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8268A - 终端及其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及其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8268A
CN109788268A CN201811595538.6A CN201811595538A CN109788268A CN 109788268 A CN109788268 A CN 109788268A CN 201811595538 A CN201811595538 A CN 201811595538A CN 109788268 A CN109788268 A CN 109788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white balance
terminal
gray
balance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955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955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82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8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82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lor Television Image Signal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及其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终端拍摄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一图像;然后确定第一图像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时,则通过视场角更大的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二图像,并基于采集到的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实施上述方案,由于启用视场角更好的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更大视场角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因此可以使得终端尽可能获取到较多的有效灰度统计点,从而使得终端计算出更为准确的白平衡校正参数,避免因有效灰度统计点数量不够而导致白平衡校正参数计算失败或错误,进而导致拍摄得到的图像出现偏色的情况,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Description

终端及其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终端及其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人眼的适应性,在不同色温下,都能准确判断出白色,但是相机不具备这种适应性,在不同色温的光源下,图像会出现偏色,与人眼看到的颜色不一致,因此需要进行白平衡处理。白平衡是描述红绿蓝三原色混合形成白色的精确度指标,其基本概念是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还原为白色,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可以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充,即为白平衡调节。
手机等智能设备的相机成像能够带来真实的色彩主要是从当前摄像头视场场景中提取灰度统计,例如目前灰色世界法正是利用了当前视角场景的反射色彩信息均值作为估算对应环境下的光源色温值从而进行白平衡矫正。
在实际场景使用中,大部分场景下智能设备从当前拍摄用的摄像头所采集的画面中都能够收集到有效的灰度信息,从而对智能设备相机的白平衡进行矫正,但在一些大面积纯色的场景中,例如大面积夕阳的拍摄场景,由于智能设备从摄像头所采集的画面中不能提取到足够数量的白平衡统计灰区,也即不能提取到足够数量的有效灰度统计点,此时则会导致自动白平衡算法无法计算当前环境色温,进而导致拍摄得到的图像出现偏色,导致用户体验的满意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智能设备从当前拍摄用的摄像头所采集的画面中不能提取到足够数量的白平衡统计灰区而导致拍摄得到的图像出现偏色,用户体验满意度差,提供一种终端及其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大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所述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一图像;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二图像;
基于所述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
利用所述白平衡校正参数进行白平衡校正。
进一步的,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类型属于预设图像类型集合中的图像类型时,和/或,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有效灰度统计点个数小于预设有效统计点个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的拍摄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为所述终端的后置主摄像头,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为所述终端的后置辅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白平衡校正参数包括色温值,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包括:
提取所述第二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根据所述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色温值。
进一步的,所述白平衡校正参数包括色温值,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图像中预设区域内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根据提取的所述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色温值;
所述预设区域为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无重叠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白平衡校正参数包括色温值,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根据提取的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第一色温值;
提取所述第二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根据提取的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第二色温值;
分别将所述第一色温值和所述第二色温值乘以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之后,再相加得到所述色温值。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所述白平衡校正参数进行白平衡校正包括:
利用所述白平衡校正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进行白平衡调节。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大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所述终端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的步骤。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及其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图像采集模块,且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大于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在终端拍摄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一图像;然后确定第一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如果不满足,则通过视场角更大的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二图像,并基于采集到的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利用得到的白平衡校正参数进行白平衡校正;由于启用视场角更好的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更大视场角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因此可以使得终端尽可能获取到较多的有效灰度统计点,从而使得终端计算出更为准确的白平衡校正参数,避免因有效灰度统计点数量不够而导致白平衡校正参数计算失败或错误,进而导致拍摄得到的图像出现偏色的情况,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相机的电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获取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获取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获取流程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拍摄控制流程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拍摄控制流程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图像区域分布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拍摄控制流程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拍摄控制流程示意图二;
