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4448A - 转换电路、转换方法和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转换电路、转换方法和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4448A
CN105094448A CN201510553024.4A CN201510553024A CN105094448A CN 105094448 A CN105094448 A CN 105094448A CN 201510553024 A CN201510553024 A CN 201510553024A CN 105094448 A CN105094448 A CN 105094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transistors
voltage
pole
control
switch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30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4448B (zh
Inventor
周全国
罗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530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44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4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4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4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44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换电路、转换方法和触控面板,该转换电路包括:输入控制单元、栅极电压重置单元、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和驱动晶体管,其中,阈值电压补偿单元用于在第一控制线和第三控制线的控制下,对驱动晶体管的进行阈值补偿处理,输入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二控制线的控制下,将感测单元上的感测电压信号输入至阈值电压补偿单元,以使得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为感测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之和。在本发明中,通过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将输入至驱动晶体管的电压调整为感测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与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之和,从而可避免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对驱动晶体管输出的电流信号的影响。

Description

转换电路、转换方法和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换电路、转换方法和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触摸技术是一种人机交互技术,利用触控面板作为使用者与电子产品之间的沟通接口,可以让使用者直接用手指或者触摸笔来控制电子产品的操作。一般来说,目前市场上占主流的触控面板有电阻式触控面板和电容式触控面板,而电容式触控面板又是主流中的主流。电阻式触控面板是以检测触控电极上电压压降来定位触摸位置;电容式触摸面板通常内含多个电容感应单元,通过检测各电容感应单元的电容变化(即电容两端的电压变化)来定位出触摸位置。
由上述内容可见,无论是电阻式触控面板还是电容式触控面板,其在对触摸位置进行定位时,均需要对感测单元(触控电极或电容感应单元)上的电压信号进行检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由于感测单元上的电压信号所对应的电压值相对较小,因此不便于直接采集和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面板厂商往往会在感测单元上连接一转换电路,该转换电路用于将感测单元上的电压信号转化为对应的电流信号,通过电流信号检测单元检测该电流信号,并基于检测到的电流信号从而反推出感测单元上的电压信号的相关参数。
然而,在触控面板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制造工艺不同,温度不同,以及元器件老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则会使得转换电路内部元器件的特性参数值容易发生漂移(例如转换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漂移),从而导致转换电路输出的电流信号存在较大误差,进而导致触控面板的对触摸位置无法进行定位或产生错误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换电路、转换方法和触控面板,(加上有益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换电路,包括:输入控制单元、栅极电压重置单元、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和驱动晶体管,其中所述输入控制单元与所述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连接,栅极电压重置单元与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与所述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电源端连接;
所述栅极电压重置单元用于在第一控制线的控制下,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进行重置处理;
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线和第三控制线的控制下,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进行阈值补偿处理;
所述输入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二控制线的控制下,将感测单元上的感测电压信号输入至阈值电压补偿单元,以使得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为所述感测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之和;
所述驱动晶体管用于将所述栅极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流信号。
可选地,所述输入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连接。
可选地,所述栅极电压重置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包括: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获驱动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三控制线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三电源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三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栅极电压重置单元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输入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或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输出重置单元,所述输出重置单元与所述输出端连接;
所述输出重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线的控制下,对所述信号输出端进行重置处理。
可选地,所述输出重置单元包括:第六开关管;
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三控制线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四电源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电容;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五电源端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采用上述的转换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换方法,所述转换方法基于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采用上述的转换电路,所述转换方法包括:
