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4218A - 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4218A
CN105094218A CN201410211394.5A CN201410211394A CN105094218A CN 105094218 A CN105094218 A CN 105094218A CN 201410211394 A CN201410211394 A CN 201410211394A CN 105094218 A CN105094218 A CN 105094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pattern
mode
switches
noumen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13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4218B (zh
Inventor
刘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113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4218B/zh
Priority to US14/585,806 priority patent/US9690324B2/en
Priority to DE102015101219.7A priority patent/DE102015101219A1/de
Publication of CN105094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4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4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42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所述切换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运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至少能够在第一模式和与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其中,所述变化包括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或者在两个不同的曲面之间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子设备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电子设备如滑盖式手机、翻盖式手机、笔记本电脑、插接式笔记本电脑等。等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也享受到了科学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
现有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连接件。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三表面和与所述第三表面相背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按键。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运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
但是在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的形状均保持原来形状,导致所述电子设备不能满足特定场景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的形状均保持原来形状,导致所述电子设备不能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本申请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运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至少能够在第一模式和与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其中,所述变化包括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或者在两个不同的曲面之间切换。
优选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表面上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边上的第一基准点和所述第三表面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边上的第二基准点的距离大于阈值,所述第一基准点在所述第一边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基准点在所述第二边上的位置对应;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时,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基准点和所述第二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所述阈值。
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单元,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显示单元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呈凹陷曲面形态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单元位于其任意切面的同一侧,且其上仅与所述第一边对应的边为曲线边。
优选地,所述第三表面上设置有接触式输入单元,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接触式输入单元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呈凸出曲面形态或者沿凸出曲面设置的接触式输入单元,其中,所述接触式输入单元位于其任意切面的同一侧,且其上仅与所述第二边对应的边为曲线边。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两个表面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两个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或者一致。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两个表面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两个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或者一致,具体为:
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变化为形状相匹配的曲面。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两个表面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两个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或者一致,具体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表面变形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凹陷的曲面,所述第三表面变形为相对为所述第二本体凸出的曲面。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表面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凹陷的曲面,所述第三表面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凸出的曲面,所述第四表面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凹陷的曲面。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为曲面的表面切换为平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包括:
检测用于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检测参数;
根据所述检测参数,确定是否控制参数调整器调整用于控制所述表面发生变化的控制参数。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或者连接件连接的切换机构,所述切换结构用于带动所述表面发生变化,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所述切换机构带动所述表面发生变化。
优选地,所述在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控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表面随着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而发生变化,使得在所述电子设备模式切换完成时,所述表面变化完成。
优选地,在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完成后,所述表面开始发生变化。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连接件和处理器,所述第一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使得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运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能够在第一模式和与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其中,所述变化包括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或者在两个不同的曲面之间切换。