图1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移动通信模块、无线互联网模块、短程通信模块和位置信息模块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以上各通信模块对外实现对应的通信功能。
A/V输入单元12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相机121和麦克风1220,相机12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模块151上。经相机12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0进行发送,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构造提供两个或更多相机121,具体的,对于相机的电气结构可以参照图2所示。麦克风12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2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模块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感测单元140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当前状态,(例如,移动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用户对于移动终端100的接触(即,触摸输入)的有无、移动终端100的取向、移动终端10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实施为滑动型移动电话时,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该滑动型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另外,感测单元140能够检测电源单元190是否提供电力或者接口单元170是否与外部装置耦接。感测单元140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141。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
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警报模块153等等。
显示模块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模块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模块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模块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模块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模块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模块(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模块(未示出)和内部显示模块(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移动终端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警报模块153可以提供输出以将事件的发生通知给移动终端100。典型的事件可以包括呼叫接收、消息接收、键信号输入、触摸输入等等。除了音频或视频输出之外,警报模块153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提供输出以通知事件的发生。例如,警报模块153可以以振动的形式提供输出,当接收到呼叫、消息或一些其它进入通信(incoming communication)时,警报模块153可以提供触觉输出(即,振动)以将其通知给用户。通过提供这样的触觉输出,即使在用户的移动电话处于用户的口袋中时,用户也能够识别出各种事件的发生。警报模块153也可以经由显示模块151或音频输出模块152提供通知事件的发生的输出。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81,多媒体模块181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图2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相机的电气结构示意图。
摄影镜头1211由用于形成被摄体像的多个光学镜头构成,其中,摄影镜头1211可以为单焦点镜头或变焦镜头。摄影镜头1211在镜头驱动器1221的控制下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镜头驱动器1221根据来自镜头驱动控制电路1222的控制信号,控制摄影镜头1211的焦点位置,在变焦镜头的情况下,也可控制焦点距离。镜头驱动控制电路1222按照来自微型计算机1217的控制命令进行镜头驱动器1221的驱动控制,镜头驱动控制电路1222也可按照来自控制器180、处理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的控制命令进行驱动控制。
在摄影镜头1211的光轴上、由摄影镜头1211形成的被摄体像的位置附近配置有摄像元件1212。摄像元件1212用于对被摄体像摄像并取得摄像图像数据。在摄像元件1212上二维且呈矩阵状配置有构成各像素的光电二极管。各光电二极管产生与受光量对应的光电转换电流,该光电转换电流由与各光电二极管连接的电容器进行电荷蓄积。各像素的前表面配置有拜耳排列的RGB滤色器。
摄像元件1212与摄像电路1213连接,该摄像电路1213在摄像元件1212中进行电荷蓄积控制和图像信号读出控制,对读出的图像信号(模拟图像信号)降低重置噪声后进行波形整形,进而进行增益提高等以成为适当的信号电平。
摄像电路1213与A/D转换器1214连接,该A/D转换器1214对模拟图像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向总线1227输出数字图像信号(以下称之为图像数据)。
总线1227是用于传送在相机的内部读出或生成的各种数据的传送路径。在总线1227连接着上述A/D转换器1214,此外还连接着图像处理器1215、JPEG处理器1216、微型计算机1217、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1218、存储器接口(以下称之为存储器I/F)1219、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驱动器1220。
图像处理器1215对基于摄像元件1212的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OB相减处理、白平衡调整、颜色矩阵运算、伽马转换、色差信号处理、噪声去除处理、同时化处理、边缘处理等各种图像处理。JPEG处理器1216在将图像数据记录于记录介质1225时,按照JPEG压缩方式压缩从SDRAM1218读出的图像数据。此外,JPEG处理器1216为了进行图像再现显示而进行JPEG图像数据的解压缩。进行解压缩时,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1225中的文件,在JPEG处理器1216中实施了解压缩处理后,将解压缩的图像数据暂时存储于SDRAM1218中并在LCD1226上进行显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压缩解压缩方式采用的是JPEG方式,然而压缩解压缩方式不限于此,当然可以采用MPEG、TIFF、H.264等其他的压缩解压缩方式。
微型计算机1217发挥作为该相机整体的控制部的功能,统一控制相机的各种处理序列。微型计算机1217连接着操作单元1223和闪存1224。
操作单元1223包括但不限于实体按键或者虚拟按键,该实体或虚拟按键可以为电源按钮、拍照键、编辑按键、动态图像按钮、再现按钮、菜单按钮、十字键、OK按钮、删除按钮、放大按钮等各种输入按钮和各种输入键等操作控件,检测这些操作控件的操作状态,。
将检测结果向微型计算机1217输出。此外,在作为显示器的LCD1226的前表面设有触摸面板,检测用户的触摸位置,将该触摸位置向微型计算机1217输出。微型计算机1217根据来自操作单元1223的操作位置的检测结果,执行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各种处理序列。
闪存1224存储用于执行微型计算机1217的各种处理序列的程序。微型计算机1217根据该程序进行相机整体的控制。此外,闪存1224存储相机的各种调整值,微型计算机1217读出调整值,按照该调整值进行相机的控制。