在重置阶段,所述栅极电压重置单元在所述第一控制线的控制下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进行重置处理;
在阈值补偿阶段,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在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三控制线的控制下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进行阈值补偿处理;
在转化阶段,所述输入控制单元在第二控制线的控制下将感测单元上的感测电压信号输入至阈值电压补偿单元,以使得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为所述感测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之和,所述驱动晶体管将所述栅极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流信号。
可选地,当所述转换电路中包括输出重置单元时,在所述阈值补偿阶段过程中还包括:
所述输出重置单元对所述信号输出端进行重置处理。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换电路,其中,该转换电路包括:输入控制单元、栅极电压重置单元、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和驱动晶体管,其中,阈值电压补偿单元用于在第一控制线和第三控制线的控制下,对驱动晶体管的进行阈值补偿处理,输入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二控制线的控制下,将感测单元上的感测电压信号输入至阈值电压补偿单元,以使得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为Vtouch+Vth,其中Vtouch为感测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Vth为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驱动晶体管用于将栅极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流信号。在本发明中,通过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将输入至驱动晶体管的电压调整为Vtouch+Vth,从而可避免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对驱动晶体管输出的电流信号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图1的一种转换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转换电路的工作时序图;
图4为图2所示转换电路在重置阶段的等效电路图;
图5为图2所示转换电路在阈值补偿阶段的等效电路图;
图6为图2所示转换电路在转换阶段的等效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图1的又一种转换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转换电路、转换方法和触控面板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转换电路包括:输入控制单元1、栅极电压重置单元2、阈值电压补偿单元3和驱动晶体管DTFT,其中输入控制单元1与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Vin和阈值电压补偿单元3连接,栅极电压重置单元2与阈值电压补偿单元3和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连接,阈值电压补偿单元3与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Vout、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和驱动晶体管DTFT的漏极连接,驱动晶体管DTFT的源极与第一电源端连接;栅极电压重置单元2用于在第一控制线EM1的控制下,对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的电压进行重置处理;阈值电压补偿单元3用于在第一控制线EM1和第三控制线EM2的控制下,对驱动晶体管DTFT的进行阈值补偿处理;输入控制单元1用于在第二控制线EM2的控制下,将感测单元(未示出)上的感测电压信号输入至阈值电压补偿单元3,以使得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电压为Vtouch+Vth,其中Vtouch为感测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Vth为驱动晶体管DTFT的阈值电压;驱动晶体管DTFT用于将栅极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流信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有效的避免驱动晶体管DTFT的阈值电压对驱动晶体管DTFT输出的电流信号的影响。
下面将以一个对应图1的具体实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图1的一种转换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可选地,输入控制单元1包括:第一开关管T1。其中,第一开关管T1的控制极与第一控制线EM1连接,第一开关管T1的第一极与信号输入端Vin连接,第一开关管T1的第二极与阈值电压补偿单元3连接。
可选地,栅极电压重置单元2包括:第二开关管T2。其中,第二开关管T2的控制极与第二控制线EM2连接,第二开关管T2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第二开关管T2的第二极与阈值电压补偿单元3和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连接。
阈值电压补偿单元3包括: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和第一电容C1。其中,第三开关管T3的控制极与第一控制线EM1连接,第三开关管T3的第一极与所获驱动晶体管DTFT的漏极连接,第三开关管T3的第二极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开关管T4的控制极与第三控制线EM2连接,第四开关管T4的第一极与第三电源端连接,第四开关管T4的第二极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第五开关管T5的控制极与第三控制线EM2连接,第五开关管T5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漏极连接,第五开关管T5的第二极与信号输出端Vout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输入控制单元1、栅极电压重置单元2和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连接。
可选地,该转换电路还包括:输出重置单元4,输出重置单元4与输出端连接;输出重置单元4用于在第三控制线EM2的控制下,对信号输出端Vout进行重置处理。进一步地,输出重置单元4包括:第六开关管T6,其中,第六开关管T6的控制极与第三控制线EM2连接,第六开关管T6的第一极与第四电源端连接,第六开关管T6的第二极与信号输出端Vout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晶体管DTFT、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和第六开关管T6分别独立选自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以及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控制极”具体是指开关管的栅极,“第一极”具体是指开关管的源极,相应的“第二极”具体是指开关管的漏极。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的是,该“第一极”与“第二极”可进行互换。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图2所示转换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下述描述中以驱动晶体管DTFT、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和第五开关管T5T3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和第六开关管T6均为P型开关管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在图2中,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均输出为高电平电压Vdd,该高电平电压Vdd的大小约为10V,第三电源输出接地电压Vss,该接地电压Vss的大小约为OV,第四电源端输出参考电压Vref,该参考电压Vref的大小约为2V。
图3为图2所示转换电路的工作时序图,如图3所示,该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重置阶段、阈值补偿阶段和转化阶段。