优选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表面上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边上的第一基准点和所述第三表面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边上的第二基准点的距离大于阈值,所述第一基准点在所述第一边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基准点在所述第二边上的位置对应;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时,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基准点和所述第二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所述阈值。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于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检测参数;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参数,确定是否控制参数调整器调整用于控制所述表面发生变化的控制参数。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或者连接件连接的切换机构,所述切换结构用于带动所述表面发生变化,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所述切换机构带动所述表面发生变化。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表面随着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而发生变化,使得在所述电子设备模式切换完成时,所述表面变化完成。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完成后,所述表面开始发生变化。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切换方法通过在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或者在两个不同的曲面之间切换,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的场景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的形状均保持原来形状,导致所述电子设备不能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四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五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六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七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八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九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第十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的形状均保持原来形状,导致所述电子设备不能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切换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运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至少能够在第一模式和与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其中,所述变化包括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或者在两个不同的曲面之间切换。
上述切换方法通过在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或者在两个不同的曲面之间切换,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的场景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的形状均保持原来形状,导致所述电子设备不能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在介绍所述切换方法之间,首先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和连接件30。
所述第一本体10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在所述第二表面12至少设置第一输出单元121。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1可以为图像输出单元(如显示屏)或音频输出单元(如喇叭)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1为显示单元;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1也可以为喇叭等。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表面12也可以设置多个相同或者不同的第一输出单元121,另外,所述第二表面12也可以设置输入采集单元(如至少具有一个按键的键盘或触摸感应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如摄像头)或音频采集单元(如麦克风)等第二输入单元。所述第二表面12具有远离所述第二本体20的第一边122。所述第一边122上有第一基准点123。
所述第二本体20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23和第四表面24,在所述第三表面23至少设置第一输入单元21,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可以为输入采集单元(如至少具有一个按键的键盘或触摸感应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如摄像头)或音频采集单元(如麦克风)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为键盘,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可以为触摸感应单元、摄像头或麦克风等。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表面23也可以多个相同或者不同的第一输入单元21,另外,所述第三表面23也可以设置第二输出单元,比如图像输出单元(如显示屏)或音频输出单元(如喇叭)等。
所述第三表面23具有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边231。所述第二边231上有与所述第一基准点123的位置对应的第二基准点232,即所述第二基准点232在所述第二边231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基准点123在所述第一边122上的位置对应。具体地,所述第二基准点232在所述第二边231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基准点123在所述第一边122上的位置对应,是指,在所述第一边122上确定所述第一基准点123的位置与在所述第二边231上确定第二基准点232的位置的方法相同。如所述第一基准点123为第一边122上的左端点,所述第二基准点232为第二边231上的左端点;所述第一基准点123为第一边122上的中点,所述第二基准点232为第二边231上的中点;所述第一基准点123为第一边122上的左端点,所述第二基准点232为第二边231上的左端点。
所述连接件30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使得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30相对运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至少能够在第一模式和与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所述连接件30可以为转动连接机构、滑动连接机构、转动连接机构和滑动连接机构的结合、或者插接式连接机构。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连接件30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连接件3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表面12的第一边122中的第一基准点123和所述第三表面23的第二边231中的第二基准点232的距离大于阈值。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时,所述连接件30处于与第一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基准点123和所述第二基准点232之间的距离小于等所述阈值。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如可以设置为5毫米、1厘米、3厘米或5厘米等任意数值。
所述第一模式可以为输入/输出模式,即使用状态时候的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为输入/输出模式时,所述第二模式可以为非输入输出模式,或者为不同于上述输入/输出模式的另一种输入输出模式。
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第三表面23可以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还可以个别为曲面,其它为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以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表面12为曲面进行举例说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并不限于仅所述第二表面12为曲面,所述第一表面11、第三表面23和第四表面24也可以为曲面,或者第二表面12也可以为平面。
所述曲面和所述平面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曲面,而是从整体上看是个曲面,如:忽略所述第二表面12上所述框体与显示屏之间的平面高度差,视作所述框体和所述显示屏在同一平面内;忽略各表面上的孔或者槽;忽略按键与整体表面之间的高度差等。另外,表面上的单一器件如显示屏为曲面时,且单一器件的面积超过表面的总面积40%时,可认为所述表面整体上为曲面;又,表面上的多个器件如键盘按键为曲面时,且多个器件的表面积超过总面积的40%时,可以认为所述表面整体上为曲面。所述曲面的整体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可以为任意形状、也可以为具有弯曲规律的形状如S型、局部球面形状、局部柱面形状等。