SDRAM1218是用于对图像数据等进行暂时存储的可电改写的易失性存储器。SDRAM1218暂时存储从A/D转换器1214输出的图像数据和在图像处理器1215、JPEG处理器1216等中进行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存储器接口1219与记录介质1225连接,进行将图像数据和附加在图像数据中的文件头等数据写入记录介质1225和从记录介质1225中读出的控制。记录介质1225例如为能够在相机主体上自由拆装的存储器卡等记录介质,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内置在相机主体中的硬盘等。
LCD驱动器1220与LCD1226连接,将由图像处理器1215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存储于SDRAM1218,需要显示时,读取SDRAM1218存储的图像数据并在LCD1226上显示,或者,JPEG处理器1216压缩过的图像数据存储于SDRAM1218,在需要显示时,JPEG处理器1216读取SDRAM1218的压缩过的图像数据,再进行解压缩,将解压缩后的图像数据通过LCD1226进行显示。
LCD1226配置在相机主体的背面进行图像显示。该LCD1226LCD,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有机EL等各种显示面板(LCD1226),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有机EL等各种显示面板。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相机的电气结构,提出本发明摄像头检测装置、方法及多摄像头终端各个实施例。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摄像头检测装置、方法及多摄像头终端进行详细说明。
基于上述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网络系统,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针对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图像采集模块,且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大于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的终端;在终端拍摄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一图像;然后确定第一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第一图像在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时,再通过视场角更大的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二图像,并基于采集到的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由于启用视场角更好的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更大视场角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因此可以使得终端尽可能获取到较多的有效灰度统计点,从而使得终端计算出更为准确的白平衡校正参数,避免因有效灰度统计点数量不够而导致拍摄得到的图像出现偏色的情况。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下面结合一种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的过程为示例进行说明,请参见图3所示,其包括:
S301:通过终端的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一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启用拍摄功能时,可以优先仅启用第一图像采集模块进行图像采集;由于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相对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会小一些,虽然其所能采集到的图像范围更小一些,但是根据其采集的第一图像进行后续处理的处理数据量也会更小一些,因此处理效率也会相对更高,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
当然,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也可根据需求同时启动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图像采集模块,但可先仅根据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第一图像进行分析,在分析确定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时,再基于通过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第二图像进行分析。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图像采集模块可以为各种摄像头。且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的拍摄方向相同,也即二者拍摄同一方向。例如,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图像采集模块可以都设置在终端背面,作为终端的后置摄像头;或者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都设置在终端的正面,作为前置摄像头。且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可做作为终端的主摄像头,第二图像采集模块则可作为终端的辅摄像头。且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设置可支持动态定义设置,且可选地可支持用户自定义设置。
S302:确定第一图像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时,通过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二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第一图像是否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的方式可以灵活设置,对应的白平衡校正条件也可灵活设置。例如,在一种示例中,确定第一图像是否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图像的图像类型属于预设图像类型集合中的图像类型;
第一图像中的有效灰度统计点个数小于预设有效统计点个数阈值。
由于出现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的第一图像的情况,较多是在拍摄场景为较大纯色面积的场景,例如夕阳、大面积的灯光照射等拍摄场景。因此一种示例中可以根据历史情况或理论研究等统计出现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时图片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采用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分析归类统计。然后在拍摄过程中,可以对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第一图像的内容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可采用统计时相同的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分析,进而确定该第一图像是否属于预设图像类型集合中的图像类型。因此是否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可包括第一图像的图像类型属于预设图像类型集合中的图像类型。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对采集到的第一图像中的有效灰度统计点个数进行分析。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可以将采集到的第一图像划分为多个区域,具体可以可以根据据图需求灵活设置。例如一种示例中可以划分为3027个区域。然后统计每个区域内的像素点的R/G和B/G的平局值并分别作为白平衡统计点分布图的X值和Y值,然后根据该X值和Y值在白平衡统计点分布图中确定的点是否落入灰区来确定对应区域是否构成一个有效灰度统计点。当然以上有效灰度统计点的分析统计方式仅仅是一种示例,在本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的示例进行分析统计。
S303:基于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该步骤计算白平衡校正参数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灰度世界算法GW(Gray world Assumpt ion)、全反射理论算法PR(Perfect ReflectorAssumption),GW和PR正交组合算法QCGP(Quadratic Combining GW&PR)以及色温估算法。
S304:利用白平衡校正参数进行白平衡校正。
其中,例如利用白平衡校正参数进行白平衡校正可包括:
利用白平衡校正参数对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进行白平衡调节;当然,可选地,还可利用白平衡校正参数对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进行白平衡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S303基于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可以包括色温值,S303中获取色温值的方式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参见图4所示,包括:
S401:直接提取第二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
S402:根据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色温值。
例如S402可以采用但不限于灰度世界算法计算色温值。
方式二:参见图5所示,包括:
S501:提取第一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并提取第二图像中预设区域内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
S502:根据提取的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色温值。
其中第二图像中预设区域为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无重叠的区域;在本方式中可以采用但不限于灰度世界算法,GW和PR正交组合算法或色温估算法计算。
方式三:参见图6所示,包括:
S601:提取第一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根据提取的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第一色温值。
S602:提取第二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根据提取的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第二色温值。其中第一色温值和第二色温值的计算方式可以采用相同方式,也可采用不同方式;且第一色温值计算和第二色温值的计算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一前一后进行,一前一后进行时可以先计算第一色温值,再计算第二色温值,也可先计算第二色温值,再计算第一色温值。
S603:分别将第一色温值和第二色温值乘以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之后,再相加得到色温值。
可见,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在终端拍摄使用过程中,可先通过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一图像;然后确定第一图像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时,再通过视场角更大的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二图像,并基于采集到的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由于启用视场角更好的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更大视场角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因此可以使得终端尽可能获取到较多的有效灰度统计点,从而使得终端计算出更为准确的白平衡校正参数,避免因有效灰度统计点数量不够而导致白平衡校正参数计算失败或错误,进而导致拍摄得到的图像出现偏色的情况,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第二实施例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下面以终端为智能移动终端为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移动终端7在背面设置有第一摄像头(即第一图像采集模块)71和第二摄像头(即第二图像采集模块)72,第一摄像头71为智能移动终端7的后置主摄像头,第二摄像头72为智能移动终端7的后置辅摄像头。
其中智能移动终端7一种示例的拍照控制方式请参见图8所示,包括:
S801:智能移动终端7检测到拍摄指令,启动第一摄像头71采集第一图像。
S802:确定第一图像是否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此处假设确定为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
本示例中,S802采用确定第一图像的图像类型是否属于预设图像类型集合中的图像类型,如是,则确定第一图像是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否则,可确定第一图像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
S803:智能移动终端7启动第二摄像头72采集第二图像。
S804:智能移动终端7直接提取第二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
S805:智能移动终端7根据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色温值。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中,智能移动终端7一种示例的拍照控制方式请参见图9所示,包括:
S901:智能移动终端7检测到拍摄指令,启动第一摄像头71采集第一图像。
S902:确定第一图像是否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此处假设确定为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
本示例中,S902中,对采集到的第一图像中的有效灰度统计点个数进行分析,将采集到的第一图像划分为多个区域,例如可以划分为3027个区域。然后统计每个区域内的像素点的R/G和B/G的平局值并分别作为白平衡统计点分布图的X值和Y值,然后根据该X值和Y值在白平衡统计点分布图中确定的点是否落入灰区来确定对应区域是否构成一个有效灰度统计点;本示例中确定假设统计出的有效灰度统计点小于预设有效统计点个数阈值(该个数阈值也可转换成比例值,例如10%,5%等)。
S903:智能移动终端7启动第二摄像头72采集第二图像。
S904:提取第一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并提取第二图像中预设区域内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
其中第二图像中预设区域为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无重叠的区域,请参见图10所示,101为与第一图像重叠的区域,102为与第一图像无重叠的区域。
S905:智能移动终端7根据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色温值。
可见,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在终端使用后置摄像头拍摄使用过程中,可先通过主后置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然后确定第一图像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时,再通过视场角更大的辅后置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并基于采集到的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以使得终端尽可能获取到较多的有效灰度统计点,从而获取到更为准确的白平衡校正参数,拍摄更好质量的图像,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第三实施例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下面仍以终端为智能移动终端为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移动终端11在正面设置有主前置摄像头(即第一图像采集模块)111和辅前置摄像头(即第二图像采集模块)112。其中智能移动终端11一种示例的拍照控制方式请参见图12所示,包括:
S1201:智能移动终端11检测到前置拍摄指令,启动主前置摄像头111采集第一图像。
S1202:确定第一图像是否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此处假设确定为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
本示例中,S1202采用确定第一图像的图像类型是否属于预设图像类型集合中的图像类型,如是,则确定第一图像是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否则,对采集到的第一图像中的有效灰度统计点个数进行分析,将采集到的第一图像划分为多个区域,然后统计每个区域内的像素点的R/G和B/G的平局值并分别作为白平衡统计点分布图的X值和Y值,然后根据该X值和Y值在白平衡统计点分布图中确定的点是否落入灰区来确定对应区域是否构成一个有效灰度统计点;本示例中确定假设统计出的有效灰度统计点小于预设有效统计点个数阈值
S1203:智能移动终端11启动辅前置摄像头112采集第二图像。
S1204:智能移动终端11提取第一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根据提取的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第一色温值。
S1205:智能移动终端11提取第二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根据提取的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第二色温值。
S1206:智能移动终端11分别将第一色温值和第二色温值乘以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之后,再相加得到色温值。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中,智能移动终端11一种示例的拍照控制方式请参见图13所示,包括:
S1301:智能移动终端11检测到拍摄指令,启动主前置摄像头111采集第一图像。
S1302:确定第一图像是否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此处假设确定为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
本示例中,S1302中,对采集到的第一图像中的有效灰度统计点个数进行分析,将采集到的第一图像划分为多个区域,例如可以划分为30211个区域。然后统计每个区域内的像素点的R/G和B/G的平局值并分别作为白平衡统计点分布图的X值和Y值,然后根据该X值和Y值在白平衡统计点分布图中确定的点是否落入灰区来确定对应区域是否构成一个有效灰度统计点;本示例中确定假设统计出的有效灰度统计点小于预设有效统计点个数阈值;此时再确定第一图像的图像类型是否属于预设图像类型集合中的图像类型,如是,则确定第一图像是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否则,可确定第一图像是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
S1303:智能移动终端11启动辅前置摄像头112采集第二图像。
S1304:提取第一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并提取第二图像中预设区域内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
S1305:智能移动终端11根据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色温值。
可见,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在终端使用前置摄像头拍摄使用过程中,可先通过主前置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然后确定第一图像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时,再通过视场角更大的辅前置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并基于采集到的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以使得终端尽可能获取到较多的有效灰度统计点,从而获取到更为准确的白平衡校正参数,拍摄更好质量的图像,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也可以是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移动终端。其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大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且请参见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包括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以及通信总线1403;
通信总线1403用于实现处理器1401与存储器1402之间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401用于执行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上各实施例中所示例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各种终端内,其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各实施例中所示例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柔性屏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大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所述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一图像;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二图像;
基于所述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
利用所述白平衡校正参数进行白平衡校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类型属于预设图像类型集合中的图像类型时,和/或,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有效灰度统计点个数小于预设有效统计点个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不满足白平衡校正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的拍摄方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为所述终端的后置主摄像头,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为所述终端的后置辅摄像头。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平衡校正参数包括色温值,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包括:
提取所述第二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根据所述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色温值。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平衡校正参数包括色温值,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图像中预设区域内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根据提取的所述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色温值;
所述预设区域为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无重叠的区域。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平衡校正参数包括色温值,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图像获取白平衡校正参数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根据提取的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第一色温值;
提取所述第二图像中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根据提取的各有效灰度统计点的灰度值信息计算第二色温值;
分别将所述第一色温值和所述第二色温值乘以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之后,再相加得到所述色温值。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白平衡校正参数进行白平衡校正包括:
利用所述白平衡校正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进行白平衡调节。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大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的视场角;所述终端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811595538.6A 2018-12-25 2018-12-25 终端及其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7882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95538.6A CN109788268A (zh) 2018-12-25 2018-12-25 终端及其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95538.6A CN109788268A (zh) 2018-12-25 2018-12-25 终端及其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8268A true CN109788268A (zh) 2019-05-21

Family

ID=66497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95538.6A Pending CN109788268A (zh) 2018-12-25 2018-12-25 终端及其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8268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0826A (zh) * 2019-08-12 2019-1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白平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0611803A (zh) * 2019-09-03 2019-1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色温预估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246114A (zh) * 2020-03-12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10685A (zh) * 2019-10-27 2021-04-27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X光传感器灰度校正方法、装置及x光异物检测机
