413270A (zh) * 2013-08-15 2013-11-27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3605975A (zh) * 2013-11-28 2014-02-2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537630A (zh) * 2015-01-22 2015-04-22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年龄估计的图像美颜方法和装置
CN104715236A (zh) * 2015-03-06 2015-06-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美颜拍照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5822A (zh) * 2016-02-16 2017-08-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人脸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085823A (zh) * 2016-02-16 2017-08-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人脸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933529A (zh) * 2016-04-20 2016-09-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拍摄画面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203300A (zh) * 2016-06-30 2016-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内容项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227737A (zh) * 2016-07-11 2016-12-14 北京创意魔方广告有限公司 快速生成广告图片平台
CN106227737B (zh) * 2016-07-11 2019-12-03 北京创意魔方广告有限公司 快速生成广告图片平台
CN106303354A (zh) * 2016-08-18 2017-01-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脸部特效推荐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303354B (zh) * 2016-08-18 2020-04-2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脸部特效推荐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485206A (zh) * 2016-09-21 2017-03-08 深圳港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化妆的视频图片结合的教学方法及装置
CN106709886A (zh) * 2017-01-04 2017-05-24 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自动修图方法及装置
CN107169920A (zh) * 2017-04-24 2017-09-15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修图方法及终端
CN107247548A (zh) * 2017-05-31 2017-10-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69142A (zh) * 2017-06-29 2017-11-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58241A (zh) * 2017-06-30 2017-11-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547797A (zh) * 2017-07-27 2018-01-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37269A (zh) * 2017-08-03 2017-12-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图片的方法及装置
EP3438924B1 (en) * 2017-08-03 2023-01-1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picture
CN107437269B (zh) * 2017-08-03 2021-10-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图片的方法及装置
US10846513B2 (en) 2017-08-03 2020-11-2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rocessing picture
CN107563353B (zh) * 2017-09-26 2020-06-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563353A (zh) * 2017-09-26 2018-01-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743199A (zh) * 2017-10-30 2018-02-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43199B (zh) * 2017-10-30 2020-05-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477931A1 (en) * 2017-10-31 2019-05-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825150B2 (en) 2017-10-31 2020-11-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8257200A (zh) * 2018-02-01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照片造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6270A (zh) * 2018-02-02 2019-08-1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制作容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95661A (zh) * 2018-04-28 2018-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照片处理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拍照设备和手机
CN108776819A (zh) * 2018-06-05 2018-11-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识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55761B (zh) * 2018-08-23 2021-06-25 北京乐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255761A (zh) * 2018-08-23 2019-01-22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254775A (zh) * 2018-08-30 2019-01-22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的图像处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144369A (zh) * 2018-09-21 2019-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660717A (zh) * 2018-11-26 2019-04-19 深圳艺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自拍视频耳机图像的叠加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0259655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0688948A (zh) * 2019-09-26 2020-01-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中人脸性别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25283A (zh) * 2019-12-26 2020-06-02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视频调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887796A (zh) * 2021-02-10 2021-06-01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887796B (zh) * 2021-02-10 2022-07-22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469914A (zh) * 2021-07-08 2021-10-0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动物脸部美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469914B (zh) * 2021-07-08 2024-03-1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动物脸部美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6241A (zh) 人脸图像美化装置及方法
CN105430295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5262951A (zh) 具有双目摄像头的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方法
CN105516423A (zh) 移动终端、数据传输系统及移动终端拍摄方法
CN104683697A (zh) 拍摄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5100609A (zh) 移动终端和拍摄参数的调节方法
CN104767941A (zh) 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05578056A (zh) 拍摄的终端及方法
CN104135609A (zh) 辅助拍照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639837A (zh) 拍照参数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4660903A (zh) 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
CN104902185A (zh) 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5245777A (zh) 生成视频图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35458A (zh) 图片预览方法及装置
CN105827961A (zh) 移动终端及对焦方法
CN10570436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4811554A (zh) 相机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5516585A (zh) 一种自动调整肤色的装置和方法
CN104933102A (zh) 照片存储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63035A (zh) 移动终端拍摄系统和移动终端拍摄方法
CN104796625A (zh) 照片的合成方法及照片合成装置
CN105681582A (zh) 一种控件颜色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5100566A (zh) 摄像头模组、拍摄装置及多光谱成像的方法
CN110991457B (zh) 二维码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88268A (zh) 终端及其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