所述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100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其中,所述变化包括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或者在两个不同的曲面之间切换。也就是说,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在进行模式切换时,可以为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中一个或者多个表面从平面切换为曲面,或者从曲面切换为曲面,或者在两个曲面之间切换。如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切换到第一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表面12变化为凹陷的曲面,以提升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1的显示效果等。
另外,所述表面切换的时间可以伴随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模式切换,或者在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模式切换前或者切换后。
上述切换方法通过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或者在两个不同的曲面之间切换,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的场景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的形状均保持原来形状,导致所述电子设备不能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以下对在所述电子设备100进行模式切换时,所述表面的变化情况进行举例说明:
第一种:
请参阅图1,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显示单元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呈凹陷曲面形态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单元位于其任意切面的同一侧,且其上仅与所述第一边122对应的边为曲线边。
而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时,所述显示单元可以为与上述“呈凹陷曲面”不同的曲面,也可以为平面。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一表面11、第三表面23、第四表面24可以发生变化,也可以不发生变化,可以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11、第三表面23和第四表面24为平面。
上述通过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显示单元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呈凹陷曲面形态的显示单元,从而可以减小显示单元上各点与观看者的眼球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差值,可以调整平面的弧度,以保证所述显示单元与眼睛的距离相等,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尤其针对大于7寸的显示单元的设备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单元上与所述第一边122对应的边为曲线边。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1为一直线绕一中心点转动形成的不完整的柱面。通过将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1设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呈凹陷曲面形态的显示单元,且将其上与所述第一边122对应的边设置为曲线边,从而可以减小显示单元上各点与观看者的眼球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差值,可以调整平面的弧度,以保证所述显示单元与眼睛的距离相等,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尤其针对大于7寸的显示单元的设备效果更佳。
第二种:
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可以为触摸感应单元和/或键盘等接触式输入单元。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接触式输入单元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呈凸出曲面形态或者沿凸出曲面设置的接触式输入单元,其中,所述接触式输入单元位于其任意切面的同一侧,且其上仅与所述第二边231对应的边为曲线边。
也就是说,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切换为一直线绕一中心点转动形成的不完整的柱面。而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时,所述接触式输入单元可以为与上述“呈凸出曲面”或“沿凸出曲面”不同的曲面,也可以为平面。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第四表面24可以发生变化,也可以不发生变化,可以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和第四表面24为平面。
通过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呈凸出曲面形态或沿凸出曲面设置的接触式输入单元,且所述接触式输入单元上与所述第二边231对应的边为曲线边,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更符合人体工学曲设计,提高使用者的使用的舒适度,尤其是针对长时间(物理或虚拟)使得第一输入单元21进行输入的情况。
第三种:
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两个表面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两个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或者一致。
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0切换到第二模式,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三表面23变化为相匹配的表面,从而使得处于第二模式的所述电子设备100结构更紧凑。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四表面24可以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四表面24可以发生变化,也可以不发生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表面23为凸出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12为凹陷的表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表面23可以为凹陷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12可以为凸出的表面。
而如图4,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三表面23为相匹配的曲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表面23为凸出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12为凹陷的表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表面23可以为凹陷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12可以为凸出的表面。
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0切换到第二模式,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四表面24的形状相一致,从而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识别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11为凸出的表面,所述第四表面24为凹陷的表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11为凹陷的表面,所述第四表面24为凸出的表面。通过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切换到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表面11为凸出的表面,所述第四表面24为凹陷的表面,在所述电子设备100跌落时,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四表面24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减小所述电子设备100被损坏的几率,保护所述电子设备100,另外,还可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外观造型更特别,增加所述电子设备100与其它产品之间的差异化,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辨识度。
第四种:
如图6所示,当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表面12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的凹陷的曲面,所述第三表面23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的凸出的曲面,所述第四表面24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的凹陷的曲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曲面位于其任意切面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表面12上第一边122和与第一边122对应的边为曲线边,所述第三表面23和第四表面24上与所述第二边231对应的边为曲线边。