在重置阶段时,第一控制线EM1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二控制线EM2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三控制线EM2输出高电平信号。此时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和第五开关管T5导通,第一开关管T1、第四开关管T4和第六开关管T6截止。
图4为图2所示转换电路在重置阶段的等效电路图,如图4所示,由于第二开关管T2导通,因此第二电源输出的高电平电压Vdd通过第二开关管T2写入至节点Vx,以对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电压进行重置处理,此时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电压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电压均为Vdd。与此同时,由于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电压为Vdd,此时驱动晶体管DTFT导通,第一电源端输出的高电平电压Vdd开始对节点B充电,当节点B的电压被充至Vdd-Vth时,驱动晶体管DTFT截止。又由于第三开关管T3导通,因此在对节点B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节点A(对应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也同时被充电,节点A与节点B的电压相等,即为Vdd-Vth,此时,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电压差值为Vth。
此时,信号输出端Vout输出的信号为电压信号,且该电压信号的大小与节点A的电压大小相同,即为Vdd-Vth。
在阈值补偿阶段时,第一控制线EM1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二控制线EM2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三控制线EM2输出低电平信号。此时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和第六开关管T6导通,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和第五开关管T5截止。
图5为图2所示转换电路在阈值补偿阶段的等效电路图,如图5所示,由于第二开光管截止,所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处于悬空状态,又由于第四开关管T4导通,所以第三开关管T3输出的接地电压Vss通过第四开关管T4写入至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此时节点A的电压变为0V,节点B的电压变为0。此时,第一电容C1产生自举作用以维持其两端的电压差值Vth不变,从而将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电压下拉为Vth,此时节点Vx的电压为Vth。
与此同时,为避免阈值补偿阶段过程中信号输出端Vout输出的信号对转化阶段的影响,因此本实施例中在信号输出端Vout处设置了输出重置单元4。具体地,第六开关管T6导通,第四电源端输出的参考电压Vref通过第六开关管T6对信号输出端Vout进行重置。此时,信号输出端Vout输出的信号为电压信号,且该电压信号的大小等于参考电压Vref。
在转换阶段时,第一控制线EM1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二控制线EM2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三控制线EM2输出高电平信号。此时第一开关管T1和第五开关管T5导通,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和第六开关管T6截止。
图6为图2所示转换电路在转换阶段的等效电路图,如图6所示,由于第四开关管T4截止,因此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处于悬空状态,此时信号输入端Vin输入的感测电压信号会完全加载在第一电容C1的两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电压变为Vtouch+Vth,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电压变为Vtouch。相应地,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电压变为Vtouch+Vth,驱动晶体管DTFT进入工作状态。
由驱动晶体管DTFTDTFT的饱和驱动电流公式可得:
I=K*(Vgs-Vth)2
=K*(Vtouch+Vth-Vdd-Vth)2
=K*(Vtouch-Vdd)2
其中,K为常数,第一电源端输出的电压信号Vdd也为常数。
在转换阶段中,信号输出端Vout输出的信号为电流信号,且通过上式可知,驱动晶体管DTFT在转化阶段输出的电流信号所对应的电流大小仅与感测电压信号的电压Vtouch相关,而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阈值电压Vth无关,所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有效的避免驱动晶体管DTFT的阈值电压对驱动晶体管DTFT所输出的电流信号的影响,进而可实现将感测电压信号精确转化为相应的电流信号。此时,信号输出端Vout输出的电流信号对应的电压值会持续上升。
可选地,该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信号输出端Vout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五电源端连接,该第二电容C2用于保证信号输出端Vout输出将信号稳定输出。可选地,第五电源输出参考电压Vref。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换电路中,通过设置上述输出重置单元4以保证转换阶段时输出电流信号的准确性的技术方案,仅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的是,即便本实施例中没有设置该重置单元,也能实现将感测电压信号精确转化为相应的电流信号。
此外,在图2所示的转换电路中,第一开关管T1和第三开关管T3共用一个第一控制线EM1,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和第六开关管T6共用一个第三控制线EM2的技术方案,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可有效的减少转换电路中控制线的数量,实现简化电路结构的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的是,基于图2所示的转换电路,对其中晶体管的类型进行改变或对控制线的设置进行改变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图1的又一种转换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图7所示的转换电路与图2所示的转换电路的区别在于,在图7所示的转换电路中输入控制单元1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而在图2所示的转换电路中输入控制单元1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
图7所示的转换电路的工作过程与图2所示的转换电路的工作过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前述相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无论输入控制单元1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还是与第二端连接,在转换阶段中,当第一开关管T1打开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电压均会变为Vtouch+Vth,即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电压为Vtouch+Vth。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转换电路,其中,该转换电路包括:输入控制单元、栅极电压重置单元、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和驱动晶体管,其中,阈值电压补偿单元用于在第一控制线和第三控制线的控制下,对驱动晶体管的进行阈值补偿处理,输入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二控制线的控制下,将感测单元上的感测电压信号输入至阈值电压补偿单元,以使得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为Vtouch+Vth,驱动晶体管用于将栅极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流信号。在本发明中,通过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将输入至驱动晶体管的电压调整为Vtouch+Vth,从而可避免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对驱动晶体管输出的电流信号的影响。