CN112860201A (zh) * 2021-02-01 2021-05-28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安卓界面调节白平衡的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储存介质
CN113489962A (zh) * 2021-06-15 2021-10-0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平衡调整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573037A (zh) * 2021-06-24 2021-10-29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697483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复旦大学 基于压缩感知白平衡算法的屏下摄像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2102A (zh) * 2013-07-17 2013-11-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摄像系统及其白平衡调节的方法与装置
US20140240534A1 (en) * 2013-02-26 2014-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image processing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5187810A (zh) * 2014-11-11 2015-12-23 怀效宁 一种基于人脸色彩特征的自动白平衡方法及电子媒体装置
CN105227945A (zh) * 2015-10-21 2016-0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白平衡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174173A (zh) * 2017-12-25 2018-06-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40534A1 (en) * 2013-02-26 2014-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image processing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3402102A (zh) * 2013-07-17 2013-11-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摄像系统及其白平衡调节的方法与装置
CN105187810A (zh) * 2014-11-11 2015-12-23 怀效宁 一种基于人脸色彩特征的自动白平衡方法及电子媒体装置
CN105227945A (zh) * 2015-10-21 2016-0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白平衡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174173A (zh) * 2017-12-25 2018-06-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0826B (zh) * 2019-08-12 2022-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白平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0460826A (zh) * 2019-08-12 2019-1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白平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0611803A (zh) * 2019-09-03 2019-1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色温预估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710685B (zh) * 2019-10-27 2022-06-14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X光传感器灰度校正方法、装置及x光异物检测机
CN112710685A (zh) * 2019-10-27 2021-04-27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X光传感器灰度校正方法、装置及x光异物检测机
CN111246114B (zh) * 2020-03-12 2021-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46114A (zh) * 2020-03-12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97483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复旦大学 基于压缩感知白平衡算法的屏下摄像装置及方法
CN114697483B (zh) * 2020-12-31 2023-10-10 复旦大学 基于压缩感知白平衡算法的屏下摄像装置及方法
CN112860201A (zh) * 2021-02-01 2021-05-28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安卓界面调节白平衡的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储存介质
CN113489962A (zh) * 2021-06-15 2021-10-0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平衡调整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573037A (zh) * 2021-06-24 2021-10-29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268132A1 (zh) * 2021-06-24 2022-12-29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0295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5100609B (zh) 移动终端和拍摄参数的调节方法
CN109788268A (zh) 终端及其白平衡校正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70436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5959543B (zh) 一种去除反光的拍摄装置和方法
US20220150403A1 (en) Input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959554B (zh) 视频拍摄装置及方法
CN104811554B (zh) 相机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9831636A (zh) 互动视频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13021B (zh) 图像去噪装置和方法
CN105187724B (zh) 一种处理图像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US11470246B2 (en) Intelligent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9842723A (zh) 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385579A (zh) 一种摄像头检测装置、方法及多摄像头终端
CN105635452A (zh) 移动终端及其联系人标识方法
CN110138999B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证件扫描方法及装置
CN106028098A (zh) 视频录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751488B (zh) 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的拍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796625A (zh) 照片的合成方法及照片合成装置
CN110807769B (zh) 图像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763810A (zh) 基于人眼的拍照装置及方法
CN105357441B (zh)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230162529A1 (en) Eye bag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014272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283195B (zh) 生成动态图像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