上述通过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表面12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呈凹陷曲面形态的曲面,所述第三表面23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凸出的曲面,从而不仅可以减小显示单元上各点与观看者的眼球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差值,可以调整平面的弧度,以保证所述显示单元与眼睛的距离相等,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尤其针对大于7寸的显示单元的设备效果更佳,还可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更符合人体工学曲设计,提高使用者的使用的舒适度,尤其是针对长时间(物理或虚拟)使得第一输入单元21进行输入的情况。
第五种:
如图7所示,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中为曲面的表面切换为平面。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中至少一个为曲面,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切换到第二模式,所述曲面切换为平面。通过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中为曲面的表面切换为平面,从而便于携带、运输所述电子设备100。
上述切换方法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所述表面的切换。
第一种:参数调节方法
所述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4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用于表明所述电子设备100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检测参数;
根据所述检测参数,确定是否控制参数调整器调整用于控制所述表面发生变化的控制参数。
此时,所述表面至少部分为可变形材料,如记忆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在需要所述表面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时,调整所述材料的控制参数,如调整所述记忆金属的温度或者电压,调整所述陶瓷材料的电压等,即可使得所述表面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
具体地,如8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参数调整器50、检测单元60和处理器70。所述参数调整器50用于调整所述表面的控制参数,如温度参数、电压参数等,以使得所述表面在曲面和平面之间切换。
所述检测单元60用于表明所述电子设备100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检测参数。所述检测单元60具体可以为角度传感器或者距离传感器或者霍尔器件。
所述处理器70用于接收所述检测参数,并判断所述检测参数表明的所述当前距离是否小于所述阈值,以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参数调整器50调整所述控制参数。
上述通过参数调整方式控制所述表面在曲面和平面之间切换,从而能够精确控制所述所述表面切换形状。
第二种:机械调节方法
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或者连接件30连接的切换机构,所述切换结构用于带动所述表面发生变化,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所述切换机构带动所述表面发生变化。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10或所述第二本体20连接的连动机构40,所述连动机构40即为所述切换单元。在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运动时,所述连动机构带动所述表面在曲面和平面之间切换。该种方式属于通过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运动触发所述表面在曲面和平面之间切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动机构40为牵引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20上,所述为可变形的表面,如表面由柔性屏和可变形框架构成。
在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转动时,在所述连动机构40的作用力下,使得所述第一本体10的表面在曲面和平面之间切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连动机构40也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10上,在所述第二本体20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转动时,在所述连动机构40的作用下,也可以使得所述第二本体的表面在所述曲面和平面之间切换。
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所述连动机构40固定于连接件30上,同样可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10或者第二本体20的表面在所述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
通过设置与所述第一本体10或所述第二本体20连接的连动机构40,使得在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运动时,所述连动机构40能够带动所述表面在曲面和平面之间切换,从而在需要将所述表面切换为曲面时,通过所述连动机构40控制所述表面切换为曲面,便于使用者的使用;而在使用完成后,可以通过所述连动机构40控制所述表面切换为平面,从而便于搬运和携带。
除了采用上述方式控制所述表面切换为曲面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动机构40具体为一推压件,所述推压件设置于第二本体20内,所述第一本体10部分为弹性材料制成。在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转动完成后,触发所述推压件伸出,从而推动所述第一本体10的表面从平面切换为曲面;而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使用完成后,控制所述推压件缩回,所述第一本体10的表面恢复形状,即从所述曲面切换为平面。上述方式为在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运动完成后,再控制所述表面在曲面和平面之间切换的方式。
当然也可以将上述方式改设为通过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运动触发所述表面在曲面和平面之间切换的方式。需要在所述连接件30和所述推压件之间增加一传动机构,在所述连接件30运动时,带动所述推压件伸出或者缩回,从而控制所述第一本体10的表面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
另外,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10上设置一个所述推压件,在所述第二本体20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运动时或者运动后,所述推压件伸出或者缩回,从而控制所述第二本体20的表面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
另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表面在曲面和平面之间切换。以下以第二表面12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1采用柔性输出单元,固定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1的框体采用可变形机构。当需要所述第二表面12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时,控制所述框体变形以及变形的形状,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1也会随着框体的形状而发生形状改变,从而可以实现所述第二表面12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
还可直接在第一本体10或第二本体20内设置升降机构等,通过所述升降机构的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实现所述表面在所述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还可以在所述表面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表面由两部分构成,两部分可以绕所述转轴转动。在需要所述表面变形时,可以机械控制或者电控制所述转轴转动,从而改变表面的两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实现对所述表面在所述平面和曲面之间的切换。
上述通过机械方式控制所述表面在曲面和平面之间切换,从而使得所述表面在曲面和平面之间的切换能够稳定、可靠,且节省能源。
所述表面的切换动作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模式切换过程中的某个时间点执行,也可以在切换前或者切换完成后执行,还可以伴随者电子设备100的模式切换产生。具体如下:
第一种,伴随着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模式切换执行
即,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表面随着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模式切换而发生变化,使得在所述电子设备100模式切换完成时,所述表面变化完成。
如图8所示,可以所述处理器70可以在检测单元60有检测到参数变化时,根据参数变化的幅度,控制所述表面的变形度,从而实现所述表面随着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模式切换而发生变化。