实施例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转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转换方法基于转换电路,其中该转换电路采用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转换电路,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描述,该转换方法包括:
步骤101:栅极电压重置单元在第一控制线的控制下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进行重置处理。
步骤102: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在第一控制线和第三控制线的控制下对驱动晶体管的进行阈值补偿处理。
步骤103:输入控制单元在第二控制线的控制下将感测单元上的感测电压信号输入至阈值电压补偿单元,以使得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为Vtouch+Vth,驱动晶体管将栅极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流信号。
其中,Vtouch为感测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Vth为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
可选地,转换电路中包括输出重置单元时,在进行上述步骤102的同时还包括:
步骤102’:输出重置单元对信号输出端进行重置处理。
上述步骤101至步骤103(包含步骤102’)依次分别对应转换电路的三个工作阶段:重置阶段、阈值补偿阶段和转换阶段,对于步骤101至步骤103的具体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相应描述,此处不再结合示例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转换方法,其中该转换方法包括:栅极电压重置单元在第一控制线的控制下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进行重置处理;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在第一控制线和第三控制线的控制下对驱动晶体管的进行阈值补偿处理;输入控制单元在第二控制线的控制下将感测单元上的感测电压信号输入至阈值电压补偿单元,以使得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为Vtouch+Vth,驱动晶体管将栅极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流信号。在本发明中,通过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将输入至驱动晶体管的电压调整为Vtouch+Vth,从而可避免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对驱动晶体管输出的电流信号的影响。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其中该触摸面板包括转换电路,其中该转换电路采用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转换电路,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转换电路与对应的感测单元连接,感测单元向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输入待转换的感测电压信号,转换电路采用上述实施例二中的转换方法将该感测电压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流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控制单元、栅极电压重置单元、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和驱动晶体管,其中所述输入控制单元与所述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连接,栅极电压重置单元与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与所述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电源端连接;
所述栅极电压重置单元用于在第一控制线的控制下,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进行重置处理;
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线和第三控制线的控制下,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进行阈值补偿处理;
所述输入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二控制线的控制下,将感测单元上的感测电压信号输入至阈值电压补偿单元,以使得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为所述感测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之和;
所述驱动晶体管用于将所述栅极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流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电压重置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包括: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获驱动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三控制线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三电源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三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栅极电压重置单元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输入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或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重置单元,所述输出重置单元与所述输出端连接;
所述输出重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线的控制下,对所述信号输出端进行重置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重置单元包括:第六开关管;
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三控制线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四电源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容;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五电源端连接。
8.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意所述的转换电路。
9.一种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方法基于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转换电路,所述转换方法包括:
在重置阶段,所述栅极电压重置单元在所述第一控制线的控制下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进行重置处理;
在阈值补偿阶段,所述阈值电压补偿单元在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三控制线的控制下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进行阈值补偿处理;
在转化阶段,所述输入控制单元在第二控制线的控制下将感测单元上的感测电压信号输入至阈值电压补偿单元,以使得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为所述感测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之和,所述驱动晶体管将所述栅极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流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换电路中包括输出重置单元时,在所述阈值补偿阶段过程中还包括:
所述输出重置单元对所述信号输出端进行重置处理。