又,如图9和图10,在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转动时,在所述连动机构40的作用力下,使得所述第一本体10的表面在曲面和平面之间切换,也能够实现所述表面随着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模式切换而发生变化。
第二种:模式切换前或者切换后进行切换
即,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完成后,所述表面开始发生变化。
如图8所示,可以所述处理器70可以通过检测单元60检测的检测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模式切换是否完成,控制所述表面的变形,从而实现所述表面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模式切换完成后所述表面开始发生变化。如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从第二模式切换到第一模式完成后,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发生变化。
实施例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连接件30和处理器70,所述第一本体10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所述第二本体20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23和第四表面24;所述连接件30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使得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30相对运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具有至少能够在第一模式和与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所述处理器70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其中,所述变化包括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或者在两个不同的曲面之间切换。
优选地,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连接件3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表面12上远离所述第二本体20的第一边122上的第一基准点123和所述第三表面23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0的第二边231上的第二基准点232的距离大于阈值,所述第一基准点123在所述第一边122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基准点232在所述第二边231上的位置对应;
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时,所述连接件30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基准点123和所述第二基准点232之间的距离小于等所述阈值。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检测单元60,所述检测单元60用于检测用于表明所述电子设备100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检测参数;
所述处理器7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参数,确定是否控制参数调整器调50整用于控制所述表面发生变化的控制参数。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或者连接件30连接的切换机构,所述切换结构用于带动所述表面发生变化,所述处理器70具体用于:所述切换机构带动所述表面发生变化。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70具体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表面随着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而发生变化,使得在所述电子设备100模式切换完成时,所述表面变化完成。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70具体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完成后,所述表面开始发生变化。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切换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运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至少能够在第一模式和与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
其中,所述变化包括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或者在两个不同的曲面之间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表面上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边上的第一基准点和所述第三表面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边上的第二基准点的距离大于阈值,所述第一基准点在所述第一边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基准点在所述第二边上的位置对应;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时,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基准点和所述第二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所述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单元,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显示单元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呈凹陷曲面形态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单元位于其任意切面的同一侧,且其上仅与所述第一边对应的边为曲线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表面上设置有接触式输入单元,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接触式输入单元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呈凸出曲面形态或者沿凸出曲面设置的接触式输入单元,其中,所述接触式输入单元位于其任意切面的同一侧,且其上仅与所述第二边对应的边为曲线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两个表面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两个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或者一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两个表面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两个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或者一致,具体为:
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变化为形状相匹配的曲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两个表面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两个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或者一致,具体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表面变形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凹陷的曲面,所述第三表面变形为相对为所述第二本体凸出的曲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表面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凹陷的曲面,所述第三表面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凸出的曲面,所述第四表面切换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凹陷的曲面。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为曲面的表面切换为平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包括:
检测用于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检测参数;
根据所述检测参数,确定是否控制参数调整器调整用于控制所述表面发生变化的控制参数。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或者连接件连接的切换机构,所述切换结构用于带动所述表面发生变化,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所述切换机构带动所述表面发生变化。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控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表面随着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而发生变化,使得在所述电子设备模式切换完成时,所述表面变化完成。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完成后,所述表面开始发生变化。
14.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使得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运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能够在第一模式和与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之间切换;
处理器,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发生变化;
其中,所述变化包括在平面和曲面之间切换或者在两个不同的曲面之间切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表面上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边上的第一基准点和所述第三表面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边上的第二基准点的距离大于阈值,所述第一基准点在所述第一边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基准点在所述第二边上的位置对应;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时,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基准点和所述第二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所述阈值。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于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检测参数;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参数,确定是否控制参数调整器调整用于控制所述表面发生变化的控制参数。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或者连接件连接的切换机构,所述切换结构用于带动所述表面发生变化,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所述切换机构带动所述表面发生变化。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表面随着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而发生变化,使得在所述电子设备模式切换完成时,所述表面变化完成。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完成后,所述表面开始发生变化。
CN201410211394.5A 2014-05-19 2014-05-19 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0942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1394.5A CN105094218B (zh) 2014-05-19 2014-05-19 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4/585,806 US9690324B2 (en) 2014-05-19 2014-12-30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switching method
DE102015101219.7A DE102015101219A1 (de) 2014-05-19 2015-01-28 Elektronikvorrichtung und Umschaltungsverfahr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1394.5A CN105094218B (zh) 2014-05-19 2014-05-19 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4218A true CN105094218A (zh) 2015-11-25
CN105094218B CN105094218B (zh) 2019-09-24

Family

ID=54574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1394.5A Active CN105094218B (zh) 2014-05-19 2014-05-19 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421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01219A1 (de) 2014-05-19 2015-12-03 Lenovo (Beijing) Co., Ltd. Elektronikvorrichtung und Umschaltungsverfahren
CN110096095A (zh) * 2018-01-30 2019-08-06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4378A (zh) * 2005-11-07 2007-05-16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半自动滑动模块以及具备其模块的滑盖手机
KR20110049546A (ko) * 2009-11-05 2011-05-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20130194741A1 (en) * 2012-01-30 2013-08-0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ual shaft hinge with angle timing shaft mechanism
CN103247235A (zh) * 2012-02-13 2013-08-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4378A (zh) * 2005-11-07 2007-05-16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半自动滑动模块以及具备其模块的滑盖手机
KR20110049546A (ko) * 2009-11-05 2011-05-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20130194741A1 (en) * 2012-01-30 2013-08-0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ual shaft hinge with angle timing shaft mechanism
CN103247235A (zh) * 2012-02-13 2013-08-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01219A1 (de) 2014-05-19 2015-12-03 Lenovo (Beijing) Co., Ltd. Elektronikvorrichtung und Umschaltungsverfahren
CN110096095A (zh) * 2018-01-30 2019-08-06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0096095B (zh) * 2018-01-30 2023-01-31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4218B (zh) 201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ollmer et al. Jamming user interfaces: programmable particle stiffness and sensing for malleable and shape-changing devices
US1039428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formation and haptic effects
US20210096649A1 (en) Virtual reality input and haptic feedback system
JP5833601B2 (ja) モバイルデバイス上での共有されたフィードバックのための双方向性モデル
US94114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ptic flex gesturing
US20160103488A1 (en) Haptically-enabled deformable device with rigid component
KR20160134504A (ko) 모듈형 디바이스들을 위한 햅틱 피드백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TWI524251B (zh) 電容式手指導航模組及其製作方法
CN107831892B (zh) 一种基于指套式装置的虚拟物体三维形状再现方法
CN104866147A (zh) 电容式手指导航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KR20170059368A (ko) 햅틱 가능 플렉시블 디바이스들
CN106371604A (zh) 交互控制手套、虚拟现实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KR101518727B1 (ko) 입체 인터랙션 시스템 및 입체 인터랙션 방법
CN102339148A (zh) 输入装置
Tsagarakis et al. Slip aestheasis: A portable 2d slip/skin stretch display for the fingertip
EP333367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liance simulation with haptics
CN111046721A (zh) 传感器装置及方法
CN105094218A (zh) 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385856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220083138A1 (en) Virtual Reality Input and Haptic Feedback System
EP4137915A1 (en)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332489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18907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094217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90966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