CN201510553024.4A 2015-09-01 2015-09-01 转换电路、转换方法和触控面板 Active CN1050944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3024.4A CN105094448B (zh) 2015-09-01 2015-09-01 转换电路、转换方法和触控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3024.4A CN105094448B (zh) 2015-09-01 2015-09-01 转换电路、转换方法和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4448A true CN105094448A (zh) 2015-11-25
CN105094448B CN105094448B (zh) 2018-02-27

Family

ID=54575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3024.4A Active CN105094448B (zh) 2015-09-01 2015-09-01 转换电路、转换方法和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444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3443A (zh) * 2016-03-17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感测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8962124A (zh) * 2018-08-17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x射线探测装置
CN109870470A (zh) * 2017-06-30 2019-06-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探测像素电路、探测面板和光电检测装置
CN112530374A (zh) * 2019-04-04 2021-03-1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4415863A (zh) * 2021-06-08 2022-04-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70632A2 (en) * 2009-07-03 2011-01-05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Light sensing circuit, touch panel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3309507A (zh) * 2013-05-30 2013-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驱动电路、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310728A (zh) * 2013-05-29 2013-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04217677A (zh) * 2014-07-30 2014-1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252844A (zh) * 2014-09-23 2014-12-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70632A2 (en) * 2009-07-03 2011-01-05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Light sensing circuit, touch panel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3310728A (zh) * 2013-05-29 2013-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03309507A (zh) * 2013-05-30 2013-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驱动电路、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217677A (zh) * 2014-07-30 2014-1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252844A (zh) * 2014-09-23 2014-12-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3443A (zh) * 2016-03-17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感测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843443B (zh) * 2016-03-17 2018-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感测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9870470A (zh) * 2017-06-30 2019-06-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探测像素电路、探测面板和光电检测装置
CN108962124A (zh) * 2018-08-17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x射线探测装置
CN112530374A (zh) * 2019-04-04 2021-03-1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2530374B (zh) * 2019-04-04 2022-04-1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4415863A (zh) * 2021-06-08 2022-04-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
CN114415863B (zh) * 2021-06-08 2023-06-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4448B (zh) 2018-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4448A (zh) 转换电路、转换方法和触控面板
CN103236238B (zh) 像素单元控制电路以及显示装置
CN103309507B (zh) 一种触摸显示驱动电路、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2663980B (zh)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控制电路及其工作方法、液晶显示器
CN103198866B (zh)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3592791B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基板以及采用此基板的显示器
CN104252844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105571B (zh) 一种基于仿真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电流特性测定方法
CN203179480U (zh) 像素单元控制电路以及显示装置
CN104409045A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移位扫描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047118B (zh) 反转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3761938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3532534A (zh) 栅压自举开关电路
CN103197812A (zh) 触控感应装置
CN101140366B (zh) 感测一对象触碰的像素单元、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CN105528977A (zh) 一种检测电路、驱动集成电路及其检测方法
CN104793805A (zh) 一种触控电路、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404429A (zh) 触控电路和触控显示器件
CN104158526A (zh) 一种提高mos管模拟开关线性度的方法及mos管模拟开关电路
CN104484070A (zh) 触摸装置的驱动电路、驱动方法、触摸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2571091B (zh) 一种模数转换器及电子设备
CN103838939A (zh) 一种垂直型场效应晶体管直流特性和电容特性仿真方法
CN207200679U (zh) 一种漏电保护型自举采样开关电路
CN107222213A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模数转换器
CN105843443B (zh) 一种触摸感测